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的麻辣军嫂-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鸳的作风一向是雷厉风行的,装备准备齐全,可不得就准备开工,但是这个具体怎么经营还要斟酌一番。

    “你的点子不错,那些吃食,听起来也挺诱人了,以饭店的名义支撑起这摊子很容易的事,但是我也不会白白占你小姑娘的便宜,我说两个方案,你回去同家里商量下,看看怎么合作。”

    沈喜梅马上『露』出一副乖巧跪坐脸的生动表情包!

    江鸳哑然失笑:“要不我还是直接同你家里人商量?”这哪里是个孩子,分明还是个宝宝嘛!

    沈喜梅杏眼眨了眨,专注的望着江鸳,一副洗耳恭听的『摸』样:“不用了,我满十六岁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主。”

    “那不行,满十八岁才能算大人,能签合约,这不是小事,必须你父母在场。”

    沈喜梅想想也觉着在理,无奈的点点头:“……我会回去同我爸妈商量再做决定。”

    “那好,我先说说我的想法。在这之前,你得向我保证,我们的条款除了你父母不能告诉旁人,这点回头会写到合约里。”

    沈喜梅严肃的点点头。

    “四个吃食摊子,可以一起开起来,一个卖麻辣小龙虾,一个卖果汁冷饮,这个只有两个月的旺季,过了夏天可能就要停下。

    若是另外两个卖麻辣串和烧烤的摊子真像我们预想的那样红火,可以再做打算。

    我的想法是,你算饭店员工,我可以直接让你统筹管着这四个窗口的经营,员工、食材、餐具全部不用你『操』心,饭店负责,你主要负责食品味道把控和对外营销,头两个月我给你开一百块钱的工资,等夏天过去了,小龙虾和冷饮下档后,视情况调整工资?”若是卖的火爆,可以考虑其他小吃,若是生意不行,岗位和工资都会作调整。

    安兴镇是大镇,这一片不少国营单位,人口密度大,相对松洲县其他都处于山林地区的贫困镇来说,那是相当富裕,但是这镇上每个月能拿到一百块钱工资的人,那也是数的过来的。

    当然,这工资不包括其他收入,毕竟人均消费在五元以上的国宾饭店能座无虚席,绝不是靠这些拿死工资的人撑起来的。

    不说其他,江鸳自认这工资给的是相当高的,最起码她之前了解了下,就沈喜梅的叔叔沈来旺在国宾饭店做了二十多年,到现在一个月也就能拿七十二块钱。这还是因为自己饭店生意好,给的高。

    镇上没有同类比较的,但是县城的大饭店,哪怕是主厨也差不多就这个价。

    沈喜梅自然也是明白,并且不得不为江鸳的大胆创新鼓掌,哪怕是后面几十年,也只听说实习期工资低,表现好的话,正式工再往上涨。

    江鸳这做法也算是开了先河:先给你高工资,做的好是应该,做不好,要么降工资要么走人。

    但是她不想拿死工资,再说,她没打算在这做许久,她只是想先积累下当下做生意经验和资金,然后上县城承包学生食堂。毕竟那一块才是她熟悉。

    沈喜梅冲江鸳讨好的笑笑:“江姨你说说第二种方案呗。”

    江鸳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我不得不说,我并不赞同你选第二种。”她其实是打算先手把手带带她,若是能立得起来,明年就慢慢将饭店交到她手上。

    做生意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她不知道这孩子是胆大敢拼还是好高骛远,虽然她也是一上手接这饭店时就将内里由国营改为承包制,当初她是因为有『逼』不得已的原因,并且她也承担着旁人难以想象的风险。

    她并不觉得沈喜梅这样一个农村小姑娘能成承担起这样的风险。

    “第二种,你以承包的方式合作,盈亏自负。不管你营业额多少,每个月承包费是八百元。

    这个承包费里,包含了经过培训的员工的工资,毕竟这都是国营饭店的牌子,我给你提供六个人,后期若是业务需要加人,每加一人承包费涨五十。”若是需要加人说明生意好,就不在意这钱了。

第15章() 
“不过我既然打算『插』手做了,就不容许失败,但是以你现在的能力和人脉绝对是独自包揽不下的,不说雇人方面,单着食材方面你就搞不定,所以承包合作的话,我必须定一个金额,既是任务目标也是压力,我想你大概承担不起。”

    这年月,工人工资普遍低,但是物价稳定。而市场上农产品贱,工业品贵,国家高度垄断,想买到齐全、实惠的食材,没有人脉和关系那是天方夜谭。

    “两种翻案各有利弊,去哦倾向于你采取第一种。”

    沈喜梅一时说不出话来,主要是她被天价承包费吓傻了。

    江鸳见了,说道:“你要是想不清楚两者之间的不同,可以回去同你爸妈商量。”

    “我懂,就分开单干与合作社到底哪种好相类似对吧?我爷爷说,恩,他听生产队上说的,最近上面在讨论分开单干的可行『性』。”

    虽然别人不知道哪种更好,但是沈喜梅知道啊,想产量高,那必须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压倒式的胜利!

    江鸳想了想失笑:“不得不说,你这小小年纪,看问题还相当透彻的,的确就是那么回事。”

    “如果选第二种的话,那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食材算谁的?”

    “自然算你自己的,饭店负责给你采买,和饭店一样的货源,钱你自己掏,按照进价给你,一周一结算,后期稳定了可以一月一结。”

    沈喜梅嘬舌:这真有点扛不住。

    “员工薪资、场地租金,最主要的是国宾饭店的名头,说是你自负盈亏,但是饭店负责对员工集体管理、培训,摊铺的营销甚至吃食的改良都会进行帮扶,不会让你亏的。这些无形的东西才真的值钱,八百块其实并不高!”江鸳自认给的都是良心价,要不是对方各方面讨她喜欢,换做旁人,至少翻一倍。

    沈喜梅嘟囔:“我可以不用饭店员工,我家里人口多着呢,这方面能有两百吧?”名牌效应她自然懂,货源渠道也至关重要,关键是吃不消啊。

    江鸳笑:“自然是不可以的。饭店的员工统一培训,统一管理,有一定的烹饪能力,这样才能立即上手不是?”

    沈喜梅笑不出来。

    虽然她曾经身家过万,也见识过土豪金,但是她还真没有魄力拿下这八百块一个月的承包合同。

    再说,不用脑子也知道,她肯定过不了父母那关。

    “我能不能出一百五承包其中一家店面?一个员工就够了,我自己算一个?”声音越来越小,沈喜梅自己说着也没底气,人家不在意那点钱,要的就是统一管理。

    江鸳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笑着看着沈喜梅。

    脑子里却出现十几年前的自己,比现面前的沈喜梅大十岁,出过国,拿过枪,尚且没有这样的灵活的脑子,磨了几个月,最终只得签下每年一万的承包费合同,那时候的国宾饭店还只是一层楼的破旧平房,面积倒还是有现在这么大,谁让它前生是食堂呢。

    她也是大家小姐,曾经从没在意过金钱这东西,但是不代表她不懂得这一万块一年的天价承包费是当时的她根本承受不起的数目。

    是上头让她打消念头所以报出来认为能会吓退她的一个数目。

    所以她还不了价,但是当时的她必须要有这么一个全面掌控的地方好慢慢筹划,只有硬着头皮签。

    她签下饭店,打听到有名的厨子,想破脑袋开始走高端路线,倒也勉强应付过去了,后来越做越好,上面也逐年增加承包费,刚开始因为身份不得泄『露』,她也就忍了,一次次『逼』得自己突破,事实证明人不被『逼』一下还真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国宾饭店就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成了小县城的一项奇迹,别说县城,怕是整个安城都找不到如此高档消费的场所。

    县城里人招待重要客人、领导都特地驱车赶到这里来。

    后来形势变了,她也就没有顾忌,回那四九城里运了一批东西过来,将这推了,自己盖了一栋楼。

    上头的阶层都换人了,再也没有人敢上她头上指手画脚,她自己反而心生疲惫懒得跃进了。

    若是按着十年前她的那个拼劲,这街上一片房子都给她推到了。

    而现在她很有兴趣看看这小姑娘的极限在那里!

    “外国有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可是他也找不到这样的支点啊!”

    “我这里有你用的上的支点就行了。说不定几年后,你会成为传奇!相信我,四个窗口只是你的开始。”以国宾饭店做平台,不可能不成功。

    要知道,国宾饭店对于这镇上的普通大众来说不亚于四九城的紫禁城,怕是人人都想进来坐坐,只不过畏与它的天价消费而却步,但是小吃店走的是相对平价的路线,四舍五入也算是到国宾饭店吃过饭了。

    当然,她不会紧紧想着走量不顾质,东西好吃才是生存的长久之道。对于这方面,肯定不全靠着沈喜梅嘴上说的,她有自己的武器。

    现在饭店名气早就在这一片打响了,客户人群非常稳定,外面开这些个窗口,虽说有点掉档次,但是对客流量其实造不成大的影响。

    沈喜梅也想到这一点,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她怎能不成功?

    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她面前现在就摆着一副巨人的肩膀,若是不抓住,以后肯定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一时间雄心万丈:“八百就八百!”

    可是当时是说的豪气,很快就萎焉了。

    这会背着合同骑车和沈来旺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的沈喜梅心里有些慌,她怎么可能说服得了父母在合同上签字画押?

    沈来旺又是劳累了一天,不过他早已习惯这种强度,精神到也还好,见侄女恹恹的,问道:“怎么没什么精神的样子,早知道将你那车留在饭店,我带你回来就是了。”

    沈喜梅听了这话忙调整状态:“没事,我一点都不累,就是在想事情。”

    “想什么,今天没谈拢吗?我下午看那窗口都弄干净了,不打算承包给你?”不能吧?他看江老板挺喜欢侄女的,吃饭都带着,还又给她打包了些东西回来。他自打认识这老板,还真没见过她对什么人和蔼可亲过,从来是冷冰冰的,疏离人群的样子。

    “那倒不是,就是承包费有些高,我怕爸妈不同意。”她可以确定他们肯定不会同意的!

    沈来旺听了笑道:“这有什么?你小叔还有点家底,回头借给你启动金!”他这两年工资涨了不少,存了点钱。

    “一百块够吗?”镇上租一间靠马路的大店面也就二十块钱一个月,那几个窗口面积不大,一间顶了天十块钱!

    沈喜梅脸上堆着笑道谢,心里的苦却不能说。

    “小叔,你给我说下饭店的历史好了,你在那做了二十多年,可算是老资历了,应该什么都知道吧?”

    “知道啥,你当你叔整天在店里唠嗑呢!”早期没人搭理你,现在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这两年饭店新大楼盖好启用后,饭店的客流量每天平均维持在五六百人次,他们厨房大大小小的厨子也就九人,除了下午两三点吃饭那会能坐下来歇歇,其他时间要么是在颠锅要么是在挥勺,没办法,谁叫他没有正规学过厨艺,只能负责低档的炒菜。

    不过就算是专门负责煲汤的杨师傅也是很辛苦的,特别是夏天,那屋里简直是蒸笼。

    好在夏季的客流量会有所下降,他们能利用这两个月休养生息,要不他们这些做厨师的早累死了。

    “不过,像你说的,好歹呆了二十多年,多少能知道些。你以后也是饭店员工,我同你说说:

    国宾饭店前生是一家食堂,那时候全国刚刚解放,这一片几家单位合伙申请设立的。

    我来那年是五八年,在家吃不上饭,想着大食堂里做活怎么也能填饱肚子,见招工,你爷爷就将我送了进来,就是个打杂的。

    哪想,没几个月粮食开始紧张,大饥荒年开始了。

    食堂是一些机关单位成立的,其中包含了安兴镇的粮站,自然是能坚持住的。

    很快许多镇上的人家拼着各种关系往食堂塞人,也就是那一次,原有的员工被挤出去不少。

    那几年,你小叔我都不怎么敢吃饭,活是抢着做,好歹没赶出来。直到六二年冬天,这情况才慢慢得到改善,每天能吃个半饱。

    四年时间,我一分工钱都没有拿到过,当初也不敢想工钱的事。

    后面就改成了国营饭店,两年时间,听说换了五六个领导,反正对我们下头的人也没有什么差别,那时候可以吃饱饭了。

    江老板是六四年接手的,带了新的厨子班底进来,并且对人事作了大调动,我也是她上台调到厨房打荷的——”

    说到这里,沈来旺停了下来,似乎陷入了回忆。

    回想那几年的情景,沈来旺还是不甚唏嘘,没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饥荒年月的人是无法体会当时的场景,所以这些年,他对于给国宾饭店和他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江老板是非常敬畏的。

    时下老百姓都将那一位当做神,但是他没有经历过战争,他只经历过饥荒年、经历过十年文、革动、『乱』,在他心目中,给他安身立命岗位的江老板才是神。

第16章() 
“你小叔我呀得空就偷偷看着厨师们炒菜,想学点,那时候的老师傅心好,不太避讳着人看,可是太忙了,根本学不到什么。

    七零年吧,老师傅被人抓去批斗了,因为他祖上做过御厨,后来就再没见过人了,听说投湖死了。

    老师傅,别的不说,那手艺就是饭店的金字招牌,当时风声鹤唳的,主厨又没有了,我都担心饭店要倒闭。哪想隔天江先生就重新弄了一批大厨过来。

    我也是因为这场事故『摸』到勺子的,可惜没有师傅教,都得自己『摸』索……

    自江老板上台,这饭店留下的员工都是吃苦耐劳的,给的工资不低,还每年都往上涨。除此外每到夏季七八月,饭店的淡季时候,大家轮着每人都能休一个月的假,但是工资照样发。

    你想这么好的待遇,可不比什么铁饭碗还抢手吗?

    这些年,许多人挤破脑袋想在饭店谋份工作,特别是二楼三楼包间的服务人员,接触的都是达官贵人。

    可是店里现在招人特别严格,就连服务员也会专门送到学校培训。你有这机会,你要好好干,勤快点就没错,以后挣得肯定不比石爱国少……”

    “这个年月居然还有达官显贵?”沈喜梅也算是长见识了,在她的印象里,这年头应该只有艰苦朴素最光荣,有钱人都被扒皮了。

    不过看了后面一些伤痕文学,安城这一片风声的确相对平和许多。

    但是上辈子的她真没有想离她居住的地方附近有这样神奇的所在,好像后世电影里的和平饭店。

    可惜,上辈子在这生活的最后六年她没有出过村,只知道再有一年半时间,沈来旺丢了工作,回到村里给办喜宴、丧事的人家烧酒席,但是因为石家针对,基本上没有人家敢请他,只得拿起锄头种地了。

    想起石家的种种恶行恶状,沈喜梅动摇的心又坚定了,她不能做个小员工,必须自己做生意,挣大钱,早早带家人离开石家的恶势力范围。

    国宾饭店是个天赐的好平台,她必须牢牢抓住,虽然想起这天价的承包费,对说服父母心里在打鼓。

    果然,沈来福看了合约后,瞳孔挣得老大,再三确认八百块是一个月的承包费而不是一年的,心里只道:这怕是那位江老板糊弄小孩子的,并没有真的想让女儿参一脚生意。

    看了眼眼巴巴看着自己的闺女,沈来福将几纸合约往床边木箱子上一扔:“你知不知道镇上粮站收稻谷多少钱一斤?”

    沈喜梅摇摇头,她不太记得了,只记得在供销社里买铡好的米好像是一『毛』八一斤,还需要粮票。这就一『毛』八一斤的米家里都不舍得买,分的精细粮吃完就吃粗粮,好歹这年头家里粗粮是管够的。

    “八分一斤!八百块钱能买一万斤稻谷了!”

    家里总共不到六百块钱,是分家后,四五年时间一家六七个劳力做工分一点点挣出来的。

    拿八百块去租一个月的铺子做生意,除非他疯了。

    女儿想做生意,他是同意的,其实他心底一直有这么个渴望,但是他身上担负着一家老小的生计,不敢轻易妄为。

    老一辈人都觉得种地是最可靠的,特别是最近有分开单干的苗头,大家都觉得好日子要来了。但是他知道,当初沈家盖那三十间房子,至少有一小半的钱是老五在饭店挣得。

    老五一个挣得顶的上他们兄弟四个种地挣得还多,他们兄弟四个一向可是满工分的,尚且比不上老五。

    可以想见,那比老五厉害的厨师能挣多少,那饭店的领导又能挣多少钱?

    可是那些年不能做生意,再说,他也自觉没那个经济头脑,所以他老老实实种地。

    现在政策在变,女儿有这想法,他倒是想支持,可八百块一个月的承包费无论如何都不是他们这种家庭能承担的起的。

    沈来福难得语重心长的说了一通话:“镇上工厂和单位多,像是医院、粮油站、棉纺厂效益都好,员工多,我回头去打听打听,哪家门口还没有卖盒饭的,就像石天清家那样,弄个小推车,卖盒饭也是不错的选择。

    成本一两百就够了,咱有多大地,张多大筛子,做什么也要脚踏实地。”

    若是沈来旺没有在国宾饭店做厨师,沈喜梅没有想到去那里找路子,从而见识到不一样的世界,她肯定想着的也只是推着三轮车卖点小吃,一天挣个几块钱就心满意足了。

    但是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怎么能平白错过?

    “爸,咱这样想,八百块是四个窗口的,一个窗口也就两百块,饭店还会提供员工、营销……

    这是稳赢不赔的买卖!”

    “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稳赢不赔的买卖!我看你是被那江老板洗脑了,她怕不是个好的,老话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她可能是见你小孩子好骗,想引你上钩。

    你要知道,这合约一签就是一年,那是多少?九千六百块!

    到时候咱们家就是砸锅卖铁也付不起,你想一家子老小去卖血还是去坐牢?”

    沈喜梅还想说什么,沈来福动气了,手一挥:“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帮你『奶』干活,别想着做什么生意了,没经过事,迟早被人骗了!”镇上以后都不能让孩子去。

    石芸榴之前听了八百块就一直愣到现在,知道沈来福动了气,才缓过来。

    “喜妹,你……去洗洗睡觉吧。

    明天你姐回来过满月,这些事以后再说。但是像你爸说的,那个江老板,你以后不要同她接触了。

    我们是你父母,不会害你。”

    沈喜梅看着脸『色』铁青的沈来福,又见惊疑不定的沈母,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的确有些冒进了,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现在的她想张罗下这么大的生意,风险很大,家里根本承担不起,她的心太急切了点。

    沈喜梅走后,石芸榴还有些不踏实,将那几张纸收起来:“这个要不让来旺回头带回去,还是直接烧了?他这个老板是不是真的是饭店老板,怎么看着像是骗子,还专门找小孩子糊弄?”

    沈来福不语,将几张纸接过来,前前后后认真看了一遍,想不出个所以然。

    “我去看看老五睡了没,你将这几张纸收好,别让人瞧了。”说着,拿起老烟枪出了门。

    沈来旺正出门倒洗澡水,见自家大哥过来,忙迎了进来。

    沈来旺手上有手表,粗粗看了一眼,都十一点钟了。

    沈来福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那天见到的那个江女士你能确定就是饭店的负责人吗?”

    “这还能有假?!江老板都管理饭店十几年了,这些年虽然『露』面不是那么勤,早些年却是整天在饭店坐镇的,饭店里的事,她是一言堂。”

    “你们那不是国营大饭店吗?没有其他领导,怎么就一言堂了?”生产队上还有大队长、副队长之分呢。

    沈来旺搓搓手,降低声音:“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饭店里一些资深的员工都知道,这江老板上头有人,后台硬着呢。

    饭店虽然挂着公家的牌子,但是我们私下里晓得,这饭店应该算江老板的私产。

    那天你也见了,我们那楼气派吧?江老板自己掏钱盖起来的。

    人家阔气着呢,当年盖这新楼,前后歇业两个月时间,员工工资一分没少给。

    喜妹这运气好着呢,搭上江老板这船。

    你不知道镇上多少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