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脑中风用药知识与防治-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①山药葛粉羹。山药150克,葛根粉20克,小米100克,共煮粥服食。
②淮莲柠檬粥。淮山药18克,莲米30克,分别焙干,共研为细末。将半只柠檬研磨成浆状,置小锅内加水200毫升,煮沸,冲入淮山药粉和莲米粉,搅拌成糊状,加冰糖40克,凉后随意食用。
③橘皮山楂粥。橘子皮10克,山楂肉(干品)15克,莱菔子12克,先分别焙干,共研为细末。将糯米100克煮粥,粥将成时加入药末再稍煮,放食盐少许调味,即可服食。
skbshge
6。 脑中风后遗症的药膳()
6
。 脑中风后遗症的药膳
(1)紫菜豆腐汤:紫菜100克,豆腐300克,干贝适量。先将紫菜去砂土,洗净;再将豆腐切成小方块。将葱、姜少许放入油锅内略为煸炒,加入适量水,加入干贝,烧沸,再加豆腐、紫菜,再煮开,加精盐、味精,即成。该汤味道鲜美,清爽可口。豆腐为豆类蛋白,紫菜富含钙、碘等无机盐;碘可促进脂肪水解,降低血浆胆固醇,保护血管弹性。
(2)芹菜炒百合:取旱芹60克,去叶、筋,洗净,切成段;或用西芹;百合30克,去衣,洗净。起油锅,煸炒,加少量精盐、味精,即成。清淡可口。芹菜甘寒,有祛瘀散结作用,又富有食物纤维;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有抗疲劳,耐缺氧,镇静的作用。两者相合,具有滋养津液,柔润血管的作用。
(3)独活寄生老鸭汤:取独活20克,桑寄生30克,老鸭半只,洗净,切成小块,放沙锅内,文火炖汤,汤成,加适量精盐,即可食用。独活性味辛苦微温,祛湿、理伏风、通经络、利关节。桑寄生性味苦甘,苦能坚肾,补筋骨,散风湿,而利关节;甘能益血,和血脉,舒筋络,而除痹病。鸭甘平微咸,入肺肾血分,补虚,益疲劳。此汤可作为脑中风后遗症的辅助疗法。
(4)红绿黑三豆汤:取赤豆20克,绿豆15克,黑豆40克,洗净,放入锅内,烧汤饮用。最好原味饮用,若嫌涩口,可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黑豆补肾镇心,益阴解毒;赤豆散血消肿,清热解毒;绿豆甘寒,清热解渴,厚肠胃以和脾。三豆同用,有清热解毒,养血行血,益阴补虚的功效。
(5)苁蓉首乌粥:将苁蓉20克,制何首乌30克,均磨成粉,粳米90克,洗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粥,粥成,加少许蜂蜜,分2~3次服用。苁蓉性味甘酸咸温,滋润五脏,益髓强筋,治五劳七伤,峻补精血。李时珍曰,补而不峻,故有苁蓉之号。制何首乌性味甘苦温,强筋益髓,养血祛风,为滋补良药。吴仪洛曰:“补阴而不滞不寒,强阳而不燥不热,禀中和之性,而得天地之纯气,所以为调补久病之圣药。”加粳米以助胃气,具有益阴壮阳,养血祛风,化痰补虚的功效,并有通润大便的效果,对老年人更为合宜。
(6)参芪五味紫苏汤:人参、五味子、生黄芪、紫苏叶各15克,赤砂糖150克。将前4味药加水3000毫升,煎取约1500毫升,加水、赤砂糖,拌匀饮服,每日1剂。可以益气养阴固脱。适用于脑中风手撒尿遗、四肢不温、肢体不遂者。
(7)黄芪归杞猪肉:黄芪40克,大枣10枚,当归、枸杞子各15克,猪瘦肉150克,葱、姜、辣椒、蒜各适量。将猪肉洗净,切片,诸药用布包好,加水同炖沸后,调入葱、姜、蒜泥、辣椒等,待熟后加食盐、味精调味服食。可补益精气,活血化瘀。适合于脑中风之肢体萎废、手足麻木、半身不遂,以及肾虚精亏之失语者。
(8)丝瓜醒脑汤:丝瓜500克,桃仁10克,天麻5克,木耳10克。木耳泡发,洗净,撕片备用;桃仁、天麻加水煮20分钟,过滤取汁。丝瓜去皮后带子儿切块,放入桃仁天麻汁,加木耳一起煮至丝瓜熟,加调料佐餐食用。可舒经活络,适用于脑中风瘫痪者。
(9)黄芪桂枝粥:黄芪20克,炒白芍、桂枝各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大米135克。将前4药水煎取汁,同大米、大枣同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3周为1个疗程,连续食用2~3个疗程。可益气养血、温经通络。适用于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者。
skbshge
7。 脑中风偏瘫康复训练()
7
。 脑中风偏瘫康复训练
(1)保持正确体位
①平卧位。上肢尽量向前外侧伸直,与躯干成45°。肩下垫一软垫,伸肘,伸腕,手指伸开。下肢自然伸直,但要在髋的外侧放一软枕,以防下肢外旋;或让下肢屈曲,足底平放于床面。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被子平压在脚上,以免发生足下垂。
②健侧卧位。胸前置一软枕,上肢向前伸,伸肘,伸腕,手指伸开,手心向下。略屈髋、屈膝,脚掌尽量与小腿保持垂直,防止足下垂。
③患侧卧位。肩向前伸直,手掌向上,手指伸开。下肢健肢在前,患肢在后,膝屈曲,脚掌尽量与小腿保持垂直。
(2)关节活动
①被动活动。最好是由专业治疗师或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进行,以免在活动的过程中损伤关节、肌肉、韧带等。但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家属也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活动。
在被动活动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动作一定要轻柔缓慢,避免损伤关节,引起疼痛。每个关节都应活动,除肩、肘、腕、髋、膝、踝关节的各个方向均应活动外,还应注意到小关节,如手指、脚趾的活动。每天活动1~2次,每次每个关节至少活动3~5遍。被动活动时,要避免过度牵拉肩关节,以防肩关节半脱位。
②主动辅助活动。患者用健康的一侧肢体帮助瘫痪侧肢体进行活动,如用好手抓住患手腕部进行患上肢的上举、前臂的旋转和手指活动等。
(3)床上运动
①翻身。由仰卧位向患侧翻身:首先将患者上肢摆放好,患侧上肢向前伸,家人一手放在患者健侧肩上,一手放在髋部,即可帮助患者翻向患侧。然后将患肢按前面所说的患侧卧位方法摆放。在翻身过程中,如果患者能够自己用力,家人可以拉住患者的健手或者让患者自己抓住床档,家人仅给予轻轻的帮助即可使其翻身。
由仰卧位向健侧翻身:首先将患侧下肢屈曲,患侧上肢放在胸前,家人将双手分别置于患者患侧肩背部和臀部,用适当力量将患者翻向健侧,并将患肢按前面所说的健侧卧位方法摆放。
②桥式运动。俗称搭桥运动,这是很简单的床上练习方法。患者平躺在床上,双膝立起,抬起臀部及下腰部,如同搭桥样。
开始患者的下肢可能立不住,这时家人要一手握住患者的踝关节,一手轻扶膝关节外侧,帮助患者完成搭桥运动。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每天做1~2组,每组做10~20次。
(4)从卧位到坐位的训练:病情较稳定的患者要尽早坐起。一般来说,患者脑出血一周后可坐起,脑梗死2~3天后可坐起。在训练过程中,要先从被动坐起逐渐向主动坐起过渡。可以先逐渐摇高床头,让患者靠在床上坐起,然后由家人在患侧扶着患者坐,再逐渐过渡到由患者自己独立坐。同时,逐渐将放在床上的双腿垂到床边。这时应注意一定不要让双脚悬空,要让患者的双脚平放在地面上或箱子上。
①坐位平衡训练。患者具有坐位平衡能力后,就可以完成更多的日常生活动作。所以,坐位平衡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基础,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静态坐位平衡练习开始,逐渐向动态坐位平衡练习过渡。开始时,仅让患者独自保持稳定的坐位,以后可以在家人的保护下,前后左右轻推患者,让其自己调整身体的平衡避免倒下。经过反复练习,患者的动态平衡能力会提高,就可以逐步做一些坐位下可完成的日常生活动作了。
②站立练习。如果是在医院里,应尽可能早地让患者站立起床,这样可以逐渐增加下肢的负重能力。如果是在家里,则要在患者能够保持稳定坐位,上、下肢有足够力量后进行。开始可以靠墙站,或者让患者用健手扶着东西站。但要注意的是,家人一定要在患侧做好保护,千万要避免患者跌倒。另外,有些患者刚开始站立时,常常因膝关节没劲儿站不住。这时,要有一个家人用两手分别放在患者膝关节的上下,以帮助固定膝关节,另一个家人站在患者偏瘫侧保护患者,让患者尽量站直。待患者的情况进一步好转后,可以逐渐过渡到不扶任何东西进行双腿站立、单腿站立练习。
在最初练习站立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情况,要监测血压,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每天上下午各站立1次,每次大约30分钟至1小时,中间可以间断休息。
③起坐练习。在保证双腿能够站立后,患者应进行从床边或椅子上站起、坐下的练习,5~10次1组,每天上下午各练1组,也可以反复进行练习。练习过程中应注意,一定要双脚放在同一直线上,重心放在双腿中间,要让双腿用力站起。
④步行练习。刚开始练习步行时,可让患者把胳膊搭在家人的肩上,这样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地依赖家人。在下肢逐渐有力气后,要让患者练习扶物走或扶着家人走,以后逐渐过渡到自己独立行走。独立行走困难,可以考虑使用拐杖。行走训练不要过分强调步行的距离,过度疲劳会使步行的姿势变差,尽可能使每一步都走好,逐渐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和耐久力。
⑤穿脱衣服练习。要给患者准备宽大的衣服。在穿上衣时,要先穿患侧上肢,拉至肩部,再穿健侧上肢,然后整理衣服,系好衣扣。脱衣时要先脱健侧衣袖,再用健手脱下患侧衣袖。这样穿脱衣服的顺序会使患者更容易完成。
穿裤子时要让患者先坐好,将患腿放在健腿膝盖上,先穿上患腿,再穿健腿,尽量上提裤腰。如是卧床患者,可借助搭桥动作将裤子拉至腰部。如患者可站立,可站起将裤子拉至腰部。脱裤子时,也是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skbshge
8。 脑中风偏瘫康复锻炼时的注意事项()
8
。 脑中风偏瘫康复锻炼时的注意事项
(1)每学一个动作,务必了解其具体内容、功能和正确做法;每练一个动作,务必做到姿势正确并把意念集中在做这个动作的主要身体部位上。
(2)每锻炼某一部位肌肉,就应该使该肌肉连续多次受到所需要的一定强度的刺激,并要完成一定量的工作负荷,来促使人体的组织和力量为适应这种强度的刺激和负荷而得到发展起来。再者,要在人体的组织和力量已发展到能完全适应某种刺激强度和胜任该工作负荷后,就必须再逐步适当增大刺激强度和负荷量。否则,进步就会停止。
(3)在一次康复锻炼课程中,每个动作的负荷是用某种重量连续做多少次数(算为一组),共做多少组构成的。一次锻炼的总负荷是由各个动作的负荷相加而成的。重量愈大,次数和组数愈多,负荷量就愈大。同样的负荷量在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动作和下一个动作之间的间歇愈短,运动强度就愈大。当做某个动作时感到吃力,而仍然勉力再做的坚持程度愈高,对肌肉的刺激强度就愈大。负荷和强度的增加应力求适应。对条件不同、目的不同和锻炼阶段不同者,其增加程度都应有所不同。处理是否得当,会影响进步的快慢。要时常改变锻炼项目。如果锻炼某部分肌肉长期采用相同的动作,就会因习惯动作而感受不到新鲜刺激,从而降低锻炼效果。每经过1~2个月,可全面改变一下康复锻炼课程,也可在一定时期内同时编订2~3个课程,每练一次就交替进行。对同一肌肉关节部位,康复运动总有集中锻炼的、可供选用的多个不同动作。同一个动作,只要变动一下握把、握距、速度、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刺激。而改变这一动作和其他动作的前后搭配也会产生不同的刺激。
(4)切勿锻炼过度。康复锻炼虽然要消耗人体的能量和养料,并破坏其细胞,但引起的补偿更多,重建的也更强。这是康复的前提。补偿和重建都需要有足够的养料,它是在人体休息(主要是在睡眠)时进行的。因此,锻炼的强度越大,需要的养料越多,需要的休息质量就越高。否则,就会疲劳过度。这不仅不能达到超量补偿,甚至不能获得等量恢复,将会大大影响康复进程。
(5)预防扭伤筋骨、撕伤肌肉和韧带等事故,勿使康复锻炼中断。在开始锻炼时,应先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开始进行新康复锻炼动作时,应由家属在旁保护,以保证安全。
(6)想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不能缺课和中断,除非疲劳过度而有意休息几天。时断时续地锻炼,不能使被锻炼的部位感受到一定的重复性刺激,并不能产生适应性的反应。
(7)避免在康复锻炼中偏重多练某些部位,而忽视锻炼其他部位,要全面兼顾各关节、肌肉及各种不同功能。
(8)可做一些康复锻炼记录,并时常加以比较、分析和研究。从中总结本人对哪个动作反应较好或较差,哪个锻炼期间进步较快或较慢。从中得出改进锻炼的有效办法,以鼓舞自己坚持锻炼,不断进步。
skbshge
9。 脑中风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9
。 脑中风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高血压者应降压治疗;脑动脉硬化或脑梗死者应进行活血化瘀、软化血管治疗,以改变大脑微循环;血脂异常者可进行调脂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降糖药;记忆力减退、躁动或易怒者,均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也可采用扩血管药如尼莫地平改善微循环,改善脑细胞供氧,有助于改善症状。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脑梗死,改善微循环,对症状改善也有一定作用。鱼油可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二十二碳六烯酸对改善脑功能有益,鱼油制剂如多烯康也可用于血管性痴呆的预防。
中医治疗多采用填精益髓、健脑补肾的方法,方用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枸杞子、桑葚子、黄精、远志、石菖蒲、益智仁、鹿茸、紫河车等,进行辨证施治。血瘀者,用桃红四物汤加地龙、黄芪;痰浊者,用洗心汤、转呆丹,或用温胆汤、二陈汤加味治疗。
skbshge
10。 脑中风后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10
。 脑中风后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脑中风除了因偏瘫、语言障碍对身体造成危害外,有50%~80%患者康复期会出现情绪低落、不愿见人、兴趣下降、叹息生活没有意思等表现,久治不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个别人甚至自杀。在临床上,患者单纯有抑郁表现时往往能够及时地确诊和治疗,而患脑中风时,由于合并症状过多分散了医生的注意力,只重视躯体症状的治疗和寻找病因,患者和家属也认为脑中风后情绪不高是正常现象未予重视。实际上,脑中风后抑郁会对患者的生理和社会功能均产生不良影响。一旦发现抑郁症,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
脑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与其他症状性抑郁症的治疗原则相同,均是以心理疗法与药物疗法相结合为基本方法。研究证明,给予适宜的抗抑郁药物不仅可以改善抑郁情绪,而且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所以不可轻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目前抗抑郁药品种较多,不良反应小,疗效肯定的抗抑郁药物有3类,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新型抗抑郁药。前两类多属于第一代抗抑郁药物,因其具有抗胆碱和心血管的不良反应,所以不宜作为脑中风后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新型抗抑郁药物也就是第二代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常用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还有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常用药物有米氮平和吗氯贝胺。这两类药物均具有改善患者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容易疲劳等抑郁症状的作用。这两类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高,并且每日只服1次。其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适用于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患者,应用广泛,是基础药物;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药一般用于伴有焦虑的老年患者。抗抑郁药物的应用需要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以6个月到1年较为合适,以后逐渐撤掉。
另外,常用的有百忧解、帕罗西汀(赛乐特)、喜普妙等,选择5…羟色胺再摄取剂受体阻滞药及文法新、米氮平等均可选用。
skbshge
11。 要警惕脑中风引发精神障碍()
11
。 要警惕脑中风引发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是脑中风的伴发症状之一,如很多老年人患病后闷闷不乐、脾气暴躁,甚至因心情抑郁而自杀。脑中风所致精神障碍的主要症状有:
脑衰弱综合征会在发生脑中风之前或脑中风发作后的康复期内出现,表现为头痛、眩晕、睡眠障碍、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常被误认为是神经衰弱而未能引起重视。临床表现如下:
(1)情感活动脆弱:情感控制能力明显减弱,表现为易伤感、易激动、易哭泣,经受不住微小的刺激,高兴也哭,悲伤也哭,有时易怒、易激惹,或常为一点儿小事发脾气。
(2)情绪焦虑抑郁:此类症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脑中风的发作次数有密切关系,病情严重、偏瘫明显、反复发作的患者对疾病顾虑多,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高,表现为心情低落、兴趣下降、自信心不足、焦虑不安,逢人便讲自己如何苦恼、还能不能好转等,以致寝食难安。
(3)妄想或幻觉:部分患者在脑中风恢复期会产生妄想或幻觉等精神病样症状,如认为邻居或街上的人在议论自己、说自己的坏话等。
(4)认知功能下降或痴呆:认知功能下降主要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分析判断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等不同程度下降,可以发生在脑动脉硬化早期或脑中风后恢复期,其中有些脑中风患者随着侧支循环的建立,此类症状会随之有所好转。也有些患者认知功能进一步受损,逐渐出现血管性痴呆的症状,家属反映患者变傻了,甚至不认识亲人,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等。
家属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要细心和耐心,不要有欺骗、愚弄、打骂、取笑、捆绑、歧视患者的行为,否则会增加其心理负担,加重病情。要使患者尽快接受和适应得病之后的改变,帮助其进行功能训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感到自己还有存在的价值。
skbshge
12。 脑中风后癫 发作的预防()
12
。 脑中风后癫 发作的预防
脑中风后并发症较多,有3%~5%的患者于急性期伴癫 发作。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和全身性发作为主,一般来说,脑出血主要为部分性发作,而脑梗死主要是全身性发作。
脑中风后癫 发作预示病情较重,因为导致癫 发作的可能机制有三:①脑水肿、急性颅内高压影响神经元的正常生理活动,引起 性放电而致发作。②有严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使得颅内电离子异常而引起 性放电。③脑中风后有脑血管痉挛、神经元缺血缺氧引起钠泵衰竭,使神经细胞膜过度除极化而致 性放电。病情重,加之癫 发作会加重脑部缺氧,必将进一步导致脑水肿,甚至引起脑疝,因而死亡率增加。
脑中风后并发癫 不是个好兆头,早期防治是关键。从预防角度出发,着重在于脑中风早期要针对诱使癫 发作的3个可能机制及时处理。也就是尽早控制脑水肿,应用脱水剂防止颅内高压,同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给予能量合剂等,这些措施有利于阻止脑组织 性放电,对脑有保护作用。
如果脑中风急性期患者已有癫 发作,应及时给予抗癫药物治疗,方法、剂量均与其他抗癫 治疗相同,可单一或联合用药。由于口服需4~7天才能达到抗癫 治疗药物浓度,故而急性期应肌注或静脉给药。一般首选*或*,也可使用苯妥英钠,用药至急性期后可依据有无发作考虑是否停药。
skbshge
://164136 。
手机阅读请点击://16413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