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安宁书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马车已经离开客栈有两条街,李钰才敢松口气。不过。。。。。。
“你们吃饱了吗?”
俩孩子默契的摇头,萱王小朋友忙着说话,根本就没吃两口。至于完全是陪客的阳元宵,他能实话实说,菜色完全不对胃口吗?刘家那大厨是南边人吧,做的菜都是甜腻腻的,让吃惯了珍馐美味的小公爷实在无福消受。
“我也没吃饱啊。。。。。。嗯,刚好晚一点要去参加琴棋科大比,我们在路上多买点点心零嘴好不好?”还饿着肚子的李博士智商下降的厉害,自从明白了琴棋科大比的规则后,李钰就对此觉得无比亲切,嘿!这不就是一台大型的竞技性晚会吗?
听说五位主考官会在比赛结束之前合奏一曲,怕是有很多人都是为了这合奏之曲而来,那五位大能可是粉丝多多,况且大比又是在平日不向民众开放的祭月楼举行,到时云安城里怕是万人空巷。
祭月楼虽说名字里带个楼,但却比楼大得多。它一直是皇室演奏礼乐的一处大型殿宇,时间倒退一百多年,当时在位的皇帝对音乐十分痴迷,平日最大的爱好就是欣赏琴音歌舞,所以不惜花费大量财力物力请当初闻名天下的一位机关名匠主持修建了这座祭月楼。这是一座让李钰这个自诩见多识广的现代人都叹为观止的神奇建筑。
祭月楼高约十五米,比京都大部分建筑都要高出不少,而且形状居然是圆柱形,整个建筑有三层,每层空间都极大,这还不是最让李钰惊讶的,这座楼最奇特的就是第三层楼楼高是下面两层的两倍,而且三楼正中间大概三十个平方米的地板明显要比旁边低上一些,整个三楼极像现代的阶梯礼堂。而且这还不是全部,整栋楼修建时大量使用了一种李钰闻所未闻的材料,那是一种可以最大程度传导声音并且扩大声音的奇怪石料,而且在夜晚这种石头还能发出微弱的光芒。结论就是整个祭月楼实际上是一座庞大的自带灯光音效的国家级演奏厅!
土包子李钰当时就被山长大人鄙视惨了,最后像听神话故事一样被山长大人科普了一遍祭月楼的建筑背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让一直对古典乐器不怎么感兴趣的李钰倒一下对这次琴棋科大比充满了期待。
神奇的舞台,人气爆棚的琴艺大家,还有各个书院的博士和学子们都要参加,而且楼外巨大的广场今明两天也都向所有华国子民开放,这根本就是举国狂欢的一场高规格大型晚会嘛!说不定比春晚还牛呢。
自从来到这个没有网络的古代,李钰觉得自己的精神娱乐生活简直就是一片空白,好不容易来一次尽情狂欢的机会,那肯定是要拿出看自己偶像演唱会一样的热情严肃对待了。
当然,首先吃的就不能不带,这可是连续五个小时的比赛,万一中途饿了怎么办?然后嘛,应援条幅和荧光棒就可以省了,自己要是敢在孩子们比赛的时候大声应援,山长大人回去肯定会扒了自己的皮。最后嘛,嗯,怀着饱满的热情,秉着欣赏第一,比赛第二的优良心态,李钰觉得这次大比自己肯定会过得很愉快哒。
所以,李钰半点没客气,扫货扫的痛快之极,连满脸不乐意的萱王殿下都被迫友情赞助了她二十两,李钰给的理由是为了买一种限量出售,极致美味的千果酥饼,好带到现场吃。
俩小孩已经觉得绝望了,难不成麓山书院博士的待遇很悲惨吗?这个李钰怎么好像饿死鬼投胎,这豪气,就恨不得把一条街都搬空了。
所以,等到山长大人领着道完歉正发脾气的老友回到别院时,迎接他的就是李钰那品种繁多,香气四溢的各种‘演唱会零嘴’,还有。。。。。。两个偷吃的不亦乐乎的胖包子!
呜呼哀哉。。。。。。李博士,看来你又闯祸了。
第六十二章 书院大比(十二)()
琴棋科大比主考官人气排名第一位;是有“谪仙”之称的安王爷。此人今年已是六十高龄,但至今无人敢挑战其谪仙之名,实在是容貌之盛世所罕见,传言因其练成了皇家秘而不宣的某种奇异内功,才导致容颜一直保持在三十几岁。
安王爷是上代帝王同母的幼弟,也就是当今圣上嫡亲的叔叔,不说勋贵重臣门不敢得罪这尊大佛,就连天下共主的皇帝陛下见了这位小叔叔也要陪尽笑脸。幸而这位安王殿下对权势朝堂极为厌烦,生平最着紧五件事,美酒、品茗、下棋、弹琴,嗯。。。。。。还有,他自己的脸。应该说这位正经起来还真算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要不然最后也成不了闻名天下的大家,崇拜者也不会遍及华国大江南北。
天下人都知道安王府里有全天下最香醇的美酒………仙人醉,当然这种罕见的美酒就是由安王亲自酿成;
安王府更是拥有出产华国最极品茶叶的茗香茶园,除几位安王老友能每年讨要到几两外,其他人可没这口福;
至于下棋,嗯。。。。。。除了在棋之一道上已经登峰造极的虞山先生和那谁谁谁,安王爷自认还是能排进前五得!
最后,当然就不得不炫耀一下安王的美貌,用几十年的老对头虞山先生的原话,这人只要不说话,在容貌上称天下第一还是很公允啊。。。。。。当然,前提是别让他开口。
安王也对自己的脸十分满意,各种养生保健、美容养颜的药丸可没少吃,所以,安王府拥有整个华国最大、最高端的胭脂铺,听说,里面的每种胭脂水粉、养颜药丸、保健名方安王殿下都一一尝试过,精神堪比神龙尝百草。为了美丽,安王爷也算无所不用其极了!至于这位的粉丝嘛。。。。。。大多都是闺阁少女和元气满满的少年郎,嗯。。。。。。还有文武大臣和皇室众人,没办法,这位可是大老板的亲叔叔,连圣上都能训斥的猛人,众位大人可都是久经官场沉浮的老油条,就是哭着也要为这位呐喊啊。。。。。。
紧跟着安王爷,人气排名第二的就是世人公认的安王爷万年死对头………虞山先生。这位。。。。。。在年龄上肯定是占绝对优势的,高龄六十又八,古稀之年的老人家。可惜,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怪异,明明满脸的菊花纹都快看着像百花齐放了,这位老人家闯祸的功力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深厚,只要把人放出来,分分钟就捅娄子。
要不是名气实在太大,这位怕是一生都要在牢里过了。写过万字长篇骂过贪官,那纸都贴满了人家衙门口一堵墙;骂过当朝太师,说人家误人子弟,两位年龄加起来都快一百五十岁的老人家硬是不蒸馒头争口气,互相投驳斥信鸿雁往来了一个多月,最后要不是当今圣上怕自家恩师真的气出个好歹来强势调停,怕这场骂战还没结束呢。
至于这位虞山先生干过最胆大的事情,那就莫过于把一张斥责勋贵大臣奢靡浪费的文章一巴掌拍到了先前介绍的,那位视美貌为生命的安王殿下脸上了,可想而知,这俩人要是不成为死对头,根本就对不起围观群众嘛!
当然,虞山先生除了嫉恶如仇,闯祸功力堪比冲动的小年轻以外,学术方面还是十分有成就的,几十年以来,入虞山先生门下的几十位弟子在科举场上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外派为官后大多也官声极好,在任内也是很得百姓拥戴。而且对虞山先生这位老师都十分恭敬孝顺。要不这老先生闯了这么多祸,要是没有这些学生的护佑,这些年哪儿还能活蹦乱跳到处游历。
除了这些,虞山先生能排名天下第一的就是棋艺了,一张棋盘定输赢,有记录以来,虞山先生在棋盘上可从未有过败绩。别看这位老先生一把年纪,但古琴弹得也是天下一绝,琴音里透出的情感可和弹琴人真实性格南辕北辙,到底是谁说的琴如其人,麓山书院的询子墨表示不服,当初就因为相信了这句话,所以交了这么一位视折腾为人生真谛的忘年之交,这些年没被琴音洗涤,倒是被老友闯祸的能力锻炼的承受力强了不少。不过呢,这位老先生当琴棋科大比的主考官也算实至名归,至少,人家专业技能满点啊。。。。。。呵呵呵。。。。。。
还有剩下的三位主考官嘛,人家三位可都是规规矩矩的文人雅士,可不是上面两个疑似精神分裂的奇葩。
*竹,字重焕,号中通先生。华国渝州县人,现居云安城郊外的大屿山,很多年前曾以弱冠之龄科举高中榜眼,哦。。。。。。同某位山长大人还是同年,至于二人关系如何,这。。。。。。可不好说!
中通先生长相清俊,身量高挑,善对弈,喜弹琴,还写得一手好字,现隐居在大屿山,是华国著名的名士大儒,因为这位先生用自身为华国百姓演绎了何为风流才子、名士风范。这位先生虽说已到了不惑之年,但感情经历之丰富,都能写好几本才子佳人话本了。
中通先生唯一一位妻子是世交之女,二人从小一起长大,可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位江夫人哪儿都挺好,就是身子骨弱了一点,成亲第二年就舍命为中通先生添了一位千金,这也是江家现在唯一的子嗣。当大家都以为与夫人鹣鲽情深的中通先生会就此低沉,哪儿想到这自家夫人过世仅一年,本应悲痛不已的人却出现在了京都的秦楼楚馆中,每日换花样的和楼子里的各色花魁们吟诗弹琴、寻欢作乐。不过这位虽然就此流连烟花之地,每日成为京都百姓嘴里的谈资,可挡不住人家才华横溢啊,就这模样十几年间居然作诗写词上百首,而且佳作频出。再加上这人虽然生活作风不咋靠谱,但却是京都出了名的爱女成痴,对自家女儿那是个宠到天上,也因此京都大半百姓对这位中通先生的观感居然都还不错。而在读书人眼里,中通先生那点瑕疵就更不是个事儿,风流才子嘛,不在烟花之地厮混你都对不起风流两个字!所以投票选主考官的时候,这位位居第三也是有理由哒。
最后两位比起前面三位那就是小巫见大巫,生平经历都要正常的多。
一位是以一曲《高山流水》享誉天下的琴艺大家………甑夫人,虽然出身艺坊,人称夫人,但至今还是待嫁之身,这位夫人琴艺高超世所公认,连老顽童虞山先生也对其在古琴上的造诣赞不绝口,更不要说这位甑夫人可是个风华绝代的佳人,在天下间崇拜者众多,特别是很多读书人,更是对这位夫人慕名已久,要是能一睹芳容,又能闻听一曲,怕是此生无憾了!
至于另一位,这个还真不好说。这位先生从没有人见过他弹琴,也从未听人说起他有和人对弈,但人家就是写出了《棋经》和《乐十章》两本震动了天下琴棋界的旷世名著。所有人都在好奇,到底这位刘墉刘先生是如何写出这两本书来得?也许,这可能会成为千古谜题。
以上,是被山长大人教训怕了,自觉主动做功课的李钰这两天为琴棋科大比做的准备,内容详实,野史八卦真相交杂,准确度还需求证。在这里,李钰表示要感谢为以上内容提供线索的麓山书院各科博士和学子们,没有你们,怎么会有如此详实的资料供八卦,额,不是,是了解!
申时一过,各书院的车队已经陆续出发赶往祭月楼。京都大大小小的街道也是人头攒动,摆摊卖吃食的小贩已经在祭月楼外的广场上按规定区域摆好了摊,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卖什么的都有,各种食物的香味让平日冷清的祭月楼似乎都带上了一股暖香。
京都到处都像是过节的气氛,小孩子们高兴地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拥挤的人流都自觉地为马车空出中间的车道,避让着各个参赛书院的车队。麓山书院的第二辆马车上,终于不用和山长大人同坐一车的李钰正在马车里兴奋的向两个孩子科普主考官背景资料,看来在带孩子这条道上一去不复返的李博士这保姆工作开展的很顺利。萱王殿下和镇国公府的小公爷被唬的一愣一愣得,俩小孩儿居然一路老老实实听着李钰八卦,出了奇的乖巧。正讲的十分热闹的李钰也不禁在心里奇怪,难不成孩子们被先前山长大人吓坏了?变得这么听话?
“询小子,你老实交代,那个李钰到底怎么回事儿?”人老成精的虞山先生心里暗自奇怪,那个人怎么看怎么像是个姑娘,哪儿有男人长成这样的?但看他言行举止,又没有姑娘家天生的娇柔,难道又是个男生女相的?而且自己这小友对此人的态度也很不对劲儿,二人相交十几年,询子墨是什么性格自己一清二楚。若不是真的交情深厚,这小子才不会有精神对人说教,他只会移开眼睛,视若无睹。这个李钰听他说起,到麓山书院满打满算也就几个月,但看起来自家小友对这个没有半点为人师表样子的博士很是看重啊。。。。。。有意思!
“并无其他,李钰只是我麓山书院新聘的算科博士。”山长大人面无表情,话也说得淡定至极。
“哦?什么时候麓山书院聘任博士的要求这么低了?还是。。。。。。你的标准变低了?”
“非常时候行非常事,您也知道麓山书院算科已经连续三届输给了青山书院,总要做点什么改变局面,这是我做山长的责任。”
“难不成有了这个人就能扭转局面?演算流派里我可从没有听过此人的名字!”见自家小友一本正经,老爷子有点动摇了,难道就是因为这李钰能力出众,所以小友对他才过度关注?
“他不是华国人,一身所学也和其他人不同,不过在教学上确实有他的方法。虽说人看起来过于散漫无礼,但观他近一段日子的言行,本质上其实是很豁达明朗的性格,这样的人只要他有真才实学,麓山书院就会启用。”想都没想,这段话就出了口,连说话的山长大人都觉得诧异,平日对着李钰诸多不满,怎么今日夸起他来居然还挺自然?
“不觉得你解释的太多了吗?往日我要是问这种问题,你只会闭着眼睛假装听不到,今天怎么。。。。。。”老爷子一脸揶揄,这李钰肯定有什么惊人之处,要不然小友可不是这种反应,这中间到底藏着什么?
“。。。。。。”沉默,还是沉默,询况微微皱了皱眉头,祭月楼怎么还没到?
没有得到答案的虞山先生也不追问,反正时间还长着呢,以后总会知道这小子是为了什么!
转过头一直看着车壁的山长大人心里也一直纳闷,自己果然对李钰关注过多吗?
车队停停走走差不多半个时辰,书院众人终于到了广场的入口。因为参与人数众多,马车是不能进入祭月楼区域的。大家都陆续下了车,自有车夫赶着马车去专门停车的区域。麓山书院众人有秩序的围拢到山长大人身前,琴棋科王博士带着今日参赛的学子向山长点头致意,自己还亲自抱着一把琴,用白色的丝绢裹着,看起来颇为爱惜。两个学子也每人抱了一把琴,都是平日用惯的伙伴。
“你要把瑶光给玉珏用?舍得?”说实话,询况还挺讶异,这把瑶光琴可是王博士的心头肉,平日别说借用,就是别人摸一下他都觉得舍不得,怎么今日把它给带出来了?
“今日甑夫人是主考官,王决当然要让瑶光上场。就看他们两个谁会进入斗琴,只有这样,他们才有资格奏响瑶光。”王博士是一个大概二十五六的俊美青年,李钰也不知道是受先入为主的想法左右呢,还是怎样,总觉得这个人有种说不出来的气质,难道艺术家都这样?一边对这位气质青年仔细打量,李钰还要牵制住一直想向前插话的阳元宵,没看见人家正和山长说话嘛,这个时候凑上去说你家姐姐对人有意思,想请人过府一叙,这不欠抽吗?
“甑夫人。。。。。。倒是配得上瑶光,我也很久没听你抚琴了,等大比过后,倒是想叨扰你几日。”询况微笑,今晚怕是又会见到很多绝世名琴,那位甑夫人可最喜好琴。
“乐意之至!倒是还想与山长大人手谈几局,我可是棋瘾犯了,哈哈哈。。。。。。”
李钰被王博士的笑声叫回了神,一群人集结好队伍,也没在广场门口多呆,管事清点人数后就引着大家从广场东门进入,没走几步,一股浓郁的说不出来的食物香味就飘进大家的鼻子,三个吃
货毫无悬念的都慢下了步子。
看着围着广场四周摆的密密麻麻的小吃摊,李钰只觉得悔不当初,谁能告诉晚饭吃了两碗饭,又加了一大盘点心的李博士,哪儿还有另一个胃来装这些好吃的?!
“萱萱。。。。。。你,你还吃得下吗?”
“也许。。。。还,还可以?”已经快被后悔淹死的萱王殿下气若游丝。
站在俩小孩身边的李钰囧囧有神,手里提着的点心还不到买回来的三分之一,其他的可都进了俩小孩的肚子,居然还有野心想塞进这么多好吃的,简直痴人说梦!不过。。。。。。
“我们可以每样都买一点点,尝尝味道嘛!而且比赛那么长,坐着坐着说不定就饿了。等肚子空出来,我们就再来吃一遍就好啦!”老奸巨猾的李钰觉得脑瓜子转的从没有这么快过。
“有道理!”
“有道理!”俩小包子一致点头同意,真是个好方法。
“。。。。。。”一直在旁边的山长大人感觉整张脸都在抽动,这是为了吃可以不要命的节奏?
第六十三章 书院大比(十三)()
琴之九德,是说一张理想的琴,应具备九条标准,即所谓: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一般来说,能具备其中一二,就已经是一张难得的好琴了。古人常喜佩玉,谓君子比德于玉;文人们喜爱古琴大概也是养德于琴吧。
李钰十几岁的时候喜欢吉他和钢琴,听歌也倾向于轻松欢快的类型,也不能免俗的喜欢过韩国欧巴。直到毕业开始经营二手古书屋,她总不能在满室书香中放江南tyle吧?所以这才开始开始慢慢接触国乐,刚开始都是随大流,听得都是一些现在主流的民乐,大多都是用笛、二胡、琵琶、丝竹、胡琴、筝、箫、鼓等录制的流行歌曲。
听了这些大概一年左右,李钰终于不再是就听个响儿,倒是真品出了那么一点味道。到后来耳朵越来越被娇惯,以前喜欢的那些音乐都被抛诸脑后,李钰开始有意识的寻找真正古色古香的国乐。所以后来安宁书屋里就算出现苍凉的钟磬音老顾客们也不觉得奇怪。
记得有一段时间李钰对佛教音乐十分感兴趣,就总在店里放《大悲咒》,害的隔壁家面馆的老板娘几次上门抗议,说她大清早就把整条街弄得像四大皆空、香火鼎盛的寺庙,害的他家客人面都吃不下去!自觉理亏的李老板只能忍痛把那张d当了压箱底,从此再也没有拿出来过。
回忆到这儿,李钰脸上的笑容不禁缓缓绽开,随后又浅浅的叹息,想想那些换着花样听歌的日子,真是再也回不去的美好啊。。。。。。
旁边一直分出一部分心力注意着李钰的山长大人放在腿旁边的手指情不自禁的一跳,是想到什么开心的事吗?怎么笑的如此。。。。。。如此幸福。
祭月楼前,本次大比的执事正在宣讲比赛规则,但显然这些对已经走神的人来说根本就不重要。山长大人的视线不受控制的久久停留在李钰脸上,在黄昏金色的阳光中,似乎连平日清冷的眸光都变得十分温软。
毫无防备,两人视线相交。
山长大人眸光一闪,不知为何莫名的有点慌乱,假装不着痕迹的移开了视线,只留给李钰一个高冷的侧面。
没想到会视线交接的李钰当下也有点不知所措,可能是光线问题,山长大人看人的眼神居然很温柔?嗯,肯定是角度不对,错觉啊、错觉!李钰在心里连连摇头,要冷静、淡定,肯定是自己搞错了,山长大人只会严厉的训斥,哪儿会用这种温柔的快起鸡皮疙瘩的眼神看你!李钰啊,李钰,你就别妄想了。。。。。。
就站在旁边的虞山先生笑眯眯的摸着自己的胡子,把刚刚发生的一切都收入眼底,却一脸忍不住的幸灾乐祸。询子墨,你就祈祷这个李钰是个西贝货吧,要不然麓山书院的山长大人就只能是个断袖了!前路艰辛啊。。。。。。哎!自家小友真是太会闯祸了,不是吗?
酉时一到,整个祭月楼前已是人山人海,来参赛的书院众人都在大比执事的指引下站在了相应的区域,搭便车的虞山先生却早就不见了。
八十五家书院近两千人竟无一人缺席,这让站在中间的李钰很惊讶,最重要的经论科大比参加人数还没有现在的四分之一,在李钰的印象中,只是一场非关前途的音乐比赛,怎么大家表现的如此狂热?若真像自己收集的八卦上讲的那样,这些博士学子们难不成都是冲着五位主考官来的?
不过仔细一想,李钰倒是能大概了解,这应该就是古今中外通用的所谓偶像效应。能聚集如此多人群,特别是居然囊括了全华国所有书院,那五位传说中的主考官肯定了不得。
当然。。。。。。首先肯定要忽略山长大人身边那位所谓的虞山先生,不然,真相就太残酷了!
本次琴棋科大比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今晚的古琴雅集,接下来就是明天辰时开始的棋赛和傍晚的名士斗琴。今晚的古琴雅集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