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求寿终正寝-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迅速被淬炼,进行着提升。经过二十七天的积累,王筀鵀在真元运转度达到一个疯狂的地步,同时丹田内的灵力达到了最大程度的饱和,这个积累,几乎是其他结婴修行者的数倍,这些被压缩的法力元将王筀鵀的丹田牢牢塞满。尽管她已经全力进行压缩,但丹田已经到达了极限,实在是无法再压缩了。
感觉到自己丹田中的蓄力已经到达了极限之后,王筀鵀深吸一口气,开始转动法力,手中法决变换。当一连串的法决完成之后,丹田中金光灿灿,没有任何瑕疵的金丹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碎裂声,原本坚不可摧的金丹,在王筀鵀的丹田中碎裂开来,一个小小的人形在金丹中出现。刚刚碎裂开的金丹在法决的作用下,迅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金色的漩涡。
这个漩涡刚一形成,丹田内积累的灵力就如同流水一样飞一般的投入到了漩涡中。几乎在片刻之间,金色漩涡就将丹田内的灵力吸收殆尽,并且稳定了下来。金色漩涡一稳定下来,立刻占据了整个丹田,同时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吸力。这股吸力之大,根本是人力无法阻挡。于此同时,在王筀鵀修炼晋级之地,附近一百多里内的灵气同时感应到了这股吸力,迅速向其所在的地方汇集。没过多久。就在王筀鵀的上空,形成了一个方圆两里多的灵气漩涡,和她丹田中的漩涡应和。无数的灵气凝聚成精纯的灵光,不断的投入到她丹田内的漩涡中,然后再转而补充她的元神,元神在这种滋润下,不断的凝实,丹田中的金丹破裂后出现的小人身形也越来越清晰,眼耳鼻口虽然细小,但是相貌容颜和王筀鵀一般无二。
随着小人身体的凝实,除了大小尺寸不同之外,其余和真人看上去无疑,天空中的灵气漩涡突然发生了变化,不知道什么时候在王筀鵀的头顶出现了一望无际的五色霞光,和灵气漩涡凝聚在一起,将它染成了一个彩色的漩涡。与此同时,霞光里面雷声隐隐,片片彩霞随着雷鸣声滚滚翻腾起来,随后从四面八方向中心处飞快汇聚。听到头顶上传来的雷声,王筀鵀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己不过结婴就引动了雷劫,不过她没有惊慌,双手一掐法决,身上也隐约有雷鸣声传来。天上的劫雷对着王筀鵀劈了下来,她没有任何动作,就靠着身体硬抗,前几道劫雷都被她吸收,后面几道劫雷劈下来时,她双手掐诀,无数雷球从她手中飞出,往空中一抛,霹雳之声大作,随后分离迸射,和天下劈下来的劫雷交汇在一起,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然后同时消散溃亡。
雷劫过后,天上的五彩霞光化作一股液体落到王筀鵀身上,然后从头顶百会穴进入她体内,虽然分给了元神一部分,但是大部分都被丹田中的元婴吸收。吸收掉这股不知名的液体后,王筀鵀只觉得从头到脚,从五脏六腑到每一根汗毛孔,都舒畅之极,整个人好像是飞起来一样。成婴,度过雷劫后,汇集在王筀鵀头上的灵气漩涡并没有散去,周边的灵气依然往这边聚了过来,如同一个大漏斗,灌注到她身体里。
王筀鵀的修为在以一种其他修行者无法想象,她自己都惊讶的速度在飞速增长,很快就到了出窍境界,然后是分神,到合体,灵气得到保证,一路提升,没有丝毫障碍,这一切看似出人意料,实际却是在情理之中。修行,说到底,就是看身体对灵气的容纳度,一个境界的提升,说明身体能容纳的灵气变多了,她的身体在第三十六重天重塑,后天成就先天,并且经过第三十三重天的自然之力淬炼身体,全部的根基都变得非常踏实,非常稳固,以她的身体坚固程度,容纳合体修为的灵气没有丝毫问题,那么法力够了,她的修为自然也就提升到合体境界,这一切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王筀鵀体内的法力凝实厚重,达到了合体境界大圆满,她只需要再向前迈出一步,就将正式踏入仙人境界。所有的法力,完全按照神识的指挥,有序而整齐的流动着,随着体内周天的运转速度疯狂提升。吸收灵气的速度,也在飞速的提升。月华如水,在这安静的夜色之中,王筀鵀心境如水,意念如铁,没有感慨,没有激动,没有忐忑,心境空明,平静无波,外来的灵气,如同一枚石子,丢在法力浩瀚的丹田中,荡起一圈圈涟漪,转眼间和丹田中的法力汇聚在一起成汪洋大海,似乎将一切吞噬,只剩下她自己的意识。她的心境依然空明,平静无波,任由那汪洋掀起一道道骇浪狂潮,不动如山。
仅眨眼间的功夫,王筀鵀上方的风云陡变,晴空之中,忽然有风雷之声,一朵乌云聚拢在了她的头顶。随即方圆万里骤然狂风大作,朵朵乌云凭空出现,转眼间,不仅天上的圆月消失不见,就连天幕上稀稀落落闪烁的星子也不见踪迹,整个天空变得漆黑异常,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面对眼前这种疯狂的天像,王筀鵀不敢懈怠,忙将混沌钟举了起来,并将簪在头上的星钟藤拿在手里,只是让她意外的是,没想到自己从凡人境到仙人境的雷劫摆出这么大的阵势,结果确实雷声大,雨点小,除了数量多了一点,雷电的颜色由元婴所承受的银色变成紫色之外,威力和她成婴时的雷劫差不多,纵使稍微强了一点,也没强多少,根本不需要动用任何法宝,凭借身体的强度,她就能全部接下来,并且吸收掉了。
当空中雷劫停止之后,乌云中传来一股奇异的香味,原本消失不见的明月突然又显露踪迹。皎洁异常,如玉盘般的明月周边有一圈晕黄,散发着乳白色的淡淡光芒,那股奇异的香气正是从圆月中传出来的,随着越来越浓的香气,一道银色光束从月中垂直射下,将王筀鵀笼罩在其中,然后,圆月表面泛起一层水光,跟着一团拳头大小的白色液体从月亮上面滴落下来。这液体一离开月亮,就化作点点白光,顺着笼罩王筀鵀的光束往她身上落去,期间有些白光离开光束,飘落到外面去,落到王筀鵀身边的花草树木上,以及被香气吸引过来的飞禽走兽身上。这些白色光点一接触到实物,就没入其中,那些花草树木还没什么变化,但是那些飞禽走兽随着白色光点的吸收,脸上呈现出拟人化的神情。
王筀鵀知道这些白色光点就是三界中鼎鼎大名的帝流浆,帝流浆的确是好东西,众所周知,它可以开启妖兽灵智,除此之外,它还对妖族的塑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吸收之后,还可以扩充身体经脉,对身体大有益处的。如今三界中都以为这东西六十年一次,于庚申夜月华而来,早忘记了,如果是先天之属或者体内有浓厚的龙凤这种先天妖神的妖兽,在渡劫的时候,也会引动月华之力,使帝流浆降下,因此,王筀鵀的这次渡劫,她身边的这些植物和闻香而来的动物,可谓受益良多。
据王筀鵀所知,越是跟脚和资质出众,大有来历的妖,渡劫越困难。她从后天成就先天,本来都已经做好了雷劫会不好过的准备了,没想到七十二道劫雷数目不算小,但是威力却不大,让她轻而易举的就度过了。起初,王筀鵀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想了半晌,推测从凡人到仙人这一步的雷劫,虽然有消除修行者身上的凡俗气息的意思,但是更主要的是判断修行者是否有成仙的资格,就好比阎罗殿里的功德薄似的,由这个来决定转生者下辈子投什么胎,所以雷劫的大小由修行者身上的因果业力强弱来决定。她的雷劫这么弱,应该和她身上因果业力不仅很少,而且还身居功德有关。虽然没人解答,只是王筀鵀的胡乱猜测,但是却八、九不离十,近乎就是真相了。
第27章 三章 合一()
度过雷劫成就真仙之后,王筀鵀感觉到自己血肉骨骼的强度,是凡人境的十倍,丹田中的那簇太阳精焰发生变化,由豆粒大小变得布满她整个身体,因此血液、经脉和法力中都带着一丝炙热的太阳精焰气息。在她的血液之中,似乎蕴含着某种很强大的力量,举手投足之间,无不带着力量爆发的质感,这力量让她感到无比的敬畏,带着一种似乎可以毁灭一切,傲视一切,无视一切,俨然是上天,凌驾一切之上,众生皆是蝼蚁的感觉。
这感觉来得很突然,但又是如此的自然,王筀鵀知道这是太阳精焰带来的。她体内的太阳精焰由东皇太一的金乌精血而来,在她看到的记忆碎片中,东皇太一体内的太阳真火,普照大地,给万物带来生机的同时又透着一种代天刑罚,烈日横空,曝晒大地,灭绝天地万物生灵的酷烈无情的意境。相比东皇太一带着帝王霸气的火焰,王筀鵀知道自己就算继承了太阳真火,也不会有他那样至高无上凛冽的意境。刚才那一瞬间,她体内的太阳精焰露出了一丝继承东皇体内太阳真火的气息,王筀鵀这才知道,原来这簇由东皇精血而生的火焰并没有完全驯服,她还需要将它再炼化一次才行。
除此之外,王筀鵀还觉得自己修为增长太快,根基不稳。和苏妲己、胡喜媚分开不久,她就超过这两人,凝丹了,这并没有让她感到意外,毕竟这琵琶精,不管怎么说,也修炼了千年,因为之前一直没有一本好的功法,所以耽误了,因此得到道经之后,厚积薄发,凝丹是水到渠成的事。可是从凝丹到真仙,这中间可是隔着好几个大境界,她就这么跨了过来,心中不免惶恐,因此王筀鵀在吸收炼化完帝流浆并没有马上起身,而是闭目端坐在那,双手掐诀,大声诵读起《黄庭经》来。
王筀鵀渡劫时引来帝流浆,吸引了很多飞禽走兽过来,它们跟着沾光,得以开启灵智。它们虽然吸收的帝流浆没有王筀鵀多,但是炼化速度和她一比,完全是老牛和飞机,因此不等它们离开,又听到她在诵读《黄庭经》。这些才开启灵智的动物,出身普通,大多没什么好的跟脚,因此血脉里也就没什么传承记忆,所以也谈不上什么修炼心法,而且因为“法不可轻传”,所以像他们这样意外开了灵智的妖怪,若是没有修炼法门,则只能像王筀鵀之前的那样,单纯的靠呼吸来吞吐天地灵气和采日月之精,又或者吃血食来增长修为,如今得以聆听道韵,顿时都乖乖的呆在原地,老老实实的听了起来,没有一个肯离开。
对自己修为提升过快的忧虑,其实王筀鵀是多虑了,她的根基扎实的很,一点都没有虚浮之感。虽然妖族和人族比起来,同样的修炼时间,因为人族先天道体的缘故要比妖族速度快得不行,妖族可能需要修炼几百年才凝丹,而这些时间,用在人族身上,说不定都能飞升了。再加上在巫妖大劫中,妖族精英基本死伤殆尽,侥幸逃过一劫,留下一命的,都跟妖师鲲鹏似的,藏身在北俱芦洲不再露面。如今血统纯净,一出生就有灵智的先天妖神在三界已是难觅其踪,就算有,类似龙、凤和麒麟一般的存在,他们根本不将自己视为妖类。现在三界中的妖怪,大部分都是从兽类通灵进化而来,像苏妲己和胡喜媚一样,体内含有先天妖神一丝血脉的混血都已经算是跟脚不错的,它们一开始是没有灵智的,因为某些原因,开启了灵智,但是正如人类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在长成之前,要经历学说话,学走路等过程,妖族开启灵智之后也一样,但是因为妖类的寿命要远比人类漫长,所以他们长成所需要的时间也比人类需要的时间要多,有人类比较着,就显得妖类比较笨拙了,而且因为具有血脉传承的妖类越来越少,所以没有拜入截教的妖类因为没有功法的缘故,纵使修行个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还不如人类几十年高明,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哪怕妖类诞生在人类之前,可是它们在人类眼里却是低一等的存在。
不过王筀鵀的情况不能按照常理来看。身为妖类,原本资质越高,根基越厚,越不容易化形,她现在是先天之属,如果她不是由后天成就先天的,而本来就是先天之身,就三界现在这个情况,估计她将永无化形之日,她的结局,不被大能发现拿去做炼器的材料就已经很好了。她在后天之身之时就已化形,那个时候的她,资质和根基虽然一开始不错,但是也仅限不错而已,和现在的先天之属根本没法比。之所以说先天之属,走上修行之路,只要中途不出岔子,修炼到金仙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是因为先天之属修行者,身体坚固程度一开始就差不多达到了金仙的境界。这就好比,她的身体原本就能容纳一个大海,所欠缺的就是把水引进来而已,所谓的修行就是将法力引进来,填满身体而已,就这么简单。
王筀鵀现在成就先天之身,手里又有道门和佛门两大门派的诸多典籍,修行的是正宗的玄门道法。《道德经》作为顶尖的太清真传仙法,一点都不比龙凤这些先天妖神血脉传承的法决差。她又在第三十六重天经过绿柳所构筑的小空间淬炼身体,体内又炼化了东皇太一这位顶尖先天妖神的三滴精血,还有三足金乌、绿柳、五针松和风隐兽这四只先天生灵身上之物做琴弦,并将它们变成了如同四肢一样,是长在自己身上的存在。这几样东西,不管哪一样,被其他妖怪得到,修为都会提高一大截,她不过是从凝丹到真仙,就吓成这个样子,若是她这个样子,被绿柳看到后,一定会笑她没用。其实她得了这么多的好处,纵使到不了金仙,但是到修为到了玄仙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如今不过真仙,比玄仙还差一个大境界呢,完全不用自己吓自己,不过这样一来,倒是便宜了围在她身边听道的那些飞禽走兽。
其实王筀鵀想想她刚穿过来时候的事,就不会这么担忧了。她穿过来时,正是玉石琵琶精被姜子牙擒下,用三昧真火灼烧,用雷法劈出原形的时候。那个时候虽然玉石琵琶精没有一本好的功法,但是怎么说也修炼千年了。而姜子牙呢,资质驽钝,被元始天尊判定“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富贵”,在昆仑山上学道四十年,每日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搧炉,炼丹,……做的都是仆佣之役的活计,凡人上来,凡人下去。姜子牙下山后,于十年后再上昆仑山,碰到师弟申公豹。申公豹当时大概是凝丹修为,虽然丹成九转,龙交虎成,但是还没有成婴,修为却在姜子牙之上,那么以此来推断,姜子牙修为最高也不过凝丹,可是他却轻而易举镇压了玉石琵琶精。要知道,琵琶精可是修炼了近千年,而姜子牙不过在昆仑山呆了四十年,只是因为他修炼的是玉清仙法,是玄门正宗的真传妙法,哪怕她修炼的时间是他的几十倍,还是不是他的一合之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今王筀鵀修炼的是和其一个等级的太清仙法,灵慧方面因为她传过来的缘故,也大有增加,又有前面千年积累下的基础,而且又成就先天之身,还炼化了不少先天之物增益自身,修为飞速提升也就不算什么了。
因为绿柳和她说过修行一途,根基扎实的重要性,所以王筀鵀才会有这样反应。不过她现在这个懵懂无知的样子,和她是从末法时代穿过来的有关。她之前生活的那个世界,世人虽然对什么修仙和神仙之流有很多猜测,但是其实他们都是不存在的,因此她所知道的,都是到世界才有的记忆。除了原本的琵琶小妖的记忆,就是五针松还有东皇精血以及混沌钟的一些记忆碎片,只是原本的琵琶精,孤陋寡闻,所知寥寥;而五针松在有灵智之后,因为怕被发现,一直躲躲藏藏,可以说哪里偏僻往哪里钻,所以对这方面的情况也所知不多;而东皇太一,据说一诞生就是大罗金仙的修为,身为妖族之主,要忙的事很多,他哪有那个时间去关注金仙以下修炼的事,更何况,也根本不值得他关注,所以他和当时在他手里的混沌钟对此基本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因此王筀鵀对修行这方面的事,其实只是知道个大概皮毛,稍微具体一点,详细一点,就不清楚了,这就是没有老师和道友的坏处了。
在诵读《黄庭经》的时候,王筀鵀顺便炼化了丹田中的那簇不怎么驯服的太阳精焰。她体内的火焰,并不是吸收太阳之火而来,而是秉承东皇的精血而来,不仅继承了太阳真火的暴烈霸道,而且还拥有东皇那股唯我独尊,俾睨众生,傲视四方的气势,这两种意志不是不好,只是和她的脾气秉性不合,就好比她明明是厨房里做白案的,结果却让她做红案,虽然不是做不了,但是终究不顺手,别扭,发挥不了百分百的实力。
足足花费了诵读了七七四十九遍《黄庭经》的时间,那簇太阳精火才被王筀鵀炼化完全,消除了其中的那股不可一世的傲气和霸烈,变得醇厚绵长,温暖明亮,然后她发现,可能是因为在第三十六重天绿柳的设置的混沌小空间中她身体重塑,这簇太阳精焰暴露在外面的缘故,竟然沾染了一丝混沌之气,虽然她不知道这股气息对太阳精焰有什么影响,但是也知道这是好事,只是这其中的好处还没有展现出来罢了。
诵读完《黄庭经》,王筀鵀眼皮微颤后,终于睁开了双目,露出了一双温莹内敛的明眸,清澈异常。醒过来的她并没有马上起身,而是面带一丝古怪、狂喜掺杂一起的复杂神色,就在她刚才从入定中醒过来的那一刹那,她发觉,她的视觉,听觉,触觉,感知,反应能力,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一连翻出几十倍,周遭世界,似乎在她眼前放大,时间放缓,世间万物都在此刻停滞。她的自己的眼睛宛如那显微镜,不动用任何法力和神通,都能清晰地看到千米之外小草上的一只瓢虫身上的花纹;自己的耳朵仿佛一下子伸长了几百米,几千米之外,听到了极其遥远的地方微风拂过的声音,虫蚁的鸣叫,草木的轻摇,气流的变幻,感应到泥土里生机的萌动,一切一切,尽在掌握,好似完全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情形虽然仅仅持续几个呼吸,又恢复了原状。不过这般变化让王筀鵀知道,在自己成就真仙之后,世界就大不一样了。不知道是她反射弧太长,或者是反应迟钝的缘故,哪怕到了现在,她已经察觉到了自己整个人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心中依然还是有一点不真实感。她忽然伸起一只手掌,在眼皮底下翻来覆去的看了数遍,忽然又单手一抬,往自己的头顶上摸了一摸,脸上全是不可思议的神情,足足过了一盏茶工夫后,王筀鵀面孔上地兴奋表情,才渐渐隐去,终于恢复了常态。
回过神来的王筀鵀看着围坐在自己周边,弯腰低头,态度非常虔诚的向她道谢的飞禽走兽,笑了一下,不以为意的说道:“你们既然能遇到帝流浆下降,得以开启灵智,又聆听大道之韵,是你们的机缘,不用谢我,赶紧下去觅地潜修去吧。”虽然她这么说,但是这些动物的机缘乃是从她身上而来,又岂有不拜谢她的道理,又恭恭敬敬的谢过她,这才散去。
看着这些飞禽走兽中,食草和食肉的动物走在一起,和平共处的怪异景象,王筀鵀笑了一下,这还真是难得一见的奇景。将混沌钟和布阵的器具及周天星辰图收了起来,感觉到神魂和这座山脉相互呼应,想到自己至今东奔西走,也没个落脚之地,她心中一动,开始查探起周遭的环境来。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整座山脉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千峰排戟,万仞开屏,重重谷壑,处处巉崖,坡陡谷深;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山水倒影,远山清淡,近水碧澄,万壑争流,千崖竞秀,扑朔迷离。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优美的深谷幽溪,与参天古树、飞瀑流泉相映成趣。矗矗堆螺排黛色,巍巍拥翠弄岚光。人行其间,感到精神振奋,心旷神怡,令人如醉如仙。
山草发,野花开,悬崖峭嶂;薜萝生,佳木丽,峻岭平岗。气候宜人,鲜花似锦,远树近草,犹如深浅浓淡不同的碧玉。鸟啼人不见,花落树犹香。涧边双鹤饮,石上野猿狂。山脉层次分明、对比强烈、浓淡相间、疏密有序,构成一副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观。上段以雄奇见长;中段舒缓平展;下段清幽神往;透着“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绿水一条琴”的诗情画意,鸟语花香,令人流连忘返,堪称是人间仙境,仙家之居。
将整座林城山脉仔细看过,王筀鵀站在林城山山峰最高处,往下看过去,只见山水如画,尽收眼底。她低头沉吟不语,心中暗自思量,这地方灵气不错,据她估计,虽然赶不上那些知名的洞天福地,不过也逊色不了多少,只是,若是真要将此地作为洞府所在的话,面上不由露出迟疑之色。这里有一处天河潭,和天上的天河相连;又有龙宫天池,据说住着里面的龙太子,母亲是吞天蟒,父亲是四海龙王中的一位,现在正是蜕皮期,所以她没能与之相见;这里还有一座奈何桥,桥下是深不可测、阴风阵阵的寒泉,尽头与地府的冥河相连;这么一个地方,连接着天上,地下,人间,能沟通三界,住在这里,想也知道,以后的麻烦事不会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