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仙女大小姐-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得到出版界都鼎鼎有名的大人物的夸奖,杨果都有点受宠若惊了。虽然有点激动,但他还是谦虚了几句。
因为公务繁忙,庞岳没有跟杨果聊太久,她最后鼓励了杨果几句:“一本书的出版,遭遇到一点挫折很正常,只要能迈过去,一切都不会是问题。有实力的人不会畏惧别人的质疑,只有真正直面挑战的人,才能算的上真正的强者!杨果我很看好你!”
驶大船者不会在意一点点风浪,像庞岳这样级别的人,怎样的小手段没见过,她不插手去处理,只不过是想借机磨练一下她视作自己晚辈的郑雨洁,目前看来,效果还算不错!
庞岳走后,郑雨洁跟杨果说起了悄悄话。
“原来你是信达公司的人啊!以前怎么都不跟我说的?”她身体跟杨果贴得很近,但手掌扶到了杨果的腰间,大拇指和食指钳住了他的一块软肉,含嗔地说道。
这个动作有点过了!就连杨果这么迟钝的人都觉得有些不太对了,不过按照他的思维方式,他倒是先反思自己,昨天知道了郑雨洁是一个“订了婚”的人,他离郑雨洁这么近,还有这么亲密的动作,会不会对郑雨洁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自认为自己想得很周到的杨果赶紧跟郑雨洁拉开了一段距离,才惊讶地问道:“咦,你怎么知道的?”
“不过你这个说法不对,”酷爱咬文嚼字的杨果纠正道,“信达公司跟我的关系不是employer(雇主)和employee(雇员),我只是通过信达公司接翻译任务。”
被杨果这样避开的郑雨洁眼神有些黯淡,她还以为两个人的关系更亲密了,但是好像又不是她想的那么顺利。不过郑雨洁很快就恢复了过来,仿佛刚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她还是嫣然一笑地说道:“我知道了,信达公司的经营模式我还是有所耳闻的,昨天下午他们的姚总站出来力挺你,让我误以为你是给他打工的呢!”
“姚总,是姚德华姚总吗?”杨果惊讶地说道,“这又是什么一回事?”
在郑雨洁解释之下,杨果才明白,前天刚刚爆发出的舆论风暴,昨天姚德华就做出了决定。他约谈了几家关系还比较不错的大报社,有几个还是粤省的喉舌,通过他们向外界传递了自己对杨果的支持。
杨果找来了报纸,他看的那份是素有敢说话之称的南粤晚报。第五版上面大大的标题书写着“年轻,不是实力的标尺!”
南粤晚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了杨果这一件事。
一方面是通过对姚德华还有信达公司其他关键员工(译员部)的采访,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了杨果的真正实力,就像姚德华说的那般:“杨果是我见过最有才华最有灵气的翻译,从事这行几十年,没有谁能让我如此欣赏甚至是崇拜,他在我们公司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金牌译员,以他的能力,就算是放眼粤省翻译界,算上享名已久的老一辈翻译家,杨果也能挤入前十!”
一方面,还通过追溯这件事的起始,提出了疑问:跟风谩骂的人们,你们评价的标准是不是还停留在了肤浅的年龄、资历还有名声上?有几个是真正看过杨果翻译的作品的?你们没有看过书,为什么就那么肯定他翻得不好呢?
“你们可以因为他的年轻而抨击他,但是在我看来,年轻是他最大的资本,杨果有着无限的潜力,凭他目前的实力,我就可以大胆断言,他是一个注定要成为大师的人!”姚德华给出了一个非常高甚至有可能引发争议的评价。
南粤晚报当然不会听信了姚德华的一家之言,它还通过自己的渠道还找到了粤省翻译界最有名望的翻译家——粤省外国语大学的高翻学院院长袁成合先生。袁成合仔细看了南粤晚报提供的杨果以前给医药企业翻译的那份材料,他同样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质量上乘,了不得,真难得!”
虽然没有姚德华那么夸张,但是他对杨果的欣赏和赞扬跃然于纸!
南粤晚报最后站在了中立的角度总结道:“杨果的实力、乔布斯传记翻译的质量我们且让事实来说话,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年轻,不应该成为大家评价的标尺!”
因为一众粤省的报道,杨果一些还不为人所知的情况都摆到了人们面前,网上的舆论状况也悄悄发生了变化,那一边倒的讨伐声音削弱了很多,越来越多人选择了理性地观望,这也让东信出版社的公关部门的人压力小了不少。
成功时锦上添花者不可胜数,唯有失意时雪中送炭方能现真情。对于姚德华这样不顾一切地力挺,杨果的内心非常感动。尽管眼神一如既往的冷静,但是握着报纸微微颤抖的双手怎么也无法掩盖他的心情。
杨果深知,姚德华并没有站出来声援自己的。就算是声援,他也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全力以赴。他这样做,是给自己,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因为如果乔教主传记发布后,翻译的质量确实如同大家所怀疑的那样不过关,那姚德华真的是要成为业界的一大笑话了!
甚至信达公司的信誉、形象都会遭到眼中的打击!姚德华说,杨果是信达公司的第一人,金牌译员中的领军人物,那么杨果如果因为这本书的翻译质量为大众诟病,那么信达公司的实力也会遭到客户的质疑!
翻译这个圈子不大,一点风吹草动,就会马上传到所有人耳中,更何况是这样一件全国热议的焦点事件呢!
姚德华如此信任自己,杨果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压力山大,他反而像是得到了鼓励一般,信心越来越足了!
第一百零四章 新闻发布会 上()
下午两点,吃过便当,杨果将女儿哄睡着,新闻发布会预计要持续两个小时,琪琪一般中午会睡上两三个小时,现在开始睡,三个小时足够了。
在更衣室换上纪梵希的正装,杨果谢绝了化妆师给他上点薄妆的建议,他对化妆品特别抗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时候在幼儿园留下的阴影。那时候幼儿园小朋友汇演,每一个小朋友都被抹了一层厚厚的粉,那种恶心感至今还记得!
化妆师可能是看到杨果皮肤肤色还不错,倒很好说话,笑着放他出去了。
换装之后的杨果魅力值飙升,走出来后就成了整个准备厅的焦点,特别是那些年轻的礼仪女孩、女工作人员,仿佛杨果身上有一块神奇的磁铁一般,她们的目光一粘上就再也摘不下来了!
“他是谁啊?”小姑娘们三三两两交头接耳。
“好像就是那个叫杨果的翻译。”知情的颇为得意地说道。
“他就是杨果啊?没想到这么帅!”有几个小姑娘的眼睛都快弯成了心形了!
“就是就是,有没有觉得他长得好高啊!”有几个女孩的关注点在杨果的大长腿上。
“我听说男朋友比自己高18厘米是最合适的,他就是最完美的白马王子啊!又帅又高!”
“哎,你跟人家可不止是十八厘米吧?我觉得我才是最合适的!哎哎,我觉得今晚睡不着了!”一个女孩捂着滚烫滚烫的脸说道。
“小玉,你这个色丫头!”大家纷纷嘲笑她起来。
有一个女孩凑了过来,嘻嘻地笑道:“我说啊,你们都别想了,轮不到你们啦,我都看到人家抱着孩子的!”
“啊!怎么会!”众女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那么年轻就有孩子了?”
得到同伴肯定的答复之后,女孩们心都碎了:“为什么每一个刚刚遇到的帅哥都名草有主了!”
这只不过是发生在大厅角落的一个小插曲,杨果也丝毫不知道自己成为了那些女孩的议论对象。杨果出来后,就站在了郑雨洁身边,听待她的安排。
郑雨洁也换了一身利落的职业装,领口有些蕾丝边的白色衬衣,紧绷的黑色套裙,她那原本就前凸后翘的身材在套裙的衬托下看起来更加火辣了!
杨果不是圣人,他的目光也会不由自主地飘向郑雨洁的臀部,他自以为做得隐蔽,可是女人是第六感最强的动物啊!杨果这点小动作郑雨洁怎么可能察觉不到?
只不过她不作声色,不但不恼,心中还乐坏了:“就知道你不是柳下惠!”能被自己喜欢的人欣赏,郑雨洁此刻的发自内心的微笑正应了那句古语:“女为悦自者容!”
被东信出版社的公关部的人中午带去吃大餐的记者们纷纷回到了发布会的大厅,在礼仪的指引之下找到自家报社的位置坐下。
国内新闻报道有个潜规则,就算是东信出版社也不免俗,那些回来的记者裤子兜里都鼓囊囊的,好处费收了可不少。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在场那么多报社,大部分还跟东信出版社都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在,很多人当时就拍着胸口应承不会在这件事上为难东信出版社。
所以在发布会现场,竟然没有出现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反而大部分人都是有说有笑,就跟参加一个茶话会一般,杨果在后台看了,摇摇头大感怪异。
“你不要担心,”郑雨洁看到杨果摇头晃脑的样子,以为他紧张了,捏捏他的手说道,“都是按照流程走的,不会有太刁难的问题。”
杨果从郑雨洁软绵绵的手掌中抽出手,摸摸自己的鼻子,笑道:“我没有担心啊!只是第一次上新闻发布会,感觉有点不真实。”
不管真不真实,新闻发布会下午三点半钟如期开始了。
列席新闻发布会的,除了主角杨果和郑雨洁,还有译言网的总裁陈福宗和东信出版社总编辑庞岳,庞岳还是有点不太放心,她的出席主要是为了给郑雨洁她们坐镇撑场面。
主席台上还有来自京城外国语大学的资深翻译家罗林教授(纯属杜撰,请不要深究),他是老一辈翻译家了,他最著名的译作是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等鼎鼎有名的名著,在翻译界也是颇有名望。
东信出版社这一次新闻发布会跟普通的新闻发布会可不一样,为了更让别人信服,还安排了罗教授和杨果现场问答的环境,让专业人士来给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比他们费尽口舌解释更有用。
简单的介绍之后,新闻发布会逐渐走上了正轨,各家报社纷纷伸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一开始他们询问得比较的多的还是场上最大牌的庞岳。
“庞总编,我们以及绝大多数的网民都有着一个同样的疑问,那就是乔布斯传记这本书中文版的翻译质量到底如何?”一家报社提出了一个很中规中矩的问题。
庞岳微微一笑,说道:“本来今天关于乔布斯传记这本书的问题都应该由我们负责这个项目的郑雨洁郑副主编还有我们的翻译组组长杨果来给大家解答的,不过你这个问题问我真是问对人了!谁叫我是为数不多刚好看过样书的人呢?没办法,我对这本书也是期待已久了!大家可不要怪我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庞岳诙谐的话语惹起台下一片欢笑声。
“我就从一个书友的角度来评价好了,我觉得这本书真好看!真的,当时我看着看着就入迷了,忍不住还打了电话让杨果他们翻译得再快一点,尽管他们当时已经都快要把我骂死了。”台下又是一阵大笑。
“我觉得翻译的质量好,这当然不能够说我的就是真理。翻译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到底好不好,读者们喜不喜欢,还是要买一本回家好好看一看才能够作出评价。”庞岳顿了一下,再补充道:“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很多读者还没看到书,就发表评论说这本书翻得怎样不好不好,这样的做法是我们不支持的!”
“郑副主编,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有一个记者举手,得到允许后站了起来问道,“我们都知道,当时译言网全国海选译者,报名者数以千百计,可是,那么多可以选择的,为什么你到最后选择了四个毫无翻译长篇著作经历的译者?”
这个问题问得还不算尖锐,也是在郑雨洁她们的意料之中,郑雨洁不慌不忙地拿起话筒回应道:“我们选择译者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最优秀的,能够通过我们三轮海选的译者都是在中英文上有着不凡造诣的人;”
“其次是最适合的,每一个译者都不可能把握住所有题材,对于我们这本乔布斯传记,想要成为我们的译者,他必须要对电子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不需要他一定要是乔布斯的粉丝,但是他要能够读懂这本书中乔布斯的思想,不然我们绝对不放心让他作为信息的传递者!”郑雨洁冷静地说道,不愧是大家族出来的,就算面对着那么多镜头,她都能够神态自若,甚至散发着自信的气势。
“所以我们选择了杨果还有其他三名译者,他们既优秀又能胜任这个任务。现在看来,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郑雨洁微微笑道。
“乔布斯传记的翻译使用的是众包式翻译,这个我们早有耳闻。只是,为什么不只用一个译者,为什么要选择四个译者这么多?我们都知道,翻译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词习惯,东信出版社就不怕一本书里出现四种不一样的风格吗?”有一家报社问道。
“选用四个译者一起翻译,其实这并不是没有过成功的先例。在两年前,东信出版社出版的《小王子历险记》就是采用了众包翻译模式,后来市场反响也不错。所以这一次我们算是有经验可以依靠,并非是盲目大胆地用这么重要的一本书作为我们的试验田。”郑雨洁笑道。
“采用四个译者其实也是我们的无奈,大家也都知道了,我们这本书五十多万字,仅仅是用了三十天就翻译了出来。时间上从一开始国外出版商留给我们的就不多,何况后来还有种种突发事情的出现,最后留给翻译组的时间只剩下了三十天。”
说到这,郑雨洁想起了当时催杨果交稿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心中一荡,不过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
“这么拮据的时间之下,我们没办法把书交给一个人慢慢翻译,只能够够采取众包的模式,集众人之力,才赶在截止之前将这本书翻译完成。”郑雨洁笑道。
“倘若没有杨果他们四人的努力,我们就没办法赶上全球同时发布的计划,而可能老早就盼望着这本书的书友们也没办法最早地一睹这本唯一乔布斯指定的官方自传的风采了!”
第一百零五章 新闻发布会 中()
“至于说担心乔布斯传记翻译的风格不统一的问题,就让杨果杨先生来为大家解答吧,我想,除了他没有谁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了。”郑雨洁说完,微微转头看了一眼杨果。
杨果冲她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两人虽然在之前没有商量过,但此刻仿佛是配合了无数次的搭档一般,一眼就看懂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或者,心有灵犀一点通也不过如此。
“谢谢。”杨果将麦克风的头转向自己。
看着那么多人和摄像头,开始时候有点小紧张,声音微微有点颤抖。为了掩饰自己的紧张,他还拍了拍话筒,发出嘭嘭的声音。
全场都在看着他,静悄悄的,气氛有点压抑。
深呼吸了一口气,杨果乱跳的心才镇定了下来,一开始还是中规中矩地在念自己早已经打好的腹稿:“大家的担忧我是能够理解的。曾经在最后接到考核通过的通知的时候,我也曾因为这个问题犹豫了好久。在场的很多记者朋友可能知道,我的主要工作是在信达公司接笔译的任务。所有我做过的任务,没有一个是跟别人合作完成的。跟别人一起翻译,这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何况还是跟这么多人一起工作!”
就像聊天一般,慢慢的,杨果说得越来越顺畅了:“可是翻开翻译过来的外国著作,其实不难发现,很多译作都是有着两个甚至更多的译者,而它们之间也有很多上乘之作。后来经过一个月的翻译,我发现,与别人合作翻译,做到风格统一,原来也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在我看来,翻译的风格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遣词造句的风格,另一种则是译文的总体行文风格。”谈及自己专业的领域,杨果的眼神里开始闪现出自信的光芒,说话的节奏感越发清晰。
“遣词造句,这个风格,或者说习惯,是个人日积月累养成的,很容易受到过去的学习、生活、工作等经历潜移默化的影响。”杨果掰着手指说道。
“比如说,经常使用网络的都市潮人和只接触纸媒的老一辈学者,他们说的话、写的文章,风格是明显不一样的;再比如说,在金融行业叱咤风云的人和在it行业浸淫多年的人,他们的风格也会不一样!”杨果笑道,“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最担心难以达成一致的也是这一部分。”
“可是,让我感到很惊讶的,是翻译组里,我们四个人风格的差别其实并不大!”杨果转过头看看台上的其他人,微笑地说道,“这里我想我应该要感谢一下东信出版社的庞总编、郑副主编,还有译言网的陈总,两家在合作挑选译者的时候,不仅选出来的译者都是非常优秀的,而且风格十分相似。”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我们四个人都是高校毕业,对科技行业、新兴事物都有着足够的了解,比如我们对苹果公司对乔布斯本人都非常感兴趣,当然感兴趣并不意味着大家都是乔布斯的铁杆粉丝。在这里悄悄告诉大家,我们组中有一个译者是乔布斯黑,他对于乔布斯的生平了如指掌,但是往往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研究的!”杨果停了一下,台下传来了轻轻的笑声,他接着说道,“不过这也不妨碍我们在翻译这本书时候愉快地交流。”
“再者我们都很年轻,年龄相差不大,我们的见识不仅仅来自于我们学过的书籍,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网络。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对英文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说起来挺惭愧的,我在其中是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但是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考取过任何笔译证的。”杨果假装抹了一下冷汗。
“当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遣词造句风格上的差距还是会有的,不过在审校的过程中我会将大家的译作中不一致的地方纠正过来,力求整体的风格不变。”杨果自信地说道。
他竖起了两根手指,接着说道:“第二种风格是译文总体行文的风格。行文风格是什么,比如说有些作者是走文艺风,要么用诗词,要么用一些忧伤的语调,也有些作者的文章是小清新的,看起来很舒服。有些行文风格是深奥晦涩的,也有一些是简单易懂的。行文风格不同,给读者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大家对这方面可能有些误区,也许会觉得某某译者翻译的文章应该就是这种或者那种风格。其实这是不对的!”
杨果严肃地说道:“一个合格的译者译文的行文风格绝对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源文,特别是作品,译者都会根据作者的风格来改变自己的行文风格。如果永远不变,那这位译者就不是在做翻译了,他是在改写原著了!”
杨果的侃侃而谈,并没有让台下众记者感到枯燥无味,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表现出了近乎大师的风采,那抑扬顿挫的音调,那深入浅出的论述,让大家都听得如痴如醉,颇有听易中天教授品三国的感觉。就连坐在旁边的罗林教授,也是时不时颔首露出了赞同的表情。
“翻译作品跟科技文档是不同概念的!后者可以说只要英语学得不错的人就可以翻译,因为科技文档是注重表面意思的传达,不需要你去思考用怎样的行文风格和词藻去翻译,甚至可以使用字对字的翻译,只要译文能够让人读懂,能够准确地传达文档的信息就足够了。但是作品不一样,我们有一个很有名的翻译家叫奈达,他提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说的就是译者要考虑你的读者是否能够跟原文读者获得同样的感受。那么除了意义层次上,译者还要考虑到行文风格是否要与原作者相符?”
又是一大段的论述,有一个记者有点按耐不住地插嘴问道:“那你们怎么样去统一你们的行文风格?只是随便说说就能够统一了吗?”他的声音很是突兀,引起了所有人的侧目,但是他昂着头,一副挑衅的样子。
发布会终于出现了一点不一样的声音。
杨果愣了一下,还是镇定地说道:“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想在这里请读者朋友们放心,在开始翻译之前,我们开了好多次会,挑选了我们都认为最适合的平实的语言风格。”
“说了那么久,还是等于没说嘛!我看你们压根就没办法翻出什么风格!一个靠女人上位的小白脸,还想糊弄我们?”那个记者站起来指着杨果说道。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台下嗡嗡乱成了一片。台下的记者都不傻,这种事情一看就知道是有人请来捣乱的,他们有些在讨论起这事情的背后八卦,有的则在分析他说的话是否有道理。
“大家静一静。”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