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异界开化工厂-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见鸣见他这幅样子,反倒笑了出来。

    “呵呵,不用挡,我若真想拦你,你挡不住。”他话语中透着强大的自信,姜黄深以为然。

    不说别的,单说他这份脚力,就已经相当恐怖。自己随舟飘了少说大半个时辰,他一路沿山跟上不说,反而还超到了前方,此刻还能平心静气的站在那里喊话,实力怕是。。。

    “杏花村,何川。”

    一道声音自船尾处发出,平和且淡然,姜黄诧异回过头去,就见何川已经放下船撸,抬手虚敬:

    “感谢陆兄千里相送,此番情义,何某铭记于心。”

    一番话语,姜黄听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都。。。哪跟哪啊!!人家是来抓我们的好不好!怎么就千里相送了,怎么还铭记于心了?老何你tm摇船摇傻了吗!

    然而接下来陆见鸣的回答,更是让姜黄一头雾水。

    “何兄客气了,说起来,反倒是陆某应当向这位小侠士道谢。”

    陆见鸣说到这里,抱拳一敬,全然一副以礼相待的态势。

    接着从怀里取了支包裹,扬手丢向小船。

    桄榔一声,被姜黄抬手抓住,包里发出银钱特有的声响。紧接着就听他说:

    “行窃与否,陆某已心中有数!盘缠奉上,算我替师弟们谢过。”

    “陆兄仗义,既是如此,我们也不叫陆兄难做,这是杜一阳那厮的器物,陆兄拿回去,也好交差。”

    何川朗声应到,说完看了一眼姜黄手中的木仗,那意思非常明显。

    可是姜黄到了这时候,仍旧没有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怎么玄鬃门的人来了,非但没找自己麻烦,还莫名其妙送上谢礼了?

    再看何川的意思,是让自己将木仗还给这姓陆的?让他拿回去交差?

    这。。。

    是我忘了什么事?还是你们俩有基情?怎么就成这样了?

    “如此,甚好!对了。。。小侠士,还未请教尊姓大名?”

    陆见鸣顺水推舟,一副乐见其成的样子,接住姜黄丢向他的木杖。还不忘询问名号。

    “姜黄!生姜的姜,屎黄的黄!”

    孩子独有的嗓音响起时,小船从崖壁前划过,片刻的愕然之后,是一片响彻河谷的大笑。

    “哈哈哈哈。。。好一个生姜的姜!屎黄的黄!他日若有缘再见,陆某定当邀二位痛饮一场!。。。哈哈哈哈。。”

    姜黄满面疑惑的看着崖壁上久久伫立的身影,直到小船行出很远,月色又一次隐入云中时才收回目光,心中似是有了丝明悟,但终究没到拨云见日的程度,转过身去看向何川,便见他一副悠闲的神色,甚至还哼起了小调。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想不通?”何川转头看向他,面带笑意。

    “嗯”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手下留情,他聊表谢意罢了。。。若你之前痛下杀手,此刻你我怕是没这般轻松了。”

    “聊表谢意?可他不是来抓我们的么?这样空手回去,他如何交代?”

    姜黄想不通的地方在这里,许是上辈子影视剧看的太多,下意识的认为江湖中人大多会受人之托忠终人之事,不会半途而废,此刻陆见鸣放水的行为,显然是不和江湖道义的。

    或者说,是不和他心目中的江湖道义的。

    “交代?陆见鸣两年之前就算得上是玄鬃门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个杜一阳还不值得他去交代。。。他说窃贼一事心中已有知晓,那便是识破了什么,知道抓你回去是助桀为恶,为今又有了那根木杖,没人会说道他什么。。。”何川缓缓的摇着船撸,向姜黄解释。

    “虽然我不知道律守门许诺了玄鬃门什么,但眼下看来,陆见鸣不愿再抓我们,显然是相信你我多过相信杜一阳的。。。这样一来,一边是狼狈为奸,一边是问心无愧,若换成是你,你怎么选?”

    何川的一席话说完,姜黄大感意外,不禁问道。

    “那他这般受人所托未尽全力,不是有违江湖道义吗?”

    “啊——?你这‘江湖道义’,从哪听来的?”何川怔了怔,一副见鬼的表情,直到看的姜黄浑身不自在了,才又说:

    “江湖道义也讲师出有名,现在这名他不认同,自然也不会动手了。你。。。”他后面的话没再说出来,但那副神情看在姜黄眼里,想要表达的意思很明显。

    你怕不是被那‘老神仙’,给骗了吧?

第45章 打工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代人一辈子能不能读万卷书不好说,但是行万里路,似乎并不那么难。

    就姜黄上辈子的行程来算,北京到德国的航班,航线距离是一万三千公里,他来回过四次,折算下来是九万里。这里程,已经赶上大鹏一日随风起了。但这并不代表他能将其兑换成九万卷书。

    其实一卷都兑换不了,眼睛一闭一睁,一万三千公里就过去了,哪有徒步行走得来的见识多。

    以上这些,是他终于抵达东来府之后的想法,也是来到这个神奇世界后,头一次见到省会级城市时,对行万里路的一次最直观的感受。

    青灰色的城墙与众不同,少说四五层楼的高度,所见是大片的厚重岩石,墙面之上不规则的分布着些许深颜色的石材。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一抹油量的光彩,看那模样,用料似乎极其坚硬。

    问过何川之后姜黄才知道,这种颜色的石头被特殊的药液涂抹过,能够吸收祭言中的灵气,嵌在城墙上的目的,便是用于提高城墙的防御力。

    这种情形他还是头一次听说,在他心目中,城墙一直以来都是用来充当防御性的障碍设施,却没想到还能叠加魔抗,这着实让他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可小觑。

    两车并行那么宽的城门口守着些侍卫,遇到衣冠不整样貌猥琐之人时会上前盘查一番,好在两人早早换过了着装,倒是一帆风顺的进了城。

    然而进了城之后姜黄才发觉,这一座以传授祭言而成名的城市,究竟与他所知的有什么不同。

    从狭长的城门洞里走出,第一眼就望见了旁边门店前堆放的各式丹炉,阳光照射在上面,反射出各色耀眼的光芒。丹炉上方的招牌上写着‘东莱正宗炼丹炉’的字样,不知怎的,让姜黄响起了驴肉火烧。

    每只丹炉旁都竖着一块牌子,写着丹炉的制作材料。譬如铸铁制,青铜制,镀银制等等,看的姜黄简直在怀疑自己的双眼。

    “唔,不便宜啊,”何川说,“我们先去学府看看吧。”他眼光扫过最便宜的铸铁炼丹炉,十两银子的标价令他不由得嘬了嘬牙花子。

    姜黄并没有意见,此刻他恨不能再多长八只眼睛。宽阔的街道上,一路东张西望,尽可能的把一切都看个遍:

    所有的店铺、店铺前的物件、讨价还价的人群。

    一名书生模样的人站在路旁,当他们经过时,他一副难以置信的语气指着路边的小摊:“铸铁的祭戒,七钱银子?!你怎么不去抢??”

    从一家宽敞的院子里传出一阵尖锐的吠叫声,院门前的招牌上写着:崉山灵兽。顺着敞开的大门看进去,一院子鸡飞狗跳。

    几个与姜黄年龄相仿的男孩从街道上疯跑过去,速度飞快,“慢点!”姜黄听见一个男孩说,“我的甲马符快要坏了——”那孩子喊声还没结束,一个跟头摔在了地上。荡起一捧尘土。接着从一旁的店铺内走出一名中年男子,抬手朝着那孩子屁股就打了上去,一时间整条街道传出惨叫声。

    眼光顺着中年人出来的方向望去,一间摆满了各式各样石头的店铺映入眼底。门头的匾额上写着‘金御灵石阁’。旁边是一家书坊,门口几名书生有说有笑的看着小男孩挨揍。

    。。。。。。

    从城内几处报名的堂口打听了一番后,两人得知基础的学堂脩金倒是不高,一年一两银子,可是所传授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些众所周知的常识,譬如灵力的引导方法,心海的感悟等等。这对于目前的姜黄来说,着实是鸡肋一般,学与不学帮助不大。

    级别相对高一些的学院,所传授的内容倒是有些深度,灵药的辨识、祭言的历史、祭器的制作、甚至丹药的炼制都有。但是相应的学杂费可就高的吓人了。

    两人目前的状况,靠陆见鸣接济的那三两半银子仅够立足。若是想在像样的学堂中修习祭言,是万难办到的。这样一来,姜黄便打起了那颗玻璃珠的主意,于是又拉着何川着重逛了城内的当铺。

    走马观花的转过几圈,两人无奈找了家食肆落脚歇息。

    “当铺倒是不少,可是。。。冒然出手这样的物品,怕是有些麻烦。”何川一边吃着简单的食物,一边同姜黄讲。

    这是他们来来回回将当铺转了个遍后,发现的悲剧。

    目前来看,想出手一颗玻璃珠绝非易事。

    若想明着典当,那么珠子的来龙去脉、典当者的住所籍贯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料。如果说因此牵扯出律守门的事,那势必会引出一连串的麻烦,这是两人所不想的。

    除此之外,倒是还有另一种典当方式,死当。就是说出当人与受当人双方订立协议,当出之后不再赎回,这种方式有利有弊,好处是收当方一概不问典当物品以外的事情,可是弊端也极其明显,低到吓人的价格。

    稍作考虑之后,姜黄也绝了这门心思。

    一两银子。。。

    去nm的。

    “要不一会儿我去学院问问,收不收杂役,这样既不用交脩金,还能打听打听祭言的事,正好我们用剩下来的银子找个住处。”他吃着从沿街小贩哪里买到的李子和桑葚,一股浓郁的自然果香充斥口鼻,比起后世催熟的那些水果不知道要好吃到哪里去。

    “杂役?”何川顿了一下,咬在嘴里的干粮都没来得及咽下去。

    “是啊,一来省钱,二来不耽误工夫,我还能抽出时间研究丹药,还能能跟你学武。比一门心思的当个书呆子强。你说是不是。”

    姜黄这一番话说完,轮到何川诧异了。

    他是没想到姜黄会主动提出去干杂役的活,毕竟在这之前,两人不说家财万贯,也算的上是小有薄财,一个月能够进账的银子少说也在五两上下。如今沦落到这般地步,他居然能够放下身段从零做起,怎能不让他吃惊?

    不说孩子了,成年人又有几个如他这般,能够由奢入俭还这般坦然自若的。

    “怎么样?如果是当杂役的话,我下午就去最大的那家学府碰碰运气,说不准真能成呢!”姜黄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看那神态,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

    “你这话当真?你愿意去吃那份苦头?”何川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再一次试探性的问。

    “这还骗你不成?对了,法律有没有。。不是,官府有没有规定,不许征用孩子当杂工?”姜黄一时激动,险些说漏嘴,意识到了之后急忙改口。

    “。。。这倒没有,你这般年纪的,做杂工的倒是不少,只是。。。”

    何川仍旧有些难以释怀。可怜天下父母心,虽说姜黄与他没有血缘关系,但这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早已经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亲情,哪有当长辈的,愿意眼看着孩子吃苦受累的。尤其又是去当下人。

    “哪有那么多只是,我是去学祭言的,又不是真心想当杂役!。。反正我觉得这办法不错。。。哎!对了!刚刚不是路过个武馆招武师么!要不你去试试?”姜黄打定主意,语气十分坚定,甚至开始怂恿何川同他一起打工。

    听得何川眼角一阵抽搐。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已经习惯了参考姜黄的建议,并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还会以姜黄的意思为主导。事实证明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给出的大大小小的建议,做出的选择,绝大多数还是很正确的。

    可是。。。

    去当武师。。。

    “就这么说定了啊,下午我就去学府!”姜黄不再理会他那副纠结的神色,三口两口吃完食物,找到店家要了盆水开始清理个人卫生,从头到脚拾掇了一个遍,几乎是将应召杂役当做了应聘前世500强企业来对待,看的何川一阵无语。

    你是去应征当杂役的!不是去当先生的好不好啊!

    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家的伴读小书童走丢了呢。。。

第46章 东莱学府() 
由于近些年迅猛发展的祭师势力,相关的产业也改头换面,变得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最典型的,就要数建筑业了。平地起高楼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大量的石材自山中开采出来后,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楼层的垂直高度,三五层的石木房已经比比皆是。

    东莱府最大的学院更是如此,由于规模宏大,所以无法安置在城内,而是在城外北侧的山上。

    其实最初的时候,东莱学府还谈不上‘府’,只是张家凑个张老师、王家出个王老师,将周边几家有些天赋的小孩子聚成一堆托管起来罢了。然而破坏力爆棚的小孩子有人代为管理的消息传开之后,立马就有人找上门来,这么一来二去,也就凑了个民办小学堂。

    当然,这么丁点的师资力量根本谈不上雄厚,所以只是在山下偏居一隅而已。

    渐渐地,随着祭师群体社会地位的提升,原先的小学堂也就变得不像话了,茅屋瓦房也一路发展成了民办子弟学校。

    众所周知,在这个东倭北金西匈奴的动乱年代,祭师动辄以一抵百的破坏力是很有战略意义的,如此一来这些祭言师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各大阶层的拉拢对象。加之百无一二的稀有程度,更是加快了祭言师群体跃入贵族阶层的速度。

    这其中,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东莱祭师子弟学院,掌握了大批的优秀学子与办学经验,没多久的时间便拉拢了大批的祭师力量,再配合几大势力顺水推舟,于是挥金如土般的,将东莱府子弟学院修成了大顺国贵族学校。

    人的名树的影,这么一来,东莱学府便成了多方势力趋之若鹜的宝地,但凡有个江湖名号的势力,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将自家弟子送进来深造,然而东莱学府每年能够接纳的人数就那么多,哪怕是年年扩建,也依然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求。

    于是各方斡旋之下,官府出面又扩充了一系列的附属学院,什么王家沟附属第一祭校,李家塘子祭师学院之类的诡异名称就这么冒了出来。这让姜黄从那些报名的堂口路过时都不忍心去看。

    太尼玛有改革开放的味道了。

    走出东莱府北城门,路两旁叫不出名字的树投下整齐的树荫,遮住一半的路面,顺着笔直的道路望向尽头,便见到了一面仿佛铺在了山坡上的建筑群。

    路两旁是种满绿植的田地,地里种的不是姜黄所知的任何一种农作物,而是灵药,细细察觉甚至能感受到一丝灵气。

    “好大的手笔啊!”一边沿着道路向前走,姜黄一边感叹。发出惊呼的不只是他,很多初到东莱的商旅同样在感叹。

    “一会到了学府前,你就知道什么叫大手笔了。”何川笑笑,活动着胳膊,尝试着做一些恢复性动作。

    两人聊着走着,很快来到了东莱学府近前。

    “我老天爷啊,这得多劳民伤财啊!!”

    随着与学府距离的拉近,姜黄心中只剩下震撼,眼前建筑群的规模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这里与其说是一所学院,倒不如说是一座小城,甚至其中的风格流派还各不一样,他目前能够辨认出来的已经不下三种:闽派、徽派、京派。。。

    相同风格的建筑聚集在一起,一簇一簇的白色的墙,红色的柱,青色的瓦。。。远远望去让他想起了缤纷多彩的斯德哥尔摩,虽说颜色不如那般跳脱,但完全不同的雕梁画栋却构筑了更加磅礴的文化底蕴,是单纯的中世纪风格所比拟不了的。

    由水磨砖砌出的外挑檐脚门楼旁,是雕砖、青瓦、组成的徽派马头墙。飘逸的延伸一段后戛然而止,墙那一侧已经是脊角高翘的屋顶和走马楼,园林式的布局在这一段忽然绽放,郁郁葱葱一大片后,又遇到了一栋十多层高的尖顶多面塔,塔楼檐角突出翅起,玲珑雅致,如飞似跃。在那之后的山壁上,三条悬空长廊蜿蜒盘绕,几段曲折之后,伸入了几口宽阔的洞窟之中。。。

    早已经目不暇接的姜黄,此刻心中的感叹词只剩下一个。

    卧槽!

    这里真的是教祭言的地方嘛?。。这浓郁的混搭施工风格是怎么回事?这尼玛是谁设计的啊?一所学校都让他盖成华夏建筑博览馆了好不好!!!

    卧槽卧槽卧槽。。。

    机械般的跟着何川走到学府门前时,姜黄都是大脑空白的状态,直到何川拍了拍他的肩膀将他唤醒,这才发觉面前的人潮已经排起了长龙。尽头的位置立着一块告示板,红纸黑字写了段文字。

    “好像是新建了一间什么学院,正在招役工,你不去看看?”何川指着告示板,提醒到。

    姜黄走到近前,就见那上面写着杂役二十人,书童三十人之类的字样,扭头看去,一旁的长桌旁坐着几名管事模样的人,正逐个排查着前来应招的人员。

    “管事大人,小的就是东莱府人,有一把子力气,能干泥瓦活,城西的土窑就是俺盖的!”一名短衣汉子挤在桌前。

    “认字么?”管事头也没抬的问,那人茫然的摇摇头,管事随后不耐烦的挥挥手。

    另边,一名比姜黄大不了两岁的男孩战战兢兢的立在那里,管事随口说了句话,那孩子抓起笔来从纸上写了几个字,管事看罢点点头,那孩子便徒然变出一副欣喜若狂的样子,对着管事不住的鞠躬,然而下一刻,便被一句幽幽叹息声遏住了动作。

    “字写得还行,人太丑了,不行,下一个。”

    “我去!招杂役书童还要书法和颜值?”姜黄看了两眼,呆立当场。

    钢笔他会用,还写了一手好字,可是毛笔。。。

    毛你妹啊!

    还不如让他用脚指头写呢!

    打从穿越过来就没摸过毛笔的姜黄,此刻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可是谁尼玛听说毛笔字改变命运的?当杂役不光得有手艺还得认字,你们难不成盖个房子还用施工图纸的?

    当书童除了有文化,还得写一手好字?!!

    一手好字就算了,还和职业有点关系。可还得长得好看???

    你们这是选村支书呢还是选勤杂工呢?!

    要不要我练两年王羲之再变个吴彦祖来?!

    这都什么招聘标准啊!!!

    正在愤慨的空档,就见门口走出一队杂役,衣着统一,人手搬着一只盆景。队伍后面紧跟着走出一人,仍旧是管事的打扮,只是那级别显然要高一些——只看他一出来,长桌后的几人立刻端正身子就能猜出几分。

    “放在这里就行,看见叶子上的小虫了么?一个一个摘除干净,记住别让日头晒到花叶!”经过姜黄旁边的时候,高级管事撇下句话,接着悠闲的踱步向一边。

    听他说完,姜黄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而这声音,也刚好传进了那人耳朵。

    “你笑个什么?”他转过头问。

    “红蜘蛛这样可清不干净啊。”姜黄看他瞧向自己,好意提醒,只是这话一出口,周围正低头除虫的杂役们都摆出一副看好戏的神情。

第47章 水祭书斋() 
第三章水祭书斋

    “那你说,要怎么清除?”管事抬眼看着姜黄,眼珠乌黑,没有一丝暖意。眼神里满是冷漠、空洞,使姜黄想到崖壁上那些黑漆漆的洞窟。虽说这感觉令他有些不舒服,但既然是帮忙,倒也无所谓。

    “像这颗桂花上面的红蜘蛛,用桑叶熬的汁喷洒几遍就能根除,桑叶中的生物碱和。。。算了,这个不重要。。。再说这盆芍药,土里全是小飞虫产的卵,所以摘的再仔细,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想要清除,找些苦瓜叶煮水,之后的汤配上石灰水浇两次,以后也就不生虫了。再看这盆花,嫩叶就发黄,应该是缺铁,搞点硫酸亚铁当肥料就。。。”姜黄开始巴拉巴拉的说了一连串,言之凿凿的样子。

    然而到了后来语速却越来越慢,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继续说!”管事明显被他的话提起了兴致,等着他继续说下去。可是好一阵过去,仍旧没见他有所动静。

    “农药化肥!。。。我怎么早没想到!!。。。果子没熟,我可以搞农用化工啊!”姜黄忽然喊出来,接着就变作一副兴奋的样子,嘀咕着些旁人不明所以的东西。

    “这是。。。”管事凝着眉头看向四周,瞧见了一旁的何川,便问。“。。。你家的孩子?”他一开口就有一种让周围秩序井然的威慑力,一旁的人群声音顿时小下去。

    只有何川依旧是一副冷冷的样子,点了点头。在生人面前他一向如此。

    见他承认,管事才认真打量起二人来,然而看了几眼又有些拿不定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