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病弱长公主-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师先拿出一把刀,放在火上烤了烤。而后,又取出两只碗来,置于蓝承宇和宝络的手下。

    尽管手上早已涂了麻沸散,但当手臂被割开的那一刻,宝络还是感觉到了一股钻心般的疼痛。因为剂量不能用得太大,涂在手臂上的少量麻沸散只能够让她的感观变得迟缓些许,并不能彻底将她的感观屏蔽。

    蛊虫入体,加深了这种疼痛。宝络紧紧地咬着自己的下唇,清晰地感觉到那蛊虫被放入了自己的伤口,在自己的伤口间钻来钻去,她的额头上不由沁出了一层冷汗。

    忽然,耳畔传来了一阵悠远的调子,或快或慢,或舒或缓,错落有致,典雅大气。随着那旋律在耳畔响起,宝络仿佛看到一幅幅辽阔的画面在自己面前展开,风卷狂沙,金戈铁马,对酒纵歌,豪迈激扬。

    此曲正是凉州曲,宝络并不陌生。是以,在蓝承宇哼了一个开头后,宝络很容易便联想到了以上的画面。她从前虽听过凉州曲,却是第一次从凉州曲中听出这样的韵调来。与其说是悲壮,不如说是豁达奔放,那样的氛围,不知不觉便感染了宝络。

    蓝承宇看着宝络,这个时候,他的双眼,还是那么的明亮,仿佛藏着星光。

    他说:“我生平,有两大愿望,其一,便是能够荡平天下,使边关国家再不敢来犯,使我百姓安宁富足。其二,便是得你为妻,与你白头偕老。如今,我又多了一个愿望,便是在边关战火平息之后,能够解甲归田,与你一同去看看我当年征战过的地方,见识一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风情。”

    他说的这些话,实在太令人向往,宝络不知不觉间,便入了神,甚至开始想象起,诗中的语句,究竟蕴含着怎样一种风情。

    因宝络自…幼…体…弱…多…病,从未离开过京城。迄今为止,她去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只是京郊的庄子。许多地方,她都只闻其名,未曾去过。

    若是她这毛病真能治好,日后,她就可以尽情地游山玩水,用自己的脚,来丈量大夏的每一寸国土,去看看,她的先祖,她的丈夫,历代将领们一直守卫着的边关,究竟是何模样。

    这对于宝络而言,是一种无法抵挡的诱…惑。

    就在两人交谈期间,国师已为他们种好了蛊,甚至连伤口,都为他们包扎好了。

    回过神来后,宝络才感觉有些眩晕,到底失了不少血。

    蓝承宇将宝络揽在怀中,双手轻轻地盖在她的眼睛上:“睡吧,睡一觉起来,就好了。”

    “嗯。”躺在蓝承宇的怀抱中,宝络觉得很安心。

    “这一次,多亏了国师了。若不是有国师在,只怕舍妹这次在劫难逃。国师几次出手相救,大恩大德,朕定当铭记于心。”种蛊成功后,得知宝络已脱离了生命危险,日后身子骨会渐渐健壮起来,永嘉帝心中紧绷着的那根弦,终于松了下来。

    一直以来,他最为担心的,就是宝络的身体。

    这次,国师彻底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他又如何能够不感激?

    尽管国师口口声声说,自己现如今只是一介平民百姓,当不起永嘉帝一声“国师”的称谓,但永嘉帝还是对其口称国师,处处以国师之礼待之。

    国师听了这些话,不置可否:“皇上不必感谢草民,草民做这些,原也不是为了皇上。”

    “朕知道,国师对我们母子三人处处照拂,是因为已经故去的外祖父的缘故,可这并不妨碍朕感激国师。日后,国师但有所求,只要是朕能够做到的,朕定然无不应允。”

    “皇上先别忙着感谢草民——皇上真的觉得,为了救自己的妹妹,做什么都是值得的吗?”

    “当然!”永嘉帝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么,接下来,希望皇上不要后悔。”国师淡淡地看了永嘉帝一眼。

    随着他的这句话,不少人鱼贯而出,将永嘉帝团团包围。永嘉帝这才意识到,国师竟是想发动…宫…变。

第 149 章() 
“国师这是何意?”面对这样出乎意料的状况;永嘉帝面上的震惊之色也只有极为短暂的一刻。他的身份让他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必须保持镇定;不能惊慌失措。

    “草民想做什么;皇上不是看见了吗?”国师看起来像个与永嘉帝闲话家常的老朋友;而不像是个处心积虑的野心家。

    “逆贼!皇上对你处处礼遇;你竟敢做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上苍也饶不了你!”

    永嘉帝能够勉强维持冷静,他身边忠心耿耿的宫人们却冷静不了,一个个的开始高声谩骂国师;既是为了闹出大动静来,好吸引禁卫军的注意力,也是为了给永嘉帝出口气。

    可惜;他们的话语才刚落;便有一支支箭羽射向了他们。

    没有一支箭羽是射中要害的,但全都一击毙命。

    方才还在中气十足地骂着国师的太监和宫女们转眼间就了无生息地倒在了地上;伤口处发黑。

    多年前的一幕;与这一幕情形重合在了一起。

    奉先帝皇贵妃之命陷害惠妃;最后自杀身亡的那名宫女;死的时候;就是这般模样。

    尽管那件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但永嘉帝记忆力过人,通过这件事联想到多年前的那一幕,对他来说并不困难。

    永嘉帝看向国师的目光有些难看:“见血封喉!原来;这些年一直蛰伏于云贵之地的神秘势力;幕后主使者就是你!”

    “不错,正是草民。”

    一直以来,国师在永嘉帝的心目中都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虽然他很有本事,且有能力去争权夺势,但他早早便退出了漩涡中心,独自一人过悠闲的日子。宝络几次三番性命垂危,都是国师出手相助,若不是有他在,只怕宝络早就夭折了。

    国师曾经是永嘉帝十分感激和仰慕的一个人物,然而,现实却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

    永嘉帝查探了那么久都查不出的,与先朝太后、皇贵妃甚至云南王都有所往来的一个神秘势力的幕后主使者,竟然就是国师!这件事,大大颠覆了永嘉帝的认知。

    尽管事情的真相对于永嘉帝来说难以接受,但细细分析这件事的始末,就会发现,这个答案并不让人意外。

    那幕后之人若不是常年出入宫廷,如何能与先朝太后与皇贵妃都建立联系,且还让太后与皇贵妃对其如此信服,一度将希望都压在他的身上?那人若是没有本事,又如何能够挑动云南王…谋…反,最后云南王被连根拔起的时候,他还能够隐藏好自己的真实身份,全身而退?他甚至还与先朝…摄…政…王藕断丝连

    可惜了,太后也好,皇贵妃也好,云南王也好,都只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用得着时便用着,用不着了就一把丢开。

    国师有能耐将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物玩弄于鼓掌之间,永嘉帝今日被他摆了一道,也不算太冤。

    “你答应入宫为妹妹医治,是否就是为了这一刻?打从一开始,你回京之事,就是一个阴谋吧!”一旦接受了这个现实之后,很多事情,便都能够说得通了。

    从前无论先帝与永嘉帝多少次邀国师入京,国师都断然拒绝,这一次,却是没有经过多少挣扎,就答应了。

    国师入宫为宝络医治期间,宝络的病情,占据了永嘉帝与许太后太多的关注力,国师便趁此机会与自己原先在宫中留下的旧人、废太后与废皇贵妃留下的旧人联系上,暗暗图谋着不可告人之事。

    永嘉帝唯一想不通的是,国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难不成想要从龙之功吗?

    若是想要从龙之功,当初他对先帝便已有了从龙之功,若是那会儿他没有隐退,必然会是个权倾朝野的人物,又何必绕那么个大圈子,在永嘉帝上位之后,再来发动这什劳子政…变?

    先帝留下的几个皇子,没有人与国师亲近。国师就算将永嘉帝赶下了台,将他们中的一位扶持到皇位上,又有什么好处呢?便宜的只是这些皇子本人和他们的外家。

    永嘉帝发现,他是真的看不懂国师了。

    “草民是真心想要治好公主的,不过,这与草民今日的所作所为,并不冲突。皇上会如此紧张公主,说到底,不也是因为公主能够为您挡灾吗?身边有个替死鬼,总是让人更放心一些,无论是对您来说,还是对先帝来说。”国师说着,摇了摇头:“皇室啊,就是这样虚伪而肮脏的存在。”

    “”若不是知道国师不可能是皇族中人,永嘉帝险些都要以为国师是受到过迫害的皇族成员,因为心中的恨意,而下定决心要报复整个皇族了。

    “你到底是什么人?”永嘉帝终是忍不住问道。

    “什么人?太后娘娘最清楚不过,毕竟,当初就是她的父亲,救了在塞外生命垂危的我。我的父亲,同时也是先帝的父亲,风流多情,在塞外留下了一对双生子,正是我与哥哥摄…政…王。”

    “因为没有父亲,我和哥哥的日子很是难过,但一开始也不至于过不下去。直到后来,大夏与西凉开战,我和哥哥因为身上有一半大夏皇帝的血统,在西凉的日子越发难过。终于在十二岁上的一年,因为一场意外,而不得不分开,后来,我度过了人生中最为狼狈的一段日子”

    “若不是彼时驻守西凉的太后娘娘之父相助,我必定要撑不下去了多么讽刺,在西凉人处处排挤我的时候,救了我的,却是大夏人。我下定决心,要报答太后娘娘的父亲,所以,后来跟着他回了京城”

    仔细想想,若是那时候国师没有随着许太后之父去到大夏之都,兴许就不会发生后面的那一连串事情了。兴许,国师的人生,将与现在截然不同。有时候,一念之差带来的影响,真的远远出乎了人们的意料。

    “然后呢?”永嘉帝不得不承认,他已经被这个故事给勾起了兴趣。

    “然后,我就看到了彼时受尽苦头,想方设法认祖归宗的双胞胎哥哥。他提议让我将自己的真实来历告知我们的生父,也就是当时的皇帝,但被我给拒绝了。”

第 150 章() 
国师与他的双胞胎哥哥摄政王;其实是很有几分感情的;毕竟他们一起长大;曾经共患难。

    然而;再深的感情;也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

    因着早年的经历;摄…政…王变得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往上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掌握自己的命运。作为外族女所出的私生子;摄政王原是很难认祖归宗的,但他偏偏办到了,在这过程中;他用了什么手腕;实在让人不得而知。

    后来,国师才知道;摄…政…王能让永嘉帝的祖父力排众议;公开给他一个身份;是因为他能为自己的父亲承灾。彼时发生了几件意外;永嘉帝的祖父都是靠着摄政王;才转危为安的;自然对摄政王这承灾的能力深信不疑。

    摄政王到底是他的亲儿子,虽说认了这个儿子,对永嘉帝的祖父来说有些丢脸;但是脸面再怎么也比不上自己的性命啊!有了这样一张保命符;永嘉帝的祖父自然是想要将其名正言顺地时时带在身边的。

    于是,摄政王就成了永嘉帝的祖父晚期最为宠爱的儿子。凭着皇帝对他的信任,迅速的发展起属于自己的势力来。

    若是摄政王不去谋求那把位子,兴许还能得一世荣华,可偏偏,他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很有居安思危的想法,一心一意想要往上爬,觉得只有自己做了皇帝,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才能够不再看人脸色。

    国师为人十分聪慧,跟着钦天监学习占卜之术,很快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因着算得一手好卦,迅速入了皇帝的眼。国师的到来,对摄政王来说既是意外,也是惊喜。作为最亲近的兄弟,摄政王自然希望国师能够入自己的麾下,助自己夺位。

    可惜,国师的想法与摄政王不同。皇帝诸子夺嫡的局势已经持续了多年,摄政王虽说凭着皇帝对他的偏爱,而在短短时间内发展出一批势力来,但到底根基薄弱,比不得那些母族势力强大,在朝堂上经营多年的皇子。国师认为,摄政王这是在走一条不归之路。

    兄弟之间还没享受到久违重逢的喜悦之情,便因为这件事,闹得极不痛快。

    “那时候,我的兄长一心想着皇位,跟着了魔似的,我怎么劝,他什么也听不进去。可夺嫡哪是凭着皇帝的些许偏宠就能成事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兄长却什么都没有。我知道兄长是为了掌控住自己的命运,想让他和我过上好日子,才去争取那个位置的,可这条路,打从一开始,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条不归路。”

    “我劝了兄长许多次,非但没能说动兄长,兄长反而觉得我不理解他,与我生分了。可他毕竟是我的兄长,我又岂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去送死,而无动于衷?”

    国师眼见着不能劝摄政王回心转意,索性投入了彼时大皇子的麾下。

    他这自然不是凭着一腔意气做出的决定,而是经过多方权衡的。大皇子虽说只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宫人所出,但到底占着长子的名头,且本人也是个有手段、有能耐的,将来未必不可以荣登九五。

    彼时,中宫皇后的嫡子去世,皇后在沉痛之余,决定全力支持曾经救过自己儿子性命的大皇子,这无形之中,增强了大皇子夺得皇位的希望。

    当然,国师选择支持大皇子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因为这个。

    他选择支持大皇子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为了报恩。彼时的大皇子妃,如今的许太后,正是他恩人之女。其二,他觉得摄政王一意孤行,必不能长久,他想为摄政王留一条后路。

    “那时候,我只想着,日后无论是谁上了位,怕是都不会放过我的兄长。我若是对大皇子有从龙之功,日后,待大皇子荣登九五,我说几句话,大皇子兴许还能听。可谁知,兄长因此而认定我背叛了他,对我十分痛恨,竟几次打压陷害我。”

    “我那时也是年轻气盛,见兄长一副要与我恩断义绝的模样,便绝了将我心中的真实想法告知他的心思,处处与他争锋相对,看着他失利的模样,觉得才算是出了口气。”

    经此一役,本就摇摇欲坠的兄弟情分,自然被磨灭了不少。

    “若是那个时候,我能与兄长开诚布公的聊一聊,兴许我们不至于走到恩断义绝的那一步。后来,我涉及害死了兄长的得力属下,兄长也设计害死了大皇子的人并企图嫁祸于我,我们终是走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我一直以为,就算是这样,我也会理解他,不会恨他,可”国师说到这里,摇了摇头,双目微红,显然,这件事对他造成了很深远的影响:“大皇子殿下,也就是先帝,觉察到我对兄长处处手下留情,便设计了一件事,来挑拨我们的关系,他让我的兄长认为,我可以为他承灾,而我的兄长,竟然也相信了!”

    国师和摄政王虽是一对双生子,但长得并不想像,且摄政王早早就入了京,国师是后头才被大皇子妃许氏之父带回京的,没有人想象得到,他们竟然是血脉相连的嫡亲兄弟。

    也没有人想到,昔日亲密无间的一对孪生兄弟,竟会沦落到今日这种地步,甚至开始算计起对方的命来。

    有一术士为摄政王算出,摄政王将有一劫难,摄政王便盘算着要让自己昔日的弟弟,如今的敌人为自己挡灾。这件事当然是大皇子设计的,后来,大皇子还特地命人透露给国师知道。

    自此之后,国师才是真正的与摄政王断了所有的兄弟情义。

    “毋庸置疑,有了当时中宫皇后的支持,又有我这个新晋颇受信任的人在皇帝面前为大皇子说好话,大皇子最终打败其他的竞争对手,登上了皇位。可皇帝临终时老迈昏聩,竟被我的兄长说动,封他为摄政王,协助新皇执掌朝政。在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的兄长,是彻底没救了。大皇子就算再怎么宽厚,也不会轻易放过与自己争过皇位的人,更何况,大皇子并不是一个宽厚慈和之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我的兄长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取新皇而代之。”

    “大皇子刚登基时,与他争过皇位的兄弟们便开始联手反对他,想要将他拉下马。我的兄长趁着这个机会,做了不少事,给大皇子殿下增添了很多麻烦。头些年,大皇子殿下一直没空去管他的事,直到大皇子殿下将他的兄弟们全部都处置好了,才有功夫去管我的兄长。”

    “我原以为,我的兄长,大不了就是一死。可我低估了大皇子对我兄长的恨意,我没有想到,我的兄长,最后竟然会死得那样惨我的兄长曾为皇帝挡过灾,一次伤在肩上,一次伤在胸口,一次伤在左大腿。大皇子殿下竟说,既是为父皇挡灾,当有些诚意才好。他将我兄长伤过的那些地方伤口重新挑开,命人寻了蚂蚁来往里头灌我的兄长,最后走的时候,已经没个人样了”

    “纵使他再不好,他也是我的兄长。我可以忍受有人取他性命,却不能容忍有人如此折辱于他从我兄长死去的那一刻起,我就对这个肮脏的皇室彻底绝望了。父不父,兄不兄,子不子,为了打到目的,皇室中人可以用尽一切手段。”

    “所以,从那时候起,你就开始筹划着要颠覆皇室?”一直沉默地做着倾听者的永嘉帝忽然开口,眼神锐利。

第 151 章() 
“颠覆?”国师突然纵声大笑:“皇上也太看得起草民了。草民只不过是想要让某些肮脏的人们付出应有的代价罢了。”

    “若真是这样;在先帝去世的那一刻;你的仇应该都报完了吧?如果我没有猜错;先帝最终死于废太后之手;也有你的手笔在里面。你虽未出面;先帝和废太后却一直在你的算计之中。”永嘉帝冷静地道:“可你在先帝去世之后;并没有收手;可见你想要报复的对象,并不只是先帝这些与你有过恩怨的人,而是整个皇室。”

    “皇上这样说;倒也没错,草民就是看不惯皇室中人惺惺作态的嘴脸。您一直表现出一副与长寿长公主兄妹情深的模样,草民倒想看看;这兄妹情深;究竟价值几许。若是有朝一日,需要用公主的命来换取皇上的安危;皇上会怎么做;像您的先祖一样;毫不犹豫地拿至亲之人来挡灾吗?”

    说这话时;国师的面色十分平静;看不出一点儿疯狂的迹象来;就像是在寻求一个一直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的答案一样。

    “朕登上这位置,就是为了用手中的权势保护住至亲之人,朕永远不会用至亲之人的性命;来换取自己的权势或是安康。”永嘉帝说这话时;没有半分犹豫:“当然,即便朕这么说,国师也不会相信吧?”

    国师定定地看着永嘉帝,似是要透过他这层皮囊,看清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一般:“皇上果真是这么想的?”

    “这次,为了救治公主,皇上引狼入室,让自己落入如此被动的境地,难道心里头就真的没有一星半点儿的怨怼?”

    “若是朕早知道国师的来历这样曲折,朕定会有所防备。但既然只有国师能够救朕的妹妹,哪怕知道国师是个危险的人物,朕也绝不会放过妹妹的一线生机。”

    从永嘉帝的眼中,国师看不到一丝一毫的隐瞒和犹豫。永嘉帝的意志是这样的坚定,说出的话语是这样的果决,由不得人不信。

    国师心中微微一动,却还是道:“皇上以为这样说,草民就会放过您吗?”

    “不,朕从来不认为参与过夺嫡的人会是什么良善之辈。朕只希望,国师心中若是对皇室有什么怨恨,尽管冲着朕来,不要伤了朕的母后、妻子和妹妹。母后如今又上了年纪,虽说素日里看着身子还算是健朗,但怕是受不住这等惊吓;皇后亦是个柔弱的女流之辈,且身边儿又有稚子在,还请国师高抬贵手;妹妹和妹夫才刚死里逃生,在医治妹妹这件事上,国师是出了大力气的,国师应该也不想看着自己的努力白费吧?”

    “皇上放心,便是看在太后娘娘的父亲对草民有恩的份上,草民也不会去伤害太后娘娘。只是,草民实在没有想到,居然会从您这里得到这样一个答案,不得不说,草民很是意外。”

    此时,许太后正守在宝络和蓝承宇的身边。

    方才种蛊时,许太后因体力不支,暂时去偏殿小憩,不料等得到种蛊成功的消息出来,宫殿已经被国师派人给围了。

    没过多久,宝络和蓝承宇双双醒来,得到这个消息,十分自责:“若不是为了替我治病,皇兄也不会就这么轻易地放国师进宫来,引狼入室。”

    “不是你的错,你别自责。就算咱们一早就知道国师心怀不轨,但凡有一丝能够救你的希望,咱们也不吝于与虎谋皮。”许太后摸了摸宝络的脸,见宝络种完蛊后起来,面色竟比往日红润不少,眼含欣慰之色:“你这身子骨,一直是你皇兄和哀家的心病,苍天保佑,如今可算是好起来了。”

    “母后,您不担心皇兄的安危吗?国师他只怕是预谋已久。”宝络忧心忡忡道。

    她虽不知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但单单从国师远离京城十几年还能够突然发难,便能够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