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骠骑-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打赢的战争要停战也可以,那得是我们从谈判桌上拿到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才行,就像以前与中国清政府那个什么康熙皇帝签的1689年条约(尼布楚条约),那才是我想要的,那次鞑靼皇帝明明打赢了,却放弃了贝加尔湖以东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要知道那片土地上可生活着与他们更亲近的蒙古人啊,傻蛋却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好的理由。
可是日本人比鞑靼皇帝奸多了,心眼还小,小气的要命,他们从来没有打赢了还吃亏的事情,那个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就是在19o5年日俄战争中,他们打赢了抢过去的。
这次日本人答应退回哈桑湖一带1千6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他们竟然想要北萨哈林岛和张鼓峰,还要不受干扰的开东施密特海区油田。简直气死我了,孰不可忍!
所以要想不被日本人占便宜,那就得打!打到他们服气,打到他们再也不敢用正眼瞧我才是,不仅北萨哈林岛要夺回来,我还想要南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呢,要是能染指北海道,那就更好了。
史大岭一顿咆哮将莫洛托夫吓得冷汗直流,汗水顺着额头涔涔而下,一会儿的功夫就湿透了前胸后背,哪个不怕史大岭同志?哪个不怕这个铁血无情的统治者?尤其是在他暴怒的情况下。
“史大岭同志”莫洛托夫颤抖着用手帕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水,小心翼翼看了一眼史大岭艰难的咽了口唾沫辩解道:“我的意思是……是边谈边打,趁日本人谈判时的松懈给他们来一个大规模的猛烈突击,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摧毁他们的后勤供应,在战场上赢得胜利后再最终停火,这样我们绝不会吃亏。”
边打边谈,以打促谈,谈判期间突然武力袭击。这虽然是一个用烂了的招数,但依然管用。
嗯!这还像那么回事!史大岭比较满意莫洛托夫刚刚冒出的话语,不妥协外带计谋,很好,这才是我想听的。
“咦?莫洛托夫同志?你脑门上怎么全是汗水?这天气也不是很热嘛!”史大岭“注意”到莫洛托夫的狼狈相,心中对自己的权威充满得意,瞧瞧!他们都怕我!
“是呀!是呀!烧烧!”没有办法的莫洛托夫不敢说他是被史大岭吓的,胡乱编造了一个理由。
史大岭凝视了莫洛托夫一会儿,见这个忠实的部下实在是被自己吓得够呛,心中稍安,慢悠悠的命令道:“好吧,莫洛托夫同志,你现在就去召见那个日本大使建川美次吧,要巧妙一点,要隐藏自己的意图使他们放松警惕,拖住他们十天,只要他们一松懈下来,我会让朱可夫同志给他们一个好看,给他们一个厉害瞧瞧,一个他们不能承受的重重打击!好了你去吧。”
史大岭不准备跟莫洛托夫多废话了,赶走了他。
下一步的关键是朱可夫同志能不能打一个大胜仗的问题,他需要了解朱可夫的要求和计划。
一阵紧张的电报交流后,远在哈巴罗夫斯克的朱可夫来了他的下一步作战计划。计划内容是全歼哈桑湖地区驻守的日军第九师团,同时进攻日军在中国东北东宁一带的驻军,那里有一个要塞对s1威胁较大,那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塞,自从日军第三师团、第八师团和第十二师团一个旅团调到哈桑湖一带后,要塞里还有十二师团的两个旅团及最近从日本国内调来的57师团,再加上两个边境守备联队,共约4。5万人左右,朱可夫决定摧毁这个要塞,消灭驻军,给日本人一个惊天炸雷。在萨哈林岛鞑靼海峡苏方一侧,朱可夫已经在距离萨哈林岛1oo…3oo公里的4个机场上秘密部署了上百架轰炸机,只等第四次战斗方案一得到批准,马上轰炸日本人千辛万苦搞起来的几个海上钻井平台,轰炸钻井平台周边的日本油轮,即使日本已经在那里部署了拦截圈,朱可夫也要干,即使将那一百架轰炸机全部损失掉他也要干掉日本人的海上油井,我得不到,我让你也得不到,这是战略也是战术。
为了这个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朱可夫请求史大岭督促抗联在他起攻击的前一两天,以勇猛的战斗精神,高效的破袭战术破袭掉哈牡线和新建成的绥佳线,使日本关东军后备兵团不能在短期内向牡丹江东宁方向,不能向佳木斯方向快增兵,截断哈牡线意味着东宁防线上的日军得不到增援,从而使苏方达到全歼东宁防线上的日军。截断绥佳线,意味着日军不能加强佳木斯方向上的兵力,从而无力进攻哈巴罗夫斯克。运送兵力与武器最快捷货运量最大的方式就是铁路,只要断掉铁路运输半个月,朱可夫就有把握完成战役意图。
最后朱可夫还提到,抗联去年绘制的东宁要塞地图很好,但最近日军调动频繁,地图上标明的日军驻地及一些弹药库位置可能有些许改变,希望抗联能再次派人过去,除传递最新的情报外,还可以在要塞阵地周围指引苏军轰炸机进行精准轰炸。
为了这次决定性的战役,朱可夫6续抽调了远东军区、后贝加尔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共21个6军师,3个防空旅,5个航空师,4个机械化步兵师,3个坦克师,共计45万人的力量,尤其是西伯利亚军区的两个师,更是由彪悍的中亚地区“野蛮”人组成的极富战斗力的队伍,他们将打头阵攻击东宁要塞。
朱可夫坚信,只要打破东宁要塞这个日本人引以为自豪的东东,就会极大摧残日本人那变态的自信心,从此永久震慑日本人。
与日本人打,必须以硬对硬,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任何怯懦退缩都会招来更大的牺牲,自从两个民族边界接壤以来更是冲突不断,从上个世纪末萨哈林岛千岛群岛的争夺,到这个世纪初日俄战争对满洲的争夺,直至张鼓峰诺门坎,日俄交恶已久,这根本就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日本人要的东西,我也想要,我想要的东西,日本人也来夺,是该解决的时候了。我将以海量的军队,海量的钢铁给你们一个深深的教训,看你们还觊觎远东否?
朱可夫也知道,对面的日本人也是野兽,其“凶残”程度并不亚于自己的军队,但是他们有弱点,他们集结的军队少,他们根本没做好与我们大规模冲突的准备,第二,他们的技术兵器少,离开海岸,他们6军装备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质量再高的武器如果数量不足,那还是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何况日本人的6战武器还照我们差呢?那几十架很恐怖的新式战机打掉一架少一架,最终会被我们数量上的优势所淹没。
看完朱可夫的计划,史大岭沉思良久,一个小时后拿起了电话要通了共产联盟总书记季米特洛夫。
半小时后,饱含着期盼的电波从莫斯科飞向了遥远的延安城。又五小时后,延安回电:完全同意史大岭同志的下一步计划,抗联将配合朱可夫同志,在你们希望的时间和地点起铁路破袭战并同意派遣留守s1的同志从东宁方向秘密潜入要塞地区,侦查情报指引轰炸目标。随电附带了一个请求,言曰:为更好的挥抗联抗日的作用,s1方面能否再提供2oo吨弹药给抗联?另,为避免中国国民政府对此事的猜疑,抗联可以名义上归属s1指挥,就称呼他们为s1外籍志愿者好了。
史大岭所不知道的是,在这五个小时之内,毛Zd及朱d和任Bs已经与杨靖宇通了数封长电,探讨了这次作战的意义目的目标及后果。
在这五个小时里,杨靖宇也与马迁安互通了一次电报,马迁安一看到杨靖宇电报上的攻击东宁要塞字样,脑海中马上浮现出“劳工”两个大字。
好哇!快答应s1人,我们派出侦察队、先遣队,然后在s1人攻击的时候引导劳工逃到苏境,这都是与日本人苦大仇深的好兵员啊!将来要他们打日本人都不用动员的。此时在要塞进行建设的劳工绝对不下3万人,能跑过来一半都是一个大胜利,去啊!干吗不去?
为了加深杨靖宇对此事的理解,马迁安的回电干脆利落,只有寥寥数行:司令说干咱就干,目标:那里的3万劳工!与伊万诺夫书记说好,必须分给我们一半以上,不能让他占了便宜,他也很缺劳动力。
第260章 军工起步
史大岭一贯以强硬铁血不屈服的形象出现,依史大岭的性格,他不允许在己方没有战胜的情况下与敌人媾和。wWW;什么和谈不和谈的,一切已都应该在打赢了之后再说。为了打赢与日本人的这场冲突,史大岭考虑了各方面的同盟力量,在远东能帮上他的忙的只有**领导下的抗联,但是抗联若真的配合朱可夫的行动,如此大的动静必将会被国际社会所知道,尤其是会被中国国民政府老蒋知道,时间上如此巧合,共同行动,老蒋迟早会知道这支队伍是从s1回来的,想让老蒋不相信他没有支持中国***?不太可能。
他在1937年与老蒋签署《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时,曾答应过不再在物质上支援延安的**,一切的援助都将交给国民政府。当然目的也是很明显的,他是指望老蒋能把日本人拖死在中国,减轻日本人对自己的威胁,所以对老蒋的要求满口答应。
几年来双方有过愉快的合作也有过龌龊,尤其是在他进攻芬兰、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的问题上,老蒋曾跟在英美后面冲他吐口水,让他很不爽,但最近双方关系却明显好转,关键是老蒋答应了派遣劳工到s1,解决他远东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又让他感觉很惬意,那个光头也不是一无是处嘛,不好得罪他的。
毛Zd的建议让史大岭眼前一亮,嗯!还是这个方法好啊!中国同志不要虚名要实质性的东西,允许抗联以s1外籍志愿军的名义参战,这样就可以像老蒋交待了,我没有支持**物资,我只是武装了自己的外籍兵团,虽然这支外籍兵团的主力是中国人,但其中也有一些朝鲜人,满人和一些远东地区的小民族的战士,这说得过去。
史大岭叫进来自己的秘书,将两张签好名的便条递给了他吩咐道:“西里科瓦同志,把这份电报给远东的伊万诺夫,告诉他按指示办,再把第二份给延安毛Zd。”
西里科瓦接过便条匆匆一扫,面无表情的退了出去,他熟知史大岭的性格也熟知远东现在的情况,马上判断出史大岭让伊万诺夫拨调弹药给中国抗联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有中国抗联参与的一场大战就要开始了。
十几分钟后,电波飞向了延安。接到莫斯科的电报,延安中央机要局的译电员飞快译出了内容,看过一遍,心中大喜,迫不及待的交给了二处处长冉路。
冉路一路飞奔跑到毛Zd的窑洞处,却被告知主席不在,主席去了安塞铁厂。
毛Zd昨晚难得的睡了个好觉,早晨起来神清气爽,一大早就见到了安塞钢厂派来报喜的厂长何国桢,听何国桢喜气洋洋的汇报说,钢厂已经变成了名实相符的钢厂了,以前只能炼铁,现在不仅炼出了钢,而且昨天开始,一架专门改造过的转炉练出了“炮钢”,天大的喜讯啊!第一时间就应该让主席知道。
“你这个小娃,炼出什么炮钢这么高兴地?”毛Zd好奇的看着自己面前眉飞色舞的何国桢问道。何国桢是井冈山人,是追随毛Zd已久的老人,虽然今年已经三十岁了,但在毛Zd眼里,他依然是那个刚参加红军时的连身高都没有枪高的娃娃。
何国桢连比划带说,做了好几个动作,激动地直接模仿起大炮的轰鸣来,“就是呜……轰……的那个大炮,我们炼出来能做炮管的钢材啦!我们也能生产75mm以下小口径山炮、步兵炮了,以后我们战士再也不用被鬼子的炮压着打了,我高兴!这不一大早就来告诉主席来了。”
合格的钢材一直是延安兵工业整个群体的追求,为了能找到钢材,他们不得不四处出动到敌占区到蒋管区去搜集,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条条封锁线带来少量的可以制作武器的原料,可以说,从正太线上运回的每一段钢轨上面都沾染着烈士的鲜血。安塞的毛瑟生产线经常因为断料而短时间的停工。
马迁安从南边带回来大量的机床和炼钢的设备,迅的将延安的“重工业”水平提升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虽然规模不大,但基础已经打下了,投奔延安而来的十万青年学生中读工科理科的人才被大量重用,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较高素质的学生的参与,使延安的工业上了一个新水平。虽然这批人上岗还不到一个月,但他们爆出了巨大的能量,支撑起了延安的工业体系,框架已经开始形成。
延安财政收入的8o%被投入到了军工生产中,这在外人看来是一个畸形的比例,但在所有战士们的眼中看来,这无疑是一个英明无比的决定,而做出这个决定的就是以毛Zd为代表的中央军委。
由于陈嘉申无私的援助和盘尼西林药品的热卖,陕甘宁的财政大大改善了,不仅相应的提高了本地区军民的生活水平,还经常能抽出少量的钱财支援太行山、吕梁山根据地,如果不是今年的灾害影响,情况还会好一点。根据现如今的情况,展军工生产迫在眉睫,是重中之重。在去年条件艰苦时期,毛Zd是反对一些人提出来的要求建设重工业,提出大盐业计划、大军工计划等东西的,他认为那是不切合实际的,是不能采用的。展不是冒险的无根据的展,党的路线是正确的展路线,一方面要反对陈旧的保守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要反对空洞的不切实际的大计划。这就是党在财政经济工作中的两条战线上的斗争。
但是就在前一个月,随着上千部大大小小机床的到来,随着陈嘉申1ooo万美元(相当3o万两黄金)巨款的到来,随着盘尼西林半年盈余6oo余万银元的信息,毛Zd头一次有了“财大气粗”的感觉,此时展军事工业的时机已然到来。有了钱若不在展军工生产,难道搂着它睡觉么?难道要建颐和园么?难道要我们的战士拿着梭镖,腰里别一颗手榴弹就上战场么?那岂不是比晚清还不如?所以大量人力被动员起来开矿,大量资金被投入到兵工厂里,军工生产吹气一样膨胀起来。
炮钢,代表着钢铁工业的精华,这种钢要求抗拉、抗压、抗高温、抗疲劳,能生产出这种钢材,是钢厂梦寐以求的,无怪乎何国桢都快要高兴地疯了。
现在4个炉子炼普通钢材,1个炉子炼炮钢,平均一天能生产4o吨钢材,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年产1万4千吨,对一穷二白的毫无重工业的边区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进步。
“哦!好呀!好的!”毛Zd听完何国桢的汇报,看着他欢乐的脸庞,不禁被他感染,掐灭自己手中的烟,高兴地要求道:“小娃,我要去你那里看看,你说好不好啊?”
好!这有什么不好的?何国桢没想到主席来了兴致要去看看,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立刻张罗起来。
马迁安回来的时候又给延安带回来2部福特轿车,这是陈嘉申特意吩咐的,原本陈嘉申还要马迁安带更多的轿车,被马迁安拒绝。运力多么紧张,能多运一部机床业也不愿多运一部轿车。
很快,主席的警卫队长李引桥就从不远处的一个单位将车借了出来,载着毛Zd和何国桢向北驰去。
路过朱d的办公地点,毛Zd兴致勃勃的喊上了他,要他这个总司令去分享钢厂职工的喜悦。
疾驰了几十公里,到了安塞钢铁厂,放眼一望兵工厂范围内一派紧张忙碌的气氛,人员大大增加了,厂房数量和面积也大大增加了,附近几条山谷沟壑里也是一派大兴土木的迹象,为防止敌机轰炸,重要的设备都设置的比较分散,最重要的几个炼钢炉和炼铁炉都安置在敌机不易现、不易攻击的位置并做好了伪装。
毛Zd一行人的到来没有引起大多数工人技师的注意,注意到他们的只是那座据说炼出炮钢的炼钢炉附近的人。
几个延安著名的军工生产责任人老早都跑过来看稀奇,今天恰巧凑在了一起,自从马迁安走后,那个工业基地筹备委员会解散以后,还没有这么多军工齐聚一堂的情景。
八路军军工部长刘顶、茶坊兵工厂厂长,火药厂厂长老胡、钢厂副总工程师,原抗联的崔锡明等一群人都聚在一个脸孔黝黑,戴着金丝眼镜的瘦高个男子周围,不断询问什么。
金丝眼镜一口蹩脚的北平官话,不断的推一下滑到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耐心的给众人解释着什么。这位叫梁思睿,英文名字杰瑞,是陈氏公司从美国搜罗来的炼钢专家,华裔美国人,严格说来他是陈氏公司高薪聘请来的技术专家,但自从跟随马迁安来到延安后,他就被这里的人群深深感染了,与这些如饥似渴向他学习,废寝忘食工作的延安人打成了一片。短时期内他已经培训出来数个高质量的工程师了。
何国桢已经悄悄告诉了毛Zd,使他知道了梁思睿的来历,大感高兴的毛Zd将梁思睿夸奖了一顿,末了,毛Zd依然兴致勃勃的问道:“梁先生,你入了美国籍,那你就是美国人喽?你们美国人现在的炼钢水平很高的吆,我希望你能吸引来更多的工程师来帮助我们,帮助我们搞生产,打击日本侵略者,我听说你们的总统是一个很正义的总统哦!”
平易近人的毛Zd很快赢得了梁思睿的心,一叠声保证打电报给美国的同事,让他们也来,最后梁思睿提了一句,“其实毛先生,能这么快炼出来高质量的钢,你们那个马迁安先生的构思给了我很大启的,他提醒我与其建造大流量鼓风机给炉子供氧,莫不如先提制纯氧直接应用在炉子里,我来到延安后这么一试,还真的好用,钢水质量一下子就提上来了,你们也是人才济济啊!”
梁思睿一席话勾起了毛Zd对马迁安的回忆。吔?小马还有这么一出儿啊?让这个美国炼钢专家都赞叹了一句,这小子不了得,从哪里想出来的这么奇妙的想法?留在南洋多好,可这小子偏偏放不下抗联,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
毛Zd的思绪忽然又从马迁安身上转到了史大岭那里,昨天说的要抗联配合他作战,我提出来的2oo吨弹药这个要求也不知他答应没有?
第261章 小花的诡计
张小花这几天有点不高兴,来了好几天了,楞子哥很少照面,总是忙着他那好像永远也忙不完的“公务”,楞子哥现在是司令,又刚回来,忙是可以理解的,但总不能连跟我说会儿话、唠唠嗑的时间都没有吧?该不是他变心了吧?听他的警卫员牛颜和李凤山大哥说,在南洋有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叫尤文婷的对他特别好,谁还听不出来似的,不就是告诉我他有“相好的”了嘛。wWW。
哪能这样呢?楞子哥该不是真的看上人家了吧?听说那个尤姑娘又漂亮又温柔贤淑,最主要的是有知识,是个大学生姐姐呢!还有楞子哥是不是故意在避开我?是不是还记恨那年我踢了他一脚的仇?那能怪我吗?谁叫楞子哥把我骗到打谷场草堆后面想那个啦,那时候人家才十六岁嘛,还不懂呢。张小花想起来当时自己的那一脚是够狠的,楞子哥是弯着腰一步一步挪回家的,后来半个月不跟她说话。
张小花很患得患失,失去了平时飒爽的英姿,落落寡欢。
张小花的神态被同一个房间住着的李玉萍母女看出来了,李玉萍和黄凤这对母女隶属十支队后勤处,李玉萍还干老本行,负责十支队的被服厂,军队上的那些愣小子成天摸爬滚打,衣服破损的很快,每天她都要紧张的工作,现在被服厂只有随队带来的一些布匹,眼见得快用完了,下一批布和准备过冬的棉花还没有着落呢。
趁着这个理由,李玉萍找到了马迁安,她还想顺便探探马迁安的口风,你到底对人家张小花咋想的?虽说是革命队伍,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些传统也不能说扔就扔了吧?人小花水灵灵一大姑娘,身份不尴不尬的候在这,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马迁安正在后山检验“枪神”们的成绩。十支队总共有2o支托卡列夫半自动狙击步枪和3o支莫辛那甘狙击步枪,平时这些神枪手都分散到各个中队,每个中队有4…5名,今天全被马迁安拉出来了。
这些家伙全都是子弹喂出来的,在sL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打了数千子弹,硬是生生练出来一支神枪队,将来在战场上可就指望这些杀手了。
今天考核纷乱战场,多个敌人冲锋情况下狙击手反应度。
前面是一片宽阔的山谷地带,装扮假想敌的战士们随意的在这一大片草场上无规则挖了许多深坑,他们藏身在深坑里,手里拿着人头大小的靶子,随意挥举。
杨洪正气定神闲的趴卧在一处稍高的凸起地带,透过狙击枪上的镜子观瞄3oo多米外的假想敌所在地。现在轮到他考试了,虽然他已经是全支队狙击教官,有名的神枪手,但依然按顺序考核。
马迁安同志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的来,不喜欢大家一起放枪,担心出现滥竽充数的家伙,这么长时间没回来了,狙击手的队伍扩大了不少,涌现了一多半陌生面孔,谁知道他们真实的功夫是什么样的?马迁安必须要弄清楚他们现在是个什么水平,将来在战斗冲锋中,狙击手将担任远程压制任务,他可不想看到鬼子机枪不受限制的狂吼。
“杨洪!准备!”话音刚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