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妃养成记-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日,肖瑶便去了药厂。
药厂里自然忙得不可开交,本来药厂就没有停过工。这一个月来,因为疫情,用药量大增,工人们更是加班加点地干。
有些原生药材都简单用麻袋装了便运走,只有成药才装盒,这样便节省了不少时间,产量也大些。
为了赶上药材使用,肖文又从村子里招了几个人,虽还不怎么够,但是,也只能这样了。
因为,地里的药材也到了夏收的时候,人手也很紧张。有些人家里的药材不该收的,便被人给雇了去。
今年雨水大,有些药材的采收便只能提前了。若是一直下雨,地里存了水,人不能下地不说,药材恐怕也会被泡倒、沤坏了。
所以,大家都忙得不得了。
麦收假也已经放过了,孩子们有些还得帮家里收药材,所以,学校里的孩子们也忙了起来。
有些孩子自己家里没有要采收的药材,便趁着放学后的时间,到别人家地里帮着干,好多学生便小小地发了一笔财!特别是那些住校的孩子们!
虽然天天有流民从胡家庄过,但是大家都听了村长和族老们的话,没有雇佣他们。
大家见肖瑶过来了,群情激奋起来。
“阿瑶这丫头,听说是回来治疗温病的。”
“阿瑶如今可不得了,听说是奉了皇命回来治病的呢。”
“那是,阿瑶将来可是要嫁到京城里去的。”
“可不是嘛。虽说不知道那男人的家世,听说是个将军,必定家里也是大富大贵的!”
苗云自然跟打了鸡血似的,嗓门高得唯恐人听不见,“那是,我们家阿瑶,皇帝家也配得上!”
“……”
肖瑶跟众人打了招呼,便找到了田明父子。
如果自己去疫区,势必是要带一些药材去的。趁着自己在家,指点着他们再做些合适的药丸也好。
肖瑶把方子递给田明,道:“这些药材,咱们家里都有吧?”
田明接过方子,看了看,“牛蒡子、黄芩、柴胡各二钱,葛根三钱,金银花、连翘各四钱,桂枝六分,生姜三片。”
看完,田明点头,“回姑娘,除了桂枝少点儿,其他药材我们地里都种,家里多着呢。”
351。351 军士染病()
桂枝乃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每年七八月间剪取嫩枝,截成小段,晒干即可。因其主产于南方湿热之地,所以此处北地的胡家庄便没有种植,所有桂枝都是来自松鹤堂的供应。
肖瑶听家中还有,便道:“你先把家里的这几种药材打粉。桂枝用得不多,我现在派人去买。”
听说要打粉,田明便问:“可是要做蜜丸?”
“嗯,大蜜丸!”
疫区病情起了,很难有那么多药罐子给这么多人熬药,再说,人工也是个问题。
虽说药丸不如药汤疗效好,但是这味药主攻疫情初起,主治一切急性病、热性病初发,是以可做成蜜丸,方便携带和服用。
月照问:“姑娘,我此时便去吧?”
“去山子镇上即可。”因无需太多,无需到明城去。
月照便走了。
不过两日,田明带着工人便做好了肖瑶要的蜜丸。
看看数量,肖瑶道:“够了。”
肖瑶又准备了其他诸般治疗温病的药材,派人用马车装了。
晚上,肖瑶便给父母说了,要去东边疫区。
肖文和赵秀丽虽然舍不得又担心不已,见肖瑶去意已决,到底也不愿意阻止,便让月照和月华照料好肖瑶,千叮咛万嘱咐地终于放肖瑶走了。
第二日一大早,几人便出发了。
肖瑶和月照、月华自然骑马,江水派人赶着马车随后跟上,一行四人便进了疫区。
江水给轩辕离飞鸽传了信。
轩辕离接信,知道肖瑶要来,有喜有忧。
蟒河从界山直泻而下,汹涌磅礴。因地势高,落入平原后大河气势更显惊人,冲击出的淤泥渐渐成了河床,慢慢地便成了地上河。
南丰年年修,河床越来越高,官府便以为可高枕无忧。其实,如此一来,蟒河便成了“悬河”。
千百年来,蟒河如冬眠的蟒蛇一般,从无祸害。
今年入了夏,雨水便多,大雨小雨不断,上游北齐的雨水也多,蟒河的水位已经接近极限。
就连胡家庄北边一里外的那条小河,水都满满的。
入了盛夏酷暑,接连三天三夜的暴雨过后,堤坝便如泡烂的草纸般被撕破了口子,奔腾的河水便如出笼的猛兽,刹那间千里之地一片茫茫。
肖瑶三人骑马跑了不到一个时辰,便看到了水泛区。
洪水虽已经褪去,但是越往东走,脚下越感到难走。
腥臭的味道扑鼻,在毒辣太阳的照射下,热气蒸腾,气味令人作呕。
官道因为被水泡过,又被流民踩得不成样子,马跑在上面,显得尤其颠簸,不过半日,肖瑶便觉得浑身酸疼。
转头看着来时的路,肖瑶有些愁,“马车不知道何时能赶上!”
月照道:“姑娘,前面有个村子,不如我们进去歇歇?”
“不用了。”肖瑶摇头,道:“他们的屋子被水泡过,里面也是脏乱。咱们走慢些也就是了。”
沿路碰到不少从水泛区过来的灾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月照拦着他们问路,队伍中有男人看着衣衫干净、如花似玉的三个少女,眼中便露出猥琐的光来。
肖瑶便有些皱眉,暗骂:“这些男人,刚逃了性命,便生了坏心,真是该死!”
月照和月华脸有怒色,狠狠地瞪着那些男人,他们方不敢看了。
中午时分,三人远远地便见到官道上有不少兵士拦路,竟是设了哨卡。
“这里竟是封路了吗?”
月照道:“姑娘稍等,我上前问问。”
兵士们早就看见了三个骑马的姑娘,估摸着便是上官交代的贵客了,不等月照近前,便跑过来问:“可是小神医肖姑娘?”
月照道:“正是。”
那人便高兴地直笑,“哈哈哈,果然是小神医到了!姑娘,请吧。”
说着,转身便往前跑,高喊着:“小神医到了!小神医到了!”
哨卡上的军士们都很激动的样子。
肖瑶有些黑线,感情这就是轩辕离的兵?!
月照笑着说:“定是将军吩咐了,在此处等咱们的。姑娘,且随我来。”
三人便过了哨卡。那人在前头带路,走了不久,又过了一个哨卡,才到了一处村子。
尚未进村,村头瞭望的兵士便转身跑了,估计是回禀去了。
果然,过了不久,肖瑶她们到了村口,轩辕离带着江山也迎了过来。
两人相互打量着,都道:“瘦了!还好吧?”
连续忙了多日,自然会消瘦些,不过,气色都尚好。
轩辕离却变得黑了不少。
“哦,原来你们竟驻扎在这个小村子里?”
“嗯。”轩辕离扶着肖瑶下了马,拉着肖瑶的手,两人便往村子里走。
轩辕离看着肖瑶,问:“可是累了?”
“还好。”肖瑶摇头,问:“大堤修好了吗?”
“做了改道,”轩辕离道:“上下游又各建了一个大水库,大坝拦了。因工程颇为浩大,是以耽误了些功夫。”
修堤建坝的工程之事,肖瑶一窍不通。肖瑶关心的只是进度,便问:“入冬前可能修好?”
“可以。近期准备换防了,另有一万大军即将到了,这批军士会替换一半回京。”
肖瑶点点头,“要留下经验丰富的才好。”
“这个自然。”
两人说了会工程,肖瑶便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上来,“这里病人多吗?情况如何?”
“不少。这里便是水泛,比明城严重得多。”轩辕离微微蹙眉,大手指着不远处绿树掩映的几个村子,道:“有两个村子封了。”
肖瑶一惊,唬得忙一把扯住了轩辕离的袖子,“你,你不会……不会屠村了吧?!”
古代发生瘟疫时,治疗不力,为了避免瘟疫大规模扩散,是有官府下令屠村烧尸的先例,虽然确实可以起到阻断瘟疫传播的作用,但是太过残忍。
轩辕离一头黑线,低头看着肖瑶发白的小脸,又心疼又无奈,道:“没有!”
“疫情怎么样?”
“李大夫他们的治疗很有效,疫情现在已经好了很多,”轩辕离说:“已经连续三日没有死人了!”
肖瑶长舒了一口气,“哦,那就好。”
肖瑶放眼望去,满眼看到的都是抛荒的田地,被大水泡过的杂乱不堪的庄稼。
进村的路上几乎看不到村民,空置的村落设置了大量的木质隔离栏。
看来,此地算是轩辕离的指挥所了。
果然,进了村子,轩辕离便带着肖瑶到了一处院落前,青砖瓦面、青砖围墙,也算这个村子最好的建筑了。
进了院子,发现院子虽然地势不低,但是还是有进过大水的痕迹。
院中,沿着墙角都撒上了雪白的石灰,草木灰之类的东西,看来防疫的措施轩辕离还是听进去了。
肖瑶进了屋子,见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潮湿、霉烂的味道,便放了心。
若是这里都是乌七八糟,真得难以想象百姓家里会成什么样儿了!
两人简单吃了午饭,大太阳太毒,肖瑶便小睡了一会儿。
轩辕离自然不肯走,非得上床搂着肖瑶,狠狠地亲了个够才放开。
肖瑶恶狠狠地瞪着偷腥成功的男人,轩辕离一脸你奈我何的得意。
两人逗笑了一会儿,方相互搂着,很快便睡着了。
多日来的疲惫和思念都得了极大慰藉,两人相拥着,睡得很沉。
有来报信的兵士,也被江山给拦到了院外。
一觉醒来,已到了后半晌。看看太阳已经偏西,轩辕离和肖瑶喝了茶,两人手拉手地出了院门。
江山牵来踏雪乌骓,马儿见到肖瑶,便喷起了响鼻。
肖瑶笑着摸了摸乌骓的脸,笑道:“走呀。”
说着,不等轩辕离动手,自己便上了马。
轩辕离见状,干脆也不上马,竟牵过缰绳,当起了马夫。
肖瑶也不管他,高高地端坐在马上,看着蓝天白云、缓缓西坠的太阳,心情十分舒畅。
被封的村子离轩辕离的指挥所所在的村子并不远,不到三四里的路程,轩辕离一行人便走着,也只走了不过半个时辰便到了。
月照见要进村,便从包袱里拿出口罩戴上,同时也让每个人都戴上口罩。
肖瑶早就嘱咐过月照等人,从进了疫区开始,但凡穿过的衣物、口罩,洗过之后,一定要煮过才行。
兵士们见众人忙行了礼,一个军官模样的人便前头带路。
肖瑶进了村子,渐渐地就能看到村民。
只不过,没几个人,却个个都是脸色蜡黄,走路打晃、表情呆滞的人,见了众人,那些人甚至连个表情都欠奉。
个别有表情的,也是因为看到这一行人,人强马壮、衣帽光鲜,露出一脸的惊讶。
或许是病人都被集中隔离了,沿途见到患病的病人却没有。也没有想象疫区满眼都是死尸的情形出现,遇到的人虽然气色神情难看,至少还能够行动,应该都是没染病的百姓。
虽可在村子里走动,却不能出村,地里的庄稼也只能扔了。
众人正往里走,迎面过来一个军士,脸上有惊慌之色,见到轩辕离便道:“将军,不好了,咱们的兵有染病的了!”
……………………
本周六、周日每天四更啊!早8点、中午1点、下午5点、晚上9点!求月票、求打赏啦!半年没断更过,亲们是不是该表扬下?!
352。352 新传染病()
轩辕离吃了一惊,问:“有几人?人在何处?”
那军士道:“有三人,在治疗所里。 ”
肖瑶道:“咱们先去看看军士吧。”
轩辕离看了肖瑶一眼,道:“走。”
两人便上了马,轩辕离一提马缰,乌骓便跑了起来,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两人便来到一处民房处。
进进出出的人不少,都是白布蒙面,或者带着口罩,身上穿着防护服,行色匆匆。便是那些大夫和助手们了。
也有帮忙抬担架的,也有帮忙熬药、洗涮的,总之,没有人是闲着的。
众人见将军和肖瑶来了,当忙停下手中的活儿过来行礼。
轩辕离都让免了,李大夫听见动静,忙从屋里迎出来。见了轩辕离和肖瑶,回禀道:“将军、姑娘,新发现了几个病人,都是军士。症状却和村民们的霍乱不太一样。”
边说边带着二人往里走。
肖瑶却止住了轩辕离,道:“你还是去忙别的吧。此处不宜久留,留月照和月华在此就好。”
“看一眼便走。”
二人进到屋里,果然见床上躺着三个兵士,人人脸上颇带了些惊慌。
肖瑶边看视三人,边问:“有何症状?”
李大夫已经对三人做了详细检查,见肖瑶问,便代三人回答:“三人均为突起高热。结膜溢血、头痛、肌痛、发冷、咳嗽、胸痛、颈硬等。”
肖瑶一边给病患号脉,一边问:“可有腹泻、呕吐症状?”
李大夫摇摇头,“无。”
三人也摇头,“没有腹泻过。”
差不多便排除了霍乱,肖瑶略略沉吟起来。
水灾过后的传染病不外乎几类,霍乱、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感冒……
想到这里,肖瑶问:“身上可有皮疹?”
李大夫看了轩辕离一眼,绕过肖瑶,过来逐一掀开病人的后背,看了看,惊道:“果真有皮疹!”
传染病作为医学中的一个大类,肖瑶是做过专门研究的。因为,疫情一旦爆发,影响极大。
现代,经过几次大的传染病流行后,流行病学的研究和治疗,在各医疗机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各级医疗机构都建立了逐级上报制度,就是为了快速发现、快速上报、快速治疗!
而钩端螺旋体病便是传染性疾病之一。
当然了,刚才那几个兵士所说的症状,尚不能判断便是钩端螺旋体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也是如此。
因为,钩端螺旋体病除了上述全身症状外,还会有躯干斑性、荨麻诊性或紫癜性皮疹。是以,为了准确判断,肖瑶才会问三人身上是否有皮疹。
因为钩端螺旋体病临床症状表现悬殊,轻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或仅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重者可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肺大出血甚至死亡。
传染途径,便是病原体通过皮肤、粘膜侵入人体,这是本病传染的主要途径。
虽然曾有过被鼠咬伤后发病的报告,但人与宿主动物直接接触,并不是传染本病的主要方式。
“这些军士可是在脏水中呆过较长时间?”
那几人点头,道:“是。我们几个都是在脏水中搭救百姓、打捞财物和人畜尸体的。”
原来,大军到后,便做了些分工。
大部分兵士修筑堤坝,也有不少人被分到各村去救人。
那么毫无疑问了,这些兵士便是在脏水中站得时间太长,感染了钩端螺旋体,染了病。
肖瑶道:“在多数情况下,人接触疫水是传染本病的重要方式。与疫水接触时间愈长,次数愈多,发病的机会也愈多。”
“此外,医书中也有因洗濯患者污染衣物而感染得病的记录。”
李大夫关切地问:“可要紧?”
这些人的症状看起来不轻,若是治不好死了人,兵士便会心里惧怕,甚至造成军心不稳。
轩辕离眼神灼灼地看着肖瑶。
见这丫头一脸淡然,便心中有数了,看来她自然是有法子的!
肖瑶道:“无碍!只要治疗及时,会无事的。我已经带了药材。”
众人一听,都松了一口气。
肖瑶告诉轩辕离,一定要提醒兵士们,不要长时间在脏水中站立。
因为这个时代没有防水的皮裤进行隔离,只能减少泡水的机会、减短泡水的时间罢了。
轩辕离自然应了。
那些军士们便露出感激的眼神。
“大将军可不是那种只顾军功、不管手下死活、好大喜功之人!”
“再说,大将军还让自己的心上人给自己这小兵瞧病,多大的荣耀啊!”
那几个兵士对于自己得了病,很快便生出了几分庆幸来!
要不,哪有跟大将军和小神医姑娘说话的机会呢!而且,刚才小神医还亲手给自己号脉呢!
哈哈哈!
肖瑶便开始写方子,“滑石四钱(包煎),生甘草七分,金银花、连翘、贯众各三钱半。”
这个方子比较简单,用药也少,正适合此时条件艰苦时所用。
写完,交给李大夫,道:“每日一剂,连服三日。七天后再服一剂。大火煮沸,小火煎煮四刻钟,过滤取汁,水煎两次,两汁混合,每服一半,一日早晚各一次,早晚饭前温服。”
李大夫接过药方细细看了,道:“清暑利湿、清热解毒。”
“嗯,伏暑症的治疗以清热为主。”
李大夫有些好奇,“此方可用过?”
“是。”肖瑶点头,“此乃前人效方,屡用屡效。大家无忧。”
见轩辕离还在此,肖瑶便道:“他们无事,你莫在此多留。看看他们之中可还有这类病人,若有,尽快送来。”
轩辕离点点头,道:“也好。你晚上早些回去,莫摸黑。”
自己不懂医术,在这里也无益,倒还让她分心,不如去忙自己的事。
肖瑶转身对月照说:“咱们来时做的药丸让王爷带走,分发给泡过脏水的兵士。可有预防作用。”
轩辕离应了,两人便分了手。
轩辕离出门便传令下去,让各队细细查验有无此类症状的病人。
到了晚间,果然又陆陆续续地来了几个,竟然都是有了钩端螺旋体病症状的军士。
有些症状轻的,原以为自己不过是得了风寒,一听竟是传染性的疫病,慌了神,急急地赶了过来。
众人见了,莫不庆幸,幸亏小神医姑娘来了!否则,若是严重了,是会死人的!
李大夫又学了一招,高兴得很,笑着对忙着发药的白纤尘道:“真不知道这丫头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白纤尘手一顿,放下了手中药物,转头看着正忙碌的肖瑶,一脸郁闷:“我也想知道……。”
我也想知道,这丫头的脑子是怎么长的?为何就喜欢轩辕离那无趣又冷傲的男人了呢?!
……
因此处病患较为集中,李大夫除了极力治疗外,便准备了不少防护措施。
有些是肖瑶交待的,也有不少是大家自己琢磨的,当然了,前人的很多经验也发挥了极大作用。
比如污物的处理。
这个治疗所的院子后面便挖掘一个大坑,挖坑的土就堆在旁边,此外,还有拉来的一堆石灰。
病人们的吐泻之物,都会用铁锨铲出来,倒在这个土坑里后,先用石灰埋上一层,再盖上土,保证带着细菌的脏物不暴露在空气中。
院中还支起了大锅和十几个熬药的小锅。
三口大锅都日夜不停地烧着开水,东边的第一口锅专门烧饮用的开水;紧挨着的另一口锅里,则煮着大夫们的防护用品。煮好了,便在院中挨着东墙的绳子上晾晒。
院子西边的第三口锅里,则用来蒸煮消毒病人的各种用品,蒸煮好了,便拿到屋后晾晒。
每天,大夫们都要给工地上的大军送糖盐水。当然了,若是霍乱病人,则只要进来,便要立即喝上一碗。
男女病患是分开的,所以,在每个屋角都专门准备了便桶,随时清理。
因为霍乱病人腹泻严重,身子虚弱,所以吐泻都只能在屋子里。
因此,屋子时刻都开着门窗,点燃着艾草和熏醋,以免造成空气污染和交叉感染。
一下子来了近十个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人,这院中便住不下了。再说了,两种病不同,最好也不要住在一起,以免相互传染,雪上加霜!
李大夫见房间里安置不了,就建议让新病人在院子里搭建的木板床上安置。
肖瑶却道:“周围村民的房子若有闲置的,最好还是住在屋子里!”
病人身体本就弱,再加上铺盖不是很足,若是夜里再受了凉,对治疗很不利。
要说民房,现在是最不缺的。
大水一来,大部分家户都收拾了细软,逃命去了,走不了的便是老弱病残和家无长物之人。
所以说,村子里空房子多得是。
有人住的就不去麻烦他们了,以免感染了健康人。
挨着治疗所的几家,没人的,肖瑶就命直接开了门,让病人们住了进去,算是非常时期军队征用吧。
死亡人数不再增加,重症病人的情况在减轻,新增加的病人也多是轻症,眼看疫情就算控制住了,大家都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