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神的诞生-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很快就回来。”布鲁斯已经和医院申请了一个陪床的床位,他轻轻地在伊莉莎的额头上印下一个吻,柔软的嘴唇触碰到她的皮肤,伊莉莎睁着眼睛,嘴角微微抿起。
布鲁斯后脚刚刚出门,伊莉莎就迅速地从被窝里翻出了自己的手机。
远在纽约的托尼从小笨手手中接过自己的私人手机,看着上边的那一行字,忍不住挑了下眉头。
‘请教会我掌握自己的能力吧。
第112章()
“今天早上有你喜欢的牛角包。”皮特罗把怀里抱着的纸袋放在桌上。
松软的牛角包带着金黄的色泽;奶香味慢慢地在空气中飘散开来;清晨融融的阳光透过窗户落在雪白的餐桌上。在这样温馨的场景里;伊莉莎低着头,一言不发地抿紧了嘴唇。
今天早晨伊莉莎醒来的时候;陪床的床位上却已经空无一人;被子被整齐地叠好码在了一边,平整得就好像从来没有人来过一样。就在这时候,门被忽然地打开,走进来的护士小姐看见正扭头看向空床位的伊莉莎,“小姐,你醒啦。原来在这里的先生因为急事先离开了;他说给你留了一封信。”
在这封信中;布鲁斯表示自己因为一些意外情况,必须要飞回哥谭去处理,很抱歉没有能够留在这里陪她。
对于布鲁斯这样的选择,伊莉莎实际上一点儿也不意外。早在她和布鲁斯在一起的时候,她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而之后每一次布鲁斯的匆忙离开;伊莉莎都能够微笑着表示理解。“对不起”和“没关系”这样的对话已经成了他们每次分开时的主旋律。
但是
伊莉莎默默地关闭了短信的窗口;目光飘向窗外。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她不愿意打出那个轻飘飘的“没关系”。
“你昏睡的这些天都没有吃东西;醒来之后又是两天没有办法起身;只能用一些流食等于连着这几天你都没吃什么。现在好不容易医生说你可以正常进食了;还不好好吃点儿?”
伊莉莎回过神来;就听见皮特罗在她的耳边絮絮叨叨地念着,一边掰下了一小块儿牛角包放在她嘴边,“啊——”伊莉莎下意识地张开嘴巴,咬住了那小块的牛角包,奶香味在嘴巴里化开。
伊莉莎慢慢地嚼着,就见皮特罗继续说道,“一会儿呢,医院那边检查过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后,已经同意你出院了。卡洛斯已经买好了机票,是今天下午四点起飞。这中间还有的时间里,你可以在医院里再休息一下,影碟和游戏我都准备好了”
“皮特罗,”伊莉莎忽然开口打断了皮特罗的话,“我想要去街上看看。”
皮特罗在伊莉莎说完这句话之后,又立即旁若无人地接下了自己的前半段话,“影碟里边有你喜欢的那几部电影,我已经租好了投影仪,一会儿”
“皮特罗!”伊莉莎这一回扯大了嗓子,银发男子瞬间噤声,她认真地重复了一遍,“我想要去街上看看。”
皮特罗却只是扭过头,避开了伊莉莎的视线,许久才闷闷地憋出了一句,“不行。”
“为什么?”
“不安全。”
听见皮特罗的这句回答,伊莉莎稍稍一愣,目光落在皮特罗放在膝盖前的手上,却发觉他的手臂正在不安地颤抖着,手背上青筋绷起。
那天晚上的枪声仿佛还在耳边,那枚子弹朝着伊莉莎闪过去的那一刻,才意识到外边发生了什么冲出来的皮特罗就见到了这惊心的一幕。
假如那时候他晚了一步发觉会怎么样?
一想到那枚离伊莉莎心口不过半米远的子弹,皮特罗就想要冲回去将那天晚上的袭击者全部从地下刨出来。那天晚上,皮特罗将门口正埋伏着准备冲进音乐厅与现场的人同归于尽的人体全部拎到了郊外,并点燃了引线。
伊莉莎轻轻地将手覆盖在了皮特罗的手背上,“没有关系的,你在我的身边,我还需要担心什么吗?”
皮特罗望着金发女子的笑眼,轻轻地叹了口气,起身将手放在伊莉莎头顶揉了揉,“是的,一切有我。”
“不用担心。”
===
白头发的老太太牵着自己的雪纳瑞在塞纳湖边悠悠地漫步,穿着卫衣的男生在湖边晨跑,街道旁的面包店里传出一阵阵香甜的气味,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安宁和谐,好像人们所有的生活都已经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上一样。
只是街道边却多出了许多持枪的士兵或警察,触目可及的旗帜全部都降了半旗,所有公共场合的人数全部都减了大半。
巴塔克兰剧院音乐厅门口,摆满了市民自愿献出的花束。在这个不久前发生过惨重灾难的地方,人们用花朵来抚慰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心灵,也用这种温柔的方式来回击曾经伤害过他们的罪恶。
伊莉莎和皮特罗一路步行来到这里,她抬头望了一眼似乎与之前没有什么不同的巴塔克兰剧院音乐厅,深呼吸了一口,抱紧了自己怀中鲜艳的红玫瑰。她安静地站在队伍中,和所有前来为巴黎祝福的人们一样,将自己准备的这一束鲜花摆在了巴塔克兰剧院音乐厅门外。
她安静地站在人群中,在这个时候,伊莉莎就只是单纯的一位经历了这一次灾难并且为此感到愤怒和悲伤的普通民众。
无数从世界各地赶来的记者都将镜头对准了巴黎恐怖袭击过后的景象,而巴塔克兰剧院音乐厅门口的这一幕也被收进了他们的相机里。
nbc前线采访记者保罗是因为这一次的恐怖袭击被紧急派遣到法国的记者,他刚刚采访了一对亚裔父子,如今正在人群中搜寻着下一位的采访目标。如果要像知道更多人的想法,让采访更具有全面性,就应该要采集不同的样本。
白人女子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打定了注意,保罗拦下了一对顺着人群走出来的年轻情侣,“你们好,我是nbc的记者保罗”
刚说了个开头,接下来准备好的问题却忽然地卡在了喉咙口,保罗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说道,“伊伊莉莎林?!”
伊莉莎一眼就看见了他身上显眼的胸牌和背后已经对准她的摄像机,她略一点头,“你好。”
伊莉莎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不对,原本那天在巴塔克兰剧院音乐厅举办演唱会的就是她但是她为什么没有回美国呢?她在这一次的恐怖袭击中有受伤吗?
保罗的脑海中在瞬间划过了许多的问题,最终却没有问出其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关切地开口,“我看过你在推特上报平安的消息,你现在身体还好吗?没有受伤吧?”
“小伤,没有多大的关系。”伊莉莎轻描淡写地说道。
“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你有想什么吗?”
“没有。”伊莉莎沉思片刻,摇了摇头,“这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根本没有多少反应的时间,他们就已经闯了进来。枪响的那一刻,我还在等待着现场的设施调整好,我接下来要唱的那首歌都已经准备好了,但是一切都被改变了。”
“在经历了这一次事件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听到这个问题,伊莉莎面上的表情立即变得严肃起来。
“这是一次惨痛的事件,许多人失去了他们的亲人,而还有一些人失去了他们的朋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永远失去了明天。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部分人的私心。
我支持和平,反对一切恶意挑起事端的行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懦弱,假如有人或者组织想要恶意地挑起战争,我绝对不会后退一分一毫。
对于在巴黎的人们,我想说,无论发生过多么痛苦的事,第二天,太阳照样升起,希望的火光不会熄灭,而我们还是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享受我们本来就应该享受的一切。假如因为这件事被弄得人心惶惶,不敢出门,才是真正满足了恐怖袭击策划者的意图。”
伊莉莎回答nbc记者采访的这一段话,因为时长的缘故没有在电视上播出,但是保罗却将自己手上的这部分资料整理成了一篇新闻稿,在纽约时报上登出。
‘1113巴黎恐怖袭击案件亲历者伊莉莎林口述:太阳照样升起,我们绝不会被打倒’
其中除了伊莉莎在巴塔克兰剧院音乐厅门口献花的场景,采访时的镜头,还有伊莉莎当天在巴黎街头参加“我在露天咖啡座”活动后在推特上放出的照片。
&1:
‘看到了纽约时报那篇报道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对伊莉莎是有改观的。之前对她的印象一直以来都不太好,可能是因为那些花边新闻太频繁了,还有上推特热度榜单的次数。但是这一次,她做出的反应实在没有可以指摘的地方。’
&2:
‘那个报道我也看了,有点心疼她,就在现场经历了这一切。’
&23:
‘对啊,尽管伊莉莎自己说没有事情,只是轻伤,但是巴黎警方调查出来的结果显示,那天晚上前往巴塔克兰剧院音乐厅的恐怖袭击人数是最多的。他们还拍了恐怖袭击之后舞台上的场景,灯碎在地上,到处都是血迹’
&86:
‘那张图片我也看了,太吓人了,简直不敢想象当时伊莉莎是怎么逃脱的。’
&156:
‘emmm,伊莉莎出道以来的绯闻,全部都澄清了,只是媒体喜欢炒冷饭。再加上写伊莉莎比较有热度,媒体在统计托尼斯塔克和布鲁斯韦恩交往对象的时候,都总是喜欢把她捎带上而已。&1’
&234:
‘其实仔细想一想,伊莉莎现在年纪本来就不大,但是她经历的这些我觉得即便是我自己再过十年,都未必能比她做得更好。’
&782:
‘我现在只希望伊莉莎能够过得好就好了,她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对自己的要求又太高,有时候我简直希望她不要那么拼,偶尔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
随着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伊莉莎的言论传到了世界各地,尽管这种“出名”的方式或许会让卡洛斯头疼好一阵子,伊莉莎却并不后悔自己说出这番话。
第113章()
金色的头发被紧紧地束在脑后;女子的身体微微前倾;蓝色的眼睛里流露出坚定的光,落在面前金红色的战甲上。
忽的;战甲的小指轻轻地勾了一下;女子眼神一凝,就在战甲快速朝着自己方向移动的时候,她的手心里聚起了一团橙黄色的光芒,牙齿紧咬,额角青筋蹦起。
“砰”的一声,托尼钢铁战衣的右臂重重地落在了地上;他立即停下自己的动作;腿上的钢铁战甲踏在地面上,发出沉重的声响。
“休息一下。”
听见这一句,伊莉莎如释负重,瞬间已经气喘吁吁地瘫倒在了地板上,发白的面容上豆大的汗珠止不住地向下淌。抑制环还戴在她的手上,只是托尼特意调低了抑制的程度。
“你怎么忽然想要训练自己的能力了?”托尼头上的钢铁面罩打开;露出他的面容。他挑起眉头;垂头看向伊莉莎。
“我原本以为;只要我控制住自己,不去参与那些事情;我就可以像以前一样。上学、唱歌、跑通告然后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只是在那些人开始开枪的时候;我却只能够躲在一边;像一只虫子一样乞求着别人的拯救。”伊莉莎睁大着眼睛;看着天花板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容,“我不想要再体会一次这样无能为力的感受了”
“这样的感受”
“一次就足够了。”
托尼盯着伊莉莎面上的表情看了半晌,眼里飞快地闪过一丝什么,却很快地被掩下。
“那就接着训练吧。”话音刚落,托尼就已经装备好了自己的战衣,移动到了房间的另一头,“这一次的要求是,让我右臂的钢铁战衣,彻底消失,同时不能够让抑制环检测的数据爆表。刚才数值比预测的安全值超过了56。”
三个小时之后,伊莉莎靠在墙壁上,微微阖着眼睛,明明身体没有多少酸痛感,但是呼吸却比平时沉重了许多,伊莉莎只觉得自己连一根手指头也动不了了。
托尼听见耳机里传来对于伊莉莎现在身体状况的扫描报告,听见脑疲劳程度的时候,托尼皱了下眉。
“今天的训练暂时就到这里结束了。报一下数据。”
“是的,先生。今天林小姐一共进行了298分钟训练,除去休息时间68分钟,净训练时间为230分钟”
“挑重点。”
“好的,先生。今天林小姐训练时,有十九次超过预计安全数值,有三次没有产生任何反应,只有两次完美符合所有要求。总共的能力使用优秀率为3459%。”
托尼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指向伊莉莎的方向,“明天你过来训练的时候,目标优秀率要达到10%及以上,同样还是今天的内容。”
伊莉莎已经累到说不出话,只是抿着唇点点头。
在拒绝了托尼用钢铁战衣送她回家的举动之后,托尼提出用轿车送她回去的举动同样被拒绝了。
托尼双手插着裤兜,调侃道,“是担心你的男朋友吃醋吗?”
伊莉莎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在托尼面前隐瞒,听见这句问话,她不过歪着头一笑,爽快地接道,“对啊。”
“哈。”托尼挑了下眉头,吹了声口哨,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样,瞬间拧起了眉心,“是布鲁斯韦恩?”
“对。”
“你知不知道”托尼起了个头,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口型变换了好几次都没有接着说下去。最后却只是稍稍叹了口气,“算了。我送你下去吧。”
伊莉莎已经猜出了托尼想要告诉她什么,但却只是轻轻地应了一声。
伊莉莎在纽约集中训练能力的这段时间里,她几乎出于零工作、零曝光的阶段,而艾莉莎等人提出来纽约找她出去游玩的建议也都被伊莉莎婉拒了。或许是考虑到伊莉莎刚刚直面了巴黎恐怖袭击的现场,卡洛斯几乎是默许了她的这段“假期”,这段时间里没有给伊莉莎那来过一份通告。
“嘶——”
伊莉莎趴在床上,将头埋到了枕头里,虽然比起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已经好了一些,但是每天结束训练回到家的时候,大脑的那种酸胀感还是让伊莉莎痛苦不堪。
她的眼皮子一下又一下朝下耷拉着,仿佛下一刻就会完全地合上。
“du、dudubalaaaa”
铃声忽然地在屋里响起,将昏昏欲睡的伊莉莎猛地唤醒。她抬手拿过正在不停震动的手机,半睁开一只眼睛看了眼来电显示。
“喂,卡洛斯。”
见到是卡洛斯的来电之后,伊莉莎放心地闭上了眼睛。但是在对面说出了一句话之后,伊莉莎却猛地睁开了眼睛,“你说的是那家杂志?他们邀请我做一个采访?”
“我当然同意了后天?没有任何问题。地点呢?就在纽约吗?”
挂断了电话之后,伊莉莎翻了个身,向上猛地抬起手,脸上缓缓地露出一个笑容,下一刻,她的手臂就直直地朝着两旁落下,眨眼间就已经陷入了梦境中。
===
纽约,阴沉沉的乌云笼罩在天空上,刮过的风带起人们的衣摆。
杰拉尔布朗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美国记者,但是他供职于一家特殊的杂志社。
棕发男子坐在咖啡厅里,眼神不断地朝着外边飘去,他咬了一下嘴唇又瞬间反应过来,很快地松开;他用双手按着自己的大腿,鞋跟却不断地在地面上不安地摩擦着。他穿着一身整齐的黑色西装,里边搭着白衬衫,但是他却能感受到自己的腋下已经被汗水湿透,出门前用的止汗剂好像已经失去了效力。
当金发女子的身影出现在门外的那一刻,杰拉尔瞳孔瞬间放大,腿部瞬间停止了一切运动,目光一直跟随着女子的脚步,慢慢地挪到自己的桌前。
在问过了店员之后,伊莉莎走到和记者约好的那一桌,就见到正抬头严肃地看着自己的记者。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鼻梁上还夹了一副眼镜,看起来颇有几分书生气。
“之前在电话里已经联系过了,初次见面,布朗先生。”伊莉莎微笑着伸出手,“很高兴能够接到时代周刊的采访。”
棕发男子面色冷淡地和伊莉莎握了一下手,随即便分开,没有说一句废话就翻开了自己面前的笔记本,“那么,我们就开始今天的采访吧。”
时代周刊的影响力毋庸置疑,这份创立于1923年的新闻杂志直到今天仍然是美国最重要的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能够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的人无一不是在这一年中在某个领域或是社会层面有巨大影响力,时代周刊的封面至今仍然是一种巨大的褒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杂志能够和时代周刊相媲美。
也正因为如此,时代周刊的采访邀请成为了伊莉莎休假期内唯一一份被卡洛斯送到她面前的通告。
这一期的采访不仅仅是对于伊莉莎一个人,而接受这一份采访实际上伊莉莎也没有收取任何报酬,因为这份报道的主题是关于恐怖袭击案件,而伊莉莎更多是作为一个亲历者来接受这一次的访谈。
“当时这件事发生时,你还有哪些印象吗?”
伊莉莎点了一杯卡布奇诺,就听见了杰拉尔的这个问题,“在现场那个时候我还在舞台上,然后现场的设备有些问题还没有修好。我本来正在清唱,但是顶上的吊灯却忽然被打落了,之后,那几人就冲了进来。”
伊莉莎尽力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去描述,控制着自己不去回想当时的画面,按在桌面上的手指却没有忍住轻轻地颤抖了一下。
杰拉尔稍微扶了一下自己的眼镜,问话的语气平静而克制,“我看过之前你在nbc采访中说过,后来在纽约时报被放出的那段话。在当时恐怖袭击刚刚结束的时候,你为什么会选择在离开之前,前去巴塔克兰剧院音乐厅门口献花,参加‘我在露天咖啡座’,而不是立即离开呢?据我所知,你在巴黎并没有其他活动。”
伊莉莎从服务员手中接过咖啡,轻声道谢。冰冷的手指尖触碰到热的杯壁,滚烫的触感仿佛一直沿着静脉向上淌过整条手臂。伊莉莎将杯子捂在手心里,深呼吸了一口,缓缓地抬起头露出一个微笑,“因为我害怕呀。”
杰拉尔抬起头看着伊莉莎的方向,手中的笔迅速地划动着。
“比起当时的场景,我更加害怕的是假如我没有办法克服自己心里的障碍,那我会不会之后站在音乐厅里,站在舞台上,都会忍不住记起那天晚上发生的一切。”伊莉莎笑着看向杰拉尔,“我不愿意。所以我回去看,我参加这些活动,其实也是在告诉我自己,这一切不能够将我打倒。”
“假如让我们心存恐惧是他们的目的,我要告诉他们绝不可能。”
当她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乌云间正好破开一道缝隙,阳光洒在伊莉莎的侧脸上,照亮了她坚毅的神情,以及那双透亮的蓝色眼眸。
结束采访之后,伊莉莎在杰拉尔推过来的一张表格上签了字,便先离开了咖啡馆。
在她踏出咖啡馆的那一刻,刚才还维持着自己严肃表情的杰拉尔一秒破功,他颤抖着手拿起桌面上的那张表格,看着上边的签名露出笑容。
第114章()
时代周刊的发行并没有给伊莉莎带来太大的影响;毕竟在关于恐怖袭击的采访中出现并不能增加伊莉莎在音乐界的知名度;和社会新闻挂钩对伊莉莎之后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
时代周刊发行后不久,十二月上旬;美国音乐界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
格莱美音乐奖提名的公布。
格莱美音乐奖可以说是当今美国;乃至全世界音乐界的最高奖项,每一年格莱美音乐奖颁奖礼都牵动着无数的目光。格莱美音乐奖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关注,与它的提名和评选制度是分不开的。格莱美音乐奖提名将由所有的成员推荐,范围被限定在规定年度(前年九月到翌年九月)内优秀的录音出版品。
在提名环节结束后,将会经过初选、初评和第二轮投票三个步骤。初选的队伍由来自音乐界各领域的150多名专家组成,而初评和第二轮投票都由美国录音学会进行。美国录音学会是一个由众多资深音乐人组成的机构;歌唱家、摄影、词作者以及音乐录像片制作人等15种专业人员有资格申请担任评委;但能够真正成为评委的只有那些至少已有6件作品出版发行的人,评委的专业性正是听众对于格莱美音乐奖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格莱美音乐奖提名公布的时候,两个名字强势地闯进了媒体的目光中——
其中一位是凭借着七项提名傲视同期提名者的泰勒斯威夫特,另一位则是伊莉莎林,她获得了出人意料的五项提名,“年度制作”“年度歌曲”“年度新人”“最佳摇滚表演”以及“最佳摇滚歌曲”。
虽然这仅仅是一份提名;离获奖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但是能够在第一次参加格莱美的时候就获得五项提名;对于一位乐坛新人来说是极大的褒奖。
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