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海道迹-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他觉得这个燕漓,能在短短数rì之内炼制二三百颗养气丹,可以说是炼丹的天才,定要收入云雀门中,何况还有余清越的情面在。所以他一开口,就把燕漓定位成云雀门之人。

    而“大师”的称呼,却是有几分高抬。养气丹不过是初级丹药,仅供先天之下的小辈使用,在真正的丹道高人看来,当然并不复杂。只不过丹药向来供不应求,所以只要会炼丹的,都能被尊称一声“大师”。看在殇武王的面子上,魏真人提前送顶高帽没什么,何况炼丹天才本身也有拉拢的价值。

    可他刚说完这句,就发现严重问题。。

    在他面前分发丹药的扁鹊阁弟子,竟然只给他倒了三颗养气丹!

    三颗丹药洁白如羊脂,药香空灵而内敛,属上乘品相。但是——余清越身为云雀门外门执事,他的身后琅华丹宴,至少应该奉七啊!

    也就是说,碟子里应该有七颗养气丹!

    如果殇武王一系想要面子,那就应该奉九,甚至奉十二。

    三颗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燕漓原本就是吹牛,他说丹药齐备,其实只够奉三的数量?

    哎呀呀,若当真如此,贫道今天可要丢人了!

    毛头小子,就是办事不牢靠。丹药数量不齐,你跟本真人说啊!这种紧要关头,本真人无论如何也会支援你一点儿的,总不能丢了云雀门的颜面

    就算最终凑不齐全场奉七,至少也该让所有成罡真人享用七颗丹药,其他小辈弟子按修为分润一颗两颗,也算交代得过去……

    魏崇山一边想,一边运足目力,扫视全场。他赫然发现:真有一些小辈的碟子上,只有一颗丹药!

    苍天,这也太少了。云雀门的脸都丢尽了。

    魏崇山身为云雀门外院长老,自然是心思活络之辈。再开口处置此事之前,他先仔细的察言观sè,看在座的诸位高人有何反应。

    丰都鬼城的判官荣方玉,yīn沉着一张老脸,也看不出有何心情——鬼修嘛,脸sè总是yīn沉的,估计是照顾殇武王和云雀门的面子,没有发作。

    铸禅寺的广觉首座双掌合十,眉眼低垂,满脸的慈悲祥和——嗯,出家人果然有四大皆空,不会斤斤计较。

    剑竹苑的大祭酒展白阳,端坐在四轮车上,手抚玉箫,面带微笑,一派从容大度——嗯,白阳先生果然是谦谦君子,气量恢宏。

    还好,这几位都算自己人,不会当场不给面子。哼,燕漓,你敢晃点本长老,回头定要狠狠收拾你!

    最后,魏崇山偷眼看向龙女敖缳。他最害怕的就是这位龙族杀星,万一惹得她不高兴,当场闹将起来,他魏真人怕是要呜呼哀哉!

    接着他就看到,敖缳的目光落在燕漓身上,表情中似乎有些……讨好?

    诶?难道本真人怒火攻心,出现幻视了?这怎么可能!

    魏崇山眨了眨眼睛,重新看过去,只见敖缳已经收回目光,落在自家的碟子上,犹如老僧入定。

    她的碟子上,有六颗丹药!

    果然本真人还是幻视了,龙女怎么可能有讨好的表情?可是她的丹药为何多了一倍?

    这是魏崇山才注意到,扁鹊阁弟子分发一轮丹药之后,动作并没有结束,依然在席间不停穿梭。

    已经一名弟子走到自己面前,奉上第二个碟子,并在其中倒上三颗——天王补心丹!

    这是玉皇观等神道修士最爱的丹药。它在补益元气上效果略弱,但擅长温养心血,能够辅助沟通神灵,与中正平和的养气丹相比,另有一功。

    看见天王补心丹,魏崇山立刻怒火全消,重新换上笑脸,甚至还带着几分得意。

    六颗丹药,虽然不足奉七之数,但同时奉上两种,也可以说得过去了!

    何况,后者的出现,说明这个燕漓不但在短短时rì内掌握了养气丹的炼制,更学会了天王补心丹的法门。尽管两种丹药难度相近,可以触类旁通,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部学会,天才二字当之无愧呀!

    尤其这三颗天王补心丹,赤红若珊瑚,表面更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烧灼感,也是上乘品质,代表炼制者手法极其jīng湛!

    嗯,本长老给他定下云雀门的名分,实在是英明无比。若不然,这样的天才丹师哪家仙山还不抢着要?虽然没有灵根,但有灵根的修行者也免不了求到炼丹师的门前。

    魏崇山刚刚重现高人风范,悠然的捻了两下胡子,心中想着把燕漓带到云雀门外院,让自己老脸增光的美事,就发现分发丹药的弟子又来了!

    不是已经有六颗了吗?难道还有?

    果不其然,扁鹊阁弟子在他桌案前奉上第三个碟子,再次倒出三颗不同的丹药。

    菩提子!

    菩提子是佛门丹药,也是给后天弟子补益元气之用。与养气丹相比,菩提子所蕴含的元气更加醇和澄澈。若说养气丹飘渺如云霞,菩提子则是清静如琉璃。

    尽管菩提子与养气丹同级,但佛门丹药本就比道门少见,珍贵程度也就略高一线。

    第三种丹药的出现,代表每位成罡高人面前都已经奉上九颗丹药,超过奉七之数,已经是很有面子的安排了!

    尤其菩提子这样罕见的丹药,让许多宾客不由得出声感叹。

    “唔……”

    “啊……”

    “嗯……”

    各种惊叹声此起彼伏。

    但魏崇山却知道,这些人根本没惊叹到关键上。

    今rì琅华丹宴高人不少,但深通丹道的不多,故而大多数人只是感慨丹药种类多、数量足,却不明白其中含义。

    如果第三种丹药,奉上的是锦绣宫的水华丹,或者道门通行的元jīng丹、辟谷丹,魏崇山也会对燕漓有更高一层的评价,而现在,却是赞叹!

    每一种丹药,其实都渗透着一个门派,甚至一家学说的传承理念。比如云雀门本是云宗分支,其丹药所蕴含的元气,就中正平和而又飘渺如云霞。天王补心丹出自神道,那就要强调心与神交,注重提升灵思。

    然而,这两者都是道门体系,故而能触类旁通。魏崇山本人,当然最擅长养气丹,天王补心丹他也一样jīng通,即便是锦绣宫的水华丹没炼制过,但照单方推敲同样不难。

    可菩提子的炼制,他就不会!甚至,他没有什么自信能够学会。

    因为佛门的理念与道家本就南辕北辙。

    就好像同样一门,同样是“一月照千江”的玄妙,佛道两家会演绎成两门完全不同的传承!

    唔,这三颗菩提子sè泽光亮若青金,晶莹剔透如琉璃,也是上等品质啊!一个养气期的小辈,数rì时间把丹道领悟至此,堪称天纵奇才!

    不会是殇武王从佛门淘换来的吧?

    存着如此心思,魏崇山等来了第四个扁鹊阁奉丹弟子。

    这个小碟上也是三颗丹药——空明丹。

    空明丹同样出自佛门,却非补益元气之用,而是断绝外魔、澄明心境,引导佛门修士入定之用。

    佛门讲究戒定慧,即由戒律达禅定,由禅定生智慧,元气与武学反倒是身外之物。而在道门、儒门之中,空明丹去除外魔的作用,也有许多妙用。故而同为初级丹药,其价值远在菩提子之上。

    这三颗空明丹澄明无sè,剔透若水晶,也是上乘品质。

    只见广觉首座托起空明丹的小碟,端详半晌,合十道:“阿弥陀佛。牟尼珠原本无sè!小友神技,老衲叹服。”

    牟尼珠乃是佛门至宝,本体空明无sè,却展现出五彩光华,寓意万物本xìng空明,正合空明丹之意境。

    广觉一开口,魏崇山便不再怀疑——看来,这些丹药真是燕漓炼制的。

    世上真有天纵奇才啊!嗯,一个云雀门外门丹师的位置,太过屈才了,看来要向掌门申请个内门弟子的特许名额才成!

    至此,琅华丹宴已经奉上十二颗丹药,种类更是广博,已经是很高的待遇了。如果用白事地位来类比,余清越的标准是奉七,魏崇山这种级别才是奉十二。

    魏真人当然没有羽化,但他快要石化了!

    因为第五波奉丹弟子又来了。

    这一次小碟上不是丹药,而是一个贴着金箔的锦盒,内中装有一方温润美玉。

    金鼎玉飨!

    它看似一方美玉,实则是膏状,乃是儒门著名灵药,最能调和元气、大补气血。

    道门擅长丹道,故而有各种丹药。佛门则以浑圆喻示空明,故而灵药也多以丹丸的形式出现。儒门则不同,他们不喜欢玄之又玄的丹道,而是讲究食不厌jīng,脍不厌细,在礼乐的rì常生活中修行进补。

    金鼎玉飨乃是以五谷为基础,混合多种灵药jīng心炼化调制,其手法比丹道毫不逊sè,甚至某些细节上更加复杂。它不但突出药效,更要保持清雅温润的口感与鲜味。

    如果这也是燕漓炼制的,那就是学贯三教、思集大成的节奏啊!

    惊叹未毕,第六轮丹药已经奉上。

    这次是一尊青铜爵,内中盛有一汪波光,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澄阳甘露。

    儒门宴礼不能无酒,而金鼎玉飨与澄阳甘露正是绝配。此酒sè泽金黄,犹如正午阳光溶入杯酒之中,甘醇清冽之外,更能通畅气血运行,大补jīng元。

    可以说,有金鼎玉飨,就该有澄阳甘露,反之亦然。然而除非是儒门规仪中的飨宴,很难见到这两样东西。它们不仅代表儒家礼乐的崇高,更是贵族生活方式的体现。

    展白阳率先端起澄阳甘露,轻嗅香气,而后抿嘴品尝一滴,便即闭上双眼,仿佛享受醇香与回甘。

    “以丹道见三教jīng义,燕大师神乎其技。”展白阳放下青铜爵慨叹道,“不知燕大师何rì有闲暇,白阳当登门请益!”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展白阳何等身份?他亲自登门,放到哪里都是大事!

    燕漓尚未答话,魏崇山已经心思电转:嘶……学贯三教,思集大成,乃是一代宗师的根基,天纵奇才已经不足以形容。此等人物,往往都是开宗立派的大能!

    看来,内门弟子也不够看,要考虑弄个真传的席位才好!

    没灵根怕什么?能学贯三教的人物,以武入道只是时间问题。至于修炼速度……世上哪有缺丹药的炼丹师?

    如果以后这少年发达了,我魏崇山有提携之恩,也能跟着沾光啊。

    魏崇山双眼放光,觉得自己真是挖到宝了。未完待续。 

第103章 人道礼法,天地纲常(上)() 
“以丹道见三教精义,燕大师神乎其技。”展白阳放下青铜爵慨叹道,“不知燕大师何日有闲暇,白阳当登门请益!”

    展白阳一句登门请益,让燕漓身价倍增。

    剑竹苑大祭酒,无论是在剑川江湖上,还是修真界中,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寻常人物能得他一句赞许,就非常了不起;能在剑竹苑中得他接见,便可算是一方人物;能让这尊大神登门造访?此等高人屈指可数!

    若是换做其他人受到如此待遇,势必要谦逊几句,表示不敢劳烦大祭酒登门,改日定当前往剑竹苑候教云云……

    但燕漓没有如此作答。

    实际上,若在几日之前,遇到前辈高人的赞许,燕漓是谦逊的。因为那个时候他没在明面上做过太多惊人之举,故没有与各方高人平起平坐的资格。但今日琅华丹宴之后,他已经展现出一代丹道宗师的手段!

    此时谦逊,反倒显得虚伪了。

    “在下也仰慕白阳先生许久。择日不如撞日,此宴之后,燕漓扫榻以待。”燕漓淡然道。

    此言一出,也是四座皆惊。

    许多喜欢论资排辈的“老前辈”,无不觉得这个少年炼丹师好生狂妄:白阳先生高抬他一句,他就真敢蹬鼻子上脸啊!

    可是展白阳自己开口在先,他们也不好出言训斥,只能看白阳先生如何教训这个狂妄小辈!

    怎知,展白阳不但不以为意,反而兴致盎然,莞尔道:“白阳却之不恭,便期待今夜之会了!”

    魏崇山闻言,却是出了一身冷汗。

    刚才他听到展白阳的赞誉,还觉得自己捡到一块宝。可听到后面两人对答,才发现自己差一点就错失机会:如果不是开始便高抬一句,尊称燕漓为“大师”,更说明他归属于云雀门,那么,以这位“大师”的自傲,未必就会把他魏崇山看在眼里呀!

    看展白阳的应对,未尝没有招揽天才炼丹师之意,堂堂儒圣亲传抛出筹码,岂是他一个云雀门外院长老可以相比的?如果回到师门,被发现错失如此天才,定要受罚。好险,好险!

    至于燕漓表现出的傲气,魏崇山倒是可以理解。

    天才哪有没傲骨的?年轻气盛嘛。何况以燕漓数日之间,遍学三教丹道的天资,骄傲才是正常的,才是真性情,真本色!难道明明有此本领,却要向诸多碌碌之辈保持谦逊,为他们做牛做马?这世上从来没有这等道理!

    魏崇山能够理解,却有人不能理解。

    只听一位须发皆白,颇有前辈高人卖相的散修在下方开口道:“大祭酒与燕大师论道,势必精彩非常。不知我等可有机会列席旁听啊?”

    此言听上去客气,可实际上用心不良。如果“燕大师”没有真材实料,与展白阳论道落入下风,只怕列席旁听者不但会事后嘲笑,更会当场指摘,让“燕大师”原形毕露。

    按照这位散修的想法,自己堂堂“前辈”,说话又如此客气,只求一个旁听之位,这个小子年少轻狂,定然喜欢在公众场合炫耀自己剑竹苑大祭酒论道,无论如何也不会拒绝。

    他这点小心思,如何能瞒过燕漓?

    如果换做以前,燕漓需要名声立足的时候,定会答应下来——他遍读三教典籍,三世智慧通玄,何惧论道?但现在他的名声已经足够了,应付这些小人物纯粹浪费时间。

    于是,燕漓直截了当答道:“没兴致,恕不接待。”

    “你!”老散修不由得恼羞成怒,横眉立目道,“小辈,你可知……啊——”

    这老儿的呛声刚冒出一个词,就化作一声惊呼。

    只见一直不做声的龙女敖缳,忽而怒视老散修,抬手隔空一抓,一只风雷凝聚的龙爪凭空成形,一把捞起老散修,狠狠的丢出迟云观。

    老散修的惨叫惊破夜空,消失天际,也不知是死是活。

    这一幕震惊四座。

    在座之人,不由得想起龙女的登场白:看不顺眼的扔出去,找茬的直接砍死。

    真不是说笑的呀!

    “哈哈哈……”魏崇山却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开怀大笑,“扔得好,扔得好。这种不开眼的货色,若非将军动手,贫道也会如此处理。”

    随即,他转向燕漓道:“燕大师,丹药是否已经齐备,可以开宴了?”

    若是其他琅华丹宴,魏崇山不需要问这一句。

    一般的琅华丹宴,就算奉上的丹药再多,哪怕是奉一百,也是直接成盘端上来,并没有许多弟子,一轮又一轮的添置。道家也没有许多礼仪讲究,大可直接开宴。

    而魏崇山身为主会人,身份也远比燕漓高,更不需要问炼丹师的意见。

    但现在不同,燕漓的表现已有宗师之格,日后成就定然极高,魏崇山也要客气几分。

    “余老前辈羽化之礼,乃是奉七之数,故还有最后一项压轴。”燕漓道。

    魏崇山眨眨眼睛:奉七之数啥时候这么解释过?燕大师,您是故意的吧?

    所谓奉七,就是七颗丹药,不是种类啊!

    在座所有人,都是见闻广博之辈,当然明白其中道理,但没有任何人质疑——笑话,他们就是受益者,谁不开眼把送上门的丹药往外推?

    要知道,丹药的价值,不单看药效高低,更要看稀有程度。养气丹效果虽好,但云雀门大量贩卖,价值有限。其他种类可都难得一见!

    于是,迟云观中传出一片赞扬声:

    “燕大师果然高义——”

    “燕大师当真豪爽!”

    “承蒙款待,承蒙款待,呵呵……”

    在和谐的气氛中,扁鹊阁的弟子开始第七轮分发。

    这一次,诸位成罡高人与其他人物子所奉不同,他们面前只有一粒丹药。

    这样的差别,更显得压轴的灵丹非同凡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面前的那颗丹药上。

    它色泽翠绿、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玉珠般的丹药。其药香内敛,几乎无法察觉,但在鼻下轻嗅,却能感受到心神沉静、宛若在母体中最宁谧的安眠。

    “嘶……”

    “这是……”

    “难道……”

    在声声惊叹中,丰都鬼城的判官荣方玉愕然惊叹道:“竟是碧落养魂丹!”

    “唔……”

    “果然!”

    碧落养魂丹,乃是鬼道妙品,与养气丹、菩提子等等,根本不在同一个等级上。

    它是二阶丹药。

    以修行法门论,神道和鬼道有相同之处,都是沟通神秘存在,借用法力修行,故两者都对自身神魂更加重视。像神道一阶的天王补心丹,就重视补益心神。

    碧落养魂丹的效力,不但比补心丹更强数倍,而且能引导服用者进入一种玄之又玄的胎息定境,能辅助彻悟生死之妙、领悟先天之境。

    其价值可想而知!

    一般而言,二阶灵丹的价值是一阶的十倍。但碧落养魂丹属于二阶中的极品,自然价值更高,而且有价无市。若定要计算,只怕前面六种十八颗丹药加起来,也比不上这一颗。

    而燕大师年纪轻轻,修为不过养气,是如何炼制此等灵丹的?

    在满场震惊中,燕漓笑道:“诸位前辈不必惊讶。碧落养魂丹,乃是殇武王为感谢诸位盛情,特别炼制。奉予其他道友的月华丹才是燕漓手笔。”

    他绝不承认碧落养魂丹与自己有关,高调的天才能享受高等待遇,但超越天才的妖孽,就可能被人切片研究。

    众人这才发现,成罡以下的来客,碟中乃是按照修为三颗到一颗不等的月华丹。

    月华丹也是鬼道丹药,滋yin养神,药性与天王补心丹相反,但功效却相得益彰。不过鬼道丹药,往往带有几分邪气妖氛,所炼制的丹药亦然。

    可是眼前这一批月华丹,光泽皎皎如明月,通体澄明,当真宛若月华盛入盘中,不但没有丝毫邪气妖氛,更是幽香扑鼻。

    果然是上等的月华丹。

    虽然没有碧落养魂丹那般震撼,但此丹也表明燕漓对鬼道奥义颇有领悟,其学非止三教,而是博通四家。

    魏崇山此刻手捻须髯,眯着双眼,洋洋得意。他心中明白:只要燕漓进入云雀门,真传弟子的位置定能稳固。不但如此,只怕其他几位号称“天才”的真传弟子,要压力山大了!

    ——……——

    一场琅华丹宴盛况空前,但后续并没有更多的波折。

    燕漓的七种丹药奉上,足以震撼所有来客,更有龙女敖缳这等煞星坐镇,哪有人还敢作死?

    后续的气氛,也很和谐。

    实际上,琅华丹宴,乃是宾主双方的一场交换仪式。

    就如同世俗中的人家举办白事,往来宾客总要奉上礼金,主家则要宴席招待一般,修真者也不能免俗。

    只不过,大家都是修行者,大门口摆张桌子,专门请个先生写账,未免有失高人身份。于是,各方约定俗成的换了个形势。

    主办者用灵丹作为招待,而宾客留下自家的悼念之礼。

    原本余清越的羽化之礼,迟云观用七颗养气丹招待,宾客留下相当于一张二阶符箓的礼物就足够。可现在燕大师来了个“奉七”,丹药价值翻了数倍,就算没明说要来客回报,诸位高人也不能小气。

    若是此回恶了燕大师,日后求到他头上时,要如何开口?

    不过此等琐事,燕漓没有斤斤计较的心情。

    真正的大事,乃是宴后展白阳的拜访。

    剑竹苑大祭酒,其一言一行,自成其道!

    ——……——

    迟云观一座跨院的静室中,燕漓燃起红泥小火炉,煮上一壶“谷雨朝霞”,在甜润的茶香之中,迎来了展白阳的碌碌车轮声。

    “嗯,好茶。”展白阳拊掌赞叹,发出会面第一言,“谷雨者,chun夏之交汇,阳气生发日盛,其朝霞红艳,却是温和绵软,与此茶香、茶色相得益彰,妙哉!燕大师果然雅量高致。然白阳此时此刻,不见朝霞之灿烂,唯有满耳风急雨狂,不知大师何以教我?”

    这番开场白,弦外之音不言而喻。

    展白阳在试探。他从一场琅华丹宴,看出眼前的少年学识渊博,见解精深,在殇武王一系中,定然有举足轻重之地位。但有多少话语权,对于世事有多少领悟,对局势有多少掌控,仍是未知数。

    “呵呵呵……”燕漓悠然笑道,“烹茶之道,存乎一心,在于投茶之多少,火候之深浅,烹煮之长短。是和风细雨,还是狂风暴雨,端看指间方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