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蟹民-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袋里还装着金制钢笔,烟斗,现在腰间还多了压长衫的玉佩,右手常年盘着的文玩核桃,典型的民国富家翁的打扮。
由于现在火车票紧张,坐火车带的行李肯定不多,所以这次周福他们回河南是自己坐马车的。
加上关家一大家子,关家三兄弟总共五个儿子,加上儿媳妇孙子孙女们,总的有三十来口,光他家的马车就有十多辆,加上周福家的三辆。
足足形成了一个长长的车队,至于路上的安全根本不用担心。
周福从东北带回来的几十条长枪早就给了关家一些,关大几个和几个儿子甚至大孙子都没少在成为练,比一般的士兵都强。
加起来十几条枪有什么怕的,一路上像周福这样的队伍不在少数,大家伙也都有意结对而行。
这样在大的队伍土匪也要掂量掂量了,根本不敢动手的,所以一路上很安全。
“关大哥,要不要到家里休整一段时间,走了这些日子嫂子和孩子们也都累了。”到了小周乡的县城外,周福下车走到后面对关大几个说道。
“不用了,这一大家子怪麻烦的,正好碰到一帮到洛阳的,一起走也方便。”关大拒绝道。
“那行吧,你们一路上可要小心,安顿好之后打算什么时候在回天津啊。”周福问道,准备看看自己的时间能不能碰上。
“这个难说,你要是回了天津,铺子什么事你自己拿主意。”关大想了想说不好,洛阳老家几十年没有回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
“那也只能这样了,你们快走吧,别掉队了。”看到有人叫关大,周福赶紧让他们跟上。
“阿福,好兄弟,你要多多保重啊。”关大三兄弟依次和周福拥抱了一下。
“你们也是,以后要是失去联系了,就写信到天津,房子不处理肯定能收到消息的。”这么多年的兄弟,说分别就分别,周福心里也是不好受。
“那你也走吧。”
“嗯,我这到了家门不着急,我看着你们走之后再走。”就这样,周福看着关大车队走远了才渐渐回头。
三辆马车连在一起,带着十只狗崽子踏上了归乡的路。
第七十三章 今非昔比()
“三哥三嫂;这一大家子穿着这么好干什么呢。”
“是啊;全家出动;还拿着这样一大盘的炮仗;是有什么喜事呢。”
小周村,周水生杨枣花夫妇穿戴整齐在前面打头阵;后面跟着是老二周禄老三周寿两兄弟;两人脸上喜气洋洋的抱着一大盘炮仗。
旁边是各自的媳妇李翠叶和张玲花;李翠叶抱着近些年刚出生的小女儿;三岁大妞妞。
张玲花也抱着自己的小儿子;两岁多一点的二宝;至于五岁的大儿子早就跟着十岁多的石头木头跑在前头去了。
“我家大小子今个回来的,这不我们到村口迎迎。”周福今个回家,尤其还有这么多年从没回来过的大媳妇和几个乖孙。
想到马上就要回来了;杨枣花想想就高兴,这下子算是真的全家团聚了,走起路来那是都快飞了起来。
“哎呦真的,话说福子得有五六年没有回来了吧,这次媳妇孩子也一块带回来吧?”一个关系好的本房大婶说道。
“是啊,媳妇和孙子一块回来;到时候可得到家里来坐坐。”杨枣花高兴的说道。
这些年媳妇孙子没有回来,村里总有不少坏心眼的说闲话;说什么城里媳妇看不上乡下公婆;从来不回来什么的;就算给了那么多钱有什么用;还不是在拿钱打发乡下穷酸公婆们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这次媳妇马上就要回来了,她到时候可得带着大儿媳妇在村里好好转转,让那些看不惯别人好的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那是肯定,经常听你夸你那城里孙子长得怎么怎么好,这次我可得看看,瞧瞧大城市孩子到底和农村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的。”
“到时候你看见就知道了,现在不说了,老头子叫了,我的赶紧到村口去了,别到时候晚了。”听到前面周水生的叫喊,杨枣花赶紧和老姐妹结束了话题,小跑着追上去了。
“我说你聊什么这么起劲,没看见时间不早了,要是人进了村口看你怎么办。”周水生对于杨枣花一路上的耽搁很有意见。
这是儿媳妇和几个孙子孙女第一次回村,按照村里的农村的老理,一般都是要在村口提前摆好鞭炮等候着的。
等人还没入村,就要事先点起炮仗迎接的,这是为了表示自家人对第一上门客人的欢迎,这儿媳妇孙子头一次那就得更加看重了。
除了这,过几天还要带着儿媳妇孙子上坟,进祠堂磕头的。
自古以来女人是不能进祠堂的,尤其是娶进来的媳妇,不过这次是例外,豆花可以算是新媳妇,允许第一次进祠堂给祖宗牌位磕个头。
之后就不行了,除了死的时候,灵牌或是在排位上加刻名字的时候。
“那你还在这废话,还不赶紧走。”听了周水生的话,知道是这次是自己的错,可是杨枣花就是不承认。
这不硬邦邦的丢下一句话之后,自己就上前走了,丢下周水生一个人气的不行。
这些年周福陆续给了家里不少钱,加上地里的出产,周水生又不断的置办了不少家产。
田地从二十亩扩张到了一百多亩,一头黄牛也变成了三头牛,几只羊也变成了一大群羊。
就连磨磨的毛驴也多了好几头,田地多了,产的粮食也就多了,需要的粮仓也就大了,牲口多了,需要的草棚也就多了。
为此,周水生在自家房子周围扩建了一进院子,外围是高大的院墙和房子,和里院之间有一条两丈宽大的走道。
一侧是打着草棚,里面关着牛羊等牲口,还有一个大大的杂物间,放着板车马车干活的家伙什的。
另一侧住着两户长工,家里这么多地可不得雇人帮忙种着。
建了这之后,周家房子越来越有乡下地主老财的样子了,也越来越安全了,两道高大的院墙,想要进入内院可是十分困难的。
小周村村口一年四季,不管严寒还是酷暑,时时刻刻都有人。
周水生来到村口的时候,杨枣花早就站在上百年的大榕树底下,和着一群磨磨舂米的娘们说笑起来了。
两个媳妇也抱着孩子和一群妈妈们坐到了一起,孙子,孙子们也和一群小子们疯来疯去,围着大树玩耍着。
哪有一点像接人的样子,都忘了是来干嘛的吧,不过幸好两个儿子还知道今个来是干什么的。
早就将炮仗在路边摊开了,这会正站在大石头上张望着,看来干活还得男人来靠谱,女人就是不行。
看着周水生板着脸走过来了,立马就有一个后生起身让出了自己的为。
“三叔,来了,福哥还没回来,你先到我这坐会。”
周水生也不客气,上前一屁股就坐在了一块光滑的石头上,这石头有好多年了,是村里人老人以前弄来专门坐的。
这么多年,早就磨得光滑发亮,夏天坐着最是舒服不过。
周水生这老爷样的也是近两年养成的,周家现在在村里可是今非昔比了,除了周财主家,他家是村里的第二大户了。
所以周水生在村里的地位直线上升,现在每次祭祖的时候,他都是排在前面,在族里说话也是分量越来越重。
称呼也从“老三”、“水生叔”变成“他三叔”、“三叔”,走到哪都有人主动打招呼,神气的很。
逐渐的,周水生被人们这样捧着,渐渐地也养成了老爷脾气,加上不用下地干活,吃的又好。
以前亏空的身体不仅不了回来,还越来越富态了,学会穿长衫,就是这夏天也是如此,没少让杨枣花骂他臭讲究。
“爹,娘,来了来了,大哥他们回来了。”站在石头上的周寿,看到远处的三辆马车,连忙大声的招呼着。
“来了,哪呢?”周水生闻言赶紧上前说道。
“你看,在那呢。”周寿指着远处的马车让周水生看。
距离有些远,周水生眼神没有年轻人好,看了好半天,等马车越来越近才模糊的看清。
“是嘞,老二,赶快准备着。”
“老二再等等,等近了再放。”
看着老爹一会准备,一会等等,搞的周禄都脑袋大了,苦着脸问道:“我说爹啊,到底什么时候放啊?”
“这点小事都干不了,等到了村口,听我的命令。”周水生骂道。
“老二,别听你爹的,不用等了,现在就放。”杨枣花看着老头烧包样,懒得管他。
“你这死老太婆,人还没来就放什么,到时候人还没到不就放完了,那还迎接什么人。”周水生板着脸不乐意了。
“你这老糊涂,你不知道你那小孙女养的娇啊,其他的几个孙子也还小,到时候鞭炮吓着了,又或是炸到了怎么办。”杨枣花反骂道,这死老头子真的越老越糊涂了。
听到着,周水生觉得也是,别的跟乖孙孙们比起来算得了什么,“老二,那就先放吧。”
两挂上万响的鞭炮就噼里啪啦的炸了起来,其中夹杂的响声更大,都感觉地面都轰动了。
“你们看,爷爷奶奶和叔叔婶婶们在村口放炮迎你们了,你们高不高兴啊?”远处,听到动静的周福对着车厢里面玩着正欢的孩子们问道。
“高兴。”东西南北齐声的回答道,好像说好的一样。
这时他们也没有玩的兴趣,一个个伸着脑袋看着,小孩子对于新鲜事物都感到好奇。
只不过周福希望他们新鲜感不要消失的太快,虽然农村也有不少玩的,但是和天津相比确实有很大的区别。
就拿吃的一项来说吧,天津什么都有,像什么巧克力蛋糕那是家常便饭了,还经常拿着钱到巷子口店铺买零食吃。
可是这乡下就不一样了,要什么都没有,买的东西还要跑十几里路到镇上,还不一定有什么东西,就是在更远的县城也没有多少新鲜的吃食。
所以这次豆花各种吃食就准备了一大箱子,供着这几个小祖宗吃,等吃完到时候再想办法。
“爸爸,爸爸,我也要看。”看着哥哥姐姐在看热闹,待在豆花怀里的敏敏小朋友也急了,张着双手向周福来着。
“好,敏敏也要看,不过待会有许多陌生的奶奶要抱你,要乖,不能哭知道吗。”周福伸手抱过敏敏,同时提前打一个预防针。
敏敏才一岁多,小孩子大脑没有发育好,可能早就将照顾她的杨枣花忘记了,更何况待会还有那么多的族里的大婶们,肯定会有些认生哭闹。
“好哒。”敏敏一口答应着。
可是她知道什么是不要闹呀,到时候要哭还不是要哭,小孩子的话那里当得了真呢。
鞭炮声一停,周福的马车也到了村口,这里早就等候了一大群的人,都是为了看看城里的媳妇是什么样子的。
还没等马车停下,突然从马车后面窜出好几只高大的狼狗,这些可把看热闹的村民吓死了。
“哎呀我的太爷啊,野狗进村了,赶紧抄家伙。”
“快点,别让这些畜生伤了孩子。”
看着众人护着孩子,还有不少捡着石头的。
“小皮,快回来。”下了马车的周福知道吓到了大家,赶紧招呼了一声。
看着一群狗如此听话,也看出来这是家狗,是周福养的,大家伙也都放心不少,不过还是有不少还提心吊胆的。
“我说他三婶,福子怎么养这么多狼狗,看着怪吓人,要是咬了人怎么办?”
“五奶奶,我大伯养的狗很乖的,是经过训练的,会好多东西,只要你不惹他是不会咬人的,我家的大旺二旺就是从大伯家抓的。”不等杨枣花说话,一旁的木头就插嘴道。
“是这样啊,那也得小心点。”听了这话,五奶奶也还是有些担心。
周家的大狼狗她是见过,看家护院是不错,但是这是熟狗啊,那像这生狗脾气暴躁的很,很容易咬人的。
“大哥,大嫂回来了,路上还顺利吧。”周禄周寿赶紧上前问候。
“嗯,很顺利,你们先把后面的两辆马车拉回去吧。”周福点头道。
“好嘞”
周禄周寿两个笑着应着,拉着两大马车的行李从人群中穿过,大家伙看着两大马车的东西很新奇,这从城里回来的就是不一样。
马车走后,周福也将豆花和孩子们抱了下来,这么乡里乡亲的在这看着,他们可不能就这样走了,总的打个招呼。
“福子,这就是媳妇和几个崽子啊,还不跟大娘们介绍介绍。”不等周福说道,一个大娘就笑道,惹得大家伙纷纷起哄。
“你们不都知道了,还要我介绍啊,再说这么多人怎么介绍,赶明你们到我家,我挨个介绍好不好。”周福也半开起了玩笑。
这话不假,杨枣花没少在村里唠嗑周福家的事,不说豆花,就是出生不久的敏敏她们都是知道的。
农村就是这样,宗族关系亲厚,谁家有什么事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就像我妈妈有时候不确定我是什么时辰出生的,还要问村里的老人,由此农村是没有秘密的。
杨枣花带着李翠叶张玲花早就上前了,各自牵着小西南南他们,突然这么多人围着,他们也怕孩子们吓着了。
有了亲人在身边要好很多,果然刚才都躲在豆花背后的孩子们放开了不少,拉着奶奶二婶小婶的手,抬着头也打量着四周。
“各位大娘大嫂,我第一次回来,也不知道叫些什么,希望你们不要介意,这次回来也没带些什么,这还有一些肉干糖果,拿回去给孩子们甜甜嘴。”
新人回家给人发糖是习俗,孩子们解放开手脚之后,豆花赶紧将马车里准备好的东西拿了出来。
一人一大把肉干和糖果,这些东西周福买了不少,不过家里的孩子那里吃这些东西,要不然这么多路,几个孩子还不得搬光了。
东东他们不吃,不代表不是好东西,小周村的人那里见过这些,牛肉多珍贵啊,一个个赶紧擦着双手,轮到自己就双手捧着装进袋里,生怕撒了一丁点。
大人们发完之后,豆花招手将在一旁玩耍的孩子们也叫了过来。
这么好看的婶娘叫自己,平时皮的很的小子们也有些害羞了,一个个不好意思的伸手接着,有些手小的,豆花还耐心的让他们牵开口袋。
每个孩子都好几把,比大人们的要多好些呢,而孩子们也说了声谢谢之后,就捂着口袋跑回家了,应该是带回家分给弟弟妹妹吃了。
东西分完之后,大家伙又围着周福一家说了一会儿话。
“各位婶娘们,时候不早了,改天到我家再说啊,那我们就先回了。”周福见老娘怀里的敏敏有些挣扎不耐烦的样子,应该是饿啦,于是就赶紧告辞了。
“是啊,孩子怕是饿了,他婶,明个到我家坐坐。”杨枣花也赶紧说道。
“没事,赶紧回吧。”
“是啊,都是一个村的,见面机会多的很的。”
看着周福一家牵着马车走远了,留下来的众人又开始议论起来了。
“唉,这城里人就是跟乡下人不一样,你们看那福子媳妇皮肤那一个白嫩哦。”
“是啊,你们有没有看见她手上和脖子上带的那个翠绿收拾,比县里那些官太太颜色还有好看。”
“对着呢,那个听说叫作翡翠,贵的很。”
“比金子还要贵吗?”这是一个老大娘问道。
“穷人才带金子,真正的有钱人都是戴玉石的。”
“那看来这福子真的是赚大发了,还有那几个孩子,长得就像菩萨坐下童子一样,穿着打扮一看就不简单。”
“没看见这老周这几年置办了多少家业,听说福子每年都寄几百大洋回来呢。”
于是乎,大家伙说着说着就又到了周家身上,对于周福这些年的变化那是眼馋的很,可是又有什么法子呢,谁家人家有个好儿子呢。
第七十四章 合家欢()
“爹;这几年没回家;家里变化挺大啊!”周福到家一看;很惊讶家里的变化。
“怎么样;弄得还行吧。”见大儿子这样,周水生也自豪。
以前房子是儿子建的;现在这些可是在自己手里立起来的;那一个大家长不希望能亲自置办点家业留给子孙的呢。
“嗯;不错;里外院分割开来;干净卫生不说;这高墙大院的还增加了安全性,挺好的。”周福只是站在里外院只见的巷子子看了看,就看出了里面的名堂。
高大的门房楼子和周福设计的一样;不过还要高大一些,外面的临街房子或是院墙也是很高大厚实,安全性很高。
听到周福的夸奖,周水生也高兴的直乐呵,大儿子这么有出息,他说不错那肯定是好的。
“你有什么可高兴的;你有没有砌一块砖什么,还不都是福子寄回来的钱弄得。”杨枣花将不乖周水生这些年张狂样;经常逮到机会就泼冷水。
“那还不是我找人干的;一天到晚都是我看着呢。”话是实话;可是周水生却不同意。
钱是儿子给的没错;可是这买青砖木料什么,可是自己起早贪黑,四处奔走挑的,干的时候也是自己在一旁盯着的,要不然能有这么好结实的房子。
“好了,娘,自家人还分什么你的我的,我们快进吧。”这两年爹娘经常拌嘴周福是知道。
如果这时候有更年期这一症候的话,周福肯定会想到老娘应该是步入更年期了,要不然好好的怎么这么喜欢找麻烦呢。
“是啊,我们赶紧进去,都被你爹这老家伙弄晕了。”杨枣花赶紧拉着豆花进了内院。
“花儿,也不知道你住得惯这窑洞不,这是福子当年建房子特意留给自己的,说是等你们回来的时候住,结果这些年也没有回来,窑洞也一直空着,不过我时常打扫,这次又好好收拾了,赶紧的很。”
“没事,早就听说窑洞冬暖夏凉,舒适的很,就是一直没有机会,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那里有什么不习惯的呢。”豆花这话不是客道话。
天津市里哪有这样传统的土窑土炕的,以前经常听老人说住着土窑怎么怎么舒服,大夏天都还要盖被子,那里像天津热的像个火炉一样。
“妈妈,我也要住窑洞。”
“我也要。”
“还有我。”
这时候,早就跟着石头木头几位堂哥早就到家的东西南北几个从外面跑了进来,一个个也吵着要住窑洞。
其实他们恐怕连窑洞是什么都不知道吧,只是看到这窑洞和他们以前见过的房子不一样,好奇,就着争着要住进去。
“哎呦,你们这是钻到那个角落去了,看着身上弄的,连头上都是毛。”看着刚才还干干净净的漂亮娃,转眼就变成了这样。
“娘,我们和石头哥哥他们去看了奶奶家的小羊,小小的好好玩。”疯丫头南南顶着松散的小辫子,像是发现什么宝贝似的。
“是啊,娘,还有小猪仔,哼哼的更好玩。”小宝弟小北更是夸张,身上更脏,还发出着一股味道。
看样子小北是跑到猪窝里了,把第一次见的小猪仔当做玩具了。
这样也不怪南南和小北,他们还小,在天津那里看到这些农村的新鲜东西,一时好奇很正常,过几天也就好了。
东东和小西就很正常,他们小的都已经七岁了,现在已经在学校读书了,知道的比较多,所以没有表现出很异常的样子。
“那也不能跟抱它们,看身上多脏呀,从一个漂亮宝贝变成了一个脏小孩了,还不快点叫你爸爸带你们去洗洗。”豆花扯着南南头上的羊毛教训道。
“小孩都这样,石头快点带着弟弟妹妹到厨房洗洗,舀点热水兑一下。”一旁的杨枣花见到孙子孙子这样也乐了,赶紧叫大孙子带着他们去。
“那花儿你先跟娘到窑洞里收拾收拾,刚才二弟他们已经把东西搬进去了,顺便把带着东西给分分,我也去厨房看看。”对也几个孩子在厨房周福有些不放心。
让豆花先进去,自己赶紧进厨房看看,没看到厨房烟囱正冒着烟吗,要是孩子们调皮,不小心将火星弄到柴火堆上那就迟了。
“他爹,你去外院看看老二他们干什么呢,赶紧进来收拾收拾桌子,等花儿进屋看看就开饭了,一路上肯定早就饿了。”杨枣花对着一旁的周水生说道,然后自己就和李翠叶张玲花两个媳妇陪着豆花进了窑洞。
“花儿,这间平时是招待客人的地方,对门是我和你爹住的,这间是你和福子住的,看看满不满意。”
掀开门帘进了窑洞里一看,窑洞很大,比周福家的房子还要大上不少,布置也很齐全。
里面是一张通墙的大炕,足足有七八米宽,炕的两头各是一张炕柜,上面整齐的叠放着七八床棉被,棉被也像是新的,看着很厚实。
看中间还有一张一米见方大小的炕桌,桌上摆着一套茶具。
进门的墙壁摆着一架四开的大衣柜,另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