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俞娘子-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先顺藤摸瓜找出私造兵器的所在并控制住才行!免得逼急了他们狗急跳墙。
想想也是可怕,趁着北方战乱的时局,南方也热闹了起来。
先前姓张的暗中联络的军队还没有打听出接头人,这边又出了私造兵器的事情,南方真可谓暗涌不断。若深在皇宫,是没办法知道这些事情的。
令李括奇怪的是,柳念青也对这个案子有极大的兴趣,隔三岔五就派人过来打听近况。她虽然没有过多干预,但这样的动作已让县衙门打起了十足的精神。
她的身份特殊,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牵扯到宣王爷,底下人做事,自然不敢马虎。
但牵涉到私造兵器的事情,却不是可以轻易透露出去的。就是县令韦应文,也知道此案的关键所在,只敢将表面案情报知。
表面案情不过是朱二杀了一个会写诗的才子,朱奎企图以刀胁持朝廷命官,就这样。
但李括却觉得,柳念青想管闲事,也无不可——这样的话,就是太守大人想来横加干预,也不敢做得太明显。
案子是要一级一级审理的,只要县令认为案子还有可疑,就能接着审,就能不上报太守,太守也只能干等着。
柳念青是宣王爷极钟爱的外孙女,小时候宣王爷逢年过节奉召入宫过节时,多会带上她。有时候一呆就是几天,李括也和柳念青玩得熟了。
现在各自长大了,都会打起各自的小主意,再不是当年的“春饼哥哥”和“小柳芽”了。
………………………………
再过些天,就是中秋了。
中秋是大日子,即使有再大的事情也不能忽略这样的节。虽然没有像宋朝那样,由皇帝钦定为中秋节,但民间也已颇具节日的气氛。
赏花灯,赏月,游园,共话团圆。
当然,月饼此时还不叫月饼,不过被称为“圆饼”或者“小饼”,到宋朝以后,才有诗人将其称为“月饼”。及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月饼起义后,月饼的名声才开始大燥起来。
总而言之,中秋是一个十分盛大的日子。
李家也不例外,也开始预备张灯结彩装饰一新。院子里的桂花已十分及时的开了起来,令整个院子生气十足。
中秋意味着收成,这实在是一个讨喜的节气。
李卉芷的后院又只剩下小玉一个丫头了。
七斤自那天后,再也没回来,只在家呆着,帮着卖茶叶蛋,双胞胎也在韦县令那里,做起了县令夫人的美梦。就期待着帅哥县太爷哪天忽然一转身,发现身后有两个娇滴滴的美少女,等着他娶回去呢!
李卉芷作为李家当家大小姐,自然有她的不同的打算。中秋这样的节日,家家户户串门相贺,怎么能白白放弃大好商机?(。)
第七十六章 中秋礼盒()
自从本县大恶商朱奎被抓入狱后,全县的商业风向立即调转——他们的后台太守大人似乎并没有立即有所动作,整治他们的县令大人。
内情是怎么样,没人知道,但表相却可见一斑——三家恶商被人整了!
他们开始乐观的认为,本县的商界的天要翻过来了,再也不用受压制了。
谁有这个本事呢?除了李家,好像真没谁了。
趁此中秋之际,这些人们纷纷拿上拜贴,相互奉承。李家收到的拜贴居然是最多的。
商人眼里只有永恒的利益。眼前有利益可图,谁还不知道做事?
李卉芷的小院里,小玉正在完成一件从来没有完成过的事情:包装!
找来一个精美的木匣,将茶叶饼包得美美的放进去,再放几个“小饼”,又放了几块绣工精美的绢布进去,再锁好匣子。
这盒子的精美程度令小玉咋舌:“大小姐,咱们到底是卖茶叶,还是卖盒子?”
李卉芷笑而不答。买椟还珠的事情虽然春秋战国时就被人嘲笑,可即使再过几千年,人们仍然逃不过这个怪圈。盒子做得精美,整件物品的品味价值就能提高,买的人还高高兴兴的。
何乐而不为?
拿上盒子,就要出门,小玉却拉住了她,满眼的嗔怪:发饰还没整理好就出门,也不嫌没个样子!
轻轻帮她整理好了簪花,又上上下下打量了几番,心满意足地感叹道:“小姐真是大美人!”
李卉芷轻轻在她脑门敲了一下,这样的赞誉听多了,人不免会飘飘然。
自从做了当家大小姐后,发生的事情越来越多,她已逐渐历练出了一些气势,也练出了一些处变不惊的自若来。
这毕竟是一个重农轻商、重男轻女的时代,女子经商尤其艰难。若不是在现代世界活了二十多年,哪里能经受得住这样的考验?
经历过诸多生死大事,现在她一举手一投足,都已隐隐有了大家风范儿。在现代培养出来的独立与自尊更为她加分不少,面对事情能处变不惊,没有什么娇怯之态。这些就更能令人刮目相看了。
眼看朱奎的案子已没什么悬念,拿下了太守,整个湖州商界将会呈现一番新天地。那时候自然要想着更上一个阶梯,李家的茶庄也要更往前迈一步才行。
只要夺回了码头,船工们过上他们理想中的日子,真就没什么缺憾了。
解决完了这些,好像也没什么放心不下的事情了。李卉芷不由得觉得心里一阵舒畅。
时隔这么久,这些乱糟糟的事情终于要得到完美的处理。
打扮一新出门去,外面处处透着快要过节的气氛。人们将平日的不快暂时抛却脑后,高高兴兴过完节再说。
李卉芷让小玉带上这个礼盒,却是去拜访那位——42码脸的黄公子,他家世代经营丝布业。
经过通报后,黄公子竟然亲自出来迎接了,可以想象他有多激动!
名满湖州的李家大小姐,以女子之身继承当家之位,居然亲自来拜访,黄公子的反应显然是表达了他的崇拜之情。
读书人鄙视商人,这通常是天经地义并且理所当然的。但黄公子却毫不敢这样想,斗草大会上,他亲眼见到李卉芷在一时之间,便当众作出“只把西湖作京都”那样既美又兼有警示的诗句。
这样大气的诗句连众多男子都未必写得出!
再加上后来为了茶农桑农们做出的善举,更不要说为了斗本县恶商所做出的事情,他绝不敢将李家大小姐小看了。
黄公子姓黄名轩,他父亲正巧出门访友去了,便自己以主人身份待客,好在都是年轻人,又早见过几次面,算是熟人,也用不着穷讲究。
李卉芷拿出了带来的礼盒。
黄轩看到精美的匣子,已是喜爱非常,连连赞妙。
李卉芷轻笑道:“光是盒子你就这么喜欢,若是打开后,猜出了我的来意,那我就佩服你!”
黄轩疑惑地打开了匣子,发现了里面的小饼,茶叶,与丝绢。
茶叶自然是李家上好的香茶,绢却是上次随手送给李大小姐的帕子,而小饼,自然是时下等着过节用的小食。
这个搭配……
李卉芷笑着看着!
黄轩身边的老管家跟着他们老爷经商一辈子,此时倒瞧出了些端倪,碍于身份,他不能擅自说明,便小声暗示自家少爷:“公子,快过节了!”
黄轩正在胡思乱想,抬头茫然道:“过节?……我知道啊!”
老管家在一边急得不行,可又怕自己明说了,公子在外人面前没有面子。
小玉在一旁乐得笑出了声。
李卉芷却也不阻止小玉,她从来不以什么规矩,什么失礼来训斥谁。年轻人在一起说说笑笑,这本来就没有什么,不用像其它人那么古板。
老管家忍不住,小声在公子耳边耳语了几句。
黄轩听完,双眼一亮——这主意实在太好了!
北方战乱,本来就不利于通商,南方为仅有的太平之地,却人人思危,只想着多囤点粮食。丝绸这些不能饱肚子的东西,也只有些富贵人家才有闲心消费。
可想而知丝绸行业也不大景气,特别是现在夏秋之际,更是淡得紧。
好不容易逢着喜气的节气,若是能将茶叶和丝帕这些当礼品买卖,岂不正是人人需要吗?
黄轩抬起那张42码的长脸,恭敬地朝李卉芷一揖:“李大小姐果然名不虚传!这主意实在是再好也不过!多谢关照,黄家自然全力配合!”
李卉芷笑笑:这也算不上什么关照不关照了。联合经营是现代才激发的产物,在古代当然是感到新鲜。李家的茶庄也想要开发新路子,这是双赢局面,不算关照。
当然,这个点子本身自然对黄家的绸缎生意是有极大的好处的——别的不说,起码名头上也上了一个档次。
很快的,李家茶庄和黄家丝绸捆绑定制的中秋礼盒装便铺满了大街小巷!
人们走亲访友本来就在头痛买些什么礼物随手带着。这样的礼盒装便完美的解决了问题——既有吃,又有喝,还有丝帕。哪家有千金的,正好可以用得上!
既体面,又实用,尤其是盒子,精美得都不想扔掉,大姑娘家还可以用来装首饰,实在一举多得!(。)
第七十七章 灯海()
李家茶庄与黄家丝绸捆绑推出中秋礼盒的销售手段在本县刮起了一阵旋风。甚至还有些外县过来走亲戚的人家看着新玩意儿挺新鲜,也都纷纷带了一些回去。
一时之间,湖州之地都在盛传李家茶庄的好手段。
无论是买家还是受礼家,都觉得此法真是妙不可言。
八月十五,中秋之日,李卉芷忙不颠地在家里指挥礼盒的最后销售,一家人忙忙碌碌的,却仍是乐不可支。
这一次的中秋礼盒装,不仅带来了生意,广告效应更是巨大的收获。以前李家的生意只想着销往西域,因为本土产茶,也就懒得在本土花心思,结果其实白白放弃了大好的途径。
本地人种茶,更懂得品茶,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商业机会。
何必硬舍近求远呢?
下一步,李卉芷觉得李家的茶庄正是要开拓江南一带的销路。
慢慢来吧,不必急于一时。
到了下午,所有的礼盒售卖已经告一段落,一家人可以团团圆圆坐下来准备吃一顿团圆饭了。
中秋原本是庆祝丰收的时节,因为这季节很多农作物和蔬果之类陆续成熟,农民表示庆祝,以表达喜悦之情。毕竟一年到头全指望这个了。
中秋月圆,似乎自从李白一首《静夜思》后,人们再赏月,就都带上了思乡了。联想到中秋,一些因故不在家伺候高堂或者陪伴妻儿的人们,便借着赏月之时,表达心中对家中的思念。
但中秋成为团圆节的事情,却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
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李老爷看着儿孙满堂热热闹闹的情景,也是一阵感触。
今年发生太多事情,李家一度撑不下去,但经历过四代人的李家茶庄,最终还是坚挺过来了。
眼下局面还在慢慢拉开,正在朝好的方向迈进。幸而有先祖们照拂,孩子们也都成器,这也是最值得欣慰的。
那一张经过岁月雕刻过的脸,此刻全部舒展开来。人生百岁,亦不过如此。
一顿饭吃下来,倒变成老爷子对子女的殷殷教诲了。他希望儿子用心读书,将来能高中,光耀门楣。希望女儿能平平顺顺地打理家事,一家大小安安乐乐,那么此生余愿足矣。
小侄子一边吃饭一边闹,稚气的声音叫叫这个,喊喊那个,逗得大人哄笑不已,倒给饭局增添不少生气。
这样的家庭生活,突然让李卉芷有些眷恋了起来。想起自己小时候读寄校开始,高中,大学,工作,几乎都是一个人独立,这样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幸福感真是扑面而来。
一顿饭吃到暮色来临,才吃完。
吃完饭,各自散会,李卉芷也带着小玉回自己的小院,中秋时节,天已不那么燥热,舒爽了不少。
走回那条熟悉的小路,倒把她惊得呆住了。
小玉欣喜的大叫:“小姐,快看,好美啊!”
原来小院由这条小路开始,每棵树上每个树枝上,都挂了一个个红色的小纸灯笼,整个小院被照亮,犹如笼罩一层红色的薄雾。让人犹如置身梦幻之中。
灯笼纸是镂空的图案,透过烛光,映出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朵图样,随风轻晃,摇曳生姿。
每个灯笼下面,悬挂着珠玉、金银穗坠,微风轻吹金玉,相击互撞,锵然成韵,响若乐声,叮叮当当,简直妙不可言。
这是一幅比神境仙界还美的灯景,犹如一幅炫丽多姿的画卷。
李卉芷身置炫丽的灯海,动情的笑了起来,此刻她忘记去想到底是怎么回事,忘记去想这是谁弄的,整个人已完全陶醉了。
沿着花灯一直走,李括的身影如在雾中,如在梦中,笑颜殷切,那么帅气,那么不真实。原来这一切都是他弄的!
李卉芷笑出了泪。
这样的浪漫,是每个女孩子的梦想,此刻却真实的出现在了眼前。
就连小玉,见此情景,也是陶醉其中,她本来一直想提醒小姐,俞公子随时都有可能回来,再抬花轿上门,那时候该怎么办?
可这长时间以来,大小姐一直活得那么压抑,好不容易有个人相陪,时不时能宽慰她,逗她笑,甚至关键的时候还能帮她,又觉得这样也是好的。小玉一直矛盾极了。
唉,且过了今天再说吧!这已经快成了小玉的口头禅了。
坐在小院的石凳上,看着眼前如繁星一般的小灯笼,听着悦耳的金玉撞击声,闻着满院醉人的桂子花香,此刻无须再多的言语,一切的情义已在不言中。
“我小时候在宫里长大,以前……宫里的中秋很热闹,父亲会为了逗母亲笑而花尽心思。不知道这样的你喜欢不喜欢?”李括深遂的眼里全是浓浓的情意,含笑的问道。
“你说呢?”某人眉梢嘴角已经翘得收不下来了。原来他将皇宫的庆典搬到自己的小院里来了。
还仿造他父亲对母亲的亲密时光,足可见其用心。这还能不喜欢?
“以前每到中秋,父亲都会和母亲一起过,一起赏月,一起吃饼,写诗,作画,一起……看灯。那时候他们也很甜蜜。”李括陷入亲情的回忆,面色一片柔和。
若不是北方叛乱,这样的幸福不知道会延续到什么时候。命运啊!就是个作弄人的疯子。
良辰美景,佳人在前,夫无所求,李括忽然来了诗兴,小玉立即拿来了文房四宝。
她忽然想起来,这文房四宝小姐可好久都没有动过了呢!
待墨磨得浓稠,李括轻挥狼毫,轻轻挥洒: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这是《诗经》里面的句子,情真意切,可见一斑,诗的大意是说:此情此景,见着眼前的美人,让我很欢欣,很快活。我到底该怎么疼她?爱她?亲近她?
看着这样的诗句,李卉芷都觉得面色一阵发烫,微风轻轻吹过耳边的碎发,拂过面颊,痒痒的。
李括写完,抬眼看着眼前佳人,红灯映照,娇羞无比,不由得一阵心荡,轻放下笔,缓缓走到美人身前,拉起她的手。
就这样静静看着,看着,心里无限的甜言蜜语,已在眉目之间传达。(。)
第七十八章 谋逆之罪()
第二天上午,艳阳高照,李卉芷才从梦里醒来。眼睛一睁开,猛然想到昨晚那浪漫的灯海,害怕那只是自己做了个梦而已,急忙起来看。
倚门一看,那些花灯还好好的挂在那里,一串一串,随风摆动,轻轻晃悠,仿佛在对着她笑,这才舒了一口气。
青翠的树荫间跃动着一个个红色的灯笼,一阵的喜气,让人想起昨日的浪漫。
这几个月以来,所有的一切都似泡影一般,这么不真实,这么不可捉摸。经历了血泪,经历了生死,一切却都是这么虚幻。
唯有这心动的感觉,却是这么真实,这么妙不可言。
小玉笑着从外面走了过来:“小姐,昨晚的风真是大,吹落了几个灯笼,我早上起来看见,又给挂上去了。”
风大,吹落了几个?李卉芷突然觉得心里隐隐有些不快,开始烦乱起来。她并不是相信命运的人,但此刻心里却一阵不舒服。
福伯忽然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喘,还叫着:“小玉,小玉……”
这么早,福伯怎么亲自跑来了?小玉忙迎了上去,问道:“福伯,这么早,有什么事情吗?”
福伯一边喘一边答话:“小玉,大小姐起来没有?大姑娘回来了,有事……有事……”
“福伯,这会儿不是还早嘛!小姐才刚起来,大姑娘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小玉颇为不高兴,大小姐才刚起床,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呢。
“出了大事啊!能不早吗?……老爷都急得没法子了!”福伯一脸愁容。
“好了,福伯,别急别急,我现在就去!”李卉芷已经走了过来,劝慰福伯。只是心里颇有些奇怪,大姑娘夫家离李家不算近,这么早就过来了,难道她天不亮就动身?
有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记得上次大姑娘还送了一堆苏绣的布匹给自己,就不说苏绣布匹的价值了,她肯送东西,起码心意也是好的。
虽然大姑娘挺爱炫富的,但人毕竟还算不错。一个女人家除了炫炫富,炫炫丈夫孩子,好像也没什么事情好做了。
匆忙间,已经穿过小院的路径,来到了大厅。一家子都在,老爷皱着眉头踱着步子,一句话也不说,夫人急得直抹眼泪。大姑娘坐在客首,整个人完全呆住。
大哥大嫂相顾无言,一脸干着急,偏偏小侄子不懂事,要这要那,惹得大嫂一阵呵斥,接着孩子也哭了。
简直一屋子的鸡飞狗跳。
一见到李卉芷,都齐齐望了过来,将她当成了救命稻草似的,眼巴巴的瞅着。
夫人擦了眼泪,亲自将她让了上座,又赶紧让人端来早点茶果。
这样的礼遇惊到了李卉芷,她知道一个道理: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必是一件十分难的事情!
发着呆的大姑娘像是突然回过了神来,几步奔到李卉芷前面跪下哀求道:“大小姐,我求求你一定要想办法救救我家,救救你姐夫,救救他啊!”
李卉芷连忙起身去扶她:“大姐,有什么事起来再说,不要这样!”
“不,你让我说完。”大姑娘不起来,拉都拉不动,“你姐夫前几天才告诉我,他这几年做的生意,是私造的兵器!”
什么?
李卉芷犹如听到一声惊雷,手猛地一松,整个人几乎坐到地上去了。私造兵器!竟然敢……
看这意思,大姑娘还以为私造兵器是大姐夫一个人的罪过!这起码是诛三族的罪,情节严重的,可能还要诛九族呢!
无论三族还是九族,娘家都是躲不过的!
怪不得大姑娘以前抱怨总见不着大姐夫的面,原来是这样!
夫人原先还只是流泪而泣,这会儿忍不住了,放声号了起来。
“怎么你到现在才知道?”李卉芷也是一阵的揪心,这大姑娘的心也太大了吧?早点知道,至少可以劝劝姐夫啊!再不济,也能商量一下大家啊。
大姑娘摇摇头,哭得泪眼婆娑:“你姐夫也是才知道啊!他以前只是为是官府的活儿,每次都让看了太守大人的文书,谁想这个是私造的呀!”
“文书呢?”李卉芷问道。
“只给看一眼,就拿走了。”
只看一眼?!这姐夫也是够心大的。这种事情也敢做!
“你姐夫也是个不晓事的,上了别人的当!前些年,家里一直不顺利,他秉性又不好,爱赌钱,家产输了个干净,连日子都快要过不下去了!他天天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有个叫丁石的,以前不知道在哪里做过军器匠,你姐夫跟他最合得来,不知道怎么的,他就迷惑你姐夫干上了这个事!你姐夫只想着,干这个生意这么挣钱,哪里想得到这原来是这么回事!”
大姑娘一边哭一边申诉。
怪不得这几年大姑娘夫家猛地发了财,原来是这样!那边人只交待这是军机大事,不许让外人知道,结果连枕边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给瞒了个结实。
“那姐夫怎么突然知道出了事情?”李卉芷又问。其实不问也知道,朱奎前几天刚招出了太守私造兵器的事情,李括不可能放着不动手。
只是没想到姐夫竟然参与其中!
“县太爷都已经在暗暗派人调查了,每家打铁铺都问过话,你姐夫猜测,大概出了事情,就去问那个丁石……大小姐,你和县太爷说得上话,求求你,去求一下情,你姐夫他自己也不知情啊!……”
大姑娘泣不成声。
可私造兵器等同谋逆,大姑娘此刻来求自己有什么用?她认为自己可以去求韦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