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第一纨绔-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受害的人就越多,这次有个陵普给他顶罪,那么下次,下下次呢?”

    “纸包不住火,”胤祚道:“皇阿玛您舍不得他,但这样下去,总有一天,全天下的人都会知道,皇阿玛您一手教出来的儿子、大清二十多年的太子、您一直纵容包庇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畜生。”

    他不等康熙发话,伸手拢了拢衣襟,道:“他在的地方,儿子一刻都待不下去……皇阿玛,儿子告退。”

    弯腰退了两步,转身大步离开。

    康熙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

    胤祚红着眼,大步出宫,到了宫外,对迎来的旺财恍如未见,随手夺了侍卫手里牵的马,一跃而上。

    那侍卫惊呼:“太子殿下!”

    胤祚一言不发,一鞭抽在马股上,骏马痛嘶一声,冲了出去,旺财急声道:“主子喝酒了,快点跟上,快快!”

    一边也抢了一匹马,追了上去。

    ******

    冬天的晚上,天黑的早,这会儿已经有些暗了,城门口只有稀稀拉拉的人进出,但守城的官兵却是往常的数倍,女人要验明正身,男人脱了上衣验伤。

    城门暂时无人,一群人正抱怨该死的刺客让他们大冬天的还在这里挨冻,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回头一看,却是一人一马飞速驰来,一个城卫怒喝道:“什么人,还不给……”

    还未说完,便被自个的头儿在头上狠拍了一下,正晕头晕脑呢,便见头儿已经跪了下去:“给太子殿下请安!”

    顿时吓了一跳,忙跟着急急跪了下去。

    急促的马蹄声在耳边一掠而过,城卫悻悻然站起来,道:“头儿你该慢点的,害得我连太子爷长什么样都没看见……”

    正埋怨呢,又是几骑过来,在门口勒马,为首一个亮出牌子:“太子爷可曾来过?”

    “头儿”一指门外,道:“刚刚出去……太……”

    套近乎的话刚出口,那几个已经冲了出去,后面又断断续续冲出去十几骑,皆是一色的侍卫服饰,他们连问都不敢问一声,更别说验明正身了,只带着羡慕的眼神,眼睁睁看他们去远了。

    隔了一阵子,骑术最差的旺财才骑着马出现在门口,大骂:“这些兔崽子,自己跑的飞快,一转眼就没影了!见鬼,这是朝哪儿去了?”

    那“头儿”笑着迎上去,点头哈腰道:“是旺财公公啊,可是找太子爷?太子爷刚刚骑马出去了。”

    旺财哦了一声,道:“多谢。”

    扔了一锭银子过来,头儿接住,谄笑道:“多谢旺财公公,太子爷今儿这是?”

    旺财干咳一声,道:“就是多喝了几杯,出来散散心……行了,别问那么多。”

    打马走了。

    城卫啧啧道:“瞧这阵势……头儿,您见多识广,知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生气了发脾气呗!这位还好,生气了就自己喝点酒,跑跑马,要是换了以前那位……得了!上头的事儿,少打听!”“头儿”掂着手里的银子,吆喝道:“见者有份,一会关了城门,爷请吃酒!”

    “好啊!”众人欢呼:“谢谢头儿!”

    “甭谢我,这是沾了太子爷的光了!”

    ******

    一身侍卫打扮的陈拙勒马停下,目光扫视一圈,终于看见靠在树干上的胤祚,于是打马过去,扔了一个酒囊给他:“刚才是你请我,现在我请你。”

    胤祚举举酒囊,懒洋洋道:“谢了。”

    揭了盖子喝了一口,呛道:“太烈。”

    “烈酒喝起来才过瘾。”

    胤祚不答,他正有些冷,又一连喝了几口,身上开始发热,才问道:“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准备回船上去。”

    胤祚失笑道:“我还以为你以后再也不沾我的事儿了呢!”

    陈拙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和你无关——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外面的世界——胤祚想起前世偶尔看的新闻,外面有些国家,便是到了几百年后,过得还不如这会儿的大清百姓呢!不过听说政1府所谓的新闻,都是套路,那就不好说了。

    叹口气,道:“从好的方面想,咱们大清,大多数百姓还是能安居乐业的——外面一定有比这里还让你看不顺眼的世界,这次你们出去,我帮你们把□□大炮配齐,有看不顺眼的,就杀他丫的,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打出一个陈拙帝国来。”

    陈拙道:“船是你的,人是你的,就算打出一个帝国来,也是胤祚帝国,与我何干?”

    又道:“以后我不会再入京了,今日一别,相见无期。”

    胤祚道:“那也未必。”他也没准备一辈子待在京城。

    陈拙接口道:“是未必,若是日后我听说你也变成了那副模样,我会回来,亲手宰了你。”

    胤祚不答,举起酒囊:“一路平安。”

    陈拙几口将酒喝完,随手扔掉酒囊,一夹马腹,骏马飞驰而去。

    胤祚看着他走远,找了块石头坐下来,等着被他放走的马暂时引开的侍卫找回来,然而最先出现的不是他的侍卫,而是一辆马车,很眼熟的马车。

    胤祚叹了口气,掀了帘子上车,道:“是不是不管我做什么,都逃不出你的掌控?”

    胤禛看着他坐下,递过手炉,淡淡道:“我若真那么厉害,就不会引得你对我这般不满——不是你自己通知我要送陈拙走吗?在城门口守着,看他出城门就用千里镜远远坠着,自然就追到了。”

    向外吩咐道:“跟他们说,太子爷找到了,让他们先回府候着——走,回京!”

    马车掉头,开始前行,胤祚懒懒靠在车壁上,道:“什么满不满的,四哥也别提了,先前的话,四哥只当我没说过就是。”

    胤禛皱眉,只听胤祚轻笑一声,道:“我算是想明白了,靠山山倒,靠水水干,我一直想着,在皇阿玛的羽翼下,在你的羽翼下,快快活活的做我的纨绔……可是,你们又凭什么帮我遮风挡雨,凭什么要帮我把这些脏的臭的都自己解决掉,让我舒舒服服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我自己面对这些事儿的时候,不厌其烦,你和皇阿玛对着这些,不一样残精竭虑吗?其实自私的人是我,不是吗?”

    “胤祚……”胤禛喉咙动了下,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许久之后才叹了口气,艰难道:“这次,是我的错,是我不该不顾你的意愿,将你强行推上这个位置,你要实在不喜欢,我日后再设法……只是如今你才册封没有几日,实在不是时候……”

    胤祚举起酒囊,仰头喝酒,对胤禛的话恍如未闻。

    胤禛劝道:“你身体不好,少喝点。”终究没有直接将酒囊夺走。

    胤祚笑笑,继续喝。

    胤禛无奈,只得换了话题,想转移他的注意力:“你今儿进宫和皇阿玛闹了?”

    胤祚嗯了一声。

    “他身上的伤,是你动的手?”

    胤祚又嗯了一声。

    胤禛叹道:“你真若有这份心思,有多少种法子收拾他呢?何苦为了他和皇阿玛弄僵?”

    胤祚淡淡道:“背后欺负人的事儿,我是实在懒得做,没意思。”

    打人,自然要当着他最大的靠山打,不然怎么让他绝望?

    “你……”

    “四哥放心,我没你想的那么傻,”胤祚淡淡道:“先前你十几年对我不闻不问,我还不是快快活活的过来了?”

    不就是装弱装可怜吗?谁不会似得。

    又叹了口气,十几年都一个人撑下来了,这个人开始振作才不过两年,他竟已经习惯依赖他了,果然人的毛病都是惯的。

    “若我料的不错,再过段日子,皇阿玛应该就会找个由子将他圈了吧?”胤祚道:“想着这么个东西还在外面活蹦乱跳的,我觉得呼吸的空气都是脏的。”

    这才是他去闹那么一场的真正原因,可惜陈拙等不得,没看见太子被圈就走了。

    “不用过段日子,”胤禛道:“皇阿玛已经把他圈了——你前脚出宫,后脚旨意就下了,圈禁宗人府……心里可痛快些了?”

    “宗人府啊!”

    这消息的确有些意外,但还不足以让胤祚惊喜,不过他还以为会圈在瑜亲王府呢,宗人府——那地儿可不大……

    “杨府的案子,明面上的凶手是他的奶兄陵普,”胤祚道:“皇阿玛这会儿把他圈了,就不怕老百姓猜到真相?”

    “猜到又怎么样?”胤禛道:“纵火案早已盖棺定论,剩下的,不过是死了几个家奴,为了几个家奴,万岁爷就连自己最宠爱的儿子都圈禁了,还要怎么样?猜到的人,也只会赞一声万岁爷英明仁慈。”

    “对。”胤祚笑的呛起来:“对,对。”

第82章() 
第八十二章

    马车到了太子府的时候,胤祚终于把自己完全灌醉了,胤禛看着靠在座椅上,脸上红扑扑、嘴巴咕哝咕哝不知道说些什么的胤祚,微微叹了口气——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胤祚这般温驯的模样了,从温泉庄子回来那天起,他这个弟弟,就将那一身的刺,对他也竖了起来,让他靠近不得。

    胤禛将胤祚半抱着下了车,又挥退了侍卫,亲自背着人直入内院——胤祚府上一个内眷都没有,没什么好顾忌的。

    明明冬天添了厚衣服,个头也蹿了一小节,可是感觉分量却比先前还要轻了,胤禛默然,想起他说的不开心三个字,心里又开始难受起来。

    如果事情可以重来一次,他不知道还会不会这么选——胤祚虽上位没有多久,可是国库日渐丰盈;老大、老五、老七、老八甚至老九老十都得到了重用,尤其是老八,在东瀛大逞威风,如今连港口都在建了;国营部那边,收容了许多失去了土地的流民,让这些原该或者卖身为奴,或者变成乞丐的人有了收入,有了活路;还有胤礽虐杀家奴竟被严惩,日后那些将人命不当回事儿的八旗子弟也该知道怕了……

    换了他们任何一个兄弟上位,怕就只能一门心思的上讨好康熙,下压制兄弟,中间还要拉拢朝臣,巩固势力,辛辛苦苦在夹缝里过日子,谁能做到这个样子?

    从这上面来说,他是成功了,可问题是,小六说他不开心……不开心呢!唉!

    雪又下大了,胤禛背着人,沿着有些湿滑的水泥路,慢慢走着,周围静悄悄的,除了他们几个,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影——胤祚体恤奴才,下雨、下雪的天气,让他们暂时不必出来洒扫,按他的话来说,老天爷跟你开玩笑,你一边扫他一边撒,哪里扫的完。

    在这上面,就看出胤祚和他的区别了,他府上管得严,每个奴才都要恪守其职,脱岗的要严惩,轮休的日子在府里乱跑也要严惩。

    胤祚却不同,底下的人只要将该做的事儿做完了,剩下的时间就相对自由一些,但若是连本职都做不好,便要罚银,降职……譬如端茶倒水做不了,就去扫地,扫地扫不好,去洗衣服,衣服洗不好,去倒夜香……若是一连两次降职,直接送回内务府,这辈子别想出头了。

    这会儿天晚了,又下着大雪,便是当值的奴才也缩在暖和的地方烤火,不当值的更是早早睡了,偌大的太子府,显得越发冷清。

    合府里就胤祚一个主子,他又不爱让人在跟前侍候,能在他身边说话凑趣的,都只有旺财一个……胤禛心里一抽一抽的疼。

    他这个弟弟,虽然看似从小就风光无限,可除了面上好看,真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太子视他为眼中钉,康熙对他可有可无……好容易过了几天好日子,却又被自个儿的亲哥哥算计……

    胤禛沉着脸,将人安置在床上,宫女进来送了热水毛巾、醒酒汤之类的,就被他打发出去了,亲自给胤祚擦了脸,脱了鞋子和外衣,盖上被子,也不急着走,就坐在床边看起书来。

    ******

    第二天,胤祚睡到日上三更才醒,温水洗了脸,坐在凳子上让旺财给他梳辫子,前后两世,胤祚各种技能点满,可就这梳辫子,无论如何也学不会。

    “等哪天爷烦了,”胤祚翻着书,道:“爷就去当和尚,一不用梳辫子,二不用娶老婆,各种方便。”

    旺财问道:“主子,您去当和尚,那奴才怎么办?”

    胤祚道:“爷当和尚,你也跟着当和尚不就得了?难道你还想娶老婆啊?”

    旺财哭丧着脸道:“奴才是不能娶老婆,可是奴才爱吃肉啊!”

    “这容易,”胤祚道:“打猎爷熟啊,回头你再找厨娘去学几手,馋了就自己做,爷亲自给你望风。”

    旺财嘀咕:“打猎吃肉的和尚,那还叫和尚吗?”

    胤祚白了他一眼,道:“这是不想跟着爷呢?”

    旺财忙陪笑道:“爷您可别冤枉奴才!甭管爷是做皇子、庶民、郡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奴才跟着爷,从来都是吃饱穿暖,一没吃过苦,二没受过欺负,这些的好差事到哪儿找去?别说您去当和尚,你就算去当尼姑,奴才也跟着!”

    胤祚怒道:“呸呸,你才做尼姑!”

    旺财嘻嘻笑道:“奴才是中人,做和尚做尼姑都一样。”

    真是,好有道理……

    胤祚懒得理他了,和旺财胡扯,弄得他的书到现在还没翻到地方,倒是旺财干活聊天两不耽误,一条辫子都快梳好了。

    “你动过我的书了?”他明明记得昨儿夹了书签的。

    “没有。”旺财道:“是雍郡王拿着翻了下。”

    “四哥啊?”

    “您忘了?昨儿是雍郡王殿下送您回来的,”旺财道:“您醉醺醺的,奴才又不在,雍郡王就在这儿亲自照看,后来奴才回来,天又晚了,索性就在客房歇了一宿,早上直接从这儿上的朝。”

    提起早朝,胤祚想起还欠康熙一封折子呢,道:“吩咐厨房别折腾了,爷一会去宫里蹭饭去。”

    旺财见了昨儿那阵仗,一直担心他家主子和康熙真个闹僵了,闻言大喜:“那敢情好。”

    胤祚翻了个白眼:跟你有一毛钱关系没有,乐得什么劲儿呢!

    ******

    难得一个大晴天,阳光灿烂的简直要亮瞎人的眼,索额图死了,胤礽圈了,陵普这些帮凶处决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心里没压着这些血案,胤祚觉得天都蓝了几分。

    胤祚挑的时间好,到的时候康熙刚下了朝,正在用点心,胤祚老实不客气给自个儿也盛了碗汤,又吩咐再上点稀饭酱菜。

    康熙见他跟饿死鬼投胎似得,没好气道:“一来就只惦记吃的,这是专门来蹭饭来了呢?”

    “皇阿玛您这就不懂了,饭就是要蹭来的才香……”胤祚对康熙眨一下右眼:“不花钱啊!”

    康熙摇头失笑,点点他的头,道:“这大清有几个比你有钱的呢?到朕这儿哭穷来了!”

    “瞧皇阿玛您说的,儿子要是不知道节俭,能这么有钱吗?”

    见胤祚那张嘴,终于又开始胡说八道,康熙也心情大好——圈了胤礽,他也是有些舍不得的,但看胤祚这般轻松开怀的模样,又觉得什么都值了。

    虽然胤祚只说要稀饭酱菜,但御膳房的人哪敢真这么打发他,又加了好几样精致的小菜。

    冬天这些小菜反而是稀罕东西,胤祚嚼着脆生生的小萝卜,又想起新玩意儿。

    “玻璃厂那边已经攒了不少东西,玻璃镜子老九已经在卖了,还存了好些普通玻璃,”胤祚道:“等过了年,先不急着装修房子,儿子在郊外修几个蔬菜大棚,明年冬天,皇阿玛想吃啥都有了……”

    又笑道:“皇阿玛您别看咱们给那些当官的涨薪水了,等大棚的菜出来,光这一样儿,就让他们老老实实再掏出来!”

    康熙撇了他一眼,道:“你让他们掏银子,还用的着出新招啊?就那个瓷砖、水泥、暖气管,就把他们一年的薪水掏空了。”

    胤祚冷哼:“谁逼他们装了?”何止是一年的薪水,五年的都不够,可还不是抢破头的掏银子?人家有钱着呢!

    又叹道:“如果哪一天,没人抢着当官了,这官场大约就彻底清明了。”

    没人抢着当官,那他还当的哪门子皇上?康熙喝着茶,道:“明儿你上个折子上来,胤眩⒇范G几个的爵位,也可以提一提了,还有老九、老十都办差了,也不能还是个光头阿哥。”

    胤祚愕然:“我写啊?”

    随即反应过来,康熙这是给机会让他施恩呢,想到自个儿连金豆子都掉了,康熙还是铁石心肠,一点都没有废了他的打算,胤祚不由有点儿泄气,怏怏道:“我写就我写呗!”

    又道:“皇阿玛,儿子封了太子,也算一件喜事儿,要不也来个大赦天下什么的?”

    康熙啧啧道:“先前朕说大赦天下,是谁说将那些作奸犯科的放出去,祸害良民,算什么大赦?怎么这会儿又改了主意了?”

    胤祚道:“那些人不能赦,可以赦别的啊?”

    “嗯?”

    胤祚道:“儿子听四哥说,咱们大清在士、农、工、商之外,还存在贱籍。浙江有惰民、陕西有乐户、广东有疍户、江苏有丐户还有安徽的伴当、世仆……这些人,都是前朝的时候,祖先犯了事儿,才累及子孙万代。要儿子说,他们先祖犯事儿,还是前朝犯的事儿,和咱们有什么关系?赦了他们,编入正籍,既能收拢人心,又能增加劳动力,不然这么多人只能以乞讨、卖身、唱戏为生,对民生半点帮助都没有,白费米粮。”

    康熙道:“老四说的?”

    “嗯,”胤祚答道:“儿子不是要在沿海那边修一些纺织厂,还有各地的水泥厂、玻璃厂吗?这可要大量的人手。可是人从哪儿来?若让百姓不种地了,都跑来做工,那岂不是本末倒置?总不能指望多来几个流民吧?就算有流民,也最好是能回乡安置……毕竟咱们大清产的粮食,真说不上宽裕。我跟四哥说了,四哥就告诉我这个,皇阿玛,您说,这些不是现成的人手吗?”

    康熙点头,这事儿简单,道:“回头写个章程上来。”

    胤祚笑嘻嘻递上一个折子:“已经写好了!”

    康熙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取消贱籍之事,利多弊少,他应允是一定的,既然已经写好了折子,还啰里啰嗦解释这么多,实在不像他的性子,这里面肯定还有古怪。

    低头细细看了起来。

    折子里一共说了三件事。

    第一就是刚刚他提到的,取消贱籍,将惰民、乐户、疍户、丐户等开豁为民,编入正户,从此可以从事其他行业,且子孙后代可以科举入仕。

    第二,是关于人口买卖之事。

    大意是近年来人贩子冒充父母,拐卖人口之事颇为猖獗,为杜绝此风,以后所有卖身契,皆只能由本人和买家,亲自去官府说明自愿之后,签订画押。如有被人胁迫、欺骗、诱拐之事,可当场报案,官府需立刻立案追查,不得懈怠。若卖身之人签订契约之时,年不及十五,则日后成人之后,有一次赎买机会,只需交付最初卖身银的双倍,即可恢复自由身——如主家不应,卖身者可自去官府缴纳。

    第三,是关于家生子。

    折子上说,凡大清国土之上,无论良践,皆为我大清百姓,家生子亦然。既为我大清百姓,而非牲畜,岂能买一人而得其子孙后代?若主家有意以家生子为奴者,需做到,一,家生子出生之初,由父母代签卖身契,主家需承担家生子从出生到十五岁之间所有费用,如食物、衣服、医药等,如期间不能履行,则家生子恢复自由身,二,家生子满十五岁后,同主家重新签订卖身契,若家生子不愿为奴,需双倍归还十五年抚养费,主家不得拒绝。

    最后又加了一句,国法大于天,人命大于天。事关人命之事,唯国法可以处置,如人的确有取死之处,需由相关人等呈报官府判决——但凡以族法、家法等为由,私自处死族人、家奴、儿女等任何人等,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康熙沉吟,道:“贱籍也就算了,可这家生子……”

    取消贱籍一事,同那些士族大家,朝廷百官,都没什么大的利益冲突,他一句话就能办的妥妥当当,但取消家生子……似乎没有这个必要。

    “皇阿玛,”胤祚道:“一个国家的富裕强盛,看得是百姓创造的价值。譬如两个人,一个人种地为生,一个人乞讨为生,前者在创造财富,后者只能消耗财富,如果种地的都觉得乞讨不用干活就有饭吃,人人都来乞讨,这个国家会成什么样子?在儿子看来,家生子的存在,对大清的强盛没有半点用处。人一旦卖身为奴,这辈子一直到子子孙孙,都是别人的奴才,他们的主子是得好处了,买一个人得一窝,可这些人,不种地,不织布,这辈子又没什么指望,就只侍候巴结主子,甚至混吃等死过日子,对我们大清有什么好处?而且,儿子也没有说,家生子就不能为奴,只是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罢了。”

    虽然胤祚说的冠冕堂皇,但康熙哪里不知道,他是对胤礽之事依旧耿耿于怀,这折子里一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