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级鉴宝师-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也正如徐师所说,韬光养晦扮猪吃老虎自然能够掌握一定的先机,但是一味的装小羊,反倒会让人真的把他当成小羊,谁都可以上来咬一口,那样麻烦只会更多。
而且想要调查当年的事情,没有个身份,也就无从下手,皇城文玩协会显然是个金字招牌,把这个招牌挂在身上,行事自然就会方便得多。
心里不断的权衡着得失,张轩也跟着来到了二楼的会展中心,此时文玩协会的这些人都已经落定,徐广坤对徐师道:“父亲,我就先去准备了,张小兄弟,加油,我看好你。”
“嗯,去吧。”徐师点了点头道,张轩也跟着道:“我会努力的!”
徐广坤走了之后,徐师又对张轩道:“张小友,你跟我过来,我介绍几个人给你认识。”
“好!”张轩老老实实的跟在徐师的后面,走向了最前面的那一排位置,到了最前排,那里坐着十个人,从左往右,一老一少间隔着。
老的自然就是皇城文玩协会的泰斗级人物了,而那些年轻的,自然就是他们调教出来的接班人,徐师走过去笑眯眯的道:“老伙计们,不好意思啊,我来晚了。”
“老徐,你也真够可以的了啊,自己组的局,自己不到,倒让我们在这儿做冷板凳。”十人中中间一个老者淡淡的道。
“让司徒老哥久等了,这样,鉴赏会完了之后,我请几位老哥喝茶,我那儿还有点西湖龙井的存货,今天就拿出来大家一起喝了!”徐师说着,拉过来张轩,对他道:“张轩,来,过来见过司徒前辈。”
“司徒前辈好,我叫张轩。”张轩老老实实恭恭敬敬的道。
“老徐,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在上海发现的可造之材?嗯,看起来不错,年轻人,不骄不躁的,挺好。”
叫司徒的老者看了张轩一眼,虽然嘴上是在夸张轩,但神情却是极为淡然,又对旁边的人道:“小轩,见过徐爷爷。”
坐在司徒老者旁边的叫做司徒轩的人立刻起身给徐师行礼道:“见过徐爷爷。”
“哦,小轩啊,都长这么大了,很好啊!”徐师笑眯眯的摆了摆手道。
“老徐,什么时候开始啊?”这个时候,坐在司徒老者旁边的老者问到。
“马上就开始了,老周,这个是周涛吧,也长这么大了。”徐师说着,继续给张轩介绍道:“这个是周大师。”
“周前辈好!”张轩继续行礼。
接着,徐师便将剩下的三人一一给张轩介绍了一遍,从左往右,除了司徒老者,姓周的大师之外,剩下的三人一个姓王,一个姓左,一个跟司徒老者一样是个复姓,姓闻人。
那个叫闻人的老者张轩多注意了一下,闻人这个姓本身就少,而且在给张轩介绍的时候,徐师的态度也和介绍其他四个人的时候不一样。
张轩敏锐的感觉到,这个闻人老者,和徐师的关系要比和其他四人好得多,最后徐师也是带着张轩坐在了闻人老者的旁边。
这个时候徐广坤那边也准备好了,这次徐广坤充当了主持人的角色,带着两个人推着一个巨大的根雕上了台。
“各位前辈,各位朋友,鉴赏大会现在开始,这第一件物品,是由司徒崇文前辈提供的,北宋福禄寿乌木木雕,请有兴趣的朋友,上来看看。”徐广坤说着,往后面退了一步,静静的等着。
坐在前排的几个泰斗没有动,后面的人便先动了起来,张轩就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道:“我来看看!”
接着,张轩就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从后面快步走上了台,围着那福禄寿根雕转了几圈,眉头紧紧的皱着,却没有像刚才上台一样发出果断的声音。
过了半天,那人才叹了一口气,对着司徒崇文行了一礼道:“司徒前辈,我看不出来!”
“不碍事,敢上去,没乱说,已经很不错了!”
司徒崇文摆了摆手,继续道:“实话实说,这东西,别说是你,我当初刚入手的时候,也不敢立刻下定论,所以今天才拿出来,让大家一起看看!”
司徒崇文后面这句话,就算是捞了那个人一把,既然是司徒崇文短时间内都无法判断的东西,那人看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恰恰也是因为他看不出来,没有乱说,也正好说明了他的水平不会太差,如果他直接说是真的,或者是假的,反而说明他的眼力不行。
“多谢司徒前辈!”那人恭恭敬敬的对司徒崇文又行了一礼,这才下了台。
有了这个人打头阵,就该前面几个泰斗的接班人表演了,根雕是司徒崇文拿出来的东西,司徒轩避嫌自然就不用上去了,而另外四人之中,有两人并不擅长根雕的鉴定,就没有动。
于是上台的,就只有姓周的老者的孙子周涛,以及闻人老者的孙子闻人相两人上台,徐师同时在张轩的耳边小声问道:“小张,你也上去看看?闻人相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这东西司徒崇文都拿不准,你去帮帮手。”
张轩原本是不想这么早就上台的,加上这件东西的材料是乌木,乌木本身就带着古物光环,对于鉴定这个木雕本身,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听到徐师这么说,也不好再赖着,于是点了点头道:“我尽力!”
周老爷子本身是玉雕界的泰斗式人物,被称为“当代玉雕大师”,更是北派玉雕的掌门人,传承人,他的孙子周涛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已经继承了周老爷子雕刻技艺的精髓,在技术层面上来说,也算是首屈一指的,他对于各代雕刻技术的传承和演变,可是说是如数家珍。
而闻人相专攻的是佛像领域,以石刻为主,虽然这件物品是乌木木雕,雕刻的主体也是福禄寿三星,而不是佛像,但是也算和闻人相的专攻有一些关联,只不过和周涛相比,在专业性上要差一些。
周涛上了台,先围着木雕转了一圈,又拿出了放大镜了小手电仔细的照了一遍,然后才抬起头道:“这个‘福禄寿三星木雕’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散点透视构图,形成了‘画中有画,景中有景’雕刻特点,主体是福禄寿三星报喜,所以这应该是一件东阳木雕的作品。”
说到这里,周涛又指着雕刻内部的一些细节道:“我刚才发现,在雕塑内部有刻刀的痕迹残留,现代雕刻已经有专门的工具了,特别是像乌木这种石质材料,不会再使用刻刀,而古代没有技术条件支持,雕刻者只能够用蛮力来雕刻。”
“所以难免会留下刻刀的刀痕,我刚刚看了,这上面没有落款,木雕落款是在清末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也可以断定,这个雕塑,至少是在清末之前的。”
最后周涛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一锤定音的道:“东阳木雕有千年的历史,在东阳木雕发展的初期,对于木雕人物的刻画还不够丰满,也没有形成一定的风格,这个雕刻之中的福禄寿三星的容貌没有东阳木雕后来鲜明的三星特点,所以毫无疑问,它确实是一件出自东阳木雕初期的作品,而且雕塑的体积这么大,是非常少见的。”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周涛这一番言论,有理有据,不止从大的角度论证这个东西是真的就连细节处,也得到了应证就连张轩都觉得他的判断应该是对的。
第三百一十九章不同意见()
“不知道司徒爷爷认为,我说得对不对?”周涛说完之后,对着下面的司徒崇文行了一礼,极有信心的问到。
“嗯,不错,你说得很有道理。”司徒崇文微微一笑,轻轻的点了点头,突然又看向了闻人相和张轩问到:“你们怎么看呢?”
“我觉得”闻人相想了一下,刚开口,张轩便不动声色的拉了他一下,他立刻停了下来,看了张轩一眼,张轩在他耳旁小声道:“先不着急定论,再看看。”
闻人相点了点头,对司徒崇文道:“我想再看看。”
司徒崇文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依旧是带着微笑道:“好,年轻人,谨慎一些是对的,你再看看吧。”
“闻人兄,别的我不敢说,但是雕刻这东西,其实就那样,你何必再看呢?”周涛脸上带着不屑,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
“再看看,总是好的!”闻人相压根儿也不理他,朝着木雕走了过去,张轩也跟着一起过去了。
“张兄,你看出什么了吗?”两人走到了近处,闻人相才用非常小的声音问张轩到。
“我对木雕不是很熟,只是感觉有点不对,我们再看看,如果确实没有问题,再认也不迟!”张轩确实没有太大的把握,刚才他上台的时候,从这个木雕上面就射出来了一道乌黑的光芒。
到现在,张轩都还不知道乌黑的光芒具体代表的是什么,他之所以觉得不对,是因为刚才周涛在说的时候,他看到在司徒崇文的眼睛里面闪过了一丝轻蔑的神色。
那道神色虽然只是一闪,但是张轩还是敏锐的捕捉到了,现在风华玉佩不能够断定木雕的真假,张轩自己对木雕的认识又不足,让闻人相多看看,也是为了保险起见。
两人看了半天,闻人相似乎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小声的对张轩道:“张兄,我还是没有看出问题来,周涛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他对雕刻的理解,确实是一绝。”
张轩闻言眉毛一动,不动声色的道:“怎么,你和他有仇?”
“有仇谈不上,就是看不惯而已,他以前经常用假东西骗人,现在要好一点了。”闻人相看了一眼周涛,小声的回答到。
“我觉得,这个东西不对,古代的木雕,多以木料为主,像乌木这种,已经石化的东西不,硬度太高,古代雕刻起来非常的困难,何况你看这个雕塑这么大,以当时的技术,想要做出来,少说也得花十几年的功夫。”
张轩小声的对闻人相道:“而且北宋时期,东阳木雕都还没有起家,最多算是有人在做,怎么可能就形成了如此高的艺术特点?”
“好像是这样的!”
闻人相闻言心里也是一动,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继续道:“我前几天听爷爷说,当代东阳木雕大师杜云松前辈在收山之后,好像从什么地方得到了一块乌木,至于他有没有亲自操刀,就不知道了。”
“杜云松?他习惯用古法雕刻吗?”张轩眉头微微一皱,东阳木雕享誉世界,已经是一个极大的产业了,作为当代东阳木雕大师,杜云松的雕刻技术毋庸置疑。
“这倒没有,不过我记得杜大师在收刀之后,确实喜欢用刻刀做一些小玩意儿,之前爷爷带我去拜访过杜大师,那个时候杜大师就用刻刀做过一些玩具,给他孙子玩儿的。”闻人相回答到。
“那基本就可以确定了,这不是北宋的东西,应该是杜云松在收刀之后的作品。”张轩心里一沉,果断的下了决定:“你相信我吗?”
“上来之前爷爷就说了,让我多和你交流交流,听你说的,我也觉得不太对!”闻人相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就定了吧!”
“行,你来还是我来?”张轩再次问到。
“还是我来吧,你第一次参加,等更有把握的时候再出手,我专攻的是佛像,错了也没关系!”闻人相想了一下,决定这个雷还是他先来顶,于是走到了前面,对司徒崇文道:“司徒爷爷,您和杜云松大师,原来还是至交啊?”
“嗯?”司徒崇文闻言神色一动,有些惊诧的看着闻人相。
闻人相说完,脸上带着笑意,朗声道:“刚才周兄所言,很有道理,乍一看好像确实是那么一回事儿,不过我却有点不同的意见。”
“雕刻技法传承上面的东西我就不用说了,刚才周兄已经说得够明白了,我要说的,是一个历史的常识。”
说到这里,闻人相对周涛笑了笑道:“东阳木雕,历史渊源有一千多年,而一千多年之前,也刚好是北宋年间,我们假设这间木雕确实是北宋年间的东阳木雕。”
“那么,那个时候的东阳木雕,就已经达到了和现代一样高的艺术水平了吗?”
闻人相停了一下,淡淡的道:“我学习的是佛像雕刻,在佛像里面,每个时代的佛像,都会带着那个时代的特点,造型也好,样式也好,都有迹可循,比如唐代的佛像,和明代的佛像,就根本是两回事。”
“我在想,就算东阳木雕的发展再怎么快,也不会在短短的几十一百年之间,就达到了往后一千年都无法超越的艺术水平吧?”
说到这里,闻人相又看了一眼周涛,此时周涛的脸色已经是铁青了,闻人相笑了笑,继续道:“我听说当代东阳木雕大师杜云松前辈在收刀之后,喜欢在家里用刻刀给孙子雕玩具,杜云松大师是东阳木雕的集大成者,由他亲自操刀,做出这一件东阳木雕的顶尖作品来,自然是不难的。”
啪啪啪。
司徒崇文听到这里,忽然轻轻的拍手道:“好啊,没想到,小小年纪,竟然有这般的见识,真是难得,没错,这木雕,确实是我从杜老那儿求来的!”
“不,不可能,如果是杜老的作品,为何没有署名呢?”虽然司徒崇文已经亲自开口,说这东西是他从杜云松那里求来的,但是周涛依旧是一脸不可置信,仿佛呓语一般的道。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杜老已经收刀,这间作品,应该是他心血来潮之作,没有留下落款,恐怕也是不想流到市面上,沦为富商炒作的俗物吧!”这个时候张轩看着福禄寿三星木雕,微微有些感叹的道。
“小伙子说得不错,当初杜老给我的时候我就曾向杜老承诺,这件木雕,永远不会用于出售。”司徒崇文道:“而且前日,我已经将它无偿赠送给东阳木雕博物馆了!”
“真是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啊,感谢三位的精彩鉴定。”
徐广坤恰到好处的站了出来,既然尘埃已经落定,再纠结下去,只会让周涛颜面尽失,他怎么说也是周老的接班人,不能在这里太难看。
“接下来,第二件物品,是闻人前辈出的一尊北魏铜佛,三位要不要继续看看?”
“我就不搀和了,还是留给其他人吧!”闻人相首先说到,这个佛像既然是闻人老者拿出来的,闻人相自然需要避嫌。
“周公子呢?”徐广坤看向了周涛,问到。
“佛像我不懂!”周涛冷冷的说了一句,直接下台,离开了会场。
“老徐,可以啊!”周老也站了起来,狠狠的看了张轩和闻人相一眼,拂袖而去。
“我来试试吧!”这个时候司徒轩突然站了起来,笑眯眯的走上了台,走向了已经换成了铜佛像的展台。
其实司徒轩更擅长的是瓷器的鉴定,不过这个时候周涛刚刚打了脸,这个时候上场,正是好时机,何况闻人家的人向来忠厚,又和徐家关系相当好,在这个场合拿出来的东西,绝对不会太差。
张轩原本打算跟闻人相一起下去,徐师却突然在下面道:“张轩,你跟着司徒轩学学。”
张轩闻言愣了一下,看到徐师给他递眼色,明白了徐师的意思,心里苦笑一声,只好接着留在了台上,张轩没有下来,司徒轩又上去了,别人也就没有再凑热闹了。
司徒轩先看,那尊铜佛像不高也不大,他拿在手里仔细的看了好几遍,这才放下,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道:“闻人爷爷,我对佛像没有什么研究,要是有说错的地方,还请您指正。”
张轩在旁边心想,这司徒轩果然不简单,先毫不避讳的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后再高谈阔论,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像之前周涛那样的情况。
就算他待会儿说错了,反正他专攻的也不是佛像,错了对他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对了,那就长了大脸了,顺带还能落一下闻人家,这笔生意让他做得,怎么都不亏。
只听司徒轩又继续道:“以我拙见,北魏佛像,在怎么佛像历史之中,都是很出名的,受到十六国时期的影响,北魏初期的佛像也以金铜为主,其中又以青铜佛像较为常见,这一尊正好就是青铜佛像。”
“大家都知道,北魏时期的佛像,分有立式和坐式两种,佛头脸颊较为清瘦,高鼻薄唇,面相端庄慈祥,身体匀称,这一点和唐代的佛像有很大的差别,青铜佛像,多以莲花四足台为坐底,背光莲花瓣,这些都和这尊佛像一样。”
“但是,我却觉得,这尊佛像,是现代仿品,虽然不管是从造型还是从材质上来说,这尊佛像都无可挑剔,可是这上面的铜锈,却是用硫酸腐蚀而来的!”
司徒轩说到这里,本来还要接着说,张轩却突然上前一步打断道:“司徒兄是吧,听你说的,还挺有道理的,不过我,刚好有不同的意见,咱们交流交流?”
第三百二十章争锋相对()
张轩的话一出口,司徒轩心里其实就非常的不舒服,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言行举止都十分得体,十分谦逊的这么一个人,但是实际上他为人极度自负,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而司徒轩也确实有自负的本钱,他的家世出身自然不必多说,有司徒崇文背书,至少在文玩界,没有几个敢说家世比他好的,再加上他自己天资聪颖,从小到大学什么都快,在古玩这一行也从来没有失过手,司徒崇文对他也向来是极为满意的。
这事儿要是换了其他人还好,哪怕是闻人相,司徒轩或许都还能够接受,至少面子上能够做足,不至于难看,但是偏偏说这话是张轩。
张轩是谁?
在今天之前,司徒轩别说是见过,就连听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要不是他是跟着徐老一起来的,司徒轩连正眼瞧他都瞧不上。
就是这么个连人物都算不上的家伙,竟然敢当面拆他的台,这让司徒轩心里如何能舒服得了,不过司徒轩毕竟不像周涛,他为人阴沉,就算是心里在不舒服,脸上也看不出来半点。
何况这个局是徐老组的,张轩又是徐老的人,就算是给徐老面子,司徒轩也必须把心里的想法隐藏下来,于是脸上尽力带着假笑道:“哦,张兄客气了,你有什么意见,但说无妨!”
在古玩街混迹了这么久,张轩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他能一直保持在古玩街不吃一点儿亏的记录,除了有风华玉佩的助力,本身脑子好使之外,最重要的是张轩察言观色的本事足够好。
别说是司徒轩这种看起来很精明,实际上没有尽力过真正大风大浪的人,他爷爷司徒崇文又如何,人老成精,还不是一个小小的眼神细节,就被张轩抓到。
所以别说司徒轩的假笑实在是太假了,就算他再演得真一点,张轩也能一眼看出来他心里在想什么,反正张轩从头到尾也没打算给他面子,当然也就不用客气。
“司徒兄刚才所言,关于北魏佛像的特点,我就不多加点评了,刚才司徒兄也说了,佛像这一门,你不熟,不懂很正常。”
张轩这话虽然听起来似乎无伤大雅,但是其实已经把司徒轩给贬低了下来,同时还顺带把刚才司徒轩带的保险给他抽了。
而这还不算全部,张轩笑眯眯的看着司徒轩,继续道:“单说司徒兄你最终认定这佛像是现代仿品的最后一条,关于青铜上面的锈的问题,我就有不同的意见!”
“哦?不知道张兄以为,如此明显的硫酸侵蚀痕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司徒轩听到了张轩的那一段话,连最后的假笑都保持不住了,板着脸看着张轩道:“难道张兄以为,在北魏时期,就有硫酸了吗?”
说着司徒轩转过脸面相台下的人,大声道:“张兄今天还真是让我长了见识了,原来我国在北魏时期,就有了提炼硫酸的技术,看来我还是读书太少了啊!”
“哈哈,司徒兄说得好啊,不止你长了见识了,我们在座的这些,都长了见识了,原来硫酸在我们这儿,还是个源远流长的东西!”
“这张轩谁啊,到底有没有文化,读没读过书,该不会是个骗子吧?”
“听说是徐老带来的人呢!”
“徐老啊,那真是泰斗级的人物,不过徐老认字画是一绝,但是看人,好像就不那么准了!”
司徒轩一句话落下,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就在台下引起了激烈的反响,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不止讥讽怀疑了张轩,连带着把徐老都带了进去。
张轩用屁股想也知道,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就接着司徒轩的话茬,扯出这么一大堆来,而且有理有据,一唱一和,要说这些人不是司徒轩提前安排好的,那才真是见了鬼了。
不过司徒轩这么快就憋不住了,反倒让张轩觉得他好对付多了,面对了台下数百人鄙视,怀疑,嘲笑的目光,张轩脸上没有任何的胆怯羞愧或者愤怒的表情,始终带着微笑,好像对下面这些人的看法一点儿也不在意一样。
“可能是我刚才没说清楚,也可能是司徒兄钻研文玩太入迷了,与社会脱节太久,不太能理解我说的话的意思。”
张轩笑眯眯的说着,好像真的实在承认自己的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