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空间快穿-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况沈凌觉得不告诉太后的话,对周晟那边相当于是握了他一个把柄,将来也好能更好的控制住他。
沈凌回去以后,便让宫女将几盆兰花扔了出去,反正她已经意思点明,这几盆兰花也没存在的必要了。
那边周晟得知了此事,立马就明白了过来,只怕杨丽妍是知道了真相,所以才有这样的举动。
接下来的几天,他一直有些忐忑不安,生怕杨丽妍会将此事告诉太后,哪知过了半个月多,每日请安的时候太后仍是原来的那幅模样,并不像是知情的样子,他才松了口气。
而对于沈凌来说,在储秀宫生活的这一个月过得非常快,马上就到了她们这些人要进行最后一轮选拔的时候了。
清晨时分,当几个女官带着太后的口谕走进储秀宫时,所有的秀女已经穿好自己最好的衣裳,戴上自己最好的首饰屏息以待了。
沈凌也不例外,虽然私下她已经被太后内定成了皇后,但是在这一天的时候还是慎重以待,穿了一身桃粉色绣牡丹花的衣裙,将她的肤色和气质提升不少。原本可打八分的容貌,硬是被提高到了九分,碍于几个姿色比她出众的秀女不能说是艳压群芳,不过站在三百人里,那一身出众的气质,还是会让人一眼就注意到她。
太后看着面前打扮出众的侄女,面上不由点了点头,心里对杨丽妍的表现很满意。
储秀宫的宫女们已经将这一个月来表现比较好的秀女名单呈了上来,所以这最后一轮选秀不过是走个过场。
太后收回目光后,就吩咐了一声,身边的女官便开始唱名,被叫到的秀女上前几步,就有一个小太监交给她一朵绒花或是一只荷包。
秀女们之前已经从宫女口中得知,收到绒花就表示以后可以获封妃嫔,而荷包里面则装的是银裸子,以后就是宫里的宫女了。
沈凌很快就被叫到了名字,不出意外的得到了一朵绒花,然后就由小太监领着走到了旁边的偏殿里。
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偏殿里陆陆续续走进来了五个秀女,无一不是这一届秀女里相貌气度出众的。
只是沈凌看着这五人,加上自己,也不过才六个人,不由微微皱眉,莫不是太后为了侄女将来能霸占周晟,所以才这样将原本的五十个旧例硬生生缩减到了六个。
虽然她也不喜欢跟人分享丈夫,但是周晟却另当别论,就是他将这三百人全都纳为妃子,她也毫不在乎。
后面女官宣了谕旨,沈凌便没有跟几个秀女离宫回家,而是去了太后的寝宫。
太后正在品茶,见她进来,命人也给她倒了一杯。沈凌喝了半盏茶,才问出心中的疑惑。
太后却轻哼道:“你当姑母会把这么好的把柄送给御史,是皇帝自己的意思。他先前不想让权贵之女入宫偷偷做了手脚,姑母想着这样也好,这样后宫之中便没人比你的出身更高。后来他干脆以国库空虚做借口,死活不肯多纳妃子,哀家也只好依从他了。”
三天以后。
沈凌毫不意外的接到了获封皇后的恩旨,至于其他五个秀女,都封的是嫔位,分别是柔嫔、和嫔、丽嫔、婉嫔和如嫔。
她们五人在二十天以后,都陆续被抬进了宫里。
而沈凌却一直等到两个多月以后,才在一场极其繁琐的婚礼后成为了乾化帝的正宫皇后,住进了坤宁宫。
大婚的第三天清晨,沈凌才有机会见到已经承宠的五位妃嫔。
昨晚的一场热身运动,让沈凌已经知道周晟并不是如传闻所说喜好男人,之所以只纳这五个妃嫔,无非是为了谋得大臣们的好感。毕竟后宫的妃嫔越少,开支也就越少,这一点为了国库开支考虑的大臣们喜闻乐见。
不过后宫妃嫔虽少,但是选出来的这五个妃嫔却不一不是万中挑一的美人,且各有千秋。
比如站在最前面承宠最多的柔嫔就是一个十分养眼的美人,相貌倒在其次,难得的是她的身材,凹凸有致,就连沈凌见了都不由羡慕的看了她好几眼,暗叹周晟艳福不浅。
沈凌带着浅淡的笑容与柔嫔说了几句话,后面的和嫔就自来熟的给沈凌请了个安,正是之前在沈凌面前刷好感的那个眉眼秀丽的秀女。
沈凌觉得周晟给她起的这个封号,倒是合了她的性子。
后面的丽嫔长得倒是很出众,但是一看就知道是个草包美人,没什么内在。
丽嫔后面是婉嫔,听说是一个翰林的女儿,在闺阁的时候就颇有才名,生的不如丽嫔美艳,但却有一种独有的才女气质。
最后一个是承宠最少的如嫔,沈凌粗粗看去,只觉如嫔不如前面几个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再看的时候,就发现如嫔身上有一种别人没有的气质,让她看上去显得特别娴雅,有一种骨子里透出的优雅。
可是据沈凌所知,这如嫔不过是平民之家出身,既无万贯家财也无书香传承,是怎么养出这一身气度来的呢?
沈凌不由得好奇的问了如嫔几句,发现她说话轻声慢语,遣词用句都比较文雅,显然受过很好的教养。
她的疑惑就更深了,不过却因为第一次与几人见面,她不好多说什么,一人给了一件早已准备好的首饰,就端茶送客了。
第 120 章()
如嫔回到自己的住处没有多久;就见周晟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弯着腰进来;请她移步到御花园的渺云馆。
渺云馆建在曲水池的最北边;周围种着许多高大的桂树;因为地方偏僻一向少有人行。
如嫔由小太监领着进入渺云馆时;正在窗户前赏景的周晟很快就回转头;露出一个真心愉悦的笑容。
如嫔却没有他那么欢喜;心里不由有些紧张和惧怕,她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承宠的情形,第二天她躺了一天时间才觉得恢复了些力气。不过她受过的礼仪让她做不出避退的动作;因此不管心里怎么想,面色仍然毕恭毕敬的给他行礼。
周晟忙托起她,“这里没有外人;你不必这么多礼。”他顺势就将如嫔带到了自己怀里。
原来带路的小太监马上就同跟着如嫔进来的宫女一起退了出去。
他们出去以后;周晟更是没有了顾忌,打横将如嫔抱起就朝屏风后的那张罗汉床而去。
如嫔被他抱着的时候微微挣了挣;大白天的周晟这个样子;让她又害臊又害怕。
周晟最喜欢的就是她现在这副样子;他将气息喷在她的耳边;“放心;外面有小太监守着,这里又轻易不会有人过来;不用担心会有人进来。”
如嫔面色微红,周晟的话证实了她的猜测;她心里涌上来一股奇怪的感觉;说不上欢喜,只觉得有些紧张,有些抗拒。
周晟说了那句话以后就开始动起手来,他好容易找到时间从文华殿那边溜出来,自然要抓紧这次机会。
于是没有半炷香的时间,如嫔已经褪尽衣衫躺在了他的身下。
周晟尽情的享受着如嫔带给他的感觉,这是其他妃嫔不能给他的。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看见如嫔的第一眼就将她装进了心里。
虽然她不如丽嫔美艳,没有婉嫔的才气,没有柔嫔的温柔如水,没有和嫔的如沐春风,但是他就是喜欢如嫔。
不过碍于杨丽妍和太后,周晟不敢将如嫔宠的太过,尤其是杨丽妍,她身为皇后,想要找如嫔麻烦的话,就连他这个皇帝都不能多说什么。毕竟祖宗家法摆在那里,皇后训斥妃嫔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他只能按捺下心中的冲动,不仅最后一个承宠她,而且只在她那里待了一个晚上。他要给别人一个印象,如嫔是不受宠的,这样杨丽妍也会少找她一些麻烦。
半个时辰以后,周晟披衣从随身的一个荷包里倒出一粒丸药,如嫔见了眸色不由暗了暗。
周晟将丸药递给她,看她服下以后,方才放心。在他还没有彻底将杨家扳倒以前,为了如嫔的安危,孩子暂时还是不要的好。
不过他自以为替如嫔样样考虑到了,但是如嫔心里却不是那样想的。养母耗费了那么多心思培养她,一心想要她成为皇帝身边的宠妃。看周晟对她的喜爱,她也确实做到了,可是为何周晟见她的时候要这么偷偷摸摸,而且每次事后还要服下避子丹。
这样想着,如嫔的脸色就不是太好。
周晟却觉得如嫔是太累了的缘故,便留她在渺云馆休息,自己回了文华殿。
他这里刚走进文华殿,凌清、武安侯世子、沈佩致三人都迎了上来。
周晟刚刚与佳人幽会了一场,心情正是愉悦的时候,看见他们三人都在,不由打趣了一句,“今儿人到的好齐全,是凌清下帖子将你们都召来的?”
凌清三人听了却没有平时的笑容,周晟这才觉出一丝不对来,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凌清站出来说:“河南那边传来八百里急报,几天前黄河突发秋汛,因为堤坝建的不是太牢固,所以导致周边几个县城尽数被淹。”
周晟又惊又怒:“怎么会这样?朕几个月前不是已经将杨世昌的人替换下来了吗,怎么还会变成这样?”
三人沉默了一阵,最终还是沈佩致忍不住道:“听说问题正是出在主上派去的那几人身上,他们不仅在克扣修建堤坝的费用,还在当地鱼肉乡里。”
周晟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凌清怕沈佩致说话太直得罪周晟,忙出来打圆场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们几个在这里等候主上,为的是商量河南那边的赈灾问题。明天的朝会上,杨世昌肯定会借此指责主上。”
周晟深吸口气,凌清说得对,现在当前最要紧的是赈灾问题,他便扫了三人一眼,“依你们的意思,此次赈灾最好派谁去?”
一直没有说话的武安侯世子开口道:“臣愿往。”
周晟复杂的看了他一眼,他心知武安侯世子主动请缨是想要暂时离开京城摆脱那些闲言碎语,如果放在往常,武安侯世子于他还有大用,他自然不会允准。但是出了决堤这回事,他自问除了眼前的三人外,他再没有真正可信的人了,所以他看了武安侯世子好一会儿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中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晚上的时候,周晟就再没心情翻牌子了。
沈凌在灯下卸妆的时候,就听见下面的宫女来报,说周晟晚上歇在了文华殿,不会过来这边了。
沈凌摆摆手,不来就不来,反正她昨天晚上已经服下了生子丹,周晟不来对她一点影响都没有。
第三天,等沈凌梳洗打扮好,五个过来请安的妃嫔已经坐了好一会儿了。
当着坤宁宫宫女的面,她们不敢议论周晟昨晚没有歇在坤宁宫的事,因为按照惯例,帝后大婚后,皇帝要连着五个晚上都歇在坤宁宫。
所以沈凌扶着宫女进来后,五个妃嫔便都带了一些探究的神色看向皇后。
沈凌扫了底下五人一眼,就明白了她们的心思,不禁高傲的扬了扬下巴,“今日恰好是初一十五给太后请安的日子,妹妹吧,陪本宫走一趟吧!”
五个妃嫔马上就收回了目光,恭敬的应了声是。她们到底忘了一件事,皇后可是太后的亲侄女,就算皇上再不喜欢又如何,有太后在,谁都动摇不了她的地位。
沈凌带着五个妃嫔过来慈宁宫这边时,太后正在挑拣尚宫局那边送来的几串佛珠。
“姑母从前不是不喜念经吗,怎么让人把佛珠找了出来?”沈凌看着那些佛珠问道。
太后道:“从前不喜欢是因为性情使然,但是如今上了年纪,觉得偶尔听听佛经也不错。”她目光朝着沈凌身后的五人一扫,“就是哀家身边的宫女太笨,认不得几个字。”
她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不等沈凌说话,五个妃嫔一齐跪在地上,“愿为太后效命。”
太后淡淡的看了最前面的柔嫔一眼,“哀家看着你顺眼一些,以后就由你每天晚上过来给哀家诵一段经文吧!”
柔嫔本以为这是可以讨好太后的一桩美差,哪知太后张口就要她晚上来,摆明了是她之前风头太盛,碍了太后的眼,所以这时才给了她这样一个教训。
柔嫔心里再委屈,面上也只能低眉顺眼的应下,倒是沈凌觉得柔嫔虽然得宠但是性子并不张扬,不需要这么打压。
于是等她们五人离开以后,她便问太后,“姑母刚才为何要针对柔嫔,我看表哥虽宠她,但是却没将她放在心里,应该不足为惧。”
太后笑着看了她一眼,“想不到妍儿入宫以后懂事了不少,我还以为你巴不得我针对柔嫔呢!”她说完勾起一抹讽刺的笑容,“我这是做给皇帝看的,让她以为姑母我真是老糊涂了,一心以为柔嫔是他心上看重的人。这样哀家以后再为难如嫔,他就没什么话说了。”
沈凌面上做出一副有些吃惊的样子,“又关如嫔什么事?”
太后冷笑道:“我们这位皇帝真是玩的好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私底下频频召幸如嫔,面上却立了柔嫔这么一个靶子给我们出气。看来他真是长出息了。”
太后说话的时候不忘打量沈凌脸上的神色,她知道侄女一直都对周晟情深义重,以前有个凌清还好一些,如今听到周晟为了如嫔而这样大费周章,肯定会心伤不已。但太后却希望沈凌能在伤心过后,认清周晟的本质。
沈凌岂能不知道太后说这话的用意,她沉默了好一会儿没有说话,按照杨丽妍痴情的性子,确实是有些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太后见状不由有些后悔,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毕竟侄女才刚刚成为正宫皇后,正是满心欢喜的时候,她这么一瓢凉水浇下来,可别把侄女整个浇透了。
但是沈凌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的话却让太后松了口气,“其实早先妍儿心里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不过从前是不懂事,一心以为表哥心里有我而已。”她叹了口气,又道,“只不过现在进宫以后,妍儿也明白了一个事实。想要表哥心里只有我是不可能的。”
太后见侄女认清了事实,不由又是欣慰,又是心疼,好言宽慰了沈凌半天,方才放她离去。
第 121 章()
宫锦将银耳汤搁在御桌上;轻声问了一句正在批阅奏章的周晟;“皇上;和嫔在殿外求见;您见是不见?”
周晟闻言顿了顿;“和嫔;她来找朕做什么?”继而忽然想起和嫔的父亲是京城有名的富户;便叫宫锦将人带进来。
和嫔进来以后,先呈上了一个清单,“听闻河南那边发大水;家父便联合了几个商家,打算尽一份自己的心意。”
周晟看了一眼清单,脸上就有了喜色;当下不吝言辞夸赞了和嫔的父亲一番;后面又表示晚上会到和嫔的宫殿去一趟。
在柔嫔被太后叫去念经的间隙,和嫔成了周晟最近一段时间的新宠。
不过和嫔还没有风光几天;沈凌就被太医诊出了喜脉。
这下子;沈凌的风头一下盖过了所有人。
坤宁宫内;太后拉着沈凌的手;满脸欣慰的笑道:“好好好;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妍儿你一定要好好养胎,将来给哀家生一个白白胖胖的皇子。”
听到消息赶来的周晟正好听见这一句;脚步不由顿了顿,心里不由涌上一股复杂的感觉。但是等他来到太后和沈凌的面前;脸上就挂上了高兴的笑容;过去说了一些让沈凌注意身体的话。
沈凌看到他进来,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从今以后她便是有儿子傍身的人了,周晟对她如何已经不重要了,所以她表面上做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心思却不知转到了何处。
还是太后担心沈凌因为有他们在休息不好,打断了周晟的话,带他离开了。
周晟从坤宁宫出来以后,目送太后回了慈宁宫,在御花园转了好半天。如果杨丽妍这胎真生下来一个皇子,那么按照本朝的惯例,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一定会被大臣们提出要请封为太子。杨家有杨丽妍入宫为后已经很让周晟棘手了,如果再加上一个太子,那么扳倒杨家说不定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周晟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原来对他情深义重的表妹忽然好像脱离了他的掌控,不仅避开了他的算计还在他的妃嫔面前尽显大度,要不然只要她肯对妃嫔们出手,自己马上就有借口冷落她或是将宫权交给其他妃嫔了。
哪像现在这样,底下的妃嫔们对杨丽妍恭恭敬敬,宫权又牢牢握在她的手中,又有太后给她撑腰,自己哪怕就是想找茬都找不到。
周晟在御花园散了半天心,心情仍是不大顺畅,便打算到几个妃嫔的宫里与她们说说话。只是柔嫔一向柔顺的紧,太后每日召她前去念经,她面上也不敢流露出什么不满,自己若是跟他提起自己的烦心事,只怕她什么也说不出来。和嫔呢,性子又太圆滑,谁的不是也不肯说,尤其是太后和皇后,更是一个字都不敢议论,生怕招来是非。丽嫔是个草包,那是不用说的了。而如嫔,自己怎么可能忍心让她为这件事费神呢?
于是,周晟想来想去,最后到了婉嫔的宫殿。
原本他给自己定的皇后人选就是婉嫔这样的,出身书香世家,腹有诗书,贤惠大度,既能和他聊得来,又能管理后宫。只是这一切全被杨丽妍破坏了。周晟这样想着,到婉嫔的宫里后,不自觉的就比平时多了一些对婉嫔的关心,不等宫人们通报,就问婉嫔在做什么。
婉嫔正在房里作诗,她是一个真正的才女,前几天在御花园赏花的时候逢上了一场大雨,雨中的花草树木比平时别有一番景致,她便一心想着将那天的画面用诗词表现出来。只是每次写完,总觉得有些词不达意。
周晟过来的时候,婉嫔重新做完了一首诗,还未和前面的诗作比较,斜刺里就伸出一只大手。
那只大手,她虽然见过的次数不多,但一眼就能认得出来,马上转身行礼,“臣妾给皇上请安。”
周晟将诗作放在一边,马上托起她来,“朕一向少到你这边,不知道你这么多才,这首七律连贯一气,将园中的景致描写的栩栩如生,可见你功力深厚。”
婉嫔身为才女,不可避免的沾上些文人的习惯,总想找到一个投契的知音。奈何之前深处闺中,周围的小姐妹们很少有人喜欢这些,所以婉嫔时常发出知音难觅的叹息。后来入了宫,其他妃嫔不是忙着承宠就是忙着其他,看她们的性子也知道和自己不是一种人,婉嫔更是熄了心思。
而周晟,婉嫔就更是指望不上了,他虽然来自己宫里的次数并不算太少,但是每次来几乎都是直奔主题,很少有促膝长谈的时候。
所以周晟如今说了这一番话,婉嫔顿时生出了知音之感,觉得对方在诗词上的造诣并不下于她,婉嫔就趁机向周晟请教。
周晟少时也曾喜欢过诗词,两人后面越谈越投机,周晟也忘了此来的目的,晚上就在这边歇下了。
第二天他离开以后,才醒悟过来,好像自己是来倾诉心事的,没想到与婉嫔探讨了一天诗词。不过这种切磋诗词的感觉好像也不赖,起码能让自己暂时忘却了现实世界的烦恼。
于是和嫔得宠没几天,婉嫔就后来者居上,一时风头无两。
沈凌对这种争宠的事一向是不放在心上的,她也不屑于拉拢底下的妃嫔们,所以每次她们过来请安的时候,她都对几人话里的机锋视而不见。
这天,沈凌刚在宝座上坐稳,失宠已久的丽嫔就开口嘲讽婉嫔,说她霸着皇上不放,就连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也敢留皇上在宫中。
本朝的惯例是,每当初一十五,皇上是要到坤宁宫过夜的。
婉嫔近些日子忙着与周晟探讨诗词,一时倒忘了昨晚是十五,听到丽嫔这样说,忙跪下来给沈凌请罪。
沈凌原本是不想掺和进去的,但是丽嫔一副口口声声为她着想的样子,其实摆明了是想拉她下水,若是不出声,显着她这个皇后也太窝囊了,但是出言斥责婉嫔的话,又显得她这个当皇后的气量窄小。
沈凌不由看了一眼丽嫔,想不到丽嫔这个草包也有精明的时候,竟然能够抓着婉嫔的错处在自己跟前来了这么一出。
丽嫔被沈凌扫了那么一眼,有些心虚,情不自禁的朝着和嫔看了一眼,沈凌当即明白了过来,敢情丽嫔身后有和嫔出谋划策,怪不得能想到这么好的主意。
和嫔见皇后朝自己看了过来,当即在心里骂了丽嫔一句,真是草包,白费了自己一番心血。
沈凌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后,含笑道:“若不是丽嫔提醒这一句,本宫真忘了昨晚是十五了。想必皇上也和本宫一样,把这回事忘了吧!不过祖宗家法摆在那里,婉嫔没能劝诫皇上,就罚闭门思过三日吧!”
和嫔在旁听得清清楚楚,皇后只一句话就摘清了自己,又将丽嫔推到了婉嫔的对立面,将来婉嫔要怨,也只会怨上丽嫔,真是端的好手段。
果然如和嫔所猜,婉嫔因故被罚以后,便记恨上了丽嫔,尤其是知道丽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