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凡尘-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索,另外心儿斗胆请求陛下,允许臣妾启用前内卫府梅花卫头领刘晴。”
“刘晴?”李显闻言低头沉思片刻,猛地想到了什么抬起头问,“可是,那个之前与武言季一同起兵反叛的刘晴?那人当年不是被处死了吗?怎么会还活着呢?”
慕容心儿明显感觉到李显话语中的质问,看着李显渐渐阴冷下来的脸色,慕容心儿面露委屈之色说:“这件事情是当年女皇陛下授意,女皇的意思是暂时将她关起来,毕竟刘晴虽然权力欲望大了些,但她能力还是有的,所以我才暂时将她关了起来,后来,后来奴家不是被女皇给”
说到这里慕容心儿没有继续说下去,倒是“嘤嘤”哭泣起来。看到慕容心儿泪眼婆娑的样子,李显冰冷目光立刻变得柔和起来,李显赶紧上前搂过慕容心儿安慰道:“呵呵,是朕一时有些失态,心儿莫要怪朕,既然心儿你觉得此人可用,那就启用吧。”
顺势靠在了李显怀中,慕容心儿适时提出要求说:“陛下,其实刘晴之前一直担任地策府督史,奴家觉得现在邱铁似乎对奴家的统领并不满意,很多时候对奴家命令都是阴奉阳违,这对内卫府一些事情很不利,奴家觉得是不是”
不待慕容心儿把话说完,李显却突然制住她的话说:“心儿,这件事情暂时不用再说,邱铁乃是崔少聪离开前定下的人,朕不能够将他换掉,朕相信崔琦他推荐的人,邱铁应该是绝对忠于我大坤,忠于朕的,其实你执掌内卫府已经很忙,何必非要去干预地策军的事情呢?何况如今皇城四卫已经被你掌握,外城你就别去过问了。”
听了李显的话,慕容心儿明白崔琦对于李显的影响极深,若是没有崔琦恐怕之前李显早就被士族和宗派高手联手杀掉,他也不可能完全掌控朝局,所以想要让李显对崔琦那些势力下手极难,所以她也就不再提之前的话。
虽然慕容心儿没有继续强求李显,但她心里却另有打算,其实如今慕容心儿还没有下定决心要对崔琦势力出手,毕竟当年她和崔琦他们还算有交情,尤其是裴峰手里还掌握着神策和天策大军,不过慕容心儿也不认为裴峰能够力挽狂澜。
所以左思右想下,最终慕容心儿还是下定决心,要和那些“一池三山”与死灰复燃的士族和宗派合作,只要能够让对方计划成功,慕容心儿觉得定然能够从对方那里得到云诺给她的修炼之法,得到更为强大的修行功法,她相信以她才智定然能够获得突破,到时候有强大修为支持,无论什么人掌权,她都定然会有一席之地。
慕容心儿的想法李显无从知晓,李显此刻觉得能够得到慕容心儿这个美丽,同时拥有着不输给男子智谋女人,是他此生最为幸福的事情,若非皇后韦氏乃是他的患难夫妻,恐怕他不介意将韦氏废黜,这也是他纵容韦氏和武信思苟合的原因。
李显和慕容心儿各怀心事的拥在一起,直到宫人前来通知李显该上朝了,两人这才惊异地分开,随后李显在慕容心儿帮助下整理好衣衫,在宫人引领下向太极宫正宫太极殿行去,这一刻李显皇家气派十足。
第374章 太子出手()
依照坤太宗时期传下的制度,每逢朔望之日,将在太极宫正殿太极殿内举行大朝会,召见群臣对半个月来朝廷各类事情,以及天下间的大事小情进行一种总结性的汇报,更是一些重要诏命和旨意颁布的时间。
今日时至望日,群臣齐聚太极殿,就连皇后韦氏、后宫妃嫔、王公子弟和公主驸马也都聚集在太极殿,可以说整个天下权贵人物都云集太极殿,众人立在太极殿内等候着皇帝李显的到来。
每当李显从太极殿后面阶梯缓缓走来,踏入太极殿看到殿内跪伏的群臣,李显那份雄心就得到极大满足,直到这一刻李显才会觉得他像个皇帝,实实在在是这大坤天下的实际掌权者,他能够感觉到自己手握整个天下。
待到李显缓步走到龙椅前缓缓坐下来,听到阶下群臣高呼万岁的声音,李显周身更是会散发出那种君临天下的威严气息,使得阶下群臣都会不由自主心生敬畏。而李显则在群臣敬畏眼神注视下,缓缓抬起手平静地说:“众卿平身。”
群臣闻声起身而立,随后便有七位宰相和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各部主管们,纷纷将半月来的各种大事小情全部阐述,将一些之前提出来得到解决,或是没有得到解决的一些政事也都逐个上奏,由满朝文武群臣开始朝议。
在激烈的争辩中,很多事情得到了解决,但也有更多的问题浮现出来,每当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出一个君王和麾下群臣的治国能力,这也算是对于君王和朝廷的考验,足可以证明出朝廷的治国理念和能力高低。
朝会单单朝议一项,就整整激辩了两个多时辰,眼看着已经时至晌午,李显也有已经有些疲惫,打算先停止朝议,传膳与群臣用过午膳休息片刻,之后再继续进行朝议,将那些没有激辩出结果的事情,都放在下午再继续进行争论。
不过由于距离午时还有段时间,李显觉得现在停止朝议又有些过早,便开口止住群臣道:“这样吧诸位,如今眼看着临近午时,如今争辩的这几个事情,我们暂且放在午后,诸位可以先把一些容易处理的事情拿出来上奏。”
群臣听李显这么说,自然也明白时至晌午,李显有些疲乏也便按照李显所言,暂时停止了之前事情的争论,众人这么齐齐闭口,倒是让朝会一下子显得冷清下来,李显微微皱了皱眉头想要提醒众人继续说点什么。
可是不等李显开口,李重俊适时的站了出来,看到李重俊出列,李显和朝中皇后韦氏、安乐公主以及武氏王爷们都有些意外,李显皱着眉头打量李重俊半响说:“俊儿,你有什么事情要上禀吗?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就放在朝议之后再说。”
若放在平时,李重俊被李显这么一说肯定会退回去,不过今日李重俊似乎有些不同,他竟然胸有成竹在龙椅前台阶下面跪下来,手捧一卷白绢理直气壮地说:“父皇,儿臣有重要事情要向父皇您禀报。”
看到李重俊竟然如此郑重,李显不禁有些错愕,心里也不禁有些纳闷眼前这人究竟还是不是李重俊。李显忍不住扭头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慕容心儿,想询问慕容心儿是不是知道些什么,然而后者也是一脸茫然摇了摇头,显然慕容心儿也不清楚李重俊要说什么。
李显无奈只得对李重俊说:“俊儿,有什么事情可以在下午朝议结束后再说,你也可以单独向父皇说,现在是朝议的时间,你不要出来捣乱。”
面对李显训斥李重俊却丝毫不以为意,反而倔强而坚定的说:“父皇,儿臣所要上禀的事情事关我大坤江山社稷,若是不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恐怕不足以彰显我大坤的威严,更会让天下百姓对父皇您‘民心向背’。”
李重俊这句话说得不可谓不狠,弄得李显也是面色陡然一寒,而朝中的群臣更是暗暗为李重俊捏了把汗,显然没有人能够猜到李重俊竟然有如此胆量,他这么说等于是直接当面指责李显,这可是个可大可小的罪名。
皇后韦氏、安乐公主和武氏王爷们闻言先是愣了愣,可随之众人似乎觉得这是个机会,在武信思等人给予的眼色后,最受李显宠溺的安乐公主李裹儿出列道:“父皇,既然太子把事情说得如此重,父皇不如听听他要说什么,若是说的不妥再治他的罪,免得落了个‘不听人言的昏君’骂名。”
安乐公主的话让李显更加恼怒李重俊,不过他也觉得安乐公主说的有道理,于是就本着脸对李重俊说:“太子,既然大家都想听听,那么你就说吧,让朕听听你究竟有什么‘忠言’,这么迫不及待让朕知道。”
阶下群臣自然能够听出李显话中的不快,可是李重俊却丝毫不以为然,直接开口说:“父皇,儿臣近日收到有百姓的上告,称梁王的大儿子高阳王武言训和二儿子新安王武言烈勾结士族和宗派,对他们封地内的百姓进行打压,弄得民不聊生,这些是儿臣命人收集的证据,还望父皇可以明察,还那些惨死百姓一个公道。”
李重俊的话再次让朝堂上所有人震惊不已,就连立在李显身边,掌握拥有监察天下能力内卫府的慕容心儿,也没有想到李重俊手里竟然会有这种东西,皇后韦氏、安乐公主和武氏王爷们更是目瞪口呆。
眼睁睁看着那份东西被人接过,呈上去递到了李显手上。李显仔细看了看那份呈上来,用血写就的白绢血书,面色渐渐变得阴沉起来,最后愤怒的在龙椅上猛地一拍,直接下令道:“来人啊,将高阳王武言训和新安王武言烈给朕拿下,押入天牢等候问斩。”
李显的话再次让众人全都愣住了,虽然李重俊的话已经让武信思等武氏王爷感到危机,但怎么也没有想到李显竟然下手这么狠,直到那些千牛卫入殿将武言训和武言烈两兄弟押走,殿内响起了两兄弟挣扎和求饶声,武信思才缓过神来。
武信思急忙就要上前求情,但却被身后的武言秀给拉住,武言秀低声对武信思说:“叔父莫要激动,为今之计只有先看看情况再做定夺啊,若是叔父你现在出去,肯定会受到连累的,还是先别激动静观其变。”
此时,跟随武氏的一名宰相站出来,对李显说:“陛下,此事只不过是太子一面之词,陛下如此直接就定了高阳王和新安王的罪恐怕不妥吧?”
李显听到那名宰相的话,冷哼一声将白绢丢下去说:“很好,那么你来给朕解释解释,这白绢上的事情要怎么说呢?那两个畜生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难道朕还要姑息他们吗?哼,张柬之,你可还有什么话要说?”
这名宰相正是当初扶植李显登基之人,不过他对李显信任崔琦和任用崔琦势力的人很是不满,后来转而投靠了武信思,他也算是武信思在朝堂上的最大助力,其他几名当初扶植李显登基的人,也基本都转投了其他皇室成员麾下。
张柬之拾起李显丢下来的白绢,看到白绢上血淋淋的字迹,以及那些血字所说的事情,整个人也是吓得面色苍白不能言语,好半天才缓过神来赶紧跪伏下来叩头哀求道:“是老臣愚昧,还望陛下恕罪。”
“哼”李显冷哼一声,显然对张柬之极为不满,没有理会张柬之的求饶,直接下令道:“汉阳王张柬之不明就里愚昧不堪,不适合担当宰相一职,去其宰相职务改为发配陇州,即刻押赴陇州。”
听到李显这么说,张柬之整个人可谓惊呆了,他作为当年起兵逼迫女皇退位,拥立李显登基称帝恢复坤朝的功臣,被李显直接封为“汉阳王”之后一直手握大权,即便崔琦得势之后他的地位也没有被动摇过,就连武信思等人也要巴结他,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今日会得到这么个结局。
想到这里张柬之似乎想到了什么,扭头去看了一眼武信思和武言秀那对叔侄,看到武言秀眼神里的得意之色时,张柬之似乎明白了什么,只是一瞬间张柬之仿佛老去很多,整个人颓然瘫坐在地上。
张柬之一直以为武信思和武言秀需要自己帮助他们,所以对于那叔侄两的巴结张柬之始终是爱理不理,不过武氏几个王爷对他确实非常恭敬,给了他不少的好处,否则今日张柬之也不会站出来为武信思两个儿子求情。
他本以为以他的身份,应该能够求得李显的情,给武信思的两个儿子减轻罪责,这样事后武氏王爷们定然会更加对他感恩戴德,也会给予他更多的好处,甚至会将他们从“一池三山”和华夏士族、宗派那里得到的好处与他分享。
只是张柬之错估了自己在李显眼中的价值,其实张柬之被封王之后的各种嚣张跋扈,一直就被李显很反感,尤其是崔琦将张柬之和武氏等人勾结的事情告诉李显,更加让李显想要将他除之而后快,只不过一直没有得到机会,如今张柬之自己因为贪心撞到了枪口上,李显自然不会再放过他。
当张柬之被千牛卫押出太极殿的时候,李显脸上不禁浮现起了一丝笑容,转而又看向太子李重俊赞扬道:“俊儿,想不到你竟然有如此能力,看来朕以前倒是小看了你,所谓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如今的这个样子,才更像是我大坤的太子,很好。”
听到李显的赞扬话语,李重俊受宠若惊地赶紧叩头谢恩,随后又对李显颂扬一番,父子二人在朝堂上上演起了慈父孝子的戏码,这让皇后韦氏、安乐公主和武氏王爷等人看得非常不爽,但此时此刻他们却无可奈何。
第375章 装神弄鬼()
经过太子李重俊这么一闹,时间很快过去,当外面宫人进来宣称已经时值正午,李显微笑着下令道:“既然已经到了正午时分,那么就命人传膳吧,朕要在这太极殿内宴请诸位爱卿,以感谢诸位对政事的奔波劳碌。”
在一片颂扬声和谢恩声之中,那些宫人陆续将菜肴送进来,诸位大臣面前也摆上了桌案和蒲团,各色菜肴摆放在那些桌案上,可谓色香味俱全,激辩了一早上的文武大臣们早已按耐不住,若不是李显还在上面端坐,恐怕他们会不顾风度狼吞虎咽起来。
待到桌案摆放差不多,李显却突然对太子李重俊说:“重俊啊,你今天是有功之人,而且父皇也很欣慰看到你的成长,你就上来坐到父皇身边来,与父皇一同用这顿午膳,不知你可愿意吗?”
李显的话自然使得下面人惊讶不已,尤其是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更是嫉妒非常,若是在平时李显身边的位置肯定是安乐公主李裹儿的,可是今日却被李重俊给顶替了,这让李裹儿心里对李重俊恨意加重了许多。
而李重俊面对李显的提议也是愣住了,直到身旁的姚崇开口提醒,李重俊才从愣神中惊醒过来,随后信息兴奋地上前叩头道:“儿臣自然遵从父皇的旨意。”
看到李重俊激动的样子,李显也是颇为感慨,想到这些年对李重俊不闻不问,甚至之前还想过要废黜他,李显心里不禁对李重俊有些许亏欠,随后赶紧下令道:“来人,将太子的桌案抬到朕的龙椅旁边来。”
立刻有宫人领命上前,将李重俊的桌案抬到龙椅旁边安放,又小心翼翼服侍李重俊在龙椅旁的蒲团上坐下来,至始至终都对李重俊显示出从未有过的恭敬,显然宫人们也明白李重俊已经讨得李显欢心,善于察言观色的他们,自然明白李重俊地位将有所不同,因而都开始向着如何巴结,自然任何事情都照顾的细致起来。
李重俊也能够感觉到宫人对他态度上的转变,对于这些势利眼的宫人们,李重俊心里并没有丝毫看不起,作为长期被压制的他来说,宫人对他态度上的转变,反而让他感到一丝兴奋和欣喜。
第一次能够坐在龙阶上龙椅旁,俯览这下面太极殿内群臣,李重俊心底终于感受到那种从未感觉到的豪迈,刹那间,李重俊深深被这种君临天下的感觉所吸引,他甚至开始觉得身边李显有些碍眼,心里想着要将李显除去,他则永远的端坐在龙椅上。
就在李重俊飘飘然心不在焉的时候,李显却笑着扭过头来看向李重俊说:“俊儿,不知道你这些东西是从何处得来?朕没想到你竟然会如此下功夫,看起来你确实长进了不少呢,跟朕说说你查到这些证据的过程吧?”
李显的询问声音并不是很大,而且询问是私下里,并没有想要去惊动那些朝堂上的大臣们,可是李重俊正心不在焉想事情,根本没有把李显的话听进去,一时间整个人痴痴呆呆愣在那儿竟然没有理会李显。
见状李显颇有些不解,还以为李重俊得了什么病,赶紧起身叫太医前来,原本热闹的大殿也随之安静下来,群臣疑惑地看着太医缓步走上龙阶,来到李重俊面前伸手想要为李重俊诊脉。
太医突如其来的动作将李重俊惊醒,正在做着自己坐上龙椅的李重俊,眼看着有人伸手来拉自己,竟然轰的一下站起来呵斥道:“你是何人?竟然敢伸手拉朕,难道不知道朕乃是当今天子吗?”
李重俊说话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在鸦雀无声太极殿内却显得尤为突出,李重俊话音刚落那名太医吓得是魂飞魄散,跪伏在地上向李显磕头不敢言语,龙阶下的群臣也是满脸惊愕不知该说些什么。
李显的脸色变得有些扭曲,脸上阴晴不定,双眼死死盯着站起来的李重俊,若是目光能够杀死人的话,恐怕李重俊现在已经被碎尸万段,良久,李显深吸一口气按耐下心中的愤怒,准备开口下旨罪责李重俊的时候。
李重俊突然回过神来,看到周围的情况心知已经闯下大祸,看到李显那愤怒的脸色,知道李显已经想要向他降罪,他整个人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就在此时他耳边传来璇公子的声音。
但听璇公子声音传入李重俊耳中说:“不要慌,想要活命就按照我说的去做,记住了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否则你不但太子之位不保,甚至很有可能小命也保不住。”
如今李重俊自知已经没有退路,哪里还敢有任何异议,只求璇公子赶紧把办法说出来,璇公子也没有丝毫耽搁立刻传音将办法说与李重俊,情急之下李重俊也顾不得多想,只得按照璇公子的话去说。
于是就在李显将将要开口的瞬间,李重俊却抢先开口说:“哼,朕乃是受命于天之人,这大坤天下乃是朕一手缔造,朕更平定了西域和北疆的叛乱,被那些异族人称之为‘天可汗’你这小小太医也敢在朕的面前放肆?当真是胆大包天。”
李重俊的话再次让满朝文武心惊不已,群臣都没有想到李重俊还能说出这番话来,随之李重俊又继续说:“尔等不必惊慌,朕不过是留下一丝残念,借据在朕这个重孙身上,借用他的口对你们说几句话。”
听到李重俊这么说,在场众人惊讶之下却也分辨不出真假,李显刚想要开口指责李重俊,却被身旁的慕容心儿拉住低声说:“陛下不要着急,此事先静观其变,毕竟太宗皇帝手段那般高明,此事是否真实还真的未可知,先看看再说。”
李显其实心里也在犹豫,听到慕容心儿的劝阻刚好借坡下驴,静下来听李重俊继续说下去,群臣见到李显竟然安静下来,他们也不敢贸然开口,只得全都选择静观其变,想要看看究竟自称“坤太宗”附体的李重俊究竟要说什么。
见到众人全都按兵不动,李重俊心里不禁长舒了一口气,随后又接着按照璇公子吩咐说:“朕没有想到,在朕死后,坤朝竟然会落入个女人手上,最后那个女人竟然还将整个坤朝都给颠覆了,这着实让朕愤怒不已,但是朕很欣慰,没想到儿子虽然懦弱无能,孙儿你却能够夺回我大坤基业,这份功德值得受朕一拜。”
言罢李重俊向李显拜下去,李显也被李重俊这一拜弄得有些惊慌失措,赶紧上前将李重俊给扶住,几乎是下意思地回应道:“祖父您不用这样,这,这些都是孙儿应该做的,作为大坤李氏子孙,显儿应该将祖宗基业夺回。”
李显这么说朝堂上群臣也没有人敢有什么异议,毕竟如今李重俊诸多表现都彰显出,他真的像是被坤太宗附体般,下面的群臣生怕出言惹恼了龙阶上两位,落得和之前张柬之一样的下场。
不过慕容心儿却看穿了李重俊把戏,因为她自小便跟在女皇身边,对于女皇当年不少事情都有所耳闻,她知道当年女皇帝篡位改朝,乃是受到了坤太宗当年的授意,绝对不是什么所谓的谋朝篡位,否则女皇帝也不可能得到那么多能臣支持。
但慕容心儿虽然了解事情,也没有开口去揭破李重俊,因为她想要看看李重俊究竟玩的什么把戏,想要看看李重俊要怎么去圆这个谎言。
李重俊见到李显竟然真的被自己忽悠住,赶紧继续按照璇公子话去说:“不过,你虽然夺回大坤基业,但是你却并不能算是个明君,竟然仍旧听信当年那个女人手下的人,尤其是当年那些辅佐那女人的人,你怎么可以让他们继续手握大权?你应该将他们手上的兵权收回,将他们逐一处死。”
听了李重俊的话下面群臣不禁一惊,那些崔琦和裴峰所属势力的大臣们,自然明白李重俊嘴里的人就是指崔琦和裴峰,以及他们这些曾经在女皇朝廷里任职之人,而所谓收回兵权显然就是直指统兵在外的裴峰。
顺着璇公子的话说到这里,李重俊显得有些激动竟然擅自加了句话:“朕当年亲手缔造的四策大军,乃是国之利器,如今你竟然将其中两军让那个女人原先手下去统帅,你当真是愚昧至极,朕命你立刻夺回那两只大军的控制前,交由你这个太子我的重孙之手,立刻就下旨”
不过李重俊刚说到这里,璇公子心惊李重俊的胆大,知道再说下去肯定会露馅,赶紧施展手段对李重俊出手,李重俊立刻感觉到一股强横的刺痛袭上脑子,整个人感觉头痛欲裂,随之没有任何征兆轰然倒地昏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