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凡尘-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洪武营大比起源于坤朝太宗皇帝的时候,为的是从洪武营的学子中选拔出最出类拔萃的,将来执掌兵权为国为民荡平四方。
大比每五年举行一次,从坤太宗时期直到如今大曌女皇在位时,凡是大比中拔得头魁之人,无不是统兵一方的将帅之人。
如坤朝时期太宗手下四策大军的统帅和各级将领,如坤高宗时期最为出名如今驻守朔方城,成为坤朝第一位独掌兵权的朔方节度使“云景岩”,还有最为出名的便是崔琦的父亲,当年统帅神策四军二十八卫的神策大奖将冷帅崔寅。
这些人都曾是洪武营学子,都曾参加过洪武营大比,即便没有拔得头筹,但也在大比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之后才能够逐步步入军旅,成为手握重兵统兵一方的大帅上将。
不过,之前经历朝廷动荡,牵连朝中多位大臣,甚至连当年名噪一时的冷帅都牵连其中,这让神都城乃至天下百姓深深感到畏惧,也使得之后几届洪武营大比蒙上一层寒霜,并未造成多大轰动。
可是如今这次大比却完全不同,一方面这么多年女皇推行安民政策使得百姓对朝廷信心逐步恢复,另一方面这届大比有裴峰这个已经名声在外武状元参加,裴峰几年来在民间声威日隆,故这次大比也吸引着民间百姓的关注。
大比之日如期而至,在万众瞩目下,这日清晨洪武营就进入戒备状态,最后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着,除了洪武营那些教头和执事外,朝廷下级官吏和宫中的太监也都有参与。
由此足可见女皇对此次大比也是相当重视,辰时起开始忙碌布置,直到巳时,裴峰等参加大比学子才开始陆续进入举行大比的洪武营南校场。
学子们进入校场先开始各自准备,大比共分好几项比试,首日比只是一些兵法运用,主要考校学子们对兵书战册是否能做到活学活用,这一项对于大部分学子来说并不算多难,只是由于学子众多,所以逐一考校很花费时间。
所以虽然场地布置的很妥当,但其实首日的比试并没有太多人前来观看,毕竟仅仅纸上谈兵根本毫无可看之处,而洪武营大比真正高潮则在第二日的个人比试,和第三日的战阵比试。
首日比拼虽然关注的人不多,但每个洪武营的学子也都卯足了劲头,毕竟不论是否有人关注,每轮比试都会计入最后的总成绩,这对是不是能够赢得最后洪武营两营一营统帅的位子可谓至关重要。
不过这纸上谈兵的事情,只要学子平时下些功夫,必然不会太差,所以大多数学子推演兵法都能够说得有声有色,成绩也基本上都很接近,除非是考核教头有意刁难,不然基本都能够拿到个差不多的成绩。
当然这里面也还有区别的,毕竟即便是纸上谈兵,推演各种兵法战例,若是不能够最终胜了那些教头,也是不能够得到高分。
对于裴峰的首日比试,李腾隆等人倒是有些担忧,虽说裴峰平时在兵策营推演各种兵法战例很下功法,但他到底还是很年轻,而且学习时日尚短,遇到那些洪武营的教头,恐怕稍稍故意刁难就难以招架。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裴峰竟然是所有进入兵法战例考核中第一个出来的,用了最短的时间将以绝对推演优势大胜里面那名洪武营教头,这个结果就连崔琦都大感惊异。
在崔琦看来,裴峰纵然在兵法上很有天赋,但兵法战例推演中使用的战例无不是一些经典战例,那些所谓的教头更是手握着战例之前的结果,而且自身兵法上的造诣都非同一般,这种情况下崔琦虽然对裴峰有信心,但决计没想到裴峰能够那么轻松的过关,并且是以绝对优势在推演上战胜对方。
这个消息传出着实让所有人大惊失色,尤其是知道裴峰所推演的战例竟然是当年坤太宗为坤朝打天下时的一个战例,并且裴峰抽到的是当时的败方,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那教头只是使用当年坤太宗的办法,必然会让裴峰惨败。
却没有料到裴峰天马行空的想象下,竟然能够在绝对弱势的情况下扭转乾坤,假设在双方兵力个体实力相等的情况下,裴峰已经推翻了当年坤太宗大胜的结局,以一种谁也没有想到的情形赢了那场战争。
当然,这只是纸上谈兵,理论上的一种推演而已,实际当中当年坤太宗单兵的个体实力远高于对方,群战的战阵实力亦高于对方,并且当年坤太宗布下的战局也是非常有利,这才使得坤太宗能够在当年轻而易举的全歼对方。
可是如今洪武营教头,以当年坤太宗的经典战术和裴峰推演,最终结果确实裴峰以出其不意的战术赢得了推演,即便大家知道只是纸上谈兵,但也还是对裴峰有了不同的看法。
消息传得很快,皇宫内女皇帝听前来传递消息的宫人把事情细说之后,面色一凝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慕容心儿说:“心儿,这次还真让你猜中了,没想到那个傻了傻气的小子,竟然能够推翻当年太宗的经典战局,呵呵,看来当真是个天生的统兵之人。”
“这足可见陛下慧眼识英呢,当年陛下能够仅凭数面之缘就给予裴峰那么高的待遇,还交代洪武营的教头,让他能够在洪武营自由发挥,这才成就了他今日的成就,心儿当真要说一句陛下英明。”
听了慕容心儿的话,女皇微笑着盯着慕容心儿看了许久说:“呵呵,你这个丫头,真是越来越滑头了,竟然大模大样拍起朕的马屁来,油嘴滑舌,定然是跟太平那丫头学得这套吧?”
女皇话音刚落慕容心儿屈膝行礼道:“陛下英明,心儿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可绝不是拍陛下您的马屁。”
看慕容心儿略显惶恐的样子,女皇摆摆手说:“罢了罢了,朕并没有怪罪你的意思,你说说,接下来两场比试,我们这位武状元会不会还有更好的表现呢?”
见女皇如此问,慕容心儿倒也并不妄自菲薄,而是直接说:“陛下,心儿以为,第二场的武比,武状元必然是稳操胜券,毕竟洪武营那些学子,常年研习兵书战册,对武道修行大多都疏忽了,所以恐怕无人是武状元的对手。”
顿了顿,慕容心儿又接着说:“不过,第三场的比拼,恐怕才是真正的高潮,心儿觉得虽然这些日子以来,那武状元与投到他麾下的那些学子练习战阵颇为熟练,但没有真正和人比试过,这第三场比试对手乃是神策军其中一营,这场比试,即便是那裴峰统帅与他训练已久的那些学子恐怕也未必能够轻易获胜。”
在慕容心儿分析给女皇听得同时,在南阳王府密室内武言季父子和风先生等人也在分析,而慕容心儿的分析竟然和那个风先生的分析完全吻合。
武言季听了风先生的分析不解地说:“风先生,你这么说确实有一定道理,可是薛伯潜他们要面对的对手也是神策军的一营士兵,裴峰他们没有胜算,难道薛伯潜他们就有胜算吗?”
闻言,密室内的其他人也都露出不解之色,而风先生却洒然一笑说:“呵呵,诸位似乎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若是无法凑够一千人的学子跟随,是要指挥神策军提供的千人队伍的。”
听了风先生的话,密室里其他人有些已经恍然大悟,但有的人还不明白,风先生顿了顿将所有人表情尽收眼底才又说:“如今裴峰已然凑够千人队伍,而薛伯潜他们却根本凑不够人数,那么薛伯潜比拼必然是智慧神策军的提供的千人队伍。”
说到这里风先生适可而止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密室里的人都已经想明白其中关键。
在皇宫文思殿内慕容心儿也恰好说到这里:“陛下,若是其他人指挥的是神策军提供的千人队伍,那么每个士兵的单体实力和整体阵法运用,令行禁止想来都比裴峰那些学子队伍来的要强,如此只要那人战阵学识很强,必然能够轻松取胜。”
女皇闻言皱了皱眉头说:“这么说,依你看我们的武状元很可能会不敌其他竞争者?最后会失去一营统帅的位子?”
“不!”慕容心儿肯定地说:“依心儿所想,虽然武状元这场比试会很艰难,但应该不会影响他的总成绩,即便他不能够取胜,以他前两轮的成绩来看,她也应该能够赢得一营统帅的位子。”
听完慕容心儿的分析女皇点了点头说:“恩,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等着看看最终结果吧,朕真的很期待我们的武状元能够带来很精彩的比拼。”
而在南阳王府密室内,众人听完风先生几乎与慕容心儿类似的分析后,武言季忍不住开口说:“风先生?既然那裴峰最后一场必败,那我们何不加把劲做些手脚,让他最后失去那个一营统帅的位子呢?”
密室内的众人都知道武言季对裴峰还是心怀恨意,始终还想着要让与他关系好的徐静功获得统帅位子,所以才会提出想要挤掉裴峰位子的想法。
但风先生却直接点破并且予以否定道:“我知道你很像扶持徐静功,彻底打压李氏势力,但为今之计打击那武状元不是我们的首要目的,我们需要借助众人都关注洪武营大比的时候,好得到对东宫下手的机会,你可不要为了一己之私坏了大事。”
听到风先生略显阴冷的话,武言季浑身打了个寒颤,马上意识到自己出了错,赶紧开口向风先生认错,风先生风轻云淡的扶起跪下的武言季说:“好了,南阳王如今贵为王爷,凡是要以大局为重,我们还是等待韩推事那边的消息吧,想来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第131章 暗流涌动()
洪武营大比第二场倒是高潮迭起悬念不少,虽然裴峰这个冠军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其他各个名次的争夺可谓异常激烈。
原本薛伯潜和徐静功一派拉拢的大多都是有些背景的学子,这波学子认为除了无法挑战裴峰的冠军,前十剩下名次包揽下来应该不是问题,甚至薛伯潜和徐静功等人觉得他们的人独占前百名都有可能。
可是万万没想到,投入裴峰麾下的学子们,在裴峰丹药帮助下,不少学子功力大涨,使得裴峰麾下部分学子个体实力竟然丝毫不弱于那些有背景的学子,甚至让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本以为伤势未愈的李进祚和葛先锋不会参加比试。
却不想两人不但参加了比试,最后竟然还一路杀进前十去,大比第二场持续了近七天之久,最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前十名里竟然有六人都是裴峰一派的学子,薛伯潜和徐静功这边只占了四人,而百名以内裴峰他们也占据了三分之二。
这意味着一旦洪武营两营设立,裴峰麾下一营人马各级将领,将基本都由裴峰如今麾下学子担任,薛伯潜和徐静功等人的如意算盘可谓打错了地方。
在南阳王府密室内,武言季气恼地咆哮着:“薛伯潜和徐静功这两个傻子,自以为是,结果竟然被别人玩得团团转,哼,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看这次洪武营两营起码有一营半将被那个武状元控制。”
密室内众人七嘴八舌说了半天,几乎每个人话语中都透露着怨愤,最后风先生开口止住众人说:“好了,如今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既然我们把薛家推到前面,那就让薛家去和那武状元斗吧,韩推事那边已经安排妥当了,现在就需要韩王殿下和梁王殿下,在朝堂上烧把火了。”
闻言,密室内的人全都面露兴奋之色,尤其是武信呈、武信思和武言季三人,更是异常兴奋,身为韩王和武家之首的武信呈首先开口说:“风先生放心,我和信思已经联络好人手,明日早朝必然会很精彩的。”
这几日,神都城的百姓茶余饭后都在谈论洪武营大比的事情,裴峰这个武状元的表现可谓一枝独秀,让神都城百姓再次看到裴峰一骑绝尘的霸气,能够连续两场比试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可算是洪武营大比举行以来绝无仅有的。
再联系裴峰夺得武状元时宴请满城百姓的豁达,当真让神都城百姓对其更为好奇,坊间也流传出不少关于裴峰的传言。
裴峰第一日的成绩传出,让薛家感到危机四伏,薛家人连夜商议了许久,最后身为家主的薛安拿定主意,将薛伯潜给召回薛家,准备对薛伯潜进行进一步的吩咐,因为薛家人已经感觉到裴峰声威已经不可阻挡了。
薛家虽只是门阀,但由于当年薛家祖上跟随坤太宗打过江山,所以薛家在士族中的地位可谓不容小觑,即便薛家仅仅只是个门阀,也拥有着颇为庞大的实力,单单神都城最大的南市中薛家就占有不少产业,此外,薛家在朝中实力也是非常了得。
除了薛安这个家主身为朝中户部尚书,薛家还世袭着侯爵,薛家家主两个兄弟则在神都城周边两个州内当刺史,可谓是一方大员,由此足可见薛家势力之大。
在薛府大宅中,薛家家主薛安凝视着立在正厅前的薛伯潜,面色冰寒地开口说:“家族举家支持你,可你如今竟然斗不过一个山野小子,如今偷鸡不成蚀把米,你倒是说说,若你拿到一营统领权,又如何能够在洪武营立足?”
薛伯潜低着头不敢抬头去看其父亲薛安,思付片刻小心翼翼开口说:“父亲,孩儿会想先用手下人压制住对方,逐步从对方手中把权力给夺过来,然后恩威并施拉拢他们,若是他们冥顽不灵,孩儿会想办法将他们都给除掉。”
“想法不错,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那武状元会任由你动手吗?而你麾下那些人有真的能够压制住对方吗?还有最后你又如何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将那些冥顽不灵的人除掉呢?”
薛安的三句话把薛伯潜问得哑口无言,见到薛伯潜无从回答,薛安压着怒火缓缓开口说:“我问你,徐静功最近可有什么动静?”
“没,没有什么动静啊?孩儿感觉武氏那几个王爷似乎把徐静功给舍弃了,徐静功投在孩儿麾下现在可是老实得很呢。”
薛伯潜的话刚说完,薛安愤怒的一掌拍下呵斥道:“哼,自以为是,你真以为武家那几个王爷会就此放弃洪武营的利益?那徐静功根本不是你能够掌握的人,却安心在你麾下,你难道就没想过他将来会不会把你架空吗?”
闻言薛伯潜慌了神,他万万没有想到薛安所说的这些,如今听薛安点明他反复思索,觉得薛安所言确实很精准,慌忙跪下开口向薛安求救道:“父亲,孩儿知错了,求父亲给孩儿指点指点吧。”
薛安横铁不成钢的看了看薛伯潜,叹息一声说:“哎,罢了罢了,你回洪武营去,想办法跟那武状元修好,如今武状元的大势已成,恐怕将来朝堂之上定然会占有一席之地,现在与之修好关系还来得及,至于徐静功,暂时不用去管他。”
顿了顿不理会薛伯潜惊异的表情薛安接着说:“对了,旁系里有个叫薛凡的千牛备身,听说他和武状元关系不错,你可以通过他和武状元重修关系,记住,大势不可逆转,一切要以家族利益为重。”
见父亲都这么说,薛伯潜哪里还敢有任何异议,虽然心中不是很情愿,却还是点头应承下来,叩拜之后离开薛府赶赴皇城,找薛凡去了。
大比第二场比试结束之后,为了让各个学子能够恢复,洪武营下令所有学子休整三日,三日之后在举行最后一场比试,便是统兵演练的比试,所以这几日倒也还算是平静。
可是却不想,裴峰和崔琦在洪武营休整的第二天晌午,就听到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的谈论,直到晌午过后,由陈玄礼等人打听之后,崔琦和裴峰才知道原来是朝堂之上发生了大事。
了解之下,崔琦不禁感叹朝局的变幻莫测,谁也不曾想到前些日子还占尽上风的皇嗣李轮,竟然在早朝时被多名御史联名弹劾,弹劾的内容是李轮结党营私,最后出乎意料的是几名御史竟然把尚善拉出来作证。
使得与李轮关系过密的两名侍郎被问罪处斩,而李轮虽然尚善直言事情可能与他无关,但李轮最终还是被女皇剥夺上朝的权利,再次下旨将他幽禁在东宫面壁思过,好在这次没有牵连到李氏其他子弟。
听陈玄礼把听来的前因后果听完,裴峰忍不住当先开口说:“真没想到,阿瞒的父亲才获得自由没多久,又被幽禁在了东宫,看来这件事情肯定有事那个武言季他们搞的鬼,不过还好,阿瞒他们没有受到牵连。”
李进祚、葛先锋和陈玄礼等人也不禁感叹世事无常,朝堂的局面当真是瞬息万变,立于朝堂之上竟然比统兵打仗还要凶险。
在众人七嘴八舌谈论的时候,崔琦却低头沉思始终不发一言,他隐隐感觉事情似乎不会这么简单结束,依照武氏对李氏的敌意,断然不会就这么简简单单把事情了结,他感觉武氏肯定还有后手,只是他现在也想不透武氏究竟有何打算?
在南阳王府正厅里,南阳王武言季毫不掩饰张狂的笑着说:“哈哈,孩儿真是佩服父王和叔父,竟然能够这么简简单单就让李氏失去两只臂膀,而且还是借用了尚善那个老家伙的手呢,这招实在是太高明了。”
梁王武信思一向沉稳并不说话,而是韩王武信呈摆摆手开口说:“言季,你现在高兴还太早,好戏还在后面呢,只等三日之后大比开始,到时候保管让李轮和李氏那些子弟彻底输干净。”
“哈哈,父王说的太对了,只要李轮的罪名坐实,到时候姑奶奶肯定要把他给处理掉,那时候太子的位子定然是父亲你的,呵呵,将来这华夏的大好江山,便是我们武氏的了。”
听到武言季的话,武信呈跟着张狂的大笑起来,倒是沉稳的武信思开口说:“大哥,言季,现在还不是我们得意忘形的时候,依冯先生之言,如今可谓是关键时候,能不能成还要看这两天怀宝和尚那里。”
南阳王府内武氏三人谈论的时候,皇宫内苑深宫之中,女皇难得轻松一次在御花园内散步,身边没有宫人跟随,就连慕容心儿也不曾跟着,女皇独自一人漫步在花丛中,看着齐放的百花。
良久,皱着眉头叹息道:“百花齐放,唯有牡丹不开,哼,自以为是天命所归,殊不知不过是一团杂草。”
女皇话语中分明透露出一股煞气,却不知是对口中的“牡丹”还是另有所指,就在此时一旁传来个声音:“陛下何必庸人自扰呢?就如那牡丹,既然不愿开放就将他贬走算了,何必非要日日见他呢?”
“恩?你来了?”伴着女皇的声音,很快一个身影从花丛中走出,缓步走到女皇身边,伸手将女皇揽入怀中,而女皇君临天下的霸气荡然无存,就像个普通女子般靠在那人怀中。
第132章 危机()
三天休整的时间转瞬即过,三日中,裴峰已经和李进祚、葛先锋、陈玄礼三人以及麾下学子们,商议推演了无数次军阵变幻,可谓已经做到了烂熟于心的地步,各部人马已经完成了最后一次磨合。
风和日丽的日子,洪武营终于迎来大比最后一场,前两场空空荡荡的看台,如今可谓是人满为患,除了女皇和几位王爷之外,大部分人都只能围在周围站着看,校场中央已有一营士兵整装待命。
从士兵威武凌烈的气势不难看出这些士兵全都训练有素,各个身经百战,浑身透着股血腥的沙场气息。士兵铠甲胸前的标志彰显着这些士兵让人敬仰的身份,“神策军”坤太宗所建的四策大军中最庞大的一支军队。
依然是临近辰时的时候,女皇率领文武百官缓缓步入校场,在万众瞩目之下登上校场北边的高台之上。之后洪武营的众多学子,在教头带领下缓缓步入校场。
女皇扫视下面的洪武营学子一眼宏声说:“恩,这批学子果然是个个都很不错,让朕深感欣慰,虽则我大曌泱泱大国,然外族依然蠢蠢欲动、宗派也伺机待发,这洪武营大比正是为了选拔栋梁之才,将来为我大曌子民能够安居乐业去浴血沙场,朕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朕和天下黎民的期望。”
“诺!”女皇话音刚落,学子们纷纷半跪在地上仰头高声应承道。
看到洪武营学子能够整齐划一做出应对,女皇眼中闪过惊异之色,沉默片刻女皇伸手向上一拂说:“很好,现在请两位参加这轮比拼的人上前吧。”
听到女皇的话,裴峰当先起身踏步上前,薛伯潜和徐静功两人面面相觑交流了片刻,最终薛伯潜踏步上前来到裴峰身旁。
女皇打量着裴峰和薛伯潜两人,有些奇怪地笑着说:“呵呵,只有他们两人参加此轮比试?既然如此,那朕觉得无需比拼吧?洪武营向来就是分为两营,既然只有你们两个参与,那就分别统领一营罢了。”
见下面无人回话女皇顿了顿又接着说:“想来你们两人参与比试肯定是获得其他学子的支持,你们各自拉拢各自的人马给朕看看。”
听了女皇的话薛伯潜还有些愣神,裴峰却起身转身伸手一挥,瞬间跟随他的那些学子站出来,以很快的速度完成集结,再看剩下的学子竟然只有三百来人,这一幕让女皇不禁觉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