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狐传奇-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假知县继续道:“这位老兄家前几天一定有人过生日——我不是你们这里的人,他家有没有人过生日我哪里能够知道?不过根据这龟精的情形可以得知,他家一定有人过生日了。不然,就凭他们家,平白无故的哪有可能吃上面条啊?这龟精饱餐了一顿,已到了眼睛里装得下,肚子里盛不下的程度,可是仍然不肯死心,嘴里还塞得满满的呢。诸位如果不相信的话,马上把这只龟精刨出来,就知道老爷我说的话假与不假了”

    众人听了这话,个个来了精神: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堆的,这回可真是开了大眼界了。没有机会看到吴知县从沤田里把骷髅捞出来,今日能够亲眼看到吴知县抓龟精,自然也是相当不错的事情了。

    屋主人把小锹子递了过来,假知县刚要朝手里接,吴登瀛喝了声“慢!”随手一把将小锹抢先接过来。

    假知县正在兴头上,见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十分恼火:“你是哪里来的浑蛋,竟敢在这里闹事?如果再不退去,本官就拿你治罪!”

    那些看热闹的人正看得高兴,见到有人出来搅浑水,心中多为不快:“捣乱也不看看人,快点走吧,恼了知县大人,找死啊?”

    吴登瀛不加理会,对众人道:“这下面确实有只乌龟,如果它是龟精,上面的泥土一定和它旁边的泥土一样,都是比较坚实的。如果泥土松动,有被人挖过的迹象,那就是被人有意埋进去糊弄人的,各位看看,我说的是否有点道理?”

    众人虽然对这人并不快活,但是感到他说的话不无道理,不禁连连点头称是。

    有好事者接过小锹,照着那个圆圈朝下挖。那人一边挖一边说:“这里泥土先前的确被人挖过。”

    屋主人不太相信,推开他,夺过小锹自己挖起来。刚把小锹插进土,说道:“不假,是被人挖过了!”

第114章 访乡农求得真经 揭画皮毕露原形【2】() 
殷澄辅的伯伯见到侄儿带着知县到了家里,显得十分热情,布置下人去杀鸡宰鹅,自己在知县身旁陪着。

    吴登瀛道:“一路上,不少地方都是盐霜成片,满目蒿草,独有您老人家这块土地别有洞天。老伯是用了何种法子,才有了这么神奇的变化?”

    殷老伯道:“我们家先祖原居江南,洪武赶散时迁到这里居住。当初这里也多为盐碱地,劳作了多年仍然没有起色。后来改种了水稻,就改良过来了。地里的盐碱遇水即溶,再把这些饱含盐分的水放掉重新灌满,这样反复多次,只三五年时间,盐碱地就变成稻米田了。”

    吴登瀛道:“老人家说得极有道理,不过,依我看那滤去了盐分的土地全都是黄泥,十分贫瘠,这肥料的问题如何解决?”

    “大人问的极是。这个问题的解决其实也不难。春夏间遍地都是盐蒿荒草,一个人带上一把小锹出去,一天铲上一两千斤全然没有问题,把这些青草踩到水田里,不长时间全都腐烂。这都是极好的肥料呀!”殷老伯兴趣盎然地介绍道。

    吴登瀛不无夸赞地道:“太妙了!这是我想了许久都未想通的难题,不想到这里轻易就解决了。”

    殷老伯道:“许多事刚做时都是山重水复,好像已经无路可走,可是经历过后,也许就柳暗花明,并无什么特别的难处了。”

    吴登瀛感到这一趟出来得太有价值了。如今只要把东面的海堤修筑牢固,再在盐碱严重的地方多挖上一些河道,就可以采用殷老伯的做法,“灌水排碱,沤草为肥”,许多老百姓就有地可种了!

    返程的路上,吴登瀛责备道:“你家伯伯这么有学问,为什么不早点带我到这里来?”

    殷澄辅叫屈道:“唉呀,我的老爷,我哪里知道您心里想的什么?这不是把人冤屈死了吗。”

    正走着,忽听有几个人边走边谈:“吴知县这次又出来私访了。”吴登瀛暗暗诧异:难道老百姓认出我来了?朝他们望了望,这些人只顾走路说话,并没有认出自己的样子。他感到蹊跷,就跟在这些人后面走。

    走到一户人家前面,那几个人停了下来。那里早就密匝匝地围了许多人。

    吴登瀛也停下来,顺着别人的目光朝人群里面看。

    一个三十几岁的男子,站在众人中间,正滔滔不绝地说着:“承蒙别人夸说本县为‘天下阴阳第一家’,其实是不敢当的。不过你这一位人家为什么粮食不够吃,柴草不够烧?其中大有缘故呀!幸亏本县经过这里,就不能不管了”

    后到的那几个人站在圈外看不清楚,侧着身子挤进去,想认真看一看县太爷的容貌。到了里面,倒是看清楚了,不过县太爷口若悬河,源源不断的吐沫星子迎面而来,溅得满脸都是,又不敢当面擦掉,只得又悄悄挤到圈子外面。

第115章 访乡农求得真经 揭画皮毕露原形【4】() 
屋主人继续挖,没费什么力气,一会儿就挖出一个坑。再下面也无需动锹了,用手直接把泥土朝外一扒就扒了出来。泥坑里,果真有一只乌龟。把它拿起来,掰开它的嘴,果真含着面条。

    这时,自称知县的那人想溜,吴登瀛喝道:“殷师爷,给我看住他,不要让这个骗子再继续坑害人!”

    吴登瀛继续说道,“各位,这人根本不是本县的知县,而是一个十足的大骗子。不管这户人家粮食够不够吃,柴草够不够烧,这些反正与这只乌龟毫无关系”

    “可是他家的确有人过了生日,这只乌龟嘴里的确含有面条呀!”说这话的人是这户人家的邻居,他对面前的事感到很不理解。

    有人附和道:“是呀,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呀!”

    殷澄辅也很为不解:尽管这家伙是个假知县,可这乌龟嘴里的面条是怎么回事呢?

    趁殷澄辅注意力不太集中,假知县又想溜,谁知殷澄辅暗暗捏着他的衣角,刚一举步就觉察了,立即抓住膀子拖了回来。

    “其实,这都是骗局!”吴登瀛又道,“要想明白这件事,还是得问一问这位仁兄!”

    假知县脸色煞白,嘴唇颤动,却听不到说话的声音。

    吴登瀛喝道:“你骗走了衙门里的银子,一走了之,自以为得计,永远没有人能够找得着你,你知道我是谁吗?”听到有人揭了自己的丑,假知县脸色立即变得蜡黄。

    原来,这个冒充知县的家伙就是装成道士骗走县衙银子的那个人。当时殷澄辅气得暴跳如雷,以为永远也找不到那家伙了,不想冤家路窄,偏在这里撞上了。

    殷澄辅不知道这家伙的名姓,可是吴登瀛认识他,他正是那一贯不学好的蒋承俊!

    那一次同陆达翎拼力一博之后,蒋承俊在人家门头上用面人做关目的事,不久远处的人也知道了。小镇里的那几个人想:莫非我们也是吃了这样的苦头?扒开自家的门头砖一看,果不其然!几个人聚在一起,带了一帮汉子气势汹汹地到了盐渎,把他所有的东西掠之一空。这样,蒋承俊又变成了赤条条的穷光蛋。

    没法谋生了,怎么办?

    怎么办?想点子呀!大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么?不过关目一旦被人破解,再用也就失灵。偷窃也不行,因为偷东西太下作!哪怕是犯了杀人的罪过,别人也绝对不会小瞧。可是小偷,人们最为鄙夷,最为不齿。以前年轻不懂事,现在到外面闯荡了一番,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个行当绝对不能再做了。

    赌不成,偷不干,怎么办?天无绝人之路:骗!

    那次在衙门里骗了十两银子已经很不少了,可这家伙身边没钱时垂头丧气,有了银子就胡花海用,不长时间,花得一文不剩。

    这回他又身无分文,急得到处乱窜,想碰碰运气弄点银子。碰巧不远处唢呐声响,一趟人挑着面条、寿桃朝一户人家走。他远远地跟在后面一瞧,知道这户人家老的老了,小的还小,吃饭的人多,做事的人少。决定就在这户人家身上动动点子,哄上几个小钱花花。

    蒋承俊一边走一边想,一边想一边走,走到了一条小河沟旁边。几个光着屁股的小孩正在里面摸鱼捉虾,有个孩子摸到了一只和自己巴掌差不多大的乌龟,鼻子凑上去一闻,说了声“臊龟,不要”,顺手扔了出去。

第116章 访乡农求得真经 揭画皮毕露原形【5】() 
当地河里的乌龟,有的身上没有气味,孩子们称做香龟,捉住了,在尾壳上锥一个眼子,用麻线扣起来拽着,让它在地上爬着玩。有的身上有一种腥臊的气味,就称之为臊龟,备受歧视。像这只“臊龟”,刚一到孩子手里,就被扔了出去。

    蒋承俊在路上走着,不防从小河沟里甩上来一只乌龟,正好砸在他的脑瓜上,不由得火冒三丈。摸着头顶上隆起的大包,正要张嘴骂娘,一瞧脚下是只乌龟,不由得回嗔作喜,连忙弯腰捡了起来。对于他来说,这只臊龟可真是个宝贝。

    回到家里,蒋承俊跟邻居借了一斤麦面,和成面团擀成面皮切成面条,吃了一顿,留下些许塞到乌龟嘴里。到了晚上,偷偷溜到人家屋子西北角,把乌龟埋下去,等二天好装神弄鬼去骗人。不料坏事做多了,终究有暴露的一天。这不?正当他自鸣得意的时候,却被人识破了手段,认出了面貌!

    吴登瀛一到这里就认出了他,只不过殷澄辅没告诉之前,不知道装神弄鬼骗钱的也是他。

    众人这才知道谁是真正的知县,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活该这家伙倒霉。如果不是凑巧遇到知县大人,我们还真的以为他就是知县呢。”

    “呸!你这家伙也真太能装神弄鬼的了,竟想出了这样的鬼点子出来骗人钱财!”一个紧靠着蒋承俊的女人朝他身上啐了一口唾沫。

    “到底是怎么回事?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

    “叫他说说,这乌龟嘴里的面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呀,叫他说说!”

    在众人的压力下,蒋承俊没有法子,只得把这事前前后后的经过一一说了。他的头皮上沁出了一层汗珠。

    众人听了恍然大悟,指手划脚地都说蒋承俊不是个东西,明明知道人家家境窘困,还想出这么刁钻的法子来骗人。一个个七嘴八舌,要知县大人严加惩罚,最好把他发配到边远荒蛮的地方,让他永世都不能回来

    “殷师爷,将他带走!”说完,吴登瀛离开了这户人家。

    蒋承俊一路上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将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如果知县大人计较自己到衙门里行骗的事,真的将自己发配到穷山恶水之处,那可如何是好?

    他始终没有认出走在一起的这位大人就是曾替他算过命的先生,他无法把算命先生和知县大人联系在一起。

    三人正走着,迎面来了一个手执麈尾的老道。

    老道见了吴登瀛,施礼道:“贫道已年老乏力,不知县尊大人能否赏个薄面,让此人跟着回到观里,平日好替一些手脚?”

    吴登瀛回礼道:“这等顽劣之徒,如果受到大师的训诫,得以洗心革面,与人与己,都是极大的好事。蒋承俊,还不随了大师去,呆站在这里,难道还想补给你十两银子么?”

    蒋承俊一听这话,如同得了大赦令,朝着吴登瀛一连磕了几个响头。

    老道一把拖住他走了。

第117章 赖土方乡民争执 丢水牛兄弟阋墙【1】() 
从殷家灶回来,吴登瀛兴致极高,像个毛头小伙子似的浑身是劲,走路都“啷里格当来啷里格当”地哼着自创的小调。

    馨萍取笑道:“看官人的模样,莫非拾到了一个欢喜团子?”

    登瀛笑道:“欢喜团子没有拾到,倒是取回了真经。”他一心想着早日实施“灌水排碱,沤草为肥”的方法,决定秋收秋种一结束,就组织老百姓在盐碱地区开挖河道。

    水的问题解决了,其它的事情就要好办得多。

    挖土开河,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前期事务就有不少,诸如地段堪定,土方丈量,民伕安排,资金筹备等等,急切需要一个精明的人来专门负责。

    殷澄辅明白知县大人的心思,提议道:“衙门里的人多半只能喊喊堂威,或者捉个凶犯歹徒什么的,遇到计算、管理之类的事情就头皮发麻。河工方面的事情就让陆达翎去做吧,这些事情他完全胜任——他也应该替老爷分担一些忧愁才是。”

    吴登瀛觉得这主意不错,就叫殷澄辅去找陆达翎谈谈,看他是否愿意承担这件差事。

    到了陆家,殷澄辅说明了来意。陆达翎道:“我曾说过,但凡知县大人交待的事情,万死不辞。没说的,我把这事担当起来就是!”

    “——你怎么也想不到吧,姓蒋的在乡下冒充知县骗人,不想被知县逮住,当场戳穿了真相!”殷澄辅将这次遇到蒋承俊的事说了一遍。

    陆达翎笑道:“这家伙竟然落拓到如此地步,真叫人替他难过!”

    “不过他如今随了老道去,若是果真重新做人,也不失得到一个上好的去处。”

    “浪子回头金不换,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但愿他这次能够脱胎换骨,不再害人。”

    陆达翎领了河工工程总管的头衔,立即走马上任。秋分末尾,农事基本结束。陆达翎早已做好前期各项准备。盐渎挖土开河的工程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老百姓以空前的热情投入了这项工程。贫穷的人家出人工,富裕的人家出银钱。工程的进展十分迅速。

    陆达翎叫人用毛竹和油布在工地上搭了个帐篷,成了自己办事和吃住的地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全都投入到这项工程当中。他尽管每天忙忙碌碌,可是总忘不了按时着人到县衙里禀告工程的情况。

    每次听了来自工地的禀报,吴登瀛都感到极为兴奋,更想抽身到那里去看看实际情况。这天,他忙着把紧要的事做了,让殷澄辅喊上臧山、李泗,几个人一起来到工地。

    陆达翎得知消息,赶紧过来陪着。

    新开的河道大约十一二丈宽,东西走向,挖出来的泥土分到两丈开外筑成长堤。工地上,人声鼎沸。人们挖的挖,运的运,穿梭般地来往,场景颇为壮观。

    吴登瀛看运土的方法不一,问道:“你们看这些人,有的用担子挑,有的用车子推,究竟哪种方法快一些?”

第118章 赖土方乡民争执 丢水牛兄弟阋墙【2】() 
“老爷,用车子一个人一趟可以运送七块垡头,用担子一个人一趟只能挑两块,自然用车子推要快得多。”臧山答道。

    “我看也是这样。可是为什么不让他们都用车子推?”吴登瀛又问。

    陆达翎道:“老百姓家有的太穷,实在添置不起一架车子。”

    正说着,忽然听到前面有人吵架。陆达翎在工地上呆了一段时日,掌握了民伕们的脾气,连忙小跑着赶了过去。不出所料,果然是两方人马为了土方的事在争吵。

    陆达翎喝阻了他们。

    吴知县一行人赶了上来。

    吴登瀛问:“这些人吵些什么?”

    陆达翎道:“也没多大的事,常常只为一两寸宽的土方,他们就能争得要动手打架。”

    “我就不信了,为了一点土方就要动粗,你把民伕们说得也太差劲了吧?”

    臧山道:“老爷,你莫听陆总管说得轻描淡写的。我在未进衙门之前曾经上过河工。乍一听起来,一两寸的土方好像没什么意思,可是十几丈宽一丈多深,要挖取一两寸地方的泥土就有二三个土方——土块挖起来放进担子,挑上肩膀,来回走三四丈的路程,如此这般,一趟才运走两块垡头。二三个土方的泥土,需要五六个人上紧挑大半天才能做完。所以民伕们自然寸土不让了。”

    “原来如此。那么,陆达翎,你丈量分方的时候,为什么不仔细一点?”说到这里,不等陆达翎回话,吴登瀛转过来道,“也难为你了,这么大的工程,整天拿着根绳子量来量去,哪能连几寸的差错都不出的?——以前他们吵过么?”

    陆达翎道:“实际上,出差错并不由我——分方土的时候,都是各乡里正跟着,就算出了点差错,他们也不好意思跟我计较,也就等于没有差错了。问题往往出在两家交界的地方,任何一方只要有个把尖头,自己抢先挖了走,故意留下一二寸地方来让对方承担,事情也就来了。昨天,西塘乡和杨坎乡的两帮子,就出现了这样的事,互相指责对方奸滑,拿着大锹、扁担,差点就动了家伙!”

    “要尽量防止民伕们出这些事情!”吴登瀛叮嘱道。

    刚朝前走了一段,听到又有人吵架。

    吴登瀛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尽碰到这些事情?”

    陆达翎感到很没面子。

    “你想干什么?谁怕你!”一个人吼道。

    “谁叫你胡说八道!”另一个人的声音吼得更高。

    “快点走,他们都有扁担、大锹,舞弄起来是要出人命的!”说着,吴登瀛加快了脚步。

    一个民伕眼尖,老远看到陆管事带人走了过来,将手捏着嘴唇“嘘”地吹了一声,围着的那些人随即一哄而散,忙着去做自己的事。

    原地只剩下两名汉子。

    那两名汉子,都是三十出头四十不到的样子。一个身材粗壮一些,另一个瘦小一些。脸上都是青筋毕露,用手指着对方的鼻子,他一句来你一句去地争吵着。

    看样子不像是两帮人为了土方而闹事。

第119章 赖土方乡民争执 丢水牛兄弟阋墙【3】() 
两名汉子只顾吼雷似地争吵,根本不顾周围的情况变化。

    臧山喝道:“人家都在挖泥运土,你们俩个为什么在这里大呼小叫!不仅自己不做事,还耽误别人,存的什么心?”

    两人住了口,见是工地上的陆管事带着一趟人来了,那粗壮一些的忙道:“他偷了我家耕牛,我向他讨要他还不认账!”

    那瘦小一些的正要争辩,李泗道:“就是房子被人抬去了,也不能在工地上吵得哑声破锣的!知县大人在这里,你们还不过来请安!”

    听说知县老爷到了工地上,那些散去了的人全想围过来看看——他们都听说过知县大人是“天下阴阳第一家”,本领十分了得,十分想看看知县是何等模样。可知县是大老爷,哪个敢呀?

    听说知县在这里,两个吵架的合了心了似的,一起跪倒在地。

    那瘦一些的领先叫道:“唉呀,大人哪,你老人家真是菩萨呀,小人被这个蛮神蛮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您老人家就来了——请大老爷替小民做主啊!”

    那粗壮一些的道:“做强盗的嘴就是硬,你说我家的牛不是你偷的,哪是谁偷的?”

    身材较为瘦小的叫屈道:“大人,看他说的,他家牛没有了,关我什么事,我怎么知道谁偷了他家的牛?”

    吴登瀛道:“你们还有完没完,谁家的牛被偷了?从容给我道来,不可他一言你一语地纠缠不休!”

    两人这才知道谁是知县大人。

    粗壮一些的挪准了位置,朝着知县磕了个头道:“小民洪友为,住在本地洪家湾。与洪友成同为本家兄弟,五天前我家牛被他偷走了,我找他讨要,他死不承认。小民实在没办法了,求老爷判他一个偷盗的罪过,赔了我家耕牛。”

    “冤枉啊,老爷”

    “你说他偷了你家的水牛,可有什么凭证?”

    洪友为道:“禀告大人,小人确实没有亲手抓住他。可是小民自小同他一起长大,晓得他有毛手毛脚的毛病。再说,丢了牛之后,有好几天没见到他。老爷,你老人家看,我家牛没了,他人也不见了,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一定是他把我家耕牛牵到外面去卖掉了!”

    吴登瀛道:“洪友为,你将他毛手毛脚的毛病说给我听听。”

    洪友为道:“是,老爷。每年蚕豆荚刚刚鼓起的时候他就动手了,躲在人家田里,不把肚子撑圆了不歇手。夏天,他就偷偷伏在人家甜瓜地旁边的柴沟或是庄稼地里,等没人注意时溜进去,专拣熟透了的摘,稍微有点不甜不香的就扔掉重摘。秋天趴在别人家的花生地里,身上弄几棵花生藤遮起来,把花生从地里抠出来,一直吃到不想吃才回家”

    另一个听得急了:“这些都是草民小时候的事情,长大了,就再也没有做过。”

    “你莫急着说话,等会儿本官问你再说不迟。”吴登瀛制止了一下,继续问道,“洪友为,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其它可疑之处?”

第120章 赖土方乡民争执 丢水牛兄弟阋墙【4】() 
洪友为见知县没有搭理洪友成,连忙答道:“回大人的话,没有了。”

    吴登瀛朝瘦小一些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一连几天不在家,都到过什么地方,做了些什么事情?”

    瘦小一些的道:“我叫洪友成。那几天我娘舅家砌房子,要我去帮几天工。可是我要上河工走不了,以后来了个表弟换我,我才去了几天。知县大人,我都快要忙死了,哪里还有工夫去偷他家的什么水牛啊?”

    吴登瀛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