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年代离奇生活-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啊,我正好懒得做中午饭呢。这个好。”
小敏从随身带着的菜篮子里,拿出一个煮鸡蛋和一碗碎米炒饭,递给秦大爷。“大爷,这是我刚做的早饭吃了吧。这个鸡蛋一定要吃啊!不要又给妞妞省下,我家的鸡下蛋都没有卖过,都是自己吃。您看看我这中午自己带的小菜,生鸡蛋,酱菜,就是为你和妞妞准备的,还有一碗碎米。够你们吃的。”
“我会吃的,不给妞妞留着。”秦大爷听见小敏啰啰嗦嗦的絮叨着,心里很高兴。他就喜欢有后辈这样关心他。不会让自己觉得是孤单的。
“我没事了,我上工去了。”小敏提着菜篮子一路去工地上,一天要在工地上做一餐早饭一餐中饭。晚饭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到工地上的时候,巧婶已经到了。“小敏,你怎么还带个菜篮子来啊,这里可不缺菜篮子。”
“巧婶,我家不是还有妞妞没人做中午饭吗?我就想着在工地上单独给她和秦大爷一起做。自己带的菜和碎米,还有几个鸡蛋,一点酱菜,够他们吃的了。”
巧婶竖起大拇指说:“小敏,不错。”
杨仁刚激动了,他找到光明正大去见小敏和妞妞的办法。他上前一步,拦住林老黑,“同志,我们是城里的工人,今天来牛头山玩的,想把这两辆自行车寄放在老乡家里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可靠的让人家能让我们寄放的。”
“寄放自行车,那跟我来吧?去我女儿家,她家里人少,不会有什么麻烦事。你们可以放心的寄放。”
林老黑闷不吭声的带着杨家四人去小敏家里。小敏这个时候正在家里做早饭呢。
杨仁刚仔细的打量着这小敏母女俩住的屋子,好像还不错。不必以前在赵家时住的房子差。小敏收拾的挺好的。
“爹,这是。”小敏疑惑的看着眼前的人,里面的一个人她认识,是上次被妞妞撞过的一个人,只是来她家里干什么?
“小敏啊,这几位同志是城里来的人,他们想到牛头山玩玩,没有地方寄放自行车,我给带到你这里来让几位同志寄放一下自行车。”林老黑来把几人带小敏家里也是有私心的。
“行,你们把车放在我家的杂物房里面吧?爹,你带他们去放车,我没锁门的。”
“行,两位男同志跟我过来吧。”
“老乡,谢谢你带我们来寄放车子啊。”
“谢啥谢,出门不都是这样吗?你帮帮我,我帮帮你的,你们要去牛头山,等下让我女儿带你们去,她每天都要到牛头山割牛草的,正好可以一起的给你们带带路啥的。”
“那敢情好,我们也不熟悉这里的山。”
“爹,早饭就在这里吃吧。我刚多准备了一点。”
“行,我随便吃点就行。等下你去山上割牛草的时候,带几位同志一起娶吧?他们估计多山上不熟,你多照应些。”
“嗯,我知道了。我去叫妞妞起床。”
在一顿早饭过后,妞妞和妈妈一起带着杨家四人一起上山。
“几位是来牛头山玩的还是想等会儿挖点野菜。”小敏看着杨妈妈和杨燕问道。
“我们想挖点野菜,也不瞒你说,这城里买青菜是真不好买。我想自己挖点回去,也贴补贴补吃的。”
“那行,我带你们去一个野菜还算比较多的地方。”
“姑娘,那可真谢谢您嘞。”
“听口音你们不是我们本地的望城人吧?”
“不是的,我们是听从国家和领导的指示从北方老家调到你们望城的机械厂的。全家都调过来啦。”
“这么远过来,那可真是不容易。”晓晓觉得自己快聊不下去了。她本来是想打听一下城里的情况的,可后来一想不妥,就转移了话题。她可不想被人抓住把柄。这个年月还是小心谨慎些的好。
杨仁刚牵着妞妞的手,靠着小敏这边慢慢的走着,他多想光明正大的牵着小敏和妞妞的手,一起在山上溜达做事。
第45章 请客()
“嫂子;你行啊。几句话就转移了话题。”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要不咱们这些东西太打眼,村里人也知道咱们是一家人。”
“学着点,你跟着你嫂子要多学点,不要一副马大哈的样子。”杨妈妈又趁机教育闺女;这个闺女也让她操心;性子有些天真;这么大的人还不谙世事的样子;急死人。
“哦;知道了。我会学的。”燕子现在明白过来,只要自己妈不满意要教训她;她就要态度特别好,改不改还不是随她。这叫虚心接受意见;但打死也不改。
妞妞已经早就和田田去村里找小伙伴玩耍去了。杨仁刚忙完这些,就一个人上山去抓鱼,妹妹喜欢吃。还有这里以前的风俗是大年三十做条鱼;餐餐端上桌;但是不能吃;一直要端完元宵节;这叫年年有余。过节完才能扔掉,如果那时还能吃倒也可以吃。不过这年月;这么做的人家很少很少;杨仁刚虽不是想这样做;但是过年有鱼吃也不错。
他和杨爸爸一起上山的;父子俩一路爬上去,来到小敏每次抓鱼的地方。“刚子,这里能有鱼吗?”
“有,还多着呢。以前燕子吃的鱼,都是这里抓的,今天多抓几条,给我老丈人和秦大爷留两条,其余的咋们带回去,我到时给田大忠家里送一条,他估计很难买到这么好的鱼。冬天这鱼不好买。”
“行,咱们能帮就多帮一些。”
“嗯。”
杨仁刚全身灌注的盯着溪边,看有没有鱼出现,只要一出现,他就拿起鱼叉子叉鱼。杨仁刚现在今非昔比,身手好着呢。肯定能一逮一个准。
小金童和小玉女也兴致不错,在脑海中闹腾。要帮助杨仁刚叉鱼,“嗨,在你前面不到一尺的地方,有条大鱼,你下鱼叉,一定能叉住。”
“我怎么能看到,看不到啊。”
“蠢,真蠢,看不到怕什么,我说你做就行。”
“好的。”杨仁刚已经知道怎么和小家伙相处,自己顺着毛摸就行,不和他争执。一直哄着,他自己两世为人,还有什么好计较的,自己能活过来,也有他们的功劳。自己就当多养了两个孩子。看起来比妞妞还小。
杨仁刚测算好,举起鱼叉,一下叉了下去,刚叉下去,他就知道叉到东西了。举起鱼叉一看,是条两斤多的鱼,不小了。
“嘿,刚子真的叉到了。快放进篓子里面。”杨爸爸看到杨仁刚第一下就叉到鱼,自己也有了信心。也想展示一下身手。
“爸,您试试,在您边上不远的地方试试。”
“嗯,我也试试。”杨爸爸兴致勃勃的,拿起自己手里的鱼叉就开始对着叉,可是没有目标,也是很难叉中的,杨仁刚给杨爸爸指了几个地方,才叉中几条,有大的,也有小的。
“刚子,你叉吧,我休息会儿。好累啊。”
“也行,爸,等会儿你给我专门捡鱼就行。”
“好小子,你口气不小啊。”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儿子。”
“行啊,我给你打下手。”
杨仁刚在小金童的指挥下,不停的叉,小敏后来在这里放了很多鱼苗,还有加了一点点的粉末,这里的鱼就长得很好很快。
这些杨仁刚也不知道,他只知道小敏有一个空间,还有会武功。其余的小敏没有多说太多。她懒的说,太遥远的事。
“爸,快看是一条大的,这条估计有七斤左右吧,你快看看。”
“真不错,好大呀。刚子,你这个媳妇儿还真娶对了。人好,贤惠,能干,还在这么一个好地方,以后咱们能享受很多别人没有的好东西。真不错。以后好好对她,对妞妞也是,要是你以后能侥幸有自己的孩子,也要好好对妞妞,这孩子不错,懂事,嘴甜,心善。我很喜欢妞妞。”
“好的,我听爸的。我会好好经营好小家的,不会再让你和妈担心。”
“行,你能这么想就好。我和你妈一辈子就盼着你和燕子能幸福平安,别的咱也不图。有时你妈的脾气不好,你和小敏多担待,你妈性子急,有点节俭,可能会有和小敏冲突的时候。我也看出来了,小敏是农村的,但是人很大方,你妈可能偶尔会看不惯,会叨叨。你们就多担待一些。”
“爸,看您说的,我自己的妈,我会不知道怎么孝顺,我就是结婚了,也还是您和妈的儿子。只是有时候,气头上大家都多包容一下就是,一家人天天生活在一起哪有不磕磕碰碰的,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都能解决的。我和小敏商量过,暂且几年,不让小敏接你们谁的班,她在家里照顾妞妞,也想我们能不能侥幸有自己的孩子,到时有的忙。上班也不成,家里的事偶尔妈给帮帮手就行,小敏不是一个懒人,干吃不干活的。”
“要是你能有一儿半女的,我和你妈就是死也能闭眼去见你爷奶他们。”
“爸,腊月了,不要说些不吉利的话。您和妈还要看着孙子结婚生子呢,福气还在后面。”
“要真能那样,那就太好了。”杨爸爸哪能不想有自己的亲孙子,想的不得了。只是这机会微乎其微,他也就是随口说说不想给儿子造成什么心里压力。
“爸,肯定的,您和妈就等着吧。”杨仁刚铿锵有力的保证,仿佛给杨爸爸也注入了一股新的生命力,他也被儿子的乐观和自信给感染到。
父子俩上一趟山,感情好像更进了一步,杨爸爸心里也轻松了许多。前两天老妻心里不舒服,发了脾气,他还以为儿子这个妻奴会心生不满,他们后半辈子就指望儿子夫妻俩的,这要是儿子心里有不满,时间久了会有怨气,有很多问题的。不过今天一聊儿子没有什么不满,还说出来以后要好好孝顺他们夫妻的话,他心是轻松一大截。
走一条小路直接到小敏家的后院,开门直接进后院。这样省了很多事,免得人家村民们看见不好解释。
小敏几人带着战利品回来时,大家在各自忙活。三人收拾好东西就开始做饭,隔壁锅里的猪头肉也快卤好。正散发着阵阵肉香味,小敏和杨妈妈开始干活。家里的要做两桌饭菜,还有的忙。
“小敏,今天忙着了吧。”贺兰也早早过来帮忙,她身后还跟着玩疯了的妞妞和田田,这两孩子有段时间没有看到,正腻歪。
在下桥村热热闹闹的待了一天,杨家人带着丰硕的战果回到家里。一家人回到家里也忙活到很晚,收拾带回来的东西。
躺在床上小累的不想动,想起春嫂和她说的话,心里一动。看来自己是要提防一些。不能被他算计到。看来不管什么人都不能小看,小敏想到他,就想起原主的亲弟弟,不知道喜这孩子现在在哪里,过得还好不。那孩子从来都是喜欢粘着原主的,姐弟关系好的很。这还不知是活着的还是出了什么意外。
在遥远的港城一个年约十,左右的年轻人也遥望着大海的另一边,想着自己的姐姐,思念淹没了他的思绪。眼前都是昔日的和姐姐在一起的场景。
“小飞,进屋吧?外边天也有点凉。”
“知道了,魏叔。”林飞离开阳台走进屋里,他住的屋子是一个小小二居室,是和魏叔这些年打拼的结果,这些年在港城林飞一直和带他来的魏叔一起生活,跟着魏叔学做衣服,林飞自小聪明。学什么都快,魏叔的手艺祖传,是极好的。一手洋装做的很好。林飞还私底下跟着楼下的孩子学字,学英语。他对学习特别感兴趣。每天都利用空闲时间学楼下孩子以前的课本。
“小飞,想家里了吧?”
“嗯,想我姐了。”
“我也想,可是家里都没人了,只能想一些旧事故人。”
“魏叔,你还是重新找一个人结婚,生个孩子吧?”
“不找了,我对她承诺过,一生只娶她一人。以后我就靠着你小子过日子,怎么了?你不愿意。”
“没有,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觉得你还能再找一个,走出悲伤要好些。”
“不了,我心里只有她,装不下别人。”他心底的苦涩只有自己知道。这杯苦酒是自己酿的,再苦也要喝完。
林飞也只是小劝一番,不敢再多说什么。
“小飞,早点睡吧。明天还要工作呢。”
“是。”林飞收起飘散的思绪,走进卧室。
小敏不知不觉在对林飞的思念中,沉沉睡去。梦里好像朦朦胧胧的看到长大后的林飞,帅气的少年郎。白净斯文,白衬衣,黑裤子。
第46章 怀孕()
此为防盗章这雨一个下午和晚上都没有停歇;下桥村的人虽急;却没有周围村里的人急;大家都能勉强的安然入睡。这个周边村子里的人半夜都是辗转反侧,一夜不能成寐。都急着这糟蹋的粮食;粮食淋雨;今年大伙又要挨饿。
这年景才好了几年;大家才刚刚能吃个半饱,又出现这样的事。还让不让人活。
晒场上的仓库里面昨夜留了好几人值班;大家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也没有什么怨言,这个也是算工分的。大家把大屋的火墙烧起来;堆在地上谷子,也一直没有出问题。大家松了一口气。这可不能出什么问题啊。
保住了粮食;大家都高兴。小敏在大家的高兴中又上山割牛草去了。
这些高兴也感染着这个一直在旁观的小敏;她其实一直没有真正的融入到这个社会环境中来。对这里还是有些淡漠和疏离。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
一上午大家都知道只有下桥村保住了粮食;其余的上桥村;烽火村等地方没有抢救及时,很多粮食都被打湿;村里大户有火墙大屋,可是都是只有一间;这根本就救不了多少粮食;不管大用。几乎所有的粮食都被淋湿;大部分淋湿的稻谷都捂了一个下午和晚上;都捂热了;第二天晒场都是湿的,还要继续捂着,都要发芽。大家是一筹莫展。
一早摸了好些稻谷,都坏了。周围村子里的人家和小桥村的许多村民都是亲朋好友的,大家都跟着着急啊这要是他们没有粮食肯定要来自己家借啊,这可咋办?
这个时候,粮食就是命。比什么都重要,哪里能借,自家都吃不饱,借出去不是要饿自家的孩子吗?这只有血肉至亲估计才能借点,别的人家想都不要想。一时之间很多周围村的村民们都看着被糟蹋的粮食哭了起来,哭的是真伤心,闻者落泪。
女人们是大哭,男人们蹲在粮食边上是默默无语的落泪。这些大男人落泪是真的挺让人不忍心的。
后来几天晒场上都晒干了,才开始晒稻谷,大家是小心翼翼的。怕哪一个环节没有做好让粮食不达标,这村上交给国家时不达标可就不好办咯。粮食全部收割完毕,也晒干入库。大家提着的心才完全落地。
村民们有忙着插晚稻,每块田都在蓄水。小敏的每天早出晚归的割牛草,这另外一间放干牛草的仓库里也存了不少小敏攒下来的干牛草。小敏攒下了半个冬天的牛草,还在继续努力着。
县里和乡里公社也一起来人统计这次下雨的损失,全部受损严重,大家都很颓废。这是半年的心血啊。现在都指着晚稻,可晚稻本来产量就不高,这哪里能指望上多少啊,只不过事大家给自己内心的慰藉罢。
据统计下桥村是十里八乡受损最少的村子。调查组的同志了解情况以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女同志先发现天气异常的。再找人通知高村长的,调查组的同志正抓先进典型事列,这不正好下桥村就有吗?大家详细询问了一些情况,也找小敏问了当时的情况。小敏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可是村委的干部再边上看着呢?她耐着性子仔细的回忆了一遍,说的她口干舌燥的。直到调查组的同志详细记录在案才放她去割牛草。
农忙结束,小敏和村委三位干部还有秦大爷一起去市里接受表彰大会,小敏还在大会上发言,市里奖励小敏一个热水瓶一个搪瓷缸杯子,上面是“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小敏还是很新鲜的看了半天,村委的三位是被奖励的每人一只钢笔和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还有一个和小敏一样的杯子。
秦大爷被市委领导请上座,给大爷奖励的东西和小敏的一样。但是小敏看到市委书记那小心的样子就知道秦大爷以前一定是个功勋极高的老军人。要不这市委书记不会这么尊敬秦大爷。
不过对于小敏来说,也没有什么,只要你不去索求什么。再高的地位对你来说都是浮云。
小敏现在自给自足挺好的。也没有打算巴谁的大腿的意思。好好生活,好好带大妞妞这是她最大的心愿,其余的都是浮云。
村里被评为优秀先进村集体,市里奖励村委一批上好的镰刀。大家都很高兴。
小敏回到家里,把先进的奖状贴在堂屋的墙上。把热水瓶和杯子收好。这个家里还有旧的,先用着,新的以后再用。
“当然了,妞妞以后还要上高中上大学呢?”
“太好了,那咱家有钱让妞妞上学吗?”妞妞在林老黑家住的时候,就听见的隔壁的小孩说过读书的事,她一直也向往着。跟小朋友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小敏已经和村小的老师联系过了,虽然已经上了很久了,这个时候老师单独补补课,还来的及。。小敏学费也交了,一块钱的学费。就这样还是有很多的家庭舍不得一块钱送孩子们上学。小敏也是一直没有想起这个来,要不也不会耽误几天时间。
妞妞上学后,小敏的时间也自由了很多,不用再向以前一样,去哪儿都带着妞妞。
小敏在山上牛头山找了一个比较偏的地方,割草。这里的青草很多,小敏一个人要割很多天才能割完。带来的箩筐担子也填满了,扎扎实实,压了好几次,满满的一担。小敏准备走的的时候窜出来两只野鸡,小敏抬脚用地上的小石子把野鸡打晕。把野鸡藏在箩筐里,用扁担挑着箩筐下山。这里有一半是家里喂猪的猪草,还有一半是牛草。小敏到家后,把野鸡带上一只,和把另一只箩筐的牛草分成一担挑着到牛圈那边去。
“小敏丫头,今天的牛草齐了。这是明天的,不过还要差点。”
“秦大爷,我知道。我等下还去割些回来,把明天和后天的凑齐咯。大爷,我刚在牛头山无意中打了一只野鸡,等下让春嫂杀了分您一半,自己弄着吃哈!”
“唉哟,不错呀!是只大肥鸡。半只够好好吃两顿的。哈哈哈,老头子不说多话,收下了。谢谢敏丫头。”
“不谢,我也是运气好,准备下山的时候碰上了,随手一扔还扔着了。”
“小敏,谢谢你啊!我家可就过年吃了两顿肉,这都好长时间没有看见过荤腥,早馋肉咯。”春嫂有些不好意思。
“哎呀,咱们三都在这小山坡上,不是跟一家人一样,我今天是运气好。才有的吃,下次可没有这么容易有肉吃。春嫂杀鸡的是麻烦你了,最好是在秦大爷这里杀好做好再带回去,要不可能有点麻烦。你家四周住的都有人家。可吃不了独食。呵呵。”
“还真是,我妯娌她们也住在那一块,还真不能在家里做,要不然我家的孩子指定吃不了几块肉,干脆把一只鸡一起做,也省的秦大爷再做一次。”
“我看行,我也做饭的手艺也不好,这下只要张嘴吃就行。”秦大爷是个孤家寡人,一个人住在这牛圈边上,她们来牛圈这边上工从不用带水,全是秦大爷烧好给她们喝的,挨着秦大爷家的边上有间小房子是给她们俩歇脚的地方,秦大爷一人弄的,还给她们俩准备了一张破桌子,两把椅子,上面天天有烧好的茶和两个旧杯子。小敏是个细心的人,她早就看出秦大爷不是一般人。以前大家只是说秦大爷是老红军,受重伤后才回到地方的。可小敏不这么认为,秦大爷在部队绝对不是一般的普通士兵,秦大爷可能年龄大了人也慈和不少。可是他身上的杀气还是很重的,以前啊!秦大爷受伤是真,身份却不普通。
小敏也知道这一代老红军讲究牺牲奉献,对自己的私事一般不麻烦国家。秦大爷回到家乡只是一个普通人,说明他想过点平淡普通的生活,但是他是有国家工资和补贴的。国家也不会亏待他们这些曾经为国家浴血奋战的英雄们的。
小敏也不是巴结秦大爷只是她第一世的爸爸就曾经是军人,她从小就听着部队的故事长大。对军人对部队有天然的亲切感。她也想感谢这二位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对她的照顾。秦大爷每天帮她们烧开水,准备小屋子。春嫂的男人也在不下工的时候,过来帮忙打扫牛圈,还给她们代劳。这些点点滴滴她一直记着的。
“秦大爷,你呐,剥点花生米,让春嫂给您炒点,配上鸡肉,再喝杯酒,这就可以美美的吃上两顿。”小敏给秦大爷出主意。
大爷,要的撒,我就给您负责做饭。小敏负责肉,很好的。
第47章 生子()
r/》
“这个,暂且好像是这样的。”
“行,我知道了。”杨爸爸不再多言语,只是对唐志敏有了看法。老实是老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