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袍-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列颠行省britannia43年元首行省英格兰
卡帕多细亚行省cappadocia17年元首行省小亚细亚中东部
奇里乞亚行省cilicia前64年元首行省小亚细亚南部
科马吉尼行省magene72年元首行省小亚细亚东南部
科杜内行省corduene前66年元首行省库尔德地区
科西嘉与萨丁尼亚行省corsicaetsardinia前231年地方行省科西嘉岛,撒丁岛
克里特与昔兰尼加行省cretaetcyrenaica前30年元老院行省克里特岛,利比亚东北部
赛普勒斯行省cyprus前58年元老院行省赛普勒斯
达西亚行省dacia105年元首行省罗马尼亚
达尔马提亚行省dalmatia前32年元首行省克罗埃西亚南部
伊庇鲁斯行省epirus前146年地方行省希腊西部
加拉太行省galatia前25年元首行省安纳托利亚
阿基坦高卢行省galliaaquitania前87年元首行省法国中部及东南部
比利时高卢行省galliabelgica前57年元首行省比利时
里昂高卢行省gallialugdunensis前87年元首行省法国中部及北部
那旁高卢行省gallianarbonensis前118年元老院行省法国南部
下日耳曼行省germaniainferior90年元首行省荷兰
上日耳曼行省germaniasuperior90年元首行省法国德国和瑞士交界处
倍提卡西班牙行省hispaniabaetica14年元老院行省西班牙南部
卢西坦尼亚西班牙行省hispanialusitania14年元首行省葡萄牙
塔拉哥纳西班牙行省hispaniatarraconensis前27年元首行省西班牙大部分
义大利italia/本土意大利
犹太行省iudaea前63年元首行省以色列
利考尼亚行省lycaonia前64年元首行省安纳托利亚
吕基亚行省lycia43年元老院行省小亚细亚南部
马其顿行省macedonia前146年元老院行省马其顿
凯萨利亚茅利塔尼亚行省mauretaniacaesariensis40年地方行省阿尔及利亚西北部
廷吉塔纳茅利塔尼亚mauretaniatingitana40年地方行省摩洛哥北部
默西亚行省moesia前29年元首行省多瑙河南岸地区
诺里克行省noricum前16年元首行省奥地利
努米底亚行省numidia前25年元首行省阿尔及利亚东北海岸
奥斯洛尼行省osroene116年地方行省叙利亚北部
潘诺尼亚行省pannonia20年?元首行省匈牙利
潘菲利亚行省pamphylia前25年元首行省小亚细亚西南
本都行省pontus前64年元首行省小亚细亚北部
雷蒂亚行省raetia15年元首行省瑞士大部分
西西里行省sicilia前241年元老院行省西西里岛
索菲纳行省sophene前89年元首行省亚美尼亚
叙利亚行省syria前64年元首行省叙利亚大部分
陶里卡行省taurica1世纪元首行省黑海北岸
色雷斯行省thrace46年元首行省希腊北部,保加利亚南部
'编辑本段'
经济
●农业
罗马帝国的经济中,最重要的是农业。罗马帝国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小麦在帝国各地都有种植,尤以东方各省为胜。罗马的经济作物主要有橄榄和葡萄,地中海地区是葡萄和橄榄的主要种植地,葡萄的种植范围向北有所扩张,橄榄的种植在西班牙为最多。罗马每年都要从东方的行省输入大量粮食、酒和油,东方行省也是罗马税收的重要来源。在生产技术上,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不高,常见的还是二区轮作,使用摆杆步犁耕地的也多于使用铧犁耕地的。农业产业主要是大规模的庄园,使用奴隶和隶农劳动,小农几乎消失。在帝国后期,这些庄园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税收。
●手工业
罗马帝国最主要的手工业是陶器制作,因为粮食、酒、油等商品的运输都要使用陶器。意大利的制陶中心主要在波佐利,另外高卢的制陶业也很有竞争力,高卢人还发明了双耳尖底瓮。西班牙的采矿业非常发达,为国家所垄断专营。纺织业方面,帕多瓦的呢绒、西班牙的毛料大氅和高卢的一种带有风帽的大衣都比较有名。西班牙还有一种制鱼汁的手工业,这是一种用鱼制成的调味料。
'编辑本段'
外交
罗马帝国一开始只和周边的一些小国进行贸易,范围小。一直到前138年到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并通过丝绸之路间接同罗马展开贸易;东汉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但仅到达波斯湾一带便无功而返;而公元166年安东尼王朝派出使臣到达汉都洛阳,并送上犀角等礼物(也有人认为是大秦商人冒充的),东方和西方才紧密的在一起(‘在一起’好像有点说的过头了)。西汉用丝织品,茶叶,瓷器来换取安息,希腊,罗马,大食和马其顿的宝石,香料,药材和玻璃器具。除了经常进行访问外,还彼此输送自己的物产和技术,推动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使东西方人民受益匪浅。
'编辑本段'
历代皇帝
●元首制时期
奥古斯都…提比略…卡利古拉…克劳狄一世…尼禄…伽尔巴…奥托…维特里乌斯…韦帕芗…提图斯…图密善…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东尼?庇护…马库斯?奥勒留…维鲁斯…康茂德…佩尔提纳克斯…尤利安努斯…塞维鲁…卡拉卡拉…马克里努斯…迪亚杜门尼安…埃拉伽巴路斯…亚历山大?塞维鲁
●三世纪危机
马克西明…戈狄安一世…戈狄安二世…普皮恩努斯…巴尔比努斯…戈尔迪安三世…“阿拉伯人”菲利普…德基乌斯…赫伦尼乌斯…霍斯蒂利安…加卢斯…沃鲁西安努斯…埃米利安努斯…瓦勒良…伽利埃努斯…萨洛尼努斯…克劳狄二世…昆提卢斯…奥勒良…塔西佗…弗洛里安努斯…普罗布斯…卡鲁斯…努梅里安…卡里努斯
●君主制时期
戴克里先…马克西米安…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伽勒里乌斯…塞维鲁二世…马克森提乌斯…李锡尼…马克西米努斯…瓦莱里乌斯?瓦伦斯…马提尼安努斯…君士坦丁一世…君士坦丁二世…君士坦斯一世…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尤利安…约维安…瓦伦蒂尼安一世…瓦伦斯…格拉蒂安…瓦伦丁尼安二世…狄奥多西一世
●末期西罗马帝国
霍诺留…君士坦提乌斯三世…瓦伦丁尼安三世…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阿维图斯…马约里安…利比乌斯?塞维鲁…安特米乌斯…奥利布里乌斯…格利凯里乌斯…尤利乌斯?涅波斯…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图卢斯
5。拜占庭帝国()
更新时间:2010…03…02
拜占庭帝国
(by9…11世纪的拜占庭帝国zantineempire)
或东罗马帝国(easternromanempire)
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
拜占庭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军事上已经与古罗马大相径庭了,在罗马分裂东西之后,西罗马继承了古罗马的步兵方阵的战斗方式,而东罗马则开始尝试着以重骑兵代替步兵作为战斗主力。但拜占庭
11…15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人将自己视为罗马人,对东罗马的罗马人来说,这并不自相矛盾。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他们的文化在许多世纪中是希腊文化,但到7世纪为止他们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他们周围的国家(东方的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都将他们称为罗马人。假如有人将他们称为“希腊人”,那么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希腊人”表示“原始人”。一直到17世纪这个帝国不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从17世纪开始,西方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的罗马帝国与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称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
'编辑本段'
帝国简史
创建
3世纪后期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头制的制度来更有效地管理庞大的罗马帝国。他将整个帝国分为两部分,在意大利和希腊各设立一个皇帝(称奥古斯都),辅佐他们的各设一个副皇帝(称凯撒)。这个分裂一直维持到4世纪。
君士坦丁大帝于324年重新将自己立为整个帝国的唯一皇帝。君士坦丁决定建立一个新的
君士坦丁大帝
首都,他选择了拜占庭(今天的伊斯坦布尔)。330年这个首都建成了,君士坦丁称之为新罗马(novaroma)。但一般人称之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为君士坦丁之城)。这个新的首都成为他的管理机构的中心。君士坦丁也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虽然在君士坦丁的统治时期这个帝国还不是拜占庭帝国,但基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一个特性,是它与相信多神教的罗马帝国的分界线。
另一个分界线是378年的哈德良堡战役。这场败仗,以及皇帝瓦伦斯之死可以被看成是古代帝国和中世纪帝国分家的时间。瓦伦斯的继承人狄奥多西乌斯一世(有时也被称为大帝)将整个帝国再次分开。395年他将这两部分分别交给他的两个儿子阿尔卡狄乌斯和霍诺里乌斯。阿尔卡狄乌斯成为东部的统治者,霍诺里乌斯成为西部的统治者,他的首都是米兰。从这个时候开始东部的这个帝国一般被称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主宰文化是希腊文化。希腊语不但是日常用语,而且是教会、文学和商业的共同语言。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今天对“西部的拉丁帝国”和“东部的希腊帝国”的区分,以及今天所强调的东部的帝国并不是“真正”的罗马帝国,并不重要。罗马帝国是一个多语言的帝国,东罗马并不例外。在这个国家里有希腊人、弗拉赫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埃及人、叙利亚人、依利里亚人和斯拉夫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希腊文化从帝国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条克、以弗所、塞萨洛尼基和亚历山大传向全国。虽然当时还不很明显,但东罗马帝国在其学者如约翰?桂索斯通的影响下发展了他们自己风格的基督教。
东罗马帝国基本上避免了西罗马帝国3世纪和4世纪所遭遇的困难。这里有许多原因。首先这里的城市文化已经相当成熟了,其次民族大迁徙时的入侵主要吸引是罗马的财富。5世纪中西罗马帝国多次被征服,东罗马帝国顶多交纳贡献就可以免除遭难了。狄奥多西斯二世加强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使得这座城市成为被“野蛮人”攻不破的城市。476年当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东罗马帝国的利奥一世与哥特人谈判,他结束了哥特人对东部帝国的威胁,但他也不再打算重新征服西部帝国了。
早期历史
6世纪时东罗马的主要敌人是它的传统的老敌人:波斯人、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神学的争论,比
查士丁尼大帝
如对基督一性说的争论也是帝国的重要话题。但东部帝国并没有忘记它在西部的根。在查士丁尼一世和他的杰出的将军贝利萨留的领导下东帝国甚至夺回了它部分在西部丧失的省份:意大利的大部地区、北非和西班牙。查士丁尼重编了古罗马的法规,制定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法典是用拉丁语写的,而当时拉丁语已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语言了,甚至许多写这部法典的人都不太会说这种语言。530年代,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统治下,圣索非亚大教堂(其原名hagiasophia是神圣的真理的意思)开始动工。这座教堂将成为拜占庭宗教生活和东正教的中心。
查士丁尼一世给他的继承人留下了一个空空的国库,而他的继承人也无法对付在所有的边境上突然出现的新敌人:伦巴底人占领了意大利北部,斯拉夫人占领了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波斯人入侵和占领了东部的省份。赫拉克留后来重新夺回了这些东部省份,但当时刚刚在伊斯兰教下统一起来的阿拉伯人的突然出现是赫拉克留无法意料到的。阿拉伯人占领了几乎所有的南部省份。7世纪中叙利亚、埃及彻底沦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希腊化时代
拜占庭帝国虽然失去了许多土地,但这也给它带来了一些好处:它不再那么混杂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希腊化了,希腊语被定为官方语言。他不用古罗马的皇帝头衔augustus,而使用basileus(国王)。在宗教上拜占庭帝国与西欧的区别已经不可忽视了。不过拜占庭帝国国内也有不小的区别,在其南方的省份里一般更多地使用一性派的基督教,而不是东正教。这些省份失落后,在剩余的省份中东正教更加强大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分为几个军区来对付外来的侵扰。除首都外其他地方的城市化不断缩小。君士坦丁堡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阿拉伯人试图占领君士坦丁堡的计划失败了。拜占庭当时的海军势力非常强大,而且他们拥有一种神秘的火器:希腊火。阿拉伯人初始的进攻被击退后,东帝国开始得到恢复。
8世纪最大的问题是对圣像破坏运动的争论。利奥三世下令禁止圣像,这个命令受到很大的反对,整个国家到处都发生*。在艾琳女皇的领导下在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上决定圣像可以被尊养但不可以被崇拜。艾琳还有与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结婚来实现统一东西帝国的计划,但这些计划未能成功。9世纪初圣像破坏运动重现,843年再次被制止。这些争论使得当时与其已经开始离心离德的天主教和神圣罗马帝国(对拜占庭帝国来说这个名字相当荒谬)未能重新统一起来。
黄金时代
“保加利亚人屠夫”巴西尔二世在马其顿王朝皇帝的统治下,拜占庭帝国在9、10和11世纪初达到了它的顶峰。在这段被称为“黄金时期”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抵抗了罗马教廷撤消佛迪奥斯为教主的要求,获得亚得里亚海的制海权,占领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亚的大部分。1014年巴西尔二世(保加利亚屠夫)打败了保加利亚人,并于1018年彻底灭亡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同时拜占庭帝国还获得了一个新的同盟者(不过有时也是敌人):在基辅的俄罗斯国为拜占庭提供了一支重要的雇佣军。
但如其前身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很快又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当时许多占有土地的贵族打乱了军区的制度。假如拜占庭帝国只需要对付它的旧敌神圣罗马帝国和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的话它可能还可以支持下去,但新的敌人根本不怕它的名誉:诺曼人征服了意大利,而突厥进入了小亚细亚。突厥当时最大的敌人是埃及,而小亚细亚则是拜占庭帝国士兵的主要来源地。1071年在曼齐刻尔特会战中罗梅纳斯四世被突厥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战败,拜占庭帝国从此失去了小亚细亚省。
1054年,东正教与天主教彻底决裂。
事情起因于教皇利奥九世执意任命一名西西里出生的主教执掌东方教会。此举招致整个东部教会的不满。牧首米哈伊尔。塞鲁拉利乌斯大怒,下令关闭国内所有西方教堂,驱逐其神职人员。
教皇此时又派遣红衣主教亨伯特作为特使与东部教会进行会晤,然而此次谈判最终宣告破裂,亨伯特于1054年7月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下达了由教皇签署的开除教籍令。不久,牧首召集宗教会议,宣布开除罗马代表们的教籍
至此,长期对立的东西方教会彻底分裂,再未弥合,对此后的历史造成了深远影响。
帝国末日
1180年前后的拜占庭帝国疆域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以篡权者亚历克修斯一世开始,他引入封建封侯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军队,对突厥进行了有力的抵抗。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这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起源。十字军收复了尼西亚,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虽然亚历克修斯的孙子曼纽尔一世是十字军的朋友,但双方都不能忘记他们互相革除了对方的教籍,拜占庭对源源不断经过其领土的罗马天主教十字军的意图很持怀疑。11世纪和12世纪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和来自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诺曼人不断攻击帝国。亚历克修斯给予贸易专权的意大利城市国家尤其成为反西情绪的对象。他们成为“法兰克人”和“拉丁人”的代表。尤其威尼斯人特别受反感,尽管威尼斯的船只是帝国舰队的骨干。与此同时,突厥依然是一个威胁,1176年他们击败了曼纽尔。
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腓特烈一世企图征服拜占庭帝国,但给帝国带来最大摧残的却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的目的是占领埃及,但威尼斯人获得了领导权。在他们的怂恿下十字军1204年攻克君士坦丁堡,他们建立了一个短期的封建王国(拉丁帝国),而拜占庭的力量却彻底被削弱了。
拜占庭帝国这时已经三分五裂了:尼西亚帝国、伊庇鲁斯和特拉比松同立。前者由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统治。1261年他们收复君士坦丁堡,战败了伊庇鲁斯,恢复了帝国。但他们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欧洲,而把他们在亚洲的敌人忘了。这时他们幸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穆斯林内部分裂。当奥斯曼帝国建立后除一些港口城市外拜占庭帝国几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了。拜占庭向西方求救,西方提出的条件是两个教会必须统一。拜占庭虽然颁布法律统一教会,但拜占庭的居民并不接受罗马天主教。一些西方的雇佣军来到拜占庭,但西方大多数人宁可拜占庭死亡。他们看着奥斯曼帝国将剩余的地域蚕食。
一开始奥斯曼帝国认为攻击君士坦丁堡代价太大,不值得,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非常坚固,除十字军外上千年中没有人能够攻克它。但随着版图的扩张,君士坦丁堡渐渐处在了奥斯曼帝国版图的中心位置,同时火炮的出现,这城墙不能再保护这座城市了。
1453年5月29日,经过两年的包围,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1461年特拉比松也被穆罕默德二世占领了。穆哈默德二世将自己看做是东罗马帝国的合格的继承人。到12世纪末,小亚西亚和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都已经落入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之下了。
此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宣布成为东正教的保护人。他的孙子伊凡四世将成为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他的继承人认为他们是罗马帝国和君士坦丁堡的合格的继承人,是第三个罗马帝国。一直到20世纪初它们的覆亡,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认为自己是拜占庭的合理继承人。
拜占庭帝国在将经典知识传递给伊斯兰世界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重要的印象却是他的教会。早期拜占庭的传教士将东正教传给了许多斯拉夫人。到今天为止,大多数斯拉夫人以及希腊人信奉东正教。东罗马帝国的建立年代和灭亡年代,395年和1453年,被定义为中世纪的开始和结束。
'编辑本段'
拜占庭的起源
拜占庭之名原起于一座靠海的古希腊移民城市,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此建城,作为罗马帝国的陪都,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位于连接黑海到爱琴海之间的战略水道博斯普鲁斯海峡,扼制海陆商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公元395年庞大的罗马帝国饱受各路蛮族侵扰,为便于管辖而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帝国即以君士坦丁堡为首府,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经历了包括匈奴和诸多日耳曼部落的反复侵袭之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拜占庭遂成为唯一的罗马人帝国——实际上他们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
'编辑本段'
战争和衰弱
公元527年,拜占庭迎来了第一位强势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其随即任命名将贝利萨留为元帅,向夙敌波斯帝国宣战。公元528年波斯军大将扎基西斯率3万大军,于次年在尼亚比斯以压倒性兵力逼退贝利萨留,隔年双方军队在两河流域的德拉城再次会战,贝利萨留的军队少到可怜……但波斯军队犯了愚蠢的错误,他们背城列阵而且要命的是背的不是自己的城,于是多于对手数倍且装备精良的波斯军理所当然(或者匪夷所思)地惨败……随后波斯军一败再败,但还是于531年卡尔基斯阻挡了贝利萨留的前进步伐,两国终于532年签下停战协议。随后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再跟达尔旺人开战,贝利萨留出征非洲,可怜的拜占庭远征军步骑兵总数连马都算上才2万还多个零头!更要命的是其中还包括了大半粗鲁且毫无组织纪律性可言的蛮族雇佣兵。搭船出海取道伯罗奔尼撒、途经西西里一路磕磕碰碰,直到9月初才踏上非洲大地的贝利萨留不仅不知对手的实力到底是1万还是100万甚至连个详细点的地图都无,幸好当地愿意当向导赚小费的人还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