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十年代的麻辣军嫂-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芸榴一边清盘子一边肉疼的说:“四只鸭子,煲汤的就算了,其他你都单烧,不知道合些土豆在里面?以后可不能这么霍霍东西了。”看着鸭子不小,结果每个桌子上就那么一碟子,看上去很诱人的盐水鸭和卤鸭石芸榴没舍得伸筷子,一眨眼碟子里连点汤汁都没剩,哪怕说的再好吃她也是不得而知。
沈喜梅笑笑:“新的不去旧的不来!现在鸭棚空了,正好可以孵点小鸡小鸭,数量不用控制,你看这两年大队上也没人管了,肖华家、林嫂子家就养了不少,一点事都没有。”
沈喜梅见石芸榴若有所思的样子,知道她是听进去了就没有再说什么。反正她知道以后都不会有人管这些,特别是两年后分开单干,队上都鼓励多样化产业,可惜大伙一门心思在自家分得的田地上,恨不得整天窝在地里,副产业什么的根本没人上心。
状元屯分成七个生产队,和镇上、县里隔河相望,面积很大,人均田地有一两亩多,各人自家分得的土地都忙不过来,没有人将心思动到后面的荒山上,就这么一直慌着几十年,『政府』倒是想将这一片规划成园艺树木种植基地,不过一直没有落实下来。
这么放着也是浪费,那边荒山虽然不适合种粮食,但是种些果树或是养鸡鸭鹅倒是绝佳的场所,沈喜梅心里又打起别的算盘。
可惜没有资金,一时泄气一时又打气要挣钱。
母女两想着各自的心思,没注意到张丰年已经在门口磨蹭了好半天。
石芸榴对这个大女婿也不是那么看不上,毕竟张丰年对沈喜桃还算不错,不像农村有些男人好吃懒做还动不动打老婆孩子。
经过几次落榜,去年张丰年也彻底歇了考大学的心思,开始和沈喜桃一起上工挣工分,就是身体不够强壮,挣的工分也就和怀孕的沈喜桃不相上下。
张丰年支支吾吾半天石芸榴才听懂,对方在问有没有剩的菜和饭,他送点回去给张寡『妇』。
石芸榴有些无力,这是她最不喜欢的一点,但是她总不能批评人家做儿子的孝顺自己的娘,何况张丰年动不动挂在耳边,他十八岁差点病死,要不是他娘……
可是可是张寡『妇』那人,那人……一言难尽!
看着盆里还剩的汤汤水水,石芸榴脸上维持着勉强的笑:“你这孩子也不早说,早知道就留点,现在就剩这些了……都这点了,你妈还没吃饭?”怕是一直等着。
石芸榴才不想说本来留了点,打算送到医院去的。她宁愿给刘家人吃也不想拿去讨好张寡『妇』,吃了她的东西一点都不记她的好,要是能记那么一丁点好,对喜桃好点,就是不说她也会在开饭前给她留大鱼大肉。可你母慈子孝却一天到晚磋磨儿媳『妇』算什么事?
沈喜梅低着头,眼睛滴溜溜转:“我来给张大娘装一份吧,妈你带我姐夫出去说说我姐在家过满月的事。”
石芸榴虽然担心沈喜梅心实,将送医院去的菜分一些出来跟张寡『妇』,但是想沈喜桃在家多住一段时间的确要好好同张丰年说道说道,算了,给她装就装吧。
而沈喜梅看着二人走出去,眼里含着狡黠的笑意,中午烧得麻辣小龙虾多,但是经不住筷子也多,现在盆里剩了不少龙虾——的脚,都是大钳子,里面的肉鲜嫩多汁,但是吃起来太过费事,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直接将硬壳咬破,可是那样容易伤到嘴的!
沈喜梅将个大颜『色』正的钳子挑出来,放在一个干净的碗里,淋上红彤彤的辣椒油,再浇上一些汤汁,看上去诱人极了!
然后『毛』血旺里面还剩了些猪肺,毕竟一整付猪肺,四五斤呢,都烧了,而猪肚和鸭血什么的都吃干净了,同样将大块的捞出来浇上辣椒油,川味的辣椒油可真是好东西,又香又辣,吃不得辣的人是又爱又恨。她总共也就从国宾饭店拿了一小瓶回来,之前烧菜用了三分之一这会至少下去一半,剩下得留着以后慢慢用了。
随后,沈喜梅又将视线瞄到剩的最多的菜:肉烧豆角上,都是肥肉,瘦肉做肉末茄子了。
这年头人更喜欢吃肥肉,但是中午菜本就荤,这大块的肥肉在大夏天基本没人动,沈喜梅大方的夹了七八块进去。
辣的受不了就得喝凉水,这肥油油的肉在肚子里用凉水一冲肯定很酸爽!……
“姐夫,回头让我大娘热热再吃,别吃坏肚子了。不知道大娘能不能吃辣,你知道,中午就剩的那两个菜都有些辣,大娘要是不能吃辣就少吃点……”
张丰年自然知道两道大菜有些辣,不过味道是真的好,他也吃了不少。
张丰年高兴的端着扣上的大碗走了,临了说让喜桃在娘家多住些时日,过满月本就该住上一个月的!
第24章()
沈喜梅到房里看过沈喜桃母子三个,再三交代沈喜桃安心在家里住着,就睡她房里,然后提着一菜篮子饭菜,和沈来福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往镇上去了。
经过国宾饭店,沈来福欲言又止,最终丢下一句:“我先去医院看看,待会来找你。”
而接待沈喜梅的只有一个江泽,江鸳并不在饭店里。
“我妈以为你得等傍晚天凉快了才过来。还好你早了一点,我刚吃完饭,一会也要回家呢。你吃中饭了吗?我去打电话同我妈说一声……”
最终沈喜梅没有等到江鸳说要过来,而是让江泽带着她去了江家的院子。
好在沈喜梅记得让前台留个话给沈来福,沈来福在饭店里等到沈喜梅们回来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客人陆续到饭店里吃饭,宽阔的厅堂里几十张桌子已经坐了七分满。
看着饭店的生意那么红火,而东南方的四个窗口基本已经收拾妥当,弄得简洁明亮,对着饭店大厅也开了橱窗,估计到时候生意不会差到哪里去,想到这里沈来福怎能不心痒难耐?
可是一想到八百块每月的承包费,立刻像一盆冷水浇上心头,什么念头都扑灭了。
可是,可是江老板说的是什么?
“头俩个月算试营业,承包费暂时不交,两个月后盈利了再签正式合同。
两个月后结算若是出现亏损,双方均可以终止承包合约,喜妹在饭店工作,头两年没有工资,算是抵那两个月的承包费。”
这意思是再怎么亏损也不会让一家子倾家『荡』产去卖血赔偿是吧?!?
“谢谢江老板,我们喜妹会好好干的,我全家都来饭店帮忙,不要工钱!”哪怕是最后落得个喜妹必须来国宾饭店工作抵债也是天大的好事啊,国宾饭店招人门槛可高了,许多人花了不少钱都进不来。
不就是两年时间吗,喜妹才十七不到,等二十结婚,怎样也能挣点钱,关键是以后就是有工作的人了。
江鸳笑笑没吱声,承包费她并不在意,若是最后沈家真出不起,她也不会追着要的。但是这是沈喜梅自己提出来说是权宜之计糊弄她爹的,小姑娘主意一个比一个正,江鸳很乐意陪她胡闹一场看看。
沈家人还真是老实忠厚的淳朴农民,江鸳尽量解释道:“真的不需要。饭店人员充足,我和喜妹也是合作的关系,肯定是奔着双赢的目标去的,没有谁占谁的便宜一说。”
见沈来福还想说什么,沈喜梅忙打断:“家里必须有人挣工分的,哪能个个到饭店来帮忙?再说,刚才江姨说可以给哥哥们安排件能挣钱的活计,这个回去路上我再和你说。我们还有事情没有讨论完,现在你对于我承包窗口没意见了,我们可以讨论后续了?”
沈来福正准备满口打包票,但是毕竟是四十几的人了,开口前又想着有没有陷阱漏洞,真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一时又有些迟疑。
江鸳见了笑着点点头:“我先让厨房准备一桌子菜,我们边吃边聊。喜妹爸爸也可以再想想清楚。”
最终将流程彻底敲定了,沈喜梅承包的窗口订好七月五号周六正式开张,剩下的几天时间事情也不少,江鸳负责安排人出去宣传和准备各样食材、器具,沈喜梅开始到江家院子里试做各『色』小吃,连带着几个厨师学徒,那边有高人指点。
晚上九点多,沈来福同沈喜梅离开饭店去医院接了杨小红和沈来旺,四人两辆自行车骑着往家里走。
沈喜乐在一个小时前生下一个八斤二两的大胖丫头!
虽然折腾了近十二个小时才将孩子生下来,但是她这毕竟是二胎,也算是顺产,前头再鬼哭狼嚎的,生下来了就没事了。看在沈家一家人忙前忙后的份上,加上之前吃人家的嘴短,脸『色』有些不好看的刘婆子也不好抱怨沈喜乐闹腾一年的旧账,倒是忍气吞声的说安排沈喜乐母女在医院住一晚,明天再回来。
回来的一路上沈来福兴奋的想着沈喜梅做生意的前景,沈喜乐的事早丢旮旯角落里去了,根本影响不到他。
到家也就十点钟,沈喜梅简单同沈来福以及三个哥哥说了之前未有提及的好事:
“国宾饭店夏季将推出几种新菜品,其中有一道就是今天中午烧的麻辣小龙虾。
饭店的客源广,加上夏季天热,许多人不耐在家烧饭,在外面吃的多,麻辣小龙虾作为大排档还卖夜场,需要的量预计很大,这个不需要另外找货源,我们状元屯河沟特别多,可以就近取货。
江姨的意思是由国宾饭店出面,找我们的大队公社合作,以公社的名义收购小龙虾。
我向江姨推荐了自家的三个哥哥,江姨答应了。明天你们三个同我一块去镇上,到时候江姨安排人带你们去和公社谈,饭店的采购人员会连同你们能赚取的中间差价一起谈拢。”
私自钓小龙虾卖到饭店里虽然省了中间盘剥,但是肯定是不可取的,一顶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帽子盖下来,谁也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了,私底下偷偷贩卖的肯定还是有的,只要不被告发逮到就是本事。
马克思都说过: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像是投机倒把不管判的多严,总归是有人犯的。
现在是公社要收小龙虾,一切都合法化了,三个哥哥帮忙收购只是算出工,至于这个工分怎么算就不是外人能知道的了。
其实这收益肯定比自己钓龙虾拿去卖挣的多得多,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一个人钓的龙虾量总归在那里。
收购小龙虾三个人也足够了,至于她的一些堂兄弟只有选择钓龙虾了。
沈喜梅将话说完,短时间大家都在消化话里的内容没有发言,但是从他们晶亮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每个人都很兴奋。
“具体怎么收,明天肯定有一个详细的明细,你们照着做就行了。对了,还有鸡蛋,新鲜的土鸡蛋,也要大量收购,这个因为不是公家的,可以不经过公社,直接收购了倒手卖给饭店,明天在公社顶多提一嘴,过了明路,相信不会有人拿这个说事的。”
沈喜桃在一边听了也为弟妹们高兴,想着他们肯定还要接着讨论,没她什么事正准备回房间看孩子,沈喜梅叫住她:“姐,明天你也和我们一块过去。江姨那边说了,可以安排一人进饭店工作,不过不算正式工,先看看情况。”
其实是学徒,新开的小吃窗口工作人员都需要培训,麻辣小龙虾、烧烤、串串香、果汁饮料都不难学,主要是配方和食材,这些有人把控。学徒需要学的是『操』作规范化和流程化,沈喜梅想着先让沈喜桃熟悉下,以其以后用的上。
沈喜桃听了自然很开心,不过想到孩子又迟疑了:“孩子放在家里我『奶』有空带吗?我先和你姐夫商量下。”送回家让婆婆带那不现实,除非现在就能拿到工钱。
“没事,强强乖得很,明天抱着一起,我骑车带你过去,那边有地方给他休息。”她都考虑好了,沈喜桃主要留在江家跟着老爷子,哪怕能学到一层的厨艺也够以后安身立命了。
千载难逢的机会稍纵即逝,也等不得让她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反正她没出月子就开始到生产队挣工分了。
沈家上下虽然很兴奋,但是想着明天都有事,时间也不早了,大家陆续回各自的房里睡觉了。
沈喜桃带着小儿子和沈喜梅一床,大孩子张壮壮跟着姥姥姥爷睡。
回来这些日子,沈喜梅本就睡得不是很踏实,加上许多年没有和人同床过,还真有些不习惯。
但是又怕沈喜桃见了多想,沈喜梅一上床就闭着眼睛装睡,脑子却想着事情:一时想着前生的于雯雯和张红英,一时又想着今生做生意的事,『迷』『迷』糊糊倒是慢慢睡着了。
却混混沌沌进入梦境,梦中很慌『乱』:她在望不到头的芦苇地里奔跑着,仿佛后面有野兽在追赶,四周却无人烟声音;
画面不知何时又变成了她被人抓住头发,摔倒地上,一张面孔出现在眼前,是朱茂华,脸变来变去,成年的、婴儿期的,表情却是相同的狰狞、扭曲,那小孩的脸看着和朱茂华有几分相似却又有些不一样的熟悉感……“
沈喜梅豁的坐起来,一头的汗水,半天回不了神。
沈喜桃也被惊醒了:“怎么了,喜妹?”已近月尾(农历)加上窗口小,外面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沈喜桃坐起来『摸』索着找到沈喜梅,对方还有些轻微的颤抖:“是不是做噩梦了?不怕啊,大姐在这呢,『摸』『摸』『毛』,吓不着……”
沈喜梅慢慢躺回去,轻声说:“我没事的,就梦见被野兽追,我一个劲跑!”这种逃命似的奔跑曾经经常出现在她梦里,有时在废墟里,有时在荒漠,但是都是寂静无声的,很少有人出现在梦境里。
朱茂华出现也不奇怪,毕竟他是恶源,奇怪的是梦中朱茂华和石英杰,两张毫无相关的人,最后脸居然重合了?
白天才见到了石英杰,好似脸面上和石荣华不怎么像,可能是生儿肖母,而她对于雯雯不说仇恨,厌恶肯定是有的,这种情绪很有可能带到孩子身上,所以做恶梦梦到了石英杰?
不过那孩子愤怒的面孔和狰狞的朱茂华倒真有些相似。
第25章()
先前脑子就装了太多事,又加上这么一场无厘头的恶梦,沈喜梅只觉得更混『乱』了。想着明天还有重要的事,只有压着自己先放开这些,目前最主要的说好好睡一觉,醒来再一件件解决这些『乱』七八糟的人和事。
到底起的有些晚了,匆忙收拾好,沈喜梅兄妹五个加上沈来旺骑着三辆自行车风风火火往镇上去,第一次孩子没敢带,石紫燕今天先不上工,在家里带小孩等情况。
到了饭店,简单交代下,国宾饭店的采购兼一位主管带着沈家三兄弟走了,沈喜梅带着沈喜桃骑车到江家大院。
状元屯现在分为七个生产大队,每个生产队都有上百户人家,所以这联合公社也算是掌管着近万人生计的大工社。
在整个镇革委会都是重要成员。
但是这两年政策慢慢变,公社管理上权限和威信比前些年是差了不少。
国宾饭店的主管在公社书记面前也是号人物,何况他身后还站着神秘莫测的江老板。
收购小龙虾对于公社来说本就是百利无害的一件事:小龙虾和鱼可不同,到处打洞,繁殖能力和破坏能力成正比,任其蔓延下去说不得造成灾害。
吃了好!公社还能有笔进账。
在收购价格上,公社领导也听取了饭店的建议:沈家三兄弟按照一『毛』五分一斤的价格收购,然后以两『毛』五分钱一斤的价格卖给饭店。利润公社和沈家三兄弟四六分。
沈家三兄弟得六分一斤的差价,本来公社不同意的,别说六分,就是一二分的差价都是一个肥差,随便拿到哪个大队做人情还能有另外的一笔收入,按他们的想法每人一个月开二十块钱工资就够了。
可是饭店负责人传达的是江老板的意思:国宾饭店只认沈家三兄弟的龙虾。
公社领导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保证这事只会交给沈家三兄弟,若是有其他人贩卖,必须经过公社(要是谁有本事找到买家也是可以的,记得上交一部分利润就行了。)。
饭店采购又分析了一番,从收购到卖出这期间的运送折损、龙虾长时间离水死亡数量都不会小,这些损失不好估计,而这些损失都是沈家三兄弟自己承担的。
公社人也理解,双方都做点让步,沈家三兄弟主动提出让一分利润(其实各占一半是来前饭店领导就同沈家三兄弟商量好的分配),然后都满意了,皆大欢喜。
当天中午,生产劳作结束,各生产队的大喇叭基本上是同时响起了:联合公社干部跑到各生产大队办公区,通过大喇叭亲口宣传收购小龙虾事件。
第七生产队沈家三兄弟顿时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大中午的,许多人顾不上吃饭,纷纷跑到沈家来询问。
大喇叭里面可是说了:一斤龙虾收购价一『毛』五,抵三个鸡蛋了,关键是这龙虾河里塘里多的去了,不需要成本。
沈新华站在门口对着来人一一说明从明天傍晚正式收购,两个前提:活的,红壳十公分大(河里龙虾都是野生放养的,红壳的自然个头大,青壳的要么是小的,要么是软壳病态的),饭店要的肯定是个头大的,再说若是连小的都一网打尽,回头绝种了不就亏大发了。
所以沈新华反复交代,低于十公分长的龙虾现在不收,最好放回河里。(当然十公分只是一个概数,肯定往大的说。)
同时还说了收购鸡蛋的事,不论大小鸡蛋五分钱一个,鸭蛋六分,鹅蛋七分。(卖到饭店里平均下来一个能挣两分钱。夏天气温高,鸡蛋容易放坏,所以这个需要有经验的“专家”检查,必须计算人工成本!)
当天下午,各河沟里就出现不少十来岁的孩子在钓龙虾,而沈家子弟除了去上工的也全部在菜园后面蹲着。
国宾饭店定下每天早上七点左右到饭店交货,所以兄弟三个合计一番决定每天傍晚六点开始收购龙虾,早上六点停止,尽量减少死亡折损。
另外,沈家在后面菜园里开始挖坑,从河里引水进来,沈新华和沈新全坐车到县城割蟒片,买竹筐。到时候收购的龙虾放到竹筐里,竹筐放到有水的坑里,早上直接抬上板车就可以拉走了。
沈新磊去饭店找防损员请教水产品运送、保养的知识。
最终沈新华除了带着八个大竹筐,还买了十来个渔民用的捕获黄鳝的笼子回来,改良一翻,准备放到菜园子后面的河畔,用来抓捕龙虾,晚上放下去,早上起笼,总能有些收获,抵消一部分折损带来的损失。
石家石荣华回到家,黑着脸吃了中饭就上石家两老屋里,他一个大队长,生产队上有他的事,不方便马上去镇上公社了解情况,现在的打算是先打电话催石爱国回来。
石爱国前天回学校拿毕业证去了,走前说是在学校还有事,预计一个月才回来的。
按说公社有这样好康的事,应该找各生产队大队长们商量,最后肯定是看哪个生产队经济能力强(送礼多)给那个队长的家属,怎么不声不响给了沈家?
七个生产队原来是离县城最近的南边一生产队经济条件比较好,但是这些年镇上经济发展迅速,七生产队北边修通了路,在莲花河上架了石拱桥,同镇上离的最近,经济很明显有赶超一队的趋势。
毕竟一队只是离县城比其他队近,但是真数起来离县城也还有二十多里呢,七队就不同了,大人仅靠脚走半小时都能到镇上。
最近公社除了讨论分开单干的事,最主要的是各村通电的大事,平常井水不犯河水的七队和一队这会竞争最激烈。上头给出两种方案悬而未决:要么从一队排到七队,要么从七队排到一队,按照现在的经济形势,这排序预计着两三年的时间差距。
关系着能力和切身利益,谁也不想认输,石荣华最近是卯足了劲儿往公社那里钻,可是截止昨天为止还没有听到收购小龙虾的信息。
按说这事给沈家对于石荣华来说是好事,毕竟大喇叭里明确说了,各生产队的人都可以钓小龙虾,却只准卖到七生产队的沈家这里,一队离收购小龙虾的七队近十里路,想来没有多少人过来卖。
可是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落到石家?就算不是石家也可以是其他人家,为什么会是沈家?
当他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油水吗?沈家一直是贫下中农,他不想看着沈家就这么翻身。
他自己是大队长不好出面,但是他有两个兄弟,石卫国人木讷只会蛮干,但是他们家还有个大学生呢。
石荣华一心想着让石爱国赶紧回来,他好上公社去活动活动将收购小龙虾的肥差接过来,最起码也得分大头,但是石家两老不这么想。
福婆子首先咋呼了:“爱国可是大学生,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