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夫娘子-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聂小凡心道看您老人家也是精神抖擞哎。。。倒是江老太太精神大不如前了,眉眼间皱纹又添了几道。发髻里白发又添了几根。

    聂小凡知道她平日里没少为聂小凡姐弟操心,又是一阵感动。嘴里道:“姑祖母能来一趟,总叫我们这些小辈们心里有了投奔,不似先前没了祖父那般心慌慌没个着落。。。”

    周老夫人愣怔了一下,道:“咿。。。你这个丫头,平时少言寡语的,说一句话倒也真是。。。”

    真是个机灵的。

    这是要把整个聂府都挂在她身上啊!

    聂小凡行礼:“小凡自幼长在别院,不大会说话,姑祖母恕罪。”

    周老夫人摇摇头,是个机灵的也好,原本总觉得有些木讷。因又问:“最近可有请大夫上门问诊?”

    聂小凡摇头,周老夫人看了冰儿一眼,冰儿立即将准备好的烫金名帖捧来给聂小凡。

    “你拿着我的名帖,凭他什么大夫,总要给你几分尊敬。那个刘老大夫应该也会给个面子。”

    聂小凡心道果然来了,这是不是每次不问一句刘老大夫和她的病都不行?聂小凡道:“谢姑祖母挂念着凡凡这不争气的身子。只是我们不日便要扶柩回乡。怕是。。。”

    周老夫人没有说话,只是盯着聂小凡,似要将她瞧出一个洞来。但是聂小凡一脸恭敬有礼,并未表现出不满的样子。

    冰儿疑惑。这可是当朝丞相之母的名帖,何其尊贵?聂三姑娘竟然不接?

    周老夫人道:“长者赐,不可辞。你拿着,总有用得着的地方。你母亲将你托付给我,你身子这样单薄,我总要多上些心。”

    聂小凡推辞不过,双手接了。

    “谢姑祖母。”聂小凡说着又交与身后的柳玉好生收着。

    周老夫人并未在周家停留多久,说是老了容易累。等江老太太回来便一齐走了。

    聂家众人又送到大门外。待车架见不着了方各自散去。

    聂小凡和连氏还看着马车消失的方向。

    “你说,周老夫人此次来是为了什么?”连氏问聂小凡。

    聂小凡上前一步,与连氏并肩,淡淡道:“为了情分。”连氏嗤笑一声:“只是不知这情分,有几分是为了她那逝去的胞兄。”

    聂小凡道:“两位老人家几十年不见面,情分淡了也是有的。”

    连氏轻笑着携了聂小凡的手往里走:“所以这情分还是对你和年哥儿有,凡凡,你大难不死,总是有福的。”

    聂小凡知道连氏的意思,现下周老夫人对聂小凡也算是百般照顾,所以聂小凡嫁入连家后有老祖宗照拂,日子总归是好过些。连氏这是想到多年来为人儿媳的苦楚。

    聂小凡笑笑,以后怎样,日子好不好过,她并不打算寄托在别人怎么待她这一点上。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与别人无关。

    再说嫁入周家,不过是全原主毕生所愿而已,虽不一定就是龙潭虎穴了,但她也不指望能借此走上幸福道路。

    且,还早着呢!

    这边周老夫人和江老太太同乘一辆马车,周老夫人斜靠在靠枕上,由冰儿捏着腿。缓缓问:“她什么事?”

    她问得没头没尾,江老太太却明白她的意思。她犹豫了一会儿,道:“并没什么,不过是几十年的老话而已。”周老夫人又换了个更舒适的位置,又道:“就没点新意?”

第七十六章 内忧() 
聂王氏的老话,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句。

    她几十年前就听得厌了,幸好这么多年聂王氏再没有机会到她耳边念叨。没想到几十年后,还是一点长进没有。

    “不必理会她。”周老夫人淡淡道。

    “您不恨她了吗?”马车摇晃中,江老太太问出这么一句。

    周老夫人思虑了一会,平静的道:“她不值得我恨!”

    江老太太放松下来。聂王氏确实不值得您恨,她作恶多端落得被儿孙囚禁的下场。而您是一品诰命夫人,享尽人间富贵。您不必再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

    周老夫人又道:“可我毕生都不会原谅她!”

    那不还是忘不掉吗?

    看来聂老太太谋杀亲夫一事还是不能告诉老夫人,如今聂家有了连氏和几个懂事的孩子,老夫人好不容易对聂家的态度好一点,要是知道聂家还有这糟心的事。想来定会很失望。江老太太暗下决心。

    又听老夫人眯着眼缓缓道:“连氏。。。能制住她,这是好事。”江老太太道:“这是应该的,否则这样大的事,聂王氏不知要怎样闹呢。从前翠儿在的时候。。。也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压着聂王氏不出丑。”

    提到江氏,周老夫人脸上露出悲色,江老太太也是不住的拿袖子抹眼泪。江氏一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二人是一同体验到的,两个老人此时相对悲伤。一时间马车内气氛有些凝滞。

    江老太太想到逝去的女儿,眼泪似断了线的珠子,落个不停。冰儿苦劝几次也未停。周老夫人道:“好了,你这样,我心里也是不好过。”

    “老夫人疼翠儿,我也是知道的。我只是可怜翠儿留下的一双儿女。病的病,小的小。若落在别人家里办丧事,这两个孩子不给家里人添乱就好了。如今到他们身上,却要事事跟着操持。我听年哥儿说,凡姐儿前两日累得发烧,还坚持着料理家里的事。。。”

    江老太太哭诉起一对外孙的悲惨生活,竟是停也停不下来。泪珠子不住的落。

    周老夫人叹口气,道:“这也是,聂家人也少,阿钧又是个不顶事的,我明儿叫老二来帮他们打理打理吧。”

    江老太太方止住了泪:“这样也好,毕竟是亲舅舅的丧礼,二老爷帮着料理也说得过去。”

    周老夫人被扰得烦闷:“这个舅舅有跟没有有什么区别?”这话说得严,又没人敢接话了,连冰儿捏腿的动作都变轻柔了许多。许是察觉了气氛的变化,周老夫人话音一转又道:“我看聂家被他们老两口害得,隐隐有些衰败之象。。。”

    江老太太忙道:“怎么会呢?我看安哥儿和年哥儿都是极懂事的孩子,将来兴家望族,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愿吧!”周老夫人淡淡道。历来兴家望族,最是讲究个人丁兴旺。

    周老夫人虽不提倡什么纳妾生子的做法。却也觉得这老两口过分了。

    昔年聂白钧找媳妇时,聂老太太还挑挑拣拣,殊不知她自来行事没个分寸,早已丢光了面子里子。人家女儿自然也看不上聂白钧。好容易寻了聂王氏胞姐的女儿,又为了生孙子一事活生生把人磋磨死了。

    当时杨家上京城来状告聂老太太,闹得满城风雨,连带着当时身为周家儿媳的她也丢了脸面。她不得不忍痛将翠儿嫁到聂家去压制着聂老太太。聂家二老爷也找不着媳妇,还是翠儿做主聘的连氏。

    她调!教出的翠儿,那么可人疼的一个孩子。可惜了

    现在这聂家一个烂摊子,亏得连氏还管点用,本以为失去连家她会被赶出聂家。谁知连氏竟一招反击,趁着她那个不争气的哥哥去世压住聂王氏。现在聂家这几个孩子算是交到连氏手里头了,只看她能不能教导好子侄。

    周老太太在这计较娘家兴旺不兴旺,江老太太却觉得聂白钧已经丁忧了。独独一个周二老爷为聂家做面子还不够。江老太太又道:“亲家公好歹是相爷的亲娘舅,您说他不去吊唁,会不会有多事的御史?”

    “不会,西北战事未平,他都忙得脚不沾地了。”周老夫人满不在意的说道。

    “您不是说,辽军已经撤了吗?相爷还忙呢?”

    “辽军虽撤,西夏大军还在。平西王还在苦战。不过他也不是在忙这个。我听他说,范大人提议调十万川陕大军进驻西北,由陈四将军领军。”

    “那平西王如何能忍?”江老太太虽远离朝政,但久在周老夫人身边,还是能摸到一些朝廷的门道。尤其这平西王带来韩家军镇守西夏多年,一朝有川陕大军进驻,他如何愿意?更何况是陈四领军?

    承顺帝有两宝,诗书传家的周家,和武将之家的陈家。周家以周右相博学多智为荣,而陈家以陈四骁勇善战为显。

    “就是因为平西王不能忍,所以他这些日子都在忙着给皇上权衡利弊,劝皇上三思而后行。我听他说,一旦陈四进入西北境内。平西王反盛只在朝夕”

    江老太太也吓了一跳,要造反呢?

    朝廷防着平西王造反一向无所不用其极,应该不会逼平西王反吧?

    “那皇上的意思?”

    “范左相直言,大军以援战之名进入西北,料平西王不会在此时抗命,到时候,可见机行事。。。”

    所谓的见机行事,那就是如果韩家军伤亡重的话,便一并把韩家军料理了,将西北纳入朝廷囊中。若是韩家军不好对付,那陈四此去西北,平西王便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老夫人闲暇时,也常和相爷谈论国事。不知此事,老夫人有何见解?”江老太太起了兴趣。

    周老夫人也不避讳她:“那陈四骁勇善战,却狠毒无比。传闻他年轻时与辽军交战,竟然活活坑杀了降军。且若是朝廷派援军前去支援,应当派一名默默无闻的领将才对。平西王不是傻子,这事儿,怕没这么好了结。。。”

    毕竟平西王不会在外患未了的时候,任由朝廷给他添加内忧。

第七十七章 局势() 
大盛,辽国与西夏鼎足而立。其中以大盛最为地广富饶,西夏与辽国都是游牧民族,优势在于能打仗,很善战。

    西夏历代来一直侵扰着中原西北边境,西北虽是大盛领土,但是从太祖时期就一直是历代的平西王管辖,那时大盛初立,百废待兴。朝廷需要英勇的韩家军来抵御外敌。西北有平西王镇守。才未能使党项人讨去便宜。

    辽国虽野心勃勃,但自从二十年前福氏一战擒获辽国三王子,也就是如今的辽国皇帝耶律贤之后。大盛与辽国终于熄战二十年。

    如今平西王逐渐势大,西北境内子民只知韩家而不知大盛。而大盛早已国力雄厚,将西北握入皇权的想法自先皇便有。不过太祖皇帝曾下旨韩家可世代为大盛镇守西北,先帝一来不敢明着违逆太祖的旨意,二来韩家军练兵很有一套,素来被称为战场上的虎狼之师。先帝爷不敢妄动。

    今上又何尝不是如此?今上禀雷霆之势而下,先料理了与平西王守望相助的朱家,使得这代平西王失去朝中的助力。平西王权衡利弊之下,只得将世子送入京城,以安皇心。

    此番西夏联合辽国从西北进攻大盛,虽然平西王一直隐瞒辽军压境的事,但是朝廷在西北的探子还是传来韩家军与辽军交战的消息。

    如此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范左相认为,朝廷只需在韩家军精疲力尽后挥军入西北,赶走外敌,安定西北指日可待。

    平西王就是为了防着朝廷增派援军,才隐瞒不报辽军与西夏联盟的事。以免到时西北三面受敌,平西王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但是朝廷却有意将此事传开,到时平西王一旦吃了败战,隐瞒军情的罪名便能使平西王永不翻身。

    而如今平西王不知使了何计,使得辽军撤退,这时范左相依然提议由陈四领军入西北,其目的不言而喻。

    可周右相则认为,平西王保边境有功,如果此时朝廷再与之勾心斗角,到时逼急了平西王,川陕守备空虚。他最先想到的办法应会是引辽军入境。毕竟西北危在旦夕时,平西王依然能够劝退辽**队。两方关系可见一斑。

    且,平西王的韩家军真的那么好对付?

    这场朝廷与平西王的拉锯战,这才刚刚开始。

    这日两方又在朝堂上争执不休。

    左右丞相口若悬河,各陈观点。但到了退朝之时,还是未有结果。本来应该说上一句改日再议便退朝的承顺帝,今日却道:“昨日朕招平西王世子入宫,问询他此事意见。他同意陈四带领大军前去援战。”

    众文武百官:“。。。。。。”

    竟然同意了?

    不对!

    既然都已同意,那咱们还吵什么?

    “不过。。。韩茂典向朕提出四个要求。”

    文武百官点头,这是应该的,引狼入室这么大一件事,平西王狠讹朝廷一笔才对。要是不讹,那才是有鬼。

    “只怕这要求难以做到。”周右相想。

    “第一,大军不得扰民,否则按韩家军军法处置。”承顺帝道。

    这没什么,素闻韩家军纪律严明。若是陈四扰民了,反而更加使西北民众抵抗。

    “第二:陈四需一并押运价值一百万两的军需前往西北,赐与韩家军英勇抗敌的将士们。”承顺帝缓缓道,好似在读文章一般,将话说完。又扫视了下臣们一圈。

    “这没什么问题,西北物资匮乏,若真是给银子,还未必使得上。想必平西王是盯上了敏贵妃生辰时官民捐赠的那些宝物了。。。”周右相不动声色的抬眼看了看承顺帝,那批东西可还在国库呢。

    “第二:陈四军队的一切供给平西王概不负责。就是睡觉的帐篷,也得陈四自己带自己支。”

    “这也没有问题,彼此设防还防不过来呢。谁还管理支帐篷睡觉还是睡黄土。再说他们给的帐篷陈四也不敢睡。”周右相再次暗中计较。

    那这难的,应该是第四点吧?承顺帝久未开口,显然正在思量。

    “第四:大军需在军需到达后才可入境。”

    这话立马在朝堂里炸开了锅。

    这。。。这不是明摆着讹人吗?

    喔对!他本来就是在讹人!

    论理朝廷是不怕被讹的,但是前不久宫里才组织了一次军需募捐。已经过了些时日了,战都快打完了。皇上也没说要把这些东西运到西北去。朝廷里也没人敢提。

    今年黄河水患,皇上下令大修,花了好几百万两银子。偏又起了战事,虽发生在西北,但朝廷军队也是进入备战状态。粮草早已备得足足的,众人都明白这大战迟早会有,不是抵外敌,就是平内患。

    总之今年几乎掏空了国库,这好不容易充盈一点儿。还不兴朝廷钱袋子里的钱多放两日招招财?

    可是百官不提,平西王自个儿提了。还提得合情合理。

    这答应吧,怕他反悔,不答应吧,又会失信于天下。

    范左相却嗤笑一声,什么平西王?不过是个兵油子罢了!

    答应他的条件又如何?平西王若不是走投无路,难道他会与朝廷谈条件?

    这价值一百万两的军需,只怕他有手接,没命享!

    军需送入西北,大军随后跟上,有什么难的?

    到时韩家军精疲力尽,陈四大军接替西北守卫不是很正常吗?正好,十万大军的粮草都不用备了!

    “皇上。。。”范左相谏言。

    聂小凡看着手里周老夫人的烫金名帖发了愁,她本不想卷入姑祖母与这位神秘的刘老先生的纠葛里去,奈何周老夫人三番两次的要通过她的手去找他。

    聂小凡这下不好奇都不好交差了。

    “你去拿着老夫人的名帖找一找刘老大夫,注意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柳玉明了,回与她坚定的眼神。

    柳玉走不多时,安妈妈便来了。

    她手里拿着一件新衣服。

    “姑娘嘱咐老奴给那位巧巧姑娘做的衣服,奴婢日夜赶工赶出来一件。”安妈妈说着双手奉上,茴香忙接了。聂小凡道:“妈妈辛苦了,您坐。”

    “哎!”安妈妈坐下,又道:“姑娘认的这位义姐端的是好人才,老奴给她量体时闲聊,竟是才比姑娘大两个月。竟比姑娘高半个头。姑娘可得多学学她。”

    聂小凡笑笑,其实原主的身材瘦倒是瘦,身高一米六左右,倒不是很矮。只是周巧巧许是练武的缘故,身材堪比模特,这叫她怎么比?

第七十八章 知道() 
“妈妈如今赶出来这一身,下剩的几件便慢慢做吧。不必太辛苦。”聂小凡轻声叮嘱。

    安妈妈连声答应,茴香又奉上一个荷包:“给妈妈喝茶。”安妈妈显得很局促:“姑娘。。。这。。。”聂小凡道:“妈妈日夜赶工,辛苦我是看在眼里的。”

    安妈妈不再推辞,双手接过后起身谢礼。又闲聊几句,安妈妈提出告辞。聂小凡命茴香客气的送出。

    茴香回来,道:“姑娘,二姑娘来了。”

    聂小凡整理衣裳的手顿了一下。

    素心早已来禀报聂小凡,去周家归来后只有聂小娥的未来夫家派了一个婆子过来看望聂小娥。想来聂小娥突然对聂小凡改变态度,便是与那婆子有关了。再说紫玉,被赶出聂家后聂小娥身边的柳儿常去看望。聂小凡如今知道她原是步步算计,便再也没有想过挽回她们两个的关系。

    只是和平相处便好了。

    聂小凡又继续折叠衣服。道:“意料之中。紫玉如何了?”

    茴香道:“还是那样,倒也不吵不闹。”

    聂小凡道:“她倒也聪明,知道有人会来救她。去把衣服放好,再请二姑娘进来。”

    茴香双手接过衣裳:“奴婢晚上给巧巧姐送过去?”

    聂小凡点点头。

    聂小娥没多久就进来,短短的时日经了许多事,两人再没了以前的亲近。聂小凡也未起身,聂小娥自顾着坐了。茴香很有眼色的上了茶。

    “二姐姐今日怎么有空过来?”聂小凡问道,自从周老夫人亲自来过一趟后,京里许多人家也明白了周老夫人正式与娘家有了来往,故而这两日上门吊唁的宾客多了一倍有余,且大多比聂白钧官职更高。

    聂小娥道:“二表叔如今来帮着料理丧事,也不似先前那么忙了。”

    这倒也是,周二老爷虽说不在朝为官,但也是十分的会交际。这两日有客来,都是他和负责接待。聂白钧也会跟他一起。

    前院不是两个小孩,连氏省了许多心,后院的聂小凡和聂小娥也要轻松许多。

    “父亲一早请人看好的日子,三日后扶灵回乡。今晚亥时大家在和园商量事宜。叫咱们也去。”聂小娥道。

    聂小凡也不多想:“我知道了。”

    聂小娥原本以为聂小凡会问她商量些什么,结果聂小凡也不问。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聊下去了。

    沉默良久,聂小凡终道:“祖父突然去世,姐姐可知道原因?”

    来了!

    聂小娥不自觉捏紧了手,不答反问:“你不知道吗?”

    那晚聂小凡也去了和园,若说聂白钧和连氏不明真。相她是信的。可是聂小凡既然抓了紫玉。那必然是知道事情的始末了。

    聂小凡淡淡道:“我猜到了一些,但是我想听听姐姐的看法。”

    聂小娥道:“你猜到了哪些。说与我听听?”聂小凡也不推辞,直言道:“祖父祖母几十年都过来了,纵然感情不和,也不至于一朝就翻了脸。除非。。。有人从众作梗。”

    聂小凡直指了聂老太爷的死与聂老太太有关,聂小娥只是冷笑一声,并未故意装作听不懂的样子来洗脱嫌疑。

    聂小娥不但坦率承认她知道内情,还道:“能够从中作梗的人自然得是老太太身边极为信任的。事出之前福安堂里唯有紫玉最得老太太信任。”

    聂小凡点点头,不禁佩服她的坦率。

    聂小娥又道:“而紫玉其实是我找回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此次进福安堂可说是为我做事。”

    聂小凡微微一笑,这位二姐姐当得起敢作敢当四字。哪怕做了恶事,也叫人厌不起来。

    “那紫玉为二姐姐做得是什么事?总不能是代姐姐伺候好老太太吧?”

    聂小娥道:“我若是为了这个目的,那叫我母亲九泉之下如何瞑目?”聂小娥神情肃穆,一字一句似钟声,敲得聂小凡侧目而视。

    “所以。。。”

    “对!你猜得都对。紫玉怂恿老太太去下毒。是我指使的!”聂小娥激动着,终于把这话明明白白的说了出来,然后吊着的心突然落了下去。

    聂老太太被连氏和聂小凡联手对付,随便怂恿一下聂白钧便把她气病。聂小娥怎能放过这样报仇的好时机?

    聂小娥太知道聂老太太的弱点了,她贪图享受,哪怕聂老太爷败了家,她便收刮家里人的银钱去挥霍。这样的人,一旦上了年纪,最看重的就是养老问题。聂老太太早年为了银钱不顾脸面,害得聂白钧在官场抬不起头来。本来聂白钧从不敢去说自己母亲的不是,但是聂老太太只有聂白钧一个儿子,聂小娥不信她不怕儿子不孝。

    正好,聂小凡和连氏也是利用这一点,先是给聂白钧银钱,把他的胆子养大。然后儿女一番吹捧,让他略有膨胀。等聂老太太和聂白钧起了冲突,聂小凡再稍加挑拨,引得聂老太太生疑。病得更加严重。

    而聂小娥这时深刻贯彻了趁你病要你命的理念,但她安插紫玉在聂老太太身边,却志在聂老太爷。

    “当年我母亲在月子里被活活饿死,若不是老爷子暗中授意。老太婆又怎敢如此?而他却由着女人给他背了骂名。我外祖母上京来讨说法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