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晋褚太后-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元344年,庾冰夺取江州的同时,庾翼取得襄阳,由此,除处于四川的蜀国之外,长江以北各军事战略要地基本为庾家所得,除建康以外,长江沿线基本为庾家势力范畴,庾氏一族的势力达到顶峰。

    当司马岳收到前方战报的时候,褚蒜子还在坐月子,褚裒和褚歆因为没什么权力,一时也无大事,便时不时来宫里探望褚蒜子。

    “噗。。。。。。”司马岳一口鲜血喷出,手中奏折当的一声落地。伺候在旁的褚歆大惊失色,赶紧伸手扶住司马岳,而后朝门口大喊:“叫太医令,叫太医令。”

    “舅舅误我,朕有愧于祖宗。。。。。。”司马岳一口鲜血喷出,话没说完,便昏死过去。

第五十九章 襄阳北伐() 
司马岳终于病倒了,式乾殿内,褚歆矗立一旁,司马岳斜躺在床上,吃过太医令送来的药之后情况终于有所好转。

    “陛下病情怎么样了?”褚歆朝一旁已经喂完药正准备退下的太医令关切地问道。

    “陛下急火攻心,需要多休息。”太医令端着药碗,朝一旁的褚歆道。

    “朕没事。你退下吧,朕有事要跟褚卿说。”司马岳脸色苍白,有气无力,朝太医令道。

    “诺。”太医令答应着,退了出去。

    “褚卿替朕拟一封信”话还没说完,司马岳想了想,继续道:“不对,应该是以你的名义拟一封信。”司马岳双眼无神的望着前方,心里似乎在想些什么,没有继续下去。

    “陛下,给谁?”褚歆见司马岳一时愣住了,有些不明所以,于是问道。

    “给桓温。”司马岳想了许久,原本他是不想这么做的,但现在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他恐怕不这么做都不行了,褚歆这么一打岔,司马岳拉回自己的思绪,朝褚歆嘱咐道:“写完之后,去请皇后在信内附上一封私信。”

    褚歆微微愣了一下,不明白司马岳是什么意思,为何朝廷公事,他褚歆要以私信的名义发下去,还要皇后的私信,褚歆怔怔看了司马岳一会儿,最终还是按照司马岳的吩咐去办了。

    “陛下,臣,这是父亲给你的奏章。”转身准备离开之时,褚歆忽然想到来之前褚裒曾经写过一封奏章递给朝廷,褚歆是负责传送奏章给皇帝的,因此奏章到了褚歆手里,由他递给皇帝。

    由于陛下突然吐血,情绪不稳,褚歆一直没敢拿出来,这会儿见司马岳情绪稳定了,突然想起此事,于是从袖口摸出奏章递给司马岳。

    司马岳接过来,看了两眼,朝褚歆道:“丈人还是想去地方上任?”

    “是的。”褚歆恭恭敬敬道。

    “为何?”司马岳不解,问道。

    “这,父亲以为朝中应该由有能力有名望的大臣来辅政,父亲大概认为自己名望和能力都不够所以不便辅政吧。”褚歆分析着,朝司马岳道。

    司马岳看了眼奏章,又低头想了想,寻思着如果褚裒不愿待在中央,何人可以任职辅政要职,这个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何充。

    “眼下朝廷危难之际,的确需要能人志士,把何充调回来吧。”司马岳想了想,将奏章递给褚歆,道。

    “诺。”褚歆接过奏章,道。

    “另外,卫将军兼中书令褚裒调任兖州刺史,都督兖州、徐州诸军事,假节,镇守金城,以配合北伐。”司马岳想着老丈人也不能白白留着,眼下国家大难之际,总归是需要老丈人出些力气的,便朝褚歆道,又想到老丈人这次任职在琅琊之地想起琅琊内史尚且空置,又道:“卫将军褚裒升为左将军,兼任琅琊内史。”

    褚歆抬头看了司马岳一眼,不明白司马岳为何会这样处理,但转而又想,大概是为了配合北伐以及琅琊内史空置之事,于是不再多说什么,低头拱手道:“诺。”而后退出大殿。

    崇德宫内,褚蒜子尚在月子内,忽然听兄长说到司马岳要求自己附一封私信夹在大兄的信中给桓温,一阵狐疑,道:“陛下这是何意?为何要如此行事?”

    “连妹妹都不知晓陛下何意,大兄又如何知晓?”褚歆瞥了褚蒜子一眼,道。

    褚蒜子看了看褚歆,又低头思考片刻,似乎想到什么,也不再多说,朝褚歆道:“准备好笔墨纸砚吧。”

    褚蒜子寻思着大概司马岳是知道她曾经跟桓温一起生活过的事情的,之所以没说破,是顾着彼此的颜面,也确实是褚蒜子跟桓温没什么关系,所以也并未计较。然而,如今桓温在前方督战,应该说对于北伐之事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如今北伐失利,庾冀占领襄阳停止不动,看样子实在不像是想大举进攻赵国的意思,庾冰镇守江州,荆州也在庾家手里,长江以北皆在颍川庾氏手中,而北伐大业却屡遭失败,也难怪司马岳要问问桓温前方实情了。

    司马岳毕竟是帝王不可能做这等低三下气不信任大臣之事,传出去也不好,褚歆到是可以问,但桓温毕竟跟他不熟,未必会说实话,因此,附上褚蒜子的私信却是必须的。司马岳虽然没说,褚蒜子却已经明白了其中深意,面对褚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拿起笔墨在纸上写了起来。

    褚歆离开之后,褚裒来看望自己的女儿和小外孙,一手抱起司马聃小心哄着。

    “阿父为何执意离开台城?”褚蒜子听褚歆说父亲要离开建康,心中纳闷,刚好父亲来看望自己,于是趁机问道。

    “阿父为外戚,女儿该是知道中朝杨皇后(西晋武帝后杨芷)外戚专权之事,最后杨家落得个身死族灭,父亲不想授人口实,于你于我都不利啊。”褚裒抱着并不哭泣的司马聃坐到褚蒜子身边道。

    “可是父亲这一走,朝中就没人了,女儿也会想念您的。”褚蒜子低着头,不舍地道。

    “放心吧,何充差不多也该回朝了。父亲调任地方才更有利于掌握权势,而待在中央,不但手中无权,还会受到各地刺史藩王猜忌,难免不利。”褚裒语重心长朝褚蒜子道。

    褚蒜子瞄了父亲一眼,仔细想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便不再多说什么。

    不久之后,褚裒离开中枢,何充调任台城,朝内格局发生了新一轮转变。

    身在临淮的桓温此刻收到朝廷调令,由褚裒取代自己任职徐州兖州等地刺史,心中多有不爽,但又想北伐失利,自己身为前锋小督辅助庾冀北伐,自然也该承担些责任。

    庾冀身为北伐主将,朝廷自然是动不了的,自己不过一个小督,该走的时候还是走吧。正收拾着桌前一应书籍,门外卫兵忽然送来了一封书信,桓温纳闷,不知道谁写给他的,于是打开看了一眼。

    奇怪的是,当桓温打开书信之时,信封里有两张信纸,其中一张的署名是褚歆,另一张却是褚蒜子。

    “吾得知前方战败,甚为痛心,如今庾氏一族控制襄阳江州荆州等地,权倾一时,赵*事实力如何,不甚了解,会否一路进攻跨过江水?还请兄告知,另庾氏与吾等结怨已深,如今情形不知庾冀意欲何为?是否意愿北伐?是否有霸图之心?还请兄告知。秀秀”褚歆的信桓温瞟了一眼,大概知道了信中意思,也不再多看便扔到一旁书案上,而后拿着褚蒜子写给自己的信仔细看着品着,不免心中会心一笑。

    桓温何等聪明,自然能看出信中意思。信件简短,只是提及公事并无其他,末尾署名却是秀秀,既不是蒜子也不是褚皇后,而是秀秀。其中意思值得玩味,桓温嘴角轻扯,露出一丝浅笑。

    桓温拿着白色信纸,玩味似地看了许久,而后放下手中信纸,一身戎装,朝外面庾冀的大帐走去。

    脚下生风,桓温没几步就来到庾冀白色帅帐门外,朝里面直接走了进去,道:“桓温拜见大将军。”

    白色大帐内,一位年纪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转过身来,手中握着一把古铜色利剑,虽然人到中年但看肤色和五官,到底还是男子中长相比较标致的了。

    “桓小兄弟啊,来,坐。”庾冀转身见桓温进入帐内,将宝剑放到一旁,伸手指了指,示意桓温落座。

    桓温也不客气,坐到靠近庾冀座位的地方,道:“眼下丹阳之战失利,大将军以为我等将如何自处?”

    桓温身为前锋小督询问战况是合情合理的,庾冀自然也不隐瞒,道:“丹阳之战,桓宣难辞其咎,本将已经派庾方之去接替他的位置了,此战我军士气大损,短期内恐怕不易再战,先在此修养再定吧。”

    “为了支援北伐,朝廷可是每天都在消耗呢,将军以为我能能撑多久?”桓温皱眉片刻,朝庾冀问道。

    “哈哈,我们再不济也不至于比那赵国差吧,眼下赵国国内情况不明,我等不宜轻易做出任何举动,以免留出空隙被敌军偷袭啊。”庾冀低头沉思片刻,一脸深沉,而后抬头朝桓温道。

    桓温仔细想了想,脸上散发些许忧愁,道:“只是不知道此次败仗我军要等多久才行,这时间长了,恐怕军需粮草士气都会出问题啊。”

    庾冀自然也清楚桓温话中意思,军队久驻一地,又打了败仗,如果不立即撤军,那便是迅速调整军队,寻找时机再次作战避免时间越长士气越低落。

    然而庾冀到底跟桓温想的是不一样的,庾冀占领襄阳的目的已经达到,眼下又派庾方之代替了桓宣宣城太守的职位,自己带领的四万多人在此处驻扎,休养生息,而后利用襄阳的有利地形进行防守,经营此地,也没什么不可以。

    虽然是这么想的,但这些想法岂能为外人知晓,虽说跟桓温也是多年情谊,但庾冀还是皱了皱眉,道:“此事本将自有考虑,军队先在此处驻扎,休养,等合适时机,本将自会有所安排。”

    桓温见庾冀似乎有些不悦,自己也不便多说什么,于是只能起身,拱手朝庾冀道:“小将知道了。”

    见庾冀只是嗯了一声,并未多说,桓温观察着对方脸色,道:“大将军若无吩咐,温就先退下了。”

    庾冀低着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只是伸了伸手,示意桓温离去,桓温也不便打扰,只能退出帐外。

    走出帐外,桓温快步向前疾行,心里却有着自己的考虑:“这大将军似乎对于北伐的热情没以前那么高了,难道真的是丹阳之战导致大家都士气低落?恐怕不尽然,庾冀久经沙场,不至于此,他会停留在此处修养生息,恐怕还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这一路想着,桓温回到自己的帐篷,左思右想,走到书案前边,提起毛笔在砚台上点了点,而后却静止不动,似乎在犹豫着思考着。

    想了许久,桓温最终还是决定落笔,随手在左侧抽出一张白纸,挥笔在那白纸上快步写了几行小字。

第六十章 皇帝病重() 
坐完月子,褚蒜子终于获准返回显阳殿了,此刻,收到从前线来的私信,褚蒜子邹了邹眉,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怎么样,桓元子信上怎么说?”褚歆站在一旁,关切地问道。桓温的信是直接转道褚府给褚蒜子的,所以褚歆第一个收到信,没敢打开便直接来到显阳殿先给妹妹看。

    “依照信上所言,大概北伐是不可能了。”褚蒜子将私信递给褚歆,自己走到一旁面对着窗户往外望去。此刻,她在想司马岳看到这封信该会怎么反应?

    如果司马岳知道了投入如此之大的北伐之战,最终不过是庾氏为了夺取襄阳而肆意造势,他该有多伤心,多气愤。

    “元子此意,庾氏虽有北伐之意,其意却不在朝廷,而在巩固庾氏家族在江左的政治威望,为了取得襄阳江州等地的统治权。早该想到庾氏一族势必会借着北伐巩固家族权势。”褚歆一阵恨恨然,脸色暗沉下来,道:“我立即把此消息转告陛下。”说罢便准备离开显阳殿。

    “慢着。”褚蒜子忽然叫住褚歆,褚歆回头,略带惊奇地看着褚蒜子,道:“怎么?”

    “陛下要是知道此事,恐怕会伤心啊,病情也许会更糟。”褚蒜子面带忧伤,朝自己兄长道。

    褚歆迟疑片刻,想着也许陛下会忧伤,但是如此大事,怎么能不告知,便道:“此乃国事,干系重大,陛下岂能不知?”说罢转身头也不回的直接朝前殿走去。

    褚蒜子还想叫住他,伸出一只手指着褚歆离去的背影,想了想,似乎大兄说的也有道理,便不再勉强,随他们去了。

    桓温送过来的密信无疑加重了司马岳的病情,本来这个月朝中多事,司马岳尚在病中却因为身处多事之秋而不得不事必躬亲,因此,身体竟是越来越弱了,这下子,又收到前线来的密信,想起自己还得通过皇后才能得到消息,心里既有愧疚又有一丝酸楚。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桓温信中所言内容实在让司马岳伤心难过。

    “朕经营多年,有幸得舅舅相助,登基称帝,本以为可以大展宏图,却没想到。。。。。。”不知为何,此刻的司马岳半躺在床上,显得有些软弱。自从登基之后,以往的锐气进取似乎已经渐渐消失了,虽然他依然保持着勤勉刻苦,想要有所作为,但历史似乎跟他开了一场玩笑,一个并无实权的帝王,哪里来的什么建功立业。

    泪水止不住往下流,这大概是司马岳此生留下的不多见的眼泪了,也许是伤心、也许是心酸、也许是感慨,总之是众多复杂的情绪交织着,最终迫使这一滴眼泪流了下来。

    “陛下,眼下的情形还要早做打算啊。”褚歆躬身站在一旁,低声道。

    “作何打算?”司马岳低头笑了笑,道。眼下如果连自己的舅舅都不相信了,那他司马岳还能相信谁?他没有看一旁正注视着自己的褚歆,只是低着头,思考者。

    褚歆原本还想说什么,但见司马岳的神情,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毕竟他又能说些什么呢?

    “咳咳咳。。。”司马岳将信纸捏在手里,胸口一阵气闷,不住地咳嗽起来。

    “陛下,陛下,太医令”褚歆见司马岳身体不适,赶紧朝门外喊道。

    “老毛病了,无需大惊小怪。”司马岳咳嗽完,气息稍微平稳了些,朝褚歆道。

    太医令很快便从门外跑了进来,毕竟最近皇帝皇后身体都不太好,太医令也就随时伺候着,这会儿太医令来到床榻边,伸手替司马岳把了把脉,又仔细瞧了瞧司马岳脸上气色,无奈的摇了摇头。

    “怎么样”褚歆见太医令摇头,怕是情况不好,急问。司马岳见太医令摇头,不明何意,正欲问话,却见褚歆问了,没多说什么,只是盯着太医令。

    “陛下切记过于操劳,眼下陛下需要静养,少操心,如此病体才能渐渐康复。”太医令一脸忧虑朝司马岳叮嘱道。

    “眼下国家大难之际,你叫朕这一国之君什么也不管,那怎么行。”司马岳虽然也知道自己现在情况不太好,但眼下朝内朝外危机重重,叫他不操心那怎么可能呢?

    “陛下若不好生休息调养,怕是病情会越来越严重的。”太医令即是忧虑又是为难,道。

    “无碍,朕知道了。”司马岳笑了笑,道。

    内侍从门口进来,低着头,犹豫着,似乎要进来禀告什么,却又不太方便似的,因此在门口徘徊着。

    褚歆见内侍徘徊在门口,磨磨唧唧的,便道:“何事?”

    内侍见褚歆叫他,便横着一条心,直接走进来,道:“陛下,常侍,桓宣死了。”内侍说完将一封奏章递过来给司马岳。

    “什么?”司马岳震惊道,而后从内侍手中接过奏章速速瞄了一眼。

    “没想到会这样,桓将军出自名门,一方英雄,却没想到就这么死了。”司马岳闭上双眼,将奏折放到一边,回顾着北伐之事的一路决策,心中对桓宣既有愤慨又有怜惜,愤慨的是丹阳之战桓宣战败,怜惜的是没想到离丹阳之战仅仅数月时间,桓宣就这么死了,可惜了一代大将啊。

    褚歆原本也是知道桓宣战败被贬斥的事情,但突然收到桓宣已死的消息还是让他大吃一惊,将床上的奏章拾起来仔细阅读,越往后看震惊之情更甚,合上奏折,朝司马岳道:“这桓宣可是我朝难得的名将啊,怎的就这么死了?”

    司马岳忽然觉得五脏六腑都似乎在翻滚似的,一股热流顺着脾胃直往上涌,司马岳感觉喉头有些湿润,捂着胸口,突然,一股热流冲出,鲜血如水柱般喷射出来。

    “陛下。”一旁的内侍,太医令和褚歆皆是震惊之色,朝司马岳喊着。司马岳吐出一口鲜血,重重的躺在床上,闭上了双眼。

    得到消息的褚蒜子抱着孩子赶紧跑到式乾殿,见司马岳双眸微闭,脸色十分苍白,又见太医令在一旁伺候着,关切地问道:“陛下怎么样?”

    “回皇后,陛下病情严重,恐怕不易再受打扰了。”太医令不敢隐瞒,朝褚蒜子道。

    “皇后。。。。。”司马岳似乎听到褚蒜子的声音,微微睁开双眼,张了张苍白的嘴唇,道。

    “臣妾在这,在这。”褚蒜子见司马岳醒来,赶紧凑上去坐到床边,道。

    “速速召回何充,让其总理朝政。”司马岳知道自己的身体恐怕是不能再主持朝政了,眼下想着也许只有何充能主持大局了,便朝褚蒜子道。

    “臣妾知道了,陛下且要好好休息,陛下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叫臣妾和孩子该怎么办?”褚蒜子说着,止不住心酸起来,一手抱着孩子,一手伸出来抹了抹眼角泪水。

    司马岳此刻脸色极为难看,转头看了眼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又看看年轻秀美的皇后,心中也是百般忧虑,抬头又看到褚歆站在褚蒜子身后,心里稍微放心了些。毕竟皇后还有大兄在,总归不会有什么大碍。

    不久之后何充回朝,因为司马岳在病中,情况不是很好,诸多朝政事宜何充也就统领了,至于实在需要陛下批示的,何充就直接找皇后,通过皇后来找皇帝批示。

    一来皇后有胆识能够自行决断;二来,如果皇后不能自行决断的,皇帝必定会有旨意。这既是皇帝对皇后的信任,也是眼下皇帝病重所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毕竟皇帝还是相信皇后的,对其他大臣则就没那么信任了。

    式乾殿内,司马岳正躺在床上休养生息,褚蒜子抱着孩子从里往外走了出来,因为孩子一直在哭泣,褚蒜子害怕孩子的哭声打扰了陛下休息,于是将其抱了出来交给女御。女御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离开了式乾殿,看样子是准备找奶娘给孩子喂奶去了。

    “启禀殿下,何充在外求见。”内侍走进来,朝褚蒜子拱手道。

    “叫他进来。”褚蒜子走到一旁,跪坐于地,道。

    “何充拜见皇后殿下。”一位长相俊美,看样子比褚蒜子略长几岁的男子进入式乾殿,着一身红黑色朝服,双手拱于胸前,朝褚蒜子施礼道。

    “将军免礼。”褚蒜子拂了拂袖,道。

    内侍搬来桌案和蒲团,何充则跪坐一旁,朝褚蒜子道:“桓宣病逝已经过了一段时间,朝廷上商量着论功论罪桓宣功大于罪,因此请旨桓宣死后是否该追赠将军封号?”

    褚蒜子转头朝司马岳休息的内殿看了一眼,朝何充道:“此等小事就不要打扰陛下了,改追赠的就追赠吧。”

    “臣的意思是追赠镇南将军,殿下以为可否?”何充见褚蒜子没什么意见便继续道。

    “也可。”褚蒜子想了想,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便道。

    “还有一事,大将军庾翼曾经招募荆州、江州等地的奴役为兵士,引得天怒人怨,百姓谴责。臣打算征发扬州等地的奴隶来转移百姓注意力,也不至于让老百姓对北伐有过多误解。”庾冀继续道。

第六十一章 皇帝病重() 
何充汇报的事情干系重大,显然何充来跟褚蒜子说是不想但这个责任,北伐之事涉及重大,弄不好身败名裂。何充是聪明的,所以他将此事抛给了褚蒜子。

    褚蒜子仔细琢磨着,被没有考虑何充的意图而是在思考这件事该如何处置方为上策。低着头、蹙眉思考着,褚蒜子最终也没想出结果,便朝一直注视着自己的何充道:“此事干系重大,吾需要请示陛下。待陛下醒来,有了回复,吾再转告于尔。”

    何充看着褚蒜子,想了想,起身拱手道:“那臣先行告退。”说罢便退出了殿外。

    褚蒜子目视着何充渐渐退出的身影,琢磨着何充此人:没想到这何充位居中枢却还能对她如此恭敬,丝毫没有霸道擅权之图谋,比起庾家人好多了。

    转而进入内殿,褚蒜子朝司马岳看了一眼,见司马岳正在闭目安睡,不便打扰,便准备退出来。

    “朝中有事吗?”司马岳像是听到了褚蒜子轻盈的脚步声,微微睁开双眼,道。

    “是的,陛下。”北伐大事褚蒜子不敢隐瞒,见司马岳醒来,便轻轻走过去,道。

    “何充说大将军庾翼曾招募荆州、江州等地的奴役为兵士,引得天怒人怨,百姓谴责。何充打算征发扬州等地的奴隶来转移百姓注意力,以此来分散百姓对北伐的误解,陛下以为如何?”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