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农女奋斗记-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一郎进了老两口的房子,坐在木桌上四处打量。杨陈氏给刘一郎盛了一大碗糙米饭,刘一郎端起夹了一筷子青菜就往嘴里送。因为想着要逃,就拼命的吃饭,有了力气才好逃命。

    吃过饭后,杨陈氏收拾碗筷去厨房洗了,杨老爹端了一张凳子坐门前用牙签剔牙。刘一郎借着要到茅厕解手,就转到厨房拿出绳子把杨陈氏绑在一张老旧的木椅子上,拿了破布堵住她的嘴巴。

    事后刘一郎请杨老爹到屋里头说话,刚走进屋,刘一郎就拿了绳子把他也绑了,拿着明晃晃的菜刀威胁杨老爹:“快说,杨初月给你的那七两银子在哪儿?不拿出来小心我要了你的狗命!”

    杨老爹被刘一郎的菜刀吓得魂不附体,说话一点儿都不利索,哪里还能告诉刘一郎他把银子藏哪里了?杨陈氏被绑在木椅子上,被堵着嘴巴呜呜的闷哼。

    刘一郎见到杨老爹迟迟不肯说话,拿在手里的菜刀抵到杨老爹的脖子上,捏着杨老爹的下巴,狠道:“你说不说,不说我今天杀了你!”

    杨老爹还想多活几年,银子没有命重要,感觉脖子那块儿又凉又痛,赶紧说道:“银子我放在铺在床上的稻草里,你你个人去找”

    刘一郎扯了一块抹桌布使劲儿塞到杨老爹嘴巴里,“老实坐好了,乱动的话,小心你的狗命!”走到床边扯下床上的被子枕头,把铺在床上的稻草乱翻一通,在最中间找到了用布包好的七两银子。

    “算你这老头识相,没骗我。”刘一郎拿着银子得意地说道。七两银子,够他花好长一段时间了。他拿着银子后,可以找一个漂亮年轻的婆娘,杨初七太丑,他还看不上。

    刘一郎拿了银子就走,出了杨家院子,刘一郎背上收拾的行囊兔子一般逃离了桐安村。可怜杨老爹和杨陈氏还被绑在木椅子上坐着,手脚动弹不得,嘴里塞着破布喊不得,在老屋里待了两天,屎尿都拉在身上,屋里没多久就有一股浓浓的尿骚味儿和屎尿发酵后难闻的味儿。

    他们的邻居杨树见到这老两口两天都没出门,堂屋的大门又大大开着,心里好奇,就进门看了一下,他被杨老爹和杨陈氏这幅模样吓到了,“老爹大妈,你们啷个了呀?”说着帮他们解开身上的绳子和堵在嘴里的破布。

    老两口本来就年迈,加上饿了两天两夜,浑身都没力气。被救下后,两人差点儿饿晕了。杨树赶紧叫来自己的媳妇儿和杨老二一家,帮着杨老爹夫妻收拾房子洗身子换衣裳煮饭。杨老二媳妇和胡五娘给二老喂了饭,等老两口恢复了些力气,才问出什么事了。

第 60 章() 
杨陈氏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都是刘一郎那个没良心的,他说他媳妇儿不在家,他又被人打了煮不了饭,就到我家吃一顿。我当时被猪油蒙了心才会当烂好人让他进门吃饭。他吃了饭,把我和我当家的绑了,拿着菜刀威胁我们两个,把初月给的七两银子给抢走了。如果不给,他就要杀了我们两个啊。我这辈子造了什么孽才遇到这样一个人哦。呜呜呜银子啊,七两银子,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银子。”

    杨老爹鼻子酸了,哭得老泪纵横:“都是永平康的好舅子!我老两口一大把年纪了,到老了还要受这样的罪。我活了六十多年,从来没受过这种罪,我是造了什么孽啊。”说着不顾有那么多人在一边,竟然嚎啕大哭起来。

    杨树说:“我两天都没看到刘一郎了。”

    杨老二也说:“是啊,他原来每天还会出门喝小酒赌钱,但晚上还会回来,这两天都没看到他回来了,也不晓得他跑到哪里去了。”说着两人到刘一郎家,只看到屋里一片狼藉,稍微好的东西都不见了,见到这情形,两人对视一眼,心里想着刘一郎该不会跑了吧。

    回到杨老爹家,两人把刘一郎不见了的事实说了,杨老爹心疼银子,哭得更厉害了,顾不得脸面出门把杨永康和他的媳妇儿杨刘氏骂了个狗血淋头。

    杨老爹到底在杨家院子活了几十年,乡下人会说的脏话粗话他都对着杨大一家说了个遍。杨刘氏被骂哭了,她不晓得自己的大哥去哪儿了,心里也着急得很,“我也没见到过我大哥,你们说他跑了,我啷个晓得他跑到哪里去了嘛。”说着心里更委屈。

    杨老爹夫妻、杨老二和杨树两家人一起到杨老三家去看。只见到杨宝弟带着两个外甥一个外甥女玩儿,柳四娘准备嫁女,拿着银子到镇上买了最好的红布和针线回来,正和杨初月一起帮杨十九做嫁衣,杨十九和杨初七正在折菜准备做午饭,无论怎么看都让人嫉妒。

    又见到杨家院子那一家风风火火的来了,一家子警觉:又出什么事了?

    杨老二扶着杨老爹问道:“三弟,三弟妹,刘一郎到你家来没?”

    杨老三正在编鸡笼,见到亲爹亲娘和二哥以及杨树一家来了,把手里的活儿放下,“没啊,他不是在杨家院子吗?”

    杨老爹激动道:“刘一郎跑了!他抢了我的银子跑了!”一家子听到刘一郎跑了这事,都停下手里的活计,柳四娘扶着杨老爹坐到凳子上:“爹,你坐下慢慢说。”

    杨老爹和杨陈氏坐在木凳子上,一边哭一边说刘一郎那天的事。“这都是造孽哟,刘家那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我好心可怜他,他却拿着菜刀说要杀我们两个。”杨陈氏大哭,拍着大腿说道。

    杨初七听后低头不语,眼眶里的泪水流了出来,她这辈子,就被刘一郎给毁了。在山里的时候,刘一郎就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吃懒做的懒汉,她嫁过去后,每天像奴隶一样干活儿,白天累死累活,晚上还得被他爆打。

    刘一郎自己没本事,却整天怨天尤人,说自己没生在好人家,要受这样的罪。还嫌她长得难看,刘一郎还说如果不是因为没钱的话,他才不会娶她。再想到三个孩子,杨初七心里难过,刘一郎不是个好丈夫,更不是个好父亲。想到这里,杨初七很希望刘一郎走了以后再也不要回来,永远都不要回来。

    “刘一郎跑了的事我们也不知道,这两天我们一直在家帮四姐绣嫁衣忙着收玉米。”杨初月说。

    杨老爹坐在杨老三家哭诉了一阵,反反复复都在说被刘一郎抢走的那些银子。杨初月装傻充愣,装作不知道。还想要七两银子,她没那么大方。

    哭诉无效后,杨初月和杨初七送他们回杨家院子。杨初七和杨初月回了她在杨家院子的家。刘一郎把稍微好些的东西都打包带走了,屋里屋外一片混乱。“大姐,那样的男人走了就算了,留下也是个祸害,不值得你伤心。”

    杨初七坐在乱衣裳上哭,杨初月劝她说道。杨初七哽咽道:“以后,我的三个娃儿都没爹了”

    “大姐,你想刘一郎留下继续虐待你和三个孩子吗?那种男人就是畜生,根本不配为人。搬回家去住吧,你的三个孩子我们一起养,我们一家子好好过日子。”

    杨初七艰难地点头。

    杨初七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收拾了放好,把钥匙还给杨树和她媳妇:“杨树,对不住,当初是我一家抢了你们的房子,现在把钥匙和房子里的东西都还给你们,这些年都是我家对不住你们。”

    杨树是个心地好的汉子,见到杨初七哭得和一个泪人一样,连忙扶她起来:“初七,我晓得你不容易。过去的事不是你的错,是刘一郎做的,不甘你的事。以前的事都过去了,你也不要放在心上,以后好生带着孩子过日子。”

    离开杨家院子,杨初月陪着杨初七一路无话的回到家里。刘一郎因为做尽坏事怕被秋后算账而逃跑一事没多久就传开了,乡亲们咬牙切齿诅咒发誓的说刘一郎的坏话。不过这事还没消停,杨大因为强抢人家的姑娘为小妾,被那家的老爷子一把状纸告到了县里。

    杨大被县里来的官差抓走了,穿着官服陪着刀带着棍子的高大衙役吓坏了杨家院子的人。不过害怕归害怕,看到杨大恶有恶报,心里无限的高兴。

    王金镯赶忙跑到杨老三家求杨老三帮忙想办法,让杨初月写信到京城去求邱家帮忙,再不济就把杨兴年请回来和县老爷疏通疏通关系。

    杨大当年把他们一家逼得那么惨,杨初七现在的遭遇,杨初月更不想帮王金镯。为难的说了一通帮不了的话,王金镯听了指着杨初月大骂几声:“你就是不想帮!我晓得你恨你大伯!你们是亲戚呀,你们都姓杨,都见死不救,哪有你们这样的亲戚!”王金镯骂完了,拿着手帕擦着眼泪回家去。

    杨大的罪名是欺男霸女,强抢民女,不睦乡亲,判了杨大十年的牢狱之罪。消息传回桐安村,没有一个不拍手道贺的,这个仗势欺人的恶男人终于进牢狱了,看他们一家以后还怎么横!

    杨刘氏因为她哥哥和公公的关系,被乡里的人指指点点。因为杨永平的小妾也是强娶回来的,她跑到县老爷那里告状,要和离。慌得王金镯和杨永平赶紧到县里去说清楚。县老爷把这事处理了,准许他们和离,从此以后,杨永平再到她家去,就得坐牢。

    杨大一家子算是沉寂了,杨初月总觉得这一切都太顺利。杨初月一家在桐安村待了半年,把地里的粮食收了晒干装进粮仓里。其间杨初月去了几次镇上,把镇上那座自己的宅子收拾干净了,只等一家子搬进来住。杨初月在镇上租了一辆骡车回家接人,一家子收拾好了东西,集体搬进了丰莱镇上的邱家大宅。

    邱家家宅里的家具等物品均放在地下室,杨初月领着全家人到地下室把家具搬出来摆放好,又分配了每个人的房间。杨初七的三个孩子看到这么好的大房子,兴奋得在宅子里转了好几圈。杨初月领着他们看了自己的房间,宽敞明亮,新的床铺,崭新的铺盖被子,整洁得他们都不相信,又在床上滚了几圈。

    杨老三隔了八年再到这座房里里来,感触颇多,现在这座房子是他家的了。安置好一家人,杨初月同杨老三夫妻及杨宝弟去看那五十亩地。当年邱老夫人把地租给五家佃户种,每户九亩。杨初月在邱老夫人走后四年里帮着她管田,和几家佃户走得很近,彼此也是相熟的人家。

    杨初月把这五户人家集中到一起,把这些田都归她所有的事说了。“以后的田还租给你们种,大家过日子都不容易,每年的可少交一百斤稻子的租。”杨初月说道。

    五家佃户你看我,我看你的,不相信有这等好的事。其中一家姓唐的佃户说:“杨家姑娘,这些田都是你的了呀?你没骗我们五个吧。”

    杨初月拿出田契,说:“这些田契上写的都是我的名字,没骗你们。我从京城回来的时候,夫人把田和镇上的宅子都赏给了我。我也是乡下人,知道大家种田养家都不容易,所以就以后少收一些租。我不会骗你们,这事确实千真万确。”五家佃户将信将疑。

    杨初月重新写了租田的契约,交到他们手上:“大家都是老熟人,若有什么事大家都别瞒着,俗话说有事好商量,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

    “谢谢你啦,每年少一百斤谷子,够我一家吃两个月了。”花姓佃户说道。

    “就冲着杨家姑娘每年给我少一百斤的租,我就得好生种田。”唐姓佃户说道。剩下四户说了些意思差不多的话,都拿着新契约回家。

    杨初月兑现承诺,领着杨宝弟去拜访镇上最有钱的梁大户,请他收留杨宝弟当学徒。梁大户从前是邱家的邻居,邱老夫人离开后,杨初月和王大娘几个也多有到梁家走动,是以杨初月和这家人相熟。

    梁大户打量了杨宝弟,问杨初月:“我收你家小弟到铺子里学东西没问题,但你家弟弟前几年在镇上做的那些事着实让我担心我教不好他。”

    杨宝弟进门后,始终低着头不敢说话,一来这里是目前镇上最有钱的人家,大户人家规矩多,他不敢放肆,二来当年他调皮捣蛋,用苍耳黏过梁大户女儿的头发和衣裳,那些带刺的苍耳黏坏了她的头发和衣裳,杨宝弟现在都能想起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出此外,他还用毛毛虫把梁大户的女儿给吓得半死。对此梁大户对杨宝弟这个调皮捣蛋的小屁孩很没好感。

    杨初月只得赔笑说:“当年宝弟还是小孩子,人小不懂事,而且上次他下河洗澡那事已经给他教训了。他现在长大了懂事些了,不会再犯那些错了。大户,你读了很多圣贤书,是最明理最公正的人,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你是仁商?岂是那些只知道专营的没远见卓识的商人能比的?求你给宝弟一次机会吧,他会改的。”

    拍马屁最必要,梁大户读过一些书,最喜欢那些人说他是读书人,他是商人,却不喜欢同那些专到钱屁股里的商人为伍。杨初月说他读了很多书很明理,不是一般的商家,心里很受用。当即说了在店里学打算盘学看账本学做生意的规矩和注意事项。“别的我觉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家宝弟听话,踏实能干服管教。”梁大户松口说道。

    杨宝弟这时候机灵,知道梁大户答应了说道:“大户,我会听话会跟着你好好学本事,绝不调皮捣蛋!我保证!”杨初月跟着说了几句好话,梁大户最终答应了。

    杨初月坚持要送礼,说这礼物梁大户必须收下。梁大户坚持不收,说都是熟人熟事的,不用麻烦,他又不是私收贿赂的贪官。梁大户虽是商人,但颇爱惜名声,因此杨初月没坚持,道了几声谢后,领着杨宝弟回家说了这个消息。

    明天,杨宝弟就能到梁大户的铺子里学做生意,梁大户说了,等他学会了最基本的,就让他跟着商队一起到莱川县城的大铺子里去。听到这个好消息,杨老三和柳四娘由衷笑得合不拢嘴。杨宝弟有出路了,等到他有出息了,将来也能有门好亲事。

    搬到镇上后,家安置好了,土地也处理好了,写有“邱府”二字的牌匾被摘下,换上了刻有“杨宅”二字的新牌匾。乔迁新居之喜,杨初月在家里办了几桌酒席,请左邻右舍的上门喝了一杯乔迁酒。

    杨初月盘算了一下,剩下的银子还有四千一百多两,虽然不算少,但也不能做吃山空。每年地里的出息够全家吃饱,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不过要怎样继续存钱,杨初月觉得还得想其他办法。

第 61 章() 
安好了家,杨初月摸清了县城里收货贩子到镇上收货时间和次数,除了粮食外,收得最多的便是家猪鸡鸭兔子等活禽和鸡蛋鸭蛋。

    杨初月趁着十五赶场那天,县城里的商贩子来收货,在他们那里了解了一些关于收货的行情。商贩子告诉杨初月说,这些货物不止会卖到县城里去,还可能卖到西州首府去,所以家禽和猪之类的活物卖的非常好。

    杨初月想到杨宅除了住房外,还有好些空着的房子,杨初月琢磨着可以把那些空房子收拾出来,可以养上一些鸡鸭兔子和猪等家畜,到时候便可在固定的时间交一些活禽和禽蛋。

    杨初月说了自己的打算:“冯老板,要不这样,我在家养一些鸡鸭兔子和活猪等家禽,等到可以卖的时候就来找你,每只鸡鸭兔子少三个铜板怎样?”

    陆老板想到自己挣这些钱也是小本生意,卖方能主动少一些钱,他自然乐意:“那行,你打算每次交多少?”

    杨初月想起自己上辈子的老本行,这事不能盲目的来,问道:“那陆老板先给我说一说,哪些家禽买的好一些,这样我就可以根据买卖情况来决定多养哪些家禽。”

    陆老板对杨初月这一做法颇为赞同:“若说卖的好的家禽,还是猪肉卖得最好,毕竟猪肉便宜,不止大户人家买得起,平常小户人家在平常打牙祭也买猪肉吃,另外嘛,就是鸡鸭和兔子。不过禽蛋中,鸡蛋卖得好,你可以多养鸡生蛋。”

    杨初月听后点头,在镇上有了新的生财之路,以后日子也有奋斗的目标。因杨初月承诺每次交货可以少一些钱,陆老板赶紧应下。杨初月还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了解了一些行情后,再立了一张字据。陆老板收好了货回县城,杨初月回杨宅说了养家禽这事。

    这等能生财的活计,杨老三自然愿意做。全家一起动手收拾宅子后面那一排低矮的房子,杨老三为了省钱,自己动手搬了石头砌一排猪圈,又用木板钉了鸡舍鸭舍和兔舍。

    活鸭和兔子要得较少,所以他们在菜市场卖活禽的地方买得较少,猪仔儿买了五只,小鸡买了四十只。丰莱镇周边都是土地和荒坡,还有几处小水塘,所以猪草兔草不用操心,放鸭子也可以到不远处的小水塘里放。

    其实这笔生意也可以做得更大,但她这回放弃了。上辈子她虽然不聪明,模样不出挑,性子也不怎么讨喜,但做什么事都尽全力去做。读书上学十八年,为事业打拼了五六年,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她大姐和弟弟差,拼命的学习拼命的工作,终于学业有成事业成功了。不过到头来什么都没得到。

    这辈子她不想像上辈子那么累,虽然杨家人各种惹麻烦做了许多错事,但一家人守在一起,钱够用,粮食够吃,一切都好了。平凡安稳没压力的日子比什么都好,尽管丰莱镇地方偏僻了些,好在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对这里的影响都很小。穿越后这辈子,她的追求也不高,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比什么都好。

    家里的鸡鸭兔子活猪长大了能卖钱,鸡鸭生的蛋也能卖钱,想到后来能拿到一大笔银子,全家老小干活儿都格外卖力。每天割草的割草,做家务的做家务,务农的务农,各种分工非常明确。看到现在一家人满足有干劲的样子,杨初月也觉得这辈子这样过下去也未尝不可。

    杨十九十八岁,现在杨老三夫妻把已经在心里把她许给了杨兴年。杨十九也默许了,杨十九见了只觉得她们会白忙一场。

    因为杨十九将来要嫁给杨兴年,杨兴年走的仕途,将来还有上升的前途,杨十九一个懵懂无知的乡下姑娘还不适合当官太太。为了将来杨十九能当一个合格的官家夫人,柳四娘往杨初月把自己在京城邱家学来的规矩一一的交给她,还请了镇上一户读书人家的夫人教她妇德之事。

    虽然杨初月鄙视古代那些三从四德的东西,但她还没胆量明目张胆的和那些教条对着干,只得顺从着。

    杨初七最大的孩子杨东到了入学的年龄,杨初月送他进了学堂,就算不走仕途,能读书识字也好。自从刘一郎跑了过后,杨初七就给三个孩子改了姓氏,不让他们姓刘,让他们跟着自己姓杨。

    杨初七在家,跟着她爹一起下田,种着宅子后那五亩田地。地里的每年的出息能养活一家子。杨初月当初跟着柳四娘学刺绣,为的就是将来能赚些钱杨家。小镇上的大户人家不多,数来数去只有那么十户,对蔬菜粮食需求不大,剩下的都是自耕农,家里的地中的粮食和蔬菜够他们自给自足,因此种粮食这块儿暂时走不通。

    莱川县城到丰莱镇收货的人也不多,每一季度来一次,有时候冬季还不来。收的就是些粮食和蔬菜家禽之类的东西。每年种地辛苦,人力物力投资大,杨初月不想让杨老三和柳四娘再那么辛苦。想到卖刺绣这事,杨初月对柳四娘说了。

    柳四娘和她先接了一些红绸绣坊的活计做,因为搬到镇上,两人可以帮着做一些衣裳鞋子之类的。

    杨初月想能不能做更值钱的绣品,例如做大幅的刺绣,或者做其他的大宗货物。杨初月从京城回桐安村的途中路经西州城,知道从西州城到丰莱镇坐马车得走五天五夜,丰莱镇算是整个西州城所管辖的最穷最偏远的小镇之一。

    离丰莱镇最近的县城莱川县也得走一天,梁大户在莱川县有生意,杨初月问了他,莱川县是否有大件的绣活儿可做。

    梁大户说:“莱川县是西州的刺绣大县,县里有好几家绣坊和成衣铺子,我打听过,那些绣坊镇里大户人家做衣裳和绣品的,有好几家还是专给京城大户人家做的。不过那些对绣娘的绣工要求很严格,若是没三五年经验的绣娘,他们那里都不招人的。你虽然学过女红,但还达不到绣娘的标准,他们那里不会收。”

    杨初月打听到莱川县有大型绣坊,以后有活儿干就成。她对柳四娘的刺绣功夫很有信心,说道:“大户,我娘在到丰莱镇之前是绣坊里的绣娘,她的手艺比我好上百倍。要不我和我娘先绣一幅刺绣,绣好了以后,你下次到莱川县的时候,我跟着您一起到县里看看,你看成不成?”

    杨初月是她多年的邻居,他一直把杨初月当小妹看,这事他先点头,说:“成,我虽和那家绣坊的老板相熟,但也不能保证把你和你娘举荐进去。你们母女两个先做一幅刺绣看看吧,若绣得好,说不定有戏。”

    杨初月说定了这事,回家同柳四娘说了。她到丰莱镇二十多年,从没离开过这里一步,杨老三在桐安村待了一辈子,还没到莱川县看过。柳四娘和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夫妻,他现在不担心柳四娘会跑,于是同意了让柳四娘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