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韭菜葱蒜栽培技术-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单株选种,当年混合采种

    同上选出优良单株,收获后稍晾晒,不剪叶,当年垄栽在预先耕耙好的地块里,施肥量、行株距同上,越冬前浇冻水,翌年返青后的管理同上。

    3。当年片选采种

    在生产田中选片地留种,越冬前浇冻水,翌年返青后的管理同上。这种采种法简便省工,但未株选,纯度较差。

    skbshge

(二)半成株采种() 
大葱夏播,9月中旬定植。栽植时去杂苗、弱苗、病苗、不符合品种特性的苗,平畦穴栽或窄行沟栽,每667米2

    栽苗4万株左右。越冬前浇冻水,翌年返青后的管理与成株采种同。每667米2

    可收种子50千克以上。本法采种周期缩短1年,成本低,简便省工,但因未株选,纯度较差。

    skbshge

(三)成株半成株结合采种() 
为提高种子纯度,可采用成株株选繁殖原种,半成株采种繁殖生产用种的方法。先用成株采种法株选单留,混合采种;而后用半成株采种法,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种原种,9月中旬定植,注意去杂苗、弱苗、病苗和不符合品种特性的苗,窄行沟栽或平畦穴栽,每667米2

    栽4万株;越冬前浇底水,翌年返青后的管理与成株采种同,获得的种子作生产用种。

    skbshge

(一)大葱病害防治() 
1。葱类紫斑病

    又称黑斑病。主要危害大葱、洋葱,也危害大蒜、韭菜。

    【症状】 危害叶片、花梗、鳞茎。初呈椭圆形或纺锤形淡黄色水渍状小病斑,后扩大成褐色或暗紫色凹陷斑,与健部分界明显,湿度大时长满褐色或黑灰色分生孢子,形成波状同心轮纹状。病斑扩大到全叶,或绕花梗一周,叶片、花梗枯死或折断。严重影响鲜葱产量、品质和种子成熟(彩3)。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葱链格孢菌。以菌丝和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于土中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蔓延,从气孔、伤口侵入,在24℃~27℃条件下发病重,温暖多湿,连阴雨天,缺肥,植物生长衰弱,葱蓟马造成伤口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实行轮作,选高燥地种植;选抗病品种,种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泡3小时,消灭种子带菌;加强管理,多施基肥,增施钾肥,雨后排水,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控制浇水,及早防治葱蓟马,以免造成伤口等。

    (2)农药防治 用种子重量0。3%的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温汤(50℃)浸种25分钟,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发病初可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各种药剂轮换使用,每7~10天1次,共喷3~4次。在每10升药液中加5~10克中性洗衣粉,可增加药液的黏着性。

    2。葱类霜霉病

    危害韭菜、大葱、洋葱、大蒜、细香葱等百合科蔬菜。

    【症状】 叶片、花梗、鳞茎均可受害。初期形成椭圆形淡黄色病斑,边缘不明显,表面产生白色霉。幼苗感病后全株死亡,成株感病造成减产(彩3)。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葱霜霉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附着于病残体上或附于种子上越冬,翌年从气孔侵入,产生子囊孢子,借气流再侵染。昼暖夜凉,无风潮湿,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气温15℃左右为流行季节。地势低洼,水多肥少,氮肥多,磷、钾肥少,低温多雨,雾重露多,过分密植,植株生长不良及大水漫灌时发病严重。干燥晴朗天气病菌孢子易丧失生活力。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方法与大葱紫斑病同。如与非葱蒜类作物行2~3年轮作、选抗病品种和在无病地留种、种子用50℃温汤浸种25分钟、种子采收后晒种、栽葱时选苗、消灭苗期带病植株等。本田施足肥料,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灌溉,雨后排水等。

    (2)农药防治 与紫斑病同,还可用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发病初用60%琥铜·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铜·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每7~10天1次,共喷药2~3次。各种药剂轮换使用。

    3。葱类锈病

    危害大葱、洋葱、韭菜、大蒜等。

    【症状】 危害叶片和花茎,病部发生椭圆形或梭形黄色稍隆起的疱斑(夏孢子堆),表皮裂开后散出橙黄色夏孢子;后期病部形成黑褐色椭圆形稍隆起的疱斑(冬孢子堆),纵裂散出紫褐色冬孢子,致叶片上长满疱斑,病叶干枯。以春、秋两季发病严重(彩3)。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葱柄锈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南方以夏孢子在活体上越冬。春、秋多雨,气温较低年份发病重;肥料不足,植株生长不良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多施腐熟农家肥,补充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发病严重处,提早收获,并清洁田园,消灭病源。

    (2)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700~800倍液,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防治有效。每7~10天1次,喷药2~3次。各种药剂轮换使用。

    4。葱类小菌核病

    危害大葱、洋葱,是影响大葱贮藏与采种的重要病害。

    【症状】 危害叶片、花梗,多发生在近地表处。菌丝由外向内层叶鞘扩展,严重时全株倒伏,基部腐烂,葱株死亡,病部产生白色絮状菌丝和黑色短杆状或粒状菌核。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葱核盘菌。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翌年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气温20℃ 左右,春秋多雨、连作、低洼地、或土壤酸性、黏重、排水性差地块发病严重,施氮过多也易得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轮作;收获后除去病残体,烧毁或深埋;酸性土壤要用石灰;雨季加强排水,减少土壤水分;科学施肥灌水,增施磷、钾肥料;勿大水漫灌等。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喷灌植株基部。每7~10天1次,喷药2~3次。各种药剂轮换使用。

    5。葱灰霉病

    【症状】 叶片发病有3种症状:常见的是白点型,叶片出现白色至浅褐色小点,扩大后呈梭形至长椭圆形,潮湿时病斑有灰褐色绒毛状霉层,后期病斑连接,全叶腐烂死亡。干尖型是病叶尖呈水渍状,而后变为淡绿色至灰褐色,后期现灰色霉层,逐渐枯死。湿腐型病叶水渍状,呈水烫样失绿,病健部交界处密生绿色绒霉状物,严重时有恶腥味,褐腐;鳞茎发病时又称颈腐病,多在成熟期和贮藏期发生,鳞茎颈部产生污褐色至暗紫色凹陷干枯病斑,并扩大至整个鳞茎,引起内部腐烂,潮湿时密生灰霉,内部鳞片变褐,干缩,有灰色至黑色粒状菌核,鳞茎颈部有多数硬痂状菌核,可再感染软腐致软化腐烂,有臭味。

    【病原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葱葡萄孢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田间病残体与土壤中越夏与越冬,温湿度适宜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至寄主,从伤口或表皮侵入,在发病部位分生孢子集聚形成灰色霉层,并产生黑色米粒状菌核。分生孢子可随气流、灌溉、田间操作传播,菌核也可混杂在种子间传播,洋葱收获时遇雨或未干燥或带病贮藏时,如湿度高,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择高燥易排灌地种植,清洁田园;多施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保证通风透光良好,使植株生长健壮;贮藏大葱必须适时和充分干燥,淘汰有病和破损鳞茎,控制贮藏温度在0℃和空气相对湿度65%左右。

    (2)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喷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10天1次,喷药2~3次。各种药剂轮换使用。

    6。大葱细菌性软腐病

    危害葱蒜类蔬菜,贮运期还可继续发展,造成严重损失。

    【症状】 茎基部从下向上扩展,初现水渍状长形斑点,后呈半透明状灰白色病斑,随后叶鞘基部软化腐烂,叶片折倒;假茎染病初呈水渍状,后内部开始腐烂,散发恶臭。

    【病原与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致病变种。随病残体在土壤或未腐熟堆肥中越冬,随灌溉、雨水溅流及昆虫传播,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连作、施用生粪、多氮、多湿、低洼积水地块、虫害伤口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增施腐熟有机肥,配方施肥,勤中耕,浅浇水,洼地及时排水等;防治病虫害,减少伤口感染。

    (2)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用45%代森铵水剂7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每7~10天1次,喷2~3次。

    7。大葱黄矮病

    又称病毒病,危害大葱、洋葱等。

    【症状】 苗期和成株均可发病。新叶生长受阻,嫩薄,色浅,心叶上出现淡黄色斑,而后生长速度变缓或停止生长;植株矮小,叶尖逐渐黄化,现黄绿色斑驳,或长短不一黄斑,叶面皱褶扭曲,凹凸不平,葱管扭曲,蜡质减少,叶下垂变黄,严重的全株矮化或萎缩,整株枯死。

    【病原与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葱黄矮病毒。在病株或鳞茎内越冬,靠蚜虫、蓟马传播。如果7月份高温干旱,雨水偏少,有翅蚜迁飞多,或附近有葱类蔬菜时,8月份就出现少数典型萎缩病株,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早春早播病轻,晚播病重。低洼地,氮肥过多时病重。管理条件差、与葱属植物邻作的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勿在葱蒜类蔬菜地、采种地育苗;育苗期及栽苗时拔除病株,杜绝病源;春季早育苗,苗床上覆盖尼龙纱防蚜,及时防除传毒蚜虫和蓟马;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增强抗病力;管理过程中尽量避免接触病株,防止人为传播。

    (2)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喷1。5%烷醇·硫酸铜乳油1000倍液,或20%吗呱·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1次,喷2~3次。并注意防蚜。

    8。大葱叶枯病

    【症状】 危害叶或花梗。叶尖出现白色圆形小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大小不一,密生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产生小黑点,严重时叶片卷曲,枯死;花梗染病易从病部折断,植株不能抽薹。

    【病原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枯叶格孢腔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于土中越冬,翌年散发子囊孢子侵染,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为弱寄生菌,不易侵染健株,常伴随霜霉病和紫斑病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消灭病原,增施有机肥,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提高植株抗病力,雨后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等。

    (2)农药防治 发病初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7~10天1次,喷3~4次。

    9。大葱炭疽病

    【症状】 危害叶、花茎和假茎。叶上呈纺锤形、梭形,或不规则形斑点,淡灰褐色到褐色,上有黑色小点,为病原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上部叶片枯死。鳞茎染病,外层鳞片生出圆形暗绿色或黑色斑纹,扩大后连片,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

    【病原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葱炭疽菌,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借风雨传播,阴雨连绵、排水不良的洼地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如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雨季注意排水、清除病残体烧毁等。

    (2)农药防治 雨季前或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240波尔多液。每7~10天1次,喷2~3次。各种药剂轮换使用。

    10。大葱褐斑病

    又称叶尖黄萎病。主要危害作物有大葱、洋葱等。

    【症状】 危害叶片。从上部开始,有水浸状黄褐色斑点,后呈梭形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病斑上有黑色小点,即子囊壳,严重时几天病斑融合,叶片干枯。

    【病原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葱球腔菌。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种子也可带菌,气温18℃~25℃,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5%及土壤含水量高易发病;栽植过密、通风透光差、生长势衰弱的重茬地发病重。南方终年均见危害,多雨高湿季节发病重;北方5~10月份均可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耐热品种如高脚白、鸡腿葱、五叶齐、毕克齐大葱、章丘大葱等品种;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加强管理,增加植株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等。

    (2)农药防治 发病初喷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10天1次,喷2~3次。各种农药轮换使用。

    11。大葱白腐病

    葱类白腐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我国也分布很广,主要危害洋葱、大蒜、大葱、韭菜等。

    【症状】 植株发病初,叶尖变黄,进而矮化枯死。此时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后呈干腐状,微凹陷,灰黑色,并沿茎基部向上部扩展、地下部变黑腐败。叶鞘表面或组织内有稠密的白色绒状霉,以后渐变成灰黑色,并迅速形成大量菌核。菌核圆形、较小,菌核多重叠为菌核块。鳞茎和根染病呈水渍状腐烂,也生有白色绒霉或黑色菌核。

    【病原及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白腐小核菌。以菌丝体或菌核随寄主植物在田间越冬,菌核也可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长出菌丝,借灌溉、雨水蔓延传播。在气温15℃~20℃,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病。春末夏初,温度较低、多雨季节发病严重。长期连作、排水不良、缺肥、生长不良时,易发病蔓延。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重病地,应进行3~5年的轮作;在无病区或无病田块留种,防止种子带病传播。带病种子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拌种;育苗移栽时,剔除病苗,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用药剂或石灰粉消毒;适当灌水,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避免发病条件;清洁田园,收割后及时把田间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并进行深翻地,把病菌翻入深处,减少田间病源。

    (2)农药防治 播种前可进行土壤消毒,每667米2

    用40%甲醛50倍液46~47升,喷洒于地表。发病初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浇灌根茎。

    12。大葱疫病

    危害大葱、香葱,可造成严重危害。

    【症状】 危害叶和花梗,患部初现青白色不明显斑点,扩大后呈灰白色斑,致叶片从上而下枯萎,田间一片“干尖”;湿度大时患部长出稀疏白霉,天气干燥时白霉消失。剖检长锥形叶内壁,可见白色菌丝体。

    【病原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葱疫霉菌,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病菌以游动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助雨水溅射或灌溉水传播,气孔侵入,阴雨连绵天气有利于发育。地势低洼潮湿、排水不良地或施氮过多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抗病品种;高畦深沟栽培,开沟排水,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配方施肥,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使植株壮而不旺,有助于增强抗病力,减轻危害。

    (2)农药防治 视天气病情及时喷药控制。可选喷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1000倍液。喷2~3次,7~10天1次,交替喷施。

    skbshge

(二)大葱虫害防治() 
斑潜叶蝇、葱蓟马、葱须鳞蛾等见韭菜部分。

    1。茎线虫

    【危害情况】 危害大葱、洋葱、大蒜等葱蒜类蔬菜,有圆葱茎线虫、甘薯茎线虫和马铃薯茎线虫等,是一种很小的蠕虫,以成虫或幼虫蛀食地下假茎及根茎,食幼嫩组织,致叶片褪绿、畸形,地下假茎及根茎肿胀、破裂、腐烂,或植株无须根而死亡。

    【形态特征】 形似蛔虫,具均匀线状躯体,两端变细,头部略钝,尾部锐尖,白色透明,蠕动爬行,雄虫比雌虫略小(图3…8)。

    图3…8 茎线虫(杨有权等)

    【生活习性】 以卵、幼虫或成虫在土壤里或病残体上越冬,幼虫也可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在贮藏期继续繁殖,以种瓣、土壤、灌溉传播,有避光性,畏阳光暴晒,不耐高温,在55℃~57℃条件下3分钟即死亡。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避免与葱蒜类连作,与其他作物行3~4年轮作;严格选种,烧毁掰蒜残留物;引种时检疫;田间清除病株;大葱鳞茎用温汤(45℃)浸种2小时杀死线虫;大蒜种瓣用80%敌敌畏乳剂油1000倍液浸泡24小时。

    (2)农药防治 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喷淋、灌根。

    2。红蜘蛛

    危害大葱、薤及其他根茎类蔬菜。

    【危害情况】 危害大葱根茎部,被害后植株枯死。

    【形态特征】 雌成螨深红色,椭圆形。越冬卵红色,越冬代幼螨红色,非越冬代幼螨黄色。

    【生活习性】 以卵在寄生部位及土中越冬,4月初全部孵化,1年发生13代,每头雌虫年产卵约600粒,适温20℃~25℃,于初夏和初秋危害严重。盛夏发生较轻,连作地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轮作,避免与葱蒜类和其他根茎类连作,清洁田园等。

    (2)农药防治 除乐果、马拉松外,可喷洒25%喹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哒螨灵乳油600倍液,或73%炔螨特乳油1000~2000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2000倍液。

    3。斜纹夜蛾

    又称夜盗虫。

    【危害情况】 幼虫取食各种蔬菜,啃食叶片,并钻蛀入大葱,下半年危害严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21毫米。卵半球形,约0。5毫米;初黄白色,孵化前紫黑色。蛹长18~20毫米,1年发生4~9代。以蛹在土中蛹室内越冬,少数以老熟幼虫在土缝、枯叶、杂草中越冬。

    【生活习性】 发育适温28℃~30℃,能长距离迁飞。成虫具趋光和趋化性。卵多产于叶背。幼虫6龄,有假死性。四龄后进入暴食期,可吃尽大面积寄主植物叶片和嫩茎,老龄幼虫可蛀食果实,而后迁徙他处危害。天敌有小茧蜂、广大腿蜂、寄生蝇、步行虫及多角体病毒、鸟类等。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并摘除卵块;设施栽培下可释放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2)农药防治 用90%*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或2。5%*乳油6000~8000倍液喷雾防治。

    4。甜菜夜蛾

    【危害情况】 是一种世界性顽固害虫,危害多种蔬菜,对葱类危害严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4毫米,灰褐色。卵馒头形,平铺或多粒重叠成块状,表面覆有白色茸毛。幼虫体色有绿、暗绿、黄褐、黑褐色等。

    【生活习性】 成虫有强趋光性和弱趋化性,昼伏夜出,产卵于葱叶中上部,块状,少则数粒,多则百粒以上。幼虫孵化后,食葱尖嫩叶,从啮食处钻入葱管内群集危害,具多食性、畏强光、喜旱惧湿,昼伏夜出,能转株取食,大龄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入土吐丝化蛹于田间杂草丛生处,7~8月份发生多,高温、干旱年份更多,常和斜纹夜蛾混发,威胁甚大。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晚秋初冬耕地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