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骠骑-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入列!”“是!”
    这一声“是!”悠长洪亮,以至于马迁安怀疑这么大的声音是否就是面前这个精瘦的小个子出来的。这一声是包含了被承认,被包容而感激的音调,这一声是也包含了重新加入队伍的无以名状的喜悦,马迁安深深的感觉到了。
    “好啦,时间紧,任务重,我就不一一把你们叫出来了,听我命令,向吴连长学习,立刻归队!”马迁安扫视着下面,他知道,坚冰已打破。
    二十多人越众而出,跟随吴耀祖进入到左边队列。这群人其实属不同的部队,在不同的地点被俘的,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从被鬼子编为一队后,再加上这十来天的熟悉,他们竟自然而然的聚拢在一起,按吴耀祖的说法,他们之间能闻到同类的味道。
    马迁安不知道已经站到左边的人有没有他想要的人,他掏出刘清源搜集的情报,皱巴巴的一张黄纸,上面是一小串名单。马迁安扭头盯了一下站在身边的刘清源,刘清源眯起眼睛仔细搜寻左边的一小队人,摇了摇头。马迁安心中一阵上火。
    “张元,张元在哪里?还有魏子键,魏子健。”马迁安喊。
    张元,据刘清源的几乎破了相的情报上记载,此人是于冠一的中学老师,难得的是竟然是教授化学的,这样的人才,哪里能让他跑喽?就是绑也得绑来。
    魏子健,在这十来天里,七捣鼓八捣鼓的竟然与一个经常来抗联宿营地看热闹的苏联人混熟了,还帮助那个苏联人修好了一架收音机,换来一盒肉罐头偷偷吃了,这也是一个人才。不知道以前干什么的。
    在众目睽睽之下,张元和魏子健无奈只好走到前面来。张元站在台前,声音虚弱的问道:“这位抗联的长官,我不是不想打鬼子,可你看看我这身体,扛不动枪,爬不得山,我怕成为你们的拖累。”
    马迁安随着张元的话音,认真打量了一下他的身体,点了点头,真的是弱不禁风。马迁安问道:“张先生,您犯得那条啊?”
    张元苦笑一下,指了指于冠一的方向,叹道:“还不是被那帮臭小子连累,说什么要做土炸弹炸鱼,从我这骗走了炸药配方,谁知道他们想去炸汉奸特务,事没成还把我连累了。”
    “不是一硝二磺三木炭吧?”
    张元横了马迁安一眼,“长官,你也太小瞧人啦吧?我的配方可是黑索今。”
    马迁安暗中吐了一下舌头,黑索今威力不次于TnT,而原料成本低。这麻杆老师竟然敢暗中试验黑索今,胆子也不小。
    “哦?好好!”马迁安大乐,跳下半人高的台子,又拉住魏子健的手,将他两人拢在一起,然后压低声音说道:“你们两个我都要了,放心,我不会让你们上战场,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们,现在你们把认识的像你们这样的有知识技能的人都叫出来,先站到那边,等我处理完这里的事儿再来找我。”
    张元与魏子健出列的时候他们早就认命了,都被点名了,还能躲到哪里去?两人认为肯定被拉壮丁,炮灰是当定了,未料想是这个结果,喜出望外,连忙跑回队列拉人。
    马迁安跳回台子,笑眯眯的看着两人在人群中与他人交头接耳,一会儿功夫,竟然被两人找到5个,带到了左边。马迁安心里高兴。他其实存了私心,他认为应该与苏方合作,再搞出一些极为实用的武器,先应该弄出步话机和火箭筒这两种东西。但是马迁安又不想自己出面,又不想将技术和荣誉完全让给s1人,所以他需要人才来做这件事,他认为,这两样东西的研制,必须要有Zg人的爪印,为以后捞到好处做准备。
    步话机,史载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4o年研制,41年大量出品,整个战争期间产量达1o万台。原理很简单,s1人的工业水平完全可以制造。
    步话机这玩意对于小范围的联络通信来说,简直就是利器,对于游击战斗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轻易地掌控战场通信权,如果配备给抗联,那么抗联就不会盲人骑瞎马,在行进的过程中哨兵可以前出很远,及时通报周围状况,不用鸣枪示警,就可以在对方不知晓的情况下,根据情况避开鬼子,或打击鬼子。这样被鬼子迎头撞上的机会就大大降低了。那个时候,由于通信不灵,经常出现两支队伍隔着一座山头擦身而过的情形。而且在数公里范围的战斗中,抗联指挥员可以迅得到情报,从而判断出战场形势,正确决策。
    巴祖卡火箭筒,攻坚利器,轻便灵活,重量不到7公斤,威力强大,小鬼子的坦克根本就不够看的,连德国虎豹坦克在巴祖卡面前亦狼狈不堪。没有坦克打时,打打*炮楼也好,延安那边对鬼子的炮楼头痛的很,希望能够帮到他们。巴祖卡火箭筒,史载,由美国6军上校斯克纳和中尉厄尔在41年开始研制,42年春天在美国阿伯丁试验场被看中,6月一月即生产5ooo具,随即在北非战场大神威,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装甲兵团击退。
    二战后,对主要交战国使用的主要制式轻武器评比中,鬼子的三八枪荣获“杀伤力最弱步枪”称号,轻重机枪荣获“持续性火力最差”称号。值得一提的是掷弹筒和九二步兵炮。灵活轻便的掷弹筒曾给Zg军队和美**队造成重大杀伤,但掷弹筒缺点也很明显,先精度不够,射程马马虎虎,而且培养一个掷弹筒兵很不容易,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兵打掷弹筒,那是指哪不打哪儿,不中。“九二步兵炮”是个好家伙,全重只有212公斤,携带方便,但中队(18o人)规模的鬼子都没有配备,大队(11oo人)才两门。
    鬼子的战斗模式,马迁安清楚,步兵进攻主要依靠掷弹筒来拔出对方机枪火力点。在战斗中,鬼子轻重机枪主要压制对方机枪火力,在对方不能还击的情况下,依靠每小队都能配备两支的掷弹筒在远方抛射手榴弹(或专用掷弹筒弹)消灭机枪。然后才是步兵成散兵线交替进攻。不要低估鬼子的智商,他们极少傻呵呵的密集队形冲锋的。
    在小规模战斗中,冲锋枪、火箭筒、步话机、狙击枪、轻机枪、迫击炮的组合,完全可以给装备着三八枪和掷弹筒的鬼子以毁灭性的打击。马迁安曾计算过,相同兵力的战斗,配备冲锋枪的抗联在相同时间内火力投放量将过鬼子十几倍,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弹药。
    我先打你掷弹筒,再打你机枪,然后屠杀你步兵,哈哈……。
    马迁安看着张元和魏子健那一小伙人,臆想着即将出现在抗联队伍里的武器,竟然半天没有说一句话。
第35章 劳工支队(6)
    从31年打到现在将近9年,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证明了中国人的武勇。Www!但是英勇的中国士兵的浴血奋战并没有阻住RB人的脚步,除了技战术、整体军官素质、兵员素质不如鬼子外,很大原因还在于武器落后,鬼子的重武器数量大大高于Zg军队,在飞机大炮坦克这些钢铁怪兽面前,血肉之躯再有冲天豪情又如何?还不是被轰成渣。
    这是不是唯武器论?马迁安摇了摇头,心道:‘我就是唯武器论,有能耐你不唯,把你手里的步枪丢掉,拿把大刀片子面对机枪好哦。
    马迁安没打算给自己的人一人上一颗“精神原子弹”去轰炸鬼子。他知道,重武器问题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但是轻武器却是有条件先上马解决。如果百团大战时,彭总拥有数千支火箭筒,并有足够的火箭弹,马迁安相信,彭总一定会把正太线上的“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炸得它姥姥都不认得它。如能大量杀伤鬼子,除了能振奋己方士气外,也能使史大岭相信Zg战场能够拖住RB人,不至于在41年与鬼子签署“日苏中立条约”而出卖Zg利益。
    什么鸟“据点为锁”?这RB仔也就是欺负八路军没有炮,弄个破转头磊的玩意就嚣张。
    是不是想多了?跑题了?谁在背后老拽我?让我高兴一会儿不行?马迁安转过头,瞪了背后的李凤山一眼。
    李凤山在后面小声嘟囔道:“马队长,马队长,你在干啥?还有好几百人呢。”
    马迁安回过神来,好一阵子,他那涣散的眼神才开始重新凝聚,盯住底下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指令而变得有些躁动的人群。这些人,大约八百上下,他们睁着渴望迷茫胆怯的眼睛看着台上的马迁安,不知这位抗联的长官如何落自己,心里忐忑不安。
    马迁安开口道:“同胞们,兄弟们,我知道你们都是被鬼子抓来的,当然,还有一部分是被汉奸骗来的,你们想过没有?以后怎么办?”
    底下的人群纷纷摇头,像一阵被风吹起来的波浪一般滚过。
    “你,你怎么想?”马迁安问站在前面的胡茂昌。刘清源在身侧立即将胡茂昌的身份告知马迁安。
    “俺?俺想回家。”胡茂昌有些局促的拧着衣角,低声答道。
    “到处都是鬼子,我想,你的家乡也被鬼子占了吧?你回去不还是被他们抓?”马迁安恨不能一拳砸烂胡茂昌的浆糊脑袋,忍着气问道。
    “俺家里还有老娘,老婆孩子,俺想回家。”胡茂昌依然如此回答。
    “如果回家后再被抓来做劳工呢?”
    “那俺也认命了,等给鬼子干完活,他们就放俺回去,俺们村的王会长就这么说的。”
    “那你为什么跟我跑过来,你留在那给鬼子干活不更好?”
    “你们杀了那么多鬼子,俺再留在那不跑,鬼子不得找俺们算账?你当俺傻呀?”
    马迁安被顶的一怔,“你们这些人是不是都这么想的?”
    “差不多吧?反正俺们这伙人是这么想的。”
    “我问你,你现在怎么回家?”
    胡茂昌最怕的就是这个问题,在毛子的土地上,怎么回家?他鼓了鼓勇气答道:“那个李四清不是说了嘛,俺们这个中华国和毛子国有外交关系,他们会送俺们回去的。”
    马迁安瞧了李四清的方向一眼,想到:‘好的不说,坏的说。’不过,他对这个天真的想法嗤之以鼻,你谁呀?多大干部呀?s1人又没请你来,还把你礼送出境?送你回家乡?这是屁股想的,还是你那榆木疙瘩脑袋想的?
    马迁安决定不再与这个榆木疙瘩聊下去了,再聊下去恐怕自己受不了。他不理胡茂昌,冲场下的人群大声说道:“乡亲们,我们都是Zg人,我告诉你们一个实底,指望人把你们送回家乡,那是不现实的!即使你们要求这样做,他们也只会把你们交给对面的鬼子,我们国家有句老话,叫做从哪来,回哪去,同样,s1人也有相同的老话。你们回家?回到鬼子占领区做顺民吗?要是这样的话,我看你们都该杀!”
    马迁安大声的吓唬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看你们这样子,好像还不服气?你以为你们被鬼子抓来是干什么?不知道?好!我来告诉你们,你们将要修建东宁要塞,要塞是什么?就是炮楼、碉堡、地下城,是杀我们Zg人用的,你们就会成为鬼子的帮凶。什么?大声点!干活拿钱,干完可以走?”
    马迁安是真的被这群人激怒了,他大吼着说:“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修要塞的人一个也活不了,修完工事,将全部被活埋,你们自己想想吧,能干出南京大屠杀的畜生还能给钱放你们回去,这是白日做梦!”
    鬼子曾为了修建东宁要塞(宽9o公里,纵深6o公里,大大小小碉堡群无数),曾先后征17万中国劳工、战俘,修完后,17万人全部失踪,战后才挖掘出来无数的万人坑证实了这些劳工全部被杀害。
    当然,据鬼子档案记载,还是有一次成功暴动的,43年9月11日,43名“特殊工人”(八路军战俘)乘鬼子不备,杀死翻译和看守,成功逃离,其中2人被当场杀死,1o人跑错方向,被捕后遇害,还有31名则成功逃到苏境内,46年回国,大部分脱离队伍,回乡务农。
    底下的人“轰”的一声乱了套,这个信息简直太震撼了。一些人结结巴巴的向马迁安求证,得到马迁安极为肯定的回答后,他们的神情开始变得沮丧。
    胡茂昌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悄悄走上前来问马迁安道:“长官,俺信你说的,去年就有人被抓走,一个都没回来。但是,你给说说,加入抗联有啥好处没?”
    马迁安哭笑不得地看着这个带着些许农民式狡猾的家伙,说道:“要啥好处?”
    “切!你别骗俺,俺都愿意把脑袋交给你了,就没有点饷啊啥的?”
    马迁安无语,想了半天,突然拍了一下脑袋,他想起来了,土改分地,反正将来肯定走上这条路,先把好处许下去,不这么办,甭指望这些劳工心甘情愿参加抗联,革命教育是以后的事,现在哪来得及?
    趁着大家心思开始活泛松动的时刻,马迁安公布了参加抗联分地方案,许诺:等打跑了RB鬼子,每个参加抗联的人可以在东北分到3o亩上好土地,如果不幸战死,则由家人继承。
    这个条件立刻引起了大家躁动,土地是国人的命根子,哪个不是为了它而拼命?为了3o亩地,死了也值了。一大群人分化出来,站到了左边。
    现在马迁安的台子前只有1oo多人了,这一百多人面目茫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摸样,冷漠而自私。
    马迁安看到这些人的样子,气往上撞,直冲胸膛,变成一阵郁闷的咯气。他在想,真是人各有志啊,什么鸟都有。
第36章 劳工支队(7)
    对于这些麻木的人,马迁安无话可说,抗日打鬼子国家大义他们不听,许诺分房分地物质利诱他们不听,没有一点主观能动性,就那样任人摆布,对生活没有一丝一毫的热情,只会逃命,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还能干什么?也许他们还在幻想佛祖保佑吧?马迁安只能把他们归结为胆小怕死鬼打入另册,这些人绝对不可以信任,起码现在不可以信任。wWw;强摁牛头不喝水,强扭的瓜儿味儿不甜。
    “来吧?参加抗联吧?最后一次机会!”马迁安给了他们最后一次机会。
    冷漠的人群依然没有动静,显然他们并不相信马迁安所说的修要塞,被活埋这些故事。
    “你们为什么跑过来?还想让我把你们送回去?”马迁安提高了声调。
    终于有人颤抖着嗓音回了话,“大家都跑,我就跑,你要是把我送回去,那我就回去。”
    马迁安终于对这群人彻底失望了。
    唤醒他们麻木的心灵现在来不及,现在还是时间问题,要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一支队伍,关键的是要把最孬的剔除出去,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的事不能生在这里,最起码从现在这种情形来看,即使强拉这群人当兵,上了战场也是最不坚定的家伙,逃跑投降扰乱军心的事概率较大,不能再冒险了,算了,这些人现在只能去开矿了。
    马迁安将诺维奇叫来,指着这些人对诺维奇低语,诺维奇浅笑着,不时瞄一眼这些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劳工,神态极其轻松。
    其余的人都瞪大眼睛看着马迁安,不知道这位能主宰他们生死的抗联长官在与苏联人嘀咕什么,很多人流露出担忧的神色。
    当一小队苏军将这一群拖沓的家伙押走后,不解的众人才敢低声议论起来。马迁安看了看大家的神情,故作轻松的问道:“你们知道我把这些人怎么样了吗?”
    众人摇头。
    “他们既然不愿意参加抗联,我把他们都送回去了,送到对面,说实话,我还真佩服他们这种精神,宁可给鬼子当劳工被折磨死,也不肯参加我们抗联打鬼子,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唉!可怜,不出一年,他们就会连骨头渣都不剩。”
    这些已经表态参加抗联的劳工心中一阵庆幸,幸亏站到了正确的队伍里,如若不然,还不得被送回对面,即使RB人暂时不杀,将来做劳工也是死。可是,这个年纪轻轻的抗联这么做,也真够狠的,这不就是杀鸡给猴看吗?以后要注意不要犯在他手里,这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
    马迁安不想当恶人,但是这个时代,你又摊上这么一群人,不使用雷霆手段,怎么可能快震慑他们呢?即使是假的雷霆手段,你也得当做真的来演。
    马迁安当然不会把这群人真的送回去,总归是Zg人,都是苦兄弟,麻木不仁也好,装傻充愣也好,都够不上死罪,把他们交给诺维奇带到矿坑干活吧,累是累点,死不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鼓动甄别,这支队伍的基本情况已经被马迁安所掌握。原八路军的战俘2o多人,只要去掉他们心中的隐忧,将成为这支队伍里最坚强,意志最坚定的人,是可以依靠,可为骨干。被刘清源说动的3o多人,参加抗联的决心亦很大,也是可以信任的人,在李四清的**士兵之后,选择加入抗联的3o多人次之,具有一定的抗日决心。李四清的1oo余人在他的带领下参加抗联,虽说不是心甘情愿,但也不至于叛变投敌当软骨头,要当汉奸,被俘的时候就当了,不至于被迫成为劳工。最令人不放心的是最后这批6oo多人,也是最大的一股力量,他们并没有什么主动抗日的决心,是被马迁安连吓唬带许诺弄过来的,有待日后开导教育。
    现在这批力量根本不可能上战场,大半的人连枪都没摸过,上战场纯属送死,马迁安也不可能马上驱赶这群人去战斗。
    必须将这群人尽快编练,使之成为一支军队。
    刘清源和李凤山现在对马迁安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在他们眼中看来那么难的事,竟然在马迁安手里两个小时就解决了,简直太神奇,太有能耐了。
    马迁安没有让他们俩闲着,两个人被指使着给这群人重新登记,按照马迁安的意思,按先后表态加入抗联的顺序,将这群人登记。
    整支队伍被命名为抗联一路军十支队,这是一支在原本历史上从未存在过的队伍。一大队由李四清任大队长,兵员就是他原先的**兄弟,不减人也不加人,马迁安决心保持国共合作的名头,为以后接收原**士兵创造舆论基础。二大队、三大队主体则是被抓来或被骗来的劳工,军官任命则以原八路军战俘、批参加抗联的人员、各个自团体的头目这三个团体为原则。
    二大队大队长由原八路军副连长吴耀祖担任,三大队大队长则由原中原地区某县县大队队长陈武担任。胡茂昌荣任二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这家伙从来也不曾有过官身,乍一获得任命,欣喜若狂。
    士兵们按新的编组重新分配了住房,熟悉了各部的军官,一支军队的雏形终于出现。
    马迁安没有给自己安排任何名头,对这些大队长的任命其实也不符规矩,但非常之时,必行非常之事,不迅任命军官,队伍根本就带不起来。对自己这样安排,马迁安相信,杨司令会理解与支持的。
    马迁安决定明天就请苏军教官进行训练指导,成为优秀士兵的第一步,正规训练必不可少,纪律、服从这些品质应该尽快形成,而自己暂时没有时间,他到了应该回国的时候了,送信的事已办完,而且不知不觉中,竟然办了那么多的事,马迁安对自己小小的称赞了一句。今天是4月2号,来s1已经半个月,不知杨司令还在不在那个密营?对抗联通信联络的落后,马迁安无可奈何,他决定尽快带几部电台回去。
第37章 劳工支队(8)
    马迁安要走,愁坏了这支新部队的干部,他们聚到马迁安的“寝账”兼办公地点,纷纷表达担忧。Www;这些人的组建,完全是以马迁安为轴心运作出来的,如今“中心”欲走,这摊子如何收拾?与s1人沟通问题,军官个人威信树立的问题,训练新兵的问题,还有新成立的“科研小组”研究方向、项目,都是你弄出来的,一切的工作都没有开展,没有整合,你一走,等于釜底抽薪,这锅刚刚要沸的汤不就冷下去了吗?况且,这里到底谁说了算?你总得交个底吧!
    马迁安翻着白眼,脸冲房顶,显然不胜其烦。他的意思是等他回到密营汇报完工作后,这里的事情由一路军领导派人接管,来安排,什么事都要自己做,那根本不可能,又没长三头六臂。但眼下的形势确实需要他再多待一些日子,别的不说,就与s1人的沟通就是一大难题,这么多人楞找不出一个翻译,在翻译就位前,他的作用还真是无人可以替代。
    在马迁安左右为难的时候,回国汇报的事情被刘清源义无反顾的揽下来。马迁安不放心老刘一个人走,又考虑到杨靖宇那边没有电台,所以请穆哈诺夫上士携一部电台、手摇电机与刘清源同去。马迁安心细,除了派两个体力好,意志坚定的战士随行外,还给杨靖宇及伤病员们准备了一大包药品。最后还将s1人绘制的南满军用地图塞了一份进去。(俄国人从1896年—1935年一直盘踞在中东铁路上,有军用地图不奇怪,马迁安知道,这份地图是马迁安与巴普罗维奇喝酒时要来的。)
    “老刘,一切都拜托你了。”马迁安拍着刘清源的肩膀,“语重心长”的嘱咐道,“穿越国境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鬼子刚刚丢失一大批劳工,估计会加强防备,还有杨司令的伤,魏书记的病,你回去后一定尽快电报告诉我一切,我在这里再想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