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到唐朝当奶奶-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洲,徐康,你们都去休息一下,还有这些半大孩子们,你们也安排他们去酒店休息,都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么个熬法也不是事,这事就交给你们两个了,安排完他们你们也在酒店好好休息,休息几天就去实验室,佳一让你们两个进她的实验室可不是让你们偷懒的,好好研究佳一留下来的东西,别让佳一的努力都荒废了!”戴胜和于佳一是同学也是同事,今年也是84岁的年纪了,身体却是很好,也很是心疼于佳一的两个爱徒,只能给他们两个找点事做,暂时缓缓悲痛的心情。
“嗯,戴教授,我们两个知道的,实验室的活不会落下的,一定不会让于教授的心血白费。于教授最喜欢的就是这是孩子们,我们两个就带着他们去酒店休息。”徐康平复了一下心情,擦干了眼泪,眼眶依然是红红的。
“嗯,你们自己也要休息好,特别是你,徐康,注意身体。”戴教授也是很关心徐康的身体,也和于佳一一块联系过不少国内外的心脏专家,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徐康能健康起来。
“戴教授,你别担心我们,倒是您也该去休息休息了,康子的身体我会注意看着的。”周洲和戴教授打过招呼就去安排孩子们的住宿问题了。
孩子们都不想离开大厅,周洲和徐康两人劝了挺久才同意去休息。
安排好孩子们房间之后,又给孩子们叫了餐之后,周洲和徐康两个人才准备去休息,周洲不放心徐康一个人一间房,担心徐康身体受不住,两人就选了一间标间,躺在床上,脑袋里虽然乱糟糟的,可是却怎么也睡不着。
“康子,你说人死了之后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我不知道,不过我想于教授去的世界一定很美好,于教授这么好,去的地方一定是个没有痛苦,没有黑暗,只有幸福和光明的世界,鸟语花香,世外桃源。”
“嗯,就算是世界黑暗,于奶奶就是光明,想给我们带来的光明一样,耀眼又温暖。”
“对啊,一定是。周大哥,我有点困了,你说梦中会不会看见于教授,我昨天晚上迷迷糊糊还感觉吃到了于教授给我做炸里脊吃呢!”
“你小子倒是会做梦,这么说起来我也想吃于奶奶做的吃的了,于奶奶果然比较喜欢你,每次我想吃水煮鱼,你来了就只有炸里脊吃了,有点困,睡吧。”
“嗯。”
于佳一自己随便吃了点东西填饱肚子之后,又另外给康康做了一碗米汤糊糊。冲米汤糊糊的原料孩子原身特意去镇上磨豆腐的人家请人现磨的,将大米磨成碎粉,喝之前用煮饭蒸出来的热米汤冲上就好,这样米香味也更浓郁。不过于佳一想着康康光靠米糊糊估计没法保证营养,看来自己的想点办法弄点羊奶、牛奶给康康喝。
市面上现在一头牛估计也需要好几两的银子,于佳一想着自己虽然有原身留下的二十两银子,但是也得省着点花,康康体弱,哪怕有个头疼发烧的状况都是烧钱,古代看病可没有报销,还有一些其他的开销,就想着现买一头羊回来,价格便宜,而且羊奶营养价值也很高,就是有股子膻味,不过这个好处理,加点杏仁或者茉莉花同煮就好了。于佳一想着,看来自己得抽个时间去一趟县城了。
不过买羊不是眼下于佳一最着急的事情。给康康做一个小摇床是迫在眉睫了,最好是能够加个小轮子,能推着在平地到处走在就是最好的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根据原身的记忆,住在山荷村最北边的张柱年轻的时候是个木匠,就是不知道现在老人家身体情况怎么样了,还能不能做活,于佳一决定去看看。
把康康一个人放在家里于佳一也不放心,就把康康抱去了隔壁张婶子家。
“婶子,一娘想拜托你个事,帮我照顾照顾一下康康,对了,还没告诉婶子你呢,我给这娃娃取了个名,叫于裕康,小名叫康康。”
“说什么拜托,别跟你婶子见外,叫康康啊,真好听,果然还是读过书的娃会起名,早知道我家几个祖宗的名字就交给你了,我家娃娃都给我那老头子给祸害了,男娃子名难听点就算了,一个大强,一个大福,偏偏后头个女娃子,还给起个杏花,你说说!”张婶子照常嫌弃自家老头子。于佳一父亲是秀才老爷,就是走的早,于佳一也跟着于父认识了点字,是以张婶子说于佳一是读过书的。
“哈哈,根叔这不是看着婶子你喜欢杏才特意起个这名吗?更何况,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孩子身体健健康康的才是好的!”于佳一这个单身了八十多年的单身狗感觉自己每次见张婶子都要被塞狗粮。
第115章 长安城新流行()
康康去吃手手去啦;不跟你玩了现在是三月上旬;再过几日,就是寒食节了,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寒食节那几日的饭食。
于佳一也不例外。按照原身的记忆;做上饧大麦粥、子推蒸饼、干粥。
饧大麦粥是寒食、清明时分的特色食物。先将大麦或者粳米熬成浆,煮熟,再把捣碎的杏仁拌进去;冷凝之后切成块状,浇上麦芽糖稀吃。
子推蒸饼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命名的;类似于后世的枣糕;是将枣子放在面里上蒸笼蒸出来的。
干粥是把麦粉、粟粉、米粉炒熟,加水之后调成糊糊吃。
这几样都是以前原身都会准备的食物。寒食节还有一种叫“寒具”的食物;跟现在的馓子差不多。是用水和面之后盘成条,下油锅炸;炸得金黄酥脆就成。1只是这“寒具”做起来费事又费油,原身也很少做。于佳一就没有这些顾虑了;除了打猎和卖山货能赚一部分钱之外;于佳一现在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在鬼坡岭的药材。岭山上虽然还没有开始种植药草,但是去年呢入冬之前于佳一就已经攒下了一批药草;也卖了不少钱。
还有一种好吃又好玩的就是彩蛋了。这个彩蛋还真是字面上的意思,把鸡蛋煮熟之后雕刻上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在染色绘彩。
这是时候就能看出木匠的心灵手巧了。于佳一就收到了柱子叔送过来的各种漂亮的鸡蛋。
张柱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在村里家家户户送上一个自己做的彩蛋;徐芬芬不想搭理自家男人;就在家里煮鸡蛋;这个时候整个山荷村都会是张柱洪亮的大嗓门。
“嘿,老兄,看看我这彩蛋!漂亮吧,这可是我独一无二的手艺,我可敢说,整个山荷村,不,整个鬼坡岭都没人能画出我这么漂亮的彩蛋!”
夸自己的话张柱能说出十几种不同样的,收到彩蛋的人往往也会回张柱一个,回家之后张柱可有的得意。
“老婆子,你看,收回来的鸡蛋可没有我送出去的好看!嘿,你男人厉害吧!”
徐芬芬都懒得理他,给一个白眼就算了事。有时实在是被闹得狠了,才会说上几句话。
“呵!感情你拿几个漂亮的鸡蛋换回几个丑的还是你厉害了,嘁!”可是徐芬芬说完话之后煮蛋倒不带歇的。
于佳一太精细的活也干不了,分彩蛋这种事情还是让张柱一个人出风头就算了。她就准备每家分点馓子。
“张婶子,我来讨吃的啦!”于佳一一只手抱着康康,另一只手端着一盆馓子。
康康现在已经长出乳牙了,于佳一就给了康康半根馓子,就当磨牙了。康康以往手里拿着都是自己布头娃娃们,有了吃的,什么刀啊剑啊都不要了,两只手抓着馓子就往口里塞,只是咬不断,只能慢慢用牙磨着尝尝味道。
“我们康康也来了啊,好不好吃啊?给姥姥尝一口好不好?”
“婶子你就别逗他了,这孩子吃东西吃得可专心了,外边什么动静都打扰不了他吃东西,哈哈。”于佳一一边说话一边放下手里端着的盆。
“你这孩子就是个败家的!你啊你啊,就爱捣鼓一些费油盐糖的东西。”张婶子把盆里的馓子拿出来装到自家盆里,又给一娘的盆里装满了一盆鱼干,“这是你根叔这几日在莲花河里抓的,以前啊,莲花河里那么多鱼抓回来也只能自己吃,吃腻了就吃腻了,现在好了,吃不完的鱼还能卖到镇上去。不是我说,还是这莲花河里的鱼好吃!别的地方的都没这股子鲜味!”
“那敢情好!这鱼干一看就是婶子你的手艺,蒸熟了特香!上次婶子你给的熏鱼还没吃完,每次婶子你送熏鱼过来康康就特别兴奋,好像自己能吃多少一样!”
康康:“咿!”
“你个鬼灵精,说到吃的就回过神了!”于佳一见康康手里的馓子都快吃完了,又拿了半根馓子给他。
康康:“呀!”
“说明康康聪明!这熏鱼在镇上也卖得好,比这鱼干还好卖,要活鱼的人家也不少!多亏了一娘你修的那条路!”
“三个村的人一块修的路,功劳哪能全算在我头上。”
“不算在你头上算谁的,大家伙心里都有杆称!现在村里日子都好过不少了,我看啊,再过个几年,这些个费油的馓子估计也舍得做了,一年就吃一回,狠狠心就炸出来了!”
“那好!到时候我和康康就等着吃婶子炸的馓子。”
康康:“呀呀!”
“哈哈哈,真是个聪明娃!”王香红笑了一会,笑着笑着眼睛就红了,“一娘啊,婶子是真感谢你,平日里我那几个不孝子在镇上干活不回来的时候,就是你顾着我们两个老家伙。现在啊,村里日子好过了,那几个不孝子现在也知道着家了,自家捉捉鱼,拿到镇上去卖,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婶子这话倒也不是嫌弃你的意思,你啊,我也是拿着当闺女看的,我只生了三个臭小子,哪有闺女贴心!”
于佳一握着张婶子的手说道:“我知道的,几位婶子都把我当亲闺女看。”
“还是闺女好哇!”王香红握着一娘的手再次感叹到,“瞧,你那两个不争气的哥哥回来了。”
王香红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张成文,二儿子张成武,三儿子张成才。现在回来的是成文和成武,以往是三个儿子都在镇上干活,现在大儿子和二儿子回家和张根一块捕鱼生活。大强和杏花是大儿子的孩子,大福是二儿子的孩子。
小儿子成才在镇上一铺子当账房,还没成家,已经21的年纪了,王香红最操心的就是小儿子的婚姻大事了。按理说小儿子在镇上当账房是很好说亲的,可是那些好姑娘一听小伙是鬼坡岭的就不愿意嫁过来。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一娘来了啊。等会拿点鱼回家,你不是想吃小鲫鱼吗?给你捉了不少。”张成武前几日听一娘念叨就记心上了,“这东西鲜是鲜,就是刺太多。”
“谢谢小武哥了。好吃就成,刺多点也没事!”
“玉珍啊,你出来把这些鱼拿到后院养着,爹那还有些鱼呢,我跟大哥在过去拿一趟。”张成武朝屋里喊道。
过了一会陈玉珍没有出来,倒是张婶子的大儿媳刘巧云出来了。
“玉珍现在忙着呢,走不开,我来就成。不过你们今天怎么抓这么多?想要累死我们几个?”
“前天不是下雨了吗,河水涨高了不少。估计急沙江里的鱼游过来了,一抓一个准!”说话的是张成文,见自己媳妇出来提就将鱼放在了院子里,“到时候嫌做鱼干累,就少干点,我多干点活不成问题。这些东西都是银子啊,到时候也能再起一栋屋子,孩子们也有地方睡。我们去河边拿鱼了,走了!”
于佳一给张婶子送了馓子后,拿着鱼干和小鲫鱼就回家了。其他人家也要送上一份馓子过去,又从各家陆陆续续又收到了各种面食、蒸饼、梨子、熏肉之类的。
妇女们往往聚在一块打秋千、蹴鞠。男人们的活动就更激烈了,打马球、斗鸡。拔河这项活动通常是男女一块进行。憋屈了一个冬天,积攒的精力就像是要全用在这天一样。
于佳一是老早就答应了小桃在清明那天一块荡秋千,正逢巧云和玉珍也回了村里,小桃也叫了他们两个。
以往原身都是不会参加这些活动的,于佳一就不同了,她是个爱热闹的,又从未体验过,小桃过来邀着一块玩,于佳一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玉珍是知道以往一娘都不会参加这种活动,加上大嫂巧云建议自己出来玩玩放松一下心情,就答应小桃,却没有想到,今年一娘居然会一块来打秋千。
玉珍本来就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以往能憋在心里不说出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她和张成武在镇上待的时间更久,回山荷村的时间少之又少,是以现在一见到一娘,玉珍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一娘之前也没将注意力放在陈玉珍身上,毕竟今天外边实在是太热闹了,景色也美。桃花开得正好,粉粉的开在枝头,树下三个五个的坐在一起,端着酒杯,吃着小菜。
于佳一发现玉珍对自己不友好是在她们在一块在树下吃东西的时候。于佳一发现自己每次给玉珍递吃的喝的的时候,玉珍总是一副淡淡的样子,找她说话玉珍也一直爱答不理的样子。
第116章 贺贺邀功,一娘的主动()
康康去吃手手去啦;不跟你玩了
小孩子觉多,每次都是吃饱了就睡;特别好带。
等康康睡着之后;于佳一才有空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现在的情况。
从原身的记忆看来;这里是历史上的唐朝无误了。贞观二年,是在玄武门之变不久;然而在此十年前;唐高祖李渊刚建立唐朝。在隋炀帝杨广的的残暴统治下爆发的隋末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田地荒芜。原身随父母逃荒到山荷村附近正是因为战争的爆发。因此,此时离历史上繁荣富强、被后人称之为贞观之治的唐朝时期至少还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虽说现在唐朝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未能发展到盛唐时期的顶峰;但是处在贞观年间还是让于佳一松了一口气,自己虽然继承了原身的大力气;但是自己毕竟是一个妇人;还带着一个小孩,这种情况别说是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在现代生活也是不易。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史上有名的明君;李世民虚心纳谏,以文治天下,在他在位期间,使百姓休养生息,社会安定;可以说是国泰民安;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这种情况之下;于佳一至少可以说不用担心战争的爆发,自己带着康康也能安全的生活下去。
于佳一首先考虑完了自己的安全问题,因为来到异世而悬起的心可以说是放下一半了。
接下来就是考虑生活的问题了。
原身有二十多两的碎银,这倒是吓着于佳一了,看来原身是个真有能耐的,光靠这一身力气也是没法攒下这么多的银子,原身只怕是个智力体力并存的,就这么去了也是可惜!除此之外,原身还留下一亩地,虽然只有一亩地,但是在山荷村这个地方也算是不错的了,山荷村群山环绕且地势险恶,山高且陡,自然而然的耕地也就少了,山荷村十多户人家,大部分的田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少有连在一起的。这点田地勉强是够原身生活的。不过,原身也不是靠着这个攒下这么多钱,原身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打猎和山货。山荷村多高山,猛兽自然也就多,亏得原身故去的丈夫和原身的大力气,打猎对原身来说就是很轻松的事情,就是大山深处原身一个人也敢去闯,置于山货,那就是打猎的时候顺道的了,在山下这些都是能卖出价钱的好东西。
这么看来,自己和康康的生活也是无忧了。于是,于佳一决定出门逛逛,今天早上忙着赶回家喂康康吃饭了,也没能顾得上在村里好好看看。
想要逛逛首先当然的去邻居家走上一遭。邻居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五十多岁了,身子还算是硬朗,于佳一过去串门的时候张婶子正在晒菜干,“张婶子,这是忙着呢?”
“诶,一娘啊,是你啊,今天怎么没有出去打猎?啊,瞧我这记性,你前天还说忙着在家带孩子,山里的活估计要停几天,诶,这人年纪一大就容易记不住事!”张大娘用手敲了敲自己头,又从屋子里拿出凳子,让于佳一坐下,另支起一个小桌,放上几个洗净的大黄杏,“一娘,来,尝尝这野杏子,老头子昨天拿着棍在树上打的,还新鲜着呢,酸的哟,味正!我年轻时最好这口子味道了,如今是受不住这酸味了。”
“吃着呢,我能吃,叔摘的杏倒是进了我的肚子了!”于佳一马上拿起一个杏就往口里塞,酸甜酸甜的,汁水也足。
“你叔是个没良心的,净会干些馋我的事,摘回来我也只能摆着看看,还不如放树上给鸟当口粮呢,还积德!”张大娘嘴上说着埋汰自家老头子的话,眼睛却是笑着的。
“我看这是叔年轻时给婶子你摘惯了杏,如今也是养成习惯咯,想改怕是改不了了!”于佳一说完又拿起一个杏,现代的于佳一年轻的时候也很爱吃杏,老了之后牙齿受不住酸,也跟如今的张婶子一样慢慢戒了杏,如今年轻一遭,这杏的多吃几口!“张婶子你怕是放着坏,倒不如把这杏送给我当口粮得了,我在婶子你心里怎比鸟的分量重些吧!”
“瞧你这话说得,婶子我难到还能舍不得这几个杏啦!我家几个臭小子都在镇上做工,长时间也不再家,亏得你照顾我们两个老的,你这娃娃在婶子我眼里和亲闺女也是差不多了!杏都给你拿走,屋里还有半筐呢!我去给你拿。”张婶子看于佳一爱吃杏便急急忙忙进屋拿杏了,一边走还一边嫌弃自家老头子,“知道我吃不了杏,还打下来这么多,这不是跟我抬扛还是干嘛呢?还说什么杏都熟透啦,一打就掉,掉下来总不能任它在树底下烂吧,都是借口,借口!”
张婶子说是半筐杏,搬出来都有将近满筐了,装在竹编的篮子中,一个个黄橙橙的,上边还有白色近乎透明的小绒毛,每个杏都特别饱满,看来当时张叔为了“气”张婶子还是特意挑得好杏。
于佳一出来串门倒是抱回家一筐杏,还特别不好意思。“婶子,等叔回来你帮我谢谢叔。”
“你这话就见外了,这么多年了,我们两个老家伙还吃少了你送过来的野味啦?就一筐不值钱的杏谢什么谢,说出来我都害臊,快走,快走,你再这样下次我都没脸收你送过的东西了!”张婶子就把怀里抱着一筐杏的于佳一给推出了院门,“你要是爱吃,吃完了跟婶子说,婶子还让你叔给你打!”
“这我怎么好意思,叔年纪也大了,老往山里跑不安全!”
“你这是嫌弃我们两个老家伙老啦?干不了活啦?端着你的杏快回家吧,屋里还有个奶娃娃呢,你也是当奶奶的人啦!以后有得你忙的!诶,你这孩子就是太热心,平常照顾村里我们几个老不死的还不够,又给抱回来个祖宗,诶!”
“嘿嘿,婶子你也是当姥姥的人啦!”于佳一自己也老过,自然是知道老人们在干活上的执念,不服老,就没有接张婶子的话,只换了个话题。
第117章 城西琉璃厂(一)()
康康去吃手手去啦;不跟你玩了于佳一正想着请柱子叔上门,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就到;于佳一在后院就听到了柱子叔洪亮的大嗓门。
“一娘啊,在家吗?我跟你芬婶子一块过来看看曾孙子;你要的摇床我也给你带来了;你出来看看合不合适!”张柱在于佳一门口就朝屋里喊上了。
“你小点声!别吓着康康了!小孩不经吓。”芬婶子用力拍了自家老头子一下,嫌他说话太大,常日里在家吼着说话就算了,出门还是这习惯!
“唉唉老婆子你轻点打!”
“嗯;怎么了?”徐芬芬一个眼刀子扫过去,“现在我成老太婆了,打你一下也不行了?”
“诶,我不是这意思;你说说你,怎么就扯到这上头去了?”回头看见一娘站在前院,“一娘,瞧;摇床,不错吧?你柱子叔的手艺可没荒废!”说完还自个嘚瑟起来了。
徐芬芬就是看不惯自家男人这幅嘚瑟样;又拍了他一下,使得张柱哎呦一声大叫起来。
“芬婶子,柱子叔;你们别光站着了;快进来坐;前头我刚做了点零嘴,你们过来了正好尝尝我的手艺。”于佳一说完这话就从屋子里端出了两大碗糖水杏,又继续说道,“这东西就适合凉着吃,如今啊这天气吃冷食再适合不过了。”
“你这个丫头说是好东西那肯定就八九不离十了,你从前就是个挑嘴的,现如今啊我看你这毛病倒愈发严重了,不过倒是正好便宜了我们这些个贪嘴的,哈哈哈,哟,是个甜杏子,这味不错,这里头的水也好喝,甜度刚刚好,酸味也没了,好吃!瞧瞧你柱子叔,就光会往嘴里塞东西了。”徐芬芬对手上这碗甜杏是赞不绝口,看来不管多大年纪的女人,对甜食的喜爱都是相似的。
“芬婶子你喜欢就好,我给起了个名叫糖水杏。”于佳一也给自己端了一碗在吃着。
“这名合适,挺好。对了,康康呢?”徐芬芬喝着手里的糖水杏都快忘了自己过来的主要目的了。
“康康在屋里躺着自个玩呢!柱子叔,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