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药科学使用指南-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第四,闷种时应严格按规定用药,特别是高粱闷种,稍有不慎则容易发生药害。
(十八)稻瘟灵(富士一号)
1.性能和作用特点 属有机杂环类内吸性杀菌剂。对光、温度、酸性或碱性介质都很稳定。但在水中、紫外线下不稳定。对病原菌选择性强。对水稻稻瘟病菌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对水稻纹枯病、小球菌核病也有效。稻瘟灵的内吸传导主要是向顶型,但有一定量的向基传导。对病菌的作用是影响菌体的细胞壁成分,抑制菌丝侵入和生长。施药后,药剂常累积在叶组织,更多集中于穗梗和枝梗部位,表现为持效期较长。大面积稻田施用稻瘟灵,可以降低稻飞虱虫口密度。对稻瘟病等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此外,还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施于水稻,可缓解因低温和土壤缺氧而导致的水稻生理障碍;施于草莓,可使草莓地上茎叶和根的重量增加等。对人、畜低毒。对蜜蜂无毒。但对鱼类有一定毒性。其商品有稻瘟灵30EC,40EC,40WP。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于稻瘟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药,用药量为360~450克有效成分/公顷。
3.注意事项
第一,如稻田养鱼,应谨慎用药。
第二,加水稀释的药液应及时用完,不宜存放。
(十九)噻枯唑(叶枯唑、川化…018、叶青双、叶枯宁)
1.性能和作用特点 属有机杂环类。是兼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内吸剂。化学性质稳定。对细菌中的假单胞杆菌属和黄单胞杆菌属有良好活性。对人、畜低毒。对鱼类安全。其商品有20%和25%两种噻枯唑可湿性粉剂。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水稻白叶枯病:在早、中、晚稻的秧田和本田施用。按300~375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一般秧田在稻苗4~5叶期喷药。本田在发病初期和始穗期喷药。
小麦细菌性黑颖病:按337。5~526。5克有效成分/公顷用药量加水喷雾。或按同样的药量施入灌溉水中,随灌溉而施药。一般而言,灌溉施药省工但效果稍低于喷雾。施药宜从小麦孕穗初期开始。
柑橘溃疡病:在苗木及幼树新梢萌发后20~30天喷药;结果树在花后10天、30天、50天各喷1次药。如遇暴风雨过后应及时喷药保护。用药量为375~562。5克有效成分/公顷加水喷洒。
3.注意事项
第一,药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第二,如用本品防治其他细菌性病害,应事先做试验。
(二十)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1.性能和作用特点 属取代苯类内吸性药剂。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稳定;对光稳定。内吸性比多菌灵强,为向顶型传导。除对藻菌纲真菌无效外,对其他如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各纲中许多病原菌都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药剂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作用机制为干扰病原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对人、畜低毒。对鸟类、蜜蜂低毒。其商品有甲基硫菌灵50WP,70WP,36SC,3PA,50SC。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广泛用来防治禾谷类、蔬菜、果树和一些经济作物的病害。针对不同病害可分别采用喷雾、种苗处理和病部涂布等方法施药。
小麦赤霉病、*病:按750~1050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
麦类黑穗病:用100克有效成分/100千克种子用药量,先将药加4升水调匀拌种,然后闷种6小时。或用有效成分156克,加水156升,浸种100千克,浸种时间36~48小时。
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按1050~1500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
甘薯黑斑病:用360~450毫克/升浓度药液浸种薯10分钟,或用200毫克/升浓度药液浸薯苗基部10分钟。一般药液可连续处理种薯或苗10次。
棉花苗期病害:按500克有效成分/100千克种子用药量拌种。
油菜菌核病:按562。5~937。5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
瓜类*病、炭疽病、菜豆等灰霉病、豌豆*病等:按337。5~507克有效成分/公顷用药量加水喷雾。
番茄叶霉病:按375~562。5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
主要果树病害,如苹果*病、炭疽病、轮纹病、黑星病,梨*病、黑星病,桃褐腐病、炭疽病,葡萄黑痘病、*病、炭疽病,柑橘疮痂病,草莓叶斑病、灰霉病等:喷360~700毫克/升浓度药液。
柑橘贮藏期青霉病、绿霉病等:用1000毫克/升浓度药液浸果。
花卉病害如月季褐斑病、海棠灰斑病、君子兰叶斑病以及各种花的炭疽病、*病、茎腐病等:按625。7~937。5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
苹果树腐烂病:刮除病部后涂甲基硫菌灵3%糊剂。
3.注意事项
第一,不能与含铜药剂混用。
第二,勿连续使用本品,应考虑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或混用,但不宜与多菌灵轮换。
第三,收获前14天之内禁止使用。
(二十一)敌磺钠(敌克松、地克松)
1.性能和作用特点 属取代苯类杀菌剂。药剂的水溶液遇光、热和碱易分解。施用于作物可经根、茎吸收并传导。对真菌中的腐霉菌、疫霉菌效果明显。防治病害以保护作用为主,兼有治疗作用。对人、畜有中等毒性。对皮肤有刺激性。其商品有敌磺钠50SP,70SP,95SP,55GS。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除作种子处理剂和土壤处理剂外,有时也作喷雾用。
水稻立枯病等:按13125克有效成分/公顷用药量加水喷雾,或稻种催芽后稍沥水,350克有效成分/100千克种子药量拌种。
小麦胫黑穗病、谷子粒黑穗病、糜子黑穗病:按210克有效成分/100千克种子药量拌种。
高粱丝黑穗病、散黑穗病,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等:按350~560克有效成分/100千克种子药量拌种。
棉花苗期根病:按210克有效成分/100千克种子药量加水20倍,拌种并闷种24小时。或按475克有效成分/100千克种子药量拌种。
马铃薯环腐病:按210克有效成分/100千克种薯块药量拌薯块。
甜菜苗期根病:按560克有效成分/100千克种子药量拌种。
甜菜、棉花、蔬菜等苗期根病,烟草黑胫病等:用700克有效成分加干细土30~40千克,拌匀成药土,撒入播种沟,播后覆土。移栽烟草、蔬菜幼苗时,在幼苗基部土壤施药土。
西瓜、黄瓜等立枯病、枯萎病、炭疽病以及番茄、茄绵疫病和炭疽病等:喷2625~5250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药液。
橡胶树割面溃疡病:于割胶当天下午或第二天上午在割刀口部位涂抹或喷10000~20000毫克/升浓度药液。
3.注意事项
第一,药剂应存放在避光、通风、凉爽处。
第二,敌磺钠稀释液不稳定,不宜贮放。应现用现配。
第三,土壤施药后要覆土。避免在晴天中午喷药。
第四,凡在富含有机物的土壤或黏性土壤中播种,要适当增加拌种药量。
第五,忌和碱性农药及农用抗生素混用。
第六,误食或吸入本品都会引起中毒,拌过药的种子不可供食用或饲用。
skbshge
第三节 生物源杀菌剂()
目前已投放市场的这一类杀菌剂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微生物代谢物以及活体和代谢物的混合剂等。植物源杀菌剂也是生物源杀菌剂中的一大类。
生物源杀菌剂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是由于这类药剂具有一些特点:多数抗生素杀菌剂的有效使用浓度较低,一般为2~200毫克/升;抗生素多半容易被生物体分解,对作物无害等。
(一)井冈霉素
1.性能和作用特点 本品是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产生的水溶性抗生素,为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在pH3~9的水溶液中其性质都很稳定。在自然界能被多种微生物分解。对水稻纹枯病菌有高效,对其他丝核菌亦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内吸作用很强,有治疗作用。对病菌的作用是阻碍其细胞壁胞壁质氨基酸的结合,使细胞壁的结构遭到破坏,还能干扰病原菌的甾醇合成,使菌丝顶端产生不正常分支。对人、畜、鱼类和蚕等低毒,对蜜蜂和其他天敌无毒。对植物安全。在动物体内不积蓄。对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医用抗生素无交互抗性。商品制剂有井冈霉素3AS,5AS,10AS,10SP,12SP,15SP,17SP,20SP。制剂规格过于分散,选用时必须加以注意。
2.是我国农用抗生素中产量和用量最大的品种 除水稻纹枯病外,也可防治麦类纹枯病、水稻小粒菌核病、稻曲病以及蔬菜、棉花、豆类、人参等苗期立枯病和白绢病,树木和柑橘等苗期立枯病。
水稻纹枯病:于水稻孕穗到始穗期喷药。按75~112。5克有效成分/公顷用药量加水喷雾,着重喷稻株中、下部。一般喷药后经4小时后遇雨,基本不影响药效。喷药时间间隔10~15天。撒施药土法防治效果不如喷雾。
水稻稻曲病等:水稻孕穗期按75~112。5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着重喷中、上部。
麦类纹枯病:按30~40克有效成分/100千克种子药量拌种。田间麦株感染纹枯病达30%左右时,按75~112。5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着重喷麦株茎部。
棉花、蔬菜、人参等立枯病:用50~100毫克/升浓度药液灌根。
黄瓜立枯病:用25~50毫克/升浓度药液灌根或浇苗床。
3.注意事项
第一,水剂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等适于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贮存时要防止发霉、高温与日晒,并要保持容器密封。
第二,可与稻田常用的杀虫剂、杀菌剂混用。
(二)春雷霉素
1。性能和作用特点 本品是一种小金色放线菌所产生的代谢物质。在常温下很稳定。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较稳定,遇碱性物质则被破坏失效。内吸性强,容易被植物吸收并传导。耐雨水冲刷,喷药后3~5小时降雨,并不影响药效。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干扰菌体酯酶系统,影响氨基酸代谢,从而影响其蛋白质的合成,表现对菌丝体发育的抑制。对人、畜以及鱼类、蜜蜂、蚕等均为低毒。其商品有春雷霉素0。4DP,2WP,4WP,6WP,2AS(商品名加收米)。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
稻瘟病、谷瘟病:按24~30克有效成分/公顷用药量加水喷雾。如用0。4%粉剂喷粉防治,则按90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最好在早、晚有露水时施药。喷药要求均匀、周到。
甜菜褐斑病:喷40毫克/升药液。
黄瓜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喷26~54毫克/升药液。
番茄叶霉病:喷20毫克/升药液。
高粱炭疽病:按22。5~30克有效成分/公顷用药量加水喷雾。
黄瓜枯萎病:于发病前或开始发病时,用200毫克/升药液灌根、喷根颈部或喷淋病部。
3.注意事项
第一,药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第二,经稀释的药液应一次用完,如果搁置则容易受污染而失效。
第三,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
第四,杉树苗、大豆、藕等对春雷霉素敏感,容易发生药害。
第五,避免长期连续使用春雷霉素,以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
(三)抗霉菌素120(农抗120)
1.性能和作用特点 本品是吸水刺孢链霉菌北京变种的代谢物,属嘧啶核苷类抗生素。在中性和酸性介质中稳定,遇碱性物质则不稳定,抗菌谱较广,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人、畜低毒。对天敌昆虫无害。不污染环境。商品有抗霉菌素120,2AS,4AS。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水稻纹枯病、小麦锈病:按150~180克有效成分/公顷用药量加水喷雾。喷药间隔时间15天左右。
瓜类、苹果、葡萄、甜菜、花卉等*病:在发病初期喷100毫克/升浓度药液。喷药间隔15~20天。
白菜黑斑病、番茄疫病:发病初期开始喷100毫克/升浓度药液。喷药间隔为15天。
棉花黄萎病、枯萎病:播种前用200毫克/升浓度药液处理土壤,每公顷约用药液4500升,可抑制早期发病。
施用抗霉菌素120后,粮食作物叶色浓绿,千粒重增加,空瘪粒减少,蔬菜生长快,产量增加。
3.注意事项
第一,应贮存在干燥阴凉处。
第二,不宜与碱性农药混用。
(四)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多效霉素)
1。性能和作用特点 是金色链霉菌的代谢产物。为肽嘧啶核苷酸抗生素。对紫外线不稳定。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性溶液则分解。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杀菌谱广。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作用机制是干扰病原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芽管和菌丝体局部膨大、破裂,细胞内含物泄出而导致死亡。还能抑制菌体产生孢子。对人、畜、鱼、蜜蜂等皆低毒。其商品有多抗霉素0。3AS(科生霉素),10WP(宝丽安)。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病,棉苗和甜菜立枯病,甜菜褐斑病,人参叶黑斑病等,喷100~200毫克/升浓度药液。
烟草赤星病,番茄晚疫病,黄瓜、花卉等霜霉病、*病:喷150~200毫克/升浓度药液。
草莓灰霉病:草霉初花期开始喷药。按150~225克有效成分/公顷用药量加水喷洒,喷药间隔为7天左右。
番茄早疫病:按30~45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
西瓜枯萎病:用200~250毫克/升浓度药液灌根,每株约灌药250毫升。
茶树茶饼病:喷100毫克/升浓度药液。
苹果、梨斑点落叶病(灰斑病、轮斑病):喷50~200毫克/升浓度药液。可与波尔多液交替施用,一般春梢生长期,病害侵染盛期喷多抗霉素,初期和新梢生长期则喷波尔多液。按照这个方法用药防治苹果褐斑病效果也很好。
3.注意事项
第一,本药剂应密封,贮存在凉爽干燥处。
第二,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五)中生菌素
1.性能和作用特点 是淡紫色灰链霉菌海南变种产生的N…糖苷类抗生素。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经100℃两小时不致被破坏。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枝杆菌、酵母菌及真菌有活性。对人、畜有中等毒性。其商品为中生菌素lAS。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水稻白叶枯病、黄瓜角斑病:喷60~100毫克/升药液。
白菜软腐病:用60毫克/升药液拌种。田间喷20~30毫克/升浓度药液。
苹果轮纹病、叶斑病:喷20~40毫克/升药液。除防治病害外,果实大小、果色、都有改善,并且叶色表现浓绿。
3.注意事项
第一,贮存时密封容器,置阴凉处。
第二,可以与铜制剂等农药混用。
(六)农用硫酸链霉素
1.性能和作用特点 是几种链霉菌所产生的抗生素。在pH3~7条件下稳定。能渗入植物体内并传导。是广谱杀细菌剂。革兰氏阳性细菌对链霉素的反应比革兰氏阴性菌更敏感。对人、畜低毒。商品为农用硫酸链霉素72SP。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均采用加水稀释喷雾法,每公顷用有效成分150~300克,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白菜软腐病、柑橘溃疡病等。其他如黄瓜角斑病、烟草青枯病、桃细菌性穿孔病等也可试用农用硫酸链霉素防治。
3.注意事项
第一,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第二,喷药8小时之内遇雨应补喷以保证药效。
第三,与铜制剂或土霉素混用可延缓抗药性产生。
skbshge
第四节 混配杀菌剂()
一种合理的混配杀菌剂与其中的各个组分单剂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扩大了防治谱,一次施药可以兼治几种病害,减少施药次数;②组分单剂间可能发生增效作用则可降低用药量;③如果有的杀菌剂容易导致病菌抗药性,合理的混配剂可能会有助于延缓抗性产生等。杀菌剂的混合使用有些是为了兼治,有些是为了延缓或防止抗药性的产生等。
近年来,已经登记的混配杀菌剂为数不少,但是这些混配杀菌剂中有许多是不合理的,现以各种“福·甲霜可湿性粉剂”为例说明如表12…2。
表12…2 福·甲霜可湿性粉剂的一系列复配制剂商品
从此表即可看出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制剂规格过于分散,除70%的规格外,两相邻制剂之间的差别不大。用户在缺乏技术指导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判断差错。
(2)混配比例方面,有很多组合不合理。如42%规格的制剂中35∶7的配比(立枯一次清)与34。5∶7。5的配比(枯治);40%规格的制剂中30∶10(秧齐宝、苗病)与31∶9(旱秧绿2号、秧苗清)。这些商品制剂的规格并无任何重要差别和特殊的毒理学意义。许多仅仅是为了产品的登记许可。
(3)很多制剂的商品名称很容易引起混淆和误判,如“立枯净”、“立枯青枯净”、“立枯清”、“立枯一次清”等。对于农民用户选购农药非常不利。
上述现象在许多农药商品中非常普遍,应引起注意。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混配制剂。
(一)三唑酮·福美双
1.性能和作用特点 由三唑酮5%,福美双40%,填料和助剂等组成。常温条件下贮存稳定性在2年以上。低毒。其商品有三唑酮福美双45WP。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水稻恶苗病:用750~1500毫克/升浓度药液浸水稻种,浸种时间按各地农事所定。浸种期间每天搅动1~2次,然后催芽播种。
3.注意事项
第一,本品勿与碱性物质接触。
第二,不宜与其他药剂混用。
(二)三唑酮·多菌灵
1.性能和作用特点 由三唑酮和多菌灵的原药加助剂、填料等制成。常温贮存稳定性在2年以上。对水稻叶尖枯病、云形病、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病等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三唑酮和多菌灵混剂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混剂属低毒农药。其商品有三唑酮·多菌灵33WP(其中三唑酮9%、多菌灵24%),40WP(三唑酮5%,多菌灵35%)等。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水稻叶尖枯病、云形病:用三唑酮·多菌灵40WP,按450~600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于水稻抽穗期、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药1次。
小麦赤霉病、*病:用33WP按450~600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于小麦始花期喷药。
小麦纹枯病,用33WP拌种。按66~99克有效成分/100千克种子药量。
(三)三环唑·井
1.性能和作用特点 由三环唑和井冈霉素混配而成。内吸性好。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表现出增效作用。低毒,对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对皮肤无刺激。商品为三环唑·井20SC(含三环唑15%、井冈霉素5%)。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水稻稻瘟病、纹枯病:按300~450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四)多·硫(灭病威)
1.性能和作用特点 由多菌灵20%和硫黄20%混配而成;制剂常温贮存2年有效成分含量稳定。硫黄悬浮率不低于45%。混剂保持了多菌灵的广谱性,而且降低了药剂成本。对有些病害的防治有增效作用,也有助于延缓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性。对人、畜低毒。其商品为多·硫40SC。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水稻稻瘟病:按1200~1800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叶瘟初发病时喷药,或在水稻破口期至抽穗期喷药防治穗颈瘟,喷药间隔5~7天,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可兼治纹枯病。
小麦赤霉病、*病:按600~1500克有效成分/公顷用药量加水喷雾。在小麦孕穗期和抽穗期喷药。
花生锈病、叶斑病:按1200~1800克有效成分/公顷用药量加水喷雾。初发病时开始喷药,间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3次。
甜菜褐斑病:按900~1200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
黄瓜*病、豇豆叶斑病等:按900~1800克有效成分/公顷药量加水喷雾。
苹果*病:喷500毫克/升浓度药液。于初见病时开始喷,连喷2次。
玫瑰花*病、叶斑病,菊花叶斑病,大花茜草炭疽病等:喷500毫克/升浓度药液。
3.注意事项 一般在发病前或初发病时开始施药,其效果较晚施为好。
(五)多·霉威(多霉灵)
1.性能和作用特点 为多菌灵25%和乙霉威25%混配而成。两种药剂混配后呈负交互抗性,有增效作用,对感性病菌和抗性病菌同样有效。杀菌谱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