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丫鬟奋斗史-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夫人只做不见,其余众人都忙着收拾东西,安插器具,也没人注意他。

    不过陈夫人到底上了年纪,虎头分量也不轻,抱了没一会儿便觉双手有些酸痛,微微发颤。

    紫菀见状便向陈珩使了个眼色。

    陈珩便道:“母亲,交给我罢。”

    陈夫人虽然不舍,但也知道自己的状况,还是交给了陈珩,道:“这一路风尘,大家都累了,何况虎哥儿这么个小人儿,不知吃了多少苦,也是我糊涂,竟光顾着欢喜了,虎哥儿的屋子早已收拾妥当了,你先抱他下去好好睡一觉罢。”

    陈珩点了点头,抱着儿子出去了。陈父见状也没有再留,悄悄跟着出去了。

    紫菀与陈夫人进了上房,屋内笼着四个火盆,温暖如春,紫菀这两日也慢慢缓过来了,精神好了许多,便欲请安。

    陈夫人不待紫菀动作便忙命人扶住了,嗔道:“你如今怀有身孕,还讲究这些俗礼做什么,快起来?咱们坐下说话。”说罢携着她的手到炕上坐下,仔细打量。

    见紫菀虽因怀孕的缘故,肚子大了许多,面色却十分苍白,下巴尖尖的,双颊也不见多少肉,神色间也极为疲惫,不禁颇为担心,皱眉道:“这是怎么了,怎的瘦成这样了?”

    紫菀苦笑道:“上次怀虎头时还好,只是嗜睡些,并没怎么害喜,这回却不知怎么回事,头昏目眩,吃什么吐什么,没一日安生过。”

    陈夫人闻言越发担心,皱眉道:“害喜这般厉害,长此下去可不行,我记得太医院的段太医精通妇科,一会子我便打发人去请了来,你先去歇着,等大夫来了我再叫你。”

    说罢一面着人去请段太医,一面命丫头们扶紫菀下去歇息。

    紫菀一路劳顿,此时确实有些支撑不住了,便告了罪,带着丫头们回房了。

    紫菀在床上躺了好几日,才慢慢缓过来,这日一早,正看着丫头们做针线,便听丫头传话说黛玉来了。

    紫菀闻言欢喜不已,忙命孙嬷嬷等人前去相迎。

    不多时黛玉便到了,姊妹二人多年未见,自是悲喜交集,不必细说。

    两人在炕上坐下,紫菀拉着黛玉的手细细打量,见她身上穿着鹅黄色狐皮对襟短袄,系着葱绿撒花百褶裙,眉眼含笑,玉颊生晕,仍是那般清丽绝俗,只是不若从前的清冷,眉眼间多了几分初为人妇的妍丽,衬着如雪肌肤,越发娇艳无伦。

    紫菀见状便知她过得甚是舒心,心中十分欢喜,拍了拍黛玉的手,笑道:“自打昨儿接了你的帖子,我便一直盼着,可算是见着了。原先还有些担心,如今看来是我瞎操心了,老爷与太太的眼光果然不错,给妹妹挑了位如意郎君。”

    黛玉闻言面上一红,她自嫁入季家,夫妻俩甚是相得。季栩是幼子,与上头两个哥哥虽差了□□岁,情分却极好。

    季夫人没有女儿,待她甚好,黛玉在家中不用管家,嫁妆又丰厚,妯娌间相处也颇为和睦。

    季家世代书香,族中人人诵读诗书,并不推崇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反而认为女子要多读书才能明理,因此向来鼓励族中女子多读书。

    黛玉素日除了偶尔随婆婆出门应酬交际外,便是在院中弹琴看书,也时常举办些文会,花宴,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闺中密友。

    季栩才华过人,又极擅丹青,夫妻两人闲了便一处吟诗作画,如今已经整理出两本诗集了,过的十分自在。

    黛玉大略说了些自己的这几年的状况,紫菀听罢,心中的最后一丝担忧也消失殆尽。

    黛玉看了眼紫菀隆起的腹部,担忧道:“前儿听说姐姐这胎害喜甚是厉害,如今可好些了?”

    紫菀闻言笑道:“如今好多了,这两日已经不怎么吐了,只是懒怠些。”

    黛玉这才放下心来,扫了一圈不见虎哥儿,不禁疑惑道:“怎么没见我的小外甥儿?”

    紫菀闻言叹了口气道:“可别提了,因天气太冷,他小人儿家身子弱了些,虽一再小心,前些日子还是着了凉,不好赶路,这才耽搁了,好容易好了些,谁知昨儿又发起热来了。”

    黛玉闻言一惊,忙道:“可打不打紧?赶紧叫太医来瞧瞧。”

    紫菀忙道:“不必了,昨儿已经请了段太医来瞧过了,开了两剂药,昨儿吃了一副药,发了汗,今早也来看过了,说是已经好了许多了,方才同小丫头们顽了一会九连环,累极了才睡下,算来也有一个多时辰了,我这便唤人去瞧瞧他醒了没。”

    说罢便欲命绣竹去看看,忽听一声软糯糯的叫声,“妈妈,你怎么不理虎头了?”

    众人看去,只见一个胖乎乎的小家伙趴在门口,身上穿着大红织金银鼠对襟小袄,下面穿着松花弹墨绫棉裤,蹬着虎头鞋,戴着貂皮小帽,粉白娇嫩,糯米团子似的,正眨巴着滴溜溜的大眼睛看着众人。

    黛玉一见之下便爱的不行,忙上前抱住,笑道:“这就是虎哥儿罢?都这般大了?”

    虎头也不认生,看着黛玉半晌,忽然脆生生道:“林姨姨!”

    黛玉又惊又喜,道:“虎头怎么知道我是林姨姨?”

    虎头咬着小拳头,道:“妈妈说,最好看最疼虎头的就是林姨姨。”这几年黛玉时常给虎头送东西,吃的顽的多不胜数,紫菀时常在他耳边提起黛玉,因此虎头印象颇深。

    黛玉越发爱的不行,当即搂了虎头在怀里,笑道:“这孩子真真聪明伶俐,日后可了不得。”

    紫菀闻言笑道:“可别夸他了,这孩子皮得很,嘴巴又甜,哄得人人都对他千依百顺,连老爷那般严肃的人都拿他没法子,宠得不行,都快上房揭瓦挖了。”

    黛玉笑道:“姐姐也太多虑了,男娃儿本就该淘气些,你和姐夫这般人品,虎头又会差到哪儿去?”

    当初林如海想多留黛玉两年,因此同季家商议了等黛玉十七岁时成亲,哪知去年老太妃薨逝,黛玉因国孝之故耽搁了一年,今年春天才成的亲,至今还未有喜讯。

    她素日便喜欢孩子,又与紫菀情同姊妹,对虎头越发喜爱,只揽在怀里不住摩挲。

    黛玉命人把表礼端上来,却是四匹精致尺头,一对金玉项圈,一对羊脂白玉雕琢而成的小老虎,大约寸许,玉质细腻温润,小巧玲珑,栩栩如生。

    虎头生肖便是属虎,往日就喜欢这些东西,此时一见便爱上了,只是犹豫了半日,还是没有伸手。

    黛玉见虎头喜欢,便把小玉虎拿了过来塞进他小手里,笑道:“这是姨姨给咱们虎头的,尽管拿去顽儿罢。”

    虎头看了看手中的小老虎,又转头看向紫菀,见紫菀点了头,方兴高采烈地收下了。

    紫菀见状笑道:“虎头,姨姨送了礼物给你,你该怎么做?”

    虎头双手捧着小玉虎,闻言歪了歪小脑袋,把玉雕放下,抱起小拳头给黛玉作揖,奶声奶气道:“谢谢姨姨。”他人小手短,又包在厚厚的棉袄里,作揖起来分外艰难。

    众人见他这般古灵精怪,皆忍俊不禁,黛玉更是爱的不行,搂着舍不得不松手,亲了亲小家伙的脸蛋儿,笑道:“虎头真乖,姨姨还有好些顽意儿,明儿便给咱们虎头送来。”

    虎头闻言越发高兴,搂着黛玉的脖子叽叽咕咕说个不停。

    紫菀见状不禁摇头失笑,正欲说话,忽见淡菊匆匆跑进来,气喘吁吁道:“奶奶,不好了,史家抄家了!”

第129章() 
上回说到史家被抄,众人皆是十分吃惊,黛玉与紫菀对视一眼,皆是面色一白,紫菀忙问道:“这是怎么说的,好好的怎么就抄家了?你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黛玉与史家虽然关系已经远了,但自贾敏回京后两家也时常走动,听闻此信心内担忧,更担心的是年事已高的贾母。。

    紫菀虽与史氏不睦,但史家两位夫人却待她不错,原先在闺中时也与史湘霞常来往,情分甚好,此时也有些着急起来。

    当初林家命运已改,她便以为红楼世界已与原著不再相同,并未再留意什么,没想到史家竟仍没逃过抄家的命运。

    淡菊忙道:“是咱们府里出去采买的人回来说的,听说锦衣卫的人已经围住了保龄侯府与忠靖候府,一应家产也皆已被查封。”

    黛玉闻言越发担忧,蹙眉半日,当即站了起来,蹙眉道:“外祖母那边也不知如何了,她老人家年事已高,若知道了这事,指不定怎么伤心呢,姐姐我先回去打听下消息,咱们改日再好好叙话。”

    紫菀知道她担心贾母,也没有强留,亲自送出了院门。

    此时房中一片静默,虎头年幼,并不知发生了何事,见紫菀面色不好,也有些害怕起来,嘴巴一扁,泪珠儿便在眼中打转。紫菀见状心疼不已,忙揽了他在怀里不住安慰,哄了许久方破涕为笑。

    紫菀命人抱了虎头下去顽,方叫了淡菊上前细问:“史家到底怎样了?两府的内眷又如何了,如今被关到了何处?”

    淡菊摇了摇头,道:“只听说两家侯府的府邸被封了,其他事情却不清楚,奶奶先别急,我这就差人出去打听打听。”说罢便匆匆出去了。

    紫菀一面打发人去卫家给湘云送信,一面等消息。

    过了一个多时辰,才见淡菊带着两个婆子快步而来。

    紫菀见她们双眉紧锁,心中不禁一沉,忙道:“打听清楚了没有?到底如何了?”

    那两个婆子行了礼,方道:“现在外头都乱成一团了,侯府外头又有重兵把守,咱们也没法靠近,只听说史家的男丁都已被刑部的人带走了,锦衣卫正在侯府里查抄呢。

    两府内眷都被五城兵马司的人带走羁押了,说是等候圣上发落,两位太太也在其中。”

    紫菀闻言,沉默半晌,方道:“你们再出去好好打听,有什么事即刻来回我。”那两个婆子应了,正欲告退,忽见陈珩披着斗篷进来。

    紫菀一惊,忙问道:“今儿怎的这么早就回来了,可是外头又出了什么事不成?”

    陈珩解了披风,摇头道:“听闻史家被抄,知道你放心不下,我怕你着急,这才快马加鞭赶了回来,你想知道什么问我便是,不必再派人出去打听了。”

    紫菀闻言,忙道:“史家如今是何情况,两位舅母如何了?”

    陈珩道:“史家原先与平安州节度使过从甚密,涉嫌谋反,圣上下令严查,如今史家两位舅舅已经被下狱,两府内眷也已被羁押,由五城兵马司的人看守。”

    紫菀闻言忽想起上回平安州节度使叛乱之事,心中一跳,忙道:“难道你上次便知道了?”

    陈珩点了点头,道:“贾家与史家一直在暗中帮助义忠亲王长子,圣上早就知道,只是一直隐而不发罢了。”

    紫菀闻言心下一沉,担忧道:“这可如何是好?两位舅母素来待我不薄,且如今父亲又不在京中,咱们总不能袖手旁观。”

    旧年南安郡王兵败被俘,其麾下的诸多兵士在那一战中亦死伤无数,乾元帝便派往神武将军冯唐并赵虎一道前往西海沿子驻守,史氏亦带着一双儿女一同赴任去了。

    紫菀虽与史氏不睦,但明面上史家仍旧是她的外家,她若袖手旁观,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日后赵虎与赵峰回来了也不好交代。

    只是史家涉嫌谋反,这可不是一般的罪名,乾元帝对四王八公早就心存不满,忍到如今才发作便是为了名正言顺料理他们,哪里会轻易放过?

    陈珩见状叹了口气,道:“你先别着急,我已派人前去打点过了,史家两位夫人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紫菀这才心中稍定。

    时值冬日,天气严寒,紫菀从狱中出来,才一上车,便觉一阵暖香扑面而来,只见车内铺着锦毯,又设有火炉,亦有一张小几,上面摆着些点心吃食,与外面的严寒牢牢地隔开来,紫菀笑道:“不过是进去探视而已,我心里有数,不过半刻钟罢了,又有云妹妹和孙嬷嬷她们在,你担心什么?”

    陈珩替她脱了斗篷,摸了摸她的肚子,道:“你如今不比往日,狱中又是阴冷之地,还是小心些为好。”

    陈珩并没有问其他,上个月他时常在刑部等地办事,自然知道牢里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见紫菀脸色有些白,心中颇为担忧,忙取了用热水温着的暖壶,倒了碗热牛奶出来,道:“你这几日都没吃什么,先喝一碗垫垫,暖暖身子,我已经命人在小厨房炖了你最爱吃的乳鸽汤,家去再好好吃一些。”

    紫菀闻言微笑一笑,虽然不饿,仍是接过牛奶喝了起来。

    紫菀身子越发重了,陈珩怕她担心,下了严令,不许淡菊等人把外面的事说给她听,陈珩方细细说与她听,不过她们虽然不说,紫菀也能猜个大概。果然,没多久黛玉湘云二人写了信过来,说了史家的处置,史鼎斩首,史鼐流放三千里,史家一干女眷皆被发卖。

    史湘云买下了史鼐夫人,陈珩派去的人则买下了史鼎夫人,紫菀早先与湘云商议过,原本欲把她们安置在京郊的别院,谁知史鼐夫人与史鼎夫人执意不肯,只歇息了几日便回金陵了。

    史家被抄似乎是个讯号,京城内外皆是一片肃杀,每天都有宅邸被查封,大街上到处都可见被押解出来的犯官家眷,一旦定罪,主子奴才都被拉到大街上当街发卖,一时之间人人自危,各家都闭门谢客,走动也少了许多。

    没过多久,贾珍与贾蓉亦被弹劾孝期淫乐、结交外官、图谋不轨,还有逾制、亏空等多项罪名,乾元帝震怒不已,当即下令严查。

    贾家众人也有些慌乱起来,只是想着宫中元春尚在,又怀有龙嗣,心中又安定下来,凤姐却总有不祥的预感,心内不安,思虑半日,叫了平儿过来,吩咐道:“去耳房里把我前儿说的那几个描金箱子搬过来。”

    平儿依言带着几个粗使婆子去了,不多时果然搬了四个描金箱子过来,那箱子比素日常用的要小些,分量却极重,那几个婆子累的满身大汗,把箱子小心翼翼的放下,便告退了。

    凤姐挥退了众人,只留下了平儿与小红二人,方拿钥匙打开了箱子,头一个里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匣子,凤姐一一打开,只见一片金光闪耀,匣子里俱是一整套的金玉首饰,极为精巧贵重,后两个箱子里却是些名家字画、孤本古籍并金玉古董瓷器摆设等物。

    凤姐翻看了许久,从装首饰匣的箱子中挑了十二套最精巧贵重的出来,放在桌上,又挑了好些古董摆设并字画孤本等,不一会儿桌上便堆地满满当当。

    平儿与小红一直看着凤姐动作,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两人面面相觑半晌,平儿终究忍不住道:“奶奶,您这是要做什么?”

    这些都是凤姐的嫁妆,平日里看的跟什么似的,轻易舍不得拿出来。

    凤姐并不答话,只命平儿与小红抬了两个空箱子过来,把这些东西一分为二,分别装进箱子里,又放了满满一匣子的金元宝并好些精致的绫罗绸缎,方把箱子关上,对平儿道:“一会子你打发人把这两口箱子分别给林妹妹和赵妹妹送去,对外只说是我庄子上的人送来的一些土仪,请她们笑纳。”

    说罢又命她们把巧姐儿芾哥儿姐弟俩的东西收拾好,方拿了份户籍文书出来,对小红吩咐道:“你的身契我已料理好了,你如今已是良民了,给你的嫁妆也预备了,择日便同芸哥儿把喜事办了罢。”

    小红闻言一惊,随即红着脸道:“奶奶这是做什么我还想服侍奶奶里几年呢!”

    凤姐摇了摇头,道:“傻丫头,别在这府里待下去了,早些脱身为妙,咱们家只怕就要变天了。

    前些日子我在刘姥姥村边的庄上置办了一处宅院并三百亩良田,过两日是我父亲周年祭,到时我便以跪经的名义带他们出去,你们要好生照料,除了林妹妹和赵妹妹,谁都不能告诉。”

    平儿与小红这才恍惚明白了凤姐的用意,不解道:“奶奶是不是想多了咱们府里如今还好好的,哪里就到了这个地步了?况为何不送去舅老爷处?那是巧姐儿同芾哥儿的亲娘舅,把哥儿同姐儿托付给他岂不是更合适?”

    凤姐闻言苦笑道:“我如今算是看清了,圣上是铁了心要整治咱们,史家已经被抄了,咱们家只怕也躲不过,我父亲又不在了,一旦出事,王家也难逃此劫。

    因此与其托付给他们,不如求求林妹妹和赵妹妹,她二人素来心善,如今又是身居高位的诰命夫人,只要她们对巧姐儿与芾哥儿稍微照应一二,我便放心了。”

    平儿与小红无法,只得依言前去料理。

    没过多久,王家、薛家也相继被弹劾,查出了各项罪证,都没有逃过抄家的命运。

    贾母自史家被抄开始便卧病在床,如今病情越发严重,贾敏与黛玉都担心的不行,时常带着各色补品过来探望,贾家如今是捉襟见肘,别说人参了,连人参沫子都寻不出来了。

    宝钗见府里开支益大,便以给贾母祈福的名义,裁了好些人。

    贾府虽大不如前,亦没什么油水可捞,但到底比寻常人家强好些,吃穿用度仍是上上份的,那些人哪里愿意出去。

    只是如今是宝钗管家,王夫人亦因元春之事悲痛过度,病倒在床,府里一应大小事宜都是宝钗料理,她不像凤姐那般行事狠辣,在府里颇有贤名,谁都没想到她竟会如此行事,偏她此次裁人是打着给贾母祈福的名义,又带头裁了自己身边的人数,那些人见状,即便心有不甘也不敢如何。

    自听到元春去世的消息,贾母心灰意冷,即便有贾敏与黛玉送来的野山参吊着,还是没有熬过去,于十二月二十一溘然长逝。

    贾母白事办完的第二日,锦衣卫便登门了。

    贾政、贾珠、贾琏等人被当庭带走,宝玉及凤姐王夫人等人也被押去了獄神庙。

    没多久,处置便下来了。

    荣宁二府皆被查封,家产抄没,贾珍贾蓉被判了斩首,贾赦被褫夺了爵位,与贾政一道发配边疆,贾琏与贾珠虽治家无方,但无甚大过,念其先祖宁荣二公有功于国,从轻发落,皆被革职,贬为庶民。

    王夫人却因当初房中抄出了原先甄家藏匿的许多财物,还有多年前包揽诉讼的的证物,数罪并罚,刺配流放岭南。

    凤姐也被查出曾用贾琏名帖包揽诉讼,幸而没有像原著那般插手张家的亲事,未造成命案,被判□□五年。

    贾兰、贾芾等人因年纪尚幼,并未被问罪,李纨宝钗亦都发落还家,其余各房女眷并上下一干丫头奴才尽皆发卖。

    贾珠与贾琏买下了邢夫人、尤氏、平儿等人,赖大一家亦被赖尚荣买走了。

    宝玉却因姽婳词之故,仍被关在狱中,贾琏与贾珠多番打点,四处求人走门路。

    只是荣国府如今这般境况,众人皆避之唯恐不及,哪里会帮忙?都闭门谢客,最后还是林如海与陈珩从中斡旋,又有季栩及北静王替宝玉求情,方被放了出来。

    贾敏在京城僻静处置了处田庄,让贾珠贾琏二人带着贾府众人前去居住。

    当初赫赫扬扬的四大家族,如今已经风流云散,落了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第130章() 
待贾家众人安顿好,已是年关了,家家户户都在预备过年,贾家却冷冷清清,他们如今身无分文,哪里置办的起年货?

    还好贾敏打发人送了些米面柴炭并猪养鱼并各色干菜过来,黛玉与紫菀、迎春、宝琴等姊妹亦送了些干果熏鱼腊肉来,众人这才过了个安稳年。

    那庄子乃是在西郊,离京城不过二三十里路程,颇为清净,共有三百亩良田,那所院子也是三进的,虽不甚大,但住下贾家众人也已够了。

    贾琏接回了巧姐儿与贾芾姐弟俩,在贾敏预备的宅院里住了两日,还是带着平儿、邢夫人与贾琮回庄子上去住了。虽然地方偏僻了些,院子也小,到底比一大家子挤在一处要好些。

    凤姐当初买地的时候是记在别人名下,因此并未被抄去。

    贾珠一家住在东院,惜春与尤氏一处住,宝玉与宝钗住在西院,当初袭人与蒋玉函买下了麝月与秋纹,在他们安顿后便送了过来。赵姨娘、贾环母子则住在后院的几间厢房里。

    她们皆是过惯了富贵日子,如今都挤挤挨挨住在一处,未免有些尴尬,且吃穿用度皆十分粗糙,赵姨娘本就是个性情粗鄙的,见宝玉宝钗夫妇住的屋子好,身边还有麝月秋纹两个丫头服侍,心中十分不平,隔三差五便要闹上一闹,一会说短了吃食,一会说李纨夫妇苛待她们母子,连件好衣裳也不给穿,成日家闹个不休。

    贾珠是读书人,性情温和,且赵姨娘到底是他的庶母,也不便同她争论,只得避开了,偏李纨性子也软,又是大家出身,哪里是赵姨娘的对手,每每都被气的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宝钗看不过,言语恫吓了她几句,方弹压下去了。

    惜春每日只在房里念经,对外面的吵闹充耳不闻。

    这日一早,尤氏叫惜春去吃早饭,谁知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