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骠骑-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月的时间,马占山按老蒋与苏方的协议,从国内派到远东的劳工中抽调了一万余人组成了经1个多月匆忙初步训练后,已稍有形状,按照协议,再有一个月马占山的队伍将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外蒙一方进入中国境内,牵制满洲里地域的日军。
他的东北挺#进军4千骑兵经过外蒙途径,大半已经进入了东北和外蒙的交界处,帮助外蒙军消灭了大部分为害边界多年的别什果夫白匪军。
在大批部队进入到国境之前,马占山亲自找杨靖宇协商联合作战的事情,抗联二路军,也就是363师活动区域为大兴安岭,马占山希望自己的部队能与363师形成互相照应的关系。在外人眼中看来,马占山作为第40集团军司令的身份去亲自拜访杨靖宇,自己的副司令,显然是屈尊了。
但马占山拎的清这里面的关系,他知道自己仅仅是名义上的总司令,他可没奢望自己能指挥其余的3个师。杨靖宇一直战斗在国内,两人也一直没机会见面,听说马占山要来“拜访”,爽快的答应了。
与魏拯民一席谈中,马占山谈到了自己即将获得可装备一个整师的美械,并清楚的看到魏拯民下意识的舔舔嘴唇。
“我想……”马占山说道。
魏拯民紧张的盯着马占山的嘴巴,心脏突地一跳,身体不为人所知的颤了一下。
“我想用一些加兰德步枪换你们一些莫辛那甘或者三八步枪。”马占山慢吞吞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一支换一支,我不占你们便宜。”马占山紧接着补充一句,打消了魏拯民的紧张状态。
“你刚才还说送给我们一个团的装备呢?”马迁安不合时宜的插了一句嘴。
“没错啊,你算算,2千枝半自动步枪换2千三八枪,我用的可都是小机关枪,你们的可都是栓动步枪,好装备给你们,不相当送你们一个团的装备?”马占山说的理直气壮,不过说的确实在理。
“敢问马司令,您这是为什么呀?”魏拯民不解,很不解。一点原因都没有这是不可能的。
“唉!”马占山叹了一口气,“我不比你们,我没有兵工厂可以补充弹药,这些枪是好枪,可是我用不起!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得到补给,老蒋那边说不准,你说过一阵子我的子弹打光了,这装备不就成烧火棍了,换成三八枪好歹能省点弹药,还能使用缴获的鬼子弹药,坚持的时间还长一点不是吗?”
哦!感情是出于节省弹药的观点。马迁安心里偷偷的乐了。
在这个时代,中日双方的战术思想都比较落后,还认为步枪打的准,所以宁可保证步枪和弹药的质量,也不浪费资源造耗费弹药的自动武器或半自动武器。工业生产力有限,无法大量的制造冲锋枪和弹药。
一个活生生失败的例子就在那摆着呢,二战时日本军队的单兵装备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主要步兵轻武器还是三八式步枪,而美军、德军和苏军都是冲锋枪和突击步枪。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穷,虽然和当时的中国比,小日本可能够强大了,可和其他欧美列强比,实在就差远了。差的远的后果就是被人家横扫。
但这确实是应该淘汰的战术思想,现在的战场上是火力密度弱的一方将死无葬身之地,抗联若是没有优势的装备,也很难拼得过单兵素质较优良的鬼子兵,更何况马占山的匆忙训练出的新兵?
老马真是事无巨细精打细算,连老蒋的脾气都算进去了。
“给我看看清单。”马迁安伸手管马占山要美械的清单。
清单上列明提供给马占山的武器有:加兰德步枪轻机枪迫击炮50门,勃朗宁手枪弹药
“那你还有3000支加兰德呢?将来不也得面临弹药的问题?”
“总比5000支枪省弹药吧?”
“那你换给我们的2000支加兰德您准备配多少弹药?”
“一支枪配一百发可以吧?”马占山有点不好意思,他想留下绝大部分弹药。
魏拯民赵尚志与马迁安快速商议了一会儿,基于抗联的这几次战斗方式来看,半自动武器和自动武器的功效还是巨大的,他们认为应该扭转一下马占山的思维观点。
最后合作的思维还是占据了上风,魏拯民代表抗联与马占山做了一次诚恳的交流。
“马长官,你的诚意我们大家都看到了,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要换给我们2千枝半自动步枪,我们还是很高兴接受您的礼物,作为回报,我们可以提供您以后作战的弹药,您完全不用担心弹药不够用,也没必要紧衣缩食式的节省弹药。”
这条消息振奋人心,马占山马上就领悟了,这就是说即使以后老蒋不提供弹药了,抗联也可以提供?我可以不用像个小媳妇似地算计着使用弹药了?
“真的?”马占山的眼睛开始闪闪发亮。
“那还有假?子弹什么的,我们无非是改造一下子弹机,生产美式枪械子弹而已,完全没有问题。”
“不是说你们自己搞点子弹也很费劲吗?你这样答应我,自己岂不是不够用?”
魏拯民微微沉默了一会儿,想了想终于坚定的回答道:“以后应该不会了,我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会竭尽全力去争取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与苏方的合作也会翻开新的一页。”
马占山没有细想魏拯民以后如何与苏方打交道,反正他相信魏拯民既然话已出口,那他就一定会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种作风,是这些***的基本素质,他在延安多时,早已了解了不少和魏拯民一样的人,他凭直觉知道魏拯民就是那样的人。
第414章 抗联精神
下午,在新兵营数千战士的工作下,从共青城发来的500多吨****被卸载到千余辆雪橇上,稍晚的时候,包括训练完毕准备进入东北的战士在内,共计5000人的队伍沿着崎岖的山路陆续向边境开拔。WWw!
此次运送弹药的方式与十一月初的那次没什么两样,都是准备借助大雪天气的掩护,偷越进入东北,根据天气预报两天之后将有中雪。
雪橇队装运的粮食不多,只有寥寥的数十爬犁,一则因为运力不足,要优先照顾弹药的运输,二则魏拯民也收到了山中的信息,知道除少部分部队外,大部分部队储存的食物还能坚持到春天的到来,抗联去年在山中见缝插针种植的玉米与大豆也有所收获,缓解了由于队伍扩大而带来的粮食压力。
第二天下午长长的队列终于到达江边,隐藏在密林中静静等待天气的变化。
第三天早,新兵们列队,接受了他们离开苏境前的最后一次动员。
动员大会上主讲的是新兵训练营的一名高级教官,在完成了例行的每天都要讲到的鼓励话语后,礼貌的请赵尚志或者马迁安上前讲几句鼓舞士气。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这批新兵中将有很大一部分补充到马迁安的部队中,此刻马迁安身上又披上了一个新的身份,接兵官。马迁安被赵尚志不由分说推上了前台。
又要讲话了吗?讲点什么好呢?马迁安懵懂懂的上了一处高台,看着底下列队站立黑压压的一片人群,有些为难的咂了咂嘴。
送兵的军官队伍中也有几个人满含笑意的看着台上的马迁安,他们都是原工作在延安的宣传部或者敌工部的干部,为了充实抗联干部队伍,他们不久前刚到抗联营地,担任思想教育工作。他们也很好奇马迁安这位土生土长的抗联将领到底什么水平呢?只听说马迁安打仗是把好手,不知道嘴皮子利不利索,文的行不行?
“同志们!下一刻你们就将渡过黑龙江,重新进入我们东北的土地,你们离开东北在苏联训练已经有数个月了,期间经历了残酷的非人的训练……”
马迁安的声音回荡在这一片林地中,引起不少战士会意的笑声,这几个月的训练生活绝对可以使人脱几层皮,抗联的教官们除了不像东宁劳工营里的R本监工那样随意取人性命外,其“凶恶”程度不亚于R本监工,还“美其名曰”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不少战士在刚开始的时候被操练的哇哇大哭。不过哭也没有用,哭完还得完成科目,那么多千奇百怪的科目真是累死人了,一时间很多新战士咬牙切齿暗骂编写新兵训练教材的家伙生孩子没**。
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在台上的充满“同情”的家伙就是那本教材的编写者。
马迁安待大家笑完,摆摆手接着说道:“但是,这种训练成果是巨大的,据我掌握的信息,你们入营的时候只能举起100斤的重量,现在却可以轻松举起200斤对不对?不仅力大,各种战术动作也都通过了考试,你们是佼佼者,那些没通过选拔的还在营地里苦练的家伙们,他们羡慕你们可以上阵杀敌,可以亲手为死去的亲人报仇,他们此刻恐怕在哭鼻子,所以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战士们不知不觉将本已挺得老高的胸脯又挺起一点,紧紧握住了手中的钢枪,目不转睛面色肃穆的看着这位夸赞自己的年轻的领导。
“同志们!我们过江干什么?”
“打鬼子!”数千人的吼声震天动地,惊得负责引导带路的苏军军官担心的瞄向对岸,担心此时对岸出现鬼子的沿江巡逻部队听到。
“还有呢?”
“光复东北!光复全中国!”
“好!”马迁安做了个手势,“我们的任务是专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强盗,推翻其走狗满洲国,恢复中国领土,以恢复中国人独立自主的政权为目的,抗联的战斗,是中国民族革命的反日救国运动。
“我们抗联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从它的前身义勇军算起,它已经在白山黑水,在莽莽雪原战斗了10个春秋,它重创了鬼子和汉奸卖国贼,面临日伪的重重围剿,我们抗联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不断发展壮大,期间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话题转到了抗联精神上面,马迁安忽然发觉自己的嘴巴刹不住闸了,他的胸中好像有一股烈火在猛烈燃烧起来。
“**提到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抗联的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它是那样的。抗联精神的核心就是矢志不渝、忠贞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抗联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无价瑰宝。
抗联精神是我们东北抗日联军,为抗击强大的日本法西斯,在长达10年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中,所铸就的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民族精神。
我希望你们在日后的战斗中也能继承抗联的无上光荣的奋斗精神,使它薪火相传,代代永续!
底下的人群被马迁安慷慨激昂的演说激励了,就连新兵营的送兵军官和宣传干部也被吸引住了。马迁安的词汇新颖而富有鼓动性,言简意赅而总结性强,寥寥数语就将抗联精神演绎的通彻。
当然这些语言都是后世无数人总结出来的精炼语言,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们还没有足够的思想高度和文化基础,听到马迁安总结出抗联精神,无不欣然认同。
“我的话讲完了!同志们!欢迎你们加入到战斗部队中!我们今后将会生活战斗在一起,让我们并肩杀敌!彻底击败一切凶残的贪婪的法西斯和卖国贼!”
马迁安跳下高台。
战士们沉默……再沉默……。过了十数秒,不知是谁忽然响亮的双手互击,拍响了第一声掌声,随后是第二声、第三声……,掌声响成一片,穿透林海。
延安来的新兵营宣传干部不由自主的围拢过来,用热烈期盼的眼神紧紧盯着马迁安,央求他私下再讲一遍,好让他们整理成稿子。
哎呀妈呀!又来了!我说我不能讲话吧,一讲话就有点惊世骇俗,就像上次在延安的时候讲了一个螺丝钉的故事,就被任BS留下来整理出宣传资料,总是让人注意。
马迁安无奈快速重复了一遍讲话稿,宣传干部如获至宝记录下来并对着马迁安悄悄的竖起了大拇指。这水平!超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搞宣传的。
“**哪篇文章中提到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其中一个干部意犹未尽,想刨根问底。
“主席的文章里没有这句话吗?”马迁安疑惑的看着问话的干部。
干部摇摇头,“我不记得,我对主席的文章都通读过,真不记得有这句话。”
糟了!是不是把主席以后的讲话内容给说了?马迁安犯了嘀咕,看着干部渴望的眼神,马迁安只好遮掩了一句,“可能是我跟主席聊天的时候,他聊到这句了吧,我也记不清了。”
“你还跟主席聊过天?”问话的人更惊奇了。
嗯嗯!马迁安肯定的点点头,“这还是去年入冬的时候,我在延安的时候。”
周围不了解情况的人群看向马迁安的眼神又提高了一个热度。怪不得能说的这么好,原来是主席对他面授过机宜啊!
马占山脸上放光,为自己侄子的表现感到自豪,挤上前来亲热的拍了拍马迁安的肩膀赞道:“好小子!我原以为我们老马家又出了一员武将,现在看来你是文武双全!比老子强!”
马迁安的脸膛不为人所知的红了一点,这夸奖实在是……受之有愧。
赵尚志也不失机会的拍了马迁安一掌,笑着调笑道:“秀才?我看我也别干这宣传部长了,回头我跟委员们说说,让给你当得了!”
天气变化,雪花飘落下来。各级军官们开始行动起来,根据苏军刚刚提供的情报,又根据对岸活动着的曹亚范部队的情报,日军大队巡逻队还远在30多公里外,此地没有出现,此刻是过江的好时节。
部队迅速的分解成4路纵队,赶着牲畜拖曳着物资步上了江面。
马占山与马迁安走在队伍的中部,两人牵着马匹边走边谈。马占山见识过抗联这批新兵的精神状态,总感觉自己训练出来的361师新兵在精气神儿上照着他们差一个层次,纳闷的问马迁安。
“小安子,你们的兵怎么看着那么顺眼?一个个小老虎似的,我的兵有点不对劲,没精神头,一听说要回东北打仗,有的哭爹喊娘的不愿意来,要求在苏联做工不愿意上战场。”
“您的兵怎么训练的?”
“我觉得不照你们的差啊?我是按照傅老弟的方法训练的,纪律也严明,长官也严禁打骂士兵,教官我请的傅老弟的军官,他的兵是七路半,按理说我的兵也应该是七路半,就算差,也不会比八路差哪里去,你们抗联和八路一样,应该比我强不了多少,但瞧着就是不一样。”
哦,请的傅作义的军官当教官。老傅的军队军纪严是严,但要是跟我们比,那是没法比的。他们的长官敢说像八路军一样爱兵如子清廉如水?不可能的!虽然你的队伍也是由劳工组成,但你的劳工和组成我们抗联的劳工能一样吗?我们的战士都是死亡劳工营里出来的,在对日本人的刻骨仇恨上,拉你们那些内陆出来没经历过鬼子劳工营折磨的家伙们十几条大街那么远呢!
马迁安忽然促狭的挤了挤眼睛,转脸提了一个建议:“我看你们的思想工作不过关,要不要我们派几百人给你带带队伍,顺便做一下思想工作?”
几百人?马占山低头琢磨开了,几百个政工干部?我看用不了几天,我这361师就得被你们给完全赤#化喽!
第415章 多给点新兵
马迁安的提议“凶残”了点,其实两人心中都明白,如果抗联派过去几百骨干去以抗联的过硬的思想工作,恐怕不久后这个师的战士就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了,在现今这种政#治态势下,会给别有用心的人留下把柄,马占山对老蒋那边也交待不过去。wwW、
马迁安开始时偷偷的哂笑,但当他看马占山真的微微蹙着眉头在考虑这个问题后,心中着实有些吃惊,难道老头难不成还真有这个意思?这哪成呢?这件事如果这么操作,岂不成了引爆两党矛盾的焦点了吗?现在的马占山做朋友比做党内同志的作用大。
“开玩笑的,您老可别当真!说心里话我还舍不得一下子送给你那么多人呐。”马迁安笑着打了一个哈哈。
马占山顺势下了台阶,也半真半假的回道:“其实吧,你小子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我考虑过了,现在确实不成,这里面有太多的问题我们绕不过去,但我又确实想提高361师的战斗力,免得以后被你们笑话,所以……”
“所以您老想给我们派点人,让他们上我这里来偷师学艺,学会了再跑回去教自己人是不是?”
“哎?挺聪明的呐,那就这么办吧!我说你怎么会猜到我的心思的?”
“那是!其实吧,您老一撅臀部,我就知道您拉……”
没等洋洋得意的马迁安说完,马占山飞起一脚踢在马迁安的屁股上,然后“怒气冲冲”的问道:“这一脚你想到没有?还敢跟老子玩里格楞,削你个小兔崽子,当年你爹……嗨!你看我,咋又提起你爹来了。”
马占山声音低了下去,一个劲儿后悔提到自己的弟弟,这是他的伤心事。
稍后,马占山叫来了自己的随从副官,吩咐他从跟随自己的人中挑出20人“送给了”马迁安。这些人中有马迁安的两个相识兄弟马德龙、马德彪。
对于这两个族里的后辈,马占山则特意说明将他们俩完全送给马迁安,不附带任何条件。马占山眼圈微红着对马德龙马德彪兄弟叮嘱:“好好跟着你们的大哥,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不要像我和安子他爹那样,亲兄弟都能打成敌人。”
马迁安感受到了老人的伤感,默默无语半晌。
****顺利到达距离边境60公里的抗**部。基于马迁安为争取此批弹药所做的贡献,总部经简单研讨后,决定对安滨纵队进行一次“较大力度”的补给。马迁安部差不多获得这批武器弹药的四分之一,大家对此结果没有什么大的分歧。
马占山与杨靖宇也顺利的见了面,两人商讨了今后合作的大方向与构架,抛开国共两党身份不同,只谈合力打击R本鬼子的问题,一方有难,另一方无条件支援。
在总部的其他抗联领导也参与了他们之间的谈话,双方在大方向上一致,马占山本人又是个热血汉子,自有豪迈在身,两方主要领导之间谈的不亦乐乎,气氛越来越好。
新到的5千精兵在总部周边宿营,这么大规模的部队宿营,按规定是不能点燃过多的篝火的,部队轮流进入可以烤火的地窝子或者山洞中,烤上一会儿再让位给后来的部队,好在战士们什么苦都吃过,现在又有厚厚的棉衣棉大衣可以御寒,大家在这个零下30多度的寒夜里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精神头,纷纷议论自己将要分派到哪个部队参加战斗。
总部内半地下木刻楞房里,四支粗壮的松明火把下,杨靖宇与马占山的谈话进入了一个较深层次。
马占山看过报纸,通过报纸知道鬼子在不久前对抗联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围剿,也看到鬼子登载在报纸上的“战绩”,那上面说消灭“红胡子”6千余人,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大胜仗,小兴安岭中的抗联主力已经被一扫而空,只剩下零星匪徒还在顽抗,不过已经不是大患,皇军预计在明年夏季到来之前就会肃清残匪。
“抗联的真实损失情况是怎么样的?”马占山看似随意,却表现出一股既想知道又怕知道的表情。
鬼子的战斗力很强他知道,他想借此真像从而评估抗联的真实战斗力,如果真的一下子叫人消灭6千,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哦?安子没有告诉马长官吗?”杨靖宇奇怪的看了一眼坐在旁边陪聊的马迁安。
“这小兔崽……哦,马迁安将军不告诉我,说什么这是军事机密,这小兔……哦马将军。”马占山尴尬的变了两次口吻,场合不同他对马迁安的称呼就不同,但一生气之下控制不住嘴。
马迁安将脸孔扭到一边,马迁安的嘴巴很严,涉及到战损和歼敌数字这么敏感的东西,非必须的情况下他从来不谈。
“呵呵呵……”,杨靖宇赞许的看了一眼马迁安,心道安子的组织纪律性强的令人可叹,连亲大爷也不告诉,这亲大爷也不是外人,是你的长官不是吗。
“恰恰相反,是我们消灭了6千鬼子主力,东京联队被我们一扫而空!”杨靖宇说这个的时候,脸上抑制不住的泛起了光辉。这是全体抗联的骄傲,也是全体抗击鬼子的中国人的骄傲,这是我们的自豪,可以说。
什么?马占山身躯微微一震,急着问:“那你们损失多少?”
“差不多4千。”说到这个数字,杨靖宇脸色又黯淡下去了,不过他马上恢复过来,“不过其中还有2千伤员可以挽救,我们占据了战后的战场,伤员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过不了多久他们就又是一条生龙活虎的汉子了!”
乖乖!马占山相信杨靖宇所说的,这条大汉在他的心中也有着极高的威信,不会骗他。这么说抗联的战斗力异常强悍,这样的友军可真令人放心。
但是,那些刊登在报纸上的一片片人头的照片怎么回事?不是说占据战后战场了吗,怎么会让鬼子砍了头带走。
问题一提出来,虽然是小心翼翼提出来的,但马占山还是感觉到了杨靖宇的愤怒与神伤。马迁安替杨靖宇回答了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