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世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面这个比喻好像有点儿不恰当。看这情形,似乎还是盲人碰见瞎马的成分更高一些。
木才子也不好意思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的站大街上将人家一个姑娘家拦着一直看着不放。再看一路来吃饭的几个人,居然全都没影了。亏得木才子也会急中生智,本来按照他老妈的意见,木才子这人压根儿连智都没有,急也没用。他看见一辆出租车开过来,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还有事,要到市中心去一趟。”
木才子一步跳上出租车,师傅问他哪里去,他一时没想起来要往哪里去,只说往前走。眼睛还在盯着那云姑娘看呢。结果那师傅不知道是会算呢,还是恰好听见了木才子的说话,还真是不客气,拉着木才子就绕着市中心狠狠的兜了一圈。
第9章 09小节 犯了文艺病()
直到很久以后,木才子都没想明白,他那天为何偏要用跳上出租车这样低劣的借口逃跑。他完全可以找点漂亮的借口,虽然他也的确找不到什么更好的借口,哪怕请客吃饭也行啊。
但是他为什么要让司机拉着他绕着市中心兜一个大圈,就算跳上出租车,他明明也可以直接回学校的啊。
不过很久以后他终于才知道了另一件事,他那天在街上恰好碰见云姑娘,完全是有原因的。
听说那位传奇的社长大人,突然想去体验一下拾荒者的感觉,可偏偏他一个人又不好意思,拉不下面子。于是就在文学社里号召,有没有人愿意一起去坐大街上观察众生体验生活。
观察众生,这种说法当然很有美其名曰的意味。结果,也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文学社里基本就两种人,要么就是“喜欢文学”的人,要么就是真喜欢文学的人。前者人觉得进文学社给身上贴个标签就够了,但自己思想随着社会主流还算正常,绝不会去凑这种异端似的热闹。于是就只有后者。后者这种人往往也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思想也确实乖僻另类,好像不大正常,既然不大正常,那出奇不循常规的事什么都敢去一试,而且越新奇另类越喜欢。
又特别是编辑部的几个才气纵横高到直接要爆表几乎暴露的才子才女,除了木才子一无所知外,几乎全是毫不犹豫就去了。
木才子没碰见其他人,就只碰见了云姑娘。云姑娘之所以脸红,估计就是因为这件事,有些拉不下脸面,不大好意思说,不过显然有人理解错了。
而木才子似乎就是最先理解错误的那一个。他一见着云姑娘脸红,莫名其妙地就跟着脸红了,心跳了,神经运行加速,一下子痴傻了。跳上出租车的时候,整个人脑子里还跟灌了大杯热酒似的,也就直接导致让司机捡了个大便宜。
木才子这人又莫名其妙了。
有一天木才子走在学校一段小树林下面,那时候正好是入秋不深,树叶将落未落,已经有了欣然离枝的打算。他正抬头望着从两棵树之间的空隙里挤露出来的一小片天空,就碰到冯珂,便问为什么社里去体验拾荒没有叫他。
冯珂说,你们部里每次有事叫你你都不到,所以部长就把你开除了。不过现在你的名字已经到了文学社里,已经不算编辑部了。恭喜你现在终于成了文学社的一员了。
木才子并没有想要成为文学社的一员。他其实,好像他去哪里还真是没有区别。不过木才子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这令他稍微有些抑郁。一想到他为了能在编辑部混下去,特地去喜欢了文学,好不容易自以为修炼有成了,人家却将他一脚踢了。不想还不觉得,仔细一想,整个人就更加抑郁,最终变成了难过。
这样的结果出乎意料,好像又理所当然。这回木才子似乎真的伤心了,大有千红一窟万艳同悲之感,更让人感觉莫名出乎意料的是,木才子一陷进这种境地里,竟然没有拔得出来。
不过这种情况显然也有好处,木才子从他被踢一事里,渐生出感悟,觉得渺渺世事多不如意,诚然可悲。又进一步看见了人生其实也多可悲,从而由悲入道,由道入悲,幡然了悟人生,一不小心竟然就顿悟了。
只是顿悟是一回事,顿悟之后能够超脱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反正木才子就一直没有超脱出来,而且这种悲的境界,大有长驱直入,横扫八荒,一匡六合的意思。终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木才子,在这种摧枯拉朽的气势下,彻底沦陷。
在什么时候完成沦陷的呢?木才子想,似乎好像是在晚上,因为感觉并不明显,可能是睡着了。因为这里有一条反面的事实可为佐证,在某天早上醒来,木才子突然好像灵魂附体了似的,看到地上桌子觉得可以作诗一首。于是就真的作了一首,一个桌子四条腿,两个桌子八条腿,不能走来不能劈,不如开始就没腿。
这下木才子真是被自己的才气吓到了,原来自己也可以指物赋诗立就,出口成章也就算了,居然还这么文辞华美,简直是锦心绣口啊。
这条证据,除了可以反面证明木才子是在晚上沦陷的外,也可以同时证明,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写诗的人都是沦陷的,因为只有沦陷了才会写诗。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神迹?如果这个神迹的理由成立,那木才子就相信这绝对是灵魂附体了。蛰伏在木才子灵魂里的诗人天赋终于觉醒了。至于这种天赋是好是坏,眼前的事还忙不过来呢,谁还有闲心关心其他。
木才子现在被这种神奇的天赋,高兴昏了头,恨不得见人就拿二两出来请客。可惜,他高兴了一天之后,终于没意思了,因为寝室完全没人理解他的这种天赋,而且对他的天赋也不感兴趣。寝室楼里显然也没有这种人。而他这时候又已经不再是编辑部的人,找不到理解的人可以说话。
木才子自悟会写诗的第二天,站在阳台上,一副告诉大家伙儿我要吟诗了你们听好了的架势,看着外面搔首弄姿苦熬了半个小时,终于念出了一句,树阴梧桐叶,石卧昼夏长。
还没等下一句,刚刚还满寝室玩游戏的人,立马都借口奔食堂去了。甚至连叶子那死不起床的家伙,都起床出去吃饭了。一看时间,才下午三点钟。
第10章 10小节 追女生的秘诀()
这大约应该是,木才子会写的第二首诗,但念在第一首乃是无心而作,所以这才是第一首。虽然寝室里没有一个人欣赏,导致他只吟出了一句,后面打好的腹稿瞬间忘光了,但是木才子自己至少还是会欣赏的。
觉得是时候该去给自己找个知音了。一阵搜肠刮肚,将这两句后面的补全,他就自信满满的将这首诗,用张信笺纸誊了下来。本来打算把这首诗寄给美女部长的,一看信纸虽然精美漂亮,奈何字迹实在像刚刚逃荒出来的衣衫褴褛要死不活,没有面目出门见人。
木才子看着自己这首诗,左边看了,又拿到右边,上上下下来来回回,真是越看越爱,好像整个天地,就只有他这首诗似的,眼睛都开始闪光了,就好像吸血鬼看见了鲜血一般。
这虽是木才子的第一首诗,但我们都知道一句话,枪打出头鸟。这句话放这儿,虽是有些不合适,不过我们能据此知道一点,那就是冲在最前面的,结果都很可悲,不是被前面的敌人杀死了,就是被后面的自己人给踩死。
木才子这首诗的命运,也只能说是生得不好,命途多舛。虽然前面没有敌人,可也是一片苍茫浩瀚无涯,绝对的无人问津。在木才子自鸣得意孤芳自赏的情况下,刚刚才听了木才子半天的山盟海誓,两个转身,就被始乱终弃了。
说两个转身,这话完全是有理有凭有根有据的。木才子当然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自已这诗还算不上前无无古人,毕竟前面的死人太多,你也说不准哪天突然就从哪个旮旯跳出来一尊大神,吓你一大跳。死者为大,出于尊重,所以还是离那些死人远点比较好。
不能前无古人,当然也不能后无来者。过去虽是无知,而未来更见凶残。那么就只能各领风骚了。同寝室无人欣赏,编辑部的才女又找不到影子,于是乎木才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觉得只能将这首诗,拿去给教他们文学理论的老师看。
为了稳妥起见,木才子觉得还是有必要换一首好些。毕竟,教文学理论的老师教的是现当代的文学理论,要是看不懂古诗怎么办。
然而比那个警察更不幸的是,这老师太专业而且敬业了,提起笔习惯性的就在那首诗后面,批卦似的批两句话:在象征主义里,融入超现实的表现手法。
木才子拿起一看,立马就傻眼了,大约估计是木才子的诗里有这么一句:要时间给一颗心,从此是你的也是我的。
想想两个人同时生着一颗心,又不是连体婴儿,这确实有些超现实了。
这句话实际是有出处的,版本也迥然不同。隔壁的隔壁有一兄弟,要死要活追隔壁班上一个女孩子,发生了两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对话。
这是发生的情景一:
隔壁男: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心是怎样的吗?
女孩儿:我不知道你的心是怎么样的。
隔壁男:我愿把心掏出来让你看看,你就会明白。
女孩儿:那好啊,你赶快掏出来啊。
隔壁男:
女孩儿:怎么不掏了,你自己不是说要掏吗?言而无信的小人。
隔壁男:你说真的啊,可是人只有一颗心掏出来就死了
女孩儿:你也知道,那你刚才怎么说的,假话张口就来。掏出心来给我看,你当我是傻子好骗么,还是你想以死来威胁我?
隔壁男:
隔壁兄弟回去想了很久,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于是就有了情景二:
隔壁男:你难道真的不明白我的心意吗?
女孩儿:我不明白你的心,你又想掏心来证明吗?
隔壁男:不,我不说假话,也不会以死要挟你。
女孩儿:那这样啊,我还是不知道你的心是怎么样的。
隔壁男:如果我有两颗相同的心,我会给你一颗,你就会知道我的心究竟是什么样的。
这回女孩儿终于无话可说,感动得一塌糊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两个很重要的道理。追女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能让女孩子保持清醒。任何时候说话都要讲逻辑,千万别说话不经脑子甚至大话假话随便来。
而刚才提到的那句诗的原型就出自于这里。木才子当然不能拿人家的话来直接用。那样做有些,好听点叫拾人牙慧,不好听就叫盗版。不管好不好听,总之就是那样做好像体现不了个性。于是大马金刀毫不客气的拿了人家半截。不过乍一看,还真有那么点意思。要不怎么说,语言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呢。
只是这几句话所产生的结果,对木才子来说,似乎就没意思了,隔壁寝室那兄弟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跟那妹子好上了,连宾馆门槛都进进出出快要被踏破了,木才子还在那儿站着,对着窗子继续掏心掏肺,自言自语。
第11章 11小节 有墙脚就该挖()
实际上,木才子也没有自言自语多久,也就过去了。这原因可能是他要去移情别恋了。用木才子后来的话,对美女部长的想法,那纯粹是男人的心理在作祟。因此你总不能遇到事情就在一棵树上吊死了,至少你可以多换几棵试试。
又很神奇的是,当木才子不去追美女部长的时候,他们竟然熟识了,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反而后来居上混得比他跟社长的关系还要好。当然这不是挖墙角的那种。
到最后木才子到底还是后悔了现在没挖墙角,因为后来美女部长和社长果然分道扬镳各自扬长而去了。然而这是后话了,悔也没用。由此也可见得,挖墙角这么好的事,当挖的时候,就得尽心尽力的挖。
木才子没有去挖墙角,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的高义,他也完全没有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觉悟,不过他的确克制了自己的行为,是因为他除了有点性格里的优柔之外,还在于那段时间学校让他们太忙,他没有时间好好的计划这件大事,终至于等计划好了的时候,可惜已经过了那村了。等他想起有这村的时候,他又早就已经转移目标了。
木才子写诗,还是很早的事情,那会儿还是大一,至于是上学期还是下学期不管,反正是学校事还多,学生也还带着几分天然呆,还残留了一二乖巧单纯的时候。
木才子跟美女部长开始熟识也就是在这时候,不过距离那次尴尬的碰到脸红的云姑娘却已经很有些时候了。
云姑娘应该是木才子在文学社里第一个熟识的人,美女部长是第一个认识,却是第二个才熟识的。木才子和云姑娘熟识还得多亏那次尴尬的偶遇,这次相遇,似乎大家都觉得颇有些不好意思,两个人同时不好意思,事情就真的开始有些超出寻常的意思了。
在和云姑娘认识之前,木才子还见到了另一个女子,那时候木才子还在编辑部。就在看见的那一瞬,木才子突然觉得自己眼前好像站着一朵冰魄凝聚成的莲,让人不敢靠近,然而她又是一个水一样温柔的女子,让人不由自主想要接近。那是一种奇怪的感觉,天然清净的气质里,带着温婉细致,从此成为木才子好长的一道魔障。
可惜木才子典型的就是外强中干,或者说是,在大学四年里木才子连那女子的名字都不敢问。虽是没问,不过人来人往的,不用亲自问,甚至都没打听,听见别人喊,就知道她叫林静了。
因此来说呢,木才子也算是认识她了。在不久之后,编辑部里还有几个才女,孙姚,苏梓,苏彦,白雪露,沈游凤,木才子也都认识了,说来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跟木才子自己稀里糊涂一样,稀里糊涂的就认识她们了。至于她们的名字,木才子现在还不知道,要在一段时间以后才知道。不过知道了也只是一串名字,符号而已。
但由于木才子在编辑部里待的时间不长,熟识并且关系还算好的,也没有几个。更多的都是只知道名字,基本属于打酱油型的,碰到了就认识,碰不到就完全没印象。
也就是因为木才子在编辑部里待的时间不长,虽是认识了几个才女,但她们却并不帮他看诗,理由是她们自己说的,小女子诗才不及,这也就是导致木才子那首诗变成超现实的主要原因。
自己的诗可以超现实,木才子很高兴,而虽高兴,却也还没真正的就忘了形。说什么象征主义,什么超现实主义,乍一听,感觉是句好话,但是却绝不影响这句话完完全全的是在骂他。
当然不是骂他人,是骂他诗,那也就就间接等于是骂他人了。
这大约也该是最文艺的骂法了,就跟那句一行白鹭上青天一个模式。就好比是说一个人长得超现实主义,那你就绝不能将话听成了好话,以为自己比神仙还漂亮,都超出现实了。
同样的,要是有人说你长得唯美主义,那你就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先去全面整下容,免得人家只能费力的在你脸上一处一处的发现美。
木才子看懂了这里面暗藏的机锋。知道那老师其实是在说他的诗乱七八糟,狗屁不是。也因得这暗骂,木才子开始心中不愤,从此见着这位老师的课就逃。那老师也很聪明,期末考察的时候,不按考察的成绩挂人,专按出勤率挂人。
可怜的木才子,一不小心就创造了记录。他成了第一个考察课挂科的,而且还是属于一挂到底最后重修的那型。
从此之后,学校师兄师弟师姐师妹,无不见之钦叹。其实那会儿才是大一不久,在大一的圈子里,挂科还属新鲜,逃课也还新奇,基本上还处在待引进状态。他这么一无师自通,立即就为无数正在为逃课做辛苦准备而走投无路的人,指明了方向,于是木才子在瞬间就沦为了大众偶像,在别人鄙视的目光里被狠狠的崇拜了四年。
第12章 12小节 这是任务()
木才子很有些无师自通的时候,当然这方面不单单是说他会写诗的事,也不仅仅只在逃课上,不过无师自通的也基本不算是什么好事。坊间向来都是这么定义的,好事无师自通那叫天才,坏事无师自通那叫根骨不正。
不过木才子通的,似乎都是些杂项,既算不得好,但也算不得坏。这类的不正经,按照人们惯常的做法,往往也就被算作是不好的了。
据木才子自己讲,他在大学之前,初中没有初恋过,高中没有早恋过,青春基本是虚度过去的。也正因为如此,他觉得所有在学校里恋爱的人,都是故意在做给他看。
连毛都没长齐,哪来的爱情。这不是专门向他炫耀,是什么?但是他向四周一看,立即又矛盾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毛还没长齐的,就已经只剩下色情了。
这大可能是因为木才子现实题材的电影看多了。
木才子有个堂兄,比他大五岁,木才子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堂兄就已经上高中了。拿他堂兄的话来说,嗯,这孩子早熟。这孩子是早熟,可似乎也早熟得有些不正常了。人家孩子还在听两只老虎跑得快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看爱情电影温柔缠绵了。人家孩子看白雪公主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看江湖风雨恩怨情仇了。等到人家孩子终于学会舞刀弄棍,他干脆就金盆洗手一副过来人老于世故的样子,什么都不看了。
当然,这些都并不是说是木才子自己想看,纯粹被他堂哥影响的,是被强迫的。只是每次看电影的时候,木才子的确又是看得最澎湃看得最嗨的那个。每次看电影的时候,他和他堂兄两个人,偶尔也会跑过来两个邻居家的小孩子,开始的时候,是两个人一起看电影,每每到后来的时候,他堂兄就只好看他了。
木才子也就是在这里无师自通的明白爱情这个东西的,拿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爱情算是个什么东西,终于也抵不过一碟牛肉二两银子。
当然这些话都是木才子在一次跟寝室兄弟聊天的时候,不小心泄露出来的。
大家都以为这就是木才子的信仰了。不料这信仰才刚刚现出点苗头,估计连芽都还没见光,木才子一个头也不回的转身,大手一挥,大家都以为他要挥慧剑斩情丝,可惜情丝没斩到,牛肉银子也不管了,竟然就直奔爱情去了。
这种出尔反尔,也不知道惹了寝室几个人多久的怨怼,只是怨怼也只好怨怼了,苍白无力,人都见不到,与其去浪迹江湖寻仇觅恨,倒还真不如二两牛肉来得实惠。
木才子那段时间,早出晚归神出鬼没,是不是真奔爱情去了,不得而知,坊间是这么传的,但常见不到人是真的。
寝室几个人见不到木才子,又想木才子的时候,就只好想起了木才子说过的几句话,以示怀念。而后就开始口诛笔伐木才子的不义行为,一个人出去泡妞,居然不叫上大家一起去围观,如此不讲兄弟情分的事,是可忍孰不可忍,叔能忍婶也不能忍啊。
大概也是因为人多的原因,人心难长久,无法一直保持注意力,刚刚才骂两句,一寝室的人居然就开始调转方向,齐齐的去骂爱情,说是勾引了他们兄弟。这回一寝室人在这件事上居然难得的思想统一行动一致了。只是这回爱情倒霉了,被骂得真不是个东西了。
寝室几个人再在白天光明正大的见到木才子,是在学校的歌咏比赛上。
学校听从组织号召,说是要学习先进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可是学来学去,大家都不知道先进文化是个什么东西,更不知道时代精神是个什么概念。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可是这是任务啊,不知道也得做不是,哪怕是你糊弄呢,也得糊弄过去。
在学来学去不断体现的过程里,一无所获。校长一想到自己前途未卜,想到学校前途一年不如一年,说不准明天就给关门大吉,在试过千般方万般法后,觉得是唯一的法子,就只剩下巴结上司唱红歌了。因为年年评先进的那几所学校都在这么搞,听说很得上面欢心。
说到这个,其实跟学校的发展是是很有关系的。
学校在这任校长之前,听老师们传说,那时候的学校搞个人主义搞惯了,很有几分天高皇帝远的意思。前面好几任甚至好几十任校长,要么是穷知识分子的,要么就是没多大学问却极自负之人的,总之就是大多不会做官的人。
第13章 13小节 不如换校长()
那时候学校还充满了自由。
那群校长也是清高到了头顶上张眼。要么拿着一副宁折不弯的样子,要么就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对下面人还好一点,尤其是对上面来的那帮子人,我行我素惯了,极是不待见,爱理不理。认为上面隔三差五来堆搞评测的人,不是下来走样子,就是顺便观光旅游,总之就是不干人事。而他们学校好坏就在那儿摆着,还能被你两句话给是非黑白了?
学校不待见上面那帮子人,上面那帮子人自然也就看不顺眼这学校。
学校不待见上面的人,对人家没有丝毫影响,每次下来还是照旧,该吃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