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凰权-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知道你有很多疑问,而我也有些问题要问你,所以,只要你不大声喊叫,我就解了你的哑穴。”黑衣女子来到段诗雅身边,威胁着道,“但如果你敢大声呼救的话,我便立刻杀了你,这样你认为如何?”

    “……”段诗雅无语地点了点头。

    得到了段诗雅的同意,黑衣女子伸手,解了她的穴道。

    “你究竟是谁?到底想要做什么?”一能开口说话,段诗雅就马上问了黑衣女子这个问题。

    在此之前,段诗雅会认为她一定是受韩如意和皇甫允晏指示,想将她和皇甫绍泽一网打尽,来个一箭双雕,可是在他们被发现的最后一刻,这名女子却出现,破坏了之前的计划,解救了身处困境的她。

    这让她百思不得其解!

    “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这些事情,我不会告诉你,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直到目前为止,在我查清楚一些事情之前,我暂时还不会伤害你。”黑衣女子的声音依旧低沉,让段诗雅无法听出她是谁。

    “你想查什么事情?该不会和我胸口上的红痣有关系吧?”段诗雅猜测着这个可能性,似乎一切的变局,是从她看到她胸口的红痣开始的。

    “东平王妃啊,你真的很聪明,和我认识的一个故人一样,都有着同样的聪明才智。”黑衣女子的手慢慢地抚上了段诗雅的脸,轻轻地摩挲着,眉眼低垂,两眼深思,“现在仔细看看,不但连聪明才智,就连相貌也有七八成相似,你该不会就是我要找的人吧?”

    段诗雅问道:“你要找的人是谁?”

    “……”黑衣女子微微沉疑,没有回答段诗雅的问题,反而问道,“段安锦对你怎么样?”

    “……”见黑衣女子不回答自己的问题,段诗雅也干脆闭口不答,没理由她什么信息都没得到,却要告诉她自己所知道的事情。

    “你有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真实身份?”

    “……”

    “他到底是不是你的亲生父亲?”

    “……”

    看着段诗雅一言不发的样子,黑衣女子明白了,她是故意不回答的:“东平王妃,你故意不回答我的问题,难道你就不怕惹怒了我,立刻杀了你吗?”

    “……”

    说着,黑衣女子拔出了匕首,放在了段诗雅的颈项上:“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说,还是不说?”

    “要杀你就杀吧,我从来就没有畏惧过死。”段诗雅无所谓地耸了耸肩,“况且,从你刚刚在那么危险的境地下把我救出来的一幕,可见,你并不想我死,只不过是想套出我口中的秘密。”

    段诗雅惊喜地发现,随着药效的散去,她的力气正在慢慢恢复当中,只要再拖上一炷香的功夫,她就不用再受制于她了,但在此之前,她必须拖延时间。

    “你……”黑衣女子气急了,但却不能对她动手,“好,我可以不杀你,但是我却可以在你的脸上刻几道伤口,毁了你的脸!”

    “……”段诗雅无语了,这个法子也能让她想出来。

    算了,她的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犯不着拿自己的脸面来冒险:“好,你问吧。我把我知道的,告诉你便是了。”

    当觉得找到了段诗雅弱点的时候,黑衣女子松了口气,收回了匕首,再次问道:“段安锦对你怎么样?”

    “你是在问我的父亲吗?我是他的亲生女儿,他怎么可能对我不好呢?”段安锦不仅对她是一般的好,简直是宠上了天,宠得她嚣张跋扈、无法无天,从而导致了原主的死亡,这就是所谓的捧杀!

    “亲生女儿?但我怎么看着,你长得一点都不像他呢?”

    “说不定我长得像我的母亲呢!”她到底是不是段安锦的亲生女儿,这个疑问从一开始都一直都萦绕在她的心里,如果是亲生女儿的话,以段安锦为人处世的个性,一定不可能做出捧杀一事吧,“据说,我母亲可是一等一的大美人啊!”

    “你母亲吗?”段安锦的第一位夫人,她也有所听闻,的确是一个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大美人,只可惜,她未曾亲眼见过,“你见过她吗?你像她吗?”

    “我母亲在生下我之后,还没等我满月便已经离开了我的父亲,即便见过,我恐怕也不记得了,更不要问我像不像她这种问题了。”如果可以的话段诗雅也想见一见原主的母亲,想问一问她,当年为什么舍得抛下原主,离开段安锦。

    “那你知道你母亲去了哪里吗?”

    “我父亲找了我母亲十多年也没有找到,我怎么可能知道她在哪里呢?”被卷在被子里的段诗雅尝试着握了握拳头,发现力气已经恢复了七八成了。

第277章 你在找谁?() 
“啧,看来,此事还真的无从查起了。”黑衣女子皱起了眉头。

    “查?你查什么?”

    “我在找一个人,我找了十多年了,至今还未找到这个人。”

    “难道你要找的人就是我的母亲吗?”

    “不是,年龄不对。”黑衣女子想起了什么,又问道,“东平王妃,你今年是十六岁吗?”

    “是的,我是十六岁。”段诗雅佯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但被子里的手却慢慢地从空间里拿出一把匕首,寻找着最佳的机会。

    “你也是十六岁啊。一转眼便十六年了,那孩子如果还在这个世上的话,现在也是如你一般大,十六岁了吧。”黑衣女子似乎陷入了沉思,低声感叹着。

    “你找到人难不成是一个年轻女子吗?”

    趁着黑衣女子松懈的一刻,段诗雅一个跃起,匕首刺向她的胸口——

    在发现段诗雅攻击的时候,黑衣女子已经迟了一步,只能勉强躲过她的攻击,而胸前的衣服则因为躲避不及,被划破了。

    胸前的肌肤也因此受到了划伤!

    咦,这段诗雅是什么时候能动的?而且,她从未听说过她会武功啊!

    黑衣女子还未回过神来,段诗雅再次发出几把匕首。

    几把匕首凌空而来,直插对方脸、胸、腹几个要害部位,逼得黑衣女子一退再退。

    “东平王妃,咱们不是敌人,你没必要和我动手!”

    “是不是敌人,让本王妃先看看你的容貌再说。”

    “……”

    段诗雅的招式没有内力,但突如其来的攻击却让她一退再退,而黑衣女子本着不想伤害她的目的,也一直在退让,直到退无可退。

    黑衣女子沉下了脸,道:“既然如此,那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哼,这句话应该是本王妃说才对。”段诗雅嘴里说着话,但攻势却没有落下,“要不是因为你,本王妃怎么可能受到皇甫绍泽的侮辱,这个仇,本王妃可是记着的。”

    就在黑衣女子想要回击段诗雅之时,却发现她已经飞身扑了过来,右手出掌,左手则前去探取她的蒙面巾。

    拿下她的蒙面巾,看看她是谁,是段诗雅最急切要做的事情。

    为了阻止自己真实面目的暴露,黑衣女子只能撤回招式,阻止段诗雅的攻击。

    不料,段诗雅招式忽然有变,左手无端变出一把匕首,直划黑衣女子的颈项,让她大为讶异,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应付,只能呆呆地受制于她,勉强挡掉那把匕首。

    说时迟,那时快,段诗雅的右手直扑黑衣女子的面部,将她的蒙面巾扯了下来——

    不好,她的真实面目要暴露在段诗雅之前了。

    意识到这一点,黑衣女子管不了其他,捂着脸,破窗而出,迅速离开。

    “……”握着蒙面巾,段诗叹了口气。

    啧,都怪这屋子里只有一根蜡烛,太黑了,以致于无法看清楚她是谁。

    忽然,一阵风自破窗外袭来,让全身空无一物的段诗雅打了个寒颤。

    啊,好冷!还是赶紧回风雅阁吧!

    ……

    “娘娘,您总算回来了。”回到风雅阁,清风和明月看到了换了一身黑色紧身衣的段诗雅,不禁有些奇怪,问道,“只不过,您身上的衣服是怎么回事?今日明明不是穿这套衣衫出去的啊?”

    而且,段诗雅这身紧身衣的布料和款式都非常奇怪,是她们之前从未见过的。

    “……”要不是戒指空间里有存着在现代里的衣衫,这回儿的她说不定要光着身子走回风雅阁了,“这叫黑色紧身衣,穿着它方便方便夜行,是本王妃让人特制的。”

    “你们什么都别问了,反正就是发生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段诗雅抱着冰冷发抖的身子,不想再提今晚之事,

    段诗雅的话让清风和明月不敢再问下去,不过,她们却是在心里猜疑着,段诗雅的所为该不会和今晚宫里出现刺客有关系吧?

    “娘娘,你的脸怎么了?怎么肿成这样了?”细心的明月发现了段诗雅脸上的红肿,一边脸已肿得不成样子了。

    “清风,你赶紧给本王妃弄碗姜汤来,顺便弄块冰来给本王妃冷敷一下脸。”

    段诗雅不是不知道自己脸的状况,要是再不处理一下,明天准不能见人了。

    “是,娘娘。”清风得令后,急忙退下。

    “明月,你给本王妃准备浴汤,本王妃都快冷死了!”

    当明月把浴汤准备好之后,段诗雅把自己泡在了温暖的水里,让自己的身体暖和起来。

    靠在浴桶旁,段诗雅的思绪却无法平静,今天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她还没完全消化过来。

    首先,皇甫行渊对皇甫墨宸的态度,他把珍珠饺子给了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打算帮他,还是要害他呢?

    其次,皇甫行渊收到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一脸的凝重?

    第三,皇甫绍泽这个家伙给她的凌辱,她铭记在心,迟早她都会对付他,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最后,是那黑衣女子,口口声声说要找人,她到底是在找谁?为什么一看到她胸口的红痣,便改变了对她的态度?

    还有,段诗雅可以确定,她一定是皇宫里头的人,只不过,她到底是谁呢?

    不过,对于这一点,段诗雅并不着急,因为如果她要继续套出她口中的秘密,那她自然会来找她,到时候便知道此人是谁了。

    ……

    沐浴过后,已经是三更时分了,而皇甫墨宸却还未回来,看来这八百里加急也够他们焦头烂额的了。

    按照大年三十的规矩,今晚是要守夜,是不能安睡的。

    对于这个习俗,段诗雅不以为然,直接倒在床上,蒙头睡觉。

    “娘娘,今夜不能睡,咱们要守夜啊!”明月过来,提醒道。

    “什么守夜不守夜的,与本王妃无关,要守你们自个儿守好了。”

    “可是守夜的话,可以为家里的长辈增添岁数、益寿延年啊!”

    “本王妃家里又没有长辈,要为谁守夜啊?”段诗雅一时没在意,竟将自己在现代的情况说了出来。

    “……”

第278章 西廊国进犯() 
明月一下子愣住了,半晌之后才回答:“娘娘,段老夫人、段老爷他们不是您的长辈吗?”

    “……”

    明月的话让段诗雅倏地坐直了身子,糟糕,差点泄露了底细!

    在现代之时,她是孤儿,没有亲人,完全不知道守夜这回事,但现在的她家里却是有长辈的啊!

    “算了,为了祖母,本王妃还是起来守夜吧。 ”段诗雅披上衣服,坐到了火炉旁边。

    她这么做,不为别的,只希望可以为段老夫人增添岁数、益寿延年,哪怕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希冀,也算是她做孙女的一番心意了。

    ……

    此时,在勤政殿里,皇甫行渊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下面,是太子和几名王爷,以及接到圣旨,立刻赶进宫里的左相、右相和几位肱骨大臣。

    所有大臣赶来之后,皇甫行渊却许久都未曾发话,因为他还在等,等另外一个人的出现,而那个人就是韩霆。

    因为皇甫行渊许久为发话,下面的大臣不禁窃窃私语起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才让他们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急着进宫议事呢?

    半个时辰之后,前去请韩霆入宫的小太监却回禀:“启禀皇上,奴才去请护国公即刻进宫,不料,韩府的人却说,护国公得了急病,倒在了床上,无法进宫,还请皇上恕罪。”

    小太监的话,让皇甫行渊大失所望,眉头更是深锁,这韩霆好端端的,怎么会忽然病倒了呢?

    “父皇,到底八百里急报上面说了什么,让你眉头如此深锁?”皇甫承洛按捺不住,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皇甫行渊眉头深锁,许久都未曾出声,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还是皇甫墨宸知晓皇甫行渊的心思,猜测道:“父皇,该不会是边疆出了什么事吧?”

    如果不是因为边疆之事,皇甫行渊绝对不会如此苦恼。

    “东平王说对了。”皇甫行渊再次叹口气,举起拿到八百里加急的折子,道:“前日,西廊国举兵二十万,大举进犯我夜翼国。两日之内,便攻占了边城,杀了守城的将领,大败我夜翼国大军。”

    众人听闻此事,各个皆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夜翼国与西廊国是邻国,一东一西,各自占据华夏国两方。

    夜翼国临海,西廊国则靠山,其国力根本不可以与富庶的夜翼国相比。

    特别是自六年前,夜翼国与西廊国一战,皇甫墨宸打败西廊国,将西廊国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之后,两国签订停战协议,西廊国更无力再提战事。

    在这六年期间,西廊国皇帝命全国修生养息,全力发展国力,意图将西廊国的国力、富庶壮大起来。

    但在这新年之际,西廊国怎么会无缘无故的进犯夜翼国呢?

    以他们目前的国力,根本无法与夜翼国对抗,又岂会忽然袭击,破了边城呢?

    “大伙说说吧,此次是战,还是和?如战,那么是急战,还是缓战?如和,是议和,还是求和?列为尽可直言。”

    右相顾熙垣出列躬身道:“皇上,这些年来,我夜翼国一直与西廊国交好,两国一直相安无事、邦交正常。此次,西廊国无辜进犯我夜翼国,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呢?”

    顾熙垣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身形消瘦,一副儒生姿态,续着长长的胡须,颇有先风道骨之姿。

    “老臣认为,避战而言和,迁延时日,只不过,不是求和,而是议和。等缓下战争之时,我国再派出使者出使西廊国,挑明其中的误会。老臣相信,只要挑明了其中的误会,议和是上上之策,这样便可避免两国战祸、生灵涂炭。”

    此言刚刚说完,有两三名大臣便出列,道:“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

    “父皇,儿臣主战。”听了主和臣工的建议,皇甫允晏立刻心生不快,出列躬身道,“此战绝不能和,必须一战到底,而且力战,急战。”

    皇甫行渊问道:“为何呢?”

    “父皇,我夜翼国无论军力、国力都胜于西廊国,何来议和的道理?此乃其一。”

    “至于其二,右相口口声声说,这其中必有什么误会的话,这未免说不通。如果就在前几日,发生的不是战争,而是贼人闯入右相的府中,将右相一家几百个口人全部杀光,继而再告诉丞相,这只是一个误会,他们只是杀错了人而已。”皇甫允晏望着顾熙垣,轻蔑地道,“不知右相是否接受这个说法,不再追究贼人的杀人大罪?”

    “这两国战争,岂能用老臣一家的性命来相提并论呢?”右相一脸的不悦,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任谁把自己一家人被灭口,谁的心情都会不舒服。

    “右相的家人是人,咱们将士就不是人了吗?虽然是两国战争,但却是一样的道理。”皇甫允晏接口道,“这西廊国把咱们夜翼国的将士都杀了,城都破了,何来的误会?况且,派出使者和谈,不但会浪费时间,更会让西廊国以为,咱们怕了他!”

    “父皇,对于此事,咱们应该早做打算,早日派兵收服城池,将西廊国的贼子赶出国境,将损失减到最小才是,所以,儿臣认为,要与西廊国一战。”

    “可是,太子殿下可曾想过,此战一开,百姓便得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况且,太子殿下可莫要忘记,北方的大智国正对我夜翼国虎视眈眈、蓄势待发,准备趁机进攻我夜翼国。”

    “正因为有大智国对咱们虎视眈眈,本宫才会力劝父皇,要收复城池,驱逐西廊国贼子,来个速战速决,以绝后患。”

    “此战一开,其实太子殿下说结束就能结束的。老臣以为,还是以和为贵。”

    “右相,敌人都打到咱们家门口来了,你右相还如此沉得住气,说什么以和为贵,实在是让人佩服!”皇甫允晏皱眉,语气中不禁有不悦之意,“只不过,咱们被西廊国进犯,不但不打回去,还要求和,就好像咱们怕了他们一样。”

第279章 儿臣愿领兵出征() 
“这样一来,咱们夜翼国的颜面何在?咱们皇甫氏今后要如何面对天下百姓?”

    “难不成为了所谓的面子,就得两国开战,让百姓不能安居乐业、生灵涂炭吗?”顾熙垣执拗地道,“老臣认为,如果求和可以免除一场战争,让两国和平相处的话,那又何乐不为呢?”

    “你这种做法是弃国家大义于不顾。 ”

    “民乃国之根本,百姓若不能安居乐业,则国不能发展,又谈何国家大义?”

    “都被人欺负到家门口了,不但不还击,还要求和,这就是所谓的国家大义吗?”

    “那是暂时为之,要知道,我夜翼国的目的,是要统治华夏大陆,不能为了眼前的一时之快而忘记了大业。要开战,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咱们要等待最好的时机,一击即中啊!”

    “连眼前的面子都不能保障,谈何统一大业?咱们皇甫一族岂能活得如此窝囊?”

    “太子殿下,忍字头上一把刀,忍着当然会痛,但只要等到适当的时机,咱们便可一同华夏大陆了!”

    “你的说法真是荒谬……”

    “……”

    “好了,你们不要再吵了,吵得朕都烦死了。”皇甫行渊抚额,对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禁有些不耐烦了。

    顾熙垣言之有理,一旦开战,三国鼎立的天下格局将会出现震荡,到时候,夜翼国也将会陷入三国大战之中。

    于国不利,这也是他万万不想看到的事情!

    只是,皇甫允晏说的话也不误无道理,身为夜翼国国主,岂能容忍他国在自己的国土上烧杀抢掠、侵占国土。

    他就怕,他一旦退一步,西廊国便会进十步,错过了最佳的作战时机,恐怕会延误战机。

    战,他不怕,怕的是大战之后引起的连锁反应,更不知道大智国对此会作何反应。

    “东平王,你又是如何认为的?”皇甫行渊转而问一直沉默的皇甫墨宸。

    现在的他迫切想知道皇甫墨宸的看法,每次的政见,他都非常有自己的主张。

    皇甫墨宸道:“儿臣同意右相的说法,西廊国不顾忌讳,选择新年之际来犯,其中必有蹊跷。据儿臣所了解,现任的西廊国皇帝并没有开战的意愿,想来必是国中出现了动荡或分歧,才会有此结果。”

    “只不过,求和之举,却是万万使不得。一旦求和,只会使边城大军军心涣散,互相猜忌,对今后的出兵不利。”

    皇甫行渊问道:“那你的意思是,支持出兵边城、与西廊国一战吗?”

    “也不完全是。”

    皇甫墨宸的话让皇甫允晏急了,连忙问道:“六皇弟,你一边说事有蹊跷,一边又不主张求和,就连出兵作战,你也不赞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皇甫墨宸不为所动,淡淡地道:“太子殿下莫急,臣弟还未说完呢!”

    “……”

    相对于皇甫允晏的着急,皇甫墨宸显得格外的沉着冷静,而这正是皇甫允晏最讨厌他的地方。

    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可以把他给比下去。

    “东平王,你有什么好的主意,就赶紧说出来吧。”皇甫行渊也不禁催促道,有时候,这个儿子沉稳也会让他捉急,他的话就不能一次性说完,非得卖个关子吗?

    “父皇,儿臣认为,咱们可以用折中的方法,分两步走。第一,西廊国大举进犯我夜翼国,我国应该给予痛击,以振国威,一举消灭西廊国贼子。”

    皇甫允晏分为不屑,轻声道:“这不就是本宫力主战争的想法吗?和本宫的说法有何不同了。”

    皇甫墨宸把他的话听在耳朵里,却没有回应,只是继续说:

    “其二,在与之对战的过程中,派出使者前往夜翼国,将这其中的蹊跷弄明白,对西廊国皇帝晓以利害。儿臣想,只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而西廊国大败之后,西廊国必定会退兵,到时候,咱们再和他和谈也不迟。”

    “诸位,你们认为东平王的主张如何?”

    皇甫承洛躬身,道“儿臣赞同六皇弟的主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