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恒仙尊-第4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十四首各诵法咒,十八只手结印、持宝,忙了个不亦乐乎。

    通天教主见状,脸上闪过一丝不屑的冷笑,抬手复又祭出一剑,却是随身法宝青萍剑。

    激起千丈青光直愣愣地由上至下竖砍下来,这一剑古朴大气,毫无花哨。

    只有那种一往无前、莫可谁何的气势。

    一剑既出,天下谁与争锋!

    准提眼看青萍剑砍下,竟是无可躲避。

    身周诛仙四剑又缠绕甚急,心中一番取舍,不由把牙一咬,心一横,法身冲天而起,二十四首念咒,十八只手各持印祭宝往青萍剑撞了上去。

    “轰!”一声巨响,风云激荡,烟霞弥漫天际,雾霭千重。

    这一撞,准提护身佛光已被击碎,万千金莲飘飘荡荡化为层层烟霭。

    击退了青萍剑,脚下却被缠绕而上的诛仙四剑划出了无数血口,滚出细细地血珠丝线,破碎的道袍纷纷而落。

    当下准提顾不得伤痛,收了法身,将身子一纵,于间不容发之间冲出了诛仙四剑和青萍剑的围攻,直往西方遁去。

    正当人间上演三国争霸,青龙关外战火熊熊,各方修士尽显神通之时,冀州城外三百里处的高空中,那座混元一气阵却依然缓缓转动不休。

    远远望去,只见一朵硕大的白云垂在天际,日升月落之间,映照出万般瑰丽的色彩。

    然而若是修道有成之人来看,却会骇然发现那片白云宛如一个黑洞,尽情地吸收着周围的一切灵气。

    方圆千里虚空,尽是一片幻境。

    隐隐有一丝丝诡异危险的气息散发出来,令人心生恐惧。

    三个月来,这一片稍有成就的精怪散仙,纷纷逃离,此处除了一些平常百姓,早已成了修真者的绝地、凶地。

    三个月来,慕白元神之躯领着截教修士在阵中苦苦支撑,连消带打,逐渐平复着暴虐的混沌之气,身后云霄等人也将自身法力源源不断地注入聚宝盆中,复又转化为浩浩荡荡的灵气,补充着太极图印的消耗。

    众人同心协力,总算度过了甫一进阵时搅动大阵而引起的凶险时期。

    三教之中,论及阵法,截教乃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加之慕白元神之躯在第一次见识过混元一气阵后,又用心研究了一番大阵的规律。

    三月以来,众人早已对这混元一气阵熟的不能再熟了。

    依靠着太极图印强大的防御力和众人庞大的法力积累,以慕白元神之躯、云霄等人为首的截教众仙连月以来顺着混元一气阵法的运转借力使力,原本狂暴的混沌气流已经渐渐稳定了下来。

    虽然依然无法破阵而出,性命却是无忧。

    主持阵法的云中子等阐教金仙却是越来越郁闷。本来算计好的困住慕白元神之躯以报私仇,并吸引截教众仙前来救援,又用混元金斗将众仙一并困入阵中,已完封神杀劫。

    谁能想到这慕白元神之躯却是在阵中安安静静,并无丝毫焦躁之状,使得大阵威力无法使出。

    费尽心力将截教一众仙人摔进阵中,以启动了大阵运转吧,人家却似乎比你更懂得玩弄阵法。在阵中游刃有余,根本分毫不伤。

    数月来,云中子、南极仙翁、广成子等人也是连番催动阵法,以求推波助澜使阵内的混沌气流更加狂暴。

    然而以金仙修为推动混沌之气的流动毕竟还是显得太弱了。这边推动,那边消减,却是慕白元神之躯等人人多势众,占了上风。

    眼见杀人无望,阐教金仙也只得无奈叹息着停手。

    白鹤童子脑袋上的金箍也是越箍越紧,每每疼地翻滚哀嚎不已。

    两方斗法,阐教修士身为布阵之人反而处在下风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白鹤童子因金箍之苦而战力全失,使混元一气阵威力大减,阐教众人士气大跌。

    混元一气阵要十二人一起布阵,白鹤童子却是被金箍箍住。十二金仙杀人之计不成,反倒被束缚在了此处。

    一时间,阐教竟无一个得力的二代弟子在外行走坐镇。

    截教一次救援不成,却没有在次派来援兵。

    反而把眼光放在了人间的战争上,姜子牙两面受敌,损兵折将,西周已是岌岌可危,西方教的人又败于截教之手,阐教人手不够,一时却是顾此失彼。

    昆仑山中,原始天尊遥望了冀州方向一眼,皱眉不已。

    此次稍微失算了一点,却令形势被动起来,这却是开始没有估计到的。

    到了此时,原始天尊心底却也在隐隐地感叹手中人手不足,对截教的兴盛、层出不穷的人物,也越发地态度微妙起来。

    西方极乐世界,八宝功德池边,静坐中的接引睁开眼睛看了一脸倦色逃回来的准提一眼,却是默默不言。

    准提见此,当下道:“贫道此次出山,寸功未立,反倒败于敌手,大折我教威名,实在惭愧至极!”

    接引闻言抬眼道:“师弟何须自责!今番出山总算救回教中弟子,怎言无功?那通天教主亦是圣人之尊,手中诛仙四剑威力无穷,确实难当。师弟受此挫折,实乃平常之事。道门势大,欲要扬我西方大法,免不了遭些难堪,委屈师弟了。”

    准提笑道:“些许面皮之争,倒是不甚打紧!我所虑者,截教门徒众多,实力均为不俗,彼号称万仙来朝,封神三百六十五个神位,却是远远不够啊!我等已与截教交恶,若是大劫过后,截教尚存的几分实力,恐怕将士我教日后大兴的极大阻碍,不得不防!”

    接引闻言,沉默良久,方才缓缓地道:“师弟所言极是,我亦早有思量。道门三教之中,原始天尊欠下我教因果良多,倒是不必担心。截教已然结仇,唯争斗之事尔,也不必费心考虑。倒是太上老君,态度一直暧昧的很。虽然前次诛仙阵时,老君迫于形势,邀请我等援手,其实也不过做个姿态,实际欠下因果的还是阐教。老君明着已经认同了我们,暗里却不知做了多少手脚,却是不可不防。”

    准提嘿嘿一笑道:“太上老君最好面子,他身为道门首徒,既然上次诛仙阵时出面邀请我们东去,便是等于同意我教在东土传教,这是无法反悔的事情。至于私下里做地那些算计,终究上不的台面,又如何可以阻挡我教东行之势?他有他的算计,我有我的应对,倒也不必过早忧心。反倒是通天教主难以说话,毕竟道门三教,东土可不是人阐两教说了就算的。若是日后我教东行之时,截教从中阻挠,才是真正地麻烦。

    唯今之计,只能趁封神大劫之时,去了这个祸患,日后方才能称心如意。”

    接引闻言,思忖一二,道:“此事须得如此,然而截教弟子凶顽,难以驯服。几番争执,我等却并未占有多大便宜。今番师弟欲如何行事?”

    准提轻轻一笑,抬手指了指冀州城方向,口中道:“前次阐教布阵,欲困截教众仙,我专程送宝与他压阵。如今七宝妙树杖就悬挂在混元一气阵中,此岂非大好机会!”

    接引闻言,欣然垂目。

    金鳌岛中,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通天教主回到碧游宫之后,金灵圣母等人连忙上前询问情况。

    只听通天教主淡淡地道:“准提已败回西方!目下最为要紧,是如何救回混元一气阵中的众位弟子,你们都谈谈各自的看法吧!”

    碧游宫中,通天教主和门下弟子亦在商量目下的形势。

    不同于玉虚宫的冷清和西方极乐世界的空旷,碧游宫中却是人头涌动,金灵圣母、龟灵圣母、无当圣母、乌云仙、赵公明等截教二代精英弟子济济一堂。

    闻听通天教主发问,众人面面相觑之下,却也着实想不出什么绝妙的主意。

    三仙姑和罗宣、马遂等人的实力也够高的了,他们前去救援慕白元神之躯却反倒也被困在阵中,其他同门弟子再去的话,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除非,通天教主亲自出手。

第1051章 不成圣终为蝼蚁() 
然而阐教布下此阵,不惜将二代弟子全被派了出来,岂会那么容易就让截教得逞?原始天尊和西方教那两位必然在旁虎视眈眈,若是通天教主出手,他们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说不定一不小心就会导致三教决战,在封神大劫未完成之前,贸然挑起决战却是对截教大大的不利。

    存着这般思量,截教众人一时间都有点无计可施的感觉。

    此时的流波山中,鳞翅五针松下打坐的六耳猕猴却忽然睁开眼睛,双眼热切地看着身后高大的古松。

    只见一层层青光从古松身上荡漾开来,脚下的地脉一阵扭动,磅礴的地气冲击而上,被鳞翅五针松庞大的根系吸收进去。

    天空异变突生,一团阴云在莫名的力量下竟扭曲成漩涡状悬挂高空,疯狂地吸纳着日月精华,天地灵气。

    那漩涡的中心,正对着鳞翅五针松削尖的树梢,一道金光从中洒下,将闪着青芒的古松映照的万分美丽。

    良久,这古松仿佛吸纳够了天地灵气,天空中阴云消散,地脉也不在涌动。

    只见古松身周弥漫的层层青光烟霭突然向树体收缩,显出斑驳的树干,青蒙蒙地枝叶,几颗熟透了的松果依然在枝头摇曳,一切仿佛如常。

    六耳猕猴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面前的景物变幻,见此情景,迟疑了一下,突然两手掐印,念动真言,一身法力浩浩荡荡地释放出来,组成一个大大的封印,竟是欲将这株鳞翅五针松封印起来。

    却见那封印起在空中,金灿灿耀眼十分,往古松落下。

    那古松却仿佛有灵性一般,数身抖了一抖,复又散发出粼粼青光。仿如水波,荡漾不休,竟将六耳猕猴封印冲的七零八落。

    这阵青光冲破封印,毫不停息,一往无前地向外冲了过去。其势甚大,六耳猕猴脸色一变,迟疑了一阵,轻叹了一口气,当下放手不管,只是施法护住流波山中各种仙草珍奇之物,一边小心地观看着鳞翅五针松的变化。

    却见那阵青光席卷了流波山一遍,复又向后回收。

    古松斑驳的躯干上,却突兀地显出一张狰狞可怖的脸来,血眼獠牙,灰发青面,冲着六耳猕猴和被惊动而赶来探视地高明高觉、伶伦、仓颉、陆压等人咧嘴一笑,复又隐去。

    仓颉等人对视一眼,齐齐把眼睛盯向六耳猕猴,目光中又探寻之意。

    六耳猕猴却脸色凝重地看着鳞翅五针松,面上表情变幻不定,似乎有甚么为难之事。

    仓颉皱着眉头思量了一会儿,开口道:“大师兄,刚才那个是不是师傅的恶念化身?”

    六耳猕猴点了点头,不发一语。

    旁边的陆压却是脸色一变,张嘴欲要说话,转而看见流波山中各大弟子俱都一眨不眨地盯着鳞翅五针松看,又将冲到嘴巴边上的话咽了回去。

    心念电转间,也好奇地看着古松,眼角余光却细细地打量起周围众人的脸色来。

    许久,却见场中风云突变,那古松竟是在这风云之中扭曲起来,片片绿叶皆向上直立而起,竟似乎要站立起来一般。

    逼人的灵气从古松上散发出来,含蓄而又摄人,带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流波山仙家福地,一向中正平和,突然多出这么一股摄人的气息,格格不入至极,令人颇为难受。

    不一时,那古松之上缓缓溢出一团青气,青气外围有一圈黑芒跳动不休,宛如火焰。黑芒之外,又有一圈淡淡地金色光晕,毫光闪闪,灵动非常。

    那青气溢出古松,在空中舞动了不休,疯狂地吸收了一阵灵气之后,竟慢慢地幻化为一个人形。

    正是先前在古松上显出的那个头像,獠牙外突,血眼狰狞,仰天长啸不止,其势直欲吞天嗜地。

    那气息,非妖、非道、非佛、非巫、非魔,却又似妖、似道、似佛、是巫、似魔,气势凌厉绝伦,狠辣异常,毫不掩饰对这天地的怨恨和对生命的漠视。

    见此情形,流波山众人皆是脸色大变,担忧不已。

    六耳猕猴面上也是颇有悔色,似乎在后悔当时没有尽全力将此人封印。

    然而悔恨之外,却也有一丝激动,一丝期待。

    毕竟是慕白元神之躯的恶尸,流波山众弟子谁又真能下得了狠手?

    况且到目前为止,那恶尸还根本没有作恶。

    陆压舔了舔嘴唇,偷偷看了看众人脸色,低声说道:“这便是慕白道兄地恶尸化身么?果然不凡,然而看这气息,似乎很不对劲儿啊!”

    仿佛听见了此话一般,空中的恶尸低下头来,猩红的嘴唇翻了一番,对着众人咧嘴一笑,登时狂风扫过,吹沙走石。

    同一时间,冀州城外三百里的虚空处,正在留心混沌气流运转地慕白元神之躯突然心中一动,转头朝流波山方向望了望。

    面色一变,继而一喜。

    当下示意云霄、琼宵、罗宣等人掌管聚宝盆,自己却低眉闭目,静坐了去。

    流波山中,陆压、仓颉、伶伦等人眼见空中那恶尸化身低下头来望着自己咧嘴而笑,当真是诡异莫名。

    众人心中惴惴,正自暗暗戒备,就见空中那恶尸化身面色一变,往东胜神州冀州方向看了一眼,脸上闪过一丝不甘、一丝无奈,仰天狂吼了一声,其音悲伤苍凉。仿佛在发泄心中的痛苦和不甘,其音缭缭不绝。

    见此,六耳猕猴默默垂泪,伤痛不已,仓颉等人面色惊异,陆压却是沉默寂寥,似是缅怀、似是伤感。

    那恶尸化身长啸了一阵,突然摇身一变,化为一道人形象,头戴荆冠,身着淡蓝道袍,瘦削冷峻。

    在空中对着众人遥遥稽首,口中道:“贫道白慕真君,与诸位道友见礼!”

    六耳猕猴等见状,面上惊愕不已。良久,方才如梦初醒一般慌忙稽首还礼。恭敬地道:“不敢当真君之礼!真君乃是我师慕白真人化身,尊贵无比,我等小辈门人,岂敢受此礼?真君万勿如此,折杀我等了。”

    却见白慕真君微微一笑。当下落下地来,道:“我不过恶念化身,一念生、一念灭,有何尊贵可言!还不是受本尊压制,俯首听命而已。”

    此言一出,流波山中人不由面面相觑,都不发一言。

    这斩三尸之法乃是鸿钧道祖传下,奇妙非常。修道之途艰难险阻,资质、悟性、刻苦磨砺缺一不可,但这些却不是最重要的。

    对于修道者来说,最最重要的乃是机缘。

    从最初的能不能踏上修道之路,拜入那一门派。到最终能有哪种成就,无一不靠机缘。

    有的人即便好运踏上了修道之途,穷其一生,也无法成就仙道,其代表人物便是目下的西周权臣姜子牙。

    机缘有大有小,一般来说,若是师门实力强悍,个人气运强盛,凭借努力,经过无数年地打磨练气,修成大罗金仙境界还是可以做到地。

    然而欲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却非得要天大的机缘的不可。

    开天辟地以来,大罗金仙级的强者层出不穷,最早的龙凤麒麟、之后的巫妖二族、再之后佛道魔门,哪家没有数十、乃至数百上千的大罗金仙来撑门面,更别提那些散落在外地大神通者。

    然而突破大罗金仙者能有几人?

    天道之下、圣位有九,鸿钧门下便独占了七人,目下已出其六。

    天下修道者何止万千,大罗金仙境界顶峰抑或已经有过斩尸地人,目下已知地便已不下百人,各族各教均有,那些从远古时期便一直隐居起来潜修大道的修士还不算在内。

    这么多人,面对那几个圣位,希望何其渺茫。

    证道三法,盘古以其亲身经验已经证明了以力证道之途是行不通地,目下走这条路的除了巫族中人外,便只有几个资质非常之人在走。

    功德证道倒是有女娲娘娘成功了,免去了斩尸之苦,直接成就了混元金仙之位,看来是可行的,然而天地间哪里有那么多功德可以拿。

    算来算去,此法看似轻松,实则更需要绝大的机缘,女娲之后走此道者,无异于妄想天上掉馅饼正砸进嘴里。

    两路不通,便只剩下中间地一条路了,斩三尸成圣!

    三尸既斩,绝情绝性。

    修道之人拼死拼活,历千辛万难,即便成功也会如行尸走肉一般,这是何等的讽刺!

    天道至公、天心最慈,同样却也是大道无情、天意如刀。

    不成圣、终为蝼蚁!

    这,正是一条不归之路啊。

    聊以慰藉的是而今的六个圣人虽说的确是深不可测,令人高山仰止。却都有着各自地追求,各自的坚持。都在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算计、奔忙。

    从这一点上看,今的六个圣人没有一个是真正斩却了三尸地。

    女娲不用说了,那是直接功德成圣,没有忘情之说。

    三清等人却都是走的斩三尸之路,只不过沾了立教功德、三清还有开天功德,算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又有鸿钧道祖赐下的鸿蒙紫气开了个后门,这才能得以成圣。

第1052章 计算冥河() 
成圣需要的机缘实在太大,大到根本不可能一步成功。

    所以便有了斩三尸,将善尸、恶尸、自身斩去,分开阶段,层层推进,每段各自承担了成圣所需的一部分困难、一份机缘。

    化难为易,化不可能为可能。

    当然,即便分开阶段,降低了难度。

    然而斩尸所需的机缘气运仍然十分庞大,非常人能行。但是这一方法步骤明确,其可行性仍然远远高于其余两种方法。

    况且斩尸之后,超越天人极限,也会让人修为大进,即便最终不能成圣,也会多上几分自保的实力。

    因而,斩三尸基本上成了所有够资格问鼎圣位的修士地首选途径。

    斩三尸斩的善、恶、自身形成三个化身,三尸化身具有完整人格,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气运。

    当然,因为三尸化身本源乃是斩尸者的精神意念,故而自然依附于本体。

    平时各干各的,互不干涉,各依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事。

    然而本体一旦相召,三尸化身却是无法抵抗,只能俯首听命。本体若是陨落,三尸化身自然也就消散。

    三尸化身若是被打死消散,本体虽会有大大的损伤,却不会伤及根本。

    因而才有前次通天教主以替代之法为慕白元神之躯解除与鳞翅五针松地共生。

    因而慕白元神之躯的恶尸那个自称白慕真君的人虽然甫一出世,便饱含恨意直欲吞天噬地,发泄心中地愤恨与不甘。

    却在万里之外的慕白元神之躯遥遥召唤之下,立马改头换面,化为一平常道人。

    当下流波山众人听白慕真君说自己不过俯首听命,尽皆沉默不言。

    不管这人是什么,终归是自家老师的化身。这般明显的牢骚之言,做弟子的能接口么?

    所幸陆压和六耳猕猴修行日久,见识广博,看出了白慕真君目下已受慕白元神之躯指令。

    当下陆压轻笑了一声,稽首道:“道友今番得以现身而出,真是可喜可贺!未知道友今后行止如何?”

    白慕真君没有多言,潇潇洒洒地御风而去,不知所踪。

    高明高觉二人相视一眼,当即展开千里眼顺风耳神通,打听三界之事,意欲查知白慕真君动向。

    奈何高明高觉虽然天生神通,远在后天修炼的桃精柳鬼之上,却还远远不及六耳猕猴那遍查三界的异术。二人努力了好久,也只得徒然放弃。

    九幽之地,无边血海之外,今日来了一个面带邪异之气的道人。

    血海边缘驻守的阿修罗族兵将见此人浑身邪气,嘴角一丝坏坏的笑意仿佛永恒不变一般,说不出的玩世不恭之态。

    那些阿修罗族的守军一见之下,心生好感,当即好生招呼着这人,一面分出人手,禀报了边境大将摩罗。

    不一时,摩罗到来,上下打量了一下道人,只觉其修为精深,然而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气息却是杂乱不堪,似道、似魔又似佛、近妖,偏生却又看不出其修为如何。

    摩罗心下着实猜不透此人来历,不由面带疑色地稽首作礼道:“不知这位道友如何称呼,来我血海何干?血海冥河老祖麾下摩罗这厢有礼了。”

    那道人淡淡一笑,也不还礼,就这么随随便便地哼哼着说道:“贫道乃是流波山白慕真君,特来拜访血海冥河老祖,烦请通报一声。贫道来的唐突,倒是失礼的很!”

    摩罗眼见白慕真君嘴上说着失礼,言行举动果然没有半分礼貌,心中讶异之余,也颇有几分怒气。

    暗道:我家冥河老祖雄霸一方,虎视三界。即便几位圣人也要给几分面子,你不过流波山中一修士,有什么好傲气的!想当年就是慕白那小子在我面前,也得客客气气的。

    当下摩罗冷着一张脸道:“嘿嘿,既然是来求见我家老祖的,那便在这儿等着吧!我这就派人通报一声,看看老祖他老人家有没有时间接见于你。”

    白慕真君闻听此语,脸上毫不变色,仍然满不在乎地说道:“你只管通报就是,还请将此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