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成侯夫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郡主?”见静和良久不吱声,翠芝提醒。

    静和郡主点头,“嗯,我知晓了。这天也怪冷,奔波了一阵我也乏了,还是快些回去罢,免得母亲记挂。”

    翠芝吩咐车夫往长公主的府邸驶去。

    ***

    陆昭行寻到阿宁二人之后便差人去通知了王氏等人,叫他们不必担心,率先将二人送了回去。

    先将陆媛送达,之后才阿宁的院子。

    今夜出了这样的事情,陆昭行下半夜注定是不得清闲,可他心中有些担忧,遂打算暂留片刻,顺便问问她今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陆昭行要留,阿宁自然不会推迟,顺着他的话头邀他进屋喝茶。

    陆昭行自然接过阿宁递过来的一杯热茶饮下,目光落在她身上,“今日齐王是怎么与你们走到一起的?”

    阿宁省去在街上对谢昭说的那番话,将今夜的事情同他一五一十的道来。

    陆昭行眸光微敛,沉吟半晌,凝声道:“齐王近来行事愈发令人费解,此人深不可测,阿宁日后见了他,还是离远些的好。”

    是了,原本因为身体的缘故,齐王一直都是深居浅出,鲜少与人相交。

    可近来他却一反常态,行事与以往很是有些不同。

    齐王赵述乃是永昌帝曾为晋王时的王妃周氏所出。

    周氏当年生赵述的时候不幸摔了一跤以致怀胎七月便早产了。最后赵述的命是保住了,周氏却因生产艰难,出血过量而死。

    周氏临时之际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同在王府为侧妃的堂妹小周氏。

    晋王对周氏情义深重,当时小周氏也同样怀有身孕,为了保证赵述的地位,自周氏死后他便再未有过立正妃的念头。

    后来不久,小周氏诞下一子,名为赵振,为晋王的第二子。

    赵述从小便是由小周氏抚养长大,可由于他早产不足的缘故,身子极弱。

    小周氏虽然有了自己的孩子,仍不忘堂姐临行之托,将赵述视为己出,待他甚至比自己的亲生骨肉还要看重。

    当时的晋王明面上不说,却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待他荣登大宝,大定天下后,朝臣屡劝他立储君,立中宫。

    晋王的心中最疼爱的自然是齐王,但他身子太弱,确实不适合当储君,若强行将他推上这个位置,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等他百年之后,若旁的人登上这位置,那时赵述若有幸活着,必然会成为新君的眼中钉,肉中刺。

    晋王只能另择他人。

    最后她立了小周氏为后,其子赵振为太子。

    齐王因从小便受晋王偏宠,很是惹其余的兄弟眼红。许是一出生就失母的缘故,他自小行事便极为低调,因此,他虽受晋王偏宠,但由于他那不争气地身子骨,旁人自然也就心理平衡了。

    可他最近却行事高调起来,就不怕碍了旁人的眼,成为众矢之的么?

    上次他突然出现在镇国侯府替陆老夫人祝寿也就罢了,今夜原本参加诗会的他只参加了一半便忽称身体不适退出了比赛。按理来说,若他真是身体不适,应当立刻回府才是。可他又带着护卫上了街,好巧不巧的还出现在阿宁的跟前。

    一次相遇或许是巧合,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阿宁的跟前,这叫陆昭行不提防都不行。

    即便陆昭行不提醒,阿宁也早打定了主意要离齐王远远的。心中虽明白,思绪一转,想着再过不久便要离开镇国侯府,在这之前,有些事情也是时候提点他一下了。于是阿宁面上佯装不懂道:“为何?齐王殿下待人亲和,平易近人,瞧着并不难相处的。”

    这话落下,陆昭行显然有些不悦,面色沉了几分,“齐王是什么人?他虽瞧着那副模样,可宗室里头有几个是简单的人?”

    陆昭行原本想让阿宁只需在他的呵护之下,好吃好喝的过富贵日子,旁的一概不需操心。

    可他却忽略了一件严重的事。

    阿宁是个活生生的人,她也会有自己的喜怒,即便她表面上看起来乖巧懂事,可是事实上她是个极有主见的人。

    这晏京城什么样的人都有,今日之事倒是提醒了他,就算阿宁什么都不做,光凭她的身份便会有无数想接近攀附的人像令人生厌的苍蝇一般靠近她。

    眼下陆昭行倒有些庆幸对外称阿宁是她的表妹而不是亲妹了。

    一想到若那些弄权的小人因此刻意接近她,陆昭行的眸光便不由微寒。

    这样下去不行。

    思及此,陆昭行放缓声音,“阿宁,这京城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你好好记住,这世上除了你自己,旁人都不要轻易相信。”

    阿宁愣了一瞬,低声诧异道:“连二哥你也是?”

    陆昭行沉默片刻,随后缓缓点头。

    阿宁在陆昭行的注视中坚定地摇了摇头,上前一步攥住他的胳膊,“旁的人了我都可以不信,但我不会不信二哥。你是世上对我最好的人,无论何时,阿宁都信你。”她忽而展颜一笑,整个人就似那月下皎白的梨花,十分惹人怜爱。

    莹莹烛火下,姣好面容之上的一对眼眸晶晶亮亮,眸光潋滟间泛着信任而又带着依赖的目光。

    就好似她眼下注视着的人就是她的全部。

    陆昭行先是微愣,随后心间因这话渐渐变得微微烫了起来,顿感身心舒畅无比。他唇角扯出一个笑容,轻声溢出了一个嗯。

    他并不常笑,露出这般神情,足见心情已很是愉悦。

    就在这般氛围极好之时,阿宁却又说出了一句十分出人意料话。

    她突然微微偏头看他,唇边带笑,目露狡黠道:“方才二哥叫我远离齐王,莫不是怕我会瞧上了他?”

    越与阿宁接触,陆昭行便越了解她的性格。

    她看似乖巧,实则骨子并不是个刻板的人。此时她的这番话放在旁的闺秀身上怕是会让人觉得吓一跳,但她口中说出,却也不叫人奇怪。

    可几乎是她话落的瞬间,陆昭行的眉头便凝住了。

    见状,阿宁抢在他之前开口,语气轻松,神色却十分严肃,抓住他衣袖的手也收得更紧,“二哥放心罢,我拎得清的。若你不喜的人,阿宁也不会多看的。”

    陆昭行的神色渐渐松动,阿宁话落之后,他竟莫名松口了气。

    心中莫名的滞闷和不适感再度因阿宁无条件的信任消散,取而代之的一种无比的温暖,整颗心都好似被什么柔软的东西紧紧包裹了起来。

    陆昭行的手忽然有些不受控制的微微往前,最后盖在了阿宁的头顶,揉了揉她的鸦羽般的黑发,唇角轻勾,“二哥知晓了。”他落在远处的眸光微沉,有些晦暗的光芒一闪而过。

    陆昭行刚刚从镇国候府出门,就见锦衣卫的下属已然神色匆匆地迎了上来。

    “陆大人,今夜抓到的那两个刺客已然服毒而亡。”

    陆昭行脸色极沉,“废物!何时的事?”

    “就在我们将之押往诏狱的前不久。”

    “现在尸体何在?派出去追查的人呢?”

    “尸体留在了狱中,阮同知已然下令未经大人过目,任何人不得靠近。至于出去的追兵,”来人忽然低头,语气十分羞愧,“现下还没有放回信号。”

第029章 疑虑() 
第029章:召见

    赵述一回到府上;季凌便拥了上来,他面色十分难看;冷冷道:“你们干什么吃的,竟叫人落到了陆昭行的手上?”

    季凌面带愧色;认罪的态度十分诚恳,“此事的确是属下等人的失职,还请殿下责罚。”

    “不过殿下不必担心,虽然的确有二人落入了陆昭行之手,但这批人都是咱们的死士,且其中一人正好是掉了包的,就算他们要查;也只能顺着殿下您想要他们查到的东西去查。”

    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今夜赵述本是要被射中一箭之后,再通知锦衣卫的人前来的,可没想到他还未来得及受伤;锦衣卫的人便寻了上来。

    想起事出之后不久便赶到他面前的谢昭,赵述面色越淡,不必想也知是谢昭搅了他们今夜的局;提前通知了锦衣卫的人。

    赵述的手指在面前的紫檀桌案上扣了扣,淡淡的嗯了一声复又道:“事已至此,那便只能这样了,接下来的事按原计划行事便可。”

    季凌拱了拱手;点头应声。

    “派人盯好皇宫和那边的动静;若有任何异动;即刻来报。顺便想办法向父皇那边透露我因此番遇刺惊吓过度,卧床不起的消息。”

    “即刻起,齐王府闭门谢客,除了陛下派来的人,旁的人一概不见。”

    季凌应声,忙下去部署赵述的安排。

    陆昭行马不停蹄的赶往诏狱查看了那两个尸体,还未呆多久,闻齐王遇刺消息的永昌帝便宣他连夜进宫。

    永昌帝尤为愤怒,称此事交由陆昭行全权处理,务必要将此事查得水落石出,还齐王一个公道。

    永昌帝正与陆昭行商议事情,内监总管郑英便上前在永昌帝耳边低语,说是齐王那边的情况似乎不妙。

    听此,永昌帝挥退陆昭行,吩咐人从库房里抬了不少药材去齐王的府邸,以示抚慰。

    最后想了想,永昌帝觉得仍不放心,最后传了几个信任的太医与他一道前往齐王府邸看望。

    天刚刚放亮,镇国侯府的姑娘便被陆老夫人差人叫到了松鹤堂。

    去的路上阿宁便已猜到了陆老夫人今日叫他们前去多半是因女学的事情。

    果不其然,女学的旨意昨日傍晚便送到了镇国侯府上,与上一世一样,因陆昭行深受陛下宠爱,是以侯府的姑娘拥有直接免试进入女学的资格,阿宁自然也在这其中,这是陆昭行格外替她求的恩典。

    到了松鹤堂听到这消息的众人面上俱是一片喜色。

    尤其是陆姝,欢喜不住地从眼角眉梢往外冒,止都止不住,反倒是陆媛竟然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林氏见她这般忍不住一拍她的手臂道:“你何故露出这般表情?进入女学学习是这晏京城中好些姑娘求都求不来的事情,你倒好,托你二哥的福,连测试都无需便可入内,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陆媛本来就不喜欢念书,永昌帝下旨办的女学一听就很不同寻常,之后要真去了那处,那她的好日子怕是也要到头了。

    一想到这个,陆媛哪儿能高兴得起来。

    只是碍于林氏在场,她只好扯出笑脸,忙应承,“是是是,娘您说得很是。”言罢,她去拉一旁的阿宁,小声在她耳旁低语,“还好,你也一道去女学,否则真的得让我闷死。”

    阿宁不由失笑,“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陆媛撇撇嘴,“就有。”

    陆姝下意识用余光扫了眼阿宁,心下很是不满。

    旁的几人拥有入学的资格也就罢了,凭什么这个顾惜宁也有?要知,现在她明面上的身份只是侯府的一个个表小姐罢了。

    陆姝心念一转,很快便知是此事必然陆昭行在这其中做了文章。

    思及此,她对阿宁越发不满。

    女学的正式入学时间定在正月二十,也就是五日之后。

    阿宁眸光微沉,一旦进入女学,这便意味着距离她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

    阿宁从松鹤堂回到自己的院子不久,便接到了齐王染病闭门谢客的消息。

    她一人托腮对窗,静坐良久,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自是她重生以来,除了与齐王相关之事,旁的事情都疼上一世的轨迹一般无二。按理来说,不应当是这样的,除非除非齐王与他一样也拥有两世的记忆!

    阿宁的心在这一刻乎突然咚咚的跳了起来,一种不安的感觉油然而生。她下意识的摇了摇头,总觉得此事不太可能,可随后一想,有什么不可能呢?

    她自己不也重生了吗?

    阿宁腾地从座位上站起,在屋内来回踱步,半晌后终于停下。

    是与不是,试一试便知。

    阿宁按了按胸口,压下心中那种不安的感觉。

    就算他是重生又能如何?

    上一世她与赵述并未有过什么恩怨,也未得罪过他,就算他真的与自己一样重生了,想来也是碍不了她什么事的。

    这样一想,阿宁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心渐渐宁静下来。

    齐王遇刺之事查了三日,总算有了进展,陆昭行从那两个死士的身上出发,顺着线索查下去,最后发现嫌疑最大的竟是当今的太子。

    按照目前得到的证据来看,太子的嫌疑的确最大,但陆昭行总觉得此事十分蹊跷,打算再查一查再上报。

    可不知永昌帝从处得到了消息,竟再次召见于他。

    金碧辉煌,雕梁画柱的宫殿之内,着明黄袍服的帝王立于高座之上,负手问道:“陆卿,元宵节那日齐王遇刺一案可有头绪。”

    “启禀陛下,此案已初现端倪,不过臣还有些疑惑,所以未能及时上报。”

    “哦?”永昌帝的声音不辨喜怒,随后伸手示意陆昭行接着说下去,“爱卿有何见解?”

    “从臣手里得到的线索来看,此次嫌疑最大的便是太子殿下。这次被捕的其中一个死士,经查明证明此人生前乃是太子殿下府中的护卫。”

    永昌帝面色极沉,“你接着说。”

    “太子殿下是国之储君,齐王殿下自小身子便不佳,加之齐王殿下是有皇后抚养长大,按理来说,他对太子殿下并不足以构成什么威胁。退一步言之,太子殿下就算要刺杀齐王,也不该选在元宵这种戒备森严的日子,更不该派自己府中的熟面孔行事。”

    “此事关系到几位殿下的声名,臣不敢妄断,依臣之拙见,此事还需继续再查。”

    永昌帝的目光忽然变得深邃起来,若是换作以往,他也会如陆昭行一般所想,再继续查下去,免得太子受了冤屈。

    只可惜,齐王遇刺那日的夜晚,他去齐王府中探病的时候探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齐王竟身中剧毒多年。

    若非此次因惊吓过度,旧疾复发,以致脉象沉伏,顽毒隐隐现出端倪,怕是难以被人发现。

    齐王自小便是由姨母小周氏抚养长大,经过多名太医诊脉,最终确认齐王身上的毒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只是不知被人用了什么障眼法给隐藏了起来,所以一直未能显现,这次也是碰巧,所以才能发现潜伏在他体内的毒。

    齐王向太医言,他自觉这几日身体已有好转,所以才想去参加诗会,由于筹备诗会太过投入,曾有好几次都忘了服药未想竟成了诊出体内顽毒的契机。

    太医们看过齐王所言的忘记服用的药方后,当即指出他所服的药方的问题。

    临走之时,永昌帝道:“你放心,此事朕自会还你一个公道。”言落,威仪的目光扫过跪在齐王府邸的数名太医,沉声道:“今夜之事,若有人胆敢对外透露半字,格杀勿论。”

    颤巍巍跪了一地的几位老太医头埋得宛若鹌鹑。

    留下这句话,永昌帝边带着人再次离去,踏出齐王府邸的时候,天色渐渐明亮,可这位帝王的面色却始终沉沉。忆及过往种种,永昌帝的面色更加的难看,叹了口气,径直往皇城而去。

    陆昭行与永昌帝四目相对,等待着他接下来的回答。

    永昌帝冷声道:“你继续查,不过三日之内,必须给朕一个结果。”

    陆昭行瞬间便明白了永昌帝的心意,躬身行礼道:“臣遵旨。”

    陆昭行从御书房退出不久,绕过一处略显僻静的宫殿时,一位宦官拿着拂尘将他拦了下来。

    他抬眼,瞧见眼前站着的这人乃是皇后周氏身旁得力的周公公。

    “陆大人。”

    “周公公有何要事?”

    周公公的橘皮老脸上挤出一笑,环顾左右后道:“此处并非谈话的好地方,陆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刚才永昌帝的话语已然表明了他的态度,此时陆昭行万万不可能再与周皇后有什么过多的牵扯。

    但在这朝堂行走,不到万不得已,万万没有将人得罪死的道理。

    “本侯是外臣,不宜在宫中久留,望公公体谅,至于公公拦下我想议之事,陛下自有定夺,望娘娘和殿下好自为之。”

    周公公一脸震惊,对陆昭行一礼,“多谢陆大人提点。”而后匆匆退下。

第030章 太后() 
周公公面色凝重;点头。

    皇后的下首的太子也站起身来,目露焦色。

    说实话;接到消息的时候太子也很是吃惊,他自认平日与齐王的相处还算友好;齐王那样一副病弱的身子也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他又怎会冒着给自己惹一身腥味的风险派人去刺杀于他?若他真要刺杀哪个亲王,第一个也该是平时处处与他作对的梁王才是。

    皇后视线落在远方,目光却犹如实质,原本雍容的面容忽而有几分扭曲,几乎是咬牙切齿的从喉咙蹦出几个字,“贱人;不愧是她的贱种!我养了他这么多年;如今竟想着要反咬一口了么?”

    “母后——”

    太子有些诧异的看着的周皇后,像是从不认识她一般。平日里周皇后虽然也对他颇为严厉,生气的时候也会疾言厉色;但从不会露出这样狰狞的神情。

    周皇后注意到太子的面色,才意识到是自己失态了,她缓缓呼出一口气;终于平复了自己的心情。

    这么多年来,周皇后都觉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齐王也早就对他们母子没有了什么威胁,所以她也就放任齐王去了。

    总归他是活不长的。

    可她万万没想;曾经自以为被他攥在手心的齐王竟然会在今日反咬他们母子一口。

    正在此时;皇后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嬷嬷步履匆匆进来;在她耳畔低语几句,皇后面色再也绷不住了,垂在身侧的手下意识微颤。

    “母后,何事如此惊慌?”

    周皇后深深的吸了口气,目光沉沉的落在太子身上。

    “听闻,你父皇正在暗中召见当年王妃身边的旧人。”

    太子立刻就明白了皇后的意思,“你是说父皇想要追查当年的事?”

    太子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目光落在皇后身上,沉吟半晌后说道:“母后,当年王妃去世之事,与您”

    在太子的注视中,周皇后缓缓地点了点头,然后吸了口气,将当年的事情一一道出。

    当年她的堂姐周茵嫁给晋王之后一直无所出,晋王的几位弟兄皆有子嗣,那时正是争夺拉皇储的关键时刻,晋王的母亲周惠妃做主从娘家里又选了一名周姓姑娘到晋王府,封了侧妃。

    这个侧妃,便是周皇后,周蓁。

    周茵与晋王是青梅竹马,很是有几分情分,虽然几年都没有身孕,但晋王对她仍然很是爱重。

    周蓁嫁过来后,未过多久便有了身孕。

    周蓁很是痛快得意,因着此事那段时日晋王和周惠妃都对她极好,周蓁直觉自己被捧到了天上,就连身为王妃的堂姐都处处不如自己。

    然而好景不长,两个月后王妃也有了身孕。

    晋王大喜,大肆赏赐府中奴仆,更是将王妃捧到了心尖尖上,显然对她肚子里的孩子十分期待。

    两相对照,周蓁便显得不受重视了,原本那些来捧她巴结的人,转而巴结到了王妃头上。

    随着时日推移,周蓁越发觉得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

    她意识到若王妃这次肚子里诞下的是男胎,那她这一辈子便翻不了身了。

    终于,周蓁忍无可忍,决定对王妃下手。

    她让在王妃的吃食里动了手脚,致其早产。

    本想让王妃一尸两命的,未想她肚子里的孩子竟如此命大,逃过一劫。

    王妃死后,周蓁改变了策略,决定从赵述身上下手,从而来巩固她与赵振母子的地位。

    起先为了赢得晋王的信任,她并不敢做出太过出格的举动惹人生疑。

    事实证明她这步棋走得果然没错,最后终于赢得了晋王的信任。

    为了彻底解除赵述对自己的威胁,她在赵述十五岁那年对他下了。

    赵述一个病弱的亲王,死了就死了,也没有人会怀疑。

    只要他一死,他们母子便再无后患之忧。

    听罢,太子凝起眉,面色沉重。

    生在皇家,注定不可能拥有所谓的兄弟之情。或许是因为知晓赵述没有威胁的缘故,对于太子而言,所有的兄弟中,赵述乃是他最交好的一个。

    听了皇后的这番话后,他的心不可谓不复杂。

    周皇后问道:“振儿,你觉得母亲狠毒吗?”

    太子默了片刻,未言。

    周皇后忽然抓起太子的手,语重心长的道:“振儿你听着,你只有不断的往上爬,你不往上爬,就只能别人来踩你。”

    二人都十分清楚永昌帝的性子,若他真下了心思要查,不查个水落石出势必不会罢休。

    若任由此事这样查下去,那他们母子二人的处境

    “事到如今,我们母子只有一条路可选,你即刻便动身去慈宁宫去求太后。”

    太子离开慈宁宫后,太后便马不停蹄的带人到了永昌帝的跟前。

    彼时永昌帝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