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骠骑-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深夜11点钟的时候,两架笨拙的里…2呼啸升空,持续爬高,直到达到了这种飞机的最高升限56oo米才改为平飞,向着国境线飞去。
    与李凤山等随行战士不同,马迁安并没有充满紧张正襟危坐,他早就溜达到驾驶舱与机长闲聊,开玩笑去了。顺便问东问西,将这种飞机的操纵方法默记在心。
    一路上,出奇的顺利。RB人根本料不到竟然有s1飞机越境,也听不到5ooo多米高空上飞机的轰鸣。
    进入山区,飞机开始逐渐降低高度,直奔密营而去。对于飞行方式,马迁安没有资格乱说话,他并不认为自己这个门外汉能比得过一群参谋计算出来的最佳飞行方式和路线。
    “高度2千,距投放点15公里,已现投放地点火光信号,继续降低高度,打开货舱门,5分钟投放准备!”机长马图谢耶维奇用沉稳的语音布着命令。马迁安友好的拍了拍机长的肩头,回舱准备。
    李凤山全套披挂,雄赳赳的站在舱门口,看到马迁安,咧开大嘴笑道:“马老弟,你说我的那帮兔崽子看到老子从天上回来,是不是得把我当神仙?”
    马迁安一边给自己套上伞包,一边回答:“神仙?我怕你一不小心成了脸先着地的神仙,那样的话,别说你兄弟,神仙他妈也认不出来。”
    “脸先着地?”李凤山琢磨了一下,明白过来,轻轻的哧了一声,完全不同意这种藐视自己跳伞技术的说法。
    飞机对准密营所在地的一条长长的峡谷,洒下了一串飘忽的伞花,空投开始了,马迁安瞧准机会,几掌就将李凤山几人推了下去,随后纵身一跃,飘向大地。
第41章 留了一手
    马迁安比较幸运,落在缓坡厚厚的积雪上。wWw。李凤山则没那么好运,他挂在了树上,声嘶力竭的叫人来救他,说自己要坚持不住了,脸虽说没先触地,但整个身体吊在半空中成了“猴子”。
    这降落伞是一定要回收的,如若不然,天明后指不定会被鬼子的侦察机现。
    随着飞机的轰鸣声逐渐远去,为指示目标的火头依次被快扑灭,掩埋。
    几乎所有能动弹的密营战士都赶来接应空投,一时间空谷里人影憧憧,追逐着空投物资。装载物资的箱子上绑着打开的手电筒,像萤火一样指示着落地方位,大家循着微弱的亮光蹒跚而去。
    闹出这么大动静而不害怕,显然是对敌情有充分的把握。在这绵延数百里的长白山中,此地还算安全。
    马迁安一落地,立刻招呼近前的战士,将离自己最近的已经憋得满脸通红的李凤山解救下来。
    “告诉战士们,要快,箱子拖不动马上拆开,将东西分开拿,记住,每一粒粮食每一粒子弹每一个空箱子、降落伞都要背回山洞,不要留下任何痕迹。”离马迁安附近不远处一个熟悉的声音快的布着命令。
    马迁安一下子就听出来这是杨靖宇的声音,他欢快的、跌跌撞撞跑过去,像一个孩子似地扑到杨靖宇身上,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杨靖宇重重的拍打着马迁安的后背,压抑着激动,费力的说出了几个字:“安子,好样的!我没看错你!”
    魏拯民循声走了过来,他在清朗的月光下显得愈清瘦,笑道:“小马,真想不到,真想不到,你竟然真的弄来物资,要不是你,我们只好离开这里了。”
    马迁安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连忙松开紧抱杨靖宇的双臂,只是咧开嘴嘿嘿笑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清晨来临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搬入了密营。抗联战士们每人都分到了一包牛奶饼干、一个牛肉罐头,喧闹着,吵嚷着尽情享用。一些性急的战士吃完了手中的食物,有的找炊事员套近乎,墨迹着想再拿一份,另一部分早早的跑到一堆武器面前围着打转,眼中狂热的神情一览无余,天哪!都是花机关!还有炮!一箱一箱黄澄澄的子弹,硕大的手榴弹、小巧的防步兵地雷,妈亲呐,啥时候这么富裕过。
    杨靖宇、魏拯民、曹亚范聚集在司令部所在的一个偏僻的支洞里,眼睛闪闪光的将马迁安围坐在中间,听他讲述伯力会议过程,刘清源虽说带回了文件,但对会议具体过程不知晓。
    他们毕竟只有3o出头,年龄最大的杨靖宇也只有35岁,虽经历枪林弹雨,但遇事古井不波,悲喜不行于色并不适合这些感情丰富的壮汉。乍一从弹尽粮绝的困境中走出,又听说获得强援,并即将与中央取得联系,心情激荡之下,竟然显现出少有的顽皮。
    当听说马迁安就是凭借散落到战士们手中的日军文件碎片就产生这么大效果的时候,曹亚范坐不住了,一口吞下手中的食物,火燎屁股一样的搜集被战士们当做手纸的纸片,当然,他搜集回来的东西没有什么有用的,除了几张完整的纸张,看得出是传单外,大部分都支离破碎,里面竟然还有一本卷了边的RB画报《跃进之RB》。
    看着三个大领导匆忙翻检着纸片,马迁安强绷住自己的脸孔,不使它暴露真实情感。
    “真是可惜了,这帮没文化的东西,缴了重要的文件都不知道,还不交公。思想教育一刻都放松不得,这帮小子为了画报上的这个女人像,竟敢私藏这东西,我要立刻整顿!”曹亚范苦着脸摇晃着手中的《跃进之RB》说道。
    魏拯民懊恼之余也说道:“我说呢,这次同s1人的谈判怎么会如此顺利,前几年赵尚志同志去求援,反被他们关押了一年半的事儿我都知道,看来,这天下真没有免费的午餐呐!你身上没有金刚钻就揽不下这个瓷器活。”
    马迁安也紧着打圆场,说道:“这也不能怪大家不认识,那些个矿藏符号没接触过的人谁能认识?谁又能知道啥意思嘛!我不过赶巧、赶巧啦。”
    这些人没有理由怀疑马迁安的忠诚,就像他们从不怀疑自己对党的忠诚一样,所以对马迁安所说的话选择了相信。
    “好啦,我看老曹你也不要懊恼了,以后凡有缴获的带字儿的东西,我们都要过过目,要形成一个制度。”杨靖宇安慰曹亚范。
    这话对,马迁安心里认同。当年**也是在长征中偶尔得到一份报纸,才知道陕北红军根据地的情况,才知道还有刘志丹这么一支红军,最终决定了行军的方向,这信息的收集是一顶一的重要,杨靖宇现今注意到信息收集问题,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不过,您恐怕再也收集不到RB人的测绘情报,那本来就是没影的事儿,马迁安暗暗想到。
    “小马,你还能记住多少?我想你肯定没全说吧?”魏拯民眼镜后面的眼睛光芒灼灼,看的马迁安一阵心虚。
    “还有1o个!”马迁安摇头晃脑,得意的伸出一个巴掌,并翻了一下。补充道:“我还在劳工中找到几个能人,与他们核计了两个项目。”
    “嗯,刘清源说了一嘴,你说你这小子脑袋是咋长的?咋就这么灵光?”曹亚范轻轻拍了拍马迁安的脑袋。
    “嘿嘿!总有人异想天开不是?其实也没什么难的,步话机就是电台和电话的结合体,另一个火箭筒不就是在竹筒里放“二踢脚”嘛,小意思,小时候常玩。马迁安大言不惭。
    “你的这些,s1人还不知道吧?”魏拯民的眼睛更亮了,像突然捡到宝贝的乞丐一样紧紧攥住了自己的双拳。
    这些东西的价值,傻子才不知道,看着杨靖宇等三人欣喜的表情,马迁安心中还闪过一丝后悔,恐怕是自己把情报卖的贱了,如果让魏拯民这样的老手去谈,估计还能得到更多。
第42章 深谋远虑
    “没有,我当然没有告诉s1人全部。wWw、”说完这句话,马迁安就一直注视着魏拯民,等待他下一句是什么指示,没料想魏拯民听到这个答案后,不仅不说话了,反而长长嘘了一口气阖上眼睛养起神来。马迁安又去看杨靖宇,杨靖宇也低下头琢磨事,就连曹亚范都像想到什么似地不断眨眼,沉默不语。
    他们不说话,当然心中都在揣测这份情报与两项新技术值多少,能够给困境中的抗联争取到什么,也许他们想的更远。马迁安心中却有直觉,天哪!我该不是遇到买卖人啦吧?一个有情可原,这三个都是,可太出乎意料了,你们可都是将军哎。瞧这份深沉,用“深谋远虑、高屋建瓴”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几个人没沉默多久,纷纷抬头睁眼四顾,若有所思的神情还带在脸上,眼神却快的交流在一起,最后终于杨靖宇憋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问魏拯民,“老魏,你怎么想?”
    “小马这个嫩小子,我恨不得锤他一拳,把这么重要的东西弄得像个地摊货,便宜啦!太便宜啦!”魏拯民懒洋洋的用手指点了一下马迁安的脑门。
    “没便宜呀?我觉得从伊万诺夫那里拿到的够多的了。”马迁安可没觉得自己吃亏。
    “我问你,伊万诺夫是不是对你越来越客气?是不是越来越好说话?看看,连飞机都给你出动了。”
    “好像是那么回事。”马迁安点点头,合作关系嘛,讲点礼貌没什么了不得的。
    “说你傻小子吧,他对你越来越客气,对我们抗联越来越好,不是他天生就有礼貌,不是天生就是个谦谦君子,这里面你的情报的作用占了绝大部分功劳,不信你等着瞧,等你以后知道那几个矿值多少钱,你就明白了。”
    是吗?
    “还是吗呢?好了,不谈以前啦,咱们合计合计下一步。”杨靖宇笑着补充道,“安子,把你这半个多月得到的信息说说,我们一起疏拢疏拢。”
    马迁安心中渐渐开了窍,他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众人的思维模式,搜肠刮肚的讲起了在s1听到的,报纸上看到的见闻,从红军整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始,卢沟桥事变、沪松战役、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斗、八路军快扩充深入敌后、南昌保卫战、太行山击毙名将之花阿部规秀、阎锡山进攻山西新军(**领导)掀起****、汪伪政府成立,还有当做笑谈的在天津大沽3ooo日军反战哗变被镇压等等,只讲得马迁安口干舌燥。
    马迁安讲的这些,大家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但大部分都不知道,一个个的脸上像开了杂货铺,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生动极了,没有人打扰讲故事讲的如此之好的马迁安。
    看到马迁安好像要告一段落,若有所思的杨靖宇问了一句:“安子,再给我们讲讲s1人对我国什么态度,对延安什么态度,你不用分析,就讲他们做过的事儿行了。”
    马迁安就讲s1人在抗战开始与国民政府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提供低息贷款,提供军火物资,派出援华志愿航空队的事情。听的杨靖宇、魏拯民、曹亚范不住的交换眼神。
    “那给我们**分了多少援助?”曹亚范睁着亮晶晶的大眼问道。
    马迁安忽然气馁,有些落寞的说道:“一点都没有,全在兰州让**拉走了。”
    “怎么会这样?”曹亚范不信,“我们不是同志吗?怎么能一点也不给?”
    对于这个以后历史上大家都会提到的问题,马迁安有他自己的理解,一个国家当然只能有一个政府,这个当时代表中国的政府就是光头的国民政府,s1人给与支援不可能给处于不代表Zg的延安**,这个道理在哪都说的通。一是避嫌,省得敌视s1的国际社会说三道四,污蔑s1输出赤色革命,第二呢,也是马迁安认为的最主要的原因,延安**没钱,s1支援的物资那都是光头用矿产、粮食、毛皮等物资换来的,就像从德国人手中用钨矿换来德械装备一样,不是白给的。
    假如当时太祖手里有大把美钞,马迁安不信买不到s1人的军火。即使买不到s1人的军火,也可以买得到军阀手里的武器,但是这个道理如何同曹亚范讲呢?看起来他好像受到了伤害。
    “这个,我们延安手中好像没钱,没什么可以交换的东西,就像……就像……”马迁安支支吾吾说不下去了。
    “小马,你不要说了,我都明白。”魏拯民打断马迁安的尴尬。
    “铁律!铁律啊!”杨靖宇也感慨了一声。随后他就盯住了魏拯民的眼睛,两人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
    “安子,你这份大礼来的及时啊!我们打算把它转送给中央,就当做我们抗联给中央的见面礼啦!”杨靖宇终于忍不住自己的兴奋,将打算说了出来。
    “啊?”马迁安惊奇的张大嘴巴,没想到杨靖宇想事儿竟如此深远。
    “让中央与s1人谈,这可就不是我们抗联这里这点小小的事情了,弄好了,全国一盘棋,也能让中原腹地的八路军换点好东西。”
    “能换多少?”马迁安傻傻的问了一句。
    “起码一万条花机关,还外带5oo万子弹”这个数字已经让曹亚范很满意了。
    但是这个数字让魏拯民笑而不语。
    原来做白日梦和算计人不光我一个呀!你看魏书记高深莫测的样,一看就不是好惹的。马迁安算是领教魏书记的个人魅力了。
    “授人与鱼,不若授人与渔。”杨靖宇关键时候突然吊起了书袋。听他的意思,不仅要物资,还要生产线和技术。
    您还是河南人吗?怎么像东北大忽悠,要了手表还要自行车?马迁安心中可没底,他的胃口小的多。
    要不然人家咋能当书记、当司令呢?这心眼就是比我好使,心就是比我狠,不过,我喜欢。往自己家搂东西,谁不喜欢呐。
第43章 破土而出
    甭管以后如何,那都是以后才能办的事儿,现如今这支抗联面临着灭顶之灾。wWw。
    据山外传回的情报,南满日伪军警宪特在第一阶段剿匪取得“赫赫战功”的前提下,经一个月休整,现在又蠢蠢欲动,准备开始第二阶段作战,一举剿灭杨靖宇残部。(野副昌德语)
    负责剿灭南满抗联的长春独立守备队司令野副昌德少将在给上级的报告中称,“经7个月肃正治安作战以来,大RB帝国将士计有14支“讨伐队”共182o5人,满洲国计有25支“挺进队”共7523人,及地方满洲**、警察署、特务队力量2万余人共计4万5千余人参与了讨伐杨靖宇的军事行动,大小战斗116次,共计消灭杨靖宇部56oo余人(夸大语),其中直接打死第一阶段作战目标已达成,匪部战力十去**,被迫遁入长白山,已不足为患。为保南满地区之长治久安,现预备本月(第二阶段作战,深入长白山腹地,集2万之人力,击杨靖宇残部数百人,一举荡平之。
    实际情况是,其实也差不多。除了消灭56oo人是有点夸大,实际是23oo人,但战略态势的分析,野副昌德说的还是不错的,抗联确实被逼入了深山,内无粮草,外无援兵。
    获得山外日军结束休整,6续开拔的消息后,杨靖宇不得不为自己仅存的人马寻找出路。如果说以前没有与s1人接上头的情况下,这支队伍最后的命运就是不断的与敌血战,直至打光最后一人,全部光荣。令马迁安深感佩服的是,历史上,这支一路军,这支由杨靖宇亲手缔造的军队,主要基干力量(少数叛徒除外)几乎全部战死,面对强大日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与硬拼强敌的勇气。
    此刻,杨靖宇正在开会,召集的都是主要军事干部,马迁安的身份使他没资格参与这种军事会议,他现在的职位仅仅是杨靖宇的警卫连长,手下只有一个警卫班,还是刚给配的。虽然包括魏书记、曹军长都对马迁安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喜爱,也知道马迁安能力极强,但马迁安不想利用这种关系留在那里,让杨靖宇为难,从本质上来说,马迁安懂得进退。
    马迁安也不肯闲着,忙忙碌碌的帮助军需分武器,配合先来的穆哈诺夫教授新枪的使用方法。
    这支抗联原先有长枪289支,其中一半为奉军1924年13式79步枪(仿捷克毛瑟98,7。92mm口径,一半是缴获的三八枪。短枪26支,为驳壳枪及王八盒子。机枪8挺,九六式,捷克式,还有一挺就是李凤山团的九九式。各型子弹6ooo余,平均每人不到2o。
    换装下来的长枪堆在一边,看的马迁安直摇头,这些枪支对抗联来说,不可谓不精良,但要是与自己从s1淘来的冲锋枪一比,简直是天上地下,在2oo米内,每支冲锋枪都可以当做机关枪来用,这是强大的火力!
    当然,远距离压制火力还是只能靠这8挺备弹不多的机枪,马迁安遗憾自己忘记要几挺机枪了。
    李凤山不在这,他在开会,按职位上说,李凤山还有个团长封号,虽然只是一个3o多人的团。虽然马迁安自认为自己比李凤山强。
    穆哈诺夫与二毛子许亮在一起,相对于对苏式武器的不熟悉的抗联战士来说,穆哈诺夫当仁不让的当起了教官,虽然他也没有见过这种冲锋枪,但他是远东军内务部精英战士,军事素质高而且这种武器很好操纵却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也没让穆哈诺夫太操心,大部分战士就已经熟悉的七七八八了,只是因为军需官的抠门,每个人只允许用5颗子弹练习射击,战士们有些小遗憾罢了。
    穆哈诺夫对迫击炮和狙击枪的操纵则熟练得很。马迁安从劳工营带回的两个**战士张恩平、王德勤负责这两门炮,为了这两门炮,还专门成立了炮队,配备了弹药手。
    在狙击枪手的人选上,产生了激烈的争夺,最后还是由大家投票决定了最终枪手,这里面谁是神枪手,谁是老炮手,大家心里有数,投票决定,都服气。
    当马迁安组织自己的一个班人马配合着后勤将枪支弹药分,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丝毫没觉杨靖宇出现在他身后。
    当一个战士向马迁安身后举手敬礼,马迁安才扭过头现笑呵呵的杨靖宇。
    “司令,您怎么来了?开完会了?”马迁安擦了擦头上的汗水。
    杨靖宇将马迁安领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搓了搓手,显得有些踌躇的说道:“安子,刚才我与老魏研究了一下你的问题。”
    马迁安伸长脖子静等下文,什么事儿嘛,还这么为难?
    “安子,你知道,我们抗联的队伍成分复杂,各式各样的队伍都有,很不正规,这样呢就产生一个问题,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谁拉起的队伍就由谁带而很少考虑他的军事才能,看重的只是他本身具有的威望,那么,你在s1境内拉起的那支队伍就应该你来带,我们已经根据“伯力会议”的精神把一路军缩编,所以把它命名为第十支队,魏书记打算让你来当支队长。可是我没有同意,你想听听理由吗?”
    马迁安眼珠转了转,问道:“是不是考虑到您还不了解我的指挥能力和个人威望的问题?”
    杨靖宇点了点头,说道:“我想以后整编了,要走正规化道路,提高战斗力,以前的一些办法不能用了,先从你开始,怎么样?没问题吧?”
    马迁安笑了,这算什么问题啊?我本来也没打算当这个支队长,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能否带得了这么一大帮人呢?以前我最多才指挥过3o多人,况且我也没有什么当官的瘾,我参加抗联只是因为我是一个Zg人,想利用自己先知先觉的优势来推动抗日过程,没想太多。
    “没问题!一切行动听指挥!”马迁安响亮的回答。
    杨靖宇很欣慰,不知道是因为马迁安的爽快不争功劳识大体,还是因为自己慧眼招揽了马迁安这样的好同志,他说道:“安子,我就知道你会这样回答,最后我和老魏折中了一下,第十支队先由我亲自指挥,你任副支队长,等你成熟了再放你出去,你看如何?”
    “是!坚决服从命令!”马迁安煞有介事的敬了一个礼。
    杨靖宇完成了一件事,心情平静下来,笑着推了马迁安一把,“行了,副支队长同志,去开会吧!你现在有资格了。”
第44章 骄傲的心
    开会的地方除了魏拯民、曹亚范外、还有8位团长以上级别的人物,除了李凤山在向马迁安挤眉弄眼外,马迁安并不认识其余的人,叫不出名字,只是面熟。wWW、经杨靖宇介绍才算正式认识,当介绍到警卫旅旅长朴德范时,马迁安明显愣了一下神儿,神情有些不自然,但很快就过去了,没引起大家注意。朴德范,41年9月率队于东宁县境内行进时被伏击,队伍损失大半,9月末在汪清天桥岭附近被俘叛变。余部由徐Zhe(后为朝xIan开国元帅)带领北上与周卫中的第二路军会合,退入苏境。
    当然,马迁安不会因为尚未生的事而判断这个人将来走向,而且将来也很难再生警卫旅孤军转战到东宁的事儿,历史已经开始在小的事件上转弯。
    但马迁安虽说不介意,但还是对警卫旅政委韩仁和表达了更多的敬意。韩仁和,41年2月率警卫旅一部在宁安八道岗与大队日军相遇,激战中身先士卒,率先冲锋刀劈小谷大尉,随后拼死断后掩护,阵亡。
    通过刚才杨靖宇边走边说,马迁安已经知道了这次整编的情况,曹亚范的一方面军整编为第一支队,活动在中朝边境的全日呈二方面军整编为四支队,活动在敦化宁安一线的陈翰章第三方面军整编为七支队,自己在苏境内拉起的队伍则为第十支队,除了自己这一方,其余番号与伯力会议精神相符。
    警卫旅缩编为警卫大队,依旧由朴德范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