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妃养成记-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肖靖乖乖地等到众人都交的差不多了,才起身。

    出了宫门,轩辕煜早就等着了。

    见肖靖出来,忙问:“如何?如何?”

    肖靖看看四周,低声道:“还好。是王爷提前给我做了策问的。”

    “那就好!”轩辕煜想到自己和肖靖参加秀才考试时的事情,感慨道:“唉,我若是也能参加就好了!”

    肖靖翻了个白眼!

    没过几日,果然放榜,肖靖排名第十二位!

    肖瑶得了消息,高兴得不得了。

    想马上派人去胡家庄,想想又笑着放弃了。再等几日,面试结果就出来了,到时候再去!

    这次笔试只取前五十人!

    这五十人便算是有了当官的资格,但是还要参加皇帝亲选!

    然后,便可根据表现好坏定出名次,再依据名次授予不同高低的官职。

    我国明清的惯例,殿试一甲授翰林院修撰及编修。

    其他进士要经过考核(称朝考),成绩较好及年龄较轻者,获得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其余成绩较次的进士,则可能任六部、中书、御史或知县等职。

    这里也差不多。

    笔试过后,有朝官送上排名前五十的人员名单,皇帝抽出时间亲自面试他们。

    轩辕宗很忙。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南丰有祭农神的风俗。

    朝廷忙忙碌碌的,很是让众人等了一阵子。

    此时,已是深秋季节,正当众人等得心焦,突然宫中传信,“明日各地举子进宫觐见。”

    朝廷面试,一是看众人长相、气度、言谈举止,二是看众人文采、见识、为民之心。

    这次并没有什么考题,轩辕宗随时发问,不过是问一些对朝政的看法,解决各种民生问题的方法……

    众人都被关在书院的一间大屋子里等着,皇帝问完话的,便被带到另一间屋子里。

    是以,只见人走,不见人回,等待的人越来越少。

    肖靖终于发现,自己竟是最后一个……

    这事儿,轩辕宗绝对是故意的。

    因为,他早就看了名册,虽然不是按照笔试的名次排列的,但是肖靖是肖瑶的兄弟,他故意便把他放到了最后。

    嗯,让那小子多惶恐一会儿,也算是小小地报了一次仇,谁让那丫头有时候挺气人的……

    所以说,人都有幼稚的时候!

    肖靖被侍卫领着进了房间,先跪下磕头,问了皇帝安好,听到起身的命令,才敢起身。

    站直了身子,肖靖方敢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忙又垂了头。

    果然,看长相和气度,便是那天在窗子外的老者!

    轩辕宗也在打量肖靖,却慢慢皱起了眉头。

    不是说两人是双生子吗?虽说这小子也挺英俊的,怎和阿瑶那丫头一点儿也不像啊?

    难道因为是一男一女的关系,双生子也可以差别如此大?

    肖靖不敢抬头,见上头久久不出声,便不安地动了一下身子。

    轩辕宗也回了神,看着低头敛目、局促不安的肖靖,问:“看籍贯,你来自明城胡家庄,又是姓肖的,可与平西王妃相识?”

    “回皇上,小人正是平西王妃的弟弟肖靖。”

    “哦。”轩辕宗点头,“竟是平西王妃的弟弟。说来,也是亲戚。来人,赐座。”

    肖靖忙施礼谢恩。

    见肖靖对答顺畅、长相俊美,轩辕宗便有些喜欢,竟起了关切之心,问:“你父母可好?家中还有何人?”

    肖靖忙又站起,略看了皇上一眼,又垂眼答道:“回皇上,我父母安好。家中尚有一幼弟肖竑,年三岁。”

    嗯,家里人口也不多,阿瑶那丫头嫁过来,他父母肯定舍不得吧?

    “嗯。”轩辕宗点点头,“家中生意可是你父母管着?你平时在家都做些什么?”

    “是。小人一心读书,家中生意并未过多过问。”

    “你师从何人?”

    “启蒙恩师便是小人的祖父和大伯,后拜了恩师。便是致休御史赵明义。”

    “哦,那老头子。”轩辕宗想起来了,“阿煜也是跟着他,考中秀才的?”

398。398 北齐大火() 
“是。 ”

    “嗯。”轩辕宗点点头,“此时明城知府是何人?可还廉明?”

    “是赵昌德,明城百姓在他治下,安居乐业。”想了想,肖靖又补了一句:“他是小人恩师赵明义的儿子。”

    “有其父必有其子。”轩辕宗大手轻轻地敲着龙椅扶手,道:“赵明义教导有方。”

    肖靖不敢接话。

    轩辕宗看了肖靖一眼,问道:“汉耿寿昌筑常平仓,时称便矣;今朝中有谓常平仓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你是何说法?”

    西周时期,中国人就开始了粮食储备,并且从那时起,粮食储备就具有了今天的主要功能,一是稳定粮价,二是防备凶年欠收,三是应对国家大事,例如军事或工程建设。

    到了西汉武帝年代,正式形成了“常平仓”制度。

    常平仓制度,简单说就是,国家在各地设立仓库,丰收之年粮价较低,国家便以比市场价格高的价钱收购粮食,存入仓库;欠收之年粮价较高,国家便低价卖出粮食,平抑粮价。

    因此,常平仓制度的根本在于广大农民和全社会的利益,避免“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除了正常的农业丰欠外,常平仓制度还能保证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国家开仓放粮,无偿救济灾民。

    肖靖来自乡间,尚未入朝为官,不受朝政议论影响。和皇家又是姻亲关系,轩辕宗想从肖靖口中听听民间对粮仓建制的看法,也不足为奇。

    肖靖不提防皇上突然转移了话题,楞了一下,斟酌了一下语句,道:“粮食乃百姓口粮、国家之根本。常平仓之存在自是必要。至于侵刻百姓,小人却有不同看法。若无粮仓,灾年朝廷无粮,必酿大乱。”

    见轩辕宗不说话,肖靖大着胆子,道:“南丰战乱结束,土地亩数未见大增,人口增加却迅速,粮食消耗逐年增多。全国状况,小人虽不知晓,此时,却可举一例。”

    “明城胡家庄附近千亩土地因种植药材,粮食产量有所降低。京郊平西王府的良田几千亩,也已经改种药材。”

    肖靖道:“几千亩虽为数不多,却于当地百姓的粮食息息相关。若无常平仓,一旦有饥荒,当地百姓便会受饥荒之苦。上年水灾便可窥一斑。”

    “若说侵刻,不过是说耗费。于万千百姓的口粮比,这些可不计。”说着,肖靖一抱拳,道:“以上便是小人之说法。”

    说完,静静地立在一边,心中忐忑不安地等皇上评判。

    肖靖的回答略显肤浅。

    不过,说实话,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农家少年,让他解决朝廷大事,是为难了些。

    轩辕宗不过是想听听底下老百姓们的看法罢了,是以并不评判,直接又问了一个问题。

    “当境采买,固虞勒派;采自邻封,又添运费。例价有定,粮价无常。何以使官民两不受累,及时奉行、不至有名无实?”

    肖靖微微皱眉。

    这个问题,更不好说,因为他问的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意思是,若是当地买粮食,百姓会说强行摊派。从外边买,运费太高。既不让官府为难、百姓又喜闻乐见,果然是个难题。

    肖靖突然便想起了自己家的药材生意。

    肖瑶的做法是南北分开,便是节省了运费。

    佃户们除了交租,剩下的药材都是肖家高价收购。当然了,佃户不卖也可以。

    想到这里,肖靖道:“各地的粮食各地入仓,自然最为俭省。百姓家有余粮,多做储仓,可节省朝廷建仓之费,也不是坏事。若是想要百姓乐意,朝廷可出高价购买之。”

    这样一来,百姓们自然乐意把可能坏掉的粮食换成银子,谁还会说朝廷强行勒索呢?

    轩辕宗略略有些失望。

    这小子,出的也是个馊主意。高价收粮,说的容易,哪有那么多钱呢?又不是只收一地,而是南丰全境。现在增加了个西诏,要钱的地方是越来越多了!

    轩辕宗不置可否地打发了肖靖,“嗯。下去吧。”

    “谢皇上。”肖靖恭恭敬敬地磕了头,被小太监带出了大殿。

    出了殿门,冷风一吹,方感觉后背竟出了汗,冷飕飕的。

    出了宫门,轩辕煜自然忠心地正等着呢,见肖靖一脸轻松,用胳膊肘一捣肖靖,“策问如何?”

    “不知道哎。”肖靖大致说了一遍策问的内容,问轩辕煜,“我答的可还行?”

    轩辕煜一摊手,“我又不是父皇,怎会知道你答的好坏?不过,为了你,今晚我准备回宫住,给你打听打听。”

    两人说定了,高高兴兴地上了街。

    肖瑶在医院里有些心神不定,万千心思。

    “自己的皇帝公公是不是知道肖靖的身份?按说,应该是知道的,可是,若是人数较多,他也不一定会刻意关注这个。”

    “若是知道了谁是肖靖,对他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自己平时可没少刺儿他,若是他趁机为难肖靖,岂不是自己的罪过?”

    “不过,他一把年纪,又是皇上,这等选拔人才的大事,他不至于如此小肚鸡肠吧?”

    “可是,看看他的亲儿子轩辕离,就最是个小肚鸡肠,万一……唉!”

    肖瑶一整天牵肠挂肚地,没个消停。

    黄昏时分,肖靖和轩辕煜才回来。

    一看两人喜笑颜开的样子,肖瑶便松了一口气,不过还是问出了口,“阿靖,考得如何?”

    “不知道。”肖靖看了轩辕煜一眼,“阿煜晚上准备回宫,给我打听一下。”

    肖瑶便放了心,“哦,那感情好。六子,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轩辕煜笑呵呵地:“若是觉得我辛苦,二嫂,便给我写几个冬季药膳方子呗。”

    “好好好。”肖瑶一脸宠溺地看着轩辕煜,笑着说:“冬季就快到了,未雨绸缪最好不过。药材和配料也该多备些。”

    “来来来,二嫂这边儿坐。”轩辕煜狗腿地拉过椅子,挽起袖子,便开始磨墨。

    肖瑶笑着道:“嗯。”

    见两人亲亲蜜蜜的样子,肖靖竟有些嫉妒了。

    要知道,自己才是她的弟弟啊,轩辕煜坐的却本来是自己的位置。

    不知道自己的这份心她是何时知道的,虽未说开,可是,那股子亲密无间的姐弟之情早已烟消云散。

    都怪自己吧……

    晚上轩辕离回府,饭桌上说了一事,让肖瑶担心不已。

    “有信传来,北齐山林发了大火,死伤无数。”

    肖瑶大吃一惊,“当真?!”

    “嗯。北齐春夏便开始大旱,已有大半年未见雨雪。沟干河平、天干物燥,再加上冬季大风,一旦着火,便是大灾。”

    “离城镇可远?”

    轩辕离夹了一些菜放到肖瑶盘中,直言道:“不远。”

    肖瑶柳眉紧紧皱起,贝齿咬着筷子,一脸焦急。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现代社会,各种救援手段和人力颇丰,仍然很难扑灭山林大火,更何况这里?!

    轩辕离叹了一口气,道:“北齐朝廷已经派了兵士灭火。”

    见肖瑶看过来,轩辕离摇摇头,沉声道:“尚不知大火如何。过火山林亩数、死伤人畜都尚未知。你莫过于担心,想想南丰的水灾、瘟疫。天灾之事难免。”

    “怎么着起来的?”

    “尚不知。”

    起火,自然要有火源。森林大火无外乎两大类,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

    自然火源中主要是雷击火。此时,天气已入深秋、初冬季节,北齐之地应该算是深冬了。冬季雷少,雷击火的可能不大。

    那么就是人为火源了。绝大多数森林火灾都是人为用火不慎而引起,约占总火源的九成以上。

    人为火源又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等。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抽烟、小孩玩火和坏人放火等。

    轩辕离见肖瑶沉思不语,道:“吃饭吧,菜都凉了。”

    肖瑶抬头看着轩辕离,很肯定地道:“定是人为!”

    轩辕离见肖瑶如此说,倒来了兴致,问:“何以见得?”

    肖瑶放下手中的筷子,俏脸绷得紧紧的,把理由讲了一遍,道:“我是这么想的,你说呢?”

    轩辕离看着肖瑶,大手握住肖瑶的小手,英俊的脸也变得严肃,“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个我倒未想到。此时,流霜恐顾不上这个,想法灭火方是第一要事。”

    “自然。”肖瑶也不吃饭了,拉起轩辕离便起了身,道:“我们去宫里找父皇,问问有什么好办法帮北齐。”

    轩辕离却止住了脚步,一脸无可奈何,道:“不可。”

    肖瑶一脸疑问,看着轩辕离,疑惑道:“为何?”

    “此事父皇尚不知。”轩辕离大手紧紧地握住肖瑶的小手,“南丰和北齐虽是友邻,你却不该去过问此事。”

    是啊,轩辕离的消息比父皇灵通,本就犯忌讳。更何况,自己的身份,在父皇眼中,不过是胡家庄的农女,和北齐并无任何瓜葛,突然张罗着北齐救火,与身份不符,没得让人起疑。

399。399 肖瑶北上() 
轩辕离伸臂把眼泪汪汪的肖瑶搂在怀中,安慰道:“稍安勿躁,你我且静观其变。 ”

    夜里,肖瑶翻来覆去睡不着,窝在轩辕离怀中,暗暗担心。

    轩辕离也算识时务,破天荒地没有求欢,拍着肖瑶的后背,哄着肖瑶终于睡着了。

    第二日,肖瑶顶着两个大大的熊猫眼起床。

    轩辕离又心疼不已,暗暗后悔自己告诉了肖瑶这消息。却又一想,若是她从别人口中听到了此事,恐又怨自己。只得暗暗提醒月照、月华两人小心侍候着。

    两人不知道何事,见肖瑶眼下发青,还以为二人昨夜过于辛苦,姐妹俩相互看了一眼,便小脸红红地应了。

    肖瑶并不知两人眼中的戏谑,一路满怀心思地到了医院,衣服也顾不上换,直接找到田摇情五人,告知了此事。

    田摇情和皎皎四人闻言,都大吃了一惊。

    说实话,自从自己和皎皎四人作为肖瑶的陪嫁到了京都,和北齐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了。

    虽说如此,到底是北齐的人,田摇情几人此时听了这事,还是忧心不已。

    田摇情虽担心,到底不敢擅专,问肖瑶道:“王妃的意思是?”

    肖瑶柳眉微皱,杏眼里满是关切,看着田摇情,“这么大的事,只怕他……表哥他心力憔悴、伤了身子。他本就身子弱,我实在放心不下。你看谁合适回北齐一趟,便回去看看吧。”

    “是。”田摇情暗暗松了一口气。

    王妃于主子虽无男女之情,到底还是关心着他。主子的一腔痴心到底没有空抛!

    田摇情道:“便让皎皎和沉香回吧。”

    “嗯,也好。”肖瑶坐下来,边写边道:“这里是我能想到的救火法子。交给表哥,但愿能略助一二。他那边若有什么事,一定及时传信回来。”

    “是。”皎皎和沉香忙应声。

    打发二人出了院门,肖瑶的心还是悬着的。

    这里的条件实在太差,没有高压水龙、没有灭火器,若说用水和化学灭火剂是别想的了!

    最好的办法便是阻挡火势前行。

    无外乎就是在大火烧过来之前,提前挖宽沟、筑高墙、断开火势……

    若是挖宽沟,怕不好办。北齐之地,恐已经变成了冻土,结实得很。土地冻实在了,不亚于石头般坚硬!

    若是筑高墙,一时间,哪里去找那么多青砖?就算有,快速批量搬运也是个问题,这里又没有火车、汽车这些大型又快速的运输工具!

    还是提前砍伐、烧掉小片林子,将火势断开来救得大片森林,这个法子更快捷、更可靠些。

    虽然,听起来这法子不怎么靠谱!

    ……

    陈贵妃多日不见轩辕煜,好不容易回去了,自然关住不放。过了两日,轩辕煜才从宫中逃了出来。

    一见肖靖,便倒苦水,“我这可都是为了你,被母妃整整唠叨了两天!”

    肖瑶便笑:“你最初搬出来,你二哥便保证说,你每隔三五天便回去一次。想想你多久未回了?被母妃关起来,不是很正常吗?”

    宫中那些寂寞的老女人,都是最变态的!嘿嘿!

    轩辕煜鼻子里冷哼,气呼呼地,道:“我这次出来,还不回了!”

    肖瑶看了肖靖一眼,道:“若是阿靖走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住在这里?父皇只怕也不答应呢!”

    轩辕煜闻言便蔫了。

    轩辕离瞪了轩辕煜一眼,也道:“你自己不守信在先,莫怪母妃了。”

    肖靖便打岔,“我的事可打听出来了?”

    “嗯,昨晚父皇到明霞宫,我转弯抹角地问了,父皇不置可否。”轩辕煜同情地看了肖靖一眼,道:“看样子,不会太好!”

    肖靖有些丧气。

    轩辕离却一脸悠闲,道:“再好,也不会取你上等,必是下等,却也不会是最末名次。”

    肖瑶就奇怪了,“看你很有把握的样子,如此说,有何理由?”

    轩辕离瞥了肖瑶一眼,“是我们连累了他。”

    轩辕离如此一说,众人便都明了,瞬间陷入沉默,都不说话了。

    无他,在轩辕宗眼中,肖靖可是肖瑶的亲弟。

    若有朝一日轩辕离登基,肖家便是外戚。

    若知道肖瑶本是北齐郡主,轩辕宗便会有“引狼入室”之想,轩辕离和肖瑶的婚事必定不成!

    此时,若肖靖中了榜首,便会留在朝堂,甚至在翰林院担任要职,于朝中之事至关重要。

    外戚势大,于朝堂不利。

    田齐和轩辕钊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田家的血迹未干、轩辕钊尚在牢中,轩辕宗岂会让第二个田齐出现?!

    肖靖考得再好,只会被取个下等。

    一来彰显殿试公正,朝廷未因肖靖是平西王妃亲弟而看顾;二来,也全了轩辕离脸面,朝廷会给肖靖官职,让他光明正大入仕!

    不过五日,殿试放榜。果然,正如轩辕离所说,肖靖中了第四十五名!

    肖靖却正中下怀。

    自己本就不愿意留在京都、入职朝堂。若是能外放到南方某县做个县令,是最好的。

    即可施展抱负、造福一方百姓,又可远离朝堂纷争、不给她们招灾引患。

    官职任命的步调,却慢了起来。

    不过几日,皎皎便从北齐传来消息。

    “救火大事皇上亲临、军士齐心,却收效甚微。王妃所说之法,正一一尝试,效果待验。”

    “皇上身子有恙,因关切大旱和大火,吃睡无时、吐血数次,曾一度晕厥……”

    肖瑶把信给轩辕离看了。

    轩辕离无话,只是静静地搂住了肖瑶。

    肖靖的任命突然就下来了,到南方一个叫图州的小县城去当县令,明年二月到任。

    轩辕离淡笑,“图州山清水秀、物产富足、交通便宜,民风也较为淳厚,是个好地方。”

    肖靖很高兴。

    肖瑶也高兴,道:“嗯,阿靖,你还可以回家过个年呢。”

    同榜的人在朝堂任职的,都是立刻到任,外放的也是年前到任,自己却可以和家里人过个年,肖靖便怀疑是轩辕离的功劳。

    其实不是。

    让肖靖去图州,是轩辕离争取来的不错。

    年后到任,却是轩辕宗的额外开恩,也算是对肖家的小小补偿,对肖瑶救命之恩的小小报答。

    轩辕煜午后回来,知道了此事,更是高兴。见了肖靖,上前便给肖靖一拳头,笑呵呵地道:“咱们可是老伙计啊!”

    肖靖的事算是板上钉钉了,肖瑶立即打发人回去报喜。

    其实,朝廷前两拨的喜报都已经到了。胡家庄的人都知道肖靖是要做官的,只是不知道去哪里而已。

    第二日,肖靖便和同榜的进士们开了宴席。

    有生意,自然要照顾轩辕煜。于是,肖靖撺掇着,宴席便设在了如意药膳坊。

    五十个朝廷新贵,个个年轻有为。自然也吸引了不少其他食客和权贵们的眼光。

    如意药膳坊一下子又出了风头。

    晚上,肖瑶却又收到了皎皎的信,信中竟然说流霜“昏迷一日一夜尚未醒来……”

    言语虽忧,信中却不敢提让肖瑶过来看视之事。

    肖瑶心中犹豫不决,在床上辗转反侧,半夜未睡。

    第二日,醒的便晚了些,轩辕离已出去了。

    洗漱完毕,出了房门,抬头便见月照和月华一副骑马装,要出远门的样子。

    肖瑶疑惑道:“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月照便笑,“王爷吩咐我们陪王妃去北齐呢。”

    肖瑶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心中暖烘烘的。

    肖瑶坐下来,问:“他去哪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