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空间快穿-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斩妖除魔的事,由她们来做就行,牡丹花妖只要替她们打理好一日三餐就行了。

    沈凌带着这两个朋友四处游历时,也曾遇到其他的龙族。

    其中就有九公主的两个姐姐,五公主和六公主。

    五公主喜欢收藏人间的乐器,尤其是古琴。只要听说哪里有好的古琴,她必定要千方设法弄到,有时候还会用到幻术。

    沈凌听她兴高采烈的说起这些时,不由为那些古琴的主人抹了把泪。

    至于六公主则喜欢寻欢作乐,她经常幻化做青年公子在各地寻觅美食和美酒,若是遇到中意的青年才俊,她便上前跟人间结交,然后竭力将自己的妹妹推荐给对方。那个妹妹,不用说,就是她自己。

    沈凌觉得相比起四公主,这个六公主活得要潇洒很多。

    说来,沈凌自从那年和柳生一起的时候遇到过四公主后,以后再也没有看见过她。

    六公主说,据她打听到的消息,四公主新近喜欢上了佛学,还进了一个有名的佛寺去修禅。

    沈凌觉得,若是四公主真的能借修禅忘却了心中的烦恼,那也是一件好事。

    沈凌别过六公主以后,便回了东海一趟。

    自从她游历凡间以来,每过上一段时间就要回龙宫住上一阵。东海龙王和龙后对她那么好,沈凌想多尽一份孝心,何况回到龙宫,对她修炼也有很大帮助。

    春去秋来,沈凌游历凡间已有百多年,在这些年间,她一共除去了五百多个为害人间的妖魔。不说除去了人间所有的妖魔,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沈凌几乎都找不到一个捉弄凡人的妖精。

    看来,不是为害人间的妖魔被她除去了大半,就是那些妖魔听到风声躲了起来。

    沈凌见此,就和兔精、牡丹花妖暂时作别回到龙宫好生修炼。

    在龙宫修炼的日子相当枯寂,沈凌后面也曾参加了几次神仙们的聚会。

    也许是因为她的法力日渐增强,很多未曾婚配的龙太子都对她有所垂青。

    沈凌却想和上个世界一样,一直保持单身。

    好在龙王龙后很理解她的想法,一辈子不出嫁的龙女多的是,不差女儿这一个。

    于是,沈凌直到离开这个世界,都仍是单身。

    平时她窝在龙宫里修炼,每隔个几十年便到凡间游历一番。或是见见老朋友,或是除除妖魔,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若是能这么一直下去就好了。

    穿了这么多世界,沈凌觉得,还是当神仙好啊!

第 186 章() 
住在巷子里最东头的徐伯最近总是干咳个不停;这不;他正整理新近晒干的豆角时;忽然觉得嗓子一阵干痒;便又咳嗽了起来;越咳越是厉害;最后徐伯觉得自己的肺都要被咳破了。

    徐伯的老伴在屋里听见他咳嗽;隔着帘子道:“老头子,你这么咳嗽也不是办法。听说林家医馆又开了起来,你何不去那里找大夫看看?”

    徐伯将豆角收起来;哑着嗓子道:“你个老太婆知道什么,那林家医馆现在坐馆的大夫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这样的人如何懂得看病?”

    话是这么说;不过徐伯咳了两三日后;到底还是去了林家医馆。

    林家医馆从前有林老爷子坐镇的时候,医馆可以说是人来人往;看病的人几乎络绎不绝。可惜林老爷子虽有一手好医术;子嗣上却没什么缘分;一直到四十来岁;才得了一个女儿;取名林珠。

    林珠被娇养到十六岁时,看上了附近一个叫王陵生的秀才。奈何那王陵生早有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妹;即便林珠三番五次示好,那王陵生对她也爱搭不理。

    直到后来;王陵生的母亲得了急病;王陵生上门求林老爷子治病,林珠一家以结亲为条件逼迫王陵生答应了两家的婚事。

    王陵生的母亲病好以后,没几个月,王陵生便将林珠娶进了门。婚后,两人也琴瑟和鸣了一段时间,不过没有多久,王陵生便上省城参加乡试去了。

    王陵生走后没多久,林珠就发现自己怀孕了。王陵生的母亲高兴得很,一心盼着林珠能给自己生个大胖孙子。

    就在两人欢天喜地,准备王陵生回来以后告诉他这个消息时,一同去省城参加乡试的几个秀才回来了,他们给两人带回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王陵生在参加完乡试以后,说是要到附近的书肆转一转。可是不成想,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其他几个秀才在客栈里等了他好几天,又出去将城里所有的书肆问过,都说没有看见过他。几个秀才无奈之下,也只好先一步回来了。

    这个消息对王陵生的母亲来说不吝于晴天霹雳,辛苦养大的儿子竟然不见了,这怎么可好?

    于是没过几天,王陵生的母亲就病倒了。她本就有心疾的老毛病,虽然被林老爷子治好,但是受了这么一次刺激,病情越发严重。

    林珠虽然也难过万分,但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硬是支撑了下来。

    没过多久,王陵生的母亲撒手人寰,死前她最放不下的就是那失踪的儿子和林珠肚子里的孩子。

    林珠也知道自家婆婆的心愿,将婆婆安顿好后事后,就天天上香祈祷自己能得个儿子。毕竟丈夫已经失踪,他又是三代独苗,不生个儿子出来,王家就要绝后了。

    好在,菩萨保佑,她终于如愿生了个儿子,可惜她在孕期的时候本就因为丈夫失踪一事心神过损,后来婆婆离世,料理丧事的时候又疲累过度。能支撑到这个孩子生下来,已算不易。

    所以孩子还未抱到她跟前,她就闭眼走了。

    于是这孩子便被带到了林家。

    可惜不等这取名为王元吉的孩子长到十六岁,林老爷子和林老夫人便双双离世。

    众人原本以为林家医馆自此便会倒闭,哪知过了两年,这医馆便又重新开了起来。而坐馆的大夫便是那王元吉,看年纪不过十五六岁。

    因此徐伯走进医馆时,原来总是满满当当的医馆一个病人也无,徐伯忽然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病的糊涂了,竟然能奢望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来治好他的咳嗽。

    不过既然来了,那就看看那王元吉的医术如何,大不了自己不吃他开的药便是了。

    徐伯这样想着,便轻咳一声,放慢脚步走到了悬着帘子的一间静室。

    那静室就是原来林老爷子诊脉的地方,静室的对面就是抓药的地方,可惜那柜台前一个伙计也没有,想必林老爷子死后伙计们看医馆无望便都走光了。

    徐伯掀起静室前的帘子时,在里面闲坐的沈凌正在翻阅一本医书,看到有病人前来,还是附近的一位老邻居,她微微一笑:“徐伯可是哪里不舒服?”

    徐伯清了清嗓子:“最近总是干咳,喝再多的水也觉得渴。”

    沈凌将两根手指搭到他的右手上,细细诊了一番就道:“无碍,不过是伤了肺阴,我开一味药吃两天就好了。”

    徐伯就看着她亲自到药柜那边抓了一大把麦冬,然后分为三份包起来,递给徐伯。

    徐伯有些不太相信她,“就这么一味药就能治好我的咳嗽?”

    沈凌淡淡笑道:“若是对症的话,两服药下去就能见好。”又告诉他怎么熬,怎么喝。

    徐伯半信半疑的看了他一眼,沈凌便道:“徐伯若是不相信,那就等病好了再给诊金和药钱。”

    徐伯道:“这哪里使得。”不过话是这么说,但还是提着药走了。

    沈凌望着他的背影出了一会儿神,自己的年纪还是太小,在医馆坐了这么多天,也就只有徐伯这一个病人。

    她虽然对自己的医术很有自信,但就怕徐伯以为她是误打误撞。想到此,沈凌无端叹了口气,这次系统给她的仍是以事业为主的任务,让她成为当世第一大名医。

    若是放在现代,沈凌觉得这个任务虽然有些难度,但并不难完成。可偏偏她现在的身份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少女,这就有些麻烦了。

    林老夫人当时为了安女儿的心,便买通稳婆说生的是个儿子。后来林老爷子知道此事以后,心里有了个考量,便将外孙女当男孩养大,指望她能继承自己的医馆。

    可惜,林老爷子没等到王元吉学成就离世了,好在没多久,沈凌就穿了过来,以她的医术支撑起医馆自然是没问题,可是要以女扮男装的身份成为一代名医就有些困难了。

    不过沈凌发愁了一会儿,就将任务暂时抛到了脑后,然后继续钻研起医书来。

    她的医术虽然比林老爷子这样医术较好的大夫要高明一些,但是想要成为当世第一大名医却是有些不够的。

    沈凌一边看医书,一边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该到处走一走,和民间的名医们交流一番,或者是拜几个师父。

    沈凌正想的出神,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原本寂静的医馆很快闯进来一伙人。

    “大夫,快来看看我兄弟的伤。”一个络腮胡子半扶半抱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走在最前面,那青年的右胸位置被射进去了一支羽箭,虽然暂时被上了伤药,但是却因失血过多,脸色有些苍白。

    络腮胡子话音落下,沈凌就走了出来。

    王元吉的长相清秀有余,秀丽不足,所以女扮男装了这么多年,也无人识破。

    以络腮胡子为首的众人都觉得眼前的少年太过年轻,不像是医馆的大夫,应该是抓药的伙计。

    络腮胡子不满道:“大夫呢,怎么只打发你一个伙计出来?”

    沈凌只扫了他们这伙人一眼,就知道这应该是常年在外的镖局中人,她看了那受了箭伤的青年一眼,冷声道:“我就是这家医馆的大夫。”她知道眼前的众人估计对她的医术抱有很大的怀疑之色,但那青年受伤不轻,得尽快处理。

    她指挥络腮胡子将人放在医馆给病人针灸的一张旧床上,络腮胡子本待有几分犹疑,但是当沈凌娴熟的取出银针扎在青年右胸的几个穴位上,原来隐隐渗血的伤口顿时止住血后,络腮胡子方信了沈凌,专心看她如何处理那羽箭。

    他们在这县城转了好几家医馆,没一个大夫对取出那羽箭有把握,都让他们另请高明。

    络腮胡子秉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原则,逢医馆必入,这才误打误撞来到了林家医馆。

    沈凌等伤口止住血后,便回房取来了一瓶林老爷子自制的药丸和一瓶紫色的古瓷瓶,她将两粒药丸喂进青年口中,方才处理那支深入右胸一寸有余的羽箭。

    络腮胡子在旁看的清清楚楚,沈凌左手按住伤处,右手微微一动,那支羽箭就被她拔了出来。络腮胡子就见她飞快的拿起那紫色的古瓷瓶往伤口处倒了半瓶白色的药粉,方才包扎伤口。

    就在她包扎伤口之时,那青年已缓缓醒转。

    沈凌轻声道:“羽箭虽然被取出,但是他失血过多,伤势较重,不宜挪动。”她不等众人回答,便开出一张方子,自去抓了几副药,然后到后院亲自熬药。

    等到她熬好药将药汤端来时,络腮胡子已和众人商量好,打算留青年在这里养伤,他们可以多付一些酬金。

    沈凌本意就是要卖他们镖局一个人情,将来好跟他们结伴上路,便淡淡点了点头,将药汤递给络腮胡子。

    青年在医馆足足待了半个多月,在此期间,徐伯来还过一次药钱。他觉得沈凌能治好他的咳嗽,应该是误打误撞,所以他并未大肆宣扬此事,林家医馆依旧寂静的很。

    倒是那些镖局之人三五天就来看青年一次,他们住在附近的一家客栈,来往方便的很。

    他们来的多了,话里有时候带出些信息来,沈凌就知道他们这趟押送的是一些比较值钱的金银珠宝,也不知那些劫道的匪徒是哪里得了消息,便在他们必经的路上设了埋伏。

    若不是与他们同路的那青年发现不对,喊叫了出来,只怕他们还蒙在鼓里。那些匪徒恨青年叫破了他们的行踪,当先朝他射了几支羽箭,其中一支便射在了他身上。

    后来络腮胡子带着众人拼力赶跑了那些匪徒,这才将青年带过来救治。

    眼下青年的伤势已好了大半,络腮胡子便放下心来,打算继续启程。

    沈凌听了络腮胡子要离开的消息,沉吟道:“他的伤势虽已好了大半,但旅途劳顿,恐怕伤口有复发的可能。”

    络腮胡子就踌躇道:“可是我们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期限,若是迟上几天,只怕镖局就要遭到问责了。”

    沈凌趁机提议道:“我倒是有个提议,我有意要到四方走一走,和各地的名医交流一下,你们若是肯带我同去,那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络腮胡子马上道:“那真是求之不得。”沈凌的医术有目共睹,青年经过她的救治,如今伤已好了大半。再说他们镖局中人走南闯北,路上谁没有个生病的时候,有大夫跟他们随行,那是最好不过。

    于是沈凌就跟他们敲定了事宜,两日后动身上路。

第 187 章() 
清晨的阳光洒在草地上;几颗露珠顺着草叶一滚;就落到了地上。

    前几天这里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潮湿的很;一些野菜便纷纷冒头;马齿苋、独扫苗、灰菜到处都是。

    沈凌准备采些马齿苋和灰菜;让镖局的人做一锅野菜粥。连日来跟着镖局的人啃干粮;虽然偶然也会吃上一顿米粥和挂面汤,但那些大老粗们的厨艺委实不敢恭维,这么多天吃下来;沈凌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

    她一边采集野菜一边留意周围可有自己认识的药草,空间里原有的所有药材和丹药在这个世界里被系统下了禁制,所以她得自己想方设法多收集一些草药;将来治病救人时;也多一层保障。

    沈凌在这片草地上转了半天,不仅采了一些野菜也找到了几棵长得比较好的车前草。她将这几棵车前草到附近的小溪里洗干净根茎;便放到了随身背的一个草筐内。

    沈凌回到驻地的时候;众人已经陆陆续续起来了。今天轮到络腮胡子做早饭;他本准备烧一锅热水;让众人就着热水啃些干粮将这顿早饭对付过去。

    沈凌走到他搭好的灶台前;平心而论,这些镖局中人因为常年走镖;灶台都搭的不错。

    络腮胡子往下面添了两把干柴,一边往锅里添水;一边和沈凌寒暄:“这么早就起来采药草?”

    沈凌点点头;“我采药的时候看见路边的野菜长得不错,就采了些,你拿去做些野菜粥吧!”

    络腮胡子有些为难道:“王大夫,这你就难为我了。我烧水还行,煮粥就算了吧!”

    沈凌也怕络腮胡子煮出来的粥不好吃,就让他闪开,自己亲自动手煮粥。为了让野菜粥味道更香一些,她从自己的行李其实就是空间拿出了一根腊肠,切成片状扔进锅里。

    吃完这顿相对丰盛的早饭,众人继续上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西京,现在差不多走了一半多路程,若是顺利的话,再有十天左右就到了。

    傍晚的时候,因为附近没有村镇可供他们落脚,一行人便找了处僻静的荒山,打算在山脚下歇息一晚。

    沈凌看那荒山草木茂盛,日头又还未落下,便想着趁夜色未上来之时去山上看看。她这里刚迈出几步,那快要痊愈的青年也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他这些天在马车里待的都快要散架了,便想活动活动,看沈凌上了山,他也跟了上去。

    那荒山不算太大,沈凌很快就转了一圈,找到几棵药材。青年认真的看着她处理那些药材,“王大夫,你若是想采集药材的话,不如到我老家。我老家在巴蜀,出了名的盛产药材。”

    青年因为沈凌救过他的性命,一向都对她表现的非常尊敬,见她每天只要有时间就出来采药,便有此一说。

    沈凌将处理好的药材放进草筐,“有机会我一定去。”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家住在白石山附近,你若是有机会到那边,我一定热情招待。”

    沈凌微微一笑:“好。”

    两人往回走的时候,青年便说起他们巴蜀一带的民俗风情,还提了几个他们当地有名的郎中。尤其是一个叫白及的郎中的故事,让沈凌听得入了神。

    这个叫白及的郎中原本是孤儿出身,听说他自小是个孤儿,在深山野林里长大,对草药有一种本能的辨识本领。等他长大以后,便拜了一个郎中学医,不到三年就出师了。

    他看病的方法和别人有些不同,从来都不用把脉这一套,只需你坐在他面前,他望你一眼或闻一下你身上的气味,就知道你得了什么病。

    从病人坐下来,到他拿笔写方子,不到半炷香时间。

    方子上开的药都特别简单,花不了几个钱,但是效果好的出奇。

    只是时间久了,他看病既快又好还便宜,便得罪了临近的所有郎中,后来有个郎中花了笔重金买通了当地的县官,设了个圈套把他下了大牢。

    青年离开的时候,听说这位叫白及的郎中在大牢里过的也不错,大牢里的狱卒们知道他的本领,对他很是关照,平时谁有个病痛都会找他看病,所以他在里面并未受什么罪。

    沈凌对这个白及的郎中很感兴趣,问了青年许多问题。可惜青年并未找这位白及看过病,因此这些问题他有一半答不上来。

    沈凌不由在心里暗暗叹息一声,打算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到巴蜀拜访一下这位叫白及的郎中。

    接下来几天,因为距离西京越来越近,官道上的车马也多了起来。

    众人中有经验的几个人便暗暗松了口气,知道接下来多半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了。

    在临近西京的时候,青年与他们作别去了渭南,他要到那边去探亲,就不和镖局的人作伴了。

    而沈凌则是在到达西京以后才和镖局众人辞别,她打算在西京这里先置办一个宅子,住上三五年,和当地的名医交流一下,顺便可以到秦岭采集一些药草。

    不出五日,沈凌便将宅子的事情办理妥当,第二天,她换了一身干净的青衫,到西京最大的善仁堂应聘伙计。

    看宅子的这几天,她已经打听清晨,善仁堂坐馆的大夫周生槐是西京最有名的大夫,有他在其中坐馆,连带着善仁堂也成了西京最大的医馆。

    沈凌进到善仁堂时,只见这家医馆占地很大,东边是看病的地方,西边是抓药的地方。

    东边的几个春凳坐的满满当当,连带着药柜对面也站了好些排队抓药的人。

    沈凌等了好半天,才等到管事接待她。管事的姓张,人称张爷,东家一般很少来医馆,医馆的所有事项都由他负责,他先将沈凌考了一遍,发现她认得的药材挺多,就让她明天清早过来。

    沈凌刚到善仁堂时,起先被调去切药,切了两个半月药,管事的看她做事勤快,药柜那边又缺人,才让她到柜台抓药。

    先是有一个老伙计带她,告诉她如何快速找到方子上写的药在哪里。

    沈凌花了三天时间,将药柜上的所有药材的位置记清楚了,才开始真正上手抓药。

    沈凌抓药的时候,不忘将自己抓过的药方记下来。每天晚上,她都要把自己抓的药方默写下来,然后细细分析患者患的是什么病,所开的药方是好是坏,有没有自己可以借鉴的地方。

    她很快就发现,周生槐开的方子有一个特点,他非常喜欢用药引,几乎每张方子上都有药引。而且药引通常都是那种普通的食材,比如大枣两颗或三颗,绿豆九粒等等。

    沈凌觉得这些药引其实加不加都无所谓,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喜欢用这些普通的东西做药引。

    她有心要弄明白这些药引的用途,就私下里打听周生槐的喜好,听说他喜好饮茶,并且喜好收集好的茶具时,就从空间取出了一套她曾经购得的青花瓷茶具,给周生槐送了过去。

    一来二去,周生槐便将她记在了心上,有时候趁着医馆不忙,便告诉她,想学医先学周易。

    沈凌后来方才明白,周生槐看病的时候喜欢用阴阳五行来治病。比如病人阳虚,他开的药引便是红枣,而且红枣的颗数一定是双数。若是病人阴虚,那么他开的药引若是红枣的话,颗数便是单数。

    沈凌弄明白以后,就一边在善仁堂当伙计,一边研习周易。

    后来周生槐给她推荐了一个姓钱的周易大家,沈凌索性辞去了医馆的伙计一职,专心跟着这位钱大师学习周易。这位钱大师以看风水为生,他曾经告诉沈凌,看风水也能治病。

    有时候病人生病是家里风水不对,把该去的去掉,把该摆正的摆正,有时候不用吃药,病人就可以自己好起来。

    沈凌有些不信,不过她并不表现出来,依旧跟着钱大师学习。钱大师有时得了雇主的赏钱,高兴起来,便让沈凌去买酒菜,回来两人对饮。喝到高兴处,钱大师也会指点沈凌一些看风水的诀窍,不过沈凌对此并不大感兴趣,只学了点皮毛。

    两年以后,沈凌自觉周易学的差不多了,便拜别钱大师,去了秦岭采集药草。

    在秦岭采药的时候,沈凌听山里的樵夫提起当地有个老郎中,特别擅长案抚,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