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病弱长公主-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譬如,周贵妃复宠了,很快就可以将五公主给接出去了。

    譬如,昭德帝听了周贵妃的话,也很想念五公主,过不了几日,五公主便要回去与昭德帝和周贵妃团聚了。

    五公主听了这些话,自是十分激动欣喜的,日日都在盼望着昭德帝和周贵妃派人来将自己接走。

    可是后来,传言慢慢儿的就变成“二皇子在朝堂上有些不顺,周贵妃此时正在昭德帝面前为二皇子说好话,一时之间,暂且顾不上五公主了”。

    再后来,又是“七皇子颇得皇上和周贵妃看重,如今,周贵妃的满腹心神都在七皇子的身上,七皇子有一点儿不舒服,周贵妃都要亲自照顾着才放心”

    在漫长的等待中,希望变成了失望,失望最终又变成了绝望,五公主的心态早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她恨自己的母妃,为什么这样对她,事事为二皇子和七皇子考虑周全,却忘了还有一个女儿在皇家寺庙中受苦。

    她恨昭德帝为什么这么绝情,把她往这皇家寺庙一关就是这么些年,对她不闻不问。

    不是都说,她是他们心爱的女儿么?怎么到头来,一个个都是嘴上说着一套,实际上却做着另一套?在这宫里头,能够相信的,果然只有自己吧!

    姬清涵看了看窗外渐渐转急的雨,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

    不论如何,她一定要离开这里

    宫里头的太医来来回回穿梭着,一个个都面带倦容,十分忙碌。

    不知情的宫人十分好奇,小声地问身边的伙伴:“可是长寿公主身上又不舒坦了?”

    这样的情形,他们见得并不少。宝络三五不时的便要生个病,她生病时,太医们便是这副忙碌紧张的样子。

    “这回你可猜错了。身上不舒坦的,是五公主,可不是长寿公主。”

    “五公主?五公主不是好好的在皇家寺庙里头呆着吗?这是怎么回事儿?”

    被问到之人见左右没人,小声地道:“听说,五公主在外头淋了大半夜的雨,被人抬着送到贵妃娘娘的长春宫时,人都已经快要不行了。太医们不知用了多少手段,才保住了五公主的命。”

    “如今,五公主身上的热都还没退呢。太医们说,五公主虽然现在性命无碍,但这热若是一直退不下来,只怕就要烧成个傻子了。”

    问话之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五公主为了从皇家寺庙中出来,连命都不要了么!”

    “谁说不是!皇上如今正在大发雷霆呢”

    昭德帝此时的大发雷霆当然不是在担心五公主的病情,而是恼怒于五公主在时隔多年之后,以这样的方式在宫里头又出了一回名。

    为了离开寺庙,自己跑去淋雨,结果差点把自己给折腾死?

    说出去都丢人!

    昭德帝对五公主不是不疼爱,但可以看得出来,他对五公主的疼爱,与他对宝络的疼爱,没什么区别,都流于表象。

    而周贵妃呢,一方面担忧着五公主的病情,一方面,心中对五公主也不无埋怨。

    一个两个的,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眼下的局势多好啊,小七多得皇上的欢心啊,待她位置稳固了,彻底从皇后那儿夺回主导权了,五公主一出来就可以享福,不是很好吗?现在出来,能做什么?只能给她添乱

    二皇子沉默地将周贵妃无奈的表情尽收眼底,心中越发肯定,周贵妃对他们,也不过如此。

    五公主躺在床上,生死不知,周贵妃想着的却是五公主会给她带来的麻烦。

    或许,在周贵妃的心中,他们真的都不那么重要吧。

    对于周贵妃来说,最重要的,甚至也不是小七,而是她心心念念的权势。

第 52 章() 
太医们医术高明;再加上珍贵药材源源不断地往长春宫里头送;五公主姬清涵最终还是被救了回来。

    只是;因为她这次病得太严重;身子亏空得厉害;日后;怕是会像病秧子的长寿公主一样;多走几步路都要喘气。

    见姬清涵这么惨,昭德帝就是再恼怒,也无法狠下心把姬清涵赶出去。

    姬清涵最终如愿留了下来;以健康为代价。

    不知是不是因为身子骨弱,三天两头要吃药,姬清涵的性子渐渐变得阴郁起来。

    如果说;从前的她骄纵明艳;如一团会灼伤人的火焰,如今的她;便如一条阴冷的蛇;逮着不顺眼的;便要上前咬上一口。

    姬清涵才醒来没多久;长春宫中不少奴婢都受过她的责罚。

    周贵妃素有亲和的好名声;听闻此事后;斥责姬清涵胡闹,反倒被姬清涵顶撞了一通,回去之后便气得肝儿疼:“这哪里像是我的女儿?分明就是个讨债鬼!”

    墨竹心中虽对姬清涵也不甚喜欢;但她到底是奴婢;不好轻言姬清涵的不是,便道:“主子莫恼,如今,公主身子不好,情绪不免大了些。待日后,公主身子康复了,自然也就好了。”

    听了这劝慰的话语,周贵妃仍是摇头:“不,你是没有看到涵儿那眼神她是怨上本宫这个母妃了,怨本宫没尽早把她给接出来呢。这孩子,被本宫给宠坏了,一点儿不知道利害关系若是能尽早把她弄出来,本宫能不这么做吗?”

    墨竹心道,您当然能这么做,您只是见七皇子正得皇上青眼,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让皇上不高兴罢了。上次因为要将五公主接回来之事,宫里头才闹出那么些不愉快,依照您惯来的作风,自然要等到这些事被人淡忘了,您才会重新提要将五公主接回来的事。

    心中虽这样想着,面儿上,墨竹仍劝道:“母女哪有隔夜仇?公主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来,待日子久了,她自然就能够体会您的一片良苦用心了。”

    周贵妃扶额头疼道:“哎,但愿如此。”

    想到近些日子以来,二皇子对她也是不冷不热,渐渐不怎么听她的话了,周贵妃的脸色变得更为阴郁。

    “那些离间我母子感情的小人,本宫必饶不了她们!”

    周贵妃话语中的小人,自然包括了惠嫔、庄嫔、许皇后和瑞小仪。

    哪怕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许皇后和瑞小仪与此事有关,周贵妃仍把这两人给记恨上了。

    若是宝络在这儿,定要嗤笑一番。

    周贵妃果然还是这性子,出了什么事,都是别人的不是,就她一个无辜。

    只是,周贵妃大概不会明白,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测的东西。她想要像玩弄权…谋一样,把人的心也玩弄于股掌之上,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宝络,这是父皇给你带回来的灯笼,你看看,喜欢吗?”

    今年的元宵节,昭德帝兴致颇好,竟带着人微服出宫,与民同乐去了。

    昭德帝原是想带着宝络一道出去透透气的,可惜,宝络夜间吹了点儿凉风,第二日起来又是头重脚轻,说话时都带着浓浓的鼻音,这灯会,自然也就去不得了。

    昭德帝眼见着自家宝贝闺女都快要哭鼻子了,便向她允诺,会把灯会上所见到的场景画下来,还会为她带回灯会上最漂亮的一盏灯,宝络的情绪这才好转了些。

    此时,宝络正仔细打量着昭德帝手里头提着的那盏灯笼。

    那的确是一盏做工精致的灯笼,那灯笼有六个面,每一面上,都有一位惟妙惟肖的美人,让人见了便不舍得挪开目光。

    “这盏琉璃美人灯就赠予朕美丽聪慧的小公主了。”昭德帝笑眯眯地将琉璃美人灯塞入了宝络的手中。

    一旁的近侍上前对宝络解释道:“公主,这盏灯,是皇上亲自下场为您赢来的呢。那些读书人在这种节日中,就喜欢猜灯谜,可饶是他们自诩学富五车,也没猜过皇上呢。”

    昭德帝在一旁笑而不语。

    宝络颇为崇拜地看向昭德帝:“父皇好厉害!既然这盏琉璃美人灯是父皇为儿臣赢来的,儿臣就更要珍惜了,儿臣这就命人把灯挂在儿臣的房间里。”

    昭德帝虽听惯了周围人的阿谀奉承,但面对自家闺女崇拜的眼神,还是十分受用的。

    “不过,父皇啊,您可别以为有了这盏琉璃美人灯,儿臣就忘了您还欠儿臣一副画了。您出宫前可是说过的,您会代替儿臣把宫外的热闹情景全都看到,然后再画下来给儿臣看您可不许耍赖。”

    昭德帝指着宝络对身边儿的梁公公笑骂道:“瞧瞧她,最是个精明的,生怕朕亏欠了她的东西呢。罢了罢了,朕还是赶紧回去赶工吧,省得画卷送晚了,又要挨她一通说。”

    梁公公亦笑道:“公主与皇上的感情真好。”

    出了凤仪宫,昭德帝面上的笑容还没有卸下来。宝络这孩子,着实可人疼,哪怕长大了,也还像小时候一样,与他撒娇呢。

    只是,一想到昨日留宿长春宫时见到的场景,昭德帝面上的笑容就淡了下来。

    “你说,同样是体弱多病,怎么宝络就这么招人喜欢,涵儿却是那样一副阴沉沉的样子呢?”

    整天对着那样一张病恹恹、没精打采的脸,饶是昭德帝从前再喜爱姬清涵,如今这份喜爱之情也淡了。

    最近长春宫的氛围有多不好,连昭德帝都感觉到了。

    昭德帝下了朝,入后宫,本就是为了放松放松。去了长春宫,倒反而不自在,他便去得越来越少。与之相应的是,昭德帝去上书房的次数开始变多了。七皇子聪慧灵秀,如今在功课上又颇为用功,每回都能得到昭德帝的赞扬。

    众人见状,便知周贵妃虽然是真的不如以前得宠了,但七皇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得昭德帝的看重。一时之间,众人心中不免对周贵妃又是羡慕又是嫉妒:“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如今,什么也不必做,就可以母凭子贵了。”

    这消息传到周贵妃耳中,周贵妃心里头虽有些不痛快,到底松了口气。

    虽然五公主如今已经失宠了,二皇子最近也失了昭德帝的欢心,但只要昭德帝还看重七皇子,一切就还没有发展到最差的地步。

    此时,梁公公听了昭德帝的话,垂眸道:“奴才不知,许是因人而异吧。”

    “因人而异?你说得倒也没错,宝络素来比旁人讨喜些,至于涵儿”昭德帝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宝络最近小日子过得颇为悠闲,养养病,吃吃许皇后亲自下厨做的滋补汤羹,与进宫来陪她说话的蓝初妍聊聊天,陪着久久小狗狗玩一玩,茶余饭后再听听周贵妃最近是如何倒霉。

    真是没有比这更美好的生活了。

    只可惜,在宫里头,这样的生活,注定不会持久。

    开春的时候,从边关来了一封八百里加急,顿时让前朝和后宫的氛围都紧张了起来。

    年关刚过,北戎人就兴兵来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了北边的三座城池,守将谢将军亦被暗杀。北方驻军一时群龙无首,慌乱了起来。

    北戎人趁此机会,又夺了大夏两座城池。如今,五座城池在手,其中两座还是要塞,北戎人自觉有了与大夏决一胜负的底气。

    北戎首领一时嚣张狂妄了起来,对昭德帝遥遥叫嚣,除非昭德帝遣公主和亲,并陪嫁一大批的钱财和物资,否则,绝不退兵。

    朝堂上的主战派和主和派已经吵得不可开交。

    主战派说:“边陲小国也敢冒犯我大夏,若不狠狠将其打趴、打服,我大夏泱泱大国的颜面何存?其余小国也效仿北戎,又该如何?”

    主和派说:“我大夏乃礼仪之邦,不可像北戎人那样蛮横无理。北戎人犯糊涂,我们可不能跟着他们一起犯糊涂,当以礼仪教化之一旦开战,必然劳民伤财,边关的那些百姓也都是皇上的子民,皇上于心何忍?”

    是战还是和,这是前朝最关心的话题。

    后宫最关心的则是,如果昭德帝究竟会不会派公主去北戎和亲。如果他最终决定派公主和亲,那么,去的会是哪位公主?

    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均已出嫁,这事儿自然跟她们没关系。宫里头如今适合和亲的,就只剩下了已经及笄的五公主,年方十三的六公主与年方十二的七公主。

    五公主在年龄上倒是颇为合适,只是,最近五公主一直病恹恹的,怕是离不得皇宫。六公主和七公主年纪虽小了点儿,婚期定在两三年后,倒也刚刚好。

    考虑到三位公主的得宠程度,若是真要派公主和亲,恐怕到时候去的会是最不受宠的六公主姬常乐吧?

第 53 章() 
宫人们的风言风语很快就传到了六公主姬常乐处。

    自打北戎提出和亲的提议起;六公主心中便一直惴惴不安。

    姬常乐出身低微、性格怯懦;没有过人的天资和容貌;也没有圣宠。这些年来;她在这宫里头;就像个透明人一样。

    五公主姬清涵欺负她时;她不敢吭声;三公主姬茗墨使唤她时;她也不敢说“不”;在面对昭德帝的宝贝疙瘩七公主姬宝络时,她更是恭顺异常。

    姬常乐这么谨小慎微地活着,日复一日地忍耐着;不过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离开这令人窒息的皇宫,过自在些的日子罢了。

    别的事情,姬常乐都可以忍;都可以让;唯独这件事情,她绝不愿意接受。若是她真的被送去北戎和亲;她的一辈子就毁了!且不说北戎气候恶劣、土地贫瘠荒凉、民风彪悍;这一代的北戎王室骁勇好战、野心勃勃;若是她真的嫁去了北戎;日后北戎和大夏相安无事还好;一旦双方开战;她立刻就会沦为弃子!

    姬常乐咬着下唇,心中恶狠狠地想,凭什么!凭什么;往日里有好处时;都是别人在得,遇到倒霉事儿了,就第一个想起她来?姬宝络和姬清涵是父皇的女儿,难不成她就是捡来的么?

    心中存着事儿的姬常乐脚下一个不留神,险些一头栽倒在地上,幸而身边的宫女扶了她一把,否则,她现在怕是要遭罪了。

    姬常乐才刚踏进母亲梁顺仪所居住的院落,就见梁顺仪扑上来,拉着她呜呜直哭:“我苦命的儿啊,你怎么就这么命苦!我听说,皇上已经在考虑和亲之事了那北戎人茹毛饮血,野蛮粗暴,你一个娇滴滴的公主去了北戎,哪里有活路啊!”

    这个由宫女晋升而来、从来都胆小懦弱的女人哭得十分伤心,仿佛即将与一手养大的女儿生离死别。

    姬常乐心中虽不好过,但与梁顺仪母女感情素来极好,见不得梁顺仪为自己的事如此操心,便安慰梁顺仪:“母妃别急,这事儿到底还不确定呢。而且,就算真要和亲,也不一定会是我去——从宗室或是普通官家中挑选女子,封为公主,送去边关和亲的先例也是有的。”

    梁顺仪压根儿就不相信姬常乐的这些话,哭得更伤心了:“可这次的情况不一样啊。那北戎人来势汹汹,连北方驻军都抵挡不住他们,那北戎王已经提出了要求,若想要他们退兵,必要奉上真正的皇室公主,宗室旁支的女孩儿或是普通官家的女孩儿,哪怕得了公主的封号,人家也是不认的!”

    “真正的皇家公主真正的皇家公主就只有五公主,七公主和你。周贵妃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去和亲的,许皇后和太子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七公主去和亲,只有咱们娘儿俩,在宫中孤苦伶仃,没个依靠”梁顺仪越想越伤心:“都是皇上的孩子,凭什么我的女儿就活该送去被人糟蹋?我虽是个不中用的,可你是真正的金枝玉叶啊!”

    姬常乐闻言,惨然一笑:“金枝玉叶?这宫里头,有谁真正把我当金枝玉叶了?没事时,我是其他姐妹们的跟班,有事时,便推我出来顶缸。我虽名义上是个公主,可在后宫那些娘娘们的眼里,怕是连个奴婢都不如。”

    “什么奴婢不奴婢的?你是金尊玉贵的公主,怎么能与奴婢相提并论?你若再说这些话,就是在剜母妃的心窝子。”梁顺仪捂住了姬常乐的嘴。许是平日里被人讥讽奴婢讥讽得多了,她最是听不得奴婢这二字,尤其是从闺女口中说出的这二字。

    姬常乐摇了摇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无论如何,我是绝对不会去和亲的。”

    梁顺仪直觉有事情要发生,颤声问道:“你你准备做什么?”

    “母妃,你说,我要是躺在床上,昏迷不醒了,父皇还能派我去和亲吗?北戎会接受这样一位和亲公主吗?”姬常乐盯着脚下高高的台阶,眼中闪现出一抹决绝。

    北戎那边才传来意图与大夏和亲没几日,六公主姬常乐便因受惊过度、神色恍惚,滚下了台阶。

    听说,六公主这一次伤得极重,虽然艰难地保住了性命,但若是不将养个三年五载的,身上的伤便好不起来。即便好了,她身上也有很大可能性要留疤。

    宫里头有的人赞六公主聪明,她这么一摔,即便昭德帝真有送公主去北戎和亲的意图,也不会选择六公主了。皮肉虽受了点儿苦,却换来了下半辈子的安生,这笔买卖,还是值当的。

    还有人则觉得,六公主为了不去和亲,也真真是不要命了。在那么高的台阶上,也敢“失足”,她就不怕出什么意外吗?这举动看似聪明,实则愚蠢至极。且不说这一摔会不会给六公主留下什么后遗症,单单说这件事本身吧,北戎那边儿才传来要结亲的意图,六公主立马就出了意外,昭德帝难道还能想不到这是为什么?

    就算六公主最终真的如愿留在了皇宫里,只怕,日后也要被昭德帝厌弃了。

    长春宫中,周贵妃和墨竹主仆听到这个消息,倒是颇为满意。

    “还是主子英明,先是派人去告知了六公主北戎王欲迎娶大夏公主的消息,又派人到梁顺仪耳边,对梁顺仪说了北戎王的可怕,将梁顺仪吓得够呛否则,这对母女,只怕还不能这么快就下定决心呢。”

    自个儿从楼梯上摔下去,到底也是一种搏命。若不是被逼到无路可走了,六公主又怎么会选择这样一条路?

    “没了六公主,最佳的和亲人选,便只剩下我们家公主和长寿公主了。”

    周贵妃唇畔划过一缕叹息,她看着自己手指上的丹蔻,道:“本宫倒是想为国分忧,为皇上分忧,可涵儿最近脾性越发阴晴不定,整日里疯疯癫癫的,她这样子,如何能承担和亲的重任?若真让她嫁去了北戎,还不知究竟是结亲还是结仇呢。”

    “主子说的是,如此一来,就只好劳烦长寿公主了。长寿公主素来聪慧过人,连皇上也赞不绝口,定能完成和亲的重任。况且,她又是当今太子的胞妹,身份贵重,由她出面和亲,方才能显出我大夏对两国邦交的看重。”

    墨竹看了周贵妃一眼,主仆二人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

    很快,这番话就传到了昭德帝的耳中。

    这几日,因着北戎来犯之事,昭德帝很是焦头烂额,心情自然说不上好。

    他原本也在考虑着,究竟是拒绝北戎的提议,与之血战到底,还是立即与北戎议和的。

    北戎这一场突击战实在打得大夏猝不及防,己方因主帅被杀,粮草和兵器又因数座城池被占、物资被夺而变得十分短缺。眼见着大夏的损失越来越大,昭德帝一颗心渐渐从主站派一方,偏向了主和派一方。

    那些主和派说的也有道理,要是再这么打下去,只怕局面就越发不好控制了。倒不如趁着现在,及时止损。

    现在大夏还没有败得太难看,此时讲和,留给大夏的余地也能够大一些。若是真的等到大夏一败涂地了再与北戎讲和,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被一个土地不及大夏十分之一的小国给逼成这样,对于昭德帝来说自然是一项耻…辱。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待日后大夏军队重整旗鼓了,再打过去,好好给北戎人一个教训,也是一样的。

    既然已经开始考虑到和亲的可能性了,和亲的人选自然是首当其冲要考虑的事。

    本来,按照昭德帝的想法,派六公主去和亲,是最合适不过的。这个女儿素来谨小慎微,若由她去和亲,虽不指望她做什么,起码不会出乱子。

    宝络是昭德帝的爱女和福星,自是不能让宝络去和亲的,姬清涵是周贵妃爱女,且眼下病恹恹的,也不适合去和亲,剩下的,自然只有六公主姬常乐。

    可偏偏,姬常乐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滚下了台阶,重伤昏迷,现在还缠绵病榻!

    昭德帝心中对梁顺仪和六公主的不满达到了顶点。可现在,不是发作的时候,解决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昭德帝刚想着要不要让五公主姬清涵去和亲,到了长春宫中后,却看到五公主浑身阴郁,疯疯癫癫的样子,不由大为皱眉。

    周贵妃擦着眼泪把跟墨竹说过的话对昭德帝又重复了一遍:“涵儿作为皇室公主,自出生起便享受着民脂民膏的供养,如今,百姓有难,涵儿自然义不容辞。臣妾虽不舍涵儿远嫁,但更不舍得皇上为难”一番话,端的是大义凛然。

    “只是”周贵妃小心地观察着昭德帝的脸色:“涵儿如今的样子,皇上也看到了,她若是去了北戎,只怕非但不能改善大夏与北戎的关系,还会给皇上添乱北戎人也不会接受这样一个大夏公主作为她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