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起连云-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最后一道特旨,就更清楚不过。皇太孙的生母楼珺,先前也曾经是玄亲王正妃,如果不是和离而去,如今也会是凤位有望,即将母仪天下的太子妃。但既然婚姻之约变故到了这个地步,什么先前的王妃等事实在不提也罢。现如今楼珺的身份,在皇太孙生母之外,就只剩下英国公府的嫡长女。如今得了英华发夫人这个封号诰命,最多能够与国公夫人或镇国将军夫人的诰命同禄同级,在如今的太子妃顾氏面前,怎么样也份属臣子,一旦见面,必须屈膝行礼。

    当年和离之前,太子妃顾氏只是玄亲王的侧妃,也要到楼珺这位正妃跟前晨昏定省,向楼珺屈膝见礼。如今时移世易,身份翻转,若真的见面行礼,楼珺的尴尬定然十分难解。因而这道孝瑾皇后的特旨也可以算是给予钧的赏赐与体贴。

    明珠与予钧商议了一下,传信给了泮月居,请楼珩与楼珺共同参详,是否要回京甚至入宫等事。至于腊月初五的这场宫宴,却算不了什么大事。

    如今京中形势可以算是在紧绷之中异常的安定,虽然宫中朝中的跌宕起伏都引发了无数争议与议论,但兵权的交接一直是在睿帝的高压掌控之中,前朝的诸多王府将门尚且没有太大的动作,更何况这些女眷。

    明珠并没有为这场宫宴预备太过繁复的护卫防务,但在座次与饮宴的次序上反而是花了些功夫。其实让她格外留意的人也只有一位,便是昌亲王妃的姐姐,誉国公府的嫡长女,名满天下的渭阳夫人。

    自从去年明珠大婚前进宫添妆,头一次见到渭阳夫人开始,到如今的一年之中,正面说话的机会其实并不多。但渭阳夫人每一份送到明珠手中,或者是送到玄康太子府中的礼物,几乎都是满了深意,当中的架桥拨火,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无人可出其右。明珠对此实在是不耐已久,若不是之前因为予钧提起楼珩才勉强又忍了忍,只怕早已派人去进一步监视控制了。

    眼前的初五宫宴倒是个机会,明珠原本也不认为渭阳夫人会安安静静一言不发,但是这次她是不想再继续等着接招了。

    从最初予钧在华亭为明珠讲解京中格局之时,就提到了渭阳夫人其实可以算是慕容家与昌亲王府合作之中的一个突破点。这并不是因为渭阳夫人弱,恰恰相反,就是因为渭阳夫人太过优秀,性情也不免有些自负,有些奇谋之计很可能让素来行事稳健的兄长、现任的誉国公慕容辽以及昌亲王不太赞成。而渭阳夫人当年与楼珩的议亲之事以及昔日情分,固然会让予钧和明珠有所顾忌,对于慕容家的人而言也不是全无影响。尤其当如今的朝局不断向着对予钧甚至向着英国公府更有利的方向发展之时,慕容家内部更不是一片和谐的。予钧已经听到了些消息,说慕容家的人,尤其是昌亲王妃慕容鸾,甚至曾经在家宴酒后,当面质问渭阳夫人慕容鸢,是否仍然对英国公楼珩旧情难忘,结果渭阳夫人当场大怒,直接离席而去。

    后来楼靖又补充了些早年间的事情,在慕容家的女儿们当中,渭阳夫人慕容鸢一直都是出类拔萃,可以说是被老誉国公当做儿子一样带在身边培养,不止当时投入了文渊书院荀大儒门下读书,骑射习武也是有过名师的指点和培养。

    当年的京中子弟,倾慕于石榴裙下的当真不计其数,皇子之中曾经正面追求示好过的只有泰郡王一人,很快不了了之。但据当时的传闻,昌亲王在与其妹慕容鸾定亲之前,似乎也与瑜妃并老誉国公谈过两次。至于是不是也真的有意于渭阳夫人,就无人可知了,因为在那个时期,正是渭阳夫人与楼珩开始来往越发频繁的时候。

    如今提起旧事,与楼珩的一段还是暂且放下,只说慕容家并昌亲王府内部的话,最明显的问题自然就是昌亲王妃与渭阳夫人之间的姐妹关系。昌亲王妃慕容鸾其实也是绝色丽人,若单论容貌五官,或许还能比其姐更秀美些许,但综合了气质风仪而言,却还是要逊色不少的。

    即便没有昌亲王当年可能也对渭阳夫人有意的旧事,只看现在她们姐妹之间的往来,人人也都看得出,这两姐妹并不是多么和睦。这也可以说是难免的,有这样光华夺目的姐姐在身边,做妹妹的若不是亲近仰慕,就难免会生出些比较甚至嫉妒。

    先前老誉国公慕容覃尚未告老回江州之前,渭阳夫人在誉国公府势力也是日益坚实,当中自然有很大的原因是老爷子的支持。但是现任誉国公慕容辽却是一直与昌亲王夫妇更亲近些,所以关系与利益的平衡也开始微妙起来。

    而明珠在这一回宫宴之中的坐席设定,便专门是为了这一点,将这对慕容氏姐妹安排在一处,而坐于尊位的,正是渭阳夫人。

第143章 城旧梦() 
宫中宴会,照例不过就是些丝竹歌舞,饮宴闲谈,女眷之间与男子最大的不同就是饮酒少的多,除了开场两三轮向着孝瑾皇后与太子妃、太孙妃以示尊敬之外,后头就没什么再推杯换盏、祝酒贺词的机会,女眷们往往也就是看看歌舞,闲聊几句也就罢了。

    今年的这场初五宫宴,乍看之下与往年并没有太多不同,从邀请的公卿命妇,到座次安排,歌舞顺序,几乎样样都中规中矩。而唯一有些引人注目的,就是在玄康太子妃之下的那一席,并肩坐着元德太子遗孀、怀惠夫人文氏,以及从待字闺中之时就名满京华的渭阳夫人慕容鸢。

    至于昌亲王妃慕容鸾,则与二皇子礼亲王的王妃同席,列于再下首。

    这样的安排很有些耐人寻味,已故的元德太子毕竟曾经是国之储副,其妻的身份自然应该高于其他皇子女眷。但渭阳夫人不过是龙骧将军遗孀,俸禄尊荣只与侯夫人相当,却坐在这样的位置上。唯一勉强说的过去的理由,便是二位都是已经丧夫的未亡人,但这样也牵强的很,且不偏不倚地刚好压着昌亲王妃一步,别人看看想想也就先存在心里,昌亲王妃的脸色却是立刻僵了僵。

    待到众人见礼完毕,入席坐定,各样的果品菜品开始一一传上各席,渭阳夫人始终平静不语,而昌亲王妃的脸色则是越来越难看。

    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即便是天家儿妇,王妃之尊,也没有全然不懂得料理家务的。这饮宴的规格,酒具、茶具、餐具,每一样的讲究与细节,越是门第高贵的家族就有越繁复的礼仪与忌讳,就连如今的明珠也日益熟悉宫中的种种仪制摆设,更何况昌亲王妃这种公卿嫡女,又做了二十多年亲王妃,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在今次宫宴之中,姐姐渭阳夫人跟前的所有器具甚至果品都要比自己更精致华贵一些。

    若要说这是多么大的失礼或逾制,倒也谈不上,但是女眷们在一处最经常议论聊天的话题正是这些日常起居或饮宴之中的细节。很快这些差异就被昌亲王妃之外的女眷们注意到了,只是其他王妃们并没什么火气。如今政局这样紧绷,自家在帝位更替之间能够不受牵累才是最要紧的,什么餐具茶具,只要站对位置,少言少过就好。

    昌亲王妃的想法却不太一样。在孝瑾皇后正位中宫之前,瑜妃慕容莹立后的声望其实是要更高一些的。这也是为什么昌亲王多年来都被看做是玄康太子最大的对手。所以如今储君名分既定,昌亲王府和誉国公慕容氏一族都是做好了预备,可能会面对太子一系的打压甚至羞辱。

    但是昌亲王妃却没想到,这次腊月初五的宫宴之中,太孙妃的安排竟然是用抬高渭阳夫人的尊荣来羞辱自己。一时间心头怒火便止不住的突突乱跳。

    为什么?

    为什么从小到大,人人都觉得姐姐才是最好的?

    就连如今慕容家可能要面临危难的时候,宫里仍然高看姐姐空有封号,并无实权,甚至跟亡夫家族都已经翻脸的寡妇?

    几乎是靠着多年的涵养,昌亲王妃才能勉强维持住已经很有些僵硬的微笑,随着其他王妃与命妇们一同举杯,循例向孝瑾皇后与太子妃祝酒。

    “今日还请各位欢饮,共叙天家亲眷、君臣和睦的情分。”太孙妃明珠的声音清朗而沉着,在看上去还有些虚弱的孝瑾皇后示意之后,便代为开言。

    “是。谢皇后娘娘赐宴。”众人齐声应了,也纷纷落座。

    此刻明珠手中的杯子并未放下,而是向着渭阳夫人再度含笑颔首,似乎是微微致意。当目光转到座位相差不到两步的昌亲王妃时,那笑意便越发意味深长,一掠而过。

    这个眼光让昌亲王妃心里越发不舒服,也不由得想起了几日前在誉国公府的那次与姐姐渭阳夫人的冲突。

    虽说那时候的质疑之言多少是带了些酒后的焦躁与负气,但那也真是一直压在昌亲王夫妇心头的疑问。

    渭阳夫人真的与英国公楼珩恩断义绝了吗?

    她真的没有在这朝政跌宕、帝位更替的要紧时候倒戈,转而投向楼家人所扶持的太孙一脉吗?

    渭阳夫人自己则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因为天家赐宴,无论安排的妥当与否,只有皇后去挑剔或者追责太子妃太孙妃,断然没有身为命妇臣子反过来质问宫中尊者安排是否恰当的。

    太孙妃在做什么,她看的很清楚。

    这样的架桥拨火,她甚至是很熟悉。

    可是这并不好拆解,就如同她亲自挑选了送过去那一件件戳人伤疤的礼物一样,内里的含义既然不宣诸于口,也就无从辩解。誉国公府内的行形势如今很微妙,昌亲王妃的情绪则是非常浮躁,宫宴之中这样安排带来姐妹心绪与关系上的影响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谣言,其实更多是将隐藏在暗处的危机挑明。若是她站在东宫的立场上,大概也会这样出手直击。

    而现在唯一的对应,只能是以不变应万变,先将这宫宴的场面撑过去再说。

    很快酒过两巡,菜品几乎上齐。渭阳夫人看着眼前的杯盘,优美之中带了些许凌厉之气的黛眉还是微微蹙起。

    四道热菜,水晶虾,松鼠鱼,蟹粉菜心,虾子乌参。四品点心,枣泥酥,桂花糕,玉萝饼,杏仁羹。

    每一样的菜品都精致考究到了极点,色味俱美,然而这八道菜,甚至包括这盘子的摆法,她都熟悉的很。

    他竟还记得?

    陈年往事几乎都在这一瞬间呼啸着涌上心头,渭阳夫人持着银筷夹菜的手并没有太多的停顿,但她心里此时此刻到底翻涌着怎样的浪潮起伏,却无人可以得知。

    与此同时的两步之外,昌亲王妃的手也有些不那么平稳。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连宫宴的菜色也是全然按着姐姐的喜好改变了?

    不知道是天生就有这样大的差异,还是因着自幼心里隐约的不服气,昌亲王妃一直都跟渭阳夫人在饮食习惯上大相径庭,每每家宴之中同席而食,一边是酱香浓美,一边就是清甜汤淡,到了近几年,昌亲王妃更是一尝渭阳夫人所喜的重味菜品便觉得肠胃不适。

    而宫中赐宴,历来多是清淡平和的口味,尤其在睿帝与孝瑾皇后多番卧病之后,就更少有如今这样味道浓重的菜色。但看今日的格局,竟然是全然合了渭阳夫人的口味?

    近日京中一直在传,如今予钧入主东宫,其母楼珺封为英华夫人,而楼靖起复执掌京策军。这几件事情之后很有可能要随着发生的,就是楼珩即将回京,甚至会登朝拜相,入阁辅政。

    难不成……他们之间……

    昌亲王妃原本就一肚子火气与疑虑,甚至都觉得身边的人在时不时朝自己扫过来看笑话,此刻闻着面前菜品的香味更是焦躁不已,越发想要起身离席,到外间去散一散。

    昌亲王妃又忍了片刻,见前方的渭阳夫人平平静静,低头用饭,心里的情绪不断翻涌,终于觉得还是离席片刻才好。谁知刚起身一转,便觉眼前一花,随即哗啦啪嚓的缠枝牡丹青花瓷汤盅落地之声连响,而宫女手中的四盏酸笋鸭汤自然也泼洒飞溅,席间立刻乱成一团。

    “各位还请安坐!”明珠忙快步过来查看情形,素手一挥,身边的白翎与染香便分派着宫女们迅速清理地上的碎瓷,也有人上来为衣裳上沾染了汤汁的王妃命妇们整理衣裳。

    昌亲王妃不由涨红了脸,她也不是年轻姑娘了,出入宫禁数十年还能出这样的情况,也实在面上难堪的很。

    然而更让她难堪的还在后面,因着昌亲王妃是与送汤的宫女迎面撞上,自然身上被沾湿弄脏的情况是最严重的。而周围的其他人要好的多,礼亲王妃不过裙摆上溅了几滴,泰郡王妃脏了一点袖口,怀惠夫人只是因为瓷器碎裂之处太近而有些受惊,渭阳夫人也只是臂扶的流苏和罗裙侧面沾上了些汤汁。

    当明珠过来查看了一回之后,便直接带着人穿过了昌亲王妃面前,向着怀惠夫人和渭阳夫人过去,温言颔首:“二位夫人受惊了,可有没有伤着?侧殿有预备好更衣的地方,还请夫人更换宫衣吧。”

    虽然昌亲王妃身边也有低品级的小宫女和自己随侍的人过来帮忙清理,但太孙妃的差别对待简直是毫不留情,一时间气的竟然都有些眩晕起来。

    渭阳夫人倒是看见了昌亲王妃的脸色,但这点子女眷之间的情绪算得了什么?

    眼前太孙妃明珠的笑意这样深长,分明是还有后着的。

    “好,那我便前往更衣。”渭阳夫人唇边浮起微笑,与明珠直直对视,“多谢太孙妃。”

第144章 故人情面() 
腊月初五的命妇宫宴一直算是大盛朝不成文的传统,最初设立是开国元帝的妻子承天皇后,主要是为了笼络军功臣子家中的女眷,当时将命妇宫宴也曾经设在过后宫中最大的宴会之所,晏庆殿。

    后来一代代传承下来,大盛朝局越发稳固,这场命妇宫宴虽然还是年年都有,但个中的政治意味也随着朝局的平稳而逐渐淡化。间中朝代更替之间,也有过皇后卧病,或者皇后不为皇帝所喜,宫宴便交给贵妃甚至贵嫔代持的例子,命妇宫宴的地点也就换过几次。

    到了睿帝朝,后宫格局也是起起伏伏,早期是睿帝的原配恭和皇后裴氏料理,中期就开始了瑾妃明氏与瑜妃慕容氏轮流操办的情况,直到天裕四十七年瑾妃登上后位,也就将命妇宫宴的事情重新接手,并将宴会之地设在了距离东宫重华殿较近的景和殿。

    景和殿的格局较小,侧殿回廊并庭园亭台之间也是精巧非常。作为六宫之主,孝瑾皇后大概是喜欢这里的意趣雅逸,然而随着宫女过来西侧殿暖阁更衣的渭阳夫人却不得不提高了双倍的警觉。

    因为景和殿所谓的精巧别致,也代表着暖阁或者静室之间来往的通道比较多,甚至还有一些隐蔽的暗格设计。对于熟悉景和殿的宫人而言,这些不那么明显的侧门角门或者通道更利于宫女和中官进出之际不碍主子的眼,但对于总共只来过两三次的渭阳夫人,却充满了不安全感,必须时刻提放着不知从什么地方会过来意想不到的人。

    暖阁里瑞兽销金炉轻烟袅袅,柔和清淡的绿梅香之中好像还混合了一丝丝浅浅的甘甜味道。

    渭阳夫人仔细分辨了一番,便微微蹙眉。

    引路和服侍的宫女恭敬地上了茶,就说要去给渭阳夫人取衣服,请她稍微等一等。

    这太明显是个借口,但已经到了暖阁的渭阳夫人也不想直接拆穿,只是微微一笑,安坐颔首:“知道了,去吧。”

    那宫女一去就有些时候,暖阁里的地龙炭火又烧的极热,刚刚在宫宴上吃了些重味菜品的渭阳夫人只觉得越发渴了。

    顺手将雕漆嵌玉方几上的茶碗端起来送到唇边,渭阳夫人半垂的目光便是一闪,但静了几息,并没有将茶碗放下,而是低头抿了一口,随即用帕子擦了擦嘴,这才再将茶碗放下。

    又等了一会儿,宫女口中所说的宫衣还是迟迟没有送进来,就连渭阳夫人入宫时自己随身所带的侍女也并没有找过来,在温暖如春的暖阁之中,渭阳夫人便以手支颐静静候着。等了片刻,似乎眼皮便有些沉重,慢慢半阖起来,仿佛是困倦了。

    “夫人,”细螺钿帘子之后是明珠清朗的声音,“您明明这样谨慎机警,又何必做出这样中招的姿态来。若是这样的格局也能叫您着了道儿,那就不是渭阳夫人了。”

    渭阳夫人缓缓直身抬头,顺着声音的方向望过去,只见一身锦绣宫衣的明珠并无旁人跟随,正自己打了帘子入门,便嗤笑了一声:“太孙妃有什么见教?”

    按理说,太孙妃就是下下任的皇后,普天之下除了帝后与太子夫妇,余人皆是臣民。先前明珠仍是皇孙之妻的时候晋王与晋王妃还能端坐受礼,如今却也应当屈膝相见,这就是君臣有别。

    但与渭阳夫人这样相见,明珠自然也无意计较什么礼节之事,只是淡淡一笑:“见教这话并不敢当,请教夫人的问题还是有的。”

    渭阳夫人的目光看似集中在明珠身上,其实余光一再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见似乎真的没有旁人在侧,心下的感觉更是复杂,口中只随意应了:“太孙妃请讲。”

    明珠的笑意渐渐敛起,在渭阳夫人的对面坐下:“夫人少年成名,多年来一直名满京华,不知道您对江淮可还熟悉?”

    渭阳夫人犹自侧耳细听这暖阁内外是否有细微的异动,面上却是冷笑:“江淮?是连云帮的玄武堂,还是青江的云意坞,又或者,是北墨的明熙轩?”

    字字句句,都是最要紧的关节。

    在明珠和予钧的直属势力融合之前,玄武堂一直是连云帮在江淮的总堂与最要紧的根本。堂中的人力物力大概可以占到连云总势力的八分之一,已经是非常庞大了。

    青江的云意坞,其实已经很多年不曾被人提起了。那并不是一个帮会或者堂口,在十五年前,那是一个码头,也就是当年明湛晖带着全家被人截杀、血染青江的起始点。

    至于北墨的明熙轩,就直接的多了,那是霍陵成名之后的居所,江湖上知道这个名称的人也不算太少。

    明珠脸上神色却毫无变化,只将这瞬间被挑起的记忆与烈焰深深压在心底:“当初我入京成婚,夫人在江州侍奉母亲不得□□。如今已经过了一年有余,夫人精挑细选的礼物,我也收到了不少。如今咱们也是时候真正亲近亲近了。江淮的人事物,夫人如数家珍,那请问郴州的泮月居呢,夫人可有缘一探?”

    渭阳夫人将之前的话说出口,其实也知道是有些冒进。但不这样试探,又如何能看出这位年轻的太孙妃真正的深浅?

    只是提到了泮月居,渭阳夫人自己心里也是猛地一沉,目光转冷:“有缘无缘,又与太孙妃有什么相干?”

    明珠将她神色的细微变化尽收眼底,自己的语气格外放慢了些:“与我,或许不相干。但,与夫人的故人,却是相干的。”

    这句慢悠悠的话说出来,渭阳夫人的神情再度凝了一瞬,但同时也在飞快地盘算与估量。明珠到底是虚言使诈,还是此刻当真是处于某人的授意?

    若真是他……

    莫名的怒火冲上心头,渭阳夫人忽然冷笑道:“什么故人,难不成是青江的故人?”

    这同样是明珠最不能释怀的死穴,心头突地一跳,明珠的悠然笑意便全然敛去,直视着渭阳夫人的眼睛:“夫人,还请慎言。”

    因着房间太热,香炉也青烟缭绕,而又没有放心的饮水可喝,原本就已经开始心乱的渭阳夫人越发焦躁,此时听着明珠语声中的威势甚至是威胁,立时霍然起身:“我便是不慎言又如何?连云主人不去血洗泉州,要来血洗江州慕容氏么,我不信你敢!”

    二人对视了片刻,明珠也缓缓起身,唇角微扬:“渭阳夫人为了一口说不清的气,竟然能压上全族老少的性命,果然是情深恨切。”顿一顿,又郑重问道:“夫人,青江之事,到底与你慕容一族有没有干系?”

    渭阳夫人扬眉反问:“有或没有,追查之责都是太孙妃你自己的。我如何说,很要紧么?”

    明珠双手交叠,面上神情越发淡然,然而语气里的平静与坚定却不容质疑:“只要你敢说一句有,我就保证你江州慕容氏,阖族上下,鸡犬不留。皇上,太子爷,昌亲王,再算上太孙,英国公,没有一个人保得住你们。”

    渭阳夫人静了一息,随即冷笑道:“太孙妃今日好好的宫宴不办,这是费尽心机来恐吓于我么?”

    明珠神色不变:“是。我就是要让夫人知道,有些事情的容忍,是因着故人的情面,并不是我动不得你。”

    “故人情面?”渭阳夫人嗤笑了一声,悠悠问道,“若如此,我还要谢谢这位故人是不是?”

    明珠没有再答这句无意义的话,而是顺手一指那盏茶,缠枝芍药青瓷茶碗的边缘还残留了渭阳夫人唇上鲜红的胭脂,但那几乎看不出的少的一小口茶汤早已经转移到了渭阳夫人的手帕上:“南夷梦泽茶安神养气,夫人如何就不敢喝呢。”

    渭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