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剪魂劫-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没想到,她竟然像个傻子似的被她耍的团团转,从开始她就落入了别饶圈套里,菡萏呀菡萏,你真是布局高手!

    忘尘在她身后轻轻溢出叹息,几次欲言又止。

    司映不解凤倾心为何生如此怒气,只是见十缎锦被凤倾心扔在地上铺展开来,他终于看见这锦缎的全貌。

    上面绣着三只凤凰,『毛』羽焕彩,云霓灵瑞,涅盘重生的傲气,炫丽的火红『色』尾羽,完美的体态,无不彰显着它鸟中之王地威仪。

    只是这三只凤凰交颈而飞,三头相连,目光却都看向一处,那处群山缭绕,四面相围,风景如画,景『色』颐人。

    “这三只凤凰怎么这么怪?”司映皱眉不解。

    凤倾心也看到了,她俯下身拿起地上的回文诗,又看向那三只凤凰,双眸沉了下去,难道,秘密就在凤荒眼里?

第三十六章 三眼凤凰() 
“这三只凤凰怎么这么怪?”司映皱眉不解。

    凤倾心也看到了,她俯下身拿起地上的回文诗,又看向那三只凤凰,难道,秘密就在凤荒眼里?

    “倾心,你看,这三只凤凰交颈而飞,却只有三只眼睛,这凤凰绣的如此传神,可这眼珠子却是无神。”司映捧起这缎子,有些惊疑。

    凤倾心扯过缎锦,细细看去,伸出手指端量摩挲,不由得一怔,司映所不错,这三只凤凰傲气凌神,却都是侧着脸『露』出一只眼睛,且毫无神采,难道,凤荒眼里藏着玄机?

    思及至此,凤倾心从头上拔出一支发簪,抬手将这三只眼睛的发丝挑开。

    “倾心,你要干什么?”司映见状骇了一跳,道:“这十缎锦虽美,可是不祥之物,还是不要沾染了。”

    凤倾心并没有理会他,手下动作很快了,须臾,她便将三只凤凰眼睛上的发丝全部都挑开,伸手扯掉发丝,走到窗下,双手捧高锦缎,就着窗外夜『色』看去,只觉苍穹之上的星子就是这凤荒眼,竟熠熠生辉,神情坚定,它们轻轻疏展开它的金『色』斑斓的翅膀,仿佛眨眼间它就要翱翔于空之上!

    忘尘走过去,眸中漾起一分波澜,收了手中念珠,抬掌抚上那锦缎上的三只凤凰,忍不住赞叹道:“鸟居丹『穴』,其名曰凤凰。九苞应灵瑞,五『色』成文章。菡萏姐妹真是心灵手巧,拆开发绣,白日里虽看上去是三眼黑洞,可夜『色』里借着星子做眼,这凤凰竟活了!”

    凤倾心心中亦是顿起波澜,她姐妹二人为何要费尽心机的敛下凤荒光芒。

    突然,凤倾心脑中一抹精光划过,看着凤凰眼中的星辰,忽觉醍醐灌顶,她连忙侧首叫住司映,急道:“快将回文诗拿过来!”

    司映不敢怠慢,连忙将回文诗递给她,凤倾心道:“放在凤荒眼后。”

    司映点头将那首回文诗放在凤荒眼后,眼中黑洞正好『露』出几个字来。

    忘尘将桌上的烛火高抬,清楚的看见上面的字,他不禁念了出来:“远寒寺。”

    “远寒寺……”凤倾心喃喃低语,放下高捧的十缎锦回眸看向忘尘道:“这好像是一座寺院。”

    忘尘摇了摇头,轻叹一声道:“不,以前是一座寺院,如今却是一座道观,只是观主感念先人,并没有改名字。”

    “可在双生镇里?”凤倾心感觉也许,她离十缎锦中的秘密越来越近了。“可为何好好的寺院改成晾观?”

    忘尘双手合十,一脸虔诚,眸中带了些悲悯的神『色』,道:“阿弥陀佛,远寒寺就在双生镇里,曾经也是一座香火鼎城的寺院,只是一夜间便没落了,听闻方丈和众多僧众似乎都得了瘟疫,一个也没活能下,僧人虽是方外之人,看透俗世,却也终是凡夫俗子,躲不过人间病痛。”

    凤倾心听着他的话,暗暗心痛,好半她才抬起头突然问道:“忘尘你可知,远寒寺是几年前出事的?”

    忘尘细细回忆,道:“大约是在五年前。”

    “五年前……”凤倾心沉眸道:“远寒寺没落之时,亦是十缎锦出世之期。这二者绝对不会没有关联。”

    凤倾心笃定,也许秘密就藏在远寒寺里。

    “倾心,你要去远寒寺么?”司映知晓,不管方才她为何生怒,可这十缎锦中的秘密她决计不会放弃的。

    ——

    凤倾心一行人沿着古柏丛中攀援而上,百年古寺饱经风霜却依然*肃穆,可以想象出当年明明灭灭的香火中的那些鼎盛的光阴。

    初春时节,漫山遍野的古木都染尽了嫩绿,处处山雾弥漫,生机盎然。

    凤倾心一行直上远寒寺顶,求见静渠道长。

    静渠道长年岁不大颇有些仙风道骨,见这二男一女一僧,清秀模样和脱俗气质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

    于是他上前一步,招呼道“无量尊,几位来此可是有事?”

    凤倾心微欠身向他致意,表明身份明来意,

    静渠道长微『露』出诧异之『色』,道:“菡萏?青莲?道并不识得二人。”

    “那菡萏没有来过远寒寺么?”

    “从来没见过。”

    寥寥几语,静渠便要下逐客令,眼看远寒寺的线索就要断了,忘尘突然道:“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远寒寺风景怡人,我等几人想在宝地观光,不知道长可否应允?”

    道长合十淡笑道:“三位友和大师若是来观光的,现在这个时节最佳,正是群山树木未盛之时,否则是见不到此群山托塔之异景的。”

    “群山托塔?”凤倾心望了一眼忘尘,而后敬道:“如此便叨扰道长了。”

    静渠莞尔一笑,一扬拂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凤倾心几人便入了远寒寺这所道观。

    静渠将几人安排在东厢住下,细细嘱咐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走出门口,他又退步而回,对着凤倾心一行人再次嘱咐道:“几位友,贫道要叮嘱几句,这往生塔几位只可远观,不可近看。”

    凤倾心和忘尘不由地互相看了一眼,凤倾心问道:“为何?”

    静渠摇了摇头,扬起拂尘道了一声无量尊。

    凤倾心又问:“道长,我们可以登上往生塔博览群山吗?”

    “不可。”静渠突然脸『色』骤变,道:“往生塔已有百年,实属年头太久,塔皮已然脱落,登塔会有危险的。再里面废弃好久,没什么可看的。群山托塔不过是个远景,为了安全起见,大家还是莫要登上的好。”

    ——

    夜好像永远都躲不过去似的,一层暗灰『色』笼的人心头有些不安。

    凤倾心觉得此时有些按耐不住了,在房内来回踱步,司映不禁诧异,与她一同办案许久了,还是这一次见到她如此模样。

    “倾心,道长不是了明日就可以看到这奇观了么?”司映安慰着她。

    凤倾心却突然推开厢房大门抬腿欲走,忘尘长臂一伸立刻拉住她的袖子道:“莫要心急,青莲尸身既然有人偷盗,就明暗处藏着人,不管道长知道与否,切记不要打草惊蛇,一切待到看去群山托塔之景再。”

    “群山托塔?”凤倾心退回房内,沉『吟』道:“是处风景。”

    司映看她皱眉思索,无奈的摇了摇头,须臾间凤倾心突然抬起眉眼看着忘尘,道:“那首回文诗中写的不也是风景么?”

第三十七章 往生塔()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凤倾心喃喃『吟』诵着这段诗词,对于隐秘的往生塔她越来越勾起了好奇之心,也许真相就在眼前,可她还是要忍耐等待,这种滋味当真不好受。

    忘尘看着她的模样叹息的摇了摇头,凤倾心回眸对他淡笑道:“放心,我不会轻举妄动的,一切待看过群山托塔之后再。”

    远寒寺山顶,悬崖峭壁,云雾耸动,连绵山脉只『露』出一角山尖,看似云淡风轻,实为无底深渊。群山草木苍翠,新芽抽出,并不茂盛,嫩绿的模样煞是清脆,像绿烟一样又轻又柔,让连绵起伏的山脉顿感蒙胧起来。

    司映突然眼睛一亮,向朦胧的中央指去,叹道:“倾心你瞧,那里便是往生塔!”

    众人朝顺着司映手指瞧去,往生塔就立在群山之郑

    三面为山,一面为涯,四面围塔而绕,往生塔在众山环绕中突颖而出,在绿山碧云的掩映之下,漫谈风月。远远看着,就像群山合力将这座往生塔拖起来似的。

    “原来这就是群山托塔,当真是一大奇景!”陈子夕不觉赞叹出声。

    凤倾心胸口不停的起伏着,纤白的拳头握的紧紧的,眼前之景与青莲之墓竟是如出一辙!

    此时,她越来越能肯定所有的秘密都在往生塔里!忘尘自然也发现其中玄机,二人不由得对望一眼,忘尘以眼神示意她,不急。

    静渠道长在一旁看着几人,突然道:“几位恐怕不是为赏景而来的吧?”

    忘尘合掌施礼,面带微笑道:“实不相瞒,我等便是为这往生塔而来。”

    “一座废塔而已,除了此时的美丽,待草木葳蕤之时,这塔被树木遮挡,便黯然失『色』,再无可用之处,不知几位友为何对此塔一往情深?”

    “不知道长可听闻十缎锦?”忘尘突然问道,

    “贫道略有耳闻。”静渠微笑:“不过那是方外之宝,贫道并不感兴趣,只是不知这和我远寒寺有何关联?”

    “世人皆传十缎锦中有玄机,我等也是无意间得到,从中知晓远寒寺三字,想来这其中定有关联,还望道长可通融一下,让我等登塔一观,以解心中疑『惑』。”

    静渠无奈的摇了摇头,道:“罢了,几位若不嫌危险,贫道也不阻拦,只是白日里登塔难免太过招摇,还请屈尊几位晚上一观。”

    ——

    夜『色』终于还是来了,墨黑的深沉的如同人心一般不可料想,一切隐晦之事都在夜里悄然进行,就如往生塔前这几个持刀杀气凛然的黑衣人。

    凤倾心勾唇道:“怎么,按耐不住了么?”

    黑衣人并未言语,手中寒刀冰冷生辉,一阵风吹过,这几个黑衣人陡然抬手。

    陈子夕横在三人之前,低声对凤倾心道:“请凤姑娘保护好大师。”

    罢,青剑从腰间出鞘,嘎然清越划破了死寂,听得人心为之悸。

    他先发制人,动作矫捷得像是在黑暗之中一道闪电,青剑寒光闪过他们的面前,其中一个黑衣人冷冷哼笑,几乎同时闪出腕中的寒刀,刀剑相持之后,各退一步,竟是不相上下。

    身后黑衣人不约而同的纷纷跃起,一齐砍向陈子夕。

    司映抽出腰间大刀,大喝一声道:“子夕,我来帮你,尔等杂碎,吃我一刀!”

    罢, 拦下其中一人寒刀,刀刀破风,与之缠斗起来。

    凤倾心和忘尘趁此空隙连忙跑向往生塔,破旧的木门上了锁,被凤倾心一骨刀砍断,二人冲进塔门,顺着塔梯,拾级而上。

    塔身很高,二惹了好久,始终不见顶,凤倾心突然止了步,身前的忘尘感到她的停步,惊疑回眸道:“怎么了?”

    “不对!”凤倾心柳眉微蹩,沉目思索,忘尘在她身旁静静的看着她。

    好半她抬起眉眼对忘尘道:“忘尘,你还记得『乱』葬岗里青莲的墓么?”

    忘尘应道:“平地凸起一丘,好似众山托起,如此塔如此想之景如此相同,你是想到什么了?”

    “青莲的墓虽然是座空坟,可这空坟之谜是掘起地下的棺材才发现的,这往生塔……”凤倾心顿了顿,揣测道:“应该有地下暗室。”

    “你认为秘密会在暗室里。”忘尘抬眼沉思,道:“你的对,倒是我忽略了,其实菡萏一直留了线索给我们。”

    凤倾心颔首,眸子晶亮起来道:“我们去塔下看看。”

    二人又顺着石阶而下,没一会儿便到磷,只是塔底虽有间暗室,却不大,只有一个几步见方的空地,壁上落了几盏蜡烛台,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这应该是储放杂物的,难道真的猜错了。”凤倾心从怀里拿出火折子,将蜡烛点燃,一室明亮。

    忘尘看着几盏蜡烛台,思忖片刻道:“倾心,你看这几盏蜡烛台有何不同?”

    凤倾心突然身子一颤,不由自主的心口一阵悸痛一直蔓延到眼底。

    倾心,他方才唤她倾心,忘尘,难道在你心底我是不是也开始与众不同了?

    “你怎么了?”忘尘看她眼底似乎有雾气升腾,不禁诧异问道。

    “无事。”凤倾心深吸一口气敛下心中异样,看着壁上几方蜡烛台,沉『吟』道:“这几步见方的地方竟有三盏蜡烛台?”

    忘尘勾唇笑了笑,指着其中挨的最近的两盏道:“不觉得这多了一盏么?”

    凤倾心恍然,伸手『摸』向烛台,发现它竟然是活的,她大喜往外,用力向外一掰,脚下竟然颤抖起来,灰尘和飞虫就在她的身旁轰然而起,不消一会儿,蜡烛台下竟然塌下了一尺见方的洞。

    二人一喜,看来十缎锦的秘密就要重见日了!

    只是好事多磨,一道寒光疾驰而来,凤倾心眼疾手快,拉起忘尘侧身一闪,那柄长刀便铮的一声『插』入了蜡烛台上。

    二人回身看去,只见一个黑衣人缓缓自暗室门口而入,那人看着她二人冷笑一声,道:“自古所言,知道的越多,便越凶险,难道这个道理你二人不明白么?”

    忘尘嘴角含笑,低眉合掌道:“阿弥陀佛,施主难道不明白,方外之人不见血腥,怎么道长在远寒寺修炼多年,这点执念还是看不破呢?”

第三十八章 白骨枯() 
忘尘嘴角含笑,低眉合掌道:“阿弥陀佛,施主难道不明白,方外之人不见血腥,怎么道长在远寒寺修炼多年,这点执念还是看不破呢?”

    那人略一怔然,随即仰头哈哈大笑起来,扯下蒙脸巾『露』出一张年轻的脸,静渠冷哼一声道:“难道大师就不是方外之人么,连你这高僧都做不到六根清净,又何必假惺惺的责怪我?”

    忘尘摇了摇头,道:“道不相同,我等为完成他人所托,而道长怕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忘尘顿了顿,借着道:“其实从我等一开始进了远寒寺开始,道长便故意引我们注意往生塔,那时你便动了杀机,我只是好奇究竟有谁能有指使的了你?”

    静渠脸『色』微变,恼怒道:“好聪明的和尚,恐怕你这辈子也不知是何人了?”

    罢,只见他的手中寒光一闪,原来他怀里还有一把刀,刀锋破风而来,凤倾心手中一横骨刀挥出,刀光如水硬是切断了迎头的刀锋,凤倾心携起忘尘连化作疾风后退一步。

    静渠不甘示弱,纵身一跃凛冽刀携着杀意由上劈砍而下,那锋利无比的刀刃渡上一层『逼』人寒气,竟有雷霆疾发之势,让凤倾心有种无法言语的压迫感!

    凤倾心抿起唇角,一掌推开忘尘,身形飞起,手腕一转,朝着静渠横刀一砍,而后轻柔的身子便如飞燕悬在半空,利落的转了几转,秀腿高抬一脚便踢在静渠胸口上。

    凤倾心轻巧的落在地上,回身拔起砍入蜡烛台里长刀,迎风挥出,一道乌黑的寒光直取静渠咽喉,静渠见状大吃一惊,向后疾退几步避开那长刀致命一击。

    凤倾心二让了一个间隙,纵身一跃便跳入蜡烛台下的暗洞里,待二人身形尽消,那暗洞的大门嘎然关上,墙壁上再也看不出痕迹。

    静渠恼怒,看着蜡烛台阴恻恻一笑,举刀便将那开关毁掉,嗤笑道:“我看你们怎么走的出来。”

    凤倾心和忘尘二人下霖洞,一股腐烂的秽呕之气扑鼻而来,凤倾心掩住鼻息才没有吐出来。

    忘尘吹亮火折子,一星红光映出两张的脸,二人相视一眼,却又叹息道:“那道人没有追出来,恐怕这暗室机关被他毁了。”

    凤倾心怒斥一声:“看来是有人想让我们死,这十缎锦中定是藏了大的事。”

    “我们下去看看,不知这暗洞通向哪里?”

    忘尘抬腿迈下台阶,暗洞台阶很宽,足以让二人比肩而走,凤倾心感觉他的呼吸喷在脸庞,让她心头微悸。

    没想到,她活着的时候没有机会与他单独相处,反倒是死了以后却日日相见了。

    真是造化弄人。

    凤倾心苦涩一笑,她此时倒希望这石阶永远也走不到头。

    突然,忘尘在她耳旁轻唤:“倾心。”

    凤倾心立刻回过神来:“何事?”

    忘尘低眉淡道:“已然到底了。”

    凤倾心略有些尴尬,抬眼向洞底看去,只是这火折子的光太过微弱,连脚下都看不透。

    “『摸』『摸』壁上可有烛台?”忘尘率先走下台阶向石壁上『摸』去,凤倾心紧随其后,黑暗中,她感觉地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咯脚,她用脚向一旁踢了踢,沿着石壁而走,一路向前『摸』索着。

    果不其然,没走了几步,她便『摸』到一个蜡烛台,凤倾心皆时大喜,呼喊道:“忘尘,我『摸』到了。”

    忘尘轻轻应了一声,她便看到不远处那一点火光正向她慢慢靠来。

    而就在此时,那一星火光竟在一瞬间熄灭,暗室里连唯一的光亮都没有了。

    “怎么了?”凤倾心问道。

    忘尘轻声道:“无事,只是火折子灭了。”

    黑暗中,只有忘尘一个饶呼吸声,静谧得如同一切都沉睡在死亡的气息中,让人恍惚到了阴间的错觉,令人『毛』骨悚然。

    凤倾心感到一丝不安,轻唤出他的名字,道:“忘尘……”

    话音还未落,一个怀抱便拥了过来,凤倾心一怔,然后便听见头顶忘尘清泠的声音传入耳廓:“别怕,我在这儿。”

    凤倾心闻着扑鼻而来的檀香,黑暗里,她看不见他冬寒星子的瞳眸,冰冷明澈的眼神,只恍惚这世上只剩她二人,相拥到地老荒的感觉。

    “你『摸』到蜡烛台在何处?”忘尘挺直脊背淡问道。

    凤倾心有些失望:“在,在我掌下。”

    忘尘嗯了一声,顺着她的胳膊『摸』去,凤倾心感觉他冰凉的掌心擦过她的指尖,不由得让她心湖一『荡』。

    很快忘尘将烛台上半截蜡点燃,顿时,暗室明亮起来。

    凤倾心后退一步拉开二饶距离,脚下踢到什么东西,她低头瞧去,这一眼竟骇的她呆愣在那儿!

    凤倾心一头扎入忘尘的怀中,全身还在不停地颤抖。

    眼前密密麻麻的皆是腐朽的白骨,横七竖澳残骸竟铺了整间暗室!

    饶是一向淡漠的忘尘此时也『露』出十分惊骇的表情,这满地尸骸该是有多少鲜活的人命绝于此!

    怪不得方才走来总觉得地上有些咯脚,原来竟是满地的尸骸,当年此处究竟发生了什么惨绝人寰的事,才会有这般多的白骨!

    “忘尘,这里是地狱么?”

    “不,这里是人间炼狱,都是人作的孽!”

    忘尘向暗室深处走去,脚下拂过每一寸白骨口中念着阿弥佗佛,佛渡世人,渡凡人可渡的都是死去的人。

    “一共一百二十人。”

    凤倾心感觉身上凉飕飕的,她方才全部验过,他们都不是自然死去,这些人都是中毒死去的!

    这一地尸骸的形状都是不规则,有的趴着,有的跪俯,有的蜷缩,这分明就是投毒后,将这些人全部都扔在这里,活活的等死!

    更让人怒火中烧的是,在这一百二十个人里,有十八人竟是女子,且她们都是头骨断裂,显然生前受了重伤!

    凤倾心终于明白了,这十八人就是菡萏带回来青丝发绣的主人,十缎锦之谜,就是为一百二十洗脱冤屈!

    “倾心你快来看!”忘尘忽然惊喊一声“这里竟然有字!”

第三十九章 十八子() 
凤倾心终于明白了,这十八人就是菡萏带回来青丝发绣的主人,十缎锦之谜,就是为这一百二十之人洗脱冤屈!

    “倾心你快来看!”忘尘忽然惊喊一声“这里竟然有字!”

    凤倾心连忙快步走过去,俯身蹲在忘尘身旁,在暗室最里面是石壁上,有一副坐着的尸骨,在其身后有被石头划破的痕迹,歪歪扭扭的字,每一笔都带着强烈的恨意深深刻入石壁里!

    凤倾心轻轻移开拿副尸骸,用手指摩挲着字迹,感受着那些垂死得僧人恨意和不甘,缓缓将壁上的字念了出来。

    “远寒寺灭顶,十八子含冤,道不公,官威牙爪贪之功,觊觎道家黄袍,欲想白日飞升,命十八子织锦,抵死不从,我佛慈悲救人于苦海却遭灭口,誓死不与官家低头。靖御十年三月十五日。”

    官家……

    “是万千山!”凤倾心恨恨的一拳捶在墙壁上,此时此刻她终于明白这一切了。

    万千山推崇道家,想得道成仙,竟然觊觎了玉皇大帝的黄袍,抓来了织锦女子十八人,这女子们不敢犯抵死不从,逃跑到远寒寺,被寺院所救,定是僧众想出鱼目混珠之法,将其十八子青丝尽褪,剃度混在和尚里,万千山一时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