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少年最想去的100个地方-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控制人员说,“勇气”号开上火星表面后紧接着的任务之一,将是利用全景照相机确定太阳方位,并据此计算如何使其主天线朝向地球。火星车会在原地稍微停留几天,利用科学仪器对周围土壤等进行研究,然后再开始漫游。“勇气”号顺利登陆火星,使美国新一轮“航天热”再次升温。
92 月球 未来家园()
满月之夜,夜幕垂临,一轮明月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照亮着酣睡的大地。遥望天边银盘,呈现出各种奇妙的景象,中国人会联想到“吴刚伐树”、“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小时候,我们总在幻想月亮里的嫦娥到底长得有多漂亮?嫦娥和吴刚最后相知相守在一起了吗?吴刚是不是总也砍不倒那棵桂花树?那可爱的玉兔宝宝每天都在吃什么……好多好多的问题都在我们的脑袋里萦绕着,心中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上月球旅行,去向嫦娥、吴刚打招呼,和玉兔嬉戏。我们长大后,终于知道了没有月宫,嫦娥不住在里面。而心里的梦想却依然那样清晰。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它与地球有着密切的联系。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没有水,大气极其稀薄,大气密度不到地球海平面大气密度的一万亿分之一。没有火山活动,也没有生命,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已经知道月海有22个,总面积500万平方公里。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较大的月海有10个:位于东部的是风暴洋、雨海、云海、湿海和汽海,位于西部的是危海、澄海、静海、丰富海和酒海。这些月海都为月球内部喷发出来的大量熔岩所充填,某些月海盆地中的环形山,也被喷发的熔岩所覆盖,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暗色熔岩平原。因此,月海盆地的形成以及继之而来的熔岩喷发,构成了月球演化史上最主要的事件之一。
月球上的陨击坑通常又称为环形山,它是月面上最明显的特征。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陨星撞击的结果,二是火山活动;但是大多数的环形结构均属于陨星的撞击结果。1924年,吉福德曾把月坑同地球上的陨石坑作了比较,证实了月坑是陨星撞击形成的。因此,陨击作用是形成现今月球表面形态的主要作用之一。许多大型环形山都具有向四周延伸的辐射状条纹,并由较高反射率的物质所组成,形成波状起伏的地形,向外延伸可达数百公里。环形山周围有溅射出来的物质形成的覆盖层;溅射的大块岩石又撞击月球表面,形成次生陨击坑。由于反复的陨星撞击与岩块溅落,以及月球内部喷出的熔岩大规模泛滥,使得许多陨击坑模糊不清,或只有陨击坑中央的尖峰露出覆盖熔岩的表面。
当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现人类成功登月之后,月球已经不是人们可望不可及的遥远星球了。
关于月球旅行的报道
美国“旅馆业大王”希尔顿集团是最早将投资目光瞄向月球的投资商之一。近两年来,希尔顿集团已投资了数十万美元的资金,研究在月球建立“希尔顿旅馆”的可行性。该协会的计划认为,如果所有建筑材料都从地球上运过去,那代价就太庞大了,更好的办法是,利用高科技设备将月球上的矿物炼制成铁、铝、玻璃、混凝土、陶器等原料。
该协会的计划称,为了防止月球居民受到日夜极端温差的影响,月球上的房子应该建在洞穴里。由于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再加上几乎没有大气压力,这些月球建筑内部都必须具有“自我调压”功能,以适合人类居住。此外,月球居民不管是在家还是出游,都必须穿上增压服,否则,他们的血液将会被“煮沸”。由于月球的低重力状态,月球居民还必须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以保持肌肉不会萎缩。
93 北极 亮晶晶的冰雪世界()
北极这一地球上的特殊地域一直受到科学家的极大关注,也是户外探险爱好者神往的地方。何谓北极?准确地说从北纬66°33′开始就进入了北极圈,以北纬90°的北极点为圆心至北极圈所围成的区域称之为北极地区。在这亮晶晶的冰雪世界里有艳丽盛开的鲜花,顽强生存的小昆虫,还有那些可爱的北极动物与善良坚毅的北极人和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在南极是看不到任何鲜花的,而在北极,地衣有3000多种,苔藓有500多种,各种各样的开花植物则达900种之多。在北纬66°~71°之间的阿拉斯加北坡及加拿大的诸岛屿上,生长着53个有花植物科的450种开花植物。而在北纬80°左右的格陵兰岛北部地区,仍然可以看到90多种各种各样的开花植物,它们无疑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开花植物。
如果你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转为优势,极地的这种植物群落,便被称之为苔原。
苔原是寒带植物的代表,它分布于北冰洋周围沿岸,在欧亚大陆北部和美洲北部占了很大的面积,形成一个环绕北极大致连续的地带。
苔原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和花序,如勿忘草、罂粟、蝇子草的花色便鲜艳欲滴,而且北极植物花的特点是大部分花向着太阳开放,并呈杯形,这可能与尽可能多地采集太阳光有关,这对于开白色花的植物尤其重要。有些植物则能在开花期忍受冬季的寒冷,如北极辣根菜的花和幼小的果实在冬季有时被冻结了,但到春季解冻后则继续发育。
当你漫步在夏天的北极草原上,到处鲜花盛开、清香扑鼻,你自然会感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但你可曾想到,它们是生长在一层薄薄的泥土之上,而且在短短几十天之内必须完成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个生命周期。当你想到这一点时,你自然会对它们的顽强更增添一层敬意。
在北极,可以看到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蝴蝶和蛾子,但一些在温带地区繁衍很广的昆虫家族,如蜻蜓、蚂蚱、蟋蟀等却无影无踪。更加令人费解的是,蚂蚁也许是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组织最为严密的生物,但在北极,却很少能看到它们的踪迹。也许因为蚂蚁是一种辛勤劳动而不肯休息的生灵,因而过不惯北极那漫长而寒冷的冬夜,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的清闲生活吧。
北极熊是北极地区最大的食肉动物,因此也就是北极当然的主宰。如果说,企鹅是南极的象征,那么北极的代表自然就是北极熊了。北极熊全身披着厚厚的白毛,甚至耳朵和脚掌亦是如此,仅鼻头有一点黑。而且其毛的结构极其复杂,里面中空,起着极好的保温隔热作用。因此,北极熊在浮冰上可以轻松自如地行走,完全不必担心北极的严寒。北极熊的体形呈流线型,善游泳,熊掌宽大犹如双桨,因此在北冰洋那冰冷的海水里,它可以用两条前腿奋力前划,后腿并在一起,掌握着前进的方向,起着舵的作用,一口气可以畅游四五十公里,也算得上游泳健将了。其熊爪宛如铁钩,熊牙锋利无比,它的前掌一扑,可以使人的头颅粉碎,身首分家,可谓力大无穷。它奔跑起来,风驰电掣,时速可达60公里,但并不能持续太久,只适合短距离冲刺,所以在宽阔的陆地上,假若人和熊进行长跑比赛的话,北极熊必败无疑。
在地球最北端生活的爱斯基摩人是一个随处迁移的坚强民族,他们以人们想像不到的惊人生存能力世代在寒冷的北极繁衍,所以,人类的神奇是最值得赞叹的。在找到一个猎物丰富的地方之前,爱斯基摩人每天风餐露宿,奔波在路途上。如果遇到河流地区,情况会好一些,这里很可能有一些小动物和鸟类生活在浓密的柳树丛中,在冰封的河里能钓到鱼。所以爱斯基摩人一般会选择在这种地方停留。如果有一天打到一只驯鹿或捕到很多鱼,一家人可以在一个地方停留几天,过上几天比较舒服的日子。
迁移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危险,每一次迁移都可以说是一次冒险。人们凭着经验,按祖辈所行走的大致路线前进,但无人能保证前方一定会有猎物出现。在面临食物短缺的情况下,如果不继续迁移将会更危险,可能连生存的希望都不存在了。如果遇上恶劣的天气,比如暴风雪来临,人们只能滞留在屋里等待天气好转。有时一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不能外出打猎。这个时候如果食物出现短缺,等待人们的将是灭顶之灾。即使暴风雪结束,活下来的人也虚弱得无力打猎和继续前进了。
有一天你已经走遍了整个世界,此时,或许想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最好的洗涤,那么,就到北极来吧。因为这里是繁华世界的屋顶,也是生命的起点。当你站在地球的屋顶,太阳永不落下,冰山矗立在北极海,而时间也仿佛静止一般。
北极的土著民族
目前北极地区土著居民有20多个民族,人口总数不到200万,各民族人口数差异很大,最多的达30万人,最小的民族人口总数只有200人。他们是:科米人、雅库特人、可汗人、曼西人、楚科奇人、多尔干人、科亚克人、南特西人、恩加纳桑人、塞尔库比人、青卡格赫人、伊特尔曼尼人、爱斯基摩人、阿留申人、拉普人、鄂温人、鄂温克人、恩特西人、印第安人等。
94 海底世界 我是一条鱼()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唯一没有征服的地方就是海底世界。今天的人类,已多次登上地球上最高的地方——珠穆朗玛峰;多次到宇宙空间旅行,人造的探测器已达到太阳系的外层空间。然而,大洋的最深处是个什么样子,人们还是不清楚的。因为到大洋底去探险,花费巨大,许多问题难以解决。
海洋——这个至今没有被人类征服的地方,占地球表面的3/4,海水量达到140亿立方千米,平均深度有3700米。大洋错综复杂的食物网养育了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它比陆地上的任何生态系统都要复杂得多,从生活在洋底火山口边的吃硫磺的微生物、细菌,到各种深海鱼类,它们放出的荧光能照亮很远的地方,吸引了众多的供它们食用的生物。在有些地方,甚至还可能潜藏着有待发现的被称之为“海怪”的动物新种,有20米长的大*□。
海底是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世界,如果身临其境,人们当为它无比的美妙和无限的生机而惊叹不已。在热带海域,水质清澈,阳光充足,水温较高,这一良好的环境哺育着一座座珊瑚礁和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生物等水下景观。那长长的飘带一般的水草,随着海流轻轻地摇曳,有着柔媚的舞姿;珊瑚是海中的花,它们层层叠叠,参差林立,恰如玉树琼枝,散发着天然动人的魅力,人们也引以为世间少有的珍奇,罕见的瑰宝;至于鱼虫虾蟹,更是林林总总,数不胜数,给大海平添了几分生命的活力。当晶莹纯白如同玉铸一般的珊瑚呈放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睁大了眼睛,审视着它们的精美优雅;当色彩缤纷、花纹明艳的海洋观赏鱼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啧啧称奇、惊叹着它们的绚丽多姿。大海是丰富的,它正是以其无穷的神秘性吸引着人们,召唤着人们。
有人说地球的名字起错了,应该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有70%以上被海洋覆盖。海洋,是地球上生命的摇篮。海洋,是神秘莫测、引人入胜的新鲜世界。海洋,对于我们有着一份蓝色的诱惑。
1996年,一个崭新的、革命性的海底探测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中部的海岸城市蒙特里下水,开始她的处女航。这条深海探测船的名字叫深飞1号,它长4米,重1315公斤,外形像一个胖鼓鼓的有翼的*。它在水下航行时,很像一只轻捷迅速的飞鸟。与那些正绕着大洋航行,拖着深海探测器的动作迟缓的潜艇相比,深飞1号就像一架水中的F16战斗机。它能做特技飞行,比如横滚等,还能与快速游动的鲸群赛跑,或垂直跳出水面,驾驶人员可以从舱中看到舱外的一切。它可以在水面上飞行,也可以潜到1000米以下做各种科学考察活动。
可以预言,人类对神奇大洋底的探测,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新的更大的成就。
现实生活中的海底世界公园
新加坡海底世界
是亚洲最大的热带水族馆,游客在这里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海的神秘。海底自动扶梯将带你参观350种6000多只海洋生物。
太平洋海底世界
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览馆坐落于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塔下,是由新加坡和中国合资兴建的,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集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于一体的综合现代化大型博览馆。馆内放养数百种海洋生物,大到凶猛的鲨鱼,小到绚丽多彩的珊瑚鱼以及多种珍稀的淡水鱼类。
95 东非大裂谷 地球的伤疤()
乘飞机越过浩翰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比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古往今来不知迷住了多少人。
东非大裂谷是地球上最长的裂谷带,总长6400公里,平均宽度为48~65公里,最宽处达200公里以上,深达1000至2000米。在裂谷断层的深处形成众多的湖泊。裂谷两侧悬崖绝壁宛如鬼斧神刀劈成一般。大裂谷绵延不绝,深不见底,沿途湖光山色交汇成趣,其景致为世上绝无仅有。
东非大裂谷北起西亚的死海——约旦河谷地,南出亚喀巴湾经红海,由东北向西南纵贯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抵达埃塞俄比亚南端的阿巴亚湖后,大裂谷分成东西两支继续向南延伸。东支裂谷为主裂谷,它经肯尼亚北端的图尔卡纳湖向南纵贯肯尼亚高地,过马尼亚拉湖向西南延伸至坦桑尼亚南端的马拉维湖。西支裂谷出阿巴亚湖后,经蒙博托湖、爱德华湖、基伍湖、坦噶尼喀湖、鲁夸湖,呈弧形入马拉维湖。至此,一度分开的大裂谷又重归一处,并继续向南延伸,经希雷河达赞比亚河河口入印度洋消失。
东非大裂谷几乎跨越了东部非洲所有的国家,其中以在埃塞俄比亚境内为最长。其实东非大裂谷不只局限于东非范围之内,它实际上是地跨中东与东非的一条巨大断裂带,所以人们将其称为地球最大的伤疤。埃塞俄比亚境内的裂谷带湖泊相对较少,而且较小,但因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势较南部的裂谷带要高,所以裂谷并不比南部的多湖地带浅。有的地段谷深达2000米,两侧绝壁千尺,景观极为独特。
从整个非洲大陆来看,东非大裂谷是全非洲最高的地带,属东非裂谷高原区,总面积500多万平方公里,占非洲面积的1/6多,非洲的几座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峰,全部分布在这个自然区内,其中有著名的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埃尔贡山等。
有许多人在没有见东非大裂谷之前,凭他们的想像认为,那里一定是一条狭长、黑暗、阴森、恐怖的断涧,其间荒草漫漫,怪石嶙峋,渺无人烟。其实,当你来到裂谷之处,展现在眼前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远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连绵的群峰,山坡上长满仙人球;近处,草原广袤,翠绿的灌木丛散落其间,野草青青,花香阵阵,草原深处的几处湖水波光粼粼,山水之间,白云飘荡;裂谷底部,平平整整,坦坦荡荡,牧草丰美,林木葱茏,生机盎然。
此时此刻,你就会真正感到,只有亲临裂谷之巅,才能切身体验到自然界这种举世无双的奇秀景色,感受天地之广阔,气象之万千。
东非大裂谷的未来
东非大裂谷从非洲之角一直延伸到坦桑尼亚境内,最深处达2000米,号称地球上最大的伤疤。研究非洲板块沿东非大裂谷缓慢位移的科学家们决心通过实验证实到底是什么东西促成了板块的移动,数百万年后,现在的裂谷是否将变成海洋。
科学家们推测,火山活动频繁的东非大裂谷的“伤口”将越来越大,最终变成海洋,正如今天的红海一样。如果东非大裂谷最终变成海洋,其结局将类似当初非洲和美洲板块的分离。
96 吐鲁番 火洲飘散的葡萄香()
新疆中部的低洼盆地上,有一个被称为“火洲”的地方,这里的葡萄沟盛产各种优质葡萄,它就是被人们称为“葡萄之乡”的吐鲁番。吐鲁番古称高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明代起称吐鲁番。
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虽然它的表面寸草不生,但山腹中的许多沟谷绿荫蔽日,溪涧潺潺,是火洲中的“花果坞”,著名的葡萄沟就在这里。由于火焰山本身具有独特的地貌,再加上《西游记》里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扑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使得火焰山闻名天下。每当盛夏,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炽热气流滚滚上升,赭红色的山体看似烈火在燃烧。
葡萄沟位于火焰山的西端,沟长8公里,宽0。5公里。沟中郁郁葱葱的便是葡萄园,盛产各种优质葡萄,主要有无核白葡萄,这种葡萄晶莹如玉,味道特别好,另外还有马*、玫瑰红等13个品种,年产葡萄超过6000吨。
葡萄沟里有旅游接待站,两米高的葡萄棚架成的长廊藤蔓交织,串串葡萄伸手可及,崖壁间渗出的泉水汇成养鱼池,安静幽雅,你只须花上几块钱,就可以将新鲜的葡萄摘下来。
许多人去吐鲁番旅游就是冲着当地好吃的水果去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吐鲁番的地下水贮量丰富,因而瓜果丰茂,盛产葡萄、西瓜等水果;又由于气候干燥少雨,所以水果中的含糖量非常高。每年8月26日至8月30日,吐鲁番都会举办葡萄节,节日期间会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民族歌舞会、消夏晚会、名优葡萄酒品尝会、风味小吃一条街、葡萄瓜果一条街等等。
想像中的新疆应该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带,不过吐鲁番市南50公里却有一个月光湖,该湖是一个内陆咸水湖,面积约22平方公里。月光湖由三部分组成,周围一圈宽约0。5~1公里,是含有大量盐类的坚硬盐地;中间一圈是盐沼泽;湖心是晶莹洁白的盐结晶。走到水边,见不到游鱼、飞鸟,唯有成群的小昆虫和偶尔穿过的野兔和小鼠,这种典型的荒漠景观吸引了很多专家及探险者到此游览。
吐鲁番既有干燥寂静的沙漠,也有飘香的果园、茂密的森林和草场;既有炎炎的火焰山,也有清洌的天山的雪;这里有星罗棋布的古城、烽燧、石窟寺群、远古岩画、神秘墓葬,在荒烟、蔓草、遗忘中湮灭的丝绸古道,以及众多的化石山、硅化木群;还有载歌载舞的人们、飘香的葡萄美酒、古朴的村庄、望不到边的葡萄园,以及清真寺弯弯新月下的人们别样的生活。
这里还是野生动物与植物的乐园,戈壁滩上奔跑的羚羊、野骆驼,雪山上盛放的雪莲花,处处美不胜收……
97 好莱坞 走过明星大道()
多年来,好莱坞一直是制造明星和梦幻的工厂,电影工业的发达不仅带动了这里独特的繁荣景象,更创造了好莱坞所在的洛杉矶市的另类文化气息。好莱坞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一区。20世纪初,电影制片商在此发现理想的拍片自然环境,陆续集中到此,使好莱坞逐渐成为世界闻名的影城。1908年,好莱坞拍出最早的故事片之一《基度山恩仇记》。1912年起相继建立制片公司,到1928年已形成派拉蒙等“八大影片公司”。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好莱坞的鼎盛时期,摄制了大量成为电影史上代表作的优秀影片,并使美国电影的影响遍及世界。同时好莱坞亦发展为美国的一个文化中心,众多的作家、音乐家、影星及其他人士汇聚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片厂陆续迁出,许多拍片设施闲置或转手电视片制作商。60年代初,好莱坞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主要生产基地。
“在好莱坞,人们愿意用1000元交换你的吻,但只愿意付50分钱买你的灵魂。”这是国际巨星玛丽莲·梦露的一句名言,虽然有些无可奈何的苍凉意味,但不可讳言的,早期好莱坞的确让许许多多的明星一夕成名。
好莱坞这三个字能激发起向往、欣羡、排斥、鄙夷等不同的反响。更有甚者,如此对立的情绪有时会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比如某导演一向不把好莱坞放在眼里,认为那是文化糟粕的代名词,但一旦好莱坞向他召唤,他便头也不回地朝那里奔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各国影人对好莱坞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爱恨情结,爱的是它的资金充裕、技术先进、设备精良、人员素质高,恨的是它出产的产品往往图有虚表,却能轻易占领各国的电影市场,把当地的产品挤到不起眼的边缘地带。但不管爱也好,恨也好,谁也不能否认,自电影成为一个行业以来,好莱坞一直是全球的影都,而且在可见的将来谁也替代不了它。
作为一个旅游者,来到好莱坞,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