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之如意人生-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恒也无语了:“……那个钱呢?就这样?她真看得起我。”
“就这样,幸好当初没有答应帮她兄弟找工作,她现在还说你很早就去过特区,肯定有门路,要是工作是你介绍的,估计就直接赖你了。”王月冷笑:“现在才算是看清她是人是鬼。”
“你弟弟没说话。”
“我弟弟是知道道理的,他都不知道他媳『妇』是要说这个,说了她一顿。”王月表示弟弟还是好的。
周恒默认,然后换了个话题:“等小泉这学期过完了,我们搬去首都吧,到时候我就不用这么跑来跑去,能多在家陪陪你们。”
第36章()
“这么快?”王月诧异,距离小泉这学期结束就剩下两个多月。
“快吗?我已经准备好了; 去到可以直接入住。”
第一次买的四合院; 现在是随时可以拎包入住的状态; 毕竟他在首都的时候都是在那里住的,这么些年过去,一直在慢慢的整理,除了预定好住人的房间; 其他的要么堆着他这些年收来的那些古董书籍,要么就堆着其他杂物; 十来间房子也不会觉得空旷,毕竟他东西多塞得挺满的……
而另外一间四合院,他就暂时空着,没有做打算,他也是刚拿到手不久; 还没有规划。
听到他在那边已经把房子什么的都准备好; 他们就开始做准备; 有一些东西是要搬过去的,比如说电视机衣服呀什么的; 家具周恒很满意,材料好,样式好,但目前并不想辛辛苦苦的搬过去; 就在这里放着; 锁在这里; 时不时的让人来看一下就好了,等以后有需要了再搬,到时候物流应该普及了。
他们养的那么多鸡鸭鹅,也要提前处理掉,活的动物不能够上火车,没办法就把狗还有一些鸡鸭送给了李大伯,其他的就卖了,等去到了新的住所,再重新买过小鸡和小狗来养。
李二叔和周恒回到了村里,李二叔去告诉他大哥,周恒则是去王杰那里。
李大伯听到弟弟说的话,瞪大了眼睛:“你们才搬去市里住了两年多,现在就去北京了?石头真能干。”
可不是吗?弟弟家的家底他还能不清楚吗?能有这变化,全都是因为石头啊。
李大伯原先没怎么的,现在都忍不住想自己的儿子,当初如果跟着他一起出去闯『荡』,是不是没几年也能够带他们住上市里的好房子,甚至去首都。
也只是想想,现在他儿子这份活已经让他很满意了,再多做几年,家里也能够起红砖房了。
这个门路一开始也是石头招呼的。
“放心,到时候我和你侄子一起帮你们搬家!”
“也是想着以后认个门,以后过去了,要找也不至于不认得路。”
“姐夫,到时候我们一定到,还没有去过外地呢,也能长长见识。”得到了准话,周恒也放下心来,如果他们到时候没空就得要提前找别人。
在市里这两年他可攒下了不少东西,如果去寄的话,那有不少的易碎品,要是打破了、弄残了,他可得心疼死。
李青那边有志一同的瞒着,他不想又来一场吵架。
两个月的时间要说快也很快,到了约定好的日子,李大伯,还有他儿子李盛,以及王杰两兄弟四个人就坐车到了周恒家。
这些天,王月和刘婶一直在收拾,还特意买了两口大箱子装一些不能够磕碰的物品。
刘婶和李二叔是这个不舍,那个也不想扔,就全部堆到房间里面锁好,等以后看看还有没有用场,十一个人带着大堆大堆的行李上了火车,火车上要坐几天几夜,不过这次周恒买到了卧铺票,虽然隔了两个车厢,但是有个地方可以躺着,可以舒服一些。
除了周恒这个经常坐火车东跑西跑的,他们全都是第一次坐火车,一开始新鲜的很,不过王月不敢多走动,听了周恒的话一直守在孩子面前。
周恒经常跑来跑去的,自然知道火车上可是拐子拐人的绝佳地点,一个看不住,孩子眨眼间就不见了,到时候天南海北的,找回来的希望渺茫。
听到他这样说,王月是不能让视线离开三个孩子,上个厕所,一再叮嘱周恒或者是自己弟弟他们,一定要两个人看着她才能放心,只要想一想她有个孩子会被抱走,她就觉得不安全。
尤其是隔壁车厢发生了这样的事,有婆媳两个带着两个孩子坐火车,那个小的蹲到地上捡东西的时候不见了,闹得很大,身穿警服的人检查了几遍都没有找到那个孩子,都说是刚才放慢车速的时候从窗户出去了。
这下不仅是王月看谁路过这节车厢都觉得来者不善,刘婶和李二叔也加倍紧张了,合着几个大人看得紧紧的,还别说,三个孩子都被养得很好,白白胖胖的,是这时候看来很有福气的样貌,这样“卖相上佳”的孩子,真有拐子看中了,只是大人太多,加上两个老的,有七个大人看着三个小孩,根本没有得手的机会。
在要下车的时候,王月注意到了那位失去一个孩子的母亲,她抓着仅剩的那个儿子的手,哭得眼睛红肿,晚上觉都不敢睡了,看到她这样,同为一个母亲,她在下车前过去给她塞了一袋鸡蛋,事先煮了没有吃完的,过去安慰了几句,那婆媳两个全程看着她,紧紧的抱着那个似乎也被吓到的孩子。
直到他们下了火车,然后雇佣板车把东西运到了目的地,王月才松下紧绷的神经,开始仔细的观看被墙围起来的院子。
按照石头说的,不出意料的话,他们会在这里住很久很久,很可能就是一辈子。看着那高大的水泥石头墙,还有顶上的瓦片,王月紧紧地牵着小泉的手。
周恒和王月选择了东边最大的那个主卧,刘婶他们选了另外一边的那个,跟这边差不多,就是一个东一个西,然后三个小孩子,大的跟着两个爷爷『奶』『奶』睡,小的还是跟着爸爸妈妈睡,等到他们大了,就一个人独立睡一个房间。
第一天忙忙『乱』『乱』的匆匆弄好床铺,各自睡了一觉起来,才有心思慢慢的整理,很多东西要拿出来放到合适的地方,这里原先周恒住的,也就是现在选的那个房间,其余的……多多少少是有点灰尘的。
忙忙『乱』『乱』的收拾了一天多才算是搞定了。
周恒原先还托了邻居照看家里,举家搬迁了带着家人前去拜访,也介绍一下李二叔他们,看到他们出入就不会认为是贼人了。
然后,他抱着小茂,王杰抱着小康,一群人浩浩『荡』『荡』的钱去了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周恒还特意租了一部相机,咔嚓咔嚓的照了不少的相片,天。安门之后,就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万里长城,长城不好爬,可是年纪最大的李大伯一句说累的话都没有,精神的四处看看,这里时常可以看到外国人,一开始刘婶还被吓了一跳。
王月也觉得,外国人跟他们差别太大了,可是,石头却能够在外国人搭话问路的时候流畅的用英语回答!
小泉惊叹的看着这一幕:“爸爸,你真棒!”
周恒:“……咳。”突然有点小羞涩。
长城之外,圆明园遗址、天坛、卢沟桥、大觉寺都去转了一遭。各个地方都留下了合照,去洗的时候,他们各自加洗了一份,别说,这个照片拿回去,可以侃几年!
送走了他们,在首都的生活也慢慢的步入了正轨,周恒还是干着他的老行当,只是利润率变低了,他也在寻找别的铺子,买下来或者租下来,自己开一间店铺,收集着他认为可以升值的东西,他一个月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待在家里,早出晚归的看着店,跟别的工人作息也差不多了。
等到股票上市的日子,他就去了海城,第一只股票发行半小时不到就被卖光了,周恒知道历史的进程,除了留下家里半年内必要的开支,他把他手里的全部钱都投了进去。
那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经理专门接待了他,还隐晦的劝了他一句。在他看来这太疯狂了,可是之后,他就后悔自己怎么没有跟着多买一点,涨幅太恐怖了,股市确实是一个让人一夜暴富的地方。
等长到连周恒都觉得惊诧的时候,他就把大部分转手卖了出去,他具体也不知道会涨到多少,但现在,已经足够他惊喜了。
他一放出要卖的消息,眨眼间就成交了,周恒瞬间变成了富人,手里拿着大把钱到南方特区里买了三块地,挑了最大的那块开始盖厂房。
首都郊区以后会被开发,但现在确实还是郊区,地价相对便宜,他也买下了两块放着先。
工厂慢慢的建起来了,然后就是机器和人手,机器还好说,他这么些年也认识了不少有些路子的,真正的好机器轮不到他,但那些有些瑕疵,但又不影响使用的,还有一些二手货还是没问题的,难的是人才,普工不说,那些管理型人才很难招到,有知识有能力的看不上这个小厂,有意愿的没有本事,很多事情他不得不亲力亲为,忙得团团转。
这时候那些知识分子,比如说大学生,毕业了那是国家分配工作的,不屑于来他这么一个私人的小厂房,很多事情周恒也不懂,但不懂也必须懂,『摸』索着前进,好歹他还是请到了两个有经验的老师傅,只要货生产出来了,其余的周恒都可以搞定。
他设计的衣服款式新颖,布料颜『色』鲜艳,在这时候还挺受欢迎的,周恒本身又有路子,销路还在,以前是当个倒爷,现在直接自己生产联系那些下家,投放到了市场广受好评,每一批出货都没有积压的,赚了个满瓢盆。
在他大力的发展着自己事业,忙的飞起不着家的时候,王月也没有闲着,有了自己的“工作”。
第37章()
小泉到了年纪安定下来之后,就去上了小学; 两个小的勉强够得上上幼儿园的标准; 可是这里附近幼儿园; 远一些的有是有,可是没有关系进去,王月只能自己带,幸好她看了不少的书籍; 加上以前带着小泉的时候也经常参与那个幼儿园的活动,知道该怎么教; 该教什么,才没有抓瞎。当初小泉上了幼儿园,两个小的也要有,当下没有,她就只能自己顶上。
这附近没有这种收3到7岁孩子的幼儿园; 也是附近人家一个共同的烦恼。
跟邻居一起抱怨了几次之后; 王月就有了个想法; 她思考了一番可行『性』,才向周恒提出自己办一个托管班。
她每天早上七点开门; 然后带他们玩耍,玩耍的时候也学习一点东西,太小的,比如说小茂和小康这种; 基本上就是玩耍; 认一认颜『色』; 还有动物什么的,等到大了一点,就开始拿笔人学数字,学拼音之类的。
周恒很支持,帮忙搜集了很多资料,幼儿园该有的设施他也想办法弄来。
王月看周恒这样,压力上来了,同时也觉得开心,他这也是相信自己能行吧!
一开始愿意把孩子送到他们这里来的人还挺少的,但后面数量就多了,加起来一共有15个,她们忙不过来,王月就雇佣了一个小女孩帮忙打下手。
他们后面愿意送孩子到这里来,自然是感觉到了那些前面送来的孩子的变化。
午饭是在他们这里吃的,王月价钱收得高,可也确实是值得,顿顿有肉,还时不时的有点心糖水之类的,而且小孩子一起吃饭,总是会比赛似的吃得更快更多。
周恒看着王月忙的团团转,却一点怨言也没有,忙碌的充实,也为她高兴。
她现在忙着带孩子,等到孩子大了,她就闲在家里吗?王月个『性』好强,对孩子有耐心有经验,选这一行业作为自己以后的事业成功『性』高,他也希望王月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跟原来那般,病的没钱治病,只能在床上一日一日的衰竭,早早的就离开了人世,爱若珍宝的孩子怀抱着怨恨长大,最后落得这么一个下场。。
有一份工作,就多了一份源源不断的收入。
他现在可以因为知道后世的发展轨迹挣下大笔钱财,意外却不会因为这个就避开他。
要是他出事了呢?他遇到什么意外呢?
有自己钟爱的事业,收入是一个方面,另一面,可以从工作中得到自己的肯定,衣食无忧之后,这才是对一个人精神面貌影响最大的。
出于这些考虑,周恒花费了很大心力帮助这个托管班的构设。
一开始有些家长不放心,有的时候会来突击检查,看过之后也说不出什么不好的话来,虽然一个月十块钱的托管费很贵,有不少人拿出来都很肉疼,但确实物有所值,那个伙食不说。还给发衣服,而且在那里可以玩到各种家里舍不买的玩具,可以跟许多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去那里之后人也讲礼貌了,懂得也多了,人也更活泼开朗,叽叽喳喳的,对一些忙碌自己事业、又不缺钱的人来说,是一个很适合的地方。
看自己的努力受到了肯定,王月更来劲了。
这里没有地给她种,家里的活计也有爸妈帮衬,现在她弄了个托管班,收入匪浅,一个孩子一个月十块,十个孩子一个月那就是一百块,比大多数工人的工资都要高了,扣除成本,比如说玩具啊,吃食什么的,每个月净收入也跟正式工人差不多,就是万一周恒那份工干不下去了,她们在这里也不至于失去了经济来源。
也因为这样,原先是周恒定期买书回来,现在她自己主动也会购买其他的报纸,去图书馆看相关的书籍,她还特意去参加了考试,成功的拿到了高中毕业证,自学了很多幼师课程。
几年下来,她这个托管班就声名在外,为了更好的教育场所,也为了这个小院塞不下的人数,把另一套四合院整理了一下,重新装修,变成了一间幼儿园,雇佣的人手也多了三个。
这些都是家长口口相传给她介绍来的生意,还在周恒的劝说下,去相关的部门办取了相应的手续,他们这也有了正式的名字,名叫朝阳幼儿园。
夫妻两个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李盛和王杰现在是市里小有名气的包工头,没几年就在老家建起了房子,除此之外也筹谋着在市里买房定居,他们的步伐慢了一点,却也稳扎稳打的向上走着。
而在村里的李青则是在他到了五十岁之后,每年收着李大伯转送的粮食,那粮食绝对够他一年的口粮,他要是病了,只要付出一半的医『药』费,另外一半的医『药』费自有别人转到医生手里,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陈芳病了的时候也想这样,可惜,医生直接拒绝了,她撒泼打滚,只换来一句以后李青的医『药』费也不给的结果。
陈芳不敢赌。从李石到现在的表现来看,他说到做到。
他当然不愤,尤其是看着他们沾光的一个个飞黄腾达,他这个亲爸却什么都没有,在村里说了很多坏话,可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应承他的。
当初的事没有几个不知道的,而且周恒还把村里的小学重新翻修了,承诺去那里念书的本村孩子一律免费。
还听说打算修一修村里的路,以后去镇上就方便多了。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说到他,嘴里只有好话,不然就是忘恩负义了。
李青也不是没有想过去闹,但是他没有周恒的联系方式,也不知道他的住址,久久的见不到一次,想闹都没有办法闹,而且终究他也尽到了为人子的责任,理由也站不住脚。
只能心里堵着一口气,嘴里骂着那个不孝子,表示自己不会原谅他,以此撑住自己所剩无几的面子。
李峰受了刺激,后来和他媳『妇』罗小桃一起出去打工了,他没有别的手艺,也没有本钱,就进了工厂打工,他也是怨恨李石这个大哥的,可是罗小桃更脚踏实地,怨恨并没有什么用,他们自己勤快点也能把日子越过越好,所以他们两个没有沾到光,也没有偷懒,成功的在村里起了楼房。
陈芳在房子起来的时候,喜极而泣,这些年她一直因为那些事被人指指点点,哪怕她『性』子泼辣,也受了不少闲气,现在他儿子没有占他大哥便宜,也自己起房子了,比不得别人,大多数同龄人都没有他出息!
相比起李峰不知道怎么的想通了,靠自己赚钱养家,李娇的日子过得更不顺心。
她嫁过去,前面生了一个女儿,然后就什么计划生育了,要生的话工作就要丢,她就忍痛先不生,结果不生也不代表工作保得住,他们一家人下岗了,只有公公的职位还在,但是凭着他一个人的工作,要顶一大家子的口粮,日子就拮据了。
没办法,他们也只能找别的出路。
她男人是个心高气傲的,去哪找工作都干不长久,久了之后,也就只能去打打散工,主要还是靠她接了一些零工补贴家用,后面她又生了个孩子,交了一大笔的罚款,整个家都被搬空了,幸好房子还是单位分的,没有被砸。
这个孩子终于是个心心念念的儿子,日子过得差了也算满足,只是长久下来,这个家就过得越来越穷困,她男人吃不得苦,婆婆年纪大了,公公也快要退休,只好自己打了好几份工养活家里,慢慢的,生活就让她变成了一个嘴里不把门、泼辣的跟陈芳一脉相承的角『色』,日子比她大哥家过的差多了。
她哥哥家村里建的房子宽敞响亮,口粮自己可以种,花销就那些,她们一家那么多口人全部挤在这几十平的地方,睡觉转个身都嫌挤的慌。
有时候闲下来了,李娇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过成了这样,明明她嫁的是城里人,户口也是城里户口,怎么反而过的还比不上村里呢。
还有那个一直唯唯诺诺站在阴影里羡慕的看着她和哥哥的大哥,现在已经站在一个她只能仰望的地方。
明明对方懦弱胆小,她提出的要求一直没有反驳过,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
在他过继了出去之后。
他就变了。
一直低着的头抬了起来,眼里不再有从前的讨好,变成了漠视,偶尔遇到了,他当做没看见她,一副她不存在的模样。
如果不是他看上去跟以前没有太大的差别,她都要认为换了一个人。
她的话他当做没听见,这个家再也没有进来过,她发现,当他放下了之后,他们想做什么,就再也没有成功的可能。
心真狠。
高昌盛慢慢的颓废了下去,偶尔喝醉了酒会骂她没用,有那么本事的大哥却一点光都占不到,人家财大气粗,手里『露』点缝就够他们吃喝好一阵子了,现在这样,什么都没有,他当初就不该娶她,还不如去娶李盛的妹妹,他跟妹妹感情好,也肯拉拔妹夫,现在也在村里建起了楼房,家里家电齐全……
李娇差点没被气死,扑上去就一顿撕扯。
两个孩子习以为常的看着这一幕,丝毫不受影响。
直到他们爷爷回来,就会恢复平静。
第38章 年代愚孝子完结()
此为防盗章; 请支持正版 然后就开始寻『摸』市里了,这时候的市规模都不大; 多转两圈就差不多了。
现在国家已经不限制人做生意了,所以就算人们观念暂时还没有改过来; 但是那些回城之后没有正式工作的知青、其他的那些闻到了机会的人数量并不少。
他先去给自己买了一身精神的衣服; 人靠衣装; 佛靠金装,这话一点不假; 你要穿得太破烂; 别人都不会正眼瞧你。
他找到了一个规模非常小的批发市场; 他们这里是大陆最南边的省,改革开放试点的地方距离他们也并不很远; 反正他这个市里是可以买的到一些从香港来的电子产品和『潮』流服装的,他拿出了三百购买了这些东西。
电子产品价格并不便宜; 最低的价格几块,贵的要几十块; 他选了一些中低档的入了一些; 其余的就是衣服,大包大包的一个人扛出去; 绕了很多个圈,才在无人处收到了空间里面。
这时候已经快中午; 路边有人摆摊子; 他就去点了一碗汤粉; 上面有薄薄的几片肉片; 下面的粉份量十足,他一碗吃下去就差不多了,最后那粉里的汤也全部喝干净才走人。这一点都不丢人,这时候没有谁会浪费的。
然后去了百货商场,出来一趟,自然不能空手回去。
他给家里人都买一身新衣,现在身上的是成衣,价格比较贵,要是家里有那些个会做衣服的,就会买布匹回去自己做。
他印象中刘婶是会做衣服的,他就选了军绿『色』给李二叔,按照他的身量来。李二叔长的比他要瘦小一些,应该足够了,刘婶的就选了蓝底繁花的,还有王月,他选了白底蓝『色』碎花,小泉红『色』,还有没有出生的小孩子红『色』白『色』的棉布都扯了一些。
之后再买了一斤红糖,一袋盐,一包点心,这才离开了。
距离有些远,加上车子速度慢,他回到村子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回到家,就看到他们三个都坐在厅里等着他,看到他回来了,都笑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