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梦殇-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要也得要,天气凉了,方便取暖。”落叶片片落下,犹如细雨般洒落下来

    “芸熙,头上有叶子。”

    我晃晃脑袋,“还有没?”李建成点点头,落叶像沾了胶水一样,不肯离去 。

    李建成微笑着把我拉过来,亲手帮我拿掉头上的落叶。我对着李建成相视而笑,虽大权在握,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反而给我温文尔雅的笑容。

    秋风落叶,簌簌的飘着。

    李世民在不远处驻足,眼里闪过稍纵即逝的痛楚。眼前的秋景再美,却无心欣赏。

    他纹丝不动的站在那里,心里错综复杂,难以言语。说不出的失落感涌上心头。突然觉得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陌生。

    芸熙对着阿兄灿烂的笑容,如此温柔的笑容,从未对我笑过。

    同样是皇子,为何芸熙可以无拘束的与阿兄相处,对我却从不逾越主仆之间的鸿沟。

    李世民修长笔挺的身姿落寞的走向帐篷。

    我端着茶水来到李世民的帐篷,“秦王回来了没?”侍卫看看我“秦王回来一阵了。”侍卫帮我掀开门帘,我对着侍卫腼腆一笑“多谢”

    李世民斜靠在榻上,眉头紧皱,双手抱在胸前,是何事竟让他如此不安。

    静静的呆在原地,看着他,有种莫名的情愫在跳动。莫名的情愫虽是短短的一瞬间,我却在为他担心。真想抚平那紧皱的眉头。

    李世民在我踏进帐内,已经醒过来,只是不知如何面对。只能假寐。感受到芸熙投来的目光,很想睁开双眼看看是怎样的目光,却又犹豫不决,怕见到不是自己所希望的。

    轻轻的来到榻前,拿起薄被盖在李世民的身上。

    手忽然被拽住,转身一看,李世民依旧闭着眼睛,修长的手指紧紧的抓着我的手腕。

    拼命的挣扎一下,手腕却纹丝不动的攥在李世民的手里。挣扎徒劳无用,只能僵直的站在那里。

    恍如半个世纪,耳边传来幽幽的声音“芸熙,我……………………你……………”李世民话到嘴边,欲言又止,断断续续的低喃

    望着李世民奇怪的举动,断断续续的话语,难不成?

    难不成对我有意思?

    不容我多想,李世民松开紧握的手掌,掀开身上的薄被,“芸熙,突厥入侵我大唐,我要去打仗了。”

    “哦,那奴婢帮秦王准备衣物。”转身忙碌的收拾衣物。

    李世民望着我忙碌的身影,暗自下决心,即将要上战场,国事不容耽搁,有些话还是等回来再说。

    将打理好的衣物交给随行的侍卫,淡淡的笑着“芸熙祝秦王凯旋而归。多保重。”

    “恩,我会的。”李世民简短的回答。

    李世民平视前方,尽量呼吸平稳。往前走了半步,停住“芸熙,回来我有话对你讲。”快步的踏出帐篷,带着保家卫国的使命去击败敌人。

    明日要回长安,披上披风,四处转转。

    来到空旷的草地,顺势坐在草地上,仰头,天上无数的星星在眨眼。

    哪颗才是北极星呐?在众多的星星中,哪颗才是真正属于我的。

    寂静的氛围中,传来滴滴答答的马蹄声。

    转身一看,李靖牵着一匹马渐渐走近。李靖把马栓在一旁的树上,在我的身边席地而坐。

    “李尚书,你怎么没有跟秦王一起去讨伐突厥?”

    “李某留下来护送陛下回长安。”李靖转过脸笑笑。“芸熙,我教你骑马。”一听骑马,立即麻溜的站起,

    “真的教我骑马啊,我从来没有骑过,是个难教的学生。”

    “学生笨,但是先生聪明。”李靖打趣道

    李靖牵着马,“芸熙,上马。”我脚蹬在马蹬上,手抓着马鞍,费力的爬上马背。

    “芸熙,双手抓着缰绳不要松,我牵着马带你走一圈。”马儿突然前进,吓得我闭上眼睛惊呼

    “芸熙,姿势不对,腰要挺直”李靖看到我的姿势,纠正我的错误。

    李靖教的非常好,我进步非常快,一会的时间就可以骑着马慢跑了。终于体会到草原人民在草原上驰骋的快感。目前虽不能策马奔腾,按我这个速度,不假时日,定能征服草原。

    “芸熙,你想不想家人?”李靖若有所思的望着我“当然想了,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看到他们了。”

    我何尝不想父母,特别是在凄凉的晚上,更是孤枕难眠。

    可是他们却在另一个时空,一个我看不着『摸』不到的地方。想到他们鼻子有点酸楚。不知爸妈现在怎样,有没有按时吃饭,是不是也在想我。会不会也在望着月亮?

    “芸熙,要你回到他们身边你愿意吗?”李靖有点奇怪,尽说着没有边际的话。

    “作梦都想回到他们身边呐。”李靖勒住缰绳,脚步停下“回到长安,我会你看到你的家人的。”没发烧吧,我在这里怎能看到他们。

    感到阵阵凉意,“李尚书,我们回去吧,天气有点凉了。”我从马背上跳下来,跟着李靖返回,月光把身影拖得很长。

第18章 身世之谜() 
回到长安,李世民不在王府,难得忙中偷闲,清闲几日。

    王府内跟往常一样。

    听说韦珪良家与燕贵人不合。

    听说李承乾与李泰两兄弟打架。

    都是无聊时听来的小道消息。

    天气渐渐进入深秋。

    深秋的季节,风从四面吹来,金黄的叶子翩翩飘落,撒下满地的寂寞。凉风袭来,吹散了地上的尘埃,吹走了满地的落叶。

    花谢了,谁来怜?叶枯了,谁来叹?我从何处来,将要去何处?

    也许是季节的原因,比平日增加一份伤感。这个秋天即将离去,和煦的阳光淹没了秋天的萧条,日子一天一天的度过。

    笃笃笃门外传来阵阵的敲门声,拉开门,刘总管站在门外。

    “芸熙,王妃叫你”

    疑问从心里冒出,秦王妃为何会叫我?

    我关好房门,满头雾水跟随刘总管来到王府的正堂。

    我低着头进去,规规矩矩的行个礼“奴婢见过王妃”

    堂上传来悦耳的女声“芸熙,你看看谁来了。”探头看看四周,李靖和一岁数大的男子站在一旁,这人挺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看着男子的面孔,突然想起他是古代崔芸熙的叔伯,刚来到唐朝时来过王府。

    “叔伯”开心的走向男子,站在男子的身旁悄悄的问“叔伯来这里有何事?”

    崔芸熙的叔伯深深的看我一眼,轻轻的拍拍我的肩膀。

    叔伯信步走到中间,扑的一声,跪在地上道“启禀王妃,草民有事禀告”

    “老人家有事请讲”

    “禀王妃,其实芸熙并不是草民的亲侄女,芸熙是………”

    “叔伯”话还没说完,被我打断。

    我急忙跪在叔伯旁边“叔伯,你在说什么?”叔伯饱经风霜的脸上展开一丝笑容。

    “王妃,芸熙是草民在大业元年七夕节捡到的孩子,那时草民去街上采置物品,看到两岁的芸熙站在路边,一个人独自玩耍,草民猜肯定跟家里走散,草民领着芸熙在路边等了一天,没有人来找她,于是就养育芸熙至此。”

    我惊呆了,崔芸熙竟有这样曲折的身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恐怕崔芸熙并不知她的身世?

    养育多年竟没有血缘关系,面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很想对他说我不是你的侄女,我是个陌生人。话很难说出口,只能我代崔芸熙感同身受。

    “老人家,那你是不是找到芸熙的家人了?”王妃不紧不慢的问着

    “是的,就想让王妃做个鉴证。”叔伯沧桑的脸上闪过痛楚,真相一旦公布,或许会失去芸熙,低着头无力的说“芸熙的家人就是李尚书。”

    叔伯话一出全场震惊“李尚书,此事是真的吗?”王妃脸上闪过疑问,惊讶的看着李靖。

    李靖上前一步“回王妃,近日李某才确定芸熙是我失散多年的妹妹。”

    我僵硬的跪着,心情难以述说,因为我的记忆里没有这些人,对于突然冒出的家人,完全不知该怎么反应。

    崔芸熙,我该如何是好?

    见此情景,王妃接着问“李尚书,你有何证据证明崔芸熙是你的妹妹?”“王妃,我们可以滴血认亲”

    明知滴血认亲没有科学根据,我只能随波逐流。

    王妃命人拿来针和器皿,李靖毫不犹豫的扎破手指,挤出几滴血。

    我望着自己的手指,很难下手,针在皮肤上划了好几次都没划破,只好让刘总管帮忙。

    时间仿佛静止了,所有的人视线集中在刘总管手里的器皿。

    刘总管晃晃手中的器皿,没过多久,分离两端的血竟然慢慢融为一体。时间仿佛定格,所有人傻在原地,直直的望着当事人。

    王妃一言不发的挥挥手,奴才纷纷退去,王妃缓慢优雅的步出房间。

    李靖眼圈微微泛红,直直的望着我。

    悲喜交错,失而复得的小妹妹就在眼前,腿如千斤重,怎么也跨不出这一步,不敢上前抱抱这个失而复得的妹妹,生怕是一场梦。

    叔伯长叹一声,拍拍我的肩膀,带着些欣慰慢慢的退到一旁。

    崔芸熙前二十二年的生活我没有参与,所有的事事非非我不曾知道,更体会不到这失而复得的亲情。

    “芸熙,我终于找到你了,自从你走丢后,我一直自责,为何没有看好你。这二十年,我不断的寻找,不断的寻找,从未放弃。因为我相信总归会找到你的。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你了。”李靖颤抖的声音,不停的哽咽

    看着李靖悲痛欲绝的模样,我虽没有肝肠寸断的痛楚,看到李靖声具泪下的哭诉,即使是旁观者,也有进入角『色』的时候。眼睛顿时酸酸的,两行清泪淌下来,上前抱住李靖,拍拍李靖的后背“阿兄,无需自责,我不是好好的吗。阿兄我回来了。”

    崔芸熙,这是你的家人,不知道你能不能感受到。

    “芸熙,我等这天等了好久,终于听到你叫我兄长了,家慈家严可以安息了。”李靖声音梗咽,双手颤抖的抱住我。

    叔伯看到我们团聚,沧桑的脸上终于『露』出笑意。

    深秋的夜如此安静,安静异于往常,安静的氛围中夹杂着热情,『迷』离的月『色』此时光芒耀眼,营造出一种团圆的氛围。屋内的李靖正静静诉说往日的一切。

    20年前,正是杨广即位的那年秋天。

    李靖带着最小的妹妹……李蕴来到热闹的集市玩耍,看到有人在对弈,非常喜爱围棋的李靖,牵着妹妹观看棋局。没过多久,耐不住心里的渴望,想要一较高低,兴奋的参与对弈。

    棋局结束,人群渐渐渐渐散去,这才发现妹妹不在身边,找遍整个集市,都未发现妹妹的身影。自此以后活在自责中,再也不碰棋盘。

    有过一段低糜时间,整天借酒消愁。

    直到在□□看到崔芸熙手上的玉镯,跟送给妹妹两岁生日礼物一样,仿佛在万丈深渊中,看到一丝希望。经过多日的查访,终于确认崔芸熙就是自己走丢的妹妹。

    喧闹了整天的王府像疲惫不堪的人酣睡,偶尔传来打更的声音,一切笼罩在黑夜中。屋内黑『色』的油灯、被熏得漆黑的罩子沉重地扣在灯焰上;火焰无可奈何地摆动着……

    李靖透过窗外,看到天『色』已黑,“芸熙,天『色』不早,我要回去了,明天接你回府。”

    李靖转身离开,脚步突然停住“今日我已把叔伯一家接近府中居住,这样你们就不用分开了,为兄要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阿兄,谢谢你为我做那么多。”你的亲妹妹定会感激你的,我心内默默的念着

    李靖略带伤感的眼神看我“我要谢谢你的谅解”我拍拍李靖的手“阿兄,我们是一家人,何须言谢。”

    即使是古代的崔芸熙也会原谅你的。

    次日清晨,翠儿萍儿泪眼朦胧来到房间“芸熙你要走了吗?奴婢舍不得你。”翠儿哽咽的看着我

    我擦擦翠儿的泪水,轻轻的抱着她,拍拍翠儿的后背“我也舍不得你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会来看你们的。”

    翠儿抽噎的点头,我『摸』『摸』翠儿的头发道“翠儿萍儿,我最舍不得你们了。在王府做事眼头要灵活,我不在好好照顾自己。”

    “我跟萍儿帮你收拾。”翠儿转身打开衣柜

    “不用了,我只带走步摇和这个狼皮”这两个是李建成送我的,朋友的心意得好好保管。

    “其他衣服首饰,你们要是不嫌弃的话,拿去用吧。”看看房间,有点不舍。来到唐朝后,一直居住在这里,现在要离开了,望着屋里的一切,要把它们留在脑海里。

    “我要去跟王妃辞行,你们把东西都拿走吧。”

    跟王妃寒暄一阵,回来时路过李世民的书房,推开沉重的木门,在王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不必再去说割舍不下什么,因为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这里承载了太多的聚散离首,不经意间来到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在心中烙下美好的记忆。找寻我走过的足迹,想起曾经的一点一滴,一切渐渐远去。

    坐在案前,轻轻的抚『摸』案上的每一件物品,提笔写封信,放在李世民的案上。李世民不在长安,只能书信代替辞别。

    起身时看了一眼案上的信,怕被风吹走,又将信夹在李世民平时看的书中。

    回头望望房内的一切,头也不回的掩门离去。

    留下一室的孤寂。

第19章 返回李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不知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难免因李煜的词泛起阵阵的波澜。

    深陷唐朝,此时的我,亦真亦假?

    有时反而不希望梦魇醒来时,过往的凡凡种种,只是黄粱一梦。

    马车一路向南,奔跑的马车载着我和李靖渐渐远离秦王府。

    半盏茶的功夫,王府在我的视线里越来越模糊,直至看不到。我缓慢的放下车帘,一阵酸酸的感觉溢上心里,泛起阵阵的涟漪。

    看到我的静默,李靖静静的倚在车窗上,一言不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急速行驶的马车停了下来,我们终于抵达李靖的府邸。李靖率先跳下车,在李靖的搀扶下,踩着长凳,缓慢的下车。

    漆黑的木门上悬着硕大的李府二字,众仆人依次整齐的排在门两旁。待我走进,奴才们低头颔首“恭请六娘回府”听到六娘二字,稍微一愣,原来李蕴排行第六。

    穿过门厅,一路向正厅走去。

    李府看上去朴实无华,却别有一番韵味。宅内是个四合院形状的府第,亭台楼阁、青砖铺路,比想象中的简单,虽没有王府的富丽堂皇,却多了小家碧玉的羞涩。

    在李靖的陪同下,一行人缓慢的来到正厅,厅中一高雅妩媚,楚楚动人、不施粉黛而面如朝霞的女子满脸笑意的注视我。

    女子芊芊细腰款款而来,优雅的道“芸熙,欢迎你回府。”

    看着眼前国『色』天香的美女,不禁的闪神,暂时失去了语言功能。

    “芸熙,这是我夫人。”或许因为我尚未答话,李靖声音在身后响起

    “芸熙见过嫂嫂。”回过神的我赶紧向美女问好。

    她的容貌不仅倾国倾城,又有种空谷幽林中的灵气。原来她就是红拂女,与李靖的爱情可谓千古佳话。

    我正暗自打量,尚未把惊讶的眼神收回,红拂女笑眯眯的道“芸熙不用客气,你我都是一家人。”

    “嫂嫂真是国『色』天香,看得芸熙都移不开眼睛。”红拂女帕巾遮着嘴巴,嗤嗤的笑着“芸熙嘴巴真甜。”

    崔芸熙,你的福分真好,有如此和睦美满的家庭,容我代替你暂时享受家的温暖。

    “芸熙,这是阿兰和欣瑶,这两个丫头十分伶俐,留你使用。”“阿兰、欣瑶见过六娘”娇小玲珑剔透的两位女子弯腰向我请安。

    “嫂嫂,芸熙以后有不懂得地方,望嫂嫂海涵”话音未落,红拂女牵起我的手,温和的道“今日你我二人虽初次见面,却不陌生,毕竟是一家人嘛。”

    李靖看着我们姑嫂相处融洽,满脸欣慰。

    家庭初次见面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结束。

    我的房间在正院右侧的偏院中,整个庭院幽静,睡房,书房,小的亭台楼阁,假山、花草一一具有。红拂女对我这个小姑子十分的照顾,从衣物至首饰准备俱全,花了不少的心思。

    我躺在陌生的床上怎么也无法入睡,几经翻转下,毫无困意。

    拿起榻边的披风披在身上,蹑手蹑脚的下床,生怕吵醒隔壁的阿兰。悄无声息的关上房门。深秋的夜里,风从四面吹来,不禁的浑身打了个冷颤,紧紧的将披风拽住。

    仰望星空中繁星,层层月光洒在地上。树枝轻轻摆动,犹如秋千在晃动。自从来到唐朝,喜欢晚上独自赏月,时常看着月亮想念另一个时空的爸妈。

    夜凉风轻,微微的叹口气,提起裙子坐在石阶上。静静的望着天空,院中传来簌簌簌簌的脚步声,步子虽轻却发出细微的声响“谁在那里?”寂静的夜空被我突兀的声音打破。

    借着模糊的月光的隐约的看到前方渐渐靠近的三人身影。“芸熙,是我。”不远处传来李靖的声音。

    未等李靖靠近,一身影飘然而至,抓着我的手,开心的叫着“你就是蕴妹妹?”眼前的男子如快乐的小孩一样,眉峰间藏着一股傲气,用惊喜的目光打量我。紧握的双手不知如何是好,鼓动着腮帮子点点头,嫣然一笑试探『性』的道“你是?”

    “蕴妹妹,我是你的兄长李翊,他是咱家老大,李端”李翊掐掐我的脸庞,左右摆动。我瞪大眼睛不解的看着他。

    透过李翊的肩膀看向旁边年长的男子,年长男子嘴角浅浅的微笑,目光温和的注视着我,面对血浓于水的兄长们,思乡之情渐渐消去。“芸熙见过二位兄长。”刚要行礼,被李翊一把拉住,紧紧的抱在怀里,勒得有点喘不过气。

    这人真奇怪,一见面不是掐就是是抱。

    伸手推推,李翊庞大的身躯却纹丝不动。无奈的嘟嘟嘴巴,任由李翊抱着。不管岁月怎样消逝,20年前的记忆不会淡忘,骨肉亲情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逝。虽不是我的哥哥们,浓烈的亲情围绕在偏院的上空。

    “芸熙被你抱的喘不过气了。”李靖看得眼角有些湿润。李翊听到,立即松开我,痞子般的笑容浮在脸颊。

    李端,字『药』王,乃三兄弟之长,袭封其祖父李崇义永康县公的爵位。李翊乃三兄弟之末。

    入夜微凉,院中不宜叙家常,把三位兄长请进室内。

    阿兰、欣瑶从厨房端来茶水。

    茶在中国历史悠远,唐朝时期从而形成了以茶礼、茶道、茶艺等独有的茶文化。初到唐朝时喝不惯茶中放着盐糖之类的,久而久之渐渐习惯,淡淡的茶香让我回味久远。

    老大李端『性』格实在安逸,自从坐下,只是温文尔雅的笑着;老三李翊却是格外的活泼,或许是年轻几岁的原因。

    “蕴妹妹,听说阿兄找到你后,我马不停蹄的赶回来,就是为了及早的看到你。”李翊放下手中的茶杯,兴高采烈的道

    “你还是叫我芸熙吧。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了这个名字。”

    “你说叫芸熙咱就叫芸熙。”

    “芸熙,这些年你是怎么过得?”安静如水的李端突然出声

    “小时候被叔伯收养,长大后在秦王府。我就是在秦王府遇到阿兄的。”李端表面上心如止水,但在安静的外表下我能感受到关怀的眼光。

    “现在已经回府了,不用在辛苦了。”李端举着茶杯,抿了一口

    “自从你走丢后,我们兄妹非常的想念你,尤其是阿兄,整日活在自责中。”房间顿时安静,谁都不说话,三位兄长只是静静的喝茶。

    “以前的事情不要提了,现在我不是已经归队了吗。”我打破这沉闷的氛围。

    “怎么没见两位阿姊?”

    “两位妹妹的夫家较远,到长安有段时间。”李靖开口解释

    “芸熙,这是我以前替你求的的护身符,今日来的匆忙,没有准备礼物,这个你收下保平安。”李翊从怀中掏出带有三角平安的护身符。

    伸手接过护身符,怀着兄长的诚意放在身上。

    李氏兄妹六人,排行老大李端,『性』格内敛、成熟稳重、温文尔雅;老二李靖,正义正直、气度恢宏,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老三李翊,粗中有细、仗义刚正;老四李凤,李家长女,沉鱼落雁、温柔体贴;老五李晴,李家次女,冷若冰霜、聪明伶俐。

    李端、李翊居住在各自的府邸,李凤、李晴早已嫁为人『妇』。李家家风严谨,兄妹之间向来相濡以沫,以诚相待。

第20章 豳州大战1() 
秋雨绵绵,断断续续的持续几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