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起连云-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亲王府和晋王府为了这次联姻,两家人都在紧锣密鼓的预备,但因着数日来京中尘嚣甚上的流言并朝局变动,却叫忙碌于满眼鲜亮颜色的喜庆典仪物品之中的两家王府众人,脸上几乎都没什么喜色。

    事实上,自从十月底,礼部将有关瑾妃立后的各项礼仪大典并祭告太庙等事的具体日程昭告天下以来,京中便一直有陆陆续续的流言闲话,此起彼伏。

    一开始先开始流传的,是京北庄晖园闹鬼的消息。绘声绘色的传说自市井开始,很快便借着那些采买下人、二三等管事之类的人言在一些住在京城北部的几个公卿官家里往来传舌。因为起初传话之人身份都偏低,待得传到玄亲王和晋王耳中的时候,越传越夸张的鬼故事已经讲了快半个月。

    乍闻此言之时,素有涵养的玄亲王瞬间就变了脸色,严令将府里传闲话的下人都打了板子,只说怪力乱神之风不可涨。而晋王则是抖手之间泼了半杯茶,随后自己在书斋里静了半日。

    庄晖园的原址,是睿帝兄长,天昌年间获罪而死的端亲王当年的府邸。

    转眼已是快五十年过去,当年的旧人已是寥寥无几。但这不代表完全没有人记得那位曾与睿帝激烈争夺大位的端亲王,以及端亲王死后不久便不见踪迹的良仪沈琳琅。

    睿帝登基第二年,瑾妃以明氏女身份入宫为嫔御,“沈琳琅”之名便成了宫里最大的禁忌。几年后泰郡王生母菱昭仪所谓的与瑾妃冲突而获罪被绞杀,就是因为争执之中,菱昭仪自恃圣恩深厚、出身高贵,竟当着瑾妃的面直接提起了她曾以良仪沈氏身份服侍端亲王,随后又改换身份为天子嫔,一女侍二夫。

    当时年少气盛的菱昭仪却不曾想明白,端王之事固然可说瑾妃这个奉命行事的女子不贞,但更是当面揭开睿帝当年夺位手段卑劣不义。随后的雷霆天威可想而知,天裕六年,宫禁血流成河,宣恩侯府肖氏一族亦因此受累,一蹶不振。

    这些陈年旧事,即便别人不知或是不敢提,但瑜妃并誉国公府慕容一族却不会放过。如今所谓的端亲王府旧址闹鬼,分明就是要翻起旧事。

    暗流至此,明涛将现。

    十一月初四,当予钧和明珠还在赶往郴山泮月居路上时,朝堂上的一本东宫奏章,激起千层浪。

    奏报的内容只有两件事:第一,过去五年来一直专属东宫,负责为太子治病调理身体的姜太医暴毙。太子换了新任白太医之后身体已经好转,于是复归朝会廷议,为君父分忧。第二,太子妃病弱需静养,请旨将生育了庶长子予铮的东宫孺人徐氏晋升为侧妃,代掌庶务。

    若说前头庄晖园闹鬼流言,是针对瑾妃身世,向着仅剩的当年之事知情人的敲山震虎,那么太子的奏章则是对全天下表明,储君之位没那么容易更动。即便瑾妃能登上皇后之位,玄亲王自庶子变为嫡子,但是如果太子能熬得过年已七旬的睿帝,那么九五之位还是要沿着太子太孙一脉而承。

    太子的迫切之意,在扶持庶长子予铮母家一事上格外明显,毕竟予铮比嫡出的弟弟予钊要大四岁。太子就算能如愿登位,也会尽量传位给自己年龄更大的儿子。毕竟主少国疑,政局复杂至此,诸亲王虎视眈眈,予钊如今才十二岁,便是再过三四年也还是弱冠少年,难承重任。

    所谓名正者言顺,太子近十年来愈发病弱,每年能够上朝的日子长则□□月,短则六七月,田猎大典更是从不参加。但太子素来行事谦和谨慎,并没有什么失德之处。那睿帝即便是九五之尊,也不能按着私心轻言废立。倘若太子得以继位,再传其子,名分一旦得以确定,再谋大位便是实打实的谋反。再如何建功立业,千秋史书上也离不了一个篡字。

    如此种种,皆叫玄亲王心焦不已,阖府上下都多少带了一点浮躁,即使长公子予钧、二公子予铎、五公子予钰都在预备大婚或定亲的喜庆婚仪,府中的气氛还是叫人不那么安稳。

    另一厢的晋王府,明面上倒是好一些,似乎只有在准备明珠出阁,以及明重虎的妻子晏氏再一个月便将临盆,两件皆是喜事。但实际上,世子明湛昕的心绪不佳到了极处,人人皆知。自世子夫人鄯氏起,众人在忙碌中都带了谨慎战兢。

    其实晋王府多年来在朝堂上的姿态都是中和谦退,不争锋芒。明湛嫣在玄亲王府不过侧妃之位,玄亲王若得进一步,晋王府所增添的荣光也有限;反过来若是玄亲王无望于大位,只要不曾谋反作乱,那么晋王府也不至于受到太多牵累。

    因此,无论是指向瑾妃旧事的流言,还是太子复朝的影响,对晋王府都不算是太强的直接冲击。但十一月初在京中开始的另一条流言,却给了晋王世子明湛昕重重一击——天裕二十六年,江州民乱案。

    明珠得闻此事内情时,正是予钧再度造访碧水别院,商议入宫谢恩之事。

    予钧说起陈年旧事,亦是慨叹无地:“那一年算起来,正是你三哥甫出生的时候。你大伯明湛昕在江州外任上,任浔阳知府。重山的生母应夫人也算是出身于浔阳世家,听说也是颇有些因缘际会在当中,才叫嫡出的姑娘做了贵妾。”

    明珠见予钧神色中隐晦回避,心知定是风流故事,但到底是长辈,又是明重山的父母,不好多说。

    予钧摇了摇头:“世子身为两榜进士,中在二甲第九名,学问和才干都是很不错的。唯一吃亏就在脾气过于刚直方正,不懂变通。而晋王爷多年韬光养晦,门生里文臣很少,真是没怎么铺路。原本世子在浔阳做的很好,头一任结束时评了优上,论政绩是远胜同侪,遭人嫉妒也是有的。

    “天裕二十六年,江州先是大旱,入冬又遭了暴雪,赈灾的事情便棘手的紧。具体的卷宗我没看过,但听舅父提过,当时定然是叫人联手算计了,个中也有他自己失察的责任。总之后来灾民暴动,天威震怒。事情平定之后,追责问罪到浔阳州府,结果是重山的外公,应老爷子出来顶了一大半的罪,说是应家米行粥铺欺瞒州府,引发民怨等等。当时老爷子已经年过古稀,在浔阳府也素有善名,本想疏通求情,希望罚银抵罪,不想案子最终判下来却是流放。结果老爷子出了浔阳不到五十里就病故了。”

    明珠默然片刻,问道:“那应夫人呢?“

    予钧叹道:“应夫人当时生下重山不到一年,也随着病故了。后来应当是晋王爷发的话,说亏欠了应家,便开祠堂改族谱,将重山记在鄯夫人的名下作嫡子。晋王爷是好意想要补偿重山,但这样的做法却不免叫世子每次看到重山便想起当年自己失察之事,因此父子之间的关系一直也不太好。”

    明珠不由亦叹息:“升米恩,斗米仇,倘若当年应家只是多出些银子给大伯父去疏通打点,虽然结果可能是的大伯父仕途受到更多影响,但应家老爷子、应夫人,并大伯与三哥之间的父子情或者就都能保住了。然而应家这样行事,既叫大伯重恩难报,不免有愧,也叫知情人鄙夷说嘴,再添难堪。幸好三哥性情谦和,否则若拿着当年之事去质问,父子之情就难转圜了。“

    予钧目光之中寒芒微闪:“重山心里明白的很,所以他从来不提。但是如今的形势,翻不翻旧账,已经由不得他。眼前这场风云浪涛之中,晋王府怕是难以退身了。”

第55章 渭阳夫人() 
自来宗室联姻,若是由长辈定立婚约,便是在文定之后上报宗景司备案即可。而由圣旨赐婚的宗室联姻,照例双方都要入宫谢恩。倘若女方在后妃面前比较有恩眷,这一日也会收到许多赏赐作为添妆,往往便放在嫁妆的头一抬或第二抬,以增荣光。

    明珠身为勋王府宗姬,并无天家血脉,情况处于这两者之间,只是因着即将嫁入的是亲王府邸,所以还是递了折子,定于十一月十三日入宫请安,亦是为赐婚谢恩。

    以往中宫空悬,宫务由瑾妃、瑜妃,两宫同持并尊,往往命妇入宫请安或有宫务交际,都叫众人好生斟酌个中顺序,到底将哪一位放在前头。但如今瑾妃立后的典仪已经预备完毕,十二月初八便是封后诏书通告天下之日,尊号为孝瑾。若无大的意外,再过不到一个月,瑾妃的昭阳殿便将加凤凰佩饰,增金翟添玉柱,各色装饰按品级翻新,擢为皇后殿。瑜妃那厢早早送了贺礼,但人却称病,闭门不出。大家心照不宣,便装看不懂这宫中的机锋。

    明珠此番入宫谢恩,身份已是不同。予钧虽然与玄亲王关系不好,但与瑾妃却极为亲厚,因而身为予钧未婚妻的明珠一到昭阳宫门,便有比平常更恭敬的宫娥中官出来迎接:“宗姬安好,宗姬里面请。娘娘们和各位夫人们都等着您呢。”

    两个“们”字,明珠便心中了然,这是有讨好瑾妃和玄亲王府的妃嫔和命妇们借花献佛,选在今日给自己添妆。毕竟这是瑾妃长孙娶妻的亲事,荣光富贵总是不嫌多的。

    明珠颔首:“有劳带路了。”

    饶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明珠在进了昭阳殿时还是稍微惊讶了一下,除了端坐在正中的瑾妃之外,珠光宝气、锦绣绫罗的贵妇至少坐了十一二位。

    明珠一边向内走,一边快速将每个人的装束外貌收入眼中。

    准确地数了一下,加上瑾妃一共十四位盛装贵妇,年纪最长的应当是贤妃万氏,面目慈和,檀色宫衣一派富贵稳重,之前宫宴之中明珠也是见过的。而年纪最轻的——明珠不由注意到瑾妃右手的第三位,看年纪至少有三十许人,不算韶光最盛时。然而鹅蛋脸庞,明眸流光,肌肤白腻欺霜赛雪,樱唇胭脂鲜妍如蔻,朝云近香髻优美绰约,缠绕发髻的金丝之中缀着数枚宝光闪烁的蓝宝石,配上一身宝蓝织锦宫衣与金丝绫流苏臂扶,其风姿明艳夺目,气势高贵凌人,不可逼视。

    在明珠所识众人当中,只有韶华郡君的容貌丽色可以胜之,但此女含笑不语之中便自然流露出的过人威仪,却非韶华可以比拟。便是圣恩深重如瑾妃、出身端贵如瑜妃、风华清雅如楼夫人等,也似乎在威仪这件事上稍差了半步。明珠心思电转之间,竟觉得这女子与北墨宗主墨婧姵倒有三分相类的气度。

    难道是——渭阳夫人慕容鸢?

    到得近前,瑾妃身边的宫女白芷忙上前为明珠依次介绍见礼。殿中除了瑾妃外的十三位中,贤妃、德妃、湘昭仪三位是睿帝的妃嫔,还有礼、昌、泰、宁四位王爷的正妃,以及东宫如今执掌庶务的徐侧妃。余下的五位便都是公侯宗室的命妇女眷,而那位艳压桃李的贵妇,果然便如明珠所猜,正是渭阳夫人。

    这样大的场面,摆明就是来添妆凑趣,并不是什么说体己话的时候。见礼完毕之后,年长的贤妃便笑道:“头一回见着锦瑟宗姬的时候,本宫便心里喜欢,只可惜膝下没个年龄合适的孙子得了去,还是叫娘娘留给长公子了。”

    德妃笑笑:“贤妃姐姐就会笑话,您的侄孙也是个个人才出挑,若看上了谁家的姑娘,皇上也是要给恩典的。“

    “哎,哪里比的了锦瑟宗姬。不过到底还是长公子的人才才能配上。“贤妃笑道,”如今佳期将近,本宫也没什么好物件儿,便只得些小玩意添妆了。盼你们开花结果,早日让娘娘抱上重孙。“言罢,身边的宫女便拿了锦盒送上前去。

    明珠心知这不过是宫眷交际的套话,但实在做不出什么生动的羞涩神情,便只好含笑深深低头,起身行礼:“多谢贤妃娘娘。“澄月上前接了,复又退后。

    众人此行的目的其实都一样,无非就是说些吉祥喜庆的话,送几件首饰添妆。贤妃大方开了头,后面的也都容易些。当下便一个个依样画葫芦地见礼、寒暄、送礼、答谢,因礼物并不当面打开,也没什么太多新鲜话好说,很快便到了渭阳夫人跟前。

    渭阳夫人款款起身,并不似旁人叫侍女宫娥将礼物送上,而是亲自拿了一个织锦匣子上前,桃面含笑,凤目中神采流转:“锦瑟宗姬,我之前在宣州因事耽搁了几个月,不想错过了京中这样多的故事。咱们前头未得亲近,实在可惜。“将那匣子向前一递,”小小心意,聊贺宗姬大喜。“抿嘴嫣妃一笑,如星明眸之中光芒隐隐,”听闻宗姬大风大雪的日子也出城为父母做祭礼守素,实在是不容易,跟长公子一样重情至孝,真是奔波辛苦了。“

    这位渭阳夫人的声音实在婉转动听,然而笑意盈盈之间将那奔波二字咬的清晰无比,所谓敲山震虎,大约如是。

    明珠弯唇一笑,伸手接了匣子,明丽容颜上是惯常的沉着镇定,回答的语音清越平稳:“多谢夫人垂顾,既然夫人回京,以后亲近的机会想必很多。“

    渭阳夫人目光中满是玩味之色,笑意翩然:“这个自然。”

    众贵妇送礼添妆既毕,各自再吃一盏茶,也就纷纷告辞而去。瑾妃便将明珠叫进偏殿,叫白芷拿了两个锦盒出来,温言道:“明珠,你们婚期急,想来嫁妆置办匆忙,本宫这里有些东西,便给你添妆了。”

    明珠躬身谢了,只是她心里还有疑问,犹豫了片刻便看了看白芷。

    瑾妃会意,便叫白芷退下,又对明珠道:“你若心里有什么话,只管问了便是。”

    明珠抿了抿嘴唇,诚恳地望向瑾妃的眼睛:“娘娘,我心里是真的不明白。皇上想给长公子尽快择亲事,我是明白的。但京中贤良淑女这样多,何以选我?“

    瑾妃是许久没听过这样直白的问题了,含笑拍了拍明珠的手,柔声道:“娶妻娶贤,本宫虽然老了,看人的眼光还是在的。”瑾妃轻轻叹气,“这些年来,予钧这孩子实在是太苦了。当年若不是本宫将他接到身边养了三年,只怕就……”又叹了一声,终究是没有说出那后半句。

    瑾妃顿一顿,又转了话头:“如今予钧也大了,人品才干各方面还算说得过去。天家子孙在风光底下,日子也有自己的难处,我这做祖母也有私心,只是想给他找个可心疼人的媳妇。“

    疼人的媳妇?明珠简直是哭笑不得,她哪里像是个温柔体贴的媳妇人选了?

    瑾妃看着她的神色,又笑了:“傻丫头,你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姑娘么?”

    “我——”明珠语塞,见瑾妃眼光温柔慈和,又想起晋王妃,心中不由一软,无奈道,“娘娘,实在是高看我了。”

    当明珠从昭阳殿里出来,白芷又点了两个宫女,亲自帮着一同拿东西并相送出宫。

    谁知刚向外走百余步,便见予钧带着南隽,竟在从昭阳殿出宫必然经过的福安甬道上等着。

    白芷眼尖,看见便满了笑意。明珠随即也注意到了,心中很意外。她知道今日予钧要入宫见睿帝谢恩,只是应当比她早一个时辰,怎么这时候还没走?

    “长公子安好。“白芷等人齐声见礼,明珠也微微欠身。

    予钧颔首还礼,便望向白芷:“芷姑姑辛苦了。娘娘玉体可好?今日有没有累着?”

    白芷含笑道:“娘娘都好。只是奴婢僭越说一句,您想问的是今日宗姬在昭阳殿有没有累着吧?一切都好着呢。您瞧这添妆之礼多的都拿不动了。”

    明珠气结,却又不能跟白芷分辨什么,只好不语。

    予钧并不否认,只笑道:“那就劳累姑姑了,刚好我也要出宫,南隽能帮着拿东西,姑姑还是回去侍奉娘娘吧。”

    白芷笑着一福:“是。“叫宫女将东西都给了南隽,便告退而去。

    予钧见白芷走了,便与明珠并肩而行,面上含笑,口中压低的声音却冷静的紧:“可见到了渭阳夫人?“

    明珠轻轻点头,低声道:“得蒙夫人夸奖,你我皆是‘重情至孝、奔波辛苦’。你那边有没有人走漏了什么风声?”

    予钧摇头:“若说直接走漏,并不至于。但婚期这样急,我们却同时出城,她能猜到,也不奇怪。”

    明珠蹙眉道:“那……”犹豫了一下,到底此时仍在宫中,即便四下无人,小心防备,也不想说出霍陵名字。

    予钧猜到她心思,轻声道:“应当不会危及你‘娘家’,我的意思是——“他犹豫了一下才又续道,”其实,当年与渭阳夫人议亲之人,便是长舅父,楼珩。“

第56章 旧事重提() 
明珠一惊,想想却又合理的很。

    自泉州回京路上,在华亭的那日予钧曾经提过渭阳夫人的大略生平,大儒荀仲和的女弟子,曾得睿帝亲口赞誉,手中握有三分之一誉国公府。而今日一见,容貌风仪皆有天人之姿,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子,除了楼珩,还有谁能与之相配议亲?

    但婚事不成又是为了甚么?是因为楼珺嫁入玄亲王府,和誉国公府的利益争端再无调节余地?但的楼珺婚事早定,楼珩又比楼珺小了两岁,难道议亲之时慕容家人不知道楼珺是将来的玄亲王妃吗?

    明珠的疑问种种,予钧都在二人离宫之后同乘的马车上简单回答:“个中往事,我所知也极其有限。荀大儒一生的弟子不过十余人,珩舅父排第二,渭阳夫人是第九,在文渊书院里有这么个同窗的名分。两家也是门当户对,但婚事不成,必定是大事,具体细节我没有问,不过我知道珩舅父心里不好受。“

    明珠摇头叹道:“不知就不知吧,想来若是需要留神的,国公爷自会提醒的。长辈的伤心之事,不提也罢。只是如今渭阳夫人送礼,已经到了眼前。”

    予钧沉声道:“慕容家自十月初接旨以来,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动作频频。什么庄晖园闹鬼,什么天象不吉,□□都是怪力乱神的流言。但东宫如今的动作,却是另一个意思。两厢比较之下,后者更似渭阳夫人的手笔。“

    明珠暗暗心惊之余亦有好奇:“渭阳夫人竟能动摇东宫么?长公子为何如此判断?“

    予钧望向她:“我并不能说有十成的把握,毕竟渭阳夫人与誉国公府的关系也微妙的很,既是休戚相关,也有彼此制衡。渭阳夫人行事,最喜剑走偏锋,兵行险招。如今东宫的两本奏章,第一是更换太医,随后复朝,第二是扶持庶长子生母,这两招皆是表示东宫康泰,可以在皇上千秋之后继承大统,甚至连自己的继承人也预备了。倘若东宫如今用的药,真能撑过一年,说不定过些日子就将太子妃废黜甚至病殁,叫徐侧妃取而代之,造出一个已经元服大婚的嫡长子出来。”

    “将太子妃病殁?”明珠不由问道,“太子妃的娘家沂阳侯府如何乐意?如果太子这样上位,后位荣光也转给了徐家,连原本的嫡子也变了丧母的嫡次子。”

    予钧带了一点嘲讽:“但若不如此行,皇上一句主少国疑,在太子后头另立个皇太弟,那太子妃娘家也是什么都没有。倘若太子真要更换太子妃,定然会跟沂阳侯府达成交易。总之这一招若是行得通,断掉的可不止是玄王爷的路,昌亲王也没了机会,两败俱伤。如今皇上立后赐婚,更动六部,摆明是要铁腕易储,昌亲王并无名分,只有京畿驻军还可一搏,胜算更低。所以如今他们的对策就是用太子打压玄王爷,搅乱皇上的布局,再议后招。”

    明珠颔首:“是,那你又如何得知是渭阳夫人,而非誉国公府的筹谋?”

    予钧叹道:“毕竟裴皇后母家尚在,沂阳侯府和太子太傅、詹事府也在,万一太子真的成事,昌亲王的劣势便是百上加斤。誉国公世子慕容辽虽则心机深沉,却是个行事相对求稳的性子。若论这样冒险行事,奇兵精谋,还是渭阳夫人的作风。”

    明珠点点头,忽然道:“渭阳夫人跟赤霞派可有往来?之前京郊截杀的事情后来还有线索么?”犹豫了一下,又道,“那次截杀之中有些人的武功和暗器路数,跟一些要紧的江湖往事有关,还是不能放过的。”

    予钧忽然转脸正色看明珠,郑重道:“青江之事?”

    明珠不妨被他直接叫破,便也肃了脸色:“是。”

    二人在车中原本融洽的气氛瞬间便稍凝了凝,彼此皆是玲珑心肝,赐婚以来多次议事甚至同行,默契愈深,有些话即使没说出来,相互之间也是心照不宣。明珠心头最大的忌讳,除了霍陵的安全,便是当年全家在青江被截杀一事。

    说到底,明珠不向予钧直言说出的,就是对玄亲王的怀疑。予钧心里也是知道明珠有疑,且一直在暗中追查。但既然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他也不好对明珠多说什么。

    予钧郑重道:“明珠,你是不是怀疑,上次截杀霍三爷与当年在青江谋害你全家的事情中,是同一批人所为?”

    明珠垂目,静了片刻才道:“当年我父亲带着全家自青江回京,一来是离家日久,挂念父母;二来,便是后来牵连甚广的淮阳矿山案。”

    予钧目中光芒一闪:“难道那件铁矿的旧案里,连江寨也有份?”

    明珠冷笑道:“若非如此,我外祖父也不至于铁了心要先父的性命。虽说先父少时轻狂离家,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