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骠骑-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奖诮攵保梢杂肴毡救说木哦诨煜恢劣谌萌站⒕跽庑┗鹋谑荢L人援助的,让日军找不到借口。
    不对!基里年科夫眼睛里闪烁着狡黠,这老头想干嘛?
    “条件?”
    “爽快!我就喜欢你这样!”基里年科夫哈哈大笑。
    我就知道,老头哪里有如此爽快?他想从我这里拿到些关于武器方面的设计思路,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己到底是哪里露了马脚让基里年科夫有这种想法的?马迁安不得所知,但他也不敢问,怕一问反倒引起基里年科夫更大兴趣。
    但是,这也好!马迁安思虑一会儿,终于还是认可了现状。
    “你说吧。”
    “这样,你这里有什么成熟的,不成熟的关于武器改进方面的东西,都跟我说说,都告诉我了,我就帮你造那种步兵炮,这可是单独开线,造出来的炮全给你,你知道我们前方也正急需武器,这分出一部分人力专门照顾你,上面怪罪下来,我可是要受处分的。”
    你可得了吧!得便宜卖乖,就算现在你们吃紧,但根据临时协议我们还是有权分到10%武器的,不过是轻武器与重武器的区别。
    但马迁安不愿在此事上纠缠,确切的说,抗联很需要轻便直瞄火炮,抗联不可能总在山区作战,一旦前出平原地区,没有直瞄射程远的支援火炮,要吃亏的。但人家要是不帮忙造九二炮,只给你轻武器也说得过去。
    “好!一言为定!优先供应第一批50门,每炮配200发炮弹,要求在明年一月底之前交货,第二批150门及其弹药要求在3月底开江前运过黑龙江,另加优先供应300支莫辛那甘狙击步枪。你能做到的话,我就跟你探讨一点我琢磨出来的东西。”马迁安不肯吃亏,一口气要了200门大炮及4万枚炮弹。
    想了想,马迁安又道:“再加毫米迫击炮,那家伙威力射程也很好,适合山区作战。”
    面对马迁安的狮子大开口,基里年科夫像是被吓到了,眼睛眨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喘了一口气艰难的问道:“马,难道你们要成立炮兵师吗?要知道这么多炮武装一个炮兵师绰绰有余,你们只是游击队啊?”
    “那你甭管,塞尔维亚的铁托同志也是游击队,人家的炮不比我要的少。”马迁安顺嘴瞎溜达,扯出来铁托同志当挡箭牌,铁托同志很猛,这是共识。
    基里年科夫猛的一拍桌子,吓了马迁安一跳,“好,就冲你这份豪气,我心里就答应了,但是同志啊!”基里年科夫故作为难状,“你拿出来的东西值不值你的要求啊?你总得让我跟上边交待的过去吧?优先按照你们的要求生产你们要的东西,你给我什么?”
    “一个思路。”马迁安竖起一根手指,“识货的把它当宝贝,不识货的就把它当垃圾,我知道,您是识货的,交给您我也放心。”
    基里年科夫眼睛亮了起来,思路?好的,要的就是这个,爱迪生说了,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构成,可是要是没有这1%的灵感,你就是流一万吨重的汗水也没用。
    “您知道,我一直很中意火箭弹的作用,闲暇时间呢,我也想了很多,现在您也说了,“共产联盟兵工厂”正在生产大型的火箭弹,那么我可以认为,加长型火箭弹对您的国家来说不成问题,技术上已经可以做到。”
    马迁安瞄着伸长脖子注意听讲的基里年科夫继续说道:“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控制这枚火箭弹的飞行姿态,使它在飞行过程中一直对准目标并直至击中目标,您可以想像,这将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武器?敌人的坦克、装甲车、汽车、坚固的碉堡,在这种准确的导弹下将不堪一击。”
    天哪!可人力操控的始终瞄准目标的弹弹?基里年科夫被震动了。现阶段苏军最头痛的德军武器有两大类,一是飞机,二是坦克,这两种武器比较,德军不仅数量多,还较苏军的先进。(T34数量还不多)如果苏军能有这种弹弹,岂不是就不用担心对方坦克了吗?
    “如何控制飞行?”
    “有线操控,导弹屁股后连着电线,发射兵可目视瞄准并操纵控制盒,调整它的飞行姿态,这很简单的,有线电动玩具都可以做到随意操控的。”马迁安淡淡的说道。
    “等等等等,你管它叫“导弹”?”基里年科夫费力的重复了一遍马迁安自创的单词,这个单词在词典里可没有。
    马迁安笑嘻嘻回道:“是的,导弹,有线反坦克导弹。”
    吔!咱也丰富了一把俄语词库,这词首创被俺拿下了也。马迁安脑海里不去想正事,偏偏转到了新词汇上,其实,这种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资料马迁安知道较多,毕竟都是学过的东西,根本不用细想。
    马迁安张口就来,把他在“闲暇时候”想到的东西口述一遍。
    “这种东西呢,我是这么考虑的……全弹分为战斗部舱和运载体舱两部分,平时分离装箱,使用时将两个舱体通过快速卡钩连接在一起;在弹体左上方弹翼根部装有一个曳光管,用于在飞行时进行观察和瞄准;战斗部采用空心装药单锥型战斗部;制导方式为目视瞄准、跟踪、导线传输指令、手控制导。可以攻击米内目标,一弹一个,比那些大炮强多了。”
    “再说细一点。”
    “对不起,我就想到这么多,细节问题还要你来解决,怎么样?这个创意能不能换来我的要求?你的上级能满意吧?”
    基里年科夫参与了火箭弹的研制工作,对火箭弹工作原理熟悉的很,对马迁安描述的这种导弹武器,他潜意识里认为可以立项研制,成功率较大。
    “如果你能给我画几张图的话,我想我可以说服上级先给你生产九二炮。”基里年科夫忽然显露出狡猾的神色。
第365章 大火力主义
    好吧!马迁安拿过随处可见的制图工具,在一大张硬板纸上画下了粗略的外形图。wWW!径百毫米左右毫米左右,4个弹翼,翼展350毫米左右,所属配件也简单画了一下,有电源电线潜望式观察镜。这是一个缩小版的红箭基础型,当年也是仿制的苏军萨格尔AT3。
    之所以画了缩小版,只是因为红箭73尺寸大威力也大,可破150毫米/65°装甲,现在根本没有任何一型坦克有那么厚的装甲,即使是缩小版,威力也足够大的,马迁安估计破甲威力差不多百毫米,就算是T34挨上一弹,也要灰飞烟灭。
    “大框就是这样,细节性问题,例如尺寸装药量,电线材料,电源小型化问题还要时间试验。”
    基里年科夫如获至宝,俯身在图纸上面久久不肯起身。这完全是一种划时代的天才想法,谁又能想到可以用导线控制火箭飞行姿态呢?想都没想过。
    基里年科夫终于从桌子上抬起头来,带着一点羡慕的口吻赞道:“马,你着脑袋是怎么长的?真想打开来看看,这么有创意的东西都能想出来。”
    可别!马迁安小心的摸了摸自己的留着短发的头颅,心说你可别逗了,我这哪到哪?你这科学狂人的思维才吓人呢,打开我的脑袋?你安得上吗你。
    “其实……嗨!也不怕告诉你。”马迁安看看将基里年科夫的兴趣引得高涨起来,才接下去稍微透露了一点信息,“你可要抓紧搞了,我听说德国人也在搞这个东西,搞可操控的大飞弹,原理和我们的差不多。”
    马迁安急着把自己摘出来,随口扯出来德国人,德国人确实在搞,什么莱茵河女儿等等,都是可控的导弹。
    “你怎么知道的?”
    “这个?你知道我的情报来源是很多的,很复杂的,而德国也不是铁板一块,这年代间谍随处可见。”
    噢!基里年科夫很聪明的闭了嘴,情报来源这个问题不是随便问的问题,看样子马迁安也不会说。
    才过了一刻,善于引申的基里年科夫就提出来一个新东西,反倒让马迁安吃惊不小。
    “你说,我能不能把这玩意再加长再加粗,发射到天空上去,拦截高空的轰炸机群?”
    行是行,这就是地空导弹的雏形吧?不过老头显然太心急了,世界上还从未见过屁股后面拖一根导线的手动地空导弹,而现在的无线电制导还是空白。马迁安纯心考验一下基里年科夫,问道:“如何发现高空目标?还是连带导线手控引导吗?”
    “发现目标有雷达!至于如何制导,我想导线是不适用的,这方面我也不懂,我可以把这个思路跟我的同,你知道的,就是莫斯科的那位无线电专家,他领导着一个无线电研究所。”
    很好!基里年科夫是个好同志!
    马迁安看着技术狂人花白的头发在明亮的灯光下闪耀,不禁“心疼”的关心一句,“老家伙,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的工作也不可能一天成功,要注意身体啊,我很需要你。”
    基里年科夫头也不抬回了一句:“没时间了,我就是累死也要开发出来这东西,莫斯科都快沦陷了,我能不着急吗?”
    “一两件新式武器改变不了战争进程,我相信正义必胜!”马迁安顺口溜达出一句名言,他可不想让老头累坏了,要是累得不能动了,自己上哪找这样容易合作的,又有私交的“老干部”去呢?
    “马,你说的不对!”基里年科夫抬起头认真的争辩一句,“你说新式武器没用?那么你敢不敢赤手空拳面对机枪?”
    马迁安无言的对着基里年科夫竖起一根大拇指。
    应基里年科夫盛情邀请,马迁安亦是满怀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实际上他也知道,一种武器的设计理论即使是正确的,但真要研制出成品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他并不期望短短几天时间就能拿出成品。
    两天后,马占山已经等不及,在马迁安安排下,首先向自己的营地奔去,在那里还有上万劳工组成的新兵营等待新长官的到来。
    这两天马迁安除了与基里年科夫调集的反坦克导弹研究组在一起外,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泡在刘顶身边,从办公室到寝室,两人抵足而眠,足足聊了好多。
    马迁安偶然之间发现刘顶所做的《抗联武器调拨计划表》,上面标明对下一年度武器调拨的品种和数量,一看之下,马迁安不禁有了疑问。
    晚上,马迁安试探着将心中疑问尽数托出。在堆满了技术图表的寝室方桌边,事关今后抗联武器配备与作战模式的讨论就此展开。
    “刘部长。”马迁安还是按照老称呼叫刘顶为刘部长,“你这个计划表是怎么考虑的?我看上面自动火器比例太小,与栓动步枪的比例一比,简直就是不成比例这样可不行。”
    刘顶作为抗联的武器供应负责人,他的责任是很重大的,他考虑的是抗联队伍武器配备的有和无,弹药供给压力的问题,他的这种思路是对手带给他的,日本人部队也是这样。
    “为什么呢?我们八路军都是这样一路打过来的,你知道这样可以节省弹药,我要为日后的后勤考虑,我们输送一次弹药进东北并不容易。”
    但马迁安显然不认同这种思路。他要求刘顶保证提供足够的自动火器,在计划里必须要加强冲锋枪和半自动武器的供应比例,最好达到与步枪比例各半的地步,保证抗联单兵火力大于鬼子数倍,十倍达不到但一定要保证五倍以上,而且弹药供给绝不能断,断了后果会很严重。
    这是两种思路的碰撞,发扬火力的大火力主义与减少后勤压力的精准射击主义的碰撞,马迁安是知道最后的结果的,他也考虑到依靠SL后勤基地,弹药不足的压力将会成为历史,那种认为一枪一个打得准的战术是落后的,使用步枪的话,没有经过大量训练的新兵在枪法上是比不过日军的,徒然吃亏。
    两人激烈争论。马迁安强调大火力,强调在密林中,训练时间不足的新兵更适合使用冲锋枪。刘顶强调后勤压力,认为一旦后勤跟不上,冲锋枪只能当烧火棍,不足以支持长时间游击战争。
    面对刘顶的顾虑,马迁安头一次以激愤的口吻反驳:“老刘你这是抱残守缺思想,强调后勤压力,压力压力,哪里没有压力?我们抗联前线战士面临的压力更大!他们面临百万日伪军,不尽快打胜仗,打大胜仗,打连绵不断的胜仗,不尽快打出威风打出士气,就不能发动普通民众加入我们……而以少打多人力上处于劣势的抗联,若在武器上再不突出,不远远超出鬼子的装备水平,这个任务是很难完成的,严重点说,极有可能被鬼子赶出游击区。”
    “但是……?”
    “停!我知道你想跟我说速胜论是危险地,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有耐心与敌周旋,慢慢用游击战耗死敌人,但我认为那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提出这个理论的,在提出这个理论的当时,我们的军队武器落后,缺枪少弹,军队缺乏正规军事训练,不得已才提出这个理论。可抗联现在面临的情况与当年中原地区八路军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在理论上说,抗联不缺乏后勤支援,不缺乏弹药补给,如果再沿用慢慢耗敌的理论,这就脱离了现实。我们要有与时俱进的思维,根据不同的形势发展不同的理论,根据不同的地域打出不同的战术。总之,我不同意你的武器供应计划,按你这个计划武装起来的抗联后备军,他们在火力上对日军完全没有优势。”
    看着气咻咻的马迁安,刘顶陷入了沉思。步枪与自动火器配比,是苏方提出来的,在当初刘顶没有想到这样深,他所来自的部队人手一枪都做不到,有枪就不错了,还能挑肥拣瘦?再加上不知如何补给东北的抗联,基于日苏条约的限制,苏方最近极其谨慎,近两个月了,才同意抗联运进一批弹药。出于直觉,刘顶当然认为少量的步枪子弹比大量的冲锋枪子弹补给容易,更容易偷渡进东北。
    马迁安见刘顶不说话,心里更着急。急切之下忘记了平时的礼貌,粗厚的手掌不断轻拍在桌子上。
    “说话呀!我的刘大哥!你要是觉得SL人难缠不好说服,我去帮你说,你想过没有?每月生产上万枝冲锋枪,就算是按现在比例分也应该给我们一千支,为什么只给还不是因为那东西好用嘛!他们奸,我们也不能太傻呀!太不像话了,我去找基里年科夫这老头。”
    刘顶终于从沉默中醒悟过来,马迁安说的话也许有道理,看来自己确实要转换新观念了,在本地作战理念完全不同于内地,是不是后勤供应方式也要脱胎换骨呢?总之,小打小闹抠抠嗖嗖这种补给方式是绝对不适应抗联发展的。
第366章 准备好了吗
    按照马迁安的计算,每人每月子弹消耗量百发,手榴弹4枚,加上迫击炮弹火箭弹及炸药消耗量,仅供应大小兴安岭中的两万部队,每月就必须供应这个数字简直把刘顶愁得不行。WWw!弹药倒是能生产出来,问题是如何运进东北的问题,这也是刘顶当初没想多要冲锋枪的原因。
    “我会尽力!”
    马迁安大包大揽包下了这个任务,至于用什么方法运进弹药又让日#本人抓不到苏援的把柄,他也没想出来,不过他知道活人不能让尿憋死这个原理。
    得到刘顶首肯,马迁安又去找基里年科夫泡蘑菇,言明一定要基里年科夫月供1千5百支自动火器,给冲锋枪拿着,给机枪也不嫌弃。
    两人墨迹到最后,基里年科夫才同意在本月3万7千条枪支生产量基础上,除按现在协议分给抗联一成外,若今后增产,则增产部分可分与抗联20%,并尽量照顾抗联自动武器及弹药的需求。
    马迁安毫不犹豫答应了这个条件,答应速度之快让基里年科夫感觉到自己好像吃亏了。基里年科夫是这样算的,他预计直到明年底,枪支增产量也不会太多,假如月增产3千,给抗联两成,不过6百而已,距离马迁安要求保证的1千5百还是有差距的。
    “你为什么笑?”基里年科夫很狐疑。
    马迁安当然不会告诉他,在战争年代人的潜力可以被无限激发出来,和平时期的生产数据与战时相比,就是个渣。自发的,满怀漏*点的劳动者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奇迹。据统计,俄国二战的工业产出80%是军工产品,现在这个比例远远不到,还有最少数倍的潜力没有挖掘出来。同样的,套用到契沃采夫武器集团,这个集团会在战时一直扩大化下去,直至成长为一个巨无霸,只要中国和俄国都需要武器,契沃采夫就不会停止发展,对此,马迁安深信不疑。
    “我笑你跟我藏心眼呗!”马迁安微笑着用手指虚指基里年科夫,“朋友之间用不着这样。”
    马迁安在远东边疆区逗留的时间很短,在他自己认为应该做的工作都已完成之后,即带着李四清及2个抗联军官乘马顺利通过冰封的黑龙江。
    经过曹亚范、全日呈两支队坚持不懈的战斗,现在上至黑河段下至萝北段近400公里的江面已被抗联基本控制,日军只是偶尔有上千人的精锐才敢不定期巡视此段江面,大部分时间只是侦察机在上空侦察,对隐蔽行军的抗联构不成威胁。而侦察机侦察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剿灭抗联,他们只是监视苏方是否履行日苏条约,条约中规定苏方不得支援山中抗联。
    过了黑龙江,马迁安照例又回到抗联总部盘亘两天,详细汇报自己的重庆之行及马占山部队的近况。
    当然,杨靖宇、周卫中等对马占山这个老义勇军战士,这个名义上的抗联领导还是很感兴趣的,他们根据马迁安提供的详细情报确定了与马占山合作的纲领。
    根据老蒋与史大岭之间的协议,马占山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有3万人以上的部队,这无论如何也是一只不可轻视的力量,与他的合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而马迁安与马占山的关系使他理所当然的被寄予厚望,杨靖宇希望马迁安能做好协调工作。
    从杨靖宇那里,马迁安也了解到近期抗联采取的作战方式,相比以前有所不同。自马迁安部率队攻击铁骊县城成功之后,一些较为分散的队伍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盲目攻打拜泉、克东、赵光镇、塔河等县城。结果只有攻击塔河成功,消灭了日伪军2百余人,其余都是城未攻克,抗联小部队受到一定损失。
    事实证明,这种强硬攻击县城的作战行动不是体现积极进攻思想的最好手段。马迁安部队之所以成功只是因为他既有内线,兵力又占据绝对优势,再其次他周边还有另两支抗联主力存在,可以通过铁路急速来援,这才勉强击败敌人大量援军。而其余地区的数百人小部队,甚至有一支只有100多人的一个中队都敢于攻击敌重兵防守之县城,显然不切合实际了。
    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得抗联总部及时调整了斗争策略。杨靖宇在提出要采取积极进攻的同时,就一再强调:“应该坚决采取袭击”,“视敌人最弱的地方,予以致命的打击”,“袭击敌人的弱点、后方、迅速集中力量包围某小部分而消灭或袭击某一点或袭击其运输、辎重等等”。
    抗联指挥员很快认识到袭击与一般进攻不同,袭击这种战斗模式更适应现阶段的情况,由于事前充分准备,攻击时的突然行动,快打快撤,出其不意,日伪军虽有优势不易发挥,抗联自然容易取胜。现在各部队都能自觉、灵活地运用各种袭击手段与日伪军作战。
    抗联现在常用的袭击战法主要有四种:一是袭击,对驻守的日伪军,乘其不备,进行突然攻击。二是伏击,对运动中的日伪军,抗联预先将部队隐蔽埋伏在其必经之路的有利地形上,等待或诱其进入伏击圈,尔后突然发起攻击。这是抗联运用最多的作战方法。三是破袭,对日伪的公路铁路交通、通信设备、工程设施、建筑工地和后方仓库等目标实施破坏或袭击的战斗。四是诱袭,对尾追的日伪军,以部分兵牵制对方,诱使其做长距离运动,在运动中消耗、疲惫对方,尔后主力寻求战机,在有利地形上组织伏击。
    除武装斗争外,抗联亦加强了对伪满洲**、兴安军的策反,至于对一些民间自发的武装团伙,抗联则对其进行系统的灌输民族大义的理论,以此种方式唤醒他们渐趋麻木的反抗心理。
    自9月初到11月初两个月时间,为与日伪军争夺大、小兴安岭山区控制权,抗联与包围在山区外围的敌人共进行班以上规模战斗千余次,期间攻击数座县城,取得了击毙日军6千余人,击伤日军万余人,俘日军230人的战绩,策反伪满洲**、伪兴安军等正规军2千4百人,说服数十个民间武装团体保持地下接触,不再与抗联为敌的一系列胜利。
    抗联的下一步行动原本是派出多股精干小分队,或分散或联合袭击鬼子设立的“集团部落”,迫使这种对抗联危害极大的“集团部落”不能正常运转,从而解放出大批被圈到部落里生活的普通百姓。
    计划刚开始实施,杨靖宇就收到地下情报系统搞来的情报,言野副昌德已调拨到足够的粮草兵马,近期将正式发起“北五省大讨伐”。
    这次大讨伐涉及面广,动用的军队多,花费的精力等都是三江大讨伐和南满地区大讨伐所不能比拟的,野副昌德几个月中已经纠集了日军近8万,伪满州军2万多人,还有北五省的警察挺进队、宪兵等1万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