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十年代的麻辣军嫂-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她曾经是花见花开、人见人爱的村花沈家宝一枚,连她『奶』每天被沈喜乐不停洗脑还是很疼爱她,但是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搞不定沈喜桃家那个奇葩婆婆。
“恩,妈,你尽管把姐姐留在家里吧。我从精神上和行动上支持你!”
沈喜梅附在沈母耳边小声保证到:“放心吧,我做生意会挣大钱的,姐先在家里帮忙做做中饭,我出去挣钱,给她开工资。等我挣了大钱,我就带姐姐一起开饭馆!”
石芸榴虽然觉得沈喜梅做生意挣钱不太靠谱,但是还是咬咬牙说:“我拿两百块钱给你做本钱!”这基本上是全家积蓄的一小半了,剩下的怎么也不能动,沈新全年龄到了,该娶媳『妇』;沈新磊明年要高考,虽然说考上的几率不大,但是说不得祖坟冒青烟呢!这些都是花钱的大宗。
手心手背都是肉,儿子女儿一样疼,若是能有法子改善女儿的处境,她怎么也得试一试。
沈喜梅骑车带着石芸榴,先将她送到张家,然后自己一人往荒山里去了。
石芸榴本还不放心她一人去,可见沈喜梅带着自己一路风驰电掣般骑到张家,喘气还非常平稳,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一路可得三四里,就是沈来福带自己也没这么快,她怎么不知道自己的小女儿有这一身蛮力?
沈喜梅狡黠的笑道:“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放心吧,我出不了事。呆会在六队村口等我,我一时就回来带你。”
沈喜梅这次采摘了许多野果子,她也不打算在家做好冰粉,而是直接连袋子装着,同沈来旺一起带到国宾饭店。
两人还特地提早一个小时出发。
哪想江鸳那边动作更快,饭店外面已经连夜施工,东南边玻璃墙面已经拆了一部分,弄成四间店面式的柜台。
国宾饭店的新楼还是两年前重新建的,四层的楼房,占地八百平,这仅仅是楼的占地面积,并不包括饭店前后左右空置的宽广地面,都是饭店的领地。
这样的饭店别说在镇上打眼,就在整个松洲县都是首屈一指的。
自打昨天和沈喜梅聊过后,江鸳就似打了鸡血似得,好不容易有点兴致做点事,自然做就要到最好了。
四间小店面,加起来也不过四十平,充其量是将饭店东南拐角的两面墙加厚些,加上饭店里桌椅摆的稀松,根本不影响饭店原本的格局。
这四间店面全部是作为灶台和柜台用的,算是相当宽敞了。
江鸳的打算是外卖菜品以及夜宵,走下亲民路线,让普通大众也能来国宾饭店消费消费。
卖夜宵可不得大夏天,而夏天早就到了,可不得加紧脚步。
至于吃夜宵的餐桌摆在哪里 ?
外面空地多着呢,东南边正好是路的十字路口,而饭店和路之间的那块空地就很好,都是以国营饭店名义买下的,不算占公家的便宜。
第107章()
此为防盗章; 本文采用防盗:防盗比例30%防盗时间一天半; 想了想觉得这不靠谱; 自己一贯的『性』子; 村里都是知根知底的,就算变; 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石家不可能听着这点风吹草动就大动干戈来退亲。
再说,上辈子她受了一辈子名声不好的苦,她还真不想传出这好吃懒做的名声; 顾长军这次回来就是奔着相亲目的的; 要是传了一耳朵进去,顾家嫌弃了怎么办?
“恩,我先将厨房收拾下; 然后去园里摘菜,扫了地再去洗衣服……”沈喜梅一边说一边收拾碗筷,拔腿就往后面锅屋走。
果然后面又传来刘金兰的哭嚎声音,要知道那一口饭里可是包了不少她特地留下来的辣椒籽!
听着小孩的哭嚎声以及她小姑咒骂的话语; 沈喜梅低着头,『露』出坏坏的笑意,还当她是当年那个傻愣愣听话的憨丫头啊。
将锅屋收拾干净,沈喜梅提着竹篮愉快地往后面菜园子里去了,若是有人走近的话还能听见她哼着不知名的很好听的童谣。
菜园子很大,差不多占了一亩地; 后面还有很宽敞的地方种了几棵果树; 桃子见红了; 橘子也能看见果子了,夏天的菜园子绿『色』葱葱,豆角、黄瓜、丝瓜、葫芦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还有茄子、辣椒、番茄种的满满的。夏季菜长的快,能长好些茬,吃不完的就腌制成咸菜或是晒干,留到冬天除了萝卜白菜也能换换样。
沈喜梅一垄垄地快速的过着,所到之处,成熟的瓜果蔬菜摘的溜溜干净,不到半个小时,两个大大的竹篮装的满满当当,沈喜梅站起来,拿个红红的番茄,走到菜园子后面荷塘里洗干净,边咬边往回头走。
抬起头一眼却望见连绵几十米的红砖青瓦房,盖了没几年,还是簇新的样子,相当惹眼。
沈家在村最东头,隔着一条小河和还算宽敞的土路就是生产队辽阔的集体土地,这一溜排的红砖青瓦房,整齐划一,非常壮观,隔的很远的地方都能一目了然。
沈喜梅记得沈家一大家子是房子盖好才分家的,分家也才五年,房子连在一起,沈家兄弟五个感情又好,住在一起非常和睦。
当初分家还是因为全国农村开展清除“小生产”的运动,这里的“小生产”指的是农村人家里养的鸡鸭鹅。
公社规定每一家最多可以养4只鸡子和4只鸭子。生产队干部挨家挨户的数鸡数鸭,凡有超过规定的鸡鸭,当场打死!
她们沈家可是有三四十口人,可是谁让你没有分家呢,既然是一家那么就只能养4只鸡子和4只鸭子。
当时他们家那叫一个鸡飞狗跳的,鸡『毛』落了一地。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家里自然是不敢有半句怨言的。
当天晚上爷爷就提出分家,将公中的钱全部拿出来盖房子,然后分家。沈家除了沈喜乐,其余五兄弟一致同意,而不管沈家多么疼爱沈喜乐这个幺女,在分家事情上她是没有发言权的,分家非常平顺。
沈家男女老少都是侍弄庄家的老把式,能干且能吃苦,挣得工分高,一年下来,扣除口粮,能发到两三百块钱,加上沈喜梅五叔在镇上国营饭店工作,也有些收入,并且家里的开销靠着一点自留地和打零工完全能自给自足,这些年倒是积累了一笔为数不少的钱,她爷爷捂得死紧,怕最后暴『露』金额家里成了富农成分。
沈家抛去老屋基地,看中村最东边这块地,以往给大队上养牲畜的地方,那些年住了些“牛鬼蛇神”在里面,沈家用一年的工分将这块地抵了下来,盖了一溜排三十间房子,三个男孩家的一家六间(两家堂屋四间厢房),两个男孩的一家五间(两间堂屋三间厢房),剩下一间堂屋和一间厢房归沈平杨小红夫『妇』,因为两老跟着老大过,房子自然紧挨着老大家的分。
沈喜梅家家的房子划分在最中间,左边除掉两老的房子紧挨着四叔家,右边紧挨着五叔家。
哪想盖好房子分了家后,家禽养殖上的管制反而松范了许多,不过家里尽量在数量上不显眼,叔伯兄弟五个,虽然房子在一起,菜园子也在一处,但是养的家禽一定分割开来圈养,不让一大群出现在人们眼前。
据沈喜梅回想,她家菜园子后面荷塘边的小棚子里,正好是鸡鸭鹅各四只,还有一头猪,这还是今年第一年开始养猪,为了这个,兄弟五个还开会讨论了一番:老大、老二家各养一头猪,其余三兄弟家里合养一头牛,那可是耕牛,在这几个生产队,还就他们沈家第一家养耕牛。
本想着耕牛是吃草的,哪怕最后必须归集体所有,也就充了,不浪费自家粮食,哪想养了一年下来,生产队上倒是没有提过这话,看着养的壮硕的耕牛,沈平曾经一度十分纠结,就担心等牛养到可以下地干活了,生产队再提充公的话。真要提了,沈家也只有乖乖上交的份。
不过,沈喜梅知道,这牛还一直是他们沈家的,没充公,后面几年还生了小牛,不过最后为了盖楼房将都全卖了,钱却被她二嫂全部卷走了。
吃完番茄,沈喜梅轻松的提着两篮子蔬菜到了厨房,将屋里地面打扫干净,又提着两桶脏衣服出门了。
莲花河是一条非常长的河,自北边流过来,打生产队集体土地的东边向南一直通到二十公里外的县城。而在生产队的正西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支流(沈家屋后的小河是支流的支流,正好和莲花河是平行走向),从集体土地东边主流分出通到村子西头荒山下的池塘里。
这条河浇灌着七大生产队上万亩的田地,村里洗菜、洗衣服甚至半数人夏天洗澡都在这条河里,可谓是生命的源泉。半晌午,七生产队东边的河(支流)边除了晚来的沈喜梅,居然还有几个小姑娘在洗衣服。
几十年没见了,沈喜梅记不清她们的面孔和名字,就安静的找到一个有树荫的石板径直洗了起来。
虽然沈喜梅安安静静的,但是耐不住别的小姑娘主动打招呼。
都是一个生产队年龄相差不大的小姑娘,平常肯定很熟悉的,而沈喜梅在一众姑娘里,无论是相貌、身段还是名声和家世(指沈家专生男孩的事迹,不是指家里有钱)都是最拔尖的,最近又定了一门好亲事,小姑娘们很难不嫉妒羡慕,说话难免就有些夹枪带棍。
沈喜梅可是多活了三十几年的人,后面还摆地摊开小饭馆一二十年,讲究的是和气生财,这点不相关人不痛不痒的挑刺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四两拨千斤将话题拉开,专心的对付手上的衣服,她没有想到的是这群小姑娘里面居然还有她曾经高中的同班同学姚丽君。
她之前没抬头细看,姚丽君在几个小姑娘东边,被挡住了,加上姚丽君一直没开口,所以还真没发现。
姚家家庭条件也差,和沈家不同,姚家重男轻女比较严重,姚丽君之所以能上高中,并且在沈喜梅都辍学在家后,成为七生产队唯一一个在读女高中生,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姚丽君成绩非常好,考上大学的概率很大。
七零年吧,老师傅被人抓去批斗了,因为他祖上做过御厨,后来就再没见过人了,听说投湖死了。
老师傅,别的不说,那手艺就是饭店的金字招牌,当时风声鹤唳的,主厨又没有了,我都担心饭店要倒闭。哪想隔天江先生就重新弄了一批大厨过来。
我也是因为这场事故『摸』到勺子的,可惜没有师傅教,都得自己『摸』索……
自江老板上台,这饭店留下的员工都是吃苦耐劳的,给的工资不低,还每年都往上涨。除此外每到夏季七八月,饭店的淡季时候,大家轮着每人都能休一个月的假,但是工资照样发。
你想这么好的待遇,可不比什么铁饭碗还抢手吗?
这些年,许多人挤破脑袋想在饭店谋份工作,特别是二楼三楼包间的服务人员,接触的都是达官贵人。
可是店里现在招人特别严格,就连服务员也会专门送到学校培训。你有这机会,你要好好干,勤快点就没错,以后挣得肯定不比石爱国少……”
“这个年月居然还有达官显贵?”沈喜梅也算是长见识了,在她的印象里,这年头应该只有艰苦朴素最光荣,有钱人都被扒皮了。
不过看了后面一些伤痕文学,安城这一片风声的确相对平和许多。
但是上辈子的她真没有想离她居住的地方附近有这样神奇的所在,好像后世电影里的和平饭店。
可惜,上辈子在这生活的最后六年她没有出过村,只知道再有一年半时间,沈来旺丢了工作,回到村里给办喜宴、丧事的人家烧酒席,但是因为石家针对,基本上没有人家敢请他,只得拿起锄头种地了。
想起石家的种种恶行恶状,沈喜梅动摇的心又坚定了,她不能做个小员工,必须自己做生意,挣大钱,早早带家人离开石家的恶势力范围。
国宾饭店是个天赐的好平台,她必须牢牢抓住,虽然想起这天价的承包费,对说服父母心里在打鼓。
果然,沈来福看了合约后,瞳孔挣得老大,再三确认八百块是一个月的承包费而不是一年的,心里只道:这怕是那位江老板糊弄小孩子的,并没有真的想让女儿参一脚生意。
第108章()
“再买房子; 那这个房子是不是要卖掉?”顾长军对自家的经济情况认知上总有些偏差,一时缓不过来正常,在他的想法里正常情况是:盖新房的话,旧房子就得推掉; 因为没有位置;而买新房旧房子大概就要被卖掉凑钱。
实际上; 今日在大哥顾建国家吃晚饭时; 他二嫂就拐弯抹角在问他们家房子有没有打算卖; 说是依着他们的经济条件和身份地位住着瓦房有些掉份了。
顾长军知道占琼花是想低价买他们的房子; 顾、沈两家的兄弟姐妹现在只有他二哥住在村里; 以种地为生; 土里刨食想来挣得不多; 但是这些年的积蓄应该也能在镇上买间房子; 可是人却总想占点便宜。
就他们这个瓦房,当初买的时候花了一千三; 可翻新装修却是花了不少精力财力的; 再加上近一两年安城物价上涨; 特别是安兴镇上房价长了不少,若是真打算卖; 就是在原价上价格翻个倍也是不太划算的; 对方想以原价一千三买,就算是自己二哥也不应该开这个口。
安兴镇在发展,街上都开始限制盖零散的住房; 宅基地需要『政府』批准购买; 就国宾饭店门口那条街两边地价、房价都噌噌的往上涨; 已经是一铺难求了。
而他们家离主街直线距离满打满算也没有一里路,就隔着一个小区而已,并且镇上现在少有房子占地面积比得上他们家院子了,要知道单他们家房屋占地三百多个平方,而整个院子围着的地方有九百多平方米。
地里位置好、面积大,升值空间是没法估计的,顾长军听了一个晚上,只想着当初卖房子的那户说不得早后悔了。
顾向军夫『妇』的话他理都没理,反正房子是媳『妇』名下的,一句话就将他们堵回去了。
“卖房子干嘛?我们又不缺钱,再说这可是我们的婚房,就算不住或是要买新房子我也没打算卖了这里啊。我想着你会不会想买新房子才有这么一问,不管怎样这里是不会动的。”
顾长军点点头,是啊,他这会想起媳『妇』说过家里的钱全部换成大团结能装半麻袋!
这房子或许不是多好,但是里里外外都是他亲手整修的,就算以后到外面去了,过年过节、人老了,回来,这里就是他们的根。
“那样的话,等哪次我能休长假了,回来将这房子重新再翻修一番,最主要的是加固和室内装修,争取能放个百来年,作为传家宝传给我们孩子?!”
沈喜梅想了一番,又叹口气。
“作为传家宝可能不现实,这房子离街太近了,按照我们镇上的发展速度,就算这几年没有规划,一二十年后『政府』肯定会出面规划拆迁,到时候总不能做钉子户吧?”
“钉子户是什么?”
沈喜梅瞅了顾长军一眼,转移话题道:“你大哥家房子你看了没有?他家后面那块地以及和江家院子中间那一片地我都买下来了,可以作为宅基地。
那一块在镇子主街边缘,想来就算以后拆迁也动不了那一片,我们在那盖房子怎么样?”
三家占地面积有十来亩,加上池塘分隔,自成一块,以后也不担心拆迁问题。
沈喜梅怎么也想不到,二三十年后,松洲县成了县级市,安兴镇都属于市区,而他们三家成了商业发展中心。
两条最繁荣的商业街在那一片交汇,形成庞大的环形十字路口,他们三家就坐落在环形圈里。
顾长军拙舌:“那么大位置都拿来盖房子?我们自家住?”江家院子他自然有印象,当年他还隐隐想过要是能给媳『妇』整个那样的家这辈子都无憾了,现在媳『妇』花三年不到的时间自己将地方整出来了?
那块地他今天看见了,还以为是镇上哪一片人家的耕地,原来都被沈喜梅买下来了。
顾长军表示他对沈喜梅搂钱的能力真的一无所知。
“其实不费事,依着饭店的人脉,我很轻巧就将那块地买下来了。弄好一点,不管你分配到哪里,以后等我们老了就回这里来,里面弄个小公园,池塘什么的很有必要。”那边一块在最边缘现在还算是荒野,真没花多少钱,当然比沈新全在五生产队买的几百亩荒山还是贵些的。
顾长军将沈喜梅用浴巾包好,直接抱到床上,深吸口气:“明天我就去看看,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我在家这几天看看能做多少,先规划起来。”
沈喜梅『露』出个大大的笑脸,滚进被窝里,舒服的伸了个懒腰,眨眼就睡着了。
顾长军失笑,心想还是家里好,能吃能睡,像个孩子似得。
在沈喜梅额头亲了亲,顾长军也去洗澡了,但是将那片地打造成最舒适温暖的家的念头牢牢钉在了顾长军脑海里。
随后几天,沈喜梅在饭店处理积压的公事,婆婆和妈总有一个人跟在身边照顾着,当然大多数时候是石芸榴在忙和,姚秀兰就时常来看看,毕竟相处起来,再怎么好的婆婆也比不上自己亲娘贴心和自在。
顾长军开始窝在自家名下的那片地里规划新家。
这次不去想着钱的事,全部弄成最好的,要不然谁知道过两年这房子是不是又跟不上媳『妇』的生活质量了?要知道三年前他整修那婚房时可没想到仅仅两年时间就成了淘汰品。
顾长军这次是卯足了劲规划,顾建国和沈新全都是见过世面经常在外面跑的,当然顾长军到过的地方更远,要知道他出任务时常要跑出国界的,但是他接触到的大多是荒凉落后的居民部落,高品质家居院落设计还要听取媳『妇』和大哥们的建议。
顾长军还想着,论享受生活,其实江鸳才是个中翘首,可惜那人不在,媳『妇』想联系都不容易,他就不去想了。
这边沈喜梅回来几天,彻底安稳后,正好学生们放暑假了,沈喜桃就带着两个孩子回县城,打算陪着住一段时间,然后等下学期开学两个孩子留在县城。
当然她的打算是将两个孩子放在县城家里,白天她还来饭店上班,晚上回去,毕竟马上饭店有促销活动,会非常忙碌,喜妹怀孕了,总有不方便的时候。
自打喜妹的“好吃再来”窗口开业,带动和改变了饭店营销,一年四季,国宾饭店再没有淡季了,而暑假期间在往年都会迎来一波销售高峰,何况今年,在上个月,饭店所有包间和一楼大厅都装了空调。
虽然那花费了将近一年大半的盈利,但是是江姨打电话回来吩咐装的,并且是她派人运送过来的,自然就没有犹豫,全部安装好了。
安城的夏天,晚上还算凉快,但是白天很炎热的。
有了空调,广告也打出去了,这两天已经部分包间打开了空调,反响非常好,大厅也预计在七月一日打开,上座率都不需要担心,因为现在预约的电话已经打爆了。
两个孩子,张壮壮都快八岁了,张强强刚刚过了三周岁的生日,虽然小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但是早就撒开手不需要抱着了,沈喜桃母子三个背双肩包,坐着公交车就回了县城。
那双肩包都是沈喜桃自己抽空踩缝纫机做的,造型新颖,上头还绣了花样,虽然造型不同,但是看用料和大体构造很直观的看出是一套的。
沈喜桃的很简单,她小儿子指定的,结着大红桃的桃枝,粉果绿叶,清新漂亮。
两个男孩的相对复杂一些,大的是一个是汽车造型的,小的是兔子造型,两个小包里塞满东西鼓胀起来就很立体『逼』真了。
母子三个身上穿的衣服也非常时兴,加上三人不俗的长相,一路走来回头率超高。
公交车在梁集中学门口有站点,半个小时就到了,三人下了车,沈喜桃和张壮壮就这么牵着蹦蹦跳跳的张强强心情很好的进了学校大门,向张家院子走去。
因为张校长平反,原来的房子还了回来,家里有个小院子,室内装修花费不少,配置齐全,算是学校里条件最好的住房之一了。
上个月,饭店装空调,剩了几台,沈喜桃还让张丰年拉了一台回来,听说已经安装好了。
沈喜桃才踏进自家院子,就听见小孩的笑声和张丰年自信愉悦的说话声,不知为何,她心莫名沉了下来。
再往前走了几步,沈喜桃就看见家里大门内,坐着婆婆和一名年轻的『妇』女,张丰年蹲在一个小女孩,应该和上次她因工作经过县城时看见张丰年抱着的是同一个孩子。
屋内人有说有笑的,因为夏季,门上装了防蚊纱布,影影绰绰的看的也不是很真切,但是沈喜桃想着婆婆和丈夫仿佛都不是记忆中的模样。
记忆力,张丰年说话从来没有这么大声,自信和爽朗仿佛和他没有关系,婆婆也收起所以尖锐的棱角,变得温和慈祥。
沈喜桃想,大概是隔着帘幕看错了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