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半世清光-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官也会献上万寿酒,恭祝国君万寿无疆。举国欢庆,休沐三日。新仁帝的诞辰是在十一月二十五日,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二十二日,整个帝都,乃至于整个新衍帝国的人民,全部都开始准备迎接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
千秋节这天不仅举行宴会,君臣之间还会赋诗唱和。当然,武官们也会展示自己绝技为宴会助兴。当然,一般这种情况下,维护秩序的卫队,总会有些许照顾不到的地方,所以一些有心人的谋划,也会选在这个时候开展行动。
而今,在南街的太师府的暗室中,灯火通明。在朝堂之上那个云淡风轻的太师莫瑜,如今竟是换了一身轻铠,冷着面庞,坐在首位。在他的下首,坐着许许多多的朝廷官员,这些人的官职并不高。但是细细思量的话,他们所在的职位全部都是实缺。
莫瑜现在正在静静聆听着一个人向他禀告着什么,听完后皱起眉头,略带着些怒火道:“怎么回事,为什么龙禁虎贲中还是没办法渗进我们的人?我们准备了五年,就是为了等待千秋节的这一天。以仁帝谨慎的性子,未央宫当天的守卫只能是龙禁虎贲其中之一。若是我们的人不能调配当天的执勤卫队,不能封锁未央宫,我们又怎么能成事?”
其中一个人站起来道:“主公,这真不是我们办事不利,龙禁卫一直是那些世家子弟的首选,我们的人就算是进去,也没什么用。龙禁卫堪当大用的,只是握在国君手中的暗卫。哪里的人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我们的人根本不可能进去。但是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虎贲卫,虎贲卫的人都是战场上下来的“老人”,每个人都严格遵守着军中的一条条规矩,竟是不逊于现在守卫边疆的墨家军。特别是那个虎贲大将军顾子遥,他治军严谨,全军上下就是一块铁板。我们曾经尝试着插进去一个人,但是那个人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居然被抓了现行,当场就被处死了……”
莫瑜的面色很是沉重,他现在正在思考,如果强行突破守卫封锁未央宫的话,有着几分胜算。
不一会儿,他的面色就非常难看起来,强行封锁的话,除非守卫的是那个龙禁明卫,否则换成其他的卫队,他几乎没有一点胜算。
想到这里,莫瑜疲倦的揉了揉自己的额角,他准备了五年,除了军方这一块,其他的地方全部都有着他的人。
虽然他本人是军神,有着新衍栋梁之称,但是他受到的猜忌也远远比其他的人更多。他虽然有着嫡系,但是他们不能出现在帝都,一直都被放在边疆效力,他的身边只有亲卫,可是亲卫只有区区百来人,又能做什么呢?
不应该啊,若是说墨家军有这样的实力,他承认了,可是这个顾子遥又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虎贲大将军……原来不是这个人吧,难道……莫瑜突然想起来一个可怕的想法,难道自己已经被怀着同样目的的人截了胡?
这个人比自己的手段更高,居然将人安排到了新仁帝的身边。如果真有这么个人的话,那么会是谁?
蓦地!林惜谣那清丽绝俗的面容,就在他的脑海中缓缓勾勒而出,这个女人的身份背景太干净了,找不到哪怕是一丝的差错。
但是与之相比的是她展露出来的才华,根本不是江南道那种“温柔”的地方能够培养出来的。
莫瑜开始在自己的脑海中,慢慢的思索林惜谣曾经做过的事情。
凭借着大理寺卿被诬陷一案,仅仅凭借着真假诉状就轻而易举的站在朝云殿,进入帝都她没有住在驿站,反而堂而皇之的入住丞相府,将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的心思,通通挡在了丞相府的大门外。
可是当她选择了准备辅佐的人之后,在后宫与皇贵妃娘娘秉烛夜谈的三天三夜之后,又悄然退出了丞相府。
选妃大典之上,那个邪公子恐怕就是她的人,与龄王一场大战,故意羞辱他,这样推波助澜之后,将龄王推给了傲旭帝国的公主,也就是说她从另一种角度断了龄王可能成为储君的道路。新衍帝国的国母绝对不能是异国公主!
在她的辅佐下,睿王完全成了无可替代的下任王储,在民间的声望极高。新仁帝就算是再偏心,就算是龄王想要夺储,他也要想方设法保护睿王,而不是龄王……
想到这里,一向以睿智出名的太师大人终于不得不承认,在睿王一系中,最危险的人,就是这个浅笑嫣然的女人,但是居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发觉,包括他这个自诩聪明的太师……
暗室中一片沉闷,突然敲门的声音传来,一个在外面负责警戒的侍卫,进来禀报说,外面有一个自称姓林的女人,前来求见。这句话就像是一滴水被滴进了沸腾的油锅,顿时沸腾起来。
虽然暗室之中灯火通明,但是外面早已经黑沉,到了这个时间,早该入睡了,为什么这个姓林的女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来?拜访?大晚上的拜访……谁也不是傻子,谁会相信呢?
莫瑜听到这个姓,先是沉默了片刻,然后方才对着手下的那群官员道:“你们现在进二层密室待一会儿。”而后又对着报信的侍卫说道,“你现在就把那个女人带来这里。”
“诺!”两方一起应诺,各自退去。
不一会儿,林惜谣带着一个人在侍卫的引领下走了进来。她穿着一件黑色的裙子,裙摆用金色的丝线绣出来一朵朵莲花状的火焰,这件衣服他似乎认识,他恍惚记得这件衣服是一个人的身份象征,但是那个人是谁,他却记不清了。再看看林惜谣,她不同于往日的飘然若仙,反而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莫瑜的面容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林姑娘深夜来访,可是有什么要事要与本太师商讨?”
林惜谣的脸上也流露出一抹微笑,罕见的露出娇憨之色,甜甜地道:“是啊,听说太师大人深夜聚集手下,要在国君的千秋节举事。小女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怕太师大人轻起刀兵之祸,将这摇摇欲坠的大厦根基上再补一刀,可就不好了,不是谁都愿意做亡国奴的,大人觉得如何?”
莫瑜突然朗笑出声:“林姑娘是明白人,我的人虽然多,但是他们在军方绝对没有任何影响,也不会引起国君的任何注意。反倒是姑娘,姑娘的手伸得太长了些吧,虎贲大将军是你的人吧。你说,这个人的身份暴露后危险,还是我手下那班文官暴露出来危险?”
“果然不愧是三公之一的太师大人,不过,我今天来只是为了两件事。”林惜谣巧笑倩兮,“一件事是为了合作,一件事是为了求证……”
莫瑜的脸上也展露出笑容:“请讲……”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过后,林惜谣获得到了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后,带着梦珞离开。
而莫瑜却是在林惜谣离开后陷入了沉思,心绪翻涌间竟是不得宁静,久到进入二层密室的那群手下实在忍不住了,一个个歪倒在地板上睡熟时,莫瑜方才从那个让他心绪烦乱的事情中清醒过来。
不过他也只是让下人添了几床被子给里面的人。自己则是一副稳坐钓台的样子,兴奋得一宿没有睡,他真的没有想到,原来这种一瞬间梦想成真的感觉是这么好……
第二天,就是为期三天的千秋节,帝都百姓全城欢庆,处处张灯结彩,喜气盈盈。欢快地度过两天后,就是正日子了,这天大臣们都要穿着官服,进宫为国君庆寿,共庆国君万福。
林惜谣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庆典,而且她参与的身份也是令所有人大跌眼镜,她居然是陪侍在大祭司的身后,第一次以国师的身份进来的。
国师已经死亡的这个谣言,也就不攻自破。其实这个身份,只能算得上是一个虚职。
她的身份绝对是高高在上的,就是连国君见了她,也要施半礼,与大祭司也可以分庭抗礼。不过,以权力来说,国师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守卫白塔,在白塔中清修,为国祈福。
大祭司却能解释神谕,与神祇对话,维护国家国运。国君不用说了,正是一国之主。所以,国师绝对是个鸡肋的位置,十分尴尬的存在。
庆典开始,首先由大祭司代替神祇赐下祝福,国君带着百官拜过神祇之后,方才宣布庆典正式开始!
新仁帝带着沐皇贵妃沐星萦坐在上首,余下三品以上同来的妃嫔方才各个落座。
第82章 途中惊变()
待新仁帝坐好之后,首先便由几位王爷献上寿礼,睿王献上一幅百寿图,龄王献上一柄神臂弩,其余各王各有寿礼,然而逍遥王献上的礼物最为奇特,居然是块五光十色的“寿”的形状的玉石,巧夺天工,被百官连呼为祥瑞!
王爷们献过寿礼后,三公方才献上万寿酒,祝寿过后,余下百官方才献上寿礼,无非是如意、织绣等精美的工艺品,内容以福、禄、寿为主,只是为了取祈福祝寿的寓意。寿礼献完后,众大臣方才各个落座。
林惜谣与大祭司坐在一处,他们的位置比较独特,是在新仁帝的右手边,而且他们两个的空间比其他人的都大,他们使用的器皿也是世间少有的珍品。
林惜谣打量着手中的酒杯,晶莹剔透,细腻光滑宛若妙龄少女的皮肤般诱人,仔细观赏过后林惜谣方才叹息般放下手中的酒杯,问自己身边大祭司道:“师父啊,这种酒杯用来喝酒,与其他酒杯用起来喝酒有什么不同吗?”
“这种酒的话,用什么器皿都一样。然而对于那些真正的好酒来说,不同的酒器品起来有着不同的味道。”大祭司淡然一笑,“有时间我请你喝!”
“好。”林惜谣嫣然一笑,捋了捋自己手臂上宽大的银白色广袖,颇有些不耐烦,早知道就不被自己的师父忽悠过来了。
林惜谣正想说着什么,就听到新仁帝发话开宴,于是就看到一对对的穿着水绿色宫女,端着一模一样的天青色白底官窑盘子。
每个人的桌面上都是十二盘菜肴,由于怕浪费菜品,这十二盘的菜量并不大,也就是两三口的样子。当然若是面前有菜盘空了的话,身边侍候的宫女会随时换上替换的菜品。
若是不喜欢这些菜肴的话,另外还有着瓜果蜜饯,点心糕饼等面食若干。席面是流水席,所有的菜品都是新出炉的,这点令大臣们都很满意。
第一轮菜品过后,就有着歌舞祝寿。首先上场的是大概二百多名十二岁左右的儿童,这些儿童们,穿着红紫银绿的棉袄宽衫,显得色彩斑斓,有的戴着玉冠,有的裹着头巾,有的手舞剑器,有的手执锦仗,有的手捧宝盘,还有的挽弓背箭,扮成各国来朝献宝的样子,场面热闹壮观。因为表演者都是些儿童们,动作娇憨可爱,引得在座的各个大臣们齐声叫好。
这些孩子们表演结束后,用着稚嫩的话语齐声为新仁帝祝寿,新仁帝龙心大悦,喊了一声:“赏!”
顿时就有着穿着一新的小内侍们给这些孩子们每人一个绣工精致的荷包,荷包里面装着被打造成各式各样的小金锞子。孩子们齐呼谢恩过后,这才被领队领下去。
“虽然每年都有这么一个节目,但是每年看到这些孩子们总是感到我新衍帝国的朝气蓬勃。剩下也没什么好看的了,为师要先走了,你什么时候离开?”大祭司看过这些孩子们的表演过后,对剩下的表演十分不感兴趣,转头问向林惜谣道。
林惜谣摇了摇头:“我现在还不能走,一会儿还有着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为国君庆寿呢。师父不留下来看看嘛,错过了,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次看见了。”
大祭司意味深长的一笑,揉了揉林惜谣的脑袋:“不要玩得太过火,目的达到了就行了,他毕竟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人生又有谁能不犯错呢?”
“诺!”林惜谣知道大祭司在说什么,相当严肃的点了点头。大祭司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向新仁帝告别后,这才心满意足的走了。
时间过得很快,这场盛典很快就进入尾声。最后一项就是由新仁帝赐下酒水,又称散福酒。百官们喝过酒,谢过恩,这场长达两个时辰的宴会,就正式宣告结束了。
就在这个时候,太师大人清冷的嗓音如切冰断雪般大殿上响起:“诸位同僚慢些离开,本太师请大家做个见证。”
“莫卿,你这是在做什么?”新仁帝很不满意的看向莫瑜,他这是在做什么,难道不知道就在刚才他已经宣布过让大臣们离开的命令了吗?
“抱歉,陛下,微臣有冤情上告,还请陛下亲审!”说着,莫瑜从怀里摸出来一封早已写好的奏折,让大总管阮嘉呈到新仁帝的面前。
本来准备离开的大臣们脚步也停下了,他们准备看看这位一直以来都是以足智多谋著称的太师大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冤情可以让他败坏国君的兴致,选在这个时间呈上奏折?
新仁帝也是面露不渝之色,当他把奏折展开,看清楚第一行字时,他忍不住内心的翻涌,竟是失手将奏折摔在地上,语带颤抖的问莫瑜道:“你怎么会有这本奏折,你究竟是什么人?”
新仁帝这样的表现,让本来准备要看莫瑜热闹的人,全部哗然。他们没有想到,太师大人的热闹没有看到,却是看到了国军的热闹,怎么会这样?
有一些明白过来的大臣只想离开,若是这件事是皇家丑闻的话,他们可要怎么离开?若是做了这个见证之后,他们还能见得到明天的太阳吗?
面对这样的局面,睿王首先反应过来,让所有的下人退下,他隐约意识到,莫瑜想说什么。若是真的是这件事,那么他必须将这件事可能传播出去的可能性,消失在萌芽状态。
与之相反的是太师大人莫瑜,他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淡淡的道:“我也姓林,我叫林陌瑜,是林翰的儿子!陛下这些年过得还好吗?还会想起那个惨死在陛下的屠刀之下,可怜的替死鬼吗?”
“你是林翰?不……不……林翰绝对不可能这么年轻!”新仁帝状若疯癫,神情很狼狈,御史大夫林翰的死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拔不掉的一根刺。
如今没有准备就被人把刺拔起来,这样的痛苦让他几乎要承受不住。他再次仔细看着眼前的莫瑜,前所未有的细细打量着他的面容,仿佛要从他的身上看出来另一个人的影子来。
“不用看了,哥哥在外貌上还是像母亲多一些,不然他也不会在您的朝堂中稳坐三公职位这些年了。不过,若是您的有用心的话,其实在平时的政务中,是能够看出来端倪的。比如说,太师大人奏章行文布局和先父讳翰,那可是一模一样的。许是国君政务繁忙,奏章颇多,故此并未发现这其中的细微之处。”林惜谣的声音陡然在这间大殿上响起,同时也揭示了为什么林惜谣会为莫瑜说话的真相——太师大人与国师大人居然是兄妹!
新仁帝听了这句话后,陡然将目光转向林惜谣,那目光锋利的宛如钢刀,似是要将林惜谣凌迟方能心满意足一样,恨不能在她的身上撕咬下一块肉来。
但是很快,他的怒气就平息下来了。那份奏折明明是在他的面前被毁掉的,为什么他们还能拿到?
突然他的耳边再度响起,自己那老父临死前的叮嘱中的一句,孩子啊,你要记住,这个乾蓝大陆很大,大到你不知道在这片大陆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是人的存在。就比如你的母后,我一直怀疑她不是人,而是来自于九天之上的神祇。
新仁帝眼神复杂的看向眼前的这两个孩子,果然他们两个长得有八分相似,真的是亲兄妹啊。在回想那个在脑海中已经模糊却越来越清晰的影子,似乎真的很相似呢。
当初的那一幕又在脑海中缓缓浮现,那个身长玉立的男子,逆着光影从容的走到自己的面前,平静的对着自己说,这件事的所有责任我来承担,这件事情造成的后果也由我来背,我只有一个条件,你不许对我的妻子动手。你也知道的,她怀孕了,这些政事与她什么关系都没有。
当时自己是怎么说的?对了,他是这么和他说的,你的妻子和孩子我一定会照顾好的,你放心……然后,他是怎么做的……哦,他想起来了,他放纵那些人去林府,捉林翰那个美得好像是神祇降临的妻子。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还没有到达林府的大门口时,林府居然被一场大火烧光了。沙沁玥的尸体也在那里面找到了,早已经面目全非,成了焦炭。
从头到尾,林翰就是冤枉的,在他死后他不仅没有实现当初的诺言,反而推波助澜,将那个惊才绝艳的人生生推离自己的身边。如果,他当时表现得再强硬一些,是不是现在的新衍帝国就不会这样,只有一个光鲜亮丽的空壳子,内部早已经被各种各样的蛀虫腐蚀一空?
看着新仁帝的沉默,莫瑜似乎早就料到一般,他将外面那宽大的朝服一点点脱下去,露出里面的黑色金纹的鳞甲。这件铠甲轻若无物,又偏偏是刀枪不入,正是莫瑜身份的象征——乾蓝大陆元帅榜的榜首,决胜战神!
第83章 拂尘溯源()
太师莫瑜将自己手中那个如牛奶般光滑的酒杯用力地摔在地上,而后一队队穿着鲜亮的明光铠甲,刀剑鲜明身上萦绕着浓郁的血腥气息的士兵,仿若从天而降一般,就这么仿若无人的封锁了未央宫。
“太师这是要造反?”
“不,我只要把林家沉冤昭雪的消息昭告天下!”
新仁帝看着他一向又敬又畏的太师莫瑜脱去轻袍缓带,换上象征着新衍军神的那套“战魔”战铠,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直视他的双眼,等着他能够给他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
林翰啊,你真是个老狐狸啊,这么大的儿子你居然也能捂住他的出生,让我们以为你只有一个宝贝女儿。
林陌瑜,林惜谣,不愧是你的一双儿女,一个为了你,能够在我的千秋节上封锁未央宫,只为了一个真相,不惜背上叛国的罪名;一个为了你,不惜付出一切来培养一个除了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之外什么几乎都没有的皇子。
他们不仅仅为了能够为你洗刷污名,还为了在青史上留下你的名字。得子如此,九幽之下的你,也安心了吧。
新仁帝的心中泛着苦水,林翰啊,若是你还活着,想必你会十分欣慰吧。
这样才华横溢一双儿女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落魄成什么样子,只要他们没有死,都会搅动风云吧……
新仁帝终于放弃了抵抗,疲倦地靠在背后那把象征着权利的金丝楠木打造而成的椅子上,缓缓的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尘封在新衍帝国历史中的一段复杂的纠纷……
这是一段关于新衍帝国历史上不光彩的一笔,是由第一任帝王秘密培养出来的一批人,专门负责记载秘史里面的。
若不是怕后世的子孙们可能被潜在的敌人们蒙蔽,从而做出一些糊涂事,丢掉祖宗基业这秘史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这秘史一直是历代帝王临终遗嘱,代代相传。
其中就有一段有关于一位皇后被宦官处死的先例,这对于皇室来说是一段极为羞辱的历史,故此除了秘史上还有记载外,已经没有人记得这件事情。但是,想要追究出林翰为什么必须要死,就必须从这里开始讲起。
新衍帝国历经七朝,已经有了大约将近五百年的历史。在第五为国君继位的时候,也就是新仁帝的爷爷,史称新肃帝。
这位国君戎马一生,算得上是有着雄心大志的帝王。但是他风流成性,处处留情,弄出来一堆乱糟糟的事情,生生拖住了他要扩大版图的志向。
不过,在民间这位帝王的传说,最令人难忘的事迹却不是这些,反而是他的皇后,比他更“出名”。
张皇后,名不详,祖籍江西道项城,父亲张逸宇是当时三公之一的丞相,张皇后的祖母朱氏,是新元帝(新肃帝的父亲)生母信阳太后的妹妹,因此张皇后自小经常在皇宫出入,她聪明机灵,多才多艺,是位美人胚子,深得新元帝和信阳太后的喜爱。
新元元年,张皇后被选入太子东宫,成为时为太子的新肃帝的太子良媛。故后世称她为张良媛,太子非常宠爱她,张良媛因长期受宠,性子被养的骄矜专横,逐渐变得爱慕虚荣,贪图享乐。
新元帝早年处处留情,又好大喜功,连年征战,国内的民生经济早已不堪重负,国内多处起兵造反。新元帝当时病重,听了这个噩耗后,惊怒交加一时之间竟是与世长辞。
太子继位,是为新肃帝,封张良媛为淑妃,后与新肃帝生下两儿子,新肃帝也算有点作为,除了后宫人数有些多之外。他继位后基本平定新元帝留下的边界战乱,使新衍帝国基本上已经转危为安。另外还把他自己的儿子,分封为王,派去镇守边疆。
不过,这段历史据后世史学家推断:新肃帝的子嗣太过,比新元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偏偏他本人还没有新元帝的掌控力,使得子嗣为祸。据不完全统计,他的子嗣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