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大姑娘的红楼日常-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穿来这里来还是第一次到郊外放风,又没有丫鬟嬷嬷在身边约束着,几天下来什么规矩、什么形象都被她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第17章 如此坦白()
胤礽身为太子能陪着湘云在房山别院小住几天已是极限,期间康熙数次派人来催他回宫,在陪湘云游玩几天后胤礽只能依依不舍的离开房山,考虑到这几天秦嬷嬷和知画她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行为已经引起湘云的怀疑,临走时他私底下跟湘云简单坦白了自己的来历。
当然胤礽肯定不敢跟湘云坦白,自己曾经跟在她身边当了百余年的背后灵,他只是简单说了自己原来的身份就是废太子胤礽,将自己死后的经历捡着能说的也半真半假的说了些,为了掩盖他当了百余年背后灵这一事实,为了强调他与湘云之间渊源颇深,更为了消除湘云对他的戒心,胤礽利用自己对湘云穿越重生那些年所发生的点点滴滴都了如指掌这个金手指,厚着脸皮说自己当初死后就穿越到了一个修天极大陆,成为天极大陆顶级修真世家罗家的嫡长孙罗毅。
雷系变异天灵根的他被从小就被家族寄予厚望,一路顺风顺水的修炼至金丹初期,为救师妹刘芸不明不白的折在了据说危险性不大的玄天秘境。再次去地府报道后就被判官告知他因为是救人枉死,加上和刘芸有宿世情缘所以就将他送回大清来了。
胤礽的这番话彻底消除了湘云内心深处那丝戒备,若说穿越重生这么多次她曾对哪个男人产生过一丝好感的话,那绝对非罗毅莫属,刘家和罗家都是天极大陆的顶级的修真世家,而且是关系极为融洽的姻亲,刘芸的大伯娘就出自于罗家嫡系,是罗毅的三堂姑,刘芸外祖家的六表嫂也是出身罗家,是罗毅的大表姐,总之若论起来他们俩还是表哥、表妹的关系,也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发小,后来又一起拜入玄天宗修行。
胤礽的师傅是紫阳真君、刘芸的师傅是紫阳真君的嫡亲妹妹紫韵真人,紫韵真人性子跳脱,紫阳真君对她不放心,所以刘芸跟她师傅是一直居住在紫阳真君的凌霄峰,数十年的朝夕相处,刘芸早已把这位师兄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甚至罗刘两家的长辈曾提出要给两人订了亲,只是后来两人都折在了玄天秘境,这定亲之事自然也就没了。更何况罗毅本可以安全脱险,却为了救刘芸而身死道消。因着这番愧疚之情,和罗毅相处的点点滴滴一直深埋在刘芸也就是如今的湘云内心深处。
如今乍然听胤礽一说罗毅曾是他的投胎转世,湘云不由得对胤礽的好感度立刻爆满,态度也越发热络、自然,言语之间颇有几分依赖之意,胤礽虽然有些醋罗毅那死小子在湘云心里的分量,可深知湘云性子的他知道,若是不能让湘云尽快对他放下心防,深居宫中出来不易的他很难顺利抱得美人归,想到这里胤礽抛开心中那点儿小膈应,趁着湘云态度软化给自己讨到了不少福利。
孤单了那么久冷不丁的碰上了自己的同类,且又曾经是跟自己朝夕相处的亲人,因此湘云如今对胤礽可谓是全身心的信赖,对他提出的要求几乎是来者不拒,不仅答应胤礽书信来往,还答应给他绣荷包、香囊,每个月做一身常服,胤礽讨到了福利乐呵呵的带着侍卫回了皇宫,湘云又在房山住了几个月,直到入秋天渐凉婶娘李氏派人来接她回去,才回了保龄侯府。
过了几天贾府派人来请,说是林黛玉和三春约她小住几天一起赏菊作画,湘云在保龄侯府闲的也是无聊就应了,秦嬷嬷带着侍书和知画收拾好行李,就坐着马车去了贾府,照例是先到贾母那里请安,贾母几个月不见湘云心里也是有着一丝惦记的,毕竟湘云曾在她这里养了几年,一见面就心肝儿肉的搂着腻歪个没完,湘云等人陪着贾母用了饭,又笑闹了一阵,看她精神有些疲惫就很有眼色的告退了,湘云在贾母这里曾住过,房间也一直留着,就在林黛玉对面的西厢房,湘云一来贾母就命人过来打扫了。
秦嬷嬷看了看却有些不满意,领着侍书和知画重新整理了一番,除了大致的摆件没有改动,其他的物品全部都换成了她们带来的,因着她们收拾需要时间,湘云就跟着三春去了林黛玉的东厢房,几个人先是欣赏了惜春的画,又点评了林黛玉新作的诗词,相对于穿越老乡集成了林黛玉超强的诗词天赋而言,本就略逊一筹的湘云换了内芯后成了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湘云第一世是理科生出身,除了高考范围内的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她能记住的还真是不多,后来转世重生那么多年她也从未系统的学习过这些,作为修士她的重心一般都放在了修炼上,吟诗作对这玩意儿太风雅就算内芯已经一百多岁老鬼她也实在玩不转。因此在林黛玉请她点评自己的大作时,湘云特真诚的赞了句:“好诗!林姐姐写的实在太棒了!真不愧是探花郎的闺女!这可真是虎父无犬女哇!”
林黛玉羞红了脸嗔道:“听你说起来头头是道,何不来一首让咱们姐妹也好开开眼!”惜春嘻嘻一笑:“林姐姐你不知道,云姐姐她会的东西是挺不少,可唯独诗词这一项上那天赋差的简直让人不忍直视,稍微点评几句倒还能凑合,若是让她作诗那简直比要她的命还要残忍。
迎春、探春也忍俊不禁:“是啊,她点评诗词时说的那是头头是道,很多时候都被她蒙混过去,本来我们一直以为她诗词做的极好,直到有次约她一起赏荷,轮到她作诗时才算是漏了陷!偏她还振振有词的说什么,不会作诗没事,只要会点评几句蒙住别人就行!当时乐死我们了!”湘云皱皱鼻子:“有你们这样揭人老底的姐妹嘛!真是太不厚道了,这样以后我怎么在林姐姐面前充行家嘛!”话刚说完就逗得林黛玉和三春笑的合不拢嘴。
第 18 章()
时光如流水,不知不觉中湘云穿到大清已经有五年时间了,在这五年里她和胤礽的感情日益浓烈,胤礽一次次给湘云灌输他们二人已转世重生,前世种种过眼云烟自然得抛开的理念,胤礽表示不希望湘云对他的印象永远停在前世,他如今已经不再是天极大陆罗家的嫡长孙罗毅,而是全新的爱新觉罗胤礽,而她是新生的史湘云,不再是刘家的嫡女刘芸,他希望这辈子两人重新开始,执子之手;与子共著;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至于悲剧的前世就彻底忘了吧!
胤礽这种曾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情场老鬼的煽情迷汤,岂是湘云这种感情菜鸟能抵挡住的?所以很快湘云就被他的话牵着鼻子走了,也觉得自己的人生既然已经重新开始,那前世种种是应该彻底放下了,从今天起那个永远呵护自己的大师兄罗毅就永远留给了前世的刘芸,今生的她是史湘云,属于史湘云的是毫无保留的疼自己、爱自己、携手长生之路的爱新觉罗胤礽。
修仙不是逆天而行,而是顺应天道,讲究因果循环,既然已是新生,前世种种过眼云烟就应该彻底抛开,重要的今生的修行之路和携手相伴的爱人胤礽。彻底解开心结放下过去的湘云顿时感觉到浑身上下通体舒畅、灵台一阵清明,随着心境的提高,她一直卡在练气九层的修为也随之突破了,练气十层、练气十一层,最后稳稳停在练气大圆满。
她如今的状态其实已经可以服用筑基丹冲击筑基期了,但是她却没有急着去做,曾是顶级世家嫡系子孙,又是玄天宗精英弟子且灵根上佳的她有自己的骄傲,她要的可不仅仅是筑基,而是完美筑基。
筑基、筑基、筑的可是以后的道基,长生之路、筑基为始。由此可见筑基的重要性!服用筑基丹固然是能顺利突破筑基期,可是筑出的道基却是有瑕疵的、不稳的,刚开始修行就抄了捷径,根基不稳,以后就是再加倍努力也弥补不回来的,以后的长生大道也成了镜花水月。
在天极大陆服用筑基丹筑基的修士能顺利结成金丹的比率尚不足千分之一,突破元婴期的连万分之一都远远不到,上品火木双灵根,如今方才十岁的湘云内心极为坚定,修炼之路,急不得慢不得,每一步都需要千百次的锤炼,以追寻长生大道为最终目标的她岂会一时贪快、因小失大?所以有着丰富筑基经验的她坚信自己此生也定会完美筑基!
既然已经决定完美筑基,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湘云都在不断淬炼提纯她体内的灵力,所谓完美筑基就是要不借助任何外物,只是不断打磨淬炼自身体内的灵力直至达到百分之百的精纯度,才突破大圆满水到渠成的筑基。
一大早宁荣街就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路上各种铺子小摊子都生意兴隆,不到午时,一条浩浩荡荡的马车队就慢悠悠的朝着宁荣街走来,骑着马走在最前头一看就知道是车队主子的少年模样看着倒是憨厚,可他眼里时不时划过的精光却让人不可小视,少年后头跟着两辆装饰低调奢华的轿子和长长的马车队,每辆马车看上去都满满当当的,围观的平民百姓忍不住在心里猜测这群人的身份。
马车朝着宁荣街越走越深,不一会儿就停在了荣国府的大门口,薛蟠抬头瞄了一眼荣国府的大门“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越看越刺眼,他撇了撇嘴翻身利落的下了马,薛蟠身后的小厮机灵的喊道:“太太、姑娘,已经到了荣国府了。”后面抬轿子的轿夫们很自觉的就放下肩头的轿子,轿子旁边站着的嬷嬷和丫头们纷纷掀起门帘扶着里头的人出来。
最前头的轿子坐的正是薛家主母,薛姨妈保养的非常不错,身披织锦缎子衬着银鼠皮做成的斗篷,头上戴着精致华贵的首饰,仅凭凤钗上那颗龙眼大的南珠就能看出薛家的富有。
后面那顶轿子里走下来一个俏丽雅致的姑娘,面色红润,年纪也就十岁左右,却端的是秀气大方。薛蟠快走几步扶住薛姨妈笑道:“等会儿妈带妹妹去看望贾府老太君和姨母,儿子我去外院姨夫那里拜访,一众行李先让管家福叔带着下人送到咱家在京城的宅子里,一路上儿子和妹子都商量好了,咱家的宅子早就修缮的妥妥当当,何必非得住到姨母家,儿子知道妈您和姨母多年不见,想多聚几天叙叙旧,这样若是贾府留咱们,您就带着妹子小住几天,儿子拜访过姨夫就回,把家里都收拾安排妥当了再来接您岂不便利!”
薛姨妈向来是个没主意的,以往薛蟠父亲活着时她听自家相公的,薛蟠父亲因病过世后就听一双儿女的,尤其是这几年薛蟠越来越上进,她自是不会反驳儿子的话,当即就点头同意了,薛宝钗看到母亲同意住回自家的宅子后一直悬在半空中的心总算是落了地,重活一世她再也不愿与贾府这个大染缸扯上关系,今生她就不信凭着自己的先知,不能谋一份好前途?
扶着母亲的薛宝钗抬头望着气派非常的荣国府大门,心中冷笑:“明明贾赦只袭了一等将军的爵位,早就不再是国公府了,偏还不知死活的挂着“敕造荣国府”的牌匾,难怪后来会被上位者厌弃落了个抄家的下场!明明早就入不敷出了,当家主母都当嫁妆、放高利贷了,偏还死守着面子弄那么大的排场,今生没了我们薛家万贯家财填窟窿,看你们贾府又能撑到几时?”薛宝钗是重生的,她记得自己明明在春节前的那场大雪中孤苦伶仃的咽下最后一口气,转眼间竟然回到了五岁那年。
宝钗永远无法忘记前世自己死亡前的情景,春节前,一连下了几天大雪,地上到处是一片白茫茫,江南温暖娇媚的山水仿佛都被冻住了,金陵城外,一座破烂不堪、摇摇欲坠的小木房子,在远离村子的荒地上孤零零的伫在哪里,虽然当初房子修的还算尚可,可他们家没有能力去维护,自然破败的很快,屋里灶台上铁锅早就结了冰,灶坑里面死灰一片,看起来早已是无人居住了,可屋角落的一张破床上却躺着一个苍老、瘦弱的女人,她静静的躺着,偶尔会转动一下的眼睛表明她还活着,世事难料,谁有能预料到曾经千娇万宠力压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林黛玉的薛家嫡出姑娘,风光无限的贾家宝二奶奶薛宝钗,会落到了孤苦伶仃、饥寒交迫的躺在床上等死这样凄惨的境地?
虽然病的昏沉,宝钗的心里却是极为清醒,她这次是真的熬不下去了,如今正是一年里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可她住的破屋子屋顶几乎已经不存在了,鹅毛般的雪花飘飘摇摇的落下了,很快就能将她掩埋,她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远在千里之外为春闱而努力读书的儿子,她如今再也没有重整家业、恢复以往的荣光这种不切实际的妄想了,只求着儿子这次能考取功名,以后也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自己也就能安心的闭上眼了。
第 19 章()
想起即将春闱的桂儿如今正忍受着寒冷和饥饿埋头苦读,宝钗浑浊的眼睛忍不住流出几滴眼泪,她吃力的抬起手摸,手上的水痕让她很吃惊,她竟然还会有眼泪?宝钗以为自从宝玉出家,她的眼泪早就哭干了!
自从费尽心思嫁给贾宝玉之后,宝钗就从跌进了地狱,贾家没有败落时,贾母宠着、王夫人惯着,贾宝玉要么时不时闹着要找林妹妹,达不到目的就发疯摔玉;要么就是缩在院子里跟丫鬟们鬼混痴缠,看到宝钗除了冷漠还有鄙夷和不满,而她为了兄长的性命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贾家败落树倒猢狲散之后,老太太死了,贾政和贾赦都被发配边远苦寒之地充军了,家里就剩下了老幼妇孺,王夫人把持着家里仅剩下为数不多的银钱,带着他们回了金陵。此时的王夫人彻底撕下了那层伪善的面具,她回金陵时只带着贾宝玉和宝钗,就连宝钗的母亲,她的亲妹妹都扔在了京城,宝钗哭着跪着求她,她竟然理直气壮的对宝钗说因为薛姨妈不是贾家的!还振振有词的指责宝钗不识大体、只顾着娘家。宝钗回去告别时薛姨妈跟着薛蝌一家寄人篱下、艰难度日,临走时薛姨妈握着宝钗的手嚎啕大哭:“都是妈有眼无珠,错信了你姨妈,误了我儿!是妈对不起你,往后妈不在你身边,宝儿要好好保重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活下去”
回到金陵,刚开始她对宝玉还抱有一丝希望,想着离开了京城可能他就会忘了林黛玉,可是没想到落魄后的贾宝玉更是成了一块捂不热的疯石头,后来贾宝玉走了、抛下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儿子径直出家了,她看着空荡荡的屋子,耳边响起的是婆婆王夫人的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咬牙切齿的咒骂,心里反而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看着贾宝玉痴痴傻傻的整天想着、念着林妹妹,她的心就像被凌迟般折磨着。
贾宝玉走了,她终于不用每天都要面对那个除了怨天尤人、长吁短叹什么都不会的丈夫了!贾宝玉这个丈夫给她带来的不是依靠、不是温暖,而是沉重的枷锁和无尽的折磨,贾宝玉离开之后,宝钗才明白原来女人不依靠
男人也仍然活的下去,宝钗曾想过如果当初自己没有嫁给贾宝玉,如果林妹妹活着和贾宝玉成亲了,那林妹妹是不是会和自己一样落得为了生活费尽心神,不停的做活养着宝玉母子贾宝玉还会像对自己这样冷漠无情,视为无物吗?
贾宝玉走了之后王夫人对宝钗越发的苛刻了,宝钗每天都要被她责骂着拼命干活养家,可宝钗却并没有太难过,反而心里痛快了许多,因为她有自己的指望、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把唯一的儿子桂哥教养成人。她咬着牙成年累月的做着永远数不完的针线活,每天从早到晚片刻都不敢停歇,宝钗不怕辛苦,因为她的桂哥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有桂哥陪在身边,就算是吃糠咽菜、紧衣缩食她薛宝钗甘之如饴;她拼命挣钱,让桂哥顺利的上学读书,成了秀才,甚至去了京城参加春闱,可眼看着要熬出头时,她病倒了,为了春闱,桂哥走时,她把家里的银子全都让他带走了,如今只能身无分文、躺在破旧的屋子里静静的等死。
夜幕降临,宝钗在万家团圆、欢庆新年的时候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想到自己这一辈子全都是被姨母王夫人给耽误了,若不是她和母亲弄出来那个金玉良缘的闹剧,自己何至于只能委委屈屈的嫁给已经痴傻的贾宝玉?若不是姨母从中作梗,虽然她的出身是比不上林黛玉那样的官家小姐,可家里毕竟是皇商,未必不能青云直上寻一个靠得住的依靠,薛家也不会落到家破人亡的境地。
结果就因为王夫人为了满足霸占自家万贯家财的私欲,她的一辈子就被活活葬送了,若是自己能重活一次,她绝对不会再让薛家和自己走上那条不归路,自己一定努力调养父亲的身体,掰正哥哥的性子,决不再放任他出去闯祸直至失手打死人,落了个斩首示众的下场,提醒母亲防备面善心恶的姨母王夫人,努力改变自家的命运。
……………………………………………………………………………………………………………………我是重生的分割线
重生后的宝钗再一次沿着当初的道路来到了京城,跟前世不同的是,重生后父亲的身体在江南名医的调理下比前世多活了几年,这五年她努力劝服母亲,说服父亲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将哥哥薛蟠的那一身坏毛病全都给磨平了,如今她家哥哥性子看似憨厚淳朴、老实好骗,其实却是个骗死人不偿命的,家里的生意也都被他管理的有模似样,去年父亲去世后家里也没有发生大的动荡,虽然哥哥仍然没有接任薛家族长,可她们家不但保住了皇商的职位,还保住了万贯家财,数十家铺子里的生意也是红红火火、日进斗金。
更重要的是哥哥他不但没有为了强抢英莲打死了人,还通过努力考上了秀才,虽然以后中举的机会比较渺茫,可好歹也算摆脱了前世那个不学无术、败家子的形象,所以尽管宝钗发现自己重活一世有很多事情都不一样,比如如今的皇帝成了康熙,朝代也换成了大清,什么义忠亲王、忠顺王、南安郡王也都发生了改变,皇子们全都叫阿哥或贝勒,但也有没有改变的,比如宁荣两国公府、保龄侯府等四王八公都还在,薛家的一切也跟前世一模一样,所以宝钗很快就不再纠结于今生的那些变化,她既然能重活一次,那今生就绝对不会碌碌无为,她必定要直上青云,活个精彩!
第 20 章()
薛家快到京城的时候听到宝钗、薛蟠的舅舅也就是王夫人和薛姨妈的亲哥哥王子腾升官了,成了九省统制,这成了九省统制自然就得出去查巡自己所辖的那些省市,不能留在京城了。对于哥哥王子腾的升官,薛姨妈是既喜且忧,喜的是亲哥升了官,自家咋滴也能跟着沾光;忧的是亲哥是升了官,可他本人不在京城,自家有个什么事岂不是鞭长莫及吗?
相对于薛姨妈的欢喜和忧虑,经过宝钗长期洗脑的薛蟠,对自家那些有权有势、高高在上的亲戚好感实在欠缺!不论是自家那个高官舅舅,还是那个伪善的好姨妈,贪图的全是自家的钱,也就自家母亲看不透,还念着兄妹、姐妹之情,也不想想他们薛家这么多年明里暗里往王家和贾家送了多少银子?作为亲戚他们又往自家送过什么?王子腾的官是越做越大但自家何曾沾过任何好处?这样的亲戚还不如没有,他王子腾被外放出去对于自家来说倒也算好事,省的留在京城继续祸害他们薛家的银子。
宝钗经过上辈子的那些事,更是对舅舅王子腾的冷血看得透透的,更何况前世贾家败落,她们回了金陵之后,王夫人曾无意中说漏了嘴,宝钗的母亲薛姨妈其实是王家的庶女,只不过从小被王家主母抱到身边养着而已,这也解开了宝钗心里一直存在的疑惑,为什么同样是王家的嫡女,王夫人嫁到了国公府成为管家太太,薛姨妈却是下嫁到皇商薛家,皇商、皇商,虽然富贵,可究根结底薛家还只是商户而已,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之低由此可见一斑。王家竟然让自家嫡女嫁给一介商户,着实让人费解?
王夫人的话彻底解开了宝钗深埋于心的疑惑,原来她的母亲薛姨妈是庶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前世姨母王夫人会屡次出手谋夺自家财产,甚至要狠心弄死哥哥薛蟠,完全不顾姐妹之情,而舅舅王子腾对自家的遭遇充耳不闻、视若无睹,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把自家母亲当做妹妹来看待过,在他们眼里母亲不过是他们掌控薛家财产的棋子、是随时供他们提取银子的钱袋子而已。
重活一世宝钗早早就诱导父亲薛迅和哥哥薛蟠看清楚王子腾和王夫人的真面目,薛迅能稳稳地坐稳紫薇舍人的位置,能掌控整个薛家自然也不是无能之辈,在看清王家和贾家的真面目,明白他们贪图、谋夺薛家财产的心思之后,开始一步步不着痕迹的收拢薛家的生意,表面上薛家的生意因为薛迅的病重一落千丈,很多铺子都因为入不敷出而一个个倒闭关门,转卖与他人。其实是迷惑王家和贾家的障眼法,铺子是出售了,不过收购人却是隐在幕后的薛蟠和薛宝钗。
当然这些都是瞒着薛姨妈暗地里进行的,不是不信任薛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