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大姑娘的红楼日常-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毓庆宫有好几个暗卫都是他的亲信,如果胤礽有什么不妥之处肯定会禀报的,自己真的是有些关心则乱了!
第 30 章()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眼看着儿子能娶上媳妇的希望一天天渺茫,康熙的心情很是焦躁不安,可为了不给儿子增加压力,他还得装成若无其事、信心满满的样子。
这天他跟往常一样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带着宜妃、胤礽和十三、十四阿哥去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今天接见的家眷中正好有史家和贾府两家,更巧的是两家在帐篷外面刚好碰头,李氏领着湘云姐妹三个,贾家的姑娘则在史老太君及邢、王夫人的带领下规规矩矩的跟在引路的宫女后面走进了帐篷,由于史老太君是长辈,自然是她先行一步,湘云眼角余光扫了一眼发现贾家的姑娘全到齐了,就连林黛玉也在。
皇太后态度极为和蔼,虽然言语沟通上因孝惠章太后的汉语不太好,稍微有那么一点儿不便,但一来皇太后身边有担当翻译的宫女,再则作为曾经经常进宫给皇太后请安的诰命史老太君来说,她可下过大力气学过蒙语的,所以跟皇太后聊得还算比较愉快。对于湘云她们这几个女孩子,皇太后说实话只粗粗看了一遍并没有太在意,在她眼里贾家和史家的包衣身份实在是太低了,就算史家现在抬旗了,可到底是底蕴不足,这样人家出来的闺女顶天了也就是进毓庆宫做个庶福晋,所以尽管这一批姑娘模样出挑也没入得了她的眼!更何况她历来就不喜娇媚柔弱的汉人女子,尤其是林黛玉柳弱花娇的模样更让她不由得想起了董鄂氏,没直接把她们一行人打发走完全是因为康熙曾嘱咐过她,每一批家眷他都要亲自相看。
湘云三人规规矩矩的跟在李氏身后,给皇太后请过安后就远远的缩在一边装壁花,听着史老太君不遗余力的向皇太后夸赞她家的女孩子,当然重点是夸耀探春,迎春一副木讷模样她实在找不出优点,惜春太小,林黛玉虽样样都出挑,可史老太君的私心是想留给贾宝玉,思来想去也就探春合适,而素来精明富有心机的贾探春极为善于抓住机会,寥寥几句就赢得了皇太后的好感,还特意夸了她几句。
康熙带着胤礽等进来时恰逢探春说了一件趣事逗得皇太后正乐呵时。见了康熙众人赶紧行礼问安,康熙笑道:“都免礼吧,经年不见老太君身体看着依然是那么康健!”史老太君赶紧起身回话谢恩,康熙摆摆手示意她坐下后,坐在皇太后身边笑道:“皇额娘心情今个儿挺不错,朕还未进来就听见皇额娘的笑声!”皇太后指着贾探春笑道:“这孩子是贾女史的妹妹,刚才说了些平日里的趣事,哀家听着也觉得挺好笑,”康熙扫了贾探春一眼随口夸了句:“倒是个伶俐的!”喜的史老太君和贾探春赶紧起身行礼谢恩。
这些日子为了给胤礽挑媳妇康熙是煞费苦心,他毕竟不好直接出面,所以每次来太后这里他都带上了宜妃。宜妃先是跟史老太君寒暄几句后就开口夸道:“这几位想必就是贵府的姑娘了吧?长的可真够水灵的!来,走近些本宫仔细看看。”说完扭头跟皇太后叹道:“哎呀,跟她们这些娇滴滴的小姑娘一比,臣妾就成了那烧糊的卷子了!逗得皇太后越发的乐呵。
林黛玉及三春规规矩矩的上前给宜妃行礼问安,康熙是仔细观察离他最近的胤礽,一看胤礽毫无表情,暗中给宜妃摇摇头,宜妃随意又夸了几句就让她们几个退下了,然后就是轮到湘云三人上前几步给宜妃行礼,宜妃一见湘云就觉得欢喜,特意拉着她的手询问了几句,也巧了,湘云站在宜妃身边刚好挨着胤礽,身上若有似无的香气对于胤礽来说不亚于催情香,都不用他特意做戏,他家二兄弟立刻就精神抖擞了,而且是打了鸡血般精神,他一副神情尴尬的模样偷偷扯扯长袍,试图掩盖一下此刻不雅的状态。
他的一举一动自然被观察入微的康熙给看得一清二楚,把康熙给激动的眼圈都红了:“列祖列宗保佑啊,他家保成终于不用做柳下惠了!”他怕啊,前些年胤礽几乎是潜心向佛,他整天心惊胆战就怕哪天儿子想不开出家当和尚去了!老康心里有阴影呐!他已经有个出家的爹了,再来个出家当和尚的儿子,这打击,搁在谁身上都承受不了哇!
为了以防万一弄错了,也为了确认儿子是彻底好了,还是因为只对刚才哪个姑娘感兴趣?老康借口有事带着胤礽几人离开了,打发走其他人之后他迫不及待的单刀直入的询问胤礽,胤礽尽管内心崩溃纠结:“爷是正常男人好不好?素来几个月好容易闻到媳妇身上的香气,这样的反应很正常啊摔!”但还得装出红着脸不好意思的样子支支吾吾:“我也不知道刚才是怎么一回事,就觉得那姑娘身上的香气很好闻,然后就。。。。。。就那样了,我也没有办法控制。。。。。。”
康熙一听高兴啊,拍着胤礽的肩膀连声道了几声好,看到儿子纠结的模样又安慰道:“你呀,这是憋得时间长了,精力太过旺盛了,一会儿给你挑个丫头去去火就好了!”胤礽一听满头黑线,瞧把老爷子激动的说话忒直白了,不过听这话他家阿玛是没抓住重点呐?行啊,等会阿玛你就知道什么是乐极生悲了!康熙想着得趁热打铁,打发胤礽回了自己的帐篷,很快就命暗卫送过去一个绝色宫女,胤礽叹了口气,只见他家小兄弟嗖的一下就缩回去,任那宫女如何挑逗,人小老二是巍然不动!”吓得那名宫女立刻昏了过去。
胤礽打发暗卫把那名宫女拖下去处理了,揉揉脸耷拉着脑袋去了康熙的御帐,焦急等待的康熙一看胤礽的模样,结果如何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胤礽不等他问就垂头丧气的说道:“阿玛,照儿子看,儿子这病是好不了了,您呐还是甭白费功夫折腾了!”康熙气的吹胡子瞪眼:“胡说八道!什么好不了了?刚才不是有反应了吗?肯定是刚才送去的那个不和你心意!”又想了想说:“当时在太后那里遇到的只有贾史两家的闺女,能引起你反应的人肯定在她们之中!”说完吩咐李德全几句,并交代:“你亲自去传话给太后和宜妃,就按朕说的办!”
李德全领命退下去之后,康熙拍拍胤礽安慰了他几句,胤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问道:“阿玛,儿子这病真的还能好?儿子都被折腾怕了!”康熙一听心里那个酸呐,有心再劝几句,可看着儿子颓废的模样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他实在是说不出口,就盼着那能让他家儿子有反应的姑娘在史家和贾家里面,这会儿什么出身地位全都被康熙丢到一边了,什么也没有他家儿子下半辈子的“幸福”重要!
经过几次的验证终于确定能引起儿子反应的姑娘是湘云之后,康熙是有喜有忧,喜的是他家保成这辈子不用打光棍了,忧的是这姑娘出身忒低了点吧?出身低也就算了,还是父母双亡的孤女,这克父克母的命格配给他家保成会不会还克夫?行,这命格差咱也不说了,可这年龄也忒小了点儿吧?到现在还不满十一岁呐!难道让他家保成再等上几年才成亲?
有心另找吧?可找这一个就这么费劲了,谁敢保证下一个就一定能找到?康熙纠结半天后跟胤礽商量来了:“保成呐,你看这姑娘身份做你的太子妃确实是低了点儿,这年龄也小了点,再来她这命格也不大合适,朕是这么考虑的,不如先把她指给你做个侧福晋?明年先成亲,等她及笄之后再圆房,等到以后有合适的朕再给你寻个更好的太子妃怎么样?”
胤礽一听这可不怎么样,儿子费了老鼻子劲儿整出这么一大摊子事,就给云儿弄个小妾的身份,不是扯淡嘛?可又不能明着跟康熙顶牛,他叹了口气来了个以进为退:“阿玛,您就别为儿子费心了!儿子这病跟抽风似的,不知道哪天就怎么滴呢?儿子也不想折腾了,对于娶妻这档子儿子是怕了,不怕阿玛笑话,儿子有时候觉得自个都算不上男人!像儿子这样娶个身份再高贵的太子妃又有何用?除了面子上光鲜点儿还不是当做摆设?”康熙一听越发纠结:“儿子说的也有道理,娶了太子妃是否圆房,宫里有经验的嬷嬷一眼都能看出来,当初不就是怕这样才一直拖着保成的婚事?自己是急糊涂了,难道真的就让儿子娶那史家孤女做太子妃?不行不行这身份忒配不上了!又一想万一以后没有合适的太子妃,难道保成这辈子就娶个侧福晋,那岂不是将来的子女全都是庶出?”
康熙在心里天人交战了老半天,对胤礽说:“保成,你先回去歇息去吧!朕再考虑考虑,你这大婚也不是一件小事,看来朕得请活佛再来京城一趟。”胤礽知道不能把自家阿玛逼得太紧,就顺势退下了。请活佛给湘云批命他一点儿都不担心,湘云作为修士本身就福缘深厚,不用自己再暗示活佛,活佛也会捡着好的夸,而慧空又是自己这边的人,不怕他不为湘云说好话,自己跟湘云的婚事不说十拿九稳也差不离了,康熙的脾气他早就摸得透透的,若是自己跟他顶着干,肯定不行,可若是自己来个以退为进,他反而会心软,他家阿玛对于抱嫡子嫡孙还是比较执着的。
第 31 章()
太子是储君,他的正妻就是未来的皇后,自然草率不得,康熙不但亲自派心腹日夜兼程去请活佛,还把胤礽和湘云的生辰八字交给钦天监批命合婚,原主的命格其实是真不咋滴,原著中她的判词写的清楚明白,出身是比较富贵的,可从小就失去父母,由亲戚抚养长大,嫁了人也就是原著中的卫若兰之后没多长时间又死了丈夫成了寡妇,迷信一点说这姑娘就是传说中的克父克母克夫的扫把星呐!
换了芯之后,虽然还是那个生辰八字,可她的命格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跟胤礽定情之后受他身上龙气的滋养,湘云的命格那是一等一的福缘深厚(能为修真者可不是福缘深厚嘛?),钦天监监正徐日升是葡萄牙人,胤礽重生后想法设法将他拉拢到自己麾下,他这些年协助胤礽在制造军器、办理外交方面为大清做出了不小的功绩,作为胤礽的心腹,他在康熙召见时自然是捡着好听的回禀,什么五福俱全、旺夫旺子、天作之合等等,康熙听了之后浑身舒坦,觉得他儿子的眼光还是挺不错的,若是那史湘云果真是那旺夫旺子的五福俱全之人,册立她为太子妃倒也可行。
康熙行事历来谨慎,尽管钦天监给出的是天作之合,他还是不放心,左思右想之后他招来李德全吩咐几句后,李德全悄悄的出宫去了保龄侯府,见了史鼐将康熙的口谕传达之后,史鼐是强忍着心里的激动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叩头谢恩,起身之后塞给李德全一个荷包,李德全捏了捏满意的笑了笑:“万岁爷的性子想必侯爷是很清楚的,这件事若是透漏出去半点风声,您这阖府的性命可就。。。。。。?”史鼐吓得是面无人色、连连赌咒发誓绝不会泄露半句之后,李德全才满意的回宫复命。
送走李德全史鼐擦了擦脸上的冷汗,在书房傻乐了老半天,最后忍不住回后院找李氏分享他的喜悦和激动去了,李氏听了虽然心里有些泛酸,可更多的则是欢喜,不管怎么说史湘云这个侄女是他们夫妻俩养大的,她作为婶娘自认明面上没有苛责亏待过湘云,湘云如今已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侧福晋,往后他们史家还有她的子女都能跟着沾光,尤其是她唯一的嫡女湘雅,无论嫁到什么样的婆家,有一个做太子侧妃的堂妹撑腰,将来的日子过得差不了。想到这里她赶紧询问史鼐:“老爷,既然过几天就让咱们带着湘云去岫云寺,云儿的衣服首饰就得赶紧重新准备了,既然是进香拜佛那衣服的颜色不能过于鲜艳,要见贵人太素净了也不妥,还有首饰头面,哎呦,这么一算需要准备的多了去了!”边说边吩咐在外面候着的丫鬟,去锦绣阁的王大娘。
史鼐想了想阻止道:“我想着既然要咱们守口如瓶不得露出半点风声,那如今万岁爷那里少不了会派人盯着咱们家,咱们这样大张旗鼓的做衣服买首饰说不定会惹得贵人不喜!”李氏静下心来想了想,一脸庆幸的说道:“还是老爷想得远,妾身刚才差点就铸成大错,好在前段时间咱家的姑娘都刚添置过衣物首饰,既然不想引人注意,过两天去岫云寺时老爷您就别去了,妾身带着她们三个去就行了!”史鼐一听觉得有道理,又嘱咐了几句就回了前院书房。
李氏派丫鬟通知湘云、湘雅她们三个过两天去岫云寺上香拜佛的消息,湘云这里胤礽早就派人来送过信儿,自然是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跟秦嬷嬷商量了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首饰合适之后就丢开不管了。湘雅和湘婷以为只是单纯的进香,吩咐心腹丫鬟准备好后天穿的衣服首饰之后就丢开不管了。
康熙换了便装,轻车简行的带着胤礽去了岫云寺,李氏一行人上山时,康熙已经坐在慧空大师的禅房跟他下起了棋,李氏带着湘云三人上了香、拜完佛,慕名求见慧空大师,慧空看了看大大咧咧坐在那里没有丝毫回避意识的康熙,无奈的笑了笑,对小沙弥说道:“请那几位女施主到隔壁等候,老衲稍后就到!”
胤礽咧咧嘴笑道:“大师请随意!”慧空道了声佛,去了隔壁房间,见了李氏四人,十分有耐心的看了三位姑娘生辰八字,云里雾里说了一通,李氏也没听懂,只知道他说自家这三个姑娘都是有福气的,欢欢喜喜的添了一大笔香油钱,带着湘云她们再三道谢离开,马车出了岫云寺之后,李氏方才偷偷的松了口气。
慧空回来之后,康熙示意李德全将湘云的生辰八字递过去,慧空接过看了看,康熙问道:“依大师看这女子命格如何?跟保成是否相合?”慧空认真推演一番后叹道:“此女来历不凡!”康熙挑了挑眉:“大师何出此言?”慧空道了声佛:“出家人不打诳语,据老衲推算此女跟太子一样都乃是上界仙灵下凡转世历练,皆是福缘深厚之人,但是由于是下凡历练,这免不了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磨难,命中注定会有一次劫难,若是年轻时不经历磨难,也就是这场困扰他多年的怪病,那在他中年时期就有会被小人陷害被废除储君之位,终生幽禁致死。而刚才这位姑娘则是生来与双亲无缘,她八岁时命中有一劫,若是顺利渡过了她的命格从此就变成福缘深厚、旺夫旺子的五福俱全极贵的命格,这位姑娘今天能站到老衲面前,无疑已经渡过了,她跟太子乃是天作之合,两人若是结成夫妻必是夫妻恩爱、儿女成群,福寿延年。若是二人没能结成夫妻,那太子此生虽妻妾成群却子嗣艰难,那女子除了太子嫁谁都是守寡的命!”
听完他这番“直言不讳”堪称大逆不道的话,康熙愣了很长时间,胤礽一看忽悠大发了,赶紧上前扶住康熙担心的问道:“阿玛,您还好吧?”康熙死死掐着慧空的胳膊一字一句的问道:“你是说太子命中注定有一劫?就算没有年轻时这场怪病,也逃不了被废幽禁致死的下场?那这场怪病现在好了,以后会不会。。。。。。?”慧空念了声:“阿弥陀佛,太子命中注定只有一次大劫,这次渡过了,以后就会一生和顺平安,皇上不必忧心!”康熙听了他的话心里却仍是有着一丝丝不安,他的保成竟然可能受到那样的委屈,被废、被幽禁致死?想想他的心就撕裂般的疼痛,他想等活佛进京后,一定要请活佛亲自给保成算算,以后是不是还会有劫难!
第 32 章()
康熙从岫云寺回来之后暂时顾不上纠结湘云出身低、配不上胤礽这档子事了,慧空的那番话让他接连几天都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以胤礽如今的修为,在这宫里凡是他想知道的事情就甭想瞒过他的神识,康熙的纠结他自然看在眼里,那番话他是故意让慧空透漏给康熙的,他跟康熙做了两世父子,对于他的多疑的性子是一清二楚,当年他自导自演的那场“怪病”若说是完全为了湘云其实也不尽然,他的“自污”一方面确实是为了逃避了指婚,毕竟他府里如果进了其他女人,那他和湘云只能是擦肩而过、再也没有可能;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皇父康熙的心。
他的皇父是一位掌控欲极高的帝王,他们父子俩看似情深,但这份父子之情却抵不过皇权的诱惑,他这个太子再有能力,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皇权面前也都是虚的,这么多年皇父宠爱偏疼自己,一来是因为自己是他的嫡子,是因为对自己的生母有着一份愧疚及爱屋及乌,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这宫里没有额娘可以依靠,是他一手养大的,但是皇父绝对不会愿意看着他这个太子势大,这也是前世今生皇父屡屡抬举大哥、三弟、四弟他们跟自己打擂台的原因。
前世自己想不明白这个道理,看不透皇父二字的含义:“先是皇帝、后才是父亲”所以才会败得一塌涂地。而这辈子他得了“怪病”,而且这一病就好多年,在外人眼里储君位置摇摇欲坠、朝不保夕,但在皇父心里却恰恰相反,以皇父的性子,最反感的便是臣子奴才的指手画脚,在他心里,立谁为储君是他这个做皇帝的事情,做奴才的做好自己的本分也就是了,在这件事情上越蹦跶的厉害,越会被他打压的狠!前世的索额图、明珠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他“适时”病了,做为储君得了那种说不出口的隐疾,没法娶妻自然也就相当于后继无人,朝堂上支持自己这个随时可能被废的太子的人当然也就少了,转而支持那些未来可能胜出的兄弟的大臣相对的也就多了些,看似损失了根基的自己却获得了来自皇父的最有利的支持,说白了前世老八为什么会失败?礼贤下士、八面玲珑的八贤王又如何?朝中超过大半满汉大臣的支持又怎样?比不上皇父的一句口谕、一道圣旨!一句“辛者库贱婢所出”抹杀了老八所有的希望,击垮了八爷党汲汲营营多年的全部努力!
上辈子他拼命钻营、四处拉拢,换来的是皇父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这辈子他不争不抢、以退为进反而赢得了皇父全心全意的维护,这就是皇家的亲情!
自重生后他一直努力孝敬皇父,弥补前世的遗憾,前世自己被废时皇父的冷酷不念父子之情,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忘了,可进阶筑基中期时,他才发现不是自己忘了,而是被自己埋在内心深处,已经形成了心魔,进阶时的那场幻境差点让他死翘翘,虽然最后心魔被顺利破除了,可他心里却仍残留着一丝不忿,尤其是当他的那些好兄弟一个个的蹦跶着给自己添堵时,皇父还在一边火上浇油的看好戏的模样,实在是让自己气不打一处来,前世也是这样,皇父为了磨炼自己、为了稳固他手中的皇权,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和众位兄弟争得头破血流。这辈子自己还有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做,大清也还没能成为世界强国,他再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窝里斗上面了,所以才想了这个歪点子。
一连几天康熙的心都是纠结的不要不要的,慧空的那番话彻底戳透了暗藏在内心深处的龌蹉,他一方面是相信自己亲自养育长大的太子保成是最优秀的,他已经从那个牙牙学语娇弱的小婴儿,成长到能够成为大清未来的明主的地步了,他们爱新觉罗家的统治也能够长久的传下去了;可另一方面他又想看到其他儿子的强大,希望他们成为太子的磨刀石,太子能在和他们的争斗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毕竟玉不雕不成器嘛!太过顺风顺水也不是很好。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心里还有那么一丝丝的、隐隐的嫉妒,是的,看到自己这些年轻力壮的儿子,尤其是意气风发的太子,康熙心中是嫉妒的,当自己在一天天老去时,看到自己的继任者是那么强壮、那么有才华,虽然很不想承认,但的确如此,他十分嫉妒!
当然虽然内心是嫉妒的,可对于自己亲自教养长大的保成成长的如此出色,康熙免不了的会去偏袒看重。虽然有时候看着越发出众,年轻力壮的儿子心里免不了有种不舒服的感觉,但是说实话在他心底却从来没有一丝想要换太子的打算,他虽然一直自誉自己为慈父,可其他儿子在他心中全部加起来也没有保成一个人重,不仅仅因为保成是他亲自教养长大的,更重要的是保成是他唯一的嫡子,是和他相互扶持一起走过皇帝生涯中最艰难、最危险的时刻的嫡妻元后赫舍里,不惜用生命给他保下的嫡子。
纠结的康熙就连在睡着了也是一直紧紧皱着眉头,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不,一直纠结的康熙好不容易才入睡却又做起梦来,一个非常真实的梦,很多情节在他醒了之后仍记得非常清楚,虽然他没有记住梦里是他哪个儿子登上了帝位,可却记得清清楚楚,不是他家保成,在梦里他的保成经历两立两废,最后致死都幽禁在咸阳宫再也没有被放出来过。
在梦里虽然不记得具体是上串下跳给保成添堵的都是哪个儿子,可他却记得他的那些已经成年的儿子几乎都搀和了进去,在把保成拉下马这件事情上,他的那些儿子们出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